准提咒念诵网

宣化上人:“摩诃萨”有七个意思

发布时间:2024-10-22 05:04:33作者:准提咒念诵网
宣化上人:“摩诃萨”有七个意思

“摩诃萨”有七个意思,这是大菩萨的意思。这七个意思以前已经讲过了,听过的人,会听得耳朵都涂油了,就是听得多了。那么,没有听过的呢?还想叫这个耳朵欢喜欢喜,所以呀,我现在再把这七个意思大略的讲一讲。

第一就是具大根。这个菩萨摩诃萨要有大根性。怎么样具的大根?他因为在无量劫以前,在佛的面前供养三宝,礼拜三宝,恭敬三宝。做了很多很多的功德,所以叫植众德本。那么他在哪一个佛的面前做的这些功德呢?恒河沙数那么多。他不是,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哪;他因为在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所以他这个善根就大了,这叫具大根。

第二呢,他有大智慧。怎么样有的大智慧呢?从什么地方来的大智慧呢?因为肯发菩提心。他肯发菩提心,这就是有大智慧,才能发菩提心;没有智慧的人,他就不能发菩提心。

所以你们现在再到这儿来听经,到这儿来打禅七,这都因为,在前生多多少少有一点善根,多多少少有一点智慧,所以才能参加打禅七,才能在这儿研究佛法。如果你是没有善根的人,你到这个门里边,心里就觉得好像有个马猴子在你的心里似的,蹦蹦跳跳的,站也站不住,坐也坐不稳,就好像天人五衰现相那个样子,不坐本座了。不坐本座就怎么样?就跑了。那么现在没有跑,甚至于我天天要打,又要骂,要打一百香板。这一百香板不是容易受的,也不是同你们讲笑话的,如果真要是不开悟啊,不一定哪一个,一定要打一百香板的。这一次,我宁可把你们打跑了,我也要你们开悟。

所以呢,这要有大智慧,这个有大智慧,发了菩提心还不算,还要广度众生;广度一切众生,好像观世音菩萨,为什么他普门示现呢?就因为他有大智慧,要广度众生。可是度众生,而又不要着住到这个度生之相。怎么叫“着住到度生之相”呢?好像那个梁武帝,梁武帝就是中国见着达摩祖师那个皇帝。那个皇帝,你说怎么样啊?他就是度生而着住度相的。怎么说呢?他见着菩提达摩,第一代祖师,他见到他了,他先问什么呢?说:“你看看我,度了这么多和尚出家,造了这么多的庙,修了这么多的桥,你说我这功德有多少?”

这样一讲,这就是已经有我相了,有执着相了,有一种骄傲的心;骄傲、贡高我慢,以为,你看我这功德可大啰,度了这么多和尚出家,造了这么多的庙!你虽然是印度来的法师,恐怕你都没有我这么大的功德。所以,他的意思呢,就是想要戴几个高帽子,想要请达摩祖师赞叹赞叹他,是说:“你这个皇帝真是功德最大了,你这个功德无量无边哪!大约和佛是一样的。”他希望听几句谄谄媚谀的话。怎么叫谄谄媚谀呢?就是现在的话,所谓溜虚,又所谓拍马,就是拍马。叫菩提达摩来,想请菩提达摩来给帮他拍拍马。

你说,菩提达摩怎么能做这个事情!所以菩提达摩就直心是道场,说:“你没有功德!”这一下子,把梁武帝就给说得:“你这个黑脸和尚,说我没有功德!”所以,以后也不讲话了,根本就不睬这个菩提达摩了。所以菩提达摩才走的。这个就是怎么样?可是度生了,他是度生,但是着住度相了;着住度相,想求这个祖师来给印证;求祖师,来承认他这种的功德。谁不知道,菩提达摩这个祖师一点人情都不讲,不讲人情的。你皇帝,活该你是皇帝,我不买你皇帝的账。所以呀,就走了。那么为什么他着住度相上呢?就因为他没有真正智慧嘛;你若有真正智慧,就不着住度生之相。这是第二个要有大的智慧。

第三个大的意思,信大法。这个佛法,深如大海,高过须弥,是难窥难测的,不容易看得见,也不容易测量出来

。但是你要有个信心,就可以得到其中的滋味;你要没有信心,就是格格不入,望洋兴叹呐!看这个大海,这个海这么大,我怎么可以把它喝尽,我这一生这个大海的海水也喝不尽的!好像看见佛法的宝藏这么多!大藏经这么多,我要甚么时候能看完呢!望洋兴叹。

你要有信心呢,我信真了这个法,然后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少而多,一点一点地来研究,终究有一天,你会把佛法的这个宝藏通达无碍。必须要有深信切愿,要发愿,我一定要明白佛法!要实行,我要照着佛法去修行。所以这深信切愿——这个切,是一切的那个切——切愿,好恳切的,我发愿要学习佛法。学明白了佛法又要去实行,实实在在地照着佛法去做,这叫深信、切愿、实行。这很要紧的。如果你没有信心,佛法再妙,你也不能得到其中的妙处。

那么要信大法,什么是大法?这个般若波罗蜜就是大法,你信那个般若大法。这个般若是梵语,此云叫智慧;你就信你自己本有的智慧。《金刚经》的经文上说:“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如来悉知悉见。”你就一念生出你这个清净的信心,佛就知道;佛既然知道,你这个电报就打通了;你这个电报打通了,你和佛通了消息了。怎么样通的呢?你还没明白?就是由你这个信心通的嘛!你有这一个信心,一念生净信。“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如来悉知悉见。”就把你这个电报给你收下;收下了,一看,哦!现在是……原来我有个同修,法名叫果遵,对佛法生了信心了。好!我给他回一个电报。回个电报,教你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给你回了一封电报,你收到这一封电报,就拳拳服膺,就守着,抓着;抓着不要放了,不要把它掉了。服膺甚么呢?就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你看!你和佛通了电报了,你自己还不知道呢!这就是妙法。妙法就是妙到这个地方,你自己收到电报都不知道,这真是妙,是信大法。

第四呢,要解大理。怎么叫解大理?解就是明白;明白那个大的理。甚么叫大的理?这个理,它有大有小吗?当然有了。你事情有大事小事,这个理就没有大理小理吗?大理就是大道理。这个大道理是什么?我告诉你,你不要着急。我既然讲经,不会不告诉你,始终我会告诉你,我会讲明白了给你听的。

什么呢?是你要明白你自己本来是佛,这就是个大理。理即佛,佛即理;佛也就是理,理也就是佛。佛是已成之佛,我是未成之佛。佛和我本来是一个的,无二无别的,不过佛是修德圆满了,我们这个修德没有圆满呢。所以我们是没成之佛,佛是已成之我;佛是已成的我们,我们是没成的佛。不要囫囵吞枣,说佛佛、我我、佛佛;佛也就是我,我也就是佛。不能这样讲!你一定要说,佛是已成的众生;众生是未成的佛。你要信真了,我们是未成的佛。那么我们本来是佛,现在没成呢,等成了,就是佛了。

为什么相信我们本来就是佛呢?因为这个实相的般若有离开众生的心。我们众生的心也就是佛,佛也就是心。我们的真心就是佛,不过我们现在没有发掘出来我们自己这个真心,用这个妄想心来当家,拿它来用事。妄想心和真心来比较,就好像一个瞎子,一个有眼睛似的。这个妄想心就是个瞎子,你那个真心就是个有眼睛的人。我们现在尽用这个妄想心来用事,没有用我们那个真心。为什么我们不用我们真心呢?我们真心是不是丢了?是不是没有了?不是的。为什么你用妄想心?在讲《楞严经》上有讲过“一念不觉生三细”。

在那一念不觉的时候,出三种细相。所以呀,就把真心给遮盖了,那如来藏性就不能显现了,没能显现。我们现在信真了,我们就是佛,我们具足佛的智慧德相,那么这叫解大理。

第五个大的意思,就是要修大行。这修行,不要得少为足,不要中道自划,半途而废,不要认为这个化城就是真的。得少为足,这个二乘人就得少为足。或者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他就不回小向大,这叫得少为足。中道自划,走到半路上——好像那个无闻比丘,他坐禅呐,有这个四禅的境界了,生到四禅天上去,他认为这就是证了四果了。就自己,划出界线了:我已经到我那个目的了。其实,那是在半路上,有的又半途而废,这个就是凡夫。凡夫呐,向前走,连四禅天他还没有到呢;走了几步,他又回来,他说,这太远了,我走不到,这叫半途而废。

有的走到化城了,在《妙法莲华经》上就有化城。那化城,为什么有个化城呢?因为,这二乘人修道的,今天修求菩萨道也不到,明天修菩萨道又不到,后天行菩萨道也没有行完,这太长远了。我说这个今天、明天、后天,这不过举个比喻。就是,这一年、两年甚至于,很久很久的时间,想求这个菩萨道,也得不到这个菩萨道,达不到目的,他就辛苦了。觉着太疲倦了。好像我们人走路似的,走得太疲倦了,不要走了,不要去了,去这个地方这么远。这样子,佛一看,这些个人都辛苦了,就化出来一个城市,说,前边有一个城市,我们到那个城市里休息几天。前边呐,离那个我们所希望的那个目的地,就不太远了。所以这一些个二乘人,到这个化城里边呐,一看,这个地方也不错啊!什么都有,金银珠宝什么都全呐,就想在这个地方住下,就不再向前去进取去了,所以嘛,这宝所。

我们修行要忍苦耐劳,要不怕风雨。好像在普吉利那边住的,听经,刮风也来,下雨也来。这就是有点意思了!我这个做师父的心里很高兴,一想到这些个徒弟,都还对师父印象算不错了;要是没有什么意思,他不会来听,他们听得佛法是有点兴趣了!这是,这个有点忍耐了。所以我这个做师父的——做徒弟有忍耐了,做师父也要有忍耐了。我也辛苦一点,我也给你们讲经。就我打七打得腿也痛,腰也酸,又要去照顾事情,分了很多神,还一样来讲经。所以我征求大家的意思,来讲经。不过我和你们大家商量商量,你们要如果欢喜,觉得坐禅呐,坐得腿不痛了,愿意再陪着凳子坐一坐;我就每天晚间还都可以讲经的。只要你们大家欢喜。

那么讲经和打禅七,这都是二不二的。这都是教你那个心念专一,注目凝神的。你在听经,这也就是坐禅了;你在那儿坐禅,不打妄想,这也就是听经了。所以,这都是一个道理的,你会的,一切法都是佛法了;会不得,是不是佛法?会不得也是佛法;会不得也不是……说是就不是佛法了。会得会不得都是佛法,所以,这个“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我们修行要修大行,修大行就要能忍,能让,能舍。我前次讲那个七大不讲那个六度,就要修六度,六度就要布施。布施,是布施给人,不是布施给自己;是帮助人,不是帮助自己的。说是,我看见出家人化缘呢,他修道尽和人家要钱,他没有拿出过钱来。

那个出家人拿出过钱呐,他不想叫你给他起个好名,说:“哦!这是个好和尚,或者好法师,或者,哦!他尽帮助人呐。”他不,真正想帮助人的,他不愿意出名的,不愿意要这个名字的。所以,我尽我知道的,我接近的有一些个法师,他真愿意帮助人,甚至于,你把他的血给喝了,他的肉给吃了,他都愿意的,他都欢喜的。他为这个世界人呐,把肉割下来,来供养天地,这样他都做得到的。所以呢,那真正发菩提心的修大行的人呐,你们没有见过;或者你见过,他也不会告诉你说:“我是个修大行的,你知不知道啊?”他既然不会告诉你,你没有法子知道的。

所以,这个要忍:忍风、忍雨、忍饥、忍渴、忍寒、忍暑;热一点也可以,冷一点也可以,饿一点也可以,渴一点也可以,怎么样都可以。为什么他可以呢?就因为他有一个忍!所以忍人所不能忍的,让人所不能让的,吃人所不能吃的,受人所不能受的。人家不愿意吃的东西我来吃。也不要故意装模作样,装出来一个老修行样子给人家看,说:“你看!你不愿意吃的东西我来吃。”给人看样子那就没有意义,那又成了一个家私,成了一个家里的摆设。家私懂不懂?家私,家私就是家里摆的这个沙发,台台凳凳啊,这一切的东西,尽给人摆着样子看的。那么你尽想给人看样子,这也变成了一个家私了,变成了人家家里的一种摆设了。所以不必给人家看样子,要真做实为,这修大行。

第六,就是经大劫。经大劫,这个菩萨修的,不是在一个佛那儿种善根,所以他经过很长的时间。多长的时间呢?有三大阿僧祇劫那么长的时间。

第七是求大果。菩萨为什么他要行菩萨道?他就因为想要求大果,这个果,是因果的果,不是国家的国,不是他说:菩萨是个小国,他想去霸占,和其它的国家争,把小国都征服了变成它一个大国。不是那个国;这个果,是果位的果。什么果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佛果的果,所以这是最大的。菩萨他的目的、他的希望就是求大果。这个“摩诃萨”,有这七种意思。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准提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