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佛的目的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是什么?就是我辈众生了生死脱轮回的问题。因此,释迦牟尼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他的目的就是在使众生转迷成悟,离苦得乐—使众生同成佛道。而我辈众生,研究经教,诵经念佛,守五戒十善,实践六度万行,其目的也是在希求转迷成悟,离苦得乐──最后的究竟,希求成佛道。
转迷成悟与离苦得乐,话是两条,而仍是一事。转迷成悟在于求真理,是属于解;离苦得乐在于修圣道,是属于行。但如果因求解而悟道,自然也可以离苦;如果因修道而离苦,自然也可以开悟。所以转迷成悟与离苦得乐,仍是一体两面,一个目的。
什么叫做迷呢?昧于宇宙人生真理的,叫做迷。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蕴无我”。而我们习惯于主观上的妄想执著,误认幻生幻灭的万法为常住,五蕴和合的身心为真我,这一切都叫做迷。迷有迷于理及迷于事的分别。迷于理的,则执身、边、邪、戒取、见取等诸见;迷于事的,则起贪、嗔、痴、慢、疑诸惑。这二者,前者谓之见惑,后者谓之思惑,见思二惑,合称利钝十使。
身见,是执著五蕴为自身,执身外事物为我所有;边见,谓我死后,或执断灭,或执常恒不变,皆为偏见,而非中道;邪见是谤无因果;戒取见是执取非理之戒禁,执为生天受乐之法,作无益苦行;见取见,是取余四见一种或多种,执为究竟之理。
贪、嗔、痴三者:种种的物欲恋念不舍,得了还想得,就叫贪;有不如意的事,生恨心、发怒气,就叫嗔;没有理智,遇事迷惑,佛说的道理、圣贤的经书皆不听从,更不相信因果,就叫痴。慢者,持己凌他,谓人皆劣于己,己独胜于人之意;疑者,是于实理实事,犹豫不决之谓。
以上身、边、邪、戒取、见取诸见,和贪、嗔、痴、慢、疑,都是迷惑。学佛者欲转迷成悟,先要断惑。断惑才能证真,才能去掉我们心识上的妄想执著,才能显露出我们的真如本性。
我们的心识上有了迷惑,就要因惑造业。有了业,就要因业受苦。所以迷境也就是苦境。关于苦,有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以及内苦、外苦等,难以尽述。总之,“诸受即是苦”,所有的一切感受都可以说是苦。
苦是与生俱来的,无以避免。要想离苦,先要消业──使身口意三业戒恶向善──要想消业,先要断惑 。断惑是转迷成悟,开悟后就可以离苦得乐。所以,我们学佛的目的,归根结底说起来,也只是在求得“转迷成悟,离苦得乐”,最后达到成佛的目的。
但要学佛,有学佛的方法和途径,依此方法途径来修习的,才能达到学佛的愿望,现在,先自学佛的历程、途径说起。
二、学佛的历程
学佛要经过四个阶段,是“信、解、行、证”。信是信受,我们对于一切事物,若先存下怀疑不信的念头,根本就不会去研究它。即使研究,但因心识上有着先入为主的怀疑之见,在研究的过程中就难免断章取义,批评指责。佛法博大精微,若不先具信心,深入研究,绝难融会其义,获得利益。所以学佛的历程,起信第一。
其次是解。起信之后,就要了解它的内容──佛法何以能使众生转迷成悟,又何以能使众生了生脱死;只有在正确地了解了佛法的内容后,我们所起的信心才会坚定不移。佛经中告诉我们,要“依法不依人”,我们所信奉的只是法──真理,不是人、神或偶像。我们是绝对理智的抉择,不是盲目的感情冲动。只有在这种态度下去探求真理,开发智慧,在学佛的过程中才不致动摇信心,发生障碍。
在起信求解之后,再进一步就是“行”。行是实践,社会上有些人,他们也承认佛法的博大高深,但承认只是承认,他并不信受。也有些人日常也看经研教,但他们只是当作学术来研究鉴赏,可以说是解而不行。这些人只算是说食数宝,说了数了之后,与自己仍毫无相干。
学佛是在明白了佛的教法之后,必须躬行实践,依法修持,端正行为,澄清妄念,这样才能明心见性,转迷成悟,获得学佛的利益。
学佛最后的一个阶段是“证”。在世间法上,我们对于一件事情具备信心,充分了解,且脚踏实地去实践,最后必可获得成效。而学佛亦是如此,学佛的人如果信心坚定,教法透彻,且依法修持,力行不懈,最后在心境上必有所得,这就是“证”。至于所证的境界究竟如何,那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亲自证得者始可领会。 行是实行,也是修持。我们在家人学佛如何修持呢?这应先自入道皈依说起。
三、学佛的途径
佛门四众弟子有出家、在家之别。出家者是出离家庭的生活,专修沙门行者。在家者是有父母、妻子、工作及世事营谋劳役,而能兼修佛道者。
家实在是烦恼的因缘,有了家,就有亲属以累其想,就有名利以动其意,就有世事以纷其心,就有祸患以扰其志。《法苑珠林》中说:“出家造恶极难,如陆地行船;在家起过极易,如海中泛舟。又出家修道易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道实难,如陆地行船。船虽是同,由处有异,故迟速不同,修难犯易。是知生死易染,善法难成;早求自度,励慕出俗。”所以要修道,贵乎出家。
然而,舍亲割爱,专修梵行,实在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到的事。唐太宗曾曰:“出家乃大丈夫之行,非王公将相所易为。”由此可见出家是一件大事,不能轻易地贸然从事。尤其是在今日社会上,各人都有本身的工作和职责,果然能摆脱一切,离染出俗,固是超格丈夫;但如因环境不允许,不脱离本身工作岗位而兼修佛道者,也未尝不是宿世福德因缘成熟之所感召。故《法苑珠林》中亦说:“力慕善道可用安身,力慕孝悌可用荣亲,亦有君子,高慕正教,遵奉修行,贞仁让退,廉谨信顺,皆是宿种,禀性自然,与道何殊!”就是指在家修道而说的。
在家修道,先要经过入道的手续,才能称为佛门弟子
。所谓入道者,就是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三皈、五戒是释迦世尊亲口所订的。《演道俗业经》云:“给孤独氏问言:初学道,始以何志?佛言:先习五戒,自归于三。何谓五戒?一曰慈心恩仁,不杀。二曰清廉节用,不盗。三曰贞良鲜洁,不染。四曰笃信性和,不欺。五曰要达自明,不乱。何谓三自归?一曰归佛,无上正觉。二曰归法,以御自心。三曰归众,聚众之中,所受广大,犹如大海,靡所不包。”
如上所说,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们信仰修学的佛教是为佛的教法,立此教法的就是佛──在我们娑婆世界来说,立此教法的是释迦牟尼佛。佛所讲的教称为法──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是法的范围。护持佛的教法者称为僧──僧者“和合众”之义,众比丘同居一处,和合无间,同修圣道者,谓之曰僧。此佛、法、僧合称为三宝。
皈依者,皈是皈投,依是依托,如子之皈父,如民之依王;把我们的身形寿命交付给佛,交付给法,交付给僧,就是皈依三宝。
在家修道的人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呢?佛在《涅槃经》中说:“皈依于佛者,是真优婆塞,终不更皈依其余诸天神;皈依于法者,依佛言教,终不更皈依外道诸典籍;皈依于僧者,不求诸外道。”
其实佛、法、僧三者也就是佛教的全部内容,这三者犹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我们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是修行佛道的基础。至于五戒,本文中屡有提及,不再赘述(按: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三皈、五戒都有一定的仪式,那就是在皈依师或授戒师(受过具足戒之比丘)的指导下,在佛前顶礼宣誓。受过三皈、五戒后,才成为正式的佛门弟子──优婆塞或优婆夷。
四、修持的基础
戒、定、慧三学是学佛的基础,修此三学,可以断除烦惑,超凡入圣。
何以说此三学是学佛的基础呢?因为释迦世尊的根本教法,本是苦集灭道四圣谛──所谓“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者是。修道修的是八正道,而八正道则摄于戒定慧三学之内,如下表所示:
戒定慧三学又称三无漏学。戒是止恶修善,依戒资定;定是息缘静虑,依定发慧;慧是破惑证真,依慧成佛。故此三学实为学佛修道的基础。将此三学再分述如下:
一、戒学:戒一名戒律,是修道者修身治心的轨范。我人起心动念、日常活动不外身口意三业,此三业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所以佛制戒律,使修道者依此而行,止恶修善。
释迦世尊曾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恶莫作是止恶,众善奉行是修善,自净其意是断惑,行此三者即是修道。
我人的根本烦恼是贪、嗔、痴三毒,此三毒以意为主,发之于身者为杀生、偷盗、邪淫,发之于口者为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故佛门基本大戒,首戒杀盗淫妄酒。然而五戒是消极的外在的戒恶,进一步更要积极地内发地为善。为善就是把贪、嗔、痴、杀、盗、邪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等十恶,化为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放生、布施、净行、诚实语、质直语、柔软语、和净语等十善。
五戒是消极的戒恶,十善是积极的行善,以上二者都是我们在家学佛人所应遵守的。至于出家众的戒律,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条文细密,成为专门学问。以在家人不能阅出家律,我们初学佛者可不必研究。
二、定学:定又名禅定,在于治心,修之可免去情虑上的散逸,除去精神上的纷乱。
我人身心感受的苦果,是业和烦惑聚集而来的。因此要解脱苦果,先要断除苦因。苦因的由来,无非是由我们这一颗妄心上发生;试看我人心上的妄念,前念甫灭,后念已生,刹那不停,相继无已。妄念是惑,发之于身口意的意念行为是业,因惑造业,因业受苦,这就是生死流转的根本,所以修道在于治心──戒是戒身口的恶业,定是治内心的妄念,要依戒而资定,由定而生慧。
禅定的种类颇多,于修持方法中再行介绍。
三、慧学:慧又名智慧,但这种智慧不是世俗的世智辩聪,而是由定力所证得的大智慧、无漏智慧。智慧梵语般若,译为智慧者,相近之辞也;智慧并不能包括般若之全部含义。
真如佛性人人本具,但为妄念遮蔽,如金在矿中,如明镜蒙尘。矿中之金,本质未损,蒙尘之镜,光明仍具;若汰去沙土,拭去尘垢,纯金的本质和镜体的光明仍然可以显露出来。正如我们被妄念遮蔽的真心,若用持久的定力,扫除妄惑,归于一个正念,久而久之,妄念脱落,真心显露,这就证得“般若”了。
戒定慧三学是修道的基础,不但八正道摄于此三学,如大乘六度亦摄于此三学中,故修道者修此三学,亦即广行六度也。
五、修持的方法
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我佛有八万四千法门,皆是以众生根器习性的不同而方便立说。事实上,“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门门皆归自性,法法都是般若。我们初学佛者对各种法门应本法法平等的观点,不生门户胜劣的执见,这样才会事理圆融,会入不二。
学佛修道,不在法门之多,而在专一深入。在众多法门中,我们可选一种与自己根性、兴趣相近的法门,作为日常的行持,等到日久功深,自会有所证得。兹简单介绍几种修持的方法如下:
一、参禅:释迦世尊住世之时,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迦叶尊者破颜微笑,默契于心。世尊说:“我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咐嘱摩诃迦叶。”这是禅宗建立之始。梁武帝时,达摩祖师来华,传衣钵于二祖慧可。至六祖慧能,禅风鼎盛。那时所传的是直指本心,当下开悟。例如二祖慧可问达摩祖师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祖师曰:“将心来与汝安!”慧可半晌云:“觅心了不可得。”祖师曰:“我与汝安心竟。”慧可当下大悟。
再如四祖道信向三祖僧璨求道曰:“愿师慈悲,乞与解脱法门。”三祖曰:“谁缚汝?”道信曰:“无人缚。”三祖曰:“无人缚何求解脱?”道信乃言下大悟。
后世众生,根机日钝,心识上妄想纷纭,不能直下见道,后世祖师才教人以参话头的方法。
所谓参话头,是把一向妄想纷纭的心识,回转来反照参看一句足以使人发生疑情的话头,极力参究,力求透脱,忽然至一切妄念照破,洞见心性,而立地悟证。正如雍正《御选语录》序云:“学者将个无意味语,放在八识田中,奋起根本无明,发大疑情,猛利无间,纵丧身失命,亦不放舍,久而久之,人法空,心境寂,能所亡,并此无意味语,一并亡却,当下百杂纷碎,观体真纯。”
参禅须有明师指导,个人盲目修炼,不特恐难有成就,且恐招致魔境,故此处所介绍者,不过略述其意而已。
二、修密:修密是口持真言,手结印契,意作妙观的三密相应法门。此持咒法门,身口意三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则,每持一咒,用手指结印是为身密;口诵咒文,句句分明,毫无错误,是为口密;每一咒都有佛菩萨为对象,心中观彼佛菩萨的种子字(以佛菩萨名字的一个字母,代佛菩萨的个体,曰种子字)是为意密。如此三密相应,修持者心识上的妄念自可不起。唯密宗修持,例须经阿梨(轨范师)亲口传授,方有效力。否则一切徒托空谈,难获行证。
三、观心:观心与参禅都是定学。我人心识之间,妄念相续,刹那不停,俗语说“心猿意马”,即此之谓。所以我们若用自性来照自心,直下观察自己的心念,便是伐木断根的根本办法。观心的方法,略言之,就是放下心识上的一切妄想杂念,善恶是非都不去思量,直下静观自己的心念,对于幻生幻灭的心念,不去执著,不去遣除,亦不随其流转,只静心观察,妄念被自心所照,当下便能湛寂不动,以至自然化于无形。《大乘心地观经》说:“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
观心法门亦须随明师修习。各宗之止观法门各有不同,故修习此法者,亦须在明师指导下行之。
四、念佛:念佛是净土宗的法门,此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是易行门中的易行法。这是晋代慧远大师在庐山结社开立此宗,中经道绰、善导、永明延寿、 莲池、藕益大祖师的倡导,以其口持六字洪名,方法简单,容易普及,因而学佛者多修此法门。
六、学佛的过程
学佛是由起信而求解,由求解而实践,因实践而获证;其实所谓实践,所谓修持,也就是降伏烦恼,断除习气。我们的烦惑习气有多生多劫与生俱来者,有此生生后环境熏习者,这些烦恼习气,大要言之,不外身见、边见、邪见、戒取见、见取见,及贪、嗔、痴、慢、疑等烦恼。由上述的烦恼习气而导致这颗妄心贪染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法──造诸恶业。因此,学佛者的修持,也就是断除烦恼,降伏妄心。但要断除这多生多劫俱来的习气,谈何容易?声闻四果修到阿罗汉的地位,才能断尽见思二惑,而尚有尘沙惑和根本无明存在,所以“断惑”实不是一蹴而成的事。
不过,“理可顿悟,事须渐修”,经过长久的修习磨炼,终能使真心渐显,习气渐消。但修习磨炼,在我们在家学佛立场来说,并不全需要遁入深山古寺,与社会隔绝,才可使五欲六尘之念泯灭的。因为烦恼习气往往是随人事接触而发。因此,藉一切顺逆的人事境遇而砥砺磨炼,也是降伏烦恼的方法之一。
并且,大乘佛法的真精神,也并不以解脱一己之苦而满足,所以发菩提心,修六度万行,不但度己,也可以度人。
在修持磨炼的过程中,约有下述情形:
我们在未学佛之前,终日间烦恼妄想,以妄为真,实因贪嗔痴三毒遮蔽真心,以致堕入主观而不自觉。一旦宿世善根成熟,遇善知识开导,皈依佛门,但在初学的时候,往往是信疑参半,精懈不定。同时,我们的烦恼习气不对治还罢,对治之下,愈觉得妄念起伏,难以抑制。譬如初修持者于念佛、止观,或禅定、持密之际,愈想使一心不乱,愈觉得妄想杂念接踵而来。这并不是我们在修持时妄想杂念特别多,而是在平时妄心对境攀缘起伏,不为我们觉察罢了。但在这种过程之时,我们只要精进不懈,时时觉知一切事相的顺逆、好恶、是非、爱憎皆是妄心的虚幻分别,日久之后,定力渐强,慧力日增,烦恼习气也就日渐消落,不如往昔坚固执著了。
版权所有:准提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