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咒念诵网

出离心和逃避心

发布时间:2024-05-29 05:04:26作者:准提咒念诵网
出离心和逃避心

目前我们的国家科技发达,经济增长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新月异,这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幸福,人们的经济负担越来越大,生活的负担越来越沉重,从而导致了金钱和权利,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念。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薄,甚至不懂什么是人情和道德,对名誉和地位的崇拜空前高涨,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被无情地踩在脚下。尽管如此人们的心灵照样无限空虚,精神世界无比脆弱,而内心的贪婪和欲望却日益膨胀,几经崩溃的边缘。于是,很多人挖空心思地去寻求解脱。

寻求解脱并没有不对,但许多人根本不顾自己是否具备这个能力,偏偏喜欢做美梦,每天梦想自己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开豪华汽车、出入高档娱乐场所、身边陪伴的是美女或帅哥。当梦想不能照亮现实就牢骚满,怨声载道,不禁发出阵阵感叹“生活啊!你为什么总跟我过不去”?岂不知这都是自己的贪心在作祟。

民间有一个《人心不足蛇吞相》的故事,是描写贪心的最好佐证。相传在宋仁年间,有一个农民上山砍柴,见一条小蛇被冻得身体僵直,非常可怜,他就把小蛇揣在怀里带回家中喂养起来。小蛇慢慢长成大蛇,自己能生活了,农民就把它放在山后石洞里,渴了饮山泉、饿了吃野果。大蛇自然对农民很感激。过了些日子,大蛇的石洞口长出一棵小小的灵芝,蛇精心守护、培育,灵芝越长越大、越长越神奇。人们都想得到它,只因蛇的守护谁也不敢近前。这件事被皇上知道了,就派人四处张贴了一道皇榜:谁能采下这棵灵芝就受重赏。这个农民想得到赏赐,就央求大蛇把灵芝送给他,大蛇答应了他的要求。

农民就把灵芝献给皇上,也因此得到一批金银财宝的奖赏。又过了些日子皇后的眼睛瞎了,御医说:“只有龙蛇的眼珠才能治好”。皇上又想到这个献灵芝的农民,就命他去挖那条大蛇的眼睛,许诺“事成之后封他为宰相”。这农民发了财又想当官,就又来央求大蛇给他一只眼珠,大蛇只好忍痛让他挖去一只眼珠,皇后的眼睛复明了,农民顺理成章地当上宰相。他当上宰相后养尊处优,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生怕哪一天会死掉丢下这万贯家财,于是就想到长生不老之法,听说吃“龙蛇心”能够长生不老,就又到山中去找大蛇,要求再给他一颗心成全他长生不老。大蛇见他如此贪心不足,就张嘴叫他去挖,这个贪婪的宰相刚走到近前,就被大蛇吞进肚子里再也没出来。这个故事把人的贪心描写得入木三分,他警示后人千万要节制自己的贪心。

有的人为了寻求解脱,他们跑进寺院或道观,寻找高僧遍访名师,理由是解脱烦恼寻求大道。其实他们的行为只是转换了一个角色继续演戏,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们求法修道并不合理,也不具备求学修道的条件,他们主要的目的是逃避风险,推卸责任。还有很多人投奔寺院的目的是为了养家糊口,他们把寺院当成舞台,把佛法当成剧本,把善男信女当成观众。其实人的一生本来就如戏如梦,但是人生的大戏与这些人的表演,有本质上的不同。他们的表演就是自欺欺人,最终的结果是自我毁灭,他们把逃避心当成了出离心,把袈裟当成了戏装,把佛法当成赚钱的工具,这能成佛吗?

很多人问:“为什么我们现在学佛修道这么难?总是反反复复、断断续续、时好时坏?”这就是因为你还没有断掉人间的贪婪,没有看破世间的痛苦,也没有生起真正的出离心,如果你断掉了贪婪、看破了轮回、具备了出离心,那么你学佛修行一定会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并且很快就会知道一切都是自心的幻化,顷刻之间就能安下心来,学佛修道也很快有所证悟。

出离心真的那么重要吗?现在我来告诉你,它不是一般凡夫可以想象的重要!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界限就是出离心,在你的相续之中还没有生起真正的出离心之前,你的学佛和修道都属于世间法,也就是轮回法。因为你对轮回法还有贪恋,没有真正看破轮回,也不能放下世间的一切。再有在你的相续中放下了轮回的包袱才算有了出离心,用一颗出离心去学佛修行都属于出世间法。

什么才是出离心呢?就是对轮回、世间法没有丝毫贪恋和留恋,内心只想认识世间并希求涅槃,这就是出离心。真正具备出离心的人,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惜付出全部代价,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对世间之法,我们千万不能被动放弃,应该在看破或者自动的基础上安详自然地放下。

放弃和放下只有一字之差,但其中的道理和结果却有天壤之别。只要是被动的、逃避的、留恋的或不得已的都叫作放弃,放弃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痛苦;只要是自动的、向前的、精进的、敢于面对的、没有贪恋或心甘情愿的都叫作放下,放下的结果是轻松自在,幸福快乐。为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绝对不能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更要勇于承担责任和义务;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要以坚强乐观的态度积极面对,这样的人才是一位真正学佛修行的人。看破轮回与世间诸法的人,任何烦恼和障碍对他都无法阻挡,他对世间一切看似美好的东西不会留恋,因为他知道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假象与虚幻,犹如梦幻和泡影稍纵即逝,所以面对人生中的一切境遇,不管是顺境和逆境,他会以不变之心应万变之境,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这样的境界才是真正看破轮回与世间八法的境界,也是具备出离心而成就圆满佛的境界。

过去有一位贵族青年,他娶了一位相好庄严、貌若天仙的妻子。这位青年有一顶祖传的宝石冠,价值连城。结婚那天他亲手给妻子戴上了这顶宝石冠,妻子在桂冠的辉映下更加楚楚动人,那真是倾国倾城,一时间她的美貌名扬四方。这个消息不翼而飞也传进了王宫。国王知道后,便下令去抢夺这顶价值连城的宝石冠。青年知道后就问妻子:“你愿意把宝冠献给国王吗?妻子摇了摇头,说:“不,我不愿意!”丈夫听了妻子的回答,做好了誓死也要保护妻子与她的心爱之物的决心,可后来不知是什么原因,国王竟然放弃了夺取宝冠的计划。有一天这位青年偶然遇到一位得道的高僧,在高僧的指点下他皈依了佛门,开始学习雍仲本教。这一天家里突然来了一名乞丐,乞丐见到贵族青年双膝跪地,苦苦地哀求:“离这里不远的地方有个村庄,那个村子的人们正在承受着饥饿之苦即将面对死亡,求贵人一定去救救他们。”听了乞丐的哀求,男人问妻子:“你愿意把宝石冠给那些穷苦人吗?”妻子说:“只要你愿意我就愿意!”于是,这位贵族青年卖掉了宝石冠,把钱全部捐赠给了那些穷人,因此全村老少全部得到了救度。后来这件事又传进了王宫,国王被贵族青年慈悲济世的精神所感动,将贵族青年招进王宫封为国师。这个故事说明了在被迫下不要放弃,那样只有终生痛苦,只有自愿放下才会得到功德和利益。

现在很多学佛人都是在万般无奈之下,被迫放弃自己的追求而学习佛法,大家试想,怀着不得已而为之的心态去学佛,怎么会尝到法喜的妙味呢?就像让两个不相爱的人结婚,怎么可以获得婚姻的幸福呢?这样的行为就是被动的放弃,这样的心也不是出离心而是逃避,这样的做法不是智慧而是愚痴,就连做人最起码的准则都不具备,还谈何学佛?佛是建立在做好人的基础上,加以修炼自然而成,当你做人成功的时候,离佛也就不远了。

出离心和逃避心的区别:二者之间的含义大相径庭,其结果也有天渊之别。出离心来自于对世间法的看破和对轮回的厌恶,真正的出离心并不是放弃工作和责任,放弃热忱和善良,是对隐藏在自心的贪恋、嗔恨乃至愚痴的出离,对我执和法执的出离,出离心的最高境界就是对万物彻底的认识,面对诱惑不留心、不贪恋、无欲无求。他们的责任是转小我为大我、化小爱为大爱,将众生的生死攸关放在第一,为了群众甚至可以失去自己的生命。出离心并不是“消极厌世”的思想和行为,那是一颗勇敢的心、无所畏惧的心、无有挂碍的心。过去有无数大德为了救度众生不惜付出生命,他们坚强勇敢、豁达乐观的积极心态,令无数后人礼敬和膜拜。

逃避心是对尘世苦难的无奈,是消极的处世心态。逃避的本质是本来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和压力,总是不愿意面对也不知如何面对,茫然不知所措,犹如失去斗志的士兵,面对敌人不去积极作战,总是选择投降或临阵脱逃。逃避就是放弃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热忱和善良。逃避的人不但没有快乐反而会越来越痛苦,因为他对世间诸法的贪恋,导致了他的贪心日益膨胀,膨胀的后果就是破灭,所以他们没有丝毫快乐而言。例如,古代的犯人必须要披带枷锁,有很多犯人为了减轻痛苦,不惜重金去贿赂狱卒,目的是松开枷锁,虽然套在脖子上的枷锁暂时得到了松懈,但内心的枷锁依然紧锁,所以他们无法获得永恒的快乐。要想彻底打开枷锁出离囚笼,只有积极改造、痛改前非,让枷锁时刻鞭策自己要改头换面,重新做人,在刑满释放之日,不但身上的枷锁被打开,心中的枷锁也彻底摘除,这才是根本的解脱。爱逃避的人连自己的家人都不去关照,更不要奢望他去关照众生。逃避心是软弱的表现,是恐惧的心态,他的心中只会保全自·己,所以逃避者除了痛苦以外永远没有快乐。很多人将“出离”和“逃避”等同,将“放下”和“放弃”混淆,这就是颠倒混乱的思维。

前不久有个弟子给我发来一条信息:“师父,我已经生起了出离心。”我问:“如何生起呢?”他说:“我已经放下了父母、妻子和儿女,也抛弃了工作和家庭进入寺院学佛修道。现在我再也不像从前那样,被生活的重担压得透不过气来,好开心、好轻松啊!”我回复道:“哦,随喜!原来你学会了逃避。”现在很多人都觉得人生太烦恼了、太辛苦了,就想到了逃避,什么家啊、父母啊、儿女啊、责任啊统统抛到脑后,每天痴迷于烧香磕头、诵经念佛,并且认为自己的做法很如法,这就是放下。其实这不是放下而是放弃,这不是出离心而是逃避心!怀着放弃、逃避的心态去学佛,就是学到天荒地老也不能领悟佛法要旨。

逃避学佛修道能成就吗?从字面上来讲,逃避一词本身就含有贬义,逃避的行为和心态更不被世人接受。大家认真地想一想,一个错误的心态又导致了错误的行为,怎么会有正确的结果呢?这样的行为和心态就是做世间事都难以成功,更何况是出世间、了生死的佛法呢?很多初学者把逃避当出离、把放弃当放下,总羡慕出家人“青灯古佛,黄卷为伴”的清净生活,希望能找一片心外净土与志同道合的同修谈经论道,悠然自得,无欲无求。但生活总是那么残酷,理想与现实就像一个是黑夜一个是白天,永远无法共同享有。你是否知道,当自己的心不清净时走到哪里都找不到一寸净土,只要自心清净当下的一切时一切处那就是净土。逃避和放弃的心本来就是污染之心,如何获得净土呢?我经常跟弟子们讲:“出家要心出家才对,如果心没有出家身体出家也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心出家了,身体不出家也是真出家

。”不是吗?如果没有慈悲心、没有智慧心、没有真正的出离心,即使你到了寺院一样会有看不惯的事、看不起的人,照样会有人背后对你说三道四,流言蜚语,你照样烦恼不堪、痛苦重重,这样的心态不可能达到究竟的圆满。

出离心的生起,能让我们自觉抵制五欲红尘的侵袭,不与之同流合污,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与内在的觉知,不会被世间的一切现象所污垢,对于世间诸法不留心、不分别,更不会执着,虽然身处红尘,照样会得到清净的戒体。人们只要认识到娑婆世界的凄苦、轮回的痛苦,就可以从内心生起真正的出离心,因为具备了出离心才会寻求合理的解脱方法,不但会改变你的整个人生,世界也会随之改变。实际上三界六道都有不同的痛苦,出离心不是针对某个世界,而是针对整个宇宙乃至轮回。所以,真正的出离心既是出世间的大愿力,也是出世间的大事业。

真正的出离心,不是让我们出离家庭和世界,也不是让我们放弃当下的世界,而是通过自己的悟性和清净心,去认知世界的真相;出离心也不是让我们避世隐居,而是让我们认识世间的本意,时刻保持这份清醒的觉知,并与之融为一体。不被世间的酸甜苦辣、荣辱兴衰等暂时的假象而牵绊,要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只有具备这样的品质,你的内心才能充满活力,自然获得心愿圆满。出离心是解脱的因,结果就是超出轮回进入出世间获得涅槃。出离心的本身就是放下,而放下的勇气就是大智慧,有了这种大智慧才能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出离心就是无有挂碍,没有挂碍就没有恐惧,没有恐惧的心才勇于面对、敢于承担。

那我们如何生起出离心呢?唯有通过学佛修行,观照人身难得、诸行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的真相,为六道众生勇发慈悲和菩提心,这样才能发出真正的出离心。出离心是一切佛法的基础,务必不断培养并日益巩固自己的出离心,敢于面对、勇于担当,用不了多久你一定会获得无边无际的大自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准提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