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咒念诵网

原始佛教的蕴观

发布时间:2024-07-22 05:03:59作者:准提咒念诵网

  原始佛教的蕴观

  (一)什么是原始佛教?  根据圣严法师对佛教思想史的分期法,一般可分两大类:佛陀时代称为基础的佛教,佛陀以后称为发展的佛教。基础的佛教称为原始佛教,发展的佛教,则包括小乘的部派佛教及大乘佛教。原始佛教的教理包括四圣谛、十二因缘、五蕴、六入处、及八正道等。  (二)什么是五蕴?  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蕴”者巴利语是“Khandha”,  有“集聚”、“一团”、“一群”之义。佛教的五蕴,同时亦有分类的意思,即近于“范畴”之意。五蕴狭义是指人,即生命不外是“色”、“受”、“想”、“行”、“识”五堆东西积聚而成。五蕴广义则包括一切现象,即人生与世界皆为五个范畴或五团要素所组成的。  第一蕴色蕴,梵语是“Rupa”,是“形”和“色彩”的混合。色蕴不单是视觉性的东西,还摄有声、香、味、触的感觉的一切事物。据阿毗达磨经的注释:“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色”。四大即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大”即“普遍者”的意思。地、水、火、风,并不是物理的原素,而是一切物质现象的性类。地大是坚性,水大是湿性,火大是暖性,风大是动性。一切物质现象都是由这四种属性所组成。
  第二蕴是受蕴。受原语叫做Vedana,意译为“觉”,是“感情”和“感觉”的混合。在“品类足论”的辨五事品里,把受定义为“领纳性”,领纳是指由感觉而生起的感情。受有三受,是苦受、乐受、及不苦不乐的舍受。
  第三蕴是想蕴。想的原语是Sanna,是“知觉”或“表象”的意思,亦有取象性之意。取象包括知觉、观念、思想和表象等心物一切的“像”。一切存在的法,以心中浮现的相的姿态而存在时,便名为“想”。
  第四蕴是行蕴,原语是Samkara,包括有能动性,形成、集合体、活动、作用等之意。在“品类足论”的辨五事品中,则定义为“心造作性”。造作是自发的,是积极的行动。狭义地说,行是一种意志,并主动地推动生起身、语、意三种行业。
  第五蕴是识蕴,原语叫做Vinnana,是“意识”、“认识”或“了别”的意思。眼识由眼根而了别色,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亦依其根而了别声、香、味、触、法。一切万象的差别相,就是由于识了别而有的。  (三)五蕴的哲理  在杂阿含经中,佛陀对五蕴有以下的教导:  1.五蕴是重担:例:卷三第六四经‘…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重担、取
  担、舍担…云何重担?谓五受阴…云何取担?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着。云何舍担?若当来有爱、贪、喜俱,彼彼乐着永断无余已、灭已,苦尽、离欲、灭没。…’
  2.五受阴现起,则生苦、病、老死:例:卷三第六九经‘…世尊告诸比丘:若色起、住、出,则苦于此起,病于此出;受、想、行、识亦如是说。…’
  3.执取五阴生恐怖、障碍、心乱:例:卷四第八九经‘…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是我、异我、相在,见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变、若异,心亦随转;心随转已,亦生取著,摄受心住;摄受心住故,则生恐怖、障碍、心乱,以取着故。…于受、想、行、识,见我、异我、相在,见识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识若变、……摄受心住;住已,则生恐怖、障碍、心乱,以取着故,是名取著。…’
  4.不如实知五受阴,则不能脱轮回苦海:例卷二第四三经:‘…愚夫众生不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长夜轮回,顺色而转。如是不如实知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长夜轮回,顺色而转。…随色转故,不脱于色;随受、想、行、识转故,不脱于识。以不脱故,不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5.五阴以欲为根,以四大、触、名色为因缘:例:卷四第一○四经:‘…“世尊!此五受阴,以何为根?以何集?以何生?以何触?”佛告比丘:“此五受阴,欲为根,欲集、欲生、欲触。”…“世尊!何因何缘名为色阴?何阴何缘名受、想、行、识阴?”佛告比丘:“四大因、四大缘,是名色阴。…触因、触缘,生受、想、行,是故名受、想、行阴。…名色因,名色缘,是故名为识阴。…”
  6.于五蕴生廿二种展转计我见,与十二缘起生死流转的关系:例:卷四第一○三经:‘…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是我,若见我者,是名为行。…无明触生爱,缘爱起彼行。彼爱受因、受集、受生、受转。…彼受触因、触集、触生、触转。…彼触六入处因、六入处集、六入处生、六入处转。彼六入处无常有为,心缘起法;彼触受、行受,亦无常有为,心缘起法。如是观者,而见色是我…见色是我所…见色在我…见我在色…见受是我…见受是我所…见受在我…见我在受…见想是我…见想是我所…见想在我…见我在想…见行是我…见行是我所…见行在我…见我在行…见识是我…见识是我所…见识在我…见我在识…复作断见、坏有见…不离我慢。不离我慢者,而复见我,见我者即是行。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如前所说,乃至我慢…’
  7.当观五蕴是无常、苦、非我、非我所,得解脱:例:卷一第一一经:‘…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识者,彼亦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苦者则非我,非我者则非我所。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于受、想、行、识。厌者不乐,不乐则解脱…’
  8.如实知五蕴无我,成就三种无上,究竟涅槃:例:卷五第一一二经:‘…正以此法,诸所有色 彼一切如实知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彼于尔时成就三种无上:智无上、解脱无上、解脱知见无上。成就三种无上已;于大师所恭敬、尊重、供养如佛。世尊觉一切法,即以此法调伏弟子,令得安隐、令得无畏、调伏寂静、究竟涅槃…’
  9.正知五蕴、五蕴集、五蕴灭后,须修习三十七道品,才得解脱:例:卷二第四○经:‘…云何以知见故,得诸漏尽,非不知见?谓此色、此色集、此色灭;此受、想、行、识,此识集、此识灭,不修方便随顺成就,而用心求,令我诸漏尽,心得解脱。当知彼比丘终不能得漏尽解脱。所以者何?不修习故。不修习何等?谓不习念处、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  (四)总结
  从以上经文例子可以看到,佛陀说五蕴,并不是作自然科学的探讨,亦不是研究形而上学的宇宙观,而是对我们具体的现实日常经验作探讨,目的是对治有情于五蕴的执取,起五蕴为我及我所之见,因而生恐怖、障碍,并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中长夜流转生死。佛开示五蕴是无常、苦、非我、非我所的,目的是使有情有正确的知见,断除无明、爱、欲、我慢等的系缚,修习三十七菩提分法,最后从三界中解脱,究竟涅槃。  (本文所引杂阿含经为佛光大藏经阿含藏版)
  参考资料:
  1.佛光山宗教委员会印行:佛光大藏经──杂阿含经一 一九八三年初版
  2.慧风、韩福瑞等著:佛教基础知识 大乘文化出版社 一九八○年初版
  3.李世杰述著:原始佛教哲学史──印度佛教哲学史上册 慈航佛学院印行
  一九七一年三版
  4.志莲净苑文化部:佛学基础课程 二○○○年再版
  5.Bhikku Bodhi(2000)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The Cornerted Dizcourses of the Buddha-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Samyutta Nikaya. The Pali Text Society. Oxford.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准提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