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咒念诵网

刘元春教授:佛教教育的社会意义与未来

发布时间:2024-06-26 05:04:35作者:准提咒念诵网
刘元春教授:佛教教育的社会意义与未来

佛教教育的社会意义

作为宗教教育的佛教教育,对社会信仰教育的作用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首先,从佛教信仰层面看,佛教教育为广大信仰者所需要;其次,从一般社会教育层面看,佛教教育主要是为相关的道德教育提供资源。这与中国佛教文化的特性有关。

赵朴初先生曾在《佛教与中国文化》一文中指出,“大乘佛教传入中国后,和中国文化相结合,发展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与中国的思辨哲学相结合而向学术化发展,对教义愈研愈精,由此引起各宗派的成立,使佛教本身达到高度的繁荣。一方面是与中国的精美工艺相结合而向艺术化发展,使佛教成为绚丽多彩的艺术宝库。一方面是与中国的人生理想相结合而向社会化发展,使佛教与中国社会密切联系。这三方面都使佛教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际上,这也概括了佛教教育的基本内容与作用。也就是说,佛教通过思想的、文化的教化功能,成为中国人信仰和道德价值体系的文化支撑,影响深刻。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充分吸收、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更加重视人伦道德的儒家思想,其理论阐解与信仰倾向,更突出了社会伦理和人格道德的价值、内涵。中国佛教宗派的思想演变,从出世到入世,从曲高和寡到日益大众化乃至世俗化,正是佛教道德理念的必然结果

。可以说,佛教道德早已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一部分。

中国佛教的道德理念、道德规范、道德行为都蕴涵着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比如,佛教“五戒十善”,不仅是所有佛教徒必须共同遵守的,也属于文明社会所必须共同遵守的最基本道德準则。佛教的“五戒”符合中国社会所一贯倡导的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若淡化和剔除其宗教的或封建的观念,这也应该成为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佛教特别强调“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提倡不以个人好恶、亲疏、利害,不以思想偏见、集团私利等等来取舍,采取不正当的行为伤害、剥夺别人的权益,恶化生存环境,最终身获恶报。菩提心行的“利他”特质,根本在于教化人们在心灵深处培植一种公平、公正的健康心态,培育一种善良、理智的生活态度,培养一种能够适度克制欲望、充分发挥爱心的道德情操。

佛教道德具有倡导众生平等的理念,重视内省自律的规范,主张利他实践,其所建构的理论概念,经过现代阐解,仍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其一,众生平等的生命观,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营造和谐的生存空间。

目前,人类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这既包括自然环境的被破坏,也包括人文环境的被污染。这固然有多种外在因素,但在文化理念上的缺失是不容忽视的。一是否认自然界的其他生物是“生命的存在”,二是认为人类有“主宰性力量”,一切都应为“我”所用。佛教“依正不二”的理念,其目的就是教化人类体认生命尊严的广泛性意义,在心灵和精神中建立牢固的、富有文化教养的状态,这才是“和平”的关键。人类私欲与狂傲的极端膨胀,漠视其他生命的权力,必然导致冷酷、残忍、争斗,最终导致自身生存困难乃至尊严的丧失。佛教特别主张“戒杀”,把它作为“五戒十善”之首,就是要求人们培养和善、平等、公正、报恩的品行。

维护生态平衡需要科学的、法制的手段。但只注重技术手段的改进往往是治表不治里,亡羊补牢式的方法将造成极大浪费和被动。我们不能忽略道德理念潜移默化的作用。佛教的生命观,如果作为一种广泛的文化理念被接受,作为共同的社会道德被遵守,对维护世界和平,净化人类心灵与生存环境,将产生深远的、积极的意义。

其二,忏悔自律的内省性,有利于培植健康心态,防止个人行为失范。

忏悔,就是行为者敢于面对自己的过去,敢于对自己的错失承担责任,并善于对自己的心行功过进行理性、深刻、真切的分析,从而校正、培育正确的人生价值追求,并能自觉、有效地警戒、约束自己的行为取向,使其契合真、善、美的社会道德要求。这种心灵自觉产生积极的行为自律,潜移默化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佛教的“无相忏悔”与“四宏誓愿”联系起来,明确忏悔要以树立高尚理想和承担社会责任为目的,而不应只是个人的精神自娱。忏悔使人清醒,清醒的心智有益于反思能力与社会批判精神健康发展,产生宽容、民主、乐观、积极、持久的精神状态,这是美好人生与理想社会所必不可少的。

其三,利他心行的慈悲观,有利于塑造人格形象,树立理想的人生价值取向。

人生本身就是人的个体生活不断社会化的生命历程。个体人格是社会共同价值特殊化、个性化的结果,而它只有与社会共同价值融合,才会体现其价值。因此,个性张扬且符合社会共同道德认同,能够承担起服务社会的责任,才是理想人格追求。

佛教反对离群索居的个人解脱与完善,认为它经受不起持久的社会实践的检验,认为只有在慈悲利人的实践中,才能够不断完善、获得真正的智慧,所谓利他才能利人。道德责任的完成,会给人带来持久的宁静,心理的宁静祥和本质上是精神自由的表现,精神自由必然会带来生活智慧的发掘与发挥,从而提升人生境界与生命价值,推动整个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

佛教教育的未来

要充分实现佛教教育的社会意义,根本在于提升佛教教育水平。多年来,凡是关心佛教教育的教内外人士,都无不关心佛教教育的发展问题。但是,至今也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结论。过去,我们谈及佛教教育问题,主要针对的是僧伽教育,或者说只是立足佛教信仰者自身的教育培养。当前的佛教教育系统内部,基本上还是遵循以往的教育规制,存在不少的问题。显然,这不利于佛教教育未来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佛教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并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那幺,如何提升佛教教育水平及其社会价值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观念更新、健全体制,造就新型教育模式。

当今的佛教教育基本沿袭传统的僧伽教育模式,以培养出家僧人为目的。这显然没有体现佛教教育的真实内涵。本来,单从信仰层面讲,佛教教育也是“社会化”的——面对所有佛教信仰者。而佛教信仰教育的更高目标,却是要面对社会全体成员——这正是佛教教育的社会责任。未来的佛教教育,当然是要承担起社会教化的责任,把佛教崇高的道德风范和实践行为,奉献到利益群生的事业之中。

提升佛教教育水平,重点要以培养具有扎实佛学理论基础、丰富现代文化知识、学有专长、德才兼备的僧才为主体,兼以培训居士信仰人才,形成梯队教育格局。居士教育问题一直是佛教教育的薄弱环节。*轮功等邪教或附佛外道的盛行把这个问题暴露无遗,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解决之道,一是要把居士教育放在佛教教育的重要地位,与僧伽教育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二是要把寺院开设的居士班、函授班、培训班、讲经法会、念佛法会等等纳入佛学院系统教育体系中,从课程设置、学制等各方面相呼应,形成“综合大学”的模式,推动佛教教育整体运行。三是有条件有基础的寺院可以开办宗派或某一修行法门的研修班,与佛学院教育连接起来,充分运用现代教育与传统修学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富有特色的弘法人才,推动佛教教育成为“终身教育”。当佛教四众弟子信仰素质与专业技能教育有机结合,形成网络,那幺,佛教教育就形成了“立体教育”模式。

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对人们的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发展需要各方面的专家,佛教教育也同样如此。在这种立体教育模式中,要积极吸取国民教育体系中的经验和教训,兼顾技能教育与信仰教育,根据学生兴趣和素质强化佛教宗派理论、佛教现代专业技能等的提高,培养出具有专业化的特色人才。比如,为了引导佛教徒积极服务社会,可以开设从事专门慈善活动的课程等,有计划地引进、培养某一佛教宗派教研人才,打造出自己的“名牌”来。

此外,佛教界还须借鑒社会培养人才的机制,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各种人才都能自由和健康的发展。同时,自觉按照国民教育体系的教学、管理、评价机制的要求,建立健全佛教教育的相关体制。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准提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