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咒念诵网

净土法门法师:自己修行度众生都离不开善巧方便

发布时间:2024-06-11 05:05:05作者:准提咒念诵网
净土法门法师:自己修行度众生都离不开善巧方便

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

善巧,对自己、对教化众生是必要的。善巧智慧是什么?我们前面学过十波罗蜜,十波罗蜜是以般若波罗蜜为基础、为根本,后面四条就叫做善巧,总名为善巧。方便、愿、力、智,这前面学过,这些就是方便、愿、力、智,能帮助自己向上提升,能帮助众生,所以自行化他都不能离开善巧方便。方便两个字怎么讲?方是方法,便是便宜,换句话说,大家好懂,最巧妙的方法,最合适的方法,就叫方便。所以方便不是定法,方便是随机应变,这要真实智慧,用得非常恰当,让人欢欢喜喜接受,而接受他就明白,明白他还能真干。


对自己,观行精微。所以《佛地论》里面说称顺机宜,什么叫称,什么叫顺?称是言辞,顺是行为,机就是大众,宜就是恰当,宜就是方便。我们的言语,我们的态度,用《华严》普贤菩萨的话说,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你不顺着他,他不但不能接受,他还来反驳,给你添麻烦。所以一切要懂得恒顺,恒是永远,随顺众生。为什么?众生迷了,迷得太深,迷得太久。菩萨虽然大彻大悟,完全通达明了,对于一个迷得那么久、迷得那么深,你要帮助他像你一样,不是简单事情。你自己想想,你用了多少时间去修炼到现在的境界。你再想想,我们在没有遇到佛法,没有修行之前,是不是跟他一样?

我在没有遇到方东美先生之前,我不相信佛法、不相信宗教,我认为那是迷信,而且认为它是应该被淘汰掉的。这是什么?从小老师这么说的。所以小时候听到,接受这个东西,先入为主,变成自己主观观念。再看一般社会大众,知识分子,都是这种心态,这还会错吗?过失是很严重,自己一点不知道。什么过失?没有把这事实真相搞清楚,人云亦云,人家说迷信,我也说迷信。它到底是不是迷信,我们有没有去研究过?没有。有没有接触过?没有。这是自己的过失。方老师他接触过,他学习过,所以他对于宗教是什么他知道,我们不知道。所以他给我介绍第一句话说,「你太年轻,你对这个不了解」。这句话说得我们就没话讲了。然后他告诉我,「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我跟方先生学哲学,他推崇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接着他说,「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后头还说了一句,「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们从来没有听人讲过,这是真的吗?他要给我上这堂课,「佛经哲学」,这是我跟他老人家最后的一个单元。这一堂课上完之后,我就离开他老人家,我又找到一个老师,章嘉大师,那是专学佛的。方老师是学哲学的,我得找一个专学佛学的来,向他老人家请教,就跟章嘉大师三年。得慢慢来,愈搞愈清楚,愈搞愈明白。章嘉大师走了,他六十八岁走的,我跟他那一年,他六十五岁。走了以后,我跟李老师,跟他老人家十年学经教,正式搞了,知道这个东西好。

所以善巧一定要有,善巧的根、善巧的来源是智慧。智慧的来源是清净心、平等心。清净平等的来源是守规矩,守住伦理道德。如果把伦理道德抛弃,对古圣先贤怀疑,那你永远入不了门。为什么入不了门?你没有敬意。印光大师说得好,真理,「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如果我们对圣贤一点诚敬心都没有,那你就不得其门而入。释迦牟尼佛亲自跟你讲,没用,你入不进去。什么原因?是你自己有障碍,必须用真诚你才能入进去。为什么

?佛所有的教诲,无论是身教、是言教,都是从自性流出来的,也就是全是从真诚里头流出来的,唯有真诚,能跟他感应,心心相应。你不是真诚,你求不到。

我们从《六祖坛经》做个例子,神秀跟五祖十几二十年,有没有契入心性?没有,还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还干这个。这是什么?心外求法,外道。书念得不少,儒释道都学,大家都称他为五祖的大弟子,五祖要传法了,每个人的心里都想到肯定是传他。在五祖道场,他的身分就好像是助教,五祖多少弟子都跟他学习。所以这一下传法,衣钵传给一个外人,不认识字,讲堂一次也没有参加过,禅堂一次也没有参加,怎么会给他?没有一个人服。如果给神秀,大家都服,没事。衣钵传给惠能拿走了,大家不服气,只有神秀自己知道。神秀还不错,还能够反省,知道什么?没开悟。他那一首偈子,被惠能改掉,惠能告诉他的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也服了,还不错,总算是个正人君子,还有君子之风。所以以后武则天做皇帝召见他,他推荐惠能。但是惠能不出山,不应召,皇帝召见他,他不去。这些事都记在《坛经》里面。这都是真正菩萨示现给我们看的,教我们怎样学佛,教我们怎样度众生,正法久住,福利众生。

所以称顺机宜,自然善巧方便就生了。换句话说,没有自己,只有别人。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名闻利养、没有个人的利益,这是基本的条件,你才有菩萨、有佛那样的善巧。其实善巧谁没有?个个都有,只是被自私自利、名闻利养障碍住了,它不起作用。《法华文句》上这两句话说得好,为什么?自他两方面都说到了,显善权曲巧这是利生,明观行精微这是自利。这个下面念老注得好,「上句明觉他,善能观机逗教」,你一看就晓得,这个众生要用什么方法教他。我们今天在这个世界,正法已经面临存亡的关键,正法能不能住世,或者正法在这个时代灭亡,我们就遇到了,遇到这个关口。为什么?现在举世之人都不相信。我们要细心观察,为什么不相信?他不相信自己。你今天去问问人,你有自信心吗?大家都摇头。你相不相信父母?不相信。夫妻,太太妳相不相信妳先生,先生相不相信太太?都摇头。连父母、夫妻、兄弟姐妹都不相信了,你还相信谁?祖宗更不必说了,哪有祖宗?什么圣人、佛菩萨,那骗人的,都这个态度。

我们面临的难关,无法教了。那要用什么方法?贤首《还源观》上的四德,我们就想到了,依这个四德也许还有效。「随缘妙用」,随缘就是此地讲的善巧。随缘当中怎么样?不变。不变什么?头一个是信心。你不相信,我相信,全世界的人都不相信,我还是相信,我不怀疑,这叫妙用。我不被他转,他慢慢就被我转,我要被他转,我就放弃了,我永远不变。用第二个德来显现第一德,这妙用。第二德是什么?「威仪有则」。我要把佛菩萨所讲的,我做到,变成我的生活,变成我的工作,变成我处事待人接物的基础原则,我把它做到,久而久之他会发现你还真不错。为什么?他生活在痛苦的世界,我们生活在快乐的世界,这两个是强烈的对比,要让他看到;他不看到,他不相信。等到自己有机缘,我们志同道合的人居住在一起,做一个好样子。这一个小区,是个佛陀教育的示范区,大家认真做,做出来给你看。你要看到我这个比你们那个环境好,生活好,心情愉快,大家都相亲相爱、互助合作,比你们天天吵架,天天怀疑、斗争,这两个比较,你看哪个好?不用这个方法,你就没办法。讲,讲破喉咙没人相信,一定要做出来。

「柔和质直」,态度,对人、对事、对物真诚心,用真诚心,外面柔和,今天我们讲和谐,决定没有心浮气躁。现在人全是心浮气躁,我们心平气和,顺境也好,逆境也好,要如如不动。顺境不要狂欢,不要失态;逆境不要有怨恨,不要记仇,要用清净平等觉把它化开。最后一个,重要!那真的是基础,「代众生苦」。我们受苦受难给他看,你不肯受苦受难,你就不想到这个世间来。这个世间太苦,我们赶快走,他们自作自受,随他去!这是什么?这是小乘。大乘菩萨看到苦难众生,怜悯他,跟他共甘苦同患难,来教化他,来帮助他,这不一样。这个四德能帮助现前,做为我们修学最高的指导纲领。

...

我们今天学习不离开经本,不离开经本就是不离开世尊的教诲。学习要懂得善巧方便,学习的善巧方便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不能不知道。佛所说的一切经不是为我说,是为一切不同根性众生说的,我只要在一切经里面选一部契合自己根性的,然后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就成功了。要多长时间?至少十年。在现前这个环境,我们敢说还有十年吗?不敢讲,许许多多危机都在眼前,我们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我们今天的修学,是分秒必争,每一分钟都不能空过。怎么修法?念佛,老实念佛,心里面除了佛号之外什么都没有,对自己的要求,决定往生净土,决定见阿弥陀佛。其它不是我们要的,我们想要也要不到,从因果上讲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福分。要什么?无论什么环境,身心都安稳,这就很了不起。一切都不要计较,什么日子都可以过。只要我这句佛号没丢掉,我这一天的光阴就没有白过。经教的深入,这个地方说「观行精微」,极其精微是增长我们坚定的信心。从这个地方也出生随机应缘的善巧方便,我们在这个地方得法喜,像菩萨一样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修学一天比一天坚定,无论是信心、愿心、解行,天天都在增长,能保持这一点非常不容易!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准提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