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咒念诵网

学佛答问:净土法门法师答新加坡佛教居士林9

发布时间:2024-08-11 05:01:16作者:准提咒念诵网
学佛答问:净土法门法师答新加坡佛教居士林9

学佛答问 (第九集) 2000/8/1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21-90-09

这样的聚会,应当有镜头摄影到我们同修,将来做纪录片,大家会有亲切之感,这很有必要的。希望大家能想到,你们就有一个弘法利生的心愿,如果这些想不到,将来佛法学得再好,以前李老师讲:「你讲经说法讲得天花乱坠,你没有法缘。」你不肯照顾众生,你的法缘就没有了,你要法缘好,必需念念照顾大众,你才会有法缘。

问:「弟子受五戒以来,一直清净严守。但最近作恶梦,梦见杀人。后来更糟的境界,竟然在现实生活中都想要去杀他。弟子便向佛菩萨求忏悔,可是意念还是一直浮现,很痛苦。请问这样是否犯杀戒?是不是弃了杀戒,罪会轻一点?」

答:在五戒里,这没有犯杀戒。五戒的「杀生」,就是一定要把他杀死才算犯杀戒,起心动念不算。如果你受菩萨戒就算,菩萨戒起心动念就犯戒了。五戒不犯,五戒是论事不论心,菩萨戒是论心不论事,起心动念都算犯戒。你能忏悔就好。

问:「『求恩报者,善摄诸事』,这是取《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的讲记,「比如说有某人发愿出家,但不知何处找师父。以后听到某寺院有明师,便去作义工,希望能亲近观察,并与明师结缘成其弟子。如此作法是否为存有私心,求恩报、求果报?」

答:这是正确的。如果发心出家,也未尝不是个好事情。但是出家一定要了解出家的意义,如果对於出家完全不了解就出家,恐怕以后所作所为违犯世尊制定出家的意义,这样就不好了,不如在家。出家一定要做社会大众的榜样,我们讲堂这副对联,「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社会大众的楷模,这样出家就是无量功德。如果我们做不到,反而不如在家,这些道理与事实,我们都要清楚。真正的善知识不会随便劝人出家,印光大师一生不劝人出家,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一生也不劝人出家。在家修行一样可以成佛,成菩萨、成阿罗汉,在家人统统可以做到。弘法利生在现在这个时代,在家人做得比出家人还要殊胜。过去我们在台湾,台中有李炳南老居士,在台北经常讲经说法的也有几位居士大德,那个时候我们也常亲近他们。出家不是一桩容易事,真正发愿出家做天人师范,好!这是值得尊敬、赞叹。

你这样作法正确,必须亲近明师、亲近真善知识。「亲近」是在道场里面住一段时期,一般总要住半年以上,半年到三年,观察这个地方的老师、同学,我们能不能在一起相处、道场生活环境适不适合自己修行?再做最后决定。如果冒然出家,出家之后觉得老师毛病很多、同学不能相处,这是破和合僧,不但没有好处反而造罪业,这样就不好,所以一定要很慎重的决定这桩事情。

问:「《地藏经的启示》中一段文说,功德没有办法给人,只有福德可以送给人,功德一定要自己修学。请示师父,我们常说『愿以此功德,回向於某某』,那个众生是否会得利益於此功德?」

答:你修行有功德,可以。功德跟福德不一样,我有福报,我有财富,我的财富可以给你共享,可以赠送给你,我有房子可以供给你住,这是福德。我在社会上有地位,我可以让给你,像释迦牟尼佛舍弃王位,福德让给别人;安世高大师是伊朗国王,他做了半年国王,发心出家,把王位让给他的叔父,这就是福德可以送给人。功德不行,「功德」是什么?功德是戒定慧。我持戒的功德没有办法送给你;你不持戒,我持戒,我没有办法把我持戒的功德送给你,这是做不到的。我得定了,我没有办法把定送给你;我开智慧了,我也没有办法把智慧给你。所以功德没有办法给人,福德可以给人。

「愿以此功德,回向给某人」,你是特别为他修功德,这个功德他得到了。譬如,我的朋友过世,我特别为他念一百部《地藏经》,不为他我就不念,是为他念的,这个功德他能得到。他得多少?《地藏经》讲得很清楚,七分之一;七分之六自己得,七分之一他能得到。佛经讲得很清楚,特别为他做的,他所得到的还是福德,还不是功德。

诸位读《地藏经》就明了,婆罗门女母亲在世的时候造作恶业,女儿很聪明,懂得佛法,根据佛法里面所说,母亲的果报一定在地狱,所以母亲死后她非常忧郁。怎样去救母亲?她有真诚的孝心,感动了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佛教她用念佛的方法。她为了救母亲,一天一夜成就了,这就是我们讲的念佛,她成就一心不乱,这是真诚到极处,才有这个效果。证得一心不乱,这个果位相当於小乘的阿罗汉、大乘的圆教七信位菩萨,这很不简单!她母亲离开地狱生天了,你们想想什么原因?如果不是她母亲堕恶道,她不肯这么的用功、这么的认真,她能在一天一夜得一心不乱,是她母亲的力量帮助她。她母亲不造恶业、不死,她也不会这么认真学,一辈子也得不到一心不乱。母亲给她作增上缘,她也真用功、真发愤,他成就了;「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回向母亲,母亲因而能够脱离地狱生天,就得这一分功德。

我们有口无心为家亲眷属诵经,他得到的非常有限;如果我们都像婆罗门女一样,你这样回向给他,他决定超脱,非常有效。完全看我们自己修行的功夫,我们功夫愈殊胜,他的地位愈高;如果我们只是念佛、诵经、拜佛,心里的杂念一丝毫都没有断,他得到的太有限了。这个道理都在《地藏菩萨本愿经》。这是教我们怎样超度,超度如何才能得效果,要懂得这个道理。由此可知,不仅是对别人,更重要的是对自己,要真干!我们自己这一生,真正成就了,真正觉悟了,我们修的是念佛法门,真的往生了,我们往生的品位愈高,我们自己的家亲眷属,一般讲冤亲债主,他们得的功德就愈大。我的功德回向给他们,天天回向,「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他得到的就愈大。如果我们修行一无成就,他什么也得不到,一定要靠自己认真努力。

问:「人死了一定要还寿生经吗?投胎前还草木棺的钱才能投生,有无此回事?因为出家人都这么做。」

答:没有这回事情,这是民间的传说,佛经里面没有。诸位去查,我们净宗依靠的经典少,只有五经一论,你到五经一论里面去查,人死了之后有没有这回事情。你再看《地藏菩萨本愿经》,这个完全是度恶道众生的,没有这回事情。

佛很慈悲,知道在末法时期魔来扰乱,让我们无所适从,所以佛教导我们四依法。四依法第一条是「依法不依人」。「法」是经典,经典里面没有说,我们就不要相信。经典很多,我在讲经的时候告诉大家,我们没有办法全依,全依一定是走死路。我举的比喻,诸位要仔细想想,释迦牟尼佛现在不在世,他当年在世我们找他,那没有问题,他是大夫我们是病人,我们去求他,他给我们开处方,我们依照方子服药,药到病除。现在他老人家不在了,这么多的经典都是他为当时大众所开的处方,一定要知道不是为我开的,我可以浏览、可以看,自己要晓得自己是什么病,这么多旧的处方,我们如何来取舍,我们不能全收,全收是必死无疑,我们只能够取一、两种处方试验,看看自己有没有效果。

我们自己不懂得取舍,佛指示我们一个方针: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今天生在末法,我们选取净土,这是遵从释迦牟尼佛的指导原则。净土经典有五部经、一部论,我们也无需全取,依一种就行了。这六门当中哪一门适合自己,自己读起来欢喜且能够理解,我们一门深入、依教奉行就能成就。不可以搞太多,搞太多问题就来了,所谓是「贪多嚼不烂」。我们选择净宗,净宗是五经一论,一定要依照经典理论方法去修学,我们自己才能有成就。

问:「学人常念弥陀而不识弥陀妙性,於自灵妙之体深感疑惑,不知承当,是故长夜念佛,仍不免轮回,弟子如是觉,不知对错?」

答:你说得有道理。这个问题就是要多听经断疑生信,你有具足坚定的信心、真实的愿望,放下万缘,一向专念,你就能成功。没有怀疑的人,经教能理解更好,不能理解也没有妨碍;但是有怀疑的人,疑是菩萨最重的障碍,我们一定要断疑生信。释迦牟尼佛也是为我们的疑惑难以拔除,所以才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如果大家都没有疑惑,佛就不需用这么长的时间来讲经说法,这显示出佛的无尽慈悲。

问:「弥陀与自性体是一,念是性体起用,性体起用之时正是心生万法。可是学人因功夫未熟,正在念佛时,常觉妄想丛生。若放下妄想,一心观心,此时便觉心安。若不念佛,妄念亦生,心猿意马其心难制。请问如何是好?」

答:心性是很深的学问,也是很深广的境界,没有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对於这些事实真相都没有方法理解,於是我们在初学过程当中,也只是闻佛所说而已,不是自己境界。这个时候要看自己的根性,如果是利根,烦恼轻、智慧长,有悟入的可能。这一定要亲近善知识,在善知识会下开悟之后才能离开,没有开悟不可以离开。

诸位看《高僧传》、《居士传》就明了,从前的人怎样去亲近善友,「善友」就是指老师,他们是怎样奉事师长。奉事师长最重要的是依教奉行,对老师百分之百的信仰,没有一丝毫怀疑;如果对老师有疑惑,你亲近这个老师的时间再长,一百年、二百年、三百年都没有用,你也不会开悟。为什么?疑惑障碍了悟门,是这个道理。什么人最容易开悟?一丝毫疑惑都没有,他悟门中没有堵塞,所以很容易开悟。由此可知,我们对善知识、老师常有妄想分别执著,这就是我们亲近善知识而不能开悟的真正原因。

我们在经典里看到,在古人著述里看到,老师不一定开悟,学生开悟了,这个事情常有。老师为什么没有开悟?老师能说不能行,他讲得没错,他做不到;可是学生听了之后,他听懂了,他能行,学生开悟了。这是谚语讲的「青出於蓝而胜於蓝」,这是说学生跟老师学,结果超过老师太多太多,老师远远比不上学生。他何以能超出?一个能行,一个不能行,关键在此。但是这个学生对老师百分之百的信仰、尊敬,一丝毫怀疑都没有,他悟门没有障碍、没有堵塞。老师虽然会讲,他的妄想分别执著没有完全放下,就是天台大师说的「能说不能行」。他所讲得一点都不错,是祖祖承传,他有没有悟?有小悟不是大悟,小悟出不了轮回;也就是说,自私自利、贪瞋痴慢没有完全放下,他比我们一般人轻,他是放下不少了,还有拖泥带水,不干净、不彻底,所以他出不了轮回。学生跟他学,根比他利,学生放下比他多、比他彻底,所以学生证果开悟了,这是「青出於蓝而胜於蓝」

。这个学生尊不尊敬老师?永远尊敬老师,不是老师的协助他不能成就,道理在此。

心性起作用,一切时、一切处从来没有停过。所起的作用,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染污的、有清净的;四圣法界就是清净的,六道就是染污的。我们放下自私自利、放下贪瞋痴慢,就是清净的,自性起用是清净的。这里面夹杂著自私自利、夹杂著名闻利养、夹杂著贪瞋痴慢,这个作用就是污染的,这个理跟事我们都要懂。

我们念佛功夫不纯熟,妄念当然起来。为什么会起妄念?无量劫以来的习气,这是正常的。过去诸佛菩萨在没有成就时也跟我们一样,他何以能成就?妄念起来不要去管它、不要在意,你愈管它妄念愈多,妄念起作用根本不理它,起也好、不起也好,我根本不理,起得多也好、少也好,都不要去管,把我们的意志集中在佛号上,你能加上观想也可以,都是用来对治妄念的办法。

对治妄念的办法很多,佛家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这些方法都是对付妄想分别执著。你看看哪个法门对自己有效果,使用起来方便,你就可以用这个法门。用一段时期,也可以再换一个法门,但是原则是决定有效、能帮助自己减少烦恼增长智慧,这就对了。如果你选的法门烦恼控制不住,妄念还更多,这个法门对自己不适合。好像我们生病吃药,试试,这药吃了没效果,我们立刻就停止,再去找别的药,修学法门亦复如是。

问:「学佛人执著不除,终难作佛。我佛慈悲有妙法门,以方便为究竟,教令专执念佛成不退转,同成佛道。然学人之中,执念阿弥陀佛与念观音不同,此执是否障碍佛道?若有障碍,如何使令解脱成就菩提之道?」

答:念阿弥陀佛、念观音菩萨都一样,但是不能执著,执著就成了障碍。你喜欢念观音菩萨,你就一直念下去,求生净土,临命终时观音菩萨来接引你。专念阿弥陀佛,临命终时你见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也可能会见到观音、势至陪同阿弥陀佛一起来接引你,感应道交不可思议!希望在这里面不起分别执著,这样就对了;有分别执著就会有障碍。 这是确实非常奇妙的方法。

问:「我们深感您的心情,本不想再打扰您老人家,但只因来前众弟子有个心愿,想见您老人家,聆听您老人家的开示,好让更多人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净化社会,减少灾难。为了这个心愿,在没有来之前,说了、也做了,加倍念佛回向好让我们满愿。在社会我们是不起眼的小人物,做不成什么,但是我们的心是真诚的。在湖北有一位八十五岁的老法师说:『老法师您来讲经说法,他为您背包。』佛菩萨!我们该如何做?」「背包」就是说,他非常想要您到大陆弘法,他为了您弘法,他八十几岁了,他可以为您护法。

答:谢谢,谢谢!你回去跟老法师说:「我很想回到中国,年岁大来日也不多,总是想能还有一点精神、体力奉献给祖国。可是佛法因缘生,总要等时节因缘,希望这个时节因缘能早一点成就。」现在在国内活动都是宗教局叶局长替我安排的,可能最近他比较忙,看看来年他能不能给我安排个几次。

问:「念佛时怀有感恩的心,或是存著我要向佛学习的心情,这样念佛是否成了二心?」

答:这个不是二心,这是正确的。我们确实要感佛的恩德,感佛恩德不是一个空的念头,决定要向佛学习,要把佛的教诲普遍介绍给一切大众,这是真报恩,我们念佛确实要有这样深切的愿望,这是正确的。

问:「每天早睡早起,白天努力做到皈依瞻仰、如说修行、为人演说。但是从不打佛七,或是熬夜精进念佛,如此能往生西方吗?」

答:当然能。因为五经一论并没有说一定要打佛七才能往生,不打佛七不能往生,这个经上没有说;也没有说一定要熬夜才能往生,不熬夜不能往生。经里面没有这个说法,我们依法不依人。

问:「如果寺院是专弘专修的净土道场,早晚课是否能和净宗学会一样诵四十八愿与三十二到三十七品?」

答:决定正确。净宗道场应当如是修学,解行才相应,如果里面掺杂其他的功课,我们就搞乱了。

问:「专修专弘的净土道场,在农历七月份是否要诵一个月的《地藏经》?」

答:没有必要。如果说诵一个月的《地藏经》,或是诵一个月的《普门品》,那是特殊原因。这个地方遭大灾难,有很多众生死亡,是替他们超度、替他们诵的,不是自己需要。这个地方有大灾难,我们念一个月观音菩萨、念一个月《普门品》求消灾免难,这是为别人;若为自己求生净土,决定是一门深入,绝不夹杂,这个道理要懂。

问:「我们念佛应该一向专念,但在观音圣诞时,是否要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或打观音七?」

答:这个随便你,你喜欢这样做行,你不做也没有关系,这个随缘。

问:「同一个房间有数台同修的念佛机同时开放,速度、音韵都不相同,这样对房间里面的人会不会有不良的影响?」

答:有,非常不良的影响,把整个道场全部破坏了,这是不可以。大家喜欢哪一种腔调的念佛,用一个就好,不可以用两个,两个以上就更不可以,这个大家一定要晓得。

问:「我现在每天读诵《无量寿经》,可是因工作性质,请问是否可以改诵《阿弥陀经》?」

答:你工作很忙,念《无量寿经》太长,你念《阿弥陀经》一样。

问:「修净土法门可不可以大拜,密宗的拜法?」

答:你在家里可以,在一般道场不需要,免得扰乱别人的净修。自己在家里可以,大拜对身体运动有好处。

问:「佛七时居士们惧怕主法法师。请开示!」

答:佛七时居士们为什么怕主七法师?用不著害怕。是不是这个主七法师太严了?只要主七法师如法就好,不如法,我们就不请他,另外请一个不害怕的,为什么请一个害怕的来?

问:「请问可采取绕佛方式为临终者助念?」

答:可以,这个方法很好。

问:「坐念弥陀圣号时,身体会很自然随著左右摆动,会不会很不尊重?尤其是昏沉时,晃一晃似乎能提醒,共修会不会扰乱别人?请开示!」

答:这要看当时的环境,你的动作不太大,大概对於邻坐的同修不会产生妨碍。如果动作太频繁、太多,你扰乱秩序了。在这个时候你可以退出,到外面走走调调心、调调身,然后再进念佛堂,这样就好。

问:「我们学佛小组一共有十个人,上午八点到十点听你老人家讲经,十点到十点三十分礼佛,下午一点三十分到三点三十分听佛号,晚上七点到九点念佛,早晚课自己安排。请开示!」

答:这样很好,这是你们自己小组,只要是大家都欢喜就好。

问:「弟子自从受菩萨戒后,严持戒条处处小心谨慎,但是觉得受用不大,生活得很累,家人也不欢喜。特别是八关斋戒日,有时守不了,经常有一些应酬,晚上出去吃饭等等,请问这样是否犯戒?应该怎样去做就不犯戒,又能令众生生欢喜?」

答:不持戒就好了,什么事都解决了。菩萨戒的确很难持,不容易!但是菩萨戒里面有开缘,「开、遮、持、犯」,譬如应酬,这是开缘,决不是自己想犯戒。八关斋戒主要是修清净心,你受八关斋戒这一天一定要严持,如果晚上有应酬,八关斋戒就破了,你可以这一天不受。如果有应酬约了,这一天就不受,改天再受。八关斋戒是每天受的,有效期间是一天。你明天想受,明天再重受,天天持,天天都受,自己在佛像面前可以受,这是很方便的戒。

问:「当一个人真心发愿办慈善事业,心想按法师和大众的心愿圆满完成,可是在中途遇到实际困难时,不知道如何?」

答:遇到困难要仔细去找困难原因在哪里,原因消除,困难就解决了。感应之道都在真诚,我们确实舍己为人,感应就不可思议。在新加坡居士林,李木源居士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完全没有自己。住在居士林里,住家不远都不回家去看看。他的家一切都安排得很妥当,所以他能够放心,全心全意为佛法,弘护正法利益众生,所以感应非常明显,我们都很敬佩,这是值得学习的。像这些事情,也可以向他请教,他会教你怎么作法。

好,今天时间到了,等一下我们同学们在此地讲经,诸位可以继续留在这里听。问题还有几张,我们留著明天,明天再继续跟诸位解答。好,我们下课。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准提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