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中上辈、中辈及下辈往生之人,皆由於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而往生极乐净土。盖以果觉因心,究竟方便,全显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不可思议之威神功德」。这些话是黄念公苦口婆心劝导我们,我们的缘具足了,就怕善根福德还差那么一点。差这一点没关系,我们可以在这一生当中把它补足,说得更近一点,我在今天把它补足,我们求生的愿望就达到了。如果不把它补足,这一生很可能就空过了。像这种情形,我们自己应当能够肯定过去生生世世我们曾经多次遇到,为什么没有往生?就是信愿欠缺的这一点没有把它补足,所以还是随业流转。我喜欢这个法门,那个法门很重要,还是搞这个,不像古大德,古大德是先把净土取得了,再搞其他的。像交光大师,他取得净土,他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他,取得了,但是他想到《楞严经》的注解有问题,古大德这些注解都不是佛的意思,他向阿弥陀佛告假,我把这部注解注好再去,阿弥陀佛准许。你看,这就是他取得净土了,也就是说,於自己往生不碍事了,在这个世间住的时间长短可以自在,想早一天去,行,能去得了;想帮助众生,再住几年也不碍事,这一种功夫,行!要不是这种功夫,那我们应当要记住,我们取极乐世界是我们的头等大事,为什么?到极乐世界就成佛。祖师大德告诉我们,「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那个悟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不是一般的悟。真正彻悟之后,那就跟佛一样,实践你四弘誓愿里面第一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你真能做得到,度众生对自己丝毫妨碍都没有,众生有感,你就有应,感应道交绝不失时。
我们在《还源观》里面看到的,这念头一起,周遍法界,我们感这个念头周遍法界,遍法界虚空界里面的佛菩萨,这个菩萨是法身菩萨,立刻就有应
这个法门是阿弥陀佛以果觉心究竟方便教导我们,跟一般普通法门不一样。普通法门是因地心求果地觉,所以它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向上提升的,从十信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是这么样升上去的,因心果觉。这个不是,这是果觉,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是果觉,果觉心做为我们的因地心,因果不二,所以我们念这句阿弥陀佛的德号就成了阿弥陀佛。它真正的依凭,依靠凭据是什么?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就凭这个。阿弥陀佛西方净土从哪里来的?自性所生、所现的,我们今天用自性来念佛,所以就超越这些层次,四十一个阶级不需要了,顿超,就成就了。
版权所有:准提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