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讲记(85)
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么?隍云:入定。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无对。
良久问曰:师嗣谁耶?策云:我师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隍闻是说,径来谒师。
师问云:仁者何来?隍具述前缘。师云: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着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隍于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影响。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
【禅者智隍,】他跟六祖是师兄弟。【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他在五祖的门下学习,自认已经得法。〔正受〕就是三味,就是他已经不被影响。【庵居长坐积二十年。】所以他就离开五祖弘忍,自己搭个茅棚,每天长时间打坐,他当然是有修。【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他就是有修,所以声名远播。玄策来到河北这个地方,听说有个修行人修得很好,就决定去看看,参访善知识。【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么?】一开口就问他:「你在这里做什么?」【隍云:入定。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意思是:「你是有心入定还是无心入定?」他不问:「你到底有没有入定?」就像《金刚经》说三心不可得,那你是用什么心?【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无心〕,你能够比万物更厉害吗?【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大家都有心,你就是有心才有烦恼,否则怎么会有烦恼?一开始就用双关语来问他。【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他是勉强回答。问他是有心还是无心,他就说:「我不见有无之心。」故意用这句话避开,但他遇到了高人。【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当一个人已经〔不见有无之心〕,就代表他二六时中都是如此,这就是〔常定〕。【何有出入?】为什么这么讲?你一开始就跟我讲〔入定〕,我才这样问。【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那叫出入定,不叫〔大定〕。【隍无对。】本来打坐坐得很好,现在无言以对。
【良久问曰:师嗣谁耶?】他很尴尬,但丑媳妇总要见公婆。思考了很久,就问:「你的老师是谁?」这个问题真的很有问题,应该是问:「仁者,你可否给我开示?」这样就好了。他却问:「你的老师是什么人?」意思是我要找你的老师不找你。第一个是面子问题,第二个真是答不出来。「我功夫练这么久,老师又是五祖弘忍,而且我用功了二十几年,但今天遇到这个云游僧,一问就答不出来。」大家注意,他问:「你的老师是谁?」就证明他并不服气,至少他认为玄策老师的功夫一定是胜过他,就好像我们常讲:「你是跟谁学的?」【策云:我师曹溪六祖。】六祖声名远播,只要是修行人都知道,就像现在修行的都知道虚云老和尚。纵使智隍禅师一天到晚躲在山洞里,他也知道六祖这个人。如果你想追寻什么,事实上你对这方面的资讯就特别敏感。比如你想修道修行,哪几个比较有修行的,你一般会知道。【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六祖是用什么方式教你们禅定呢?」我们不要妄自菲薄,假设你没有很好的因缘福德,你今天要坐下来,好好地听一本经很困难,你要把这本经从头至尾听完更困难。下面是六祖大师的心法。【策云:我师所说:】要简单地把老师的精髓讲出来也不容易,他已经讲出六祖大师怎么教的。【妙湛圆寂,】这四个字讲的就是自性。自性的状态要怎么讲?它是很难形容的,它离开心意识,离开脑袋,离开所有的语言文字,包括你的思想概念都要离开。这对一般人讲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就是活在意识形态当中,我们都是被这个概念所绑住。就像今天早上我看到瑞成书局的主任的小宝宝,他带小孩来听课。那个小孩子一岁之前,跟我和几个同学很亲近、不陌生,我坐在那边,他会坐学步车滑过来,脚拉一拉,衣服扯一扯。这个小孩子越长越大,只是几个月不见而已,他已经不太愿意接近我们了,莫非是现在我们比较没有修?想起来会觉得很可怕,因为知识层面越有概念,就开始产生了很多的分别,只有从一岁到一岁半哦!那你看我们这些人,发苍苍,齿动摇,思想概念就更复杂了。所以,从一个小孩子的变化你就会吓一跳。人的意识形态,当我们在学习,到底是学对还是学错,没有办法分别。所以跟你谈到佛性,事实上是不可以说的,这个〔妙〕就是不可思议,〔湛〕就是清净,〔圆寂〕,我们一般指出家人圆寂。这里的〔圆寂〕是圆满的觉性,自性是圆满的,这个〔寂〕也可以叫做定。这是个简单的形容,大家不需要在文字上去抓着不放,你要知道他想要形容什么意思。这里的〔妙〕就是《妙法莲华经》的妙,〔湛〕就是莲华、莲花,莲花就是清净,出淤泥而不染。《妙法莲华经》就是讲自性的问题。你现在在学习自性的东西,你知道就好,但是你不要用你的意识形态强加解释它,这是没有意义的,这是要自己证悟的。你证悟的只有你知道,那个境界不可说,因为每个人习气业力不一样,所以证悟到的不一定一样。有些人就好像在黑暗当中看到一盏灯,有的人好像看到萤火虫,有的人好像看到一道曙光,那是每个人层次的问题。但他们所看到的不是圆满的佛道,那叫见道,但不是成道,你还没有彻底圆满的见到,就是你没有办法达到〔圆寂〕。大家不要以为你开悟就不用修了,开悟才是修行的开始。你看到一道曙光,但你并没有看到太阳。你看到乌云开了一条缝,阳光洒下,但是你并没有看到太阳。【体用如如。】〔如如〕就是平等,〔体〕跟〔用〕是平等。不要以为〔体〕就是体,〔用〕就是用。你不要以为〔体〕是常,〔用〕是无常,所以不平等。〔体用如如〕,就是体用不二,叫不二法门。我们今天不能开悟,就是因为没有办法悟到平等的空慧,不能够悟到诸法空寂,它是平等的。我们就是活在不平等,所以才有这么多问题,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问题。前面这八个字是开场白,讲的就是境界,就是说事实上自性是什么状态的。
【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五阴〕就是身心。你坐在蒲团上修行,就是用〔五阴〕在修行。你今天着重在身心,就要观身不净,观心无常,四念处就这样修的,很多人这样修。六祖不是说这样修不对,他是直接告诉你真相。他说:〔五阴本空〕,也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识,你的身、你的心,它真实的样子是本来空。」你为什么要透过身心的修行才能够渐渐去明白了解呢?你可以这样修,这是渐修。比如你跟一个人有误会,你可以慢慢化解,也可以一下子就释怀。比如说你觉得别人对不起我,但当你知道真相的时候,「啊,原来他是在帮我!」或者「原来是我对不起他。」这叫真相大白。你今天为什么苦?你觉得身体苦,你觉得心苦,所以才希望离苦得乐。如果没有苦,你干嘛需要一个乐呢?有的人一心一意在他的身体,所以他的身体不好,他就不好,他很执着他的身体,他只是想着他的身体。你说:「师父,难道不把重点摆在身体,身体就比较轻松吗?」我用个最简单的譬喻:你这会儿去看一个朋友,他正在打点滴,哀哀叫:「我快要死了,儿子不来看我,妻子不理我。我要往生了…」假设他喜欢打麻将,你叫他起来打麻将,他马上精神百倍、兴致勃勃,那一刹那他身体的病痛减少,甚至忘了病痛。为什么有的人虽然身体不好,但他专心在道上,渐渐的身心都不会再受影响,不能够再绑他,因为他可以超越他的身心。所以大家在修行,没有像好色之人,没有像赌徒,如果把这样的心拿来学佛,早就成就了。〔五阴本空〕的真相如果你知道,不就不被身心绑了吗?再来看〔六尘非有〕,我虽然在讲佛法,但很少讲名相,〔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指的是这个世界,指的是外面的环境。〔六尘非有〕就是你不被一切的现象境界所影响。〔五阴本空〕,就是认识自己;〔六尘非有〕,就是你要了解环境。这就是佛法,这就是真相。我讲的东西是没有学佛的人也能够听懂的,问题你说它深它很深。〔五阴〕就是你自己,你不要抓着自己不放,因为〔五阴〕不断地生灭变化,随着因缘不断地生住异灭,成住坏空。外面的世界也尽是无常的,如梦如幻。你对人生没有看透,真是很可惜。
我常常在讲三个问题,第一个是生命,第二个问题是人生,第三个问题是生活。生命就是体,人生就是相,生活就是用,体相用。你今天苦在人生的现象。你这一辈子平不平顺?「师父,我这一辈子很坎坷,我人生的这一条路高低起伏。」人生就是你这一辈子啦,这一辈子的现象几乎找不到一个人是平静的,只要是现象,它一定有高低起伏,就像日升日落是很正常的。从现象界来讲,你根本找不到一个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纵使说小时候出生,嘴巴就含着银汤匙,有一天银汤匙不是吐出来就是卡在喉咙,纵使不是这样,含在嘴里半夜也会被偷走。你抱怨过去怎么样,现在怎么样,未来又是怎么样。比如说你过去是悲哀的,现在是潦倒的,未来是没有希望的;不然,过去是辉煌腾达的,现在是虎落平原被犬欺,未来就不知道了;不然,过去是很潦倒的,现在如日中天,未来呢,日落西山。你要告诉我人生的现象,你们哪一个会快乐?所以说你不了解人生的现象。
再来,讲生活,你怎么用你的生命活在这个世间就叫生活。一般来说,贫贱的想要富贵,富贵的想要更富贵,不然就是富贵当中呈现不安的现象。我常讲,一个月三万块应该是小吉小利,一个月三百亿我看是大凶,中乐透的人,人生从此改变了,怎么改变?心不安了。一般乐观的人说:「人生都是这样,生活可以过就好。」但他不是开悟者。悲观的人一天到晚怨天尤人。所以乐观、悲观都不是学佛者正确的态度,学佛的人要豁达,要中观,要达观,要看到生命。你随便找出一个人,他只看到人生跟生活,他没有看到生命。如果他说他看到生命,他指的是身体,就是看到他活着。我现在说的生命就是佛性,就是法身,就是生命的本质,就是不生不灭,这个才是真正的生命,不是你那个肉体。你悟到你的生命了,人生跟生活的现象自然就安住了。今天就是你不明白你生命的状态,所以你才会在现象作用中打转,不能开悟。自己是〔五阴本空〕,这个世界是〔六尘非有〕。问题是受用不受用,你自己去想。你不能够认同,你就自讨苦吃。你说:「我能够认同,但是我不甘愿。」那你认同什么我也不知道。今天只要学佛法没有修行的人,就是认同,但不甘愿,这也没有效。你在认同什么?你是在自打嘴巴。你会察觉到你的思维模式很奇怪,既然你认同这是真的,但你又执着那个假的,你不觉得自己是精神分裂吗?奇怪!你要么就从头至尾认同这是真相。什么叫悟?就是说让你彻彻底底地认同,从你的身口意,从内在到外在,从此时此刻一直到未来际,你都能够明白这样的真相,就在你百分之百地去认同的那一刹那,你自然就会见道了。
〔五阴本空,六尘非有;〕叫真相,无论你怎么修行,你是修禅宗、净土、显教、密教…,无论你修什么法门,你都是要了解这个真相。你现在学任何法门都一样,你了解了就见性,不了解就不见性,你就会被身心世界所绑所牵制所束缚所折磨。你生生世世都会被它折磨,无论你六道轮回到哪一道,都没有离开这个问题。如果你真的懂了这八个字,这个真相,接下来就是如下的:【不出不入,】因为本空。空哪有什么〔出〕跟〔入〕呢?就是因为有形有相才有个出入。为什么空?不是五蕴本空吗?【不定不乱。】你为什么〔乱〕?你是被境界所转,所以才乱。比如说,你在红尘当中觉得心很乱,再找个清净的地方觉得心很定,这都是陷阱。你找个很清幽的地方,背山面湖,明月清风,小桥流水。「我这会儿修得很好。」真好笑,这会儿福报不错啦!但是这样的日子你也没有办法过太久,你们不是想找个清净的道场吗?为什么不去找?找到了以后就在那里清净地打坐就好了,为什么要跑出来?你们就知道,没有办法。所以,〔乱〕是因为红尘之中被境界所乱,〔定〕实际上也是被宁静的境界所影响所以才定。六祖大师讲〔不定不乱〕,你们不要贪图那种静,不要说:「我现在坐得很静。」这样是错的。这里的〔不定不乱〕就是六尘非有,所有的境界都是如梦幻泡影,既然如此,也包含〔定〕跟〔乱〕。〔不定不乱〕就是非有,〔不出不入〕就是本空,这样就符合上面讲的五蕴本空,六尘非有了。
【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寂〕就是寂静的状态。【禅性无生,离生禅想。】〔禅想〕,想不想?想哦,你们不要认为学佛不想。〔禅寂〕就是静,〔禅想〕就是动;〔禅寂〕就是体,〔禅想〕就是用,就是体跟用
。〔禅〕翻成中文,就是静虑的意思,静就是不想,虑就是想,这两个不二,不可以分开。静的意思就是寂静,这是本体;虑就是思虑,就是用。这是体跟用,体用如如不二,要连在一起。坦白地讲,你打坐坐在那边不想,就是不对。你说:「我坐在那边想。」那也是不对。你说:「如何想跟不想可以不二?」你坐在那边想想看吧,你想得到吗?不想也不对,不想是木头,「我乱想。」那是凡夫,你真的是想一辈子也想不出来。比如说:「师父,念佛算不算执着?」那我问你:「不念佛算不算执着?」也算啊。「为什么一定要拜佛?」那:「为什么一定不拜佛?」到底要怎么做?用你的脑袋,你怎么样也没有办法了解。现在怎么样才能够达到静寂?六祖大师开示的这一段你懂就会了。〔禅性〕就是佛性,也就是禅的本性就是〔无住〕。前面六祖大师说「无住为本」,佛性的状态是无住,是不执着的。〔离住〕,就是说你只要不执着,心不就静了吗?就是〔禅寂〕。重点就是在〔离住〕,就是离开那个执着,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无住生心」。〔禅性无生〕,佛性本〔无生〕,就是不生不灭。〔离生〕的意思就是离开生灭。离开生灭的心,你反而才能够看得清清楚楚,这叫〔禅想〕。前面那两句就是「无住」,后面这两句就是「生心」;前两句是体,后两句就是用。我说前面后面,是因为文字的关系我才这样说,其实根本没有前没有后,也就是说体跟用不可分。什么是照见?照就是观照,就是用。请问我们现在有没有「寂照」这种功夫?没有,因为我们不是〔离住〕,我们是有住;我们不是〔离生〕,我们是有生。我们现在没有静寂和寂照的功夫,体用也不知道,我们是乱用,把它们混淆在一起。我们心的状态是躁动又不安、充满很多的疑惑。我们的本体就像清净的湖水,我们的作用就像湖水所映照的山川倒影,心清净的人就是这个样子,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比如说无为,而无所不为,无念而念,念佛到最后是这样,无住生心……,公式随便你套。再来,注意看,「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你可以带入很多佛学的名相,完全套得通。那些以前听起来似是而非的话,用这个公式来套,就能够一并了解,完全知道它们在说什么。有的人说:「师父,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人家开悟的跟我们说人生而不生,到底是有没有生呢?」从作用来讲是有生,从本体来讲是无生,那你说有没有生?不要这样问,这样问就是凡夫的问法,这样问就是二分。学佛不能够离开相对,而想要绝对,那是了不可得的。【心如虚空,】离有。【亦无虚空之量。】离空。〔空〕「有」都不执着。你不可以说:「我的心就像虚空。」然后处在那个状态中,这样你会执空,是不对的,所以还要离那个空。这一段事实上已经把六祖大师的心法讲完了,但后面六祖大师还会再讲一段,这两段合起来才最好。【隍闻是说,径来谒师。】智隍禅师已修行很久,听到这段话就被触动了。如果我们不会被触动就是没有修。你就是要修很久,然后这叫临门一脚。我们是连门都找不到,那要踢到哪里去?他听到这样讲,就赶快来拜见六祖大师。
【师问云:仁者何来?隍具述前缘。师云:诚如所言,】就证明他弟子讲的话对。【汝但心如虚空,】你要悟空啦。【不着空见,】小乘人的境界就是只见〔空〕,不见不空。大乘人的境界是既见空,又见不空。小乘人见空,他不度众生了。大乘人亦见不空,所以他度众生。关键就在这里,所以才不会落一边。当你的心体会到空,你也不可以执着空。【应用无碍;】当「空」「有」都不执着,你才可以〔应用无碍〕。【动静无心,】不可以执着〔动〕,也不可以执着〔静〕。〔无心〕就是无碍。【凡圣情忘;】以前认为自己是〔凡〕夫,现在有一点境界了,不要以为自己是〔圣〕者。【能所俱泯,】〔能所〕就是分别,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对待,这些完全要破除。【性相如如,】跟前面的「体用如如」一样,文字不一样。体就是〔性〕,〔相〕就是作用。〔性〕就是性空,〔相〕就是缘起,缘起性空是不二的。性空是真空,缘起是妙用。性空是不变,缘起是随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平等的。【无不定时也。】当你达到这个境界时,你二六时中,时时刻刻,无论是在清净的山中,还是纷纷扰扰的红尘,无论任何时空,你的内心都是定,都是大定,都是自性本定。为何定?因为世间本来一切都是幻化的。你已经明白了,你何来不定呢?说「定」亦是假名啊。曾经有同学问怎么修行,我说你就照这一段这样修,这是六祖大师的心法,这一段讲得比《坐禅品》还清楚。你们今天来听课,或到其他道场,禅七也好佛七也好,止观坐禅也好,拜忏也好,就是这样修。这条路是中道解脱之路。什么叫中道?就是离开空、有,离开动也离开静,离开性也离开相,离开圣也离开凡,离开善也离开恶,离开正也离开邪,离开正邪,正邪俱不用,清净至无余,离开好也离开坏,离开美也离开丑,离开是也离开非…,离开能也离开所,比如说我在观察,这叫能观,被我观察的对象就叫做所观。能观的智慧,所观的境界,叫能所。这样的公式你会用了吗?离开,全部离开,彻底离开。但是,离开,他知道有「空」跟「有」,知道有「善」跟「恶」。离开的意思是不执着,不是不知道。这种叫做大彻大悟。你说:「什么时候是?什么时候不是?」该说是他会说是,该说不是他会说不是,这就是厉害。学佛法,你用你的意识形态想要了解它是了不可得,想用你的聪明才智去分析它也了不可得。离开这个,也离开那个,但是这两个是平等的,没有一个不平等。从今之后无论你处在任何时空,你的内心不就如如不动了吗?修行就是这样修,你要悟就这样悟,悟了之后你要修就是这样修。你如果听不懂,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什么有那么多法门?就是听不懂啊,就是这一招没有效,才想别一招来教你。【隍于是大悟,】智隍禅师悟了。【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形响。]他过去所学的,不会因为他开悟了就没有用。他过去所学的是他的就是他的,无有〔影响〕,因为六祖大师所教的,并不会影响,并不会否认你的过去。【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你看,你会惊天动地吗?不是自己刊报纸说开悟,也不是学生说开悟。学生说老师开悟不准,老师自己说也不准。你看起来会觉得说:「真的假的?我没有听过空中有什么人讲谁开悟。」这一段的意思是感得人天的道贺。事实上这并不是每个人都听得到,有修的人才听得到,心比较净的人才听到。【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得道了,就要去度化众生了,不是回去坐。《坛经》越读体会越深,你要去体悟,读个百遍都嫌少。
版权所有:准提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