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咒念诵网

宏圆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第11讲

发布时间:2024-02-11 05:04:31作者:准提咒念诵网
宏圆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第11讲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德

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妙法莲华经》。前面几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法华经》的序分,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正宗分。正宗分是从第二品《方便品》,到第十七品《分别功德品》的十九行的偈子,总共是十五品半,我们先来学习《方便品》。

《方便品》在本经当中非常重要,蕅益大师说《方便品》是“一经之正宗,万法之都会”,由此可见,《方便品》把整部的《法华经》以及全部的佛法都包括在内了。一切万法都会在这个“方便”二字上,开始的证信序,证信的是这个“方便”;发起序,发起的是这个“方便”,下一品《譬喻品》,是譬喻的这个“方便”,乃至到了后面的流通分,流通的也是这个“方便”,可见这个方便意义深远。下面我们就来解释《方便品》的品题方便二字。

方便有三种含义,第一种,方是方法、便是用,意思是说,众生是什么样的机,就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调教众生。诸佛度化众生,都要先观察众生是什么样的机缘,如果是小乘机的话,给他说大乘法,那不对机。比如佛到鹿野苑为五比丘说四谛法,让他们明白受生死苦的原因是什么,帮助他们出三界、了生死苦。但是,这并不是佛的本怀,佛的本怀不只是让众生出三界,这只是个方便,是随众生的好乐而用的方法,用的权巧方便。

众生最初发心学佛,并不一定都是想成佛的,有的是想来生富贵,有的是想生天享福报,有的是想开悟,有的是想出三界不再受苦。佛对不同要求的众生就要用不同的方法,像对人天根机的众生说人天法,对二乘根机的众生说声闻缘觉法。但是佛说的这些法并不是佛的本怀,是随众生的好乐而施以的方法,这就是方便。对于方便的这种解释,可以解释《法华经》以外的其他经典,比如《华严经》《阿含经》《方等经》《般若经》等,但是不是现在《方便品》的品意,这是第一种解释。

我们再看第二种,把方便解释为门。我们想想,门的作用是能通,通过门可以进入真实,就像经中所说“开方便门,示真实相”,这个方便门是为真实做的方便。没有方便之门,真实如何来显呢?所以第二种解释,就是方便为门、示真实相,为真实做方便的。

方便门有很多种,但是方便门所通的只有一个,就是真实。这个方便是为真实作门的,方便的这种含义,可以来解释其他的经典,不能用来解释《法华经》。这里还是这样,方便为门不适合《法华经》。

第三种,方是秘、便是妙。妙达于方,即是真秘,什么意思呢?就是释迦牟尼佛讲经四十九年,前四十年所说的法都是方便,不是真实,都是佛应未成熟根机而设的权便法,为的是引导众生进入真实之教。

到了法华会上,佛以权便法显真实义。就是没有方便怎么现真实?真实是佛所亲证的、是不能说的,必须加以方便,方便显真实。所以到了法华会上,佛开权显实,方便本身就是真实,这就是第三种,方便就是真实。就像蕅益大师在《台宗会义》中说:“低头举手,皆成佛道,方便善权,皆真实也”。

有了这种了解,我们再来解释方便。方是秘的意思、便是妙,妙达于方,即是真秘。妙就是真实,方是权巧方便。妙达于方,就是权实不二,方便即真实,方便真实不二,这样解释方便,才是《法华经》中方便品的真正的意义、《方便品》的意义所在。我们这里《方便品》的意义我们重复一下,就是权实不二,方便即真实。好,下面我们看经文:

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

尔时,就是文殊菩萨回答完毕之时。三昧 这个前面讲过,就是佛入的无量义处三昧,讲完《无量义经》之后,佛入无量义处三昧。安详,就是慢慢的缓缓的,起,就是佛出定,安详而起,这是显示出佛得自在力、佛定非常殊胜。佛入定后,不会因为周围的惊扰而出定,所以佛是自己从定中安详而起,非常的自在。在文殊菩萨回答完弥勒菩萨的疑问之时,佛从无量义处三昧安详而起,也就是说,佛安详的出定了。

可能有人心里会有这样的疑问,佛不是常在定中吗?为什么这里还要出定呢?有以下四种的因缘。第一、往昔诸佛在讲《法华经》之前,都要先讲《无量义经》,然后入定,出定之后说《法华经》。佛佛道同,释迦牟尼佛也是这样,在说《法华经》之前要先说《无量义经》,入无量义处三昧,从三昧起,再说《法华经》,佛佛道同,这是第一个原因。

下面的三个原因都是佛悲悯众生。佛要说法就要观理观机,这样说法才不会说错,怎样观理观机呢?就要入定。大家都知道,二乘观众生机的时候就要入定,不入定他观不到。而佛是那伽常在定,他这里入定出定,是示现给大众看的,是为了增长大家的信心,为了增长大家听法有信心。大家看到佛入定出定,就会相信佛说的法不会有错,这是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佛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什么是寂而常照呢?就是佛不动于座现诸威仪;那么照而常寂呢?就是佛虽然现种种神变说法,但是他是在定中,佛说法是在定中说法的。佛尚且示现入定才说法,像我们现在的这些散心这些众生说法,那说真的,也要先自净其心。先心要清净了,清净了才能得三宝加持,这样我们说法才不会有错误的。

第四、佛入定是自己安心实相,出定是说法让众生能够安心实相

。是这四种原因,所以说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

告舍利弗。法华会上,有菩萨、声闻、天人、天龙八部,佛不告别人,这里只告舍利弗,这是为什么呢?窥基大师在《法华玄赞》中解释说:“不告余人,独告舍利弗者,随深智慧与如来相应故,谓舍利弗声闻之中最为上品,智慧利根一闻即解,最先悟入,佛凡说法必应根机,由彼智慧最为第一,根法相符故名相应,相应者随顺义,非是智慧相似名为相应,根合佛法名相应,故不告菩萨”。这段的意思是说,佛不告其他人而只告舍利弗,是因为舍利弗的智慧利根和佛所说的法相应。佛凡说法,都是应根机而说,佛现在要说《法华经》,舍利弗的根机与《法华经》相应。而大菩萨们的智慧,我们看,虽然很高,但是这里说了,不是智慧相似名为相应,应该是根合佛法名相应,所以佛只告根机与佛法相应的舍利弗,而不告菩萨。意思是说,不能单只是智慧,应该是根机和佛法名相应,根合佛法名相应,所以这里只告舍利弗。

在《大智度论》中讲了五种不告菩萨的原因,我们也来解释一下。佛说《法华经》的本意是为声闻而说的,声闻证了阿罗汉,了分段生死,出了三界,进入化城,佛要将他们引入宝所,也就是帮他们进一步的成就佛道,因此为声闻说《法华经》。既然是为声闻所说,所以在这里不告菩萨告舍利弗;第二、佛要让声闻回小向大,回向大菩提。菩萨已经发了大心,所以现在要告舍利弗,不告菩萨;第三是佛告舍利弗,是为了让声闻不怯弱。因为发大心是需要拿出勇气的,就像我们讲过舍利弗的公案,他发菩提心之后,天人为了考验他,向他来乞眼,最后他没有通过,心退度了,所以发大心是需要勇气,是需要力量的;第四、佛是为了让其他人也能善思念。像其他的阿罗汉,听到佛告舍利弗,就会想,虽然佛没有告诉我,但是告舍利弗也和我是一样的,都是声闻类,所以我们就要注意听了,阿罗汉们就会发心学习佛所讲的法。如果这里佛告菩萨,阿罗汉们就会觉得和自己无关,不会特意的用心去听了;第五、是佛为了让舍利弗以及其他的声闻不起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之心。他们的那个所作已办是很有限的,还有很多事情没办,还没有发大心,还没有了变易生死,这是佛不告菩萨而告舍利弗的五种原因。

由此可知,《法华经》中的告舍利弗,和其他经中的告舍利弗是不一样的。我们看,从《阿含经》直到《般若经》,佛告舍利弗的地方很多,《阿含经》中的告,是为了发起生灭法轮而告;在《方等经》中是弹偏斥小,为了呵斥而告;《般若经》中,是为了加被舍利弗为菩萨说法而告。这些都与《法华经》中的告不一样,《法华经》是为了开小合大而告的。以下是佛对舍利弗所说的。

诸佛智慧,甚深无量,这是称叹佛的实智。实智就是佛所证得的契合实相真理的智慧。佛的实智甚深无量,甚深是纵向来说,蕅益大师在《台宗会义》中说:“佛的实智,竖彻如理之底”,如理就是真如之理,真如之理哪有底呢,所以说佛的实智甚深;无量是横向来说,佛的实智横穷法界之边,法界哪有边呢,所以说佛的实智甚深无量、深高横广,这是佛的实智。

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这是称叹佛的权智。权智也叫方便智,佛的实智甚深无量,那么佛的权智也是甚为深广的。难解难入,就是用来称叹权智的。权是方便,是进入中道的门,进入中道就称为实,在进入中道之前都称为权。

蕅益大师这样解释难解难入:“十住始解,故难解,十地为入,故难入”。意思是十住始解,就是说,到了十住位,才能开始理解佛的权智。我们看菩萨的果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然后是等觉、妙觉。十信位的菩萨还都不能了解佛的权智,一定要到了初住位才行,所谓住就是把心安住于真谛之理。初住位也称为发心住,这个发心,不是信佛了才叫发心,而是发菩提心,不会再退失菩提心了,这叫发心住。初住位我们前面讲过,是非常难证的,证了初住位,就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了,证法身了。这个法身就是真实,能够证一分法身,才能称得上开始理解佛的权智了,所以说佛的权智难解。十地为入,这个就是说,到了十地位才能入佛的权智。我们想想,到了十地位才能了解佛的权智,那真的是太难太难了。

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佛的权智如此难解难入,所以不是一切声闻辟支佛所能够测度的。这一点,从佛前面讲的法中就可以体现出来。比如,佛在讲《华严经》的时候,二乘人如盲如聋,所谓有眼不见舍那身,有耳不闻圆顿法;到了方等会上,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二乘人只知我空、不知法空、偏于空寂、灰心泯智,不能生起利益众生的胜用。佛就呵斥他们只知道自利是不对的,同时佛也赞叹那些大乘圆顿根性的菩萨,为的是让二乘人回小向大,放下小乘的自利转学大乘。但是阿罗汉们不肯舍声闻的位子,不肯舍弃;在般若会上,虽然二乘人奉佛之命为菩萨说法,但是他们认为那些法是为菩萨们讲的,与自己无关,对大乘法生不起希有的心来,无心希取;到了法华会上,佛于定中放光现瑞,彰显十法界的染净差别,使人人都能看见。而且弥勒菩萨请问,文殊菩萨拟古明今,但是大众仍然心怀疑惑,佛以权智说法,而二乘人对于佛所说的法难解难入,所以这里说,一切声闻辟支佛,对于佛的权智所不能知。

所以者何,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

所以者何,这是问为什么诸佛的智慧甚深无量,以及为什么其智慧门难解难入呢?下面就是回答。

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这就是回答为什么佛的实智甚深无量。十方诸佛在成佛之前,不是像我们这样懈怠,他们所亲近的是佛,而且是百千万亿无数佛,亲近的佛非常非常之多。亲近佛,肯定要闻佛说法,那么对于诸佛所说的道法都是无不尽行,都能够依教奉行、尽行,继而无不通达。佛的实智,是由于亲近佛多、闻法多,禀受至要,依教奉行所得的智慧,所以说诸佛智慧甚深无量。

勇猛精进,名称普闻,是解释为什么佛的权智难解难入。由于诸佛的因行中非常勇猛精进,所以才能入难入之门;入门之后,则发用深广,辩才无碍,说法度化众生,让无量的众生能够受益,以至于名称普闻。因此佛所有言说,理应难解难入。这里也显示出二乘人不能解不能入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没能够精进勇猛。我们看二乘,才得个有余涅槃,他们就认为自己所得甚多、满足了,认为跟佛一样了,这样怎么可能去亲近诸佛呢?他没有这个愿。更何况,他们只想自了不想利他,蓄志愚劣,于菩萨法心不喜乐,这样怎样可能精进勇猛呢?所以上面佛说,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

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

这是对上文的总结。成就甚深,未曾有法,是总结实智。由于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最后成佛,成佛就是成就了甚深未曾有法。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成就二字,就是说,他的智慧和实相之理相契合,这就叫做成就。我们前面讲过,实相之理哪有底呢,实相之理是没有底的,所以说诸佛成就的法甚深。未曾有法,就是以前没有过的意思,他的智慧与实相之理相契合,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从前未曾有过的,但是现在成就了,所以说成就甚深未曾有法。

随宜所说,意趣难解,这是总结权智。随宜所说,就是成佛之后,随众生的根性为众生说法。佛所说的法,只有与众生的根性相应,众生才能听得明白,那么既然是随众生机说法,众生能听明白,为什么这里又说意趣难解呢?这里的难解,指的是前面所说的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说难解。

我们都知道,佛在初成道时,为比丘讲四谛法、讲十二因缘法,那是应当时众比丘的根机而说的。假如佛一上来就教导他们发无上菩提心,这是不应机的,所以就施设了一个方便,为他们讲二乘法门,让他们先证阿罗汉、证辟支佛,然后再向前进到无上菩提。但是阿罗汉、辟支佛们,他们不明白佛所说法,所说这些法的意趣,认为自己已经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了,他们不了解佛的最终目的,所以说意趣难解。所以在《法华经》的《方便品》中,应当这样来解释这个意趣难解。以上是赞叹十方诸佛的实智和权智,下面我们来看赞叹释迦牟尼佛的权实二智。

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

吾从成佛已来,这是称叹释迦牟尼佛的实智。吾是释迦牟尼佛的自称,如果实智不圆满,不可能成就佛道。比如,我们常说的等觉菩萨,还有一品无明未破,他的实智就不圆满。这里说已经成佛,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的实智已经圆满。这是说已经成佛,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的实智已经圆满了,所以这里称叹佛的实智,称叹释迦牟尼佛的实智。

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这是称叹释迦牟尼佛的权智。世尊成佛以后,用权智为众生说法来度化众生。种种因缘是什么意思呢?蕅益大师在《台宗会义》中说:“四十余年,以三种化他权实逗会众生,故言种种因缘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成佛的四十多年当中,根据众生的根机,用三种化他的权实来度化众生。这三种化他的权实就是指的藏、通、别这三教,这三教都是有权有实。比如说藏教,就是小乘教,佛为众比丘说四谛法,这个四谛法是权,但是这个四谛法所诠释的理它是实、是真实、真如之理。根机利的人,听佛说藏教也能得到大乘利益,因为这个四谛法所诠释的理是真实。我们再看通教和别教也有权有实,利根的人,听佛讲的通教、别教就可以入实相法,但是钝根的人不能入。佛开始讲的《华严经》是正明圆教兼说别教,来度化法身大士和大机的众生。小乘根性的人在华严会上如盲如聋、不能受益,佛又为小乘根性的人说《阿含经》,这是属于藏教,小乘法。到了方等时,佛说的经是藏通别圆四教并谈。般若时是带通别正说圆教。在法华会之前,由于众生根机不成熟,一直都没有说纯圆教,所以这里说,四十年来,佛以三种化他权实度化众生。佛是在应众生种种不同的根机在说不同的法,这就是种种因缘的意思。

种种譬喻,佛在说法时用了很多的比喻,我们看《金刚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一句经文当中就用了六个比喻;又比如《地藏经》中说:“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等等很多很多的比喻。这些比喻,不仅能让我们容易理解佛所说的道理,而且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们能够刻骨铭心。这是种种譬喻。

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世尊在菩提树下成佛之后,或作种种因缘而说,或作种种譬喻而说,这样广演三乘九部言教,成其无数方便,无非是引导众生令离诸著。众生处处执著,《法华玄赞》中说:“著者执本,爱染生死之根本故”,要想让众生脱离生死苦海,就是要帮助众生离诸著。

佛为众生讲十善法门,帮助众生断恶修善,不再造作杀盗淫妄等罪业,这样就可以离三途著,保住不堕落到三恶趣受苦,不堕落三恶道了。但是不堕三恶道了,又贪图人天的快乐也是不对的,还是要继续修行,佛说净十善道,就是上品的十善,让众生修习禅定、离开粗重的欲垢,这就是离欲界著,不再执著欲界了。但是你执著四禅定、执著四空定也是不对的,还是没有出三界,佛又说三藏教,让众生断见思烦恼、了分段生死。二乘人破了见思惑,证了个偏空涅槃,他又不思进取、不想前进了,只想自了,佛又为二乘人说菩萨法,让二乘人离涅槃著。菩萨修学佛道,又会起顺道法爱,法爱也是障碍。佛为菩萨说法,令离顺道法爱著,这是称叹释迦牟尼佛的权智。

所以者何,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

所以者何这是设问,为什么佛的实智和权智会是这样的呢?就是我们前面的称赞。下面是解释。

如来,这是解释实智,因为从真如实相中来得成于佛,所以称为如来。就是说,上面说的成佛,是从真如实相中来得成于佛,这就是解释了佛的实智。方便是解释佛的权智,方便就是善巧方便,世尊由于方便善巧,所以能够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知见波罗蜜,包括了实智和权智,我们先来解释知见。一切种智称为实知,佛眼称为实见,佛的道种智称为权知,法眼称为权见,知见。波罗蜜我们都知道,译为到彼岸,就是到了涅槃的彼岸。世尊已经证得大涅槃,所以他的实知实见、权知权见,都已达到了事理的边际了,所以佛的实知实见、权知权见都称为波罗蜜。皆已具足,就是指佛的实智和权智都究竟了。佛不但自己达到了涅槃的彼岸,成就了究竟的实智和权智,也能以无数的方便言教,令众生也能达到涅槃的彼岸。

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成就一切未曾有法。

这是总结释迦牟尼佛的实智和权智。如来知见,广大深远,这是双结佛的实智和权智。我们看,前面讲过,世尊曾经亲近过百千万亿无数诸佛,所以如来知见广;世尊曾尽行过诸佛无量道法,所以如来知见大;世尊勇猛精进,所以如来知见深;世尊名称普闻,所以如来知见远,广大深远。

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深广无际,成就一切未曾有法。无量就是佛果地上证得的四无量心,就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慈无量就是给予一切众生安乐之心,悲无量是救拔一切众生离苦之心,喜无量就是见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心生欢喜,舍无量就是对于以上三心,慈、悲、喜不执著,而且是冤亲平等、不起憎爱,对一切的众生都是慈悲喜舍没有分别的。这个是我们非常难做到,我们平时对慈悲喜舍也都有理解,但是我们做不到冤亲平等,所以这个我们一定在这个地方要多下功夫的。佛法讲一个平等慈悲,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平等心上生起慈悲心,这样才圆满的。无碍,是佛所证得的四无碍辩。第一是法无碍辩,能够通达一切诸法的名句文教,这是法无碍辩;义无碍辩,就是能够了知一切诸法的义理,通达无碍;辞无碍辩,能够随顺一切众生不同的语言而演说,令各各得解;第四是乐说无碍辩,能够随顺一切众生根性、所乐闻法而为演说,并且无有厌倦,这是无碍。

力是指佛的十力,第一、是处非处智力,什么是是处非处呢?因果相当称为是处,不相当就是非处,具足这种力,佛就能知道众生可度还是不可度。因为众生有可度之缘佛才能度化,佛不度无缘之人。

第二、三世业报智力,佛知一切众生三世的因缘果报,也就是说,佛知道每一位众生有业障还是无业障、是业障轻还是业障重。

第三是根胜劣智力,佛知各类众生根机的优劣,就是知道他们根机是好还是劣、劣根机。

第四、种种界智力,界就是种性,我们常说的三乘五性。三乘是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有五个种性。五性是指:定性声闻、定性缘觉、定性菩萨、不定性和无性。定性声闻就是说,他只能证阿罗汉果,让他去修菩萨乘是不可能的,定性了;定性缘觉,就是只能证辟支佛,不可能证佛果;定性菩萨,这是将来必定要证佛果的;不定性,这是说遇缘之后会改变的,比如,本来是修声闻乘的,遇到有人讲大乘法,他就会去修菩萨乘了,能证佛果了,如果遇不到讲大乘法的,那他只能够成就阿罗汉果,这是不定性;无性,就是一禅提,也译为断善根,或者译为信不具。这种人不信因果、诽谤正法、造作重业心无惭愧、不亲近善友、不随诸佛所说教诫。佛在《大涅槃经》中说:“若犯四重,作五逆罪,自知定犯如是重事,而心初无怖畏惭愧,不肯发露,与佛正法,无护惜建立之心,毁訾轻贱,言多过咎,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禅提道”。所以无性就是一禅提种性的人,将来趣向一禅提道。佛具种种界智力,能知一切众生的种种根性,这就是种种界智力。

十力的第五是种种解智力。种种解就是种种欲的意思,佛能知众生的种种好乐,有的众生喜欢贪财、有的好名、有的好色这些等等,佛都能知道的清清楚楚。

第六是一切至处道智力。佛能知众生修的什么法,以及这样修行所达到的目标。比如有人修世间的善,能够生到人天道;有人修禅定,能生到色界;有人修四谛法,能证阿罗汉、出三界;有人修菩萨法,那这样是证佛果。对于一切众生修的种种行,以及每个人的去处,佛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第七是禅定解脱三昧乐净智力。佛能知众生修行禅定的状态如何。比如:入定是难还是容易、在定中是一心还是不一心、出定是难还是容易等等,这些情况佛都能知道。

第八、宿住念智力。就是佛能知一切众生生生世世在什么地方投胎、什么长相、什么名字、投胎在什么家庭、依报的状况、是贫穷还是富贵这些等等,佛能清清楚楚。

第九是天眼智力。佛能知一切众生生生死死的相状、他在哪一道生又在哪一道死、是生到人天还是生到三恶道等等。

第十是断诸习智力。就是佛的漏尽智。这是力,就是指的十力。

无所畏,这是指的四无畏,无畏就是指教化他人的心没有惧怕。四无畏第一是一切智无畏,就是佛在大众中说,我是一切智人,佛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无所畏惧。比如有几位比丘从远地来,佛就慰问他们说,这一路上住的安乐吗?乞食能够得到食物吗?有人就说了,佛是一切智人,应当无所不知,为什么还要问呢?佛对此无所畏惧,回答说,我是一切智人,无所不知,但是是为了摄受他们,让他们听闻佛的慰问发起道心,所以随顺世间的师资人情才这样说的,就是顺世间人情故。佛是悉知悉解,所以一切智无畏。

四无畏的第二是漏尽无畏,佛在大众中说,我断尽一切烦恼,佛这样说的时候无所畏惧。那又有人问了,佛说自己断尽烦恼了,既然烦恼断尽了,为什么对罗睺罗用爱语,却骂提婆达多呢?佛对此无所畏惧,对他说,我确实烦恼已尽,之所以这样做,是随顺他们的根性来教化来调伏他们的。佛本身没有烦恼,是为了调伏众生,随他们的根性。

第三是障法无畏,佛在大众中说诸障法而无所畏惧。比如佛为弟子们说,欲爱能障圣道,有人问,为什么斯陀含最后一次返回人间的时候,还对妻子生起爱欲呢?斯陀含,二果圣人,也叫做一来,生到天上后,还要往返人间一次。佛对此无所畏惧,对他说,我说的是爱欲障碍证三果以及阿罗汉,不是说初果二果已经能离爱欲,这是障法无畏。

第四、说苦尽道无畏,佛在大众中说,戒定慧等尽苦之正道而无所畏惧。比如有人问,佛说圣道能尽诸苦,为什么迦留陀夷已经证了阿罗汉,还会被人杀死?阿罗汉也是被人杀死,最后还是把他埋到大粪当中的。佛对此无所畏惧,对他说,我说圣道确实能尽苦,是说未来、不是看现在。这是力、十力,无所畏、就是四无畏,十力和四无畏。我们再来看下面。

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成就一切未曾有法。禅是实相禅,定是首楞严定,解脱是不思议解脱,三昧是王三昧。王三昧于诸三昧中,最第一自在,一切三昧皆入其中。三昧,这里的三昧,王三昧,深入无际,是总结佛的权智之深;成就一切未曾有法,是总结佛的权智之广。以上称叹诸佛和释迦牟尼佛的权实二智是属于寄言叹,就是假借语言文字来赞叹,下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绝言叹。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准提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