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咒念诵网

佛说四食,别被自己的想象催眠

发布时间:2024-02-10 05:03:22作者:准提咒念诵网
佛说四食,别被自己的想象催眠 催眠

我的一位朋友,曾经很热衷购买福彩。他的投注很另类:盯着奖池下注。用他的话说:要么不中,要么把奖池清空!或许在他概念里,要是能中,就别浪费机会,让幸运最大化。每次下完注,他的眼睛似乎都能放光,直到开奖,不管中几个数字,总有理由激情满满的投入到下一次的下注中……

依稀记得学过的《概率论》中有句话:小概率事件不可能发生。但是每次经过投注站,看到那些研究下注的身影,曾经觉得很不可思议。如果他们的分析合理的话,我看大学里有必要设置一个彩票投注专业,或许《概率论》邂逅了彩票投注,可能还真有“人性”的一面:偏爱那些为投注“执着”而“勤奋”的人。

存在的未必合理,但是必然有其道理。现在看的古典文化的书多了,也渐渐明白了其中的缘由:被自己的想象催眠。

财富富足,符合一个正常人的诉求。若是能遇到对财富不感冒的人,要么是傻子,要么是有不为人知的富足。实现诉求的渴望,是一个人付诸行动的最大能量源。彩票给了想一夜暴富者一个美好的梦想空间:总会有人中奖,不投注,如同天上掉馅饼而自己却闭着嘴;投注,至少给了自己一个机会。开始投注,经过研究推敲后的数字,越看越顺眼,似乎跟下一期的中奖号码非常像,而且越看越像,越想越像

!这个时候什么第六感、第七感似乎也在悄悄暗示。即使下完注,想象的空间中可能又有了神秘的色彩:老天爷、主、佛祖、圣母、土地公公、财神爷……似乎对他们的祈求,又能为那份即将来到的“幸运”上一道保险!

当主观与客观严重脱节,总能凸显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有充分的渴望,有充足的想象,就有理由相信:自己就是离梦想一步之遥的幸运儿!这就是被自己的想象催眠。

买彩票,或许这是一个容易被理解的例子,但是生活中往往有很多这样的陷阱,我们未曾警觉,而这份陷阱,都是源于被想象催眠。

物理学中有一种描述物质固有特性的名词:惯性。即:在没有外力影响下,物质有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

而作为物质和精神统一体的人来说,我们的精神状态有没有惯性呢?其实这个问题也不是新问题,其实回答这个问题也不是很难。现实中我们总能发现这样的人:爱指手画脚的人在哪里都会找机会品头论足;爱抱怨的人总会找人倾诉不平;爱操心的人总有忙不完的事,类似还有爱八卦的、爱开玩笑的……有人说性格即命运,通过性格可以预测人的生命状态,其实这正是表明人的精神活动中的思维惯性。

爱上美食的,其实是为了重复享受美食带来的感受,而一而再再而三的体验,不管是成为一个吃货还是美食家,这种为了感受重复满足的思维成为他的生命惯性。

人作为精神层面的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和心识,在生命的经历和体验中形成固定的模式和趋势,而不同的模式和趋势,又产生了人的多样性,有时候还真分辨不出:人是在为自己活着,还是仅是在不同的思维模式中惯性的活着。发现不了思维惯性,就容易被催眠。

那关于被催眠,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思考了很久,一直没有给出一个很肯定的答案。直到读过《四食五盖七觉支》这本书,才有了一个清晰的思维。

好不好,关键在于是不是“如实”。书中通过讲解佛陀开示的四食,从“食物”的角度出发,从而对“人”进行更加深刻认识。其中就谈到了关于“意思食”的内容,“意思”是生命形式的一种重要“食物”,而人对“意思食”的依赖却是源于不如实知生命本身。

如实知,是佛法的精髓,也是容易让人仰望的同时又令人费解的所在。如同人们解释“佛”,常听到:“佛是一个否定了自我的人”一样,这句话粗一听谁都懂,但细琢磨却一头雾水。

应了那句话:懂的,一句都多,不懂的,万语还少。佛法在讲解四食时,有个不容否定事实:没有了食物,人就会饿死,这个应该谁都承认。可是,谁能明白,作为生命体的人,还需要“细触食”、“意思食”、和“识食”三种食物呢?如果没有了触觉,停止思考,不能识别,你会怎样?试想一下,如果把你关在一个没有光、没有声音的黑屋子里,七天七夜会怎样?也许只有体验过,才会明白对于光和声音的依赖,这还仅是对于眼和耳的“触食”,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对于“色声香味触法”的依赖,其实就是四食的另一种展现。

而在佛法看来,生命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有“我”而依赖四食的无明流转模式,一种是如实知五蕴无我而断四食欲贪的涅槃止息模式。

有“我”的人生,被“我的想象”催眠,让生命在错误认知的惯性思维模式下存活,也许就是人生最大的乌龙。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准提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