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观规范着佛教道德,佛教鼓励信徒扬善,提倡追求道德的境界
提到佛教的文化,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而我们今天就说一下善恶观,佛教道德的善恶观,除了宗教内容之外,还表现为对社会道德也强调随顺,即所谓随缘。要求适应时代需要,而不违于俗。这与儒家一味提倡拘守成规,显然较为进步合理。
但既要强调随顺世法,适应当时需要,在阶级社会里,就不可避免地会去适应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给佛教善恶观打上了深刻的阶级烙印如《大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认为,坚持五戒即为“五善”,反之即为“五恶”。
传译者在“五恶”里加入了许多中国儒家的道德观念,认为违背正统封建道德,如父子兄弟,室家夫妇,都无义理,不顺法度”,“臣欺其君,子欺其父”、“不孝二亲”“朋友无信”以及“无义无礼”、“不仁不顺”等等都是恶的行为。
又如,明清时佛教徒编写种种“善书”劝人为善,向民间灌输佛教道德观念。其中明代云栖祩宏的《自知录》,把人生实践分为善、过两门,善门分忠孝、仁慈、三宝功德和杂善四类,过门分不忠孝、不仁慈、三宝罪业和杂不善四类,详尽区分善恶功过,教人去恶从善,积累功德,获得好报
。《自知录》突出忠孝为善的重要内容,宣传儒家道德,糅合儒佛两家道德规范教化民众。这都是佛教强调随顺、强调依于“世间力”的表现佛教道德一方面劝励信徒在实践上要尽力止恶扬善,另一方面又提倡以超越是非善恶为理想目标,追求超道德的境界。对五欲八风,不被见闻觉知所缚,不被诸境所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对一切境心无静乱,不摄不散,透一切声色,无有滞碍,名为道人。
但不被一切善恶垢净有为世间福慧拘系,即名为福慧。”佛教的根本宗旨是深感人生痛苦和世间忧患,而以超越现实的解脱涅槃为最高境界。这种理想境界是无差别的平等界。在那里,既无是非之分,也无善恶之别。道德也舍离了、超越了,它是远比存在善恶道德的差别界更为崇高的境界。佛教道德实践不以现实的功利为目的,而是以非功利的宗教理想为依归。在佛教里,止恶扬善只是实现超越一切善恶差别的必要阶梯。
佛教道德准则不但体现于对自我修持方面的要求,而且还贯穿在人与人、人与众生之间的关系上。凡对他人有利的就是善,不利的就是恶。具体来说,对己对他都有利的是善;对己不利,但对他人有利的是大善;对己对他都不利的是恶;对己有利,但对他人不利的是大恶。总而言之,佛教道德是以利他平等为归趣的。而对于这个话题,你又有着怎样的看法和观点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
版权所有:准提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