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咒念诵网

文昌帝君元旦劝孝文

发布时间:2023-03-12 16:58:52作者:准提咒念诵网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萨,大家新年好!请坐。首先恭祝大家在己丑年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吉祥如意。我们师父上人常常在讲经时提到,「诸恶莫作,岁岁平安;众善奉行,年年如意」,我们真正想能够年年都吉祥如意,必须要断恶修善。最近我们将《文昌帝君阴骘文》从头到尾用国语讲了一次,讲得比较详细,一共讲了一百个小时;然后在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我们用广东话也都做了一个大意的介绍,讲了四个小时,都是为了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修善修福的道理。一个人,他的福报取决于他的德行。我们问,德行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德行?这个就是孝道。孔子在《孝经》里面为我们说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道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所以一切的圣贤教育都要从此开始。今天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大年初二,昨天是大年初一,昨天跟今天我们都一起来学习一篇很有意义的文章,它也是文昌帝君所讲的,是:

  【元旦劝孝文。】

  元旦就是大年初一,一开年我们就讲孝道,是非常之有意义的,文昌帝君告诉我们这个是人间第一事。我们昨天用国语讲解了一次,今天用粤语为我们广东话的同修再一次分享。文昌帝君,我们在《阴骘文》里面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介绍,他老人家是一位道家的神明,主管文运。所以古时候读书人想考功名,必须都要去拜文昌帝君,他主宰人的功名、利禄、富贵。到现在,很多人都在拜文昌帝君,这一位神明在中国享有盛名。我们怎样才能够真正得到功名富贵?这个是有道理的,如果能够如理如法的去求,才可以求到;如果不如理、不如法去求,这样就南辕北辙,不能够达到最终的目的,求不到。所以我们真正想求文昌帝君保佑加持,一定要学习他的教导。《阴骘文》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全文只有五百四十三个字,这一篇《元旦劝孝文》也是一篇短小而精炼的文章,今天我们也认真的来学习。『元旦劝孝文』顾名思义是文昌帝君在大年初一为人间所讲的,主要内容就是劝导我们孝顺父母。我们来看这一篇的文字,第一段是帝君为我们介绍为什么孝谓人间第一事:

  【帝君垂训曰。今日是元旦。为人间第一日。吾当说人间第一事。】

  这一句话开宗明义,『帝君』为我们开示,『垂训』就是留下这一篇的教训。他老人家说,『今日是元旦』,元旦是『人间第一日』,一年的开始,这一日是最有意义的一日。为什么?因为在这一天里面,我们为一年打开了局面。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的第一天,春节,这第一天里面我们要思惟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帝君跟我们讲『人间第一事』。「第一事」意义很深很广,这个「第一」有第一重要的意思,就是这件事是最重要的事。什么事最重要?孝顺父母,最重要的事情。这一件事也是人一出世就懂得的事情,孝顺父母是天性,小孩一出世,没人教,他就知道爱自己的爸爸、妈妈,这种亲爱是天性,所以叫做人间第一事。

  儒家《孝经》里面孔子跟我们讲,孝为「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德之本就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做人以道德为本,道德以孝道为本,所以孝是根本的根本,一切圣贤都是从教孝开始教起。道家,你看文昌帝君跟我们讲,孝为人间第一事,佛家讲的也是一样。我们师父上人在讲经当中常常提到「净业三福」,这个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到,净业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我们想成佛(学佛的目标就是成佛),成佛的基础在哪里?净业三福。净业三福第一福是什么?第一条就是「孝养父母」,第二条「奉事师长」,第三条「慈心不杀」,第四条「修十善业」,这是第一福。你看,第一福里面的第一条就讲孝顺,所以孝道是学佛者的修行基础、成就的大根大本。你看看儒释道三家,教育都是以孝为根本,异曲同工,真是三家圣人所见相同。我们看下面一句:

  【何谓第一事。】

  为什么孝道『谓第一事』?这「第一事」是什么事?下面说:

  【孝者百行之原。精而极之。可以参赞化育。故谓之第一事。】

  孝道叫做『百行之原』,「行」是人类的行为,也是德行,德行的原点、根本就是孝。『精而极之』,「精」就是精纯,达到了纯孝,「极之」是到达了极点、到达了圆满。行孝行到圆满,这个人就可以『参赞化育』。「参」这个字在儒家四书当中的《中庸》里面的意思就是三的意思,就是说人能够与天、地并列为三才,这个参字是说天、地、人谓之三才。「赞」,赞助、帮助的意思,帮助什么?帮助天地化育万物、生养万物。什么人才能够有这个资格与天地合称为三才,可以帮助天地生养、化育万物?这个人就是圣人。怎么样才叫圣人?这里说的「精而极之」,也就是你把孝道做到圆满、做到极点,你就是圣人,你就有资格与天地合称为三才,你就可以帮助天地生养化育万物。

  从这里我们看出来,行孝不是简单的事情。虽然它是小孩子刚刚出世都懂得的事情(都懂得爱父母是人间第一事),但是做到极点,他就成为圣人了。所以孟子有句话说得好,「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尧、舜是上古时代的圣人,圣人不过是把孝悌做到了圆满。圣人能够保持这种纯孝的心,将纯孝的心不单只对待父母,也都对待一切的人民百姓、众生,对待宇宙万物,这个人就是圣人。他能够与天地合为一体,与宇宙万物合为一体,这个就是古人所谓的「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所以『谓之第一事』。所以这句话是从理论上给我们说明,行孝不是简单的事,自始至终圣人只不过也是将孝道做到圆满而已。下面一句是从感情上给我们来说明,真的叫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篇《劝孝文》真好。下面说:

  【赤子离了母胎。在孩抱时便知得。故谓之第一事。】

  『赤子』是什么?刚刚出世的婴儿,赤条条,什么都没有带来这个人间,这个是「赤子」。他刚一出世,离开了母胎,出世了,『在孩抱时』,在父母的怀抱里面,他就知道怎样爱自己的父母,没有人教他,他就懂得。说明这个是什么?是天性,不需要人去教他,一出世他就知道,知道爱父母。我们师父常常说,一切圣贤教育就是爱的教育,这个爱的原点是什么?是「父子有亲」,父母与儿女的那种亲情、亲爱,这个是爱心的原点。我们学圣贤之道,学什么?第一是将我们这种爱心保持终生不变,孟子所说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大人是什么人?圣人、伟大的人。圣人他能够做到的是什么?没失掉他的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就是孝心,对待父母那种真诚的爱心,这是天性,佛法说这是性德的流露,他能够保持终身都没有改变、都没有减退,这个人可以成圣成贤。第二个,他能够把这种爱心扩大,打开心量,包容天地万物,包容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这个人就是圣人,佛教里面说就是佛菩萨。所以这个『谓之第一事』,不仅只是人间第一事,可以说是宇宙间第一事。

  我们看这个孝字,中国的文字真是有智能,上面一个老字头,下面是一个子字底,代表什么意思?老一代与子一代合而为一,这个叫做孝。孝代表什么?一体。我们与父母一体,这个叫做孝顺父母;我们与众生一体,这个叫做大慈大悲,都可以用一个孝字代表。圣人看一切众生如同自己,《道德经》里面讲的,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个就是圣人的观念,这个就是孝。如果老一代与子一代拆开了,一体被破坏了,这就是不孝了。好像现在说的代沟,父母与儿女还有代沟,不孝,一体被破坏了,孝字就没有了。父母,对我们最爱护的、恩德最大的,都不可以一体,你能与众生一体?不可能。所以,为什么圣贤之道要从这个根开始教起,因为孝是根中之根。

  师父上人叫我们落实三个根,第一个是《弟子规》,儒家的根;第二个是《太上感应篇》,道家的根;第三个是《十善业道经》,佛家的根。这三个根,下面还有一个更深的根,就是孝,儒释道三家都是以孝为根本。当然三个根都是帮助我们落实孝道的,如果其中有一个根没落实,孝道就没落实。所以这个人间的第一事我们要重视,一定要起真诚的孝心对待自己的父母。一年的第一天开始,过去如果有不孝的行为,我们忏悔,我们改过,从今以后以全新的面貌来做人,要做个孝子。下面文字说:

  【舍此一事。并无功业。舍此而立言。则为无本之言。舍此而能功盖天下。到底不从性分中流出。必作伪以欺国。负本以灭身。】

  这里说如果舍弃了孝道这件事情,就任何的功业都没有了。古人讲到要立德、立功、立言,立功就是功业,你的成就,你的事业;立言就是为后世子孙留下你的教训,好像文昌帝君这篇《劝孝文》就是立言;功和言都是建立在德的基础上,所以德是根本。德的根本是什么?孝,孝是德之本也。舍弃了孝道,什么功业也没有,我们讲什么事业都没有。我们看社会上确实好像有些人几年内就发达起来,得到富贵了,事业做得很大,但是你首先要看看他是不是个孝子,看看他对父母怎么样。如果这个人对父母很孝顺,你知道他这个功业有基础,所以他的功业能够长久;假如他没德行,对父母不孝,你可以预言,再过几年你看看他,必定是破家、破产,一个金融风暴可能就把他打垮在地了。为什么?因为他功业下面没根基,好像盖楼一样,不打地基的楼,建得愈高愈危险。儒家四书里面《大学》就有一句话说,德是本,财是末。好像一棵大树,根本最重要,根本是什么?道德。他的财产、他的功业是枝末、是花果,看起来是美,但是如果它没有根,没用,没多久它就会枯萎。

  『舍此而立言』,如果没有孝道,他教导人可能讲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听起来好像有道理,但是如果他自己没有德行,他这个言叫做『无本之言』,没有根本的言,好像浮萍一样。这个「无本之言」如果是对社会众生没什么大妨害,还无所谓;如果他是任着自己的邪知邪见乱发表议论,误导一切众生,造业就重了。我去年十月份去了日本一趟,接受了日本最大的华文报纸「东方时报」总编的采访,我们就谈到这个问题。我说,你知不知道你们新闻媒体对社会所肩负的责任有多重?你的报纸如果登了杀盗淫妄的新闻,是误导众生,大家看了每天都报导的那些杀人案、色情案件等,搞得人们认为社会就是这么乱的,作恶可以肆无忌惮,别人比我作得更厉害,我作一点怕什么?如果有这样的心理就糟了。日本华人也不少,我说,你的报纸如果能够天天都登那些关于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通过媒体把圣贤教育传递给社会大众,让社会大众能够断恶修善,可以使社会安定,你功德无量,所以你可以救这个世界,也可以毁灭这个世界。这位总编不错,听了我的话之后很感动,不久之后,他们就采纳我的建议,开始每一期新闻报纸出来,都连载《太上感应篇》的白话故事《集福消灾之道》。我看了很高兴,真是难得,那里头有伦理道德、因果教育,什么都齐全。清朝周安士先生说得好,人人能知因果,社会大治之道、安定之道,现在我们讲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要通过教育;人人如果不知因果,社会大乱之道也。所以立言,现在说的媒体,新闻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统统都是媒体,我们立言一定要以德行为标准,否则都是叫做无本之言。

  下面说,『舍此而能功盖天下,到底不从性分中流出』。如果我们没有孝道、没有道德的基础,虽然有些福报,甚至能够功盖天下,最典型的是三国时代的曹操,福报大,「挟天子以令诸侯」,皇帝都要听他的,曹家得到天下又怎么样?曹操没有道德,完全是自私自利,他说了一句什么话?宁愿我负天下人,不可以使天下人负我,你看,极端自私自利,这句话是什么?无本之言。他立的言是无本之言,所以他做的事情是什么?下面讲的「到底不从性分中流出」。性分就是自性,我们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是本善,从本性中流露出来的叫性德,他不符合性德,自私自利不符合性德,追求欲望的享受不符合性德,所以他的功业叫做『必作伪以欺国』,「伪」是虚伪,欺骗国民、欺骗众生。最后是『负本以灭身』,「本」是他的根本,人的根本是道德,没有道德就没有根本,最后的下场是身败名裂。曹操,后世人叫他做乱世之奸雄,背负千古骂名,死了之后堕入恶道。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有个记载,有一次有个杀猪的杀了一头猪,发现牠猪内脏上面有「曹操」两个字,旁边有个读书人看见了,吓出了一身冷汗,知道这个是曹操转世,把它记载下来。这个是生生世世投胎作猪,为什么作猪?偿命,过去做奸雄的时候杀了这么多人,一个一个还债。所以德行多么重要。下面经文说:

  【天地是孝德结成。日月是孝光发亮。孝之道。言不可得而尽也。】

  天地万物都是『孝德结成』,这个是说什么?说孝道代表的意思就是一体,孝德就是一体的德,天地万物谓之一体,这个叫做孝德。在佛教里面,这个道理说得最清楚,《华严经》里面说,一切万物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宇宙怎么来的?自性所显现的,既然是自性所显现的,当然是一体,这个体就是自性。道家里面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怎么形成的?道,道就是自性。虽然讲的名词术语不一样,道理是一样的,讲的是同样一个事物。天地万物由自性所现、由道所生,这个是一体,叫做「孝德结成」。『日月是孝光发亮』,孝光就是性德之光,自性发生作用,就叫做「孝光发亮」,日月星辰(天上的三光)都是体现自性作用的现象。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天地万物是一体,天地万物都是自性所显现的,宇宙间一切的现象、一切的秩序都是性德的作用。

  所以说『孝之道,言不可得而尽也』,孝的道理说之不尽。为什么?太深、太广,整个宇宙万物都是孝之道,怎么说得完?如果要说,儒释道三家的经典都是说孝道。好像佛家经典,三藏十二部说什么?你如果用一个字来总结:孝。佛教导我们最终目的就是成佛,你成佛才可以叫做尽孝,孝道才圆满。我们现在是凡夫,做得再好,孝道还不圆满,为什么?因为还有烦恼,有烦恼,德行就不圆满;德行不圆满,对不起父母,孝道就不圆满。想一想佛家说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弘誓愿就是落实孝道。佛眼中看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确实是,多生多劫都是父母,众生不能度尽,说明我们孝养父母未能圆满。烦恼没断尽,我们对父母还未尽孝道,一定要成无上佛道,你才圆满孝道。所以你看看,「孝之道」怎么说得尽?言之不尽。

  这第一段为我们从理论上说明孝道的重要。它是我们人生第一事,是我们人间得到富贵、福报的源泉,是德之本,是成圣成贤的基础,成圣成贤也都是最后孝道的圆满而已。所以这一段的理确实无限深广。下面为我们说明事上面怎么样去尽孝,劝导我们不单要明理,还要在事上尽心尽力孝养父母,使我们的孝愿、善愿圆满。在事上,文昌帝君为我们说出六种情形,分三对来说,我们先看下面这一段,是总说:

  【为人子者。事富贵之父母易。事贫贱之父母难。事康健之父母易。事衰老之父母难。事具庆之父母易。事寡独之父母难。】

\

  为人子女,无论我们父母是这六种情形当中的那一种,都要尽心尽力的去行孝。这里说的六种情形,第一『事富贵之父母』,如果父母富贵、有福报,当然你孝顺父母就容易;如果是父母贫贱、没有福报,你孝养父母就不容易了。如果是父母健康,身体没什么病痛,心情也很安乐,当然照顾父母就不艰难;但是如果父母到衰老的时候、多病的时候,甚至是卧床不起,这个就是体现我们的孝心是不是真诚的时候。如果是父母两个老人都在,叫『具庆之父母』,白头偕老,互相都能够照顾、安慰,老年都很安乐;如果是父母一方已经不在了,过世了,或者是父母离了婚,剩下一个人的时候,『寡独之父母』侍奉起来就不容易了。文昌帝君在这里给我们说出这三对难易的情形,是叫我们在难处上不可以退心,在容易侍奉的时候也不可以放松,总要使自己的孝心、孝意达到圆满。下面三大段就为我们分别讲述这三对难易的情形。这段文字用得非常好,真的叫做情真意切,我们细细的去读这些文字,进入观想,去体贴自己父母那种心情,观照自己的言行,改过自新,使我们的孝行能够更加的提升。第一段是讲富贵与贫贱这一对:

  【夫富贵之父母。出入有人扶持。居止有人陪从。其愿常恰。其心常欢。故易事也。】

  如果父母『富贵』、有钱,甚至家里可以请得起佣人、保姆,照顾父母的人就多,所以『出入有人扶持』,在家里或者出外都有人陪同,这很有福报。他的愿望都能够得到满足,所以他的心常常都是欢喜的,这些父母容易侍奉。当然,富贵怎样谓之真正的富贵?是不是一个人有亿万家财才叫做富贵?未必。为什么?因为有亿万家财的人,他未必能够做到『其愿常恰,其心常欢』,未必做到。我们看到很多富贵的人,心并不欢喜,一天到晚都是愁眉苦脸,忧愁、顾虑很多,所以叫做富而不乐。为什么他富而不乐?因为他富贵但不知足。古人说得好,知足常乐,人能够知足才能够得到快乐;不知足,再多的财产也不快乐。所以知足是第一富,如果不知足就真正叫做贫贱。这些我们必须要通过学习圣贤教育才懂得,圣贤教育使我们精神上得到富贵,这个是真富贵。所以我们对我们父母要懂得开导,懂得介绍圣贤教育给他们,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这样对你自己也有好处,你自己容易侍奉。如果是贫贱之父母,下面说:

  【若贫贱之父母。舍却白发夫妻。谁为言笑。离了青年子媳。孰与追随。人子一日在外。父母一日孤凄。为人子者。善体其情。能顷刻离左右也乎。】

  这里说的『贫贱』,确确实实是家境贫困,没人照顾他们,他们只能够互相照顾。『白发夫妻』就是父母两位老人,只能够互相安慰,如果离开了子女、媳妇,就没人肯去陪同他们。为什么?因为他们没钱没势,当然找他们的人就少了。在现代这个社会里面,世态炎凉,人心对于情义、道义看得淡,缺乏伦理道德教育,现代的老人就更苦了,所以我们为人儿女要体谅父母这种心情。要知道『人子一日在外,父母一日孤凄』,我们现在年轻人都要工作,或者为了学业,或者为了事业,常常都要出外,甚至可能一出门很久才回来,假如父母在家里很孤单,就很凄凉。

  我记得我自己在二十二岁那年(一九九五年)考到美国去留学。当时我父母已经离异,我跟我妈妈一起过。我妈妈的愿望是希望我到美国留学拿到博士学位,将来做教授,她老人家的愿望我必定要去实现。但是离开了自己的妈妈,她老人家一个人在广州,当时那种心情就如同这里说的,「人子一日在外,父母一日孤凄」。人子一日在外,父母一日孤凄,『为人子者,善体其情』,常常要体谅到自己母亲的那种心情。所以我在美国读书,每个礼拜必定和自己的妈妈打一次长途电话,每两个礼拜写一封家信,向她汇报自己在异国他乡的生活情况,使她老人家放心。读书,当时很勤奋,因为我们家里并不是出自富贵之家,所以没什么钱,留学都要靠奖学金维持。我记得当时每个月有八百元美金的奖学金,我读书的时候省吃俭用,为自己的父母每个月寄三百元美金,寄给他们,寄给我母亲两百元,寄给我父亲一百元。剩下的再分出一些做为电话费,每个礼拜和自己的妈妈打电话,给我爸爸打电话。再剩下的一些,每年可以省下一张机票,回来广州探亲。所以当时有些同学就说,你的奖学金该用的时候你很省,但是打电话、回乡探亲你一点都不省,你那些钱省下来可以买一部小汽车了。当时他们见到我只是踩着一部自行车,冒着风雨去上学,所以这样讲我。但是我心里面很踏实,知道虽然我每天只能踩着脚踏车(自行车)上学,但是我的心没『顷刻』离开父母左右,远隔重洋没距离,常常去慰问,常常去报告自己的情况,使父母消除挂虑、心生欢喜。

  当时我读书的时候也算很用功,别人周末都出去玩、搞Party,我在图书馆读书,每次考试我都得到全班第一名,在四年里面完成硕士和博士学位。我的指导教授在我的推荐信里面说,说茂森四年内能够完成硕士与博士学位,这个速度在我们学校是第一次看到。他强有力的推荐,他说我是他二十五年教学生涯里面最优秀的学生,有这些推荐,所以四年一毕业,我即刻就到德州大学里面教书,工资高了许多(教授工资),即刻邀请我妈妈,帮她申请过来美国跟我住,还可以比较丰富的供养自己的父亲,还有爷爷、奶奶。所以我妈妈她的愿望,希望我拿到博士、做到教授,我满了她的愿,她也很欢喜。我多次在美国学术会议上面获得最佳论文奖,美国政府为了留我,给我杰出教授和研究人才的绿卡,这个是第一类的优惠人才计划。不过当时因为我们的恩师净空老法师他劝导我们去澳洲,在澳洲他建立净宗学院,劝我们过去那里,所以我们就离开了美国,去到澳洲在昆士兰大学教书。昆士兰大学也是澳洲最好的大学之一,我在商学院教书,它的排名是在亚洲第六、澳洲第一。我三十二岁那年,大学就破格提升我为终身制的教授,所谓终身制就是自己不辞职,学校是不会辞退你的。

  这个是自己回顾自己走过来的路,并不是自己有些什么能力或者智慧,如果说这个福报、这种幸运要去找原因,可能是在孝道上面算是积了点德。如果没在这方面积德,就是前面讲的「舍此一事,并无功业」,你不可能有成功的事业。现在我妈妈的愿望得到实现,我们也很幸运遇到我们的恩师,所以我们就决定辞去终身教授的职务,跟随我们的恩师学习传统文化、学习圣贤之道。这个是学习圣贤之道,同时通过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来弘扬传统文化,这个是学立言。立言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德行。前面说「舍此而立言,则为无本之言」,我们在这里学习圣贤之道、传播圣贤之道,最重要的就是道德。常常想到自己的母亲为我做出这么多的牺牲,到最后可以说是种树,树大了以后结出果实,这个果实自己没享用,奉献出来,希望我走上圣贤之道,为佛法、为众生。我辞掉公职,当然第一个对父母的供养就大大减少了,但是她老人家很乐意。我们如果不能够努力学习、断恶修善、破迷开悟、成就道业的话,真是连世间人都不如。世间人他还可以孝顺父母,赚些钱可以供养父母,我现在做不到,父母还是靠他自己的退休金来生活。既然不能够去供养父母,而自己道业也不能够成就,这就叫做大不孝。好像今年,我没跟我妈妈在一起过年,来到香港为大家来分享这些学习的心得,这个是我妈妈做出的牺牲。假如我自己不能够真正去契入圣贤之道,确实使自己父母寒心,辜负了父母的一片期望。不单辜负父母,还辜负老师,辜负护法,辜负众生。

  「善体其情」,体谅这一种心情,父母的心情、师长的心情、众生的心情,我们的道心怎么可以「顷刻离左右也乎?」《中庸》里面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我们顷刻之间都不可以离开我们的道。所以真正有孝心的人,成就必定会很快速。为什么?因为他刻刻都不离道心,刻刻都不离报恩的心,所以道业怎么可能说不成就?这一篇《元旦劝孝文》对我来说是相当的熟悉,为什么?因为我在十二年前在美国读书的时候,还是学生,我在美国大学里面就组织我们的中国留学生一起,在周末举行座谈会,好像今天一样的座谈会,我义务为大家买一些果品、茶点招待大家,我就跟大家分享这篇文章。当时讲到这些经文的时候,我自己也是忍不住流出眼泪,在座也是不少人流下眼泪,读到文昌帝君的这些劝导、教训,确实孝心得到触动,良心发现,忏悔自己过去不孝的行为,改过自新。这个是第一条。第二段是讲健康与衰老这一对,经文说:

  【健康之父母。行动可以自如。取携可以自便。朝作暮息。可以任意。访亲问旧,可以娱情。故易事也。】

  这里说如果我们的父母是健康的,他的行动很自如,想拿什么、想带什么,能够自便,不需要别人帮忙,白天工作、晚上休息,『可以任意』,想到哪里访亲探友,说去就去,不需要别人陪同。好像在香港,我们见到一些很健康的老人家,早上去茶楼喝茶,一盅茶两道菜聊天,『可以娱情』;过年去拜个年,访亲探友,他自己心很安乐,这样的父母很容易侍奉。所以父母健康快乐,是我们做儿女最大的福报。反过来,如果是衰老之父母,就难服侍了。

  我自己很幸运,我母亲很健康。她每天作息非常有规律,早上四点钟起床拜佛;拜完佛,自己可以做早餐;做完早餐之后,吃完早餐上山去走一走,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锻炼一下身体,晒晒太阳,一边走一边念佛;回来之后听经,回来时顺便在路上买一点中午吃的菜,回来自己可以弄一弄,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这个是什么?『取携可以自便』,『行动可以自如』。每天她自己在家里听经六个小时,念佛四个小时,她自己可以说是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所以偶尔她回到自己原单位,她单位的领导见到她都很赞叹,这么多年妳都没变样子,健康。我妈妈说,是,我吃素很多年了。她领导说,妳是我们单位唯一的一个,这么多年没来报销过我们单位一分钱医药费。确实,健康的父母,这个健康,第一个是她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什么?学佛,到晚年学佛是最大的福报。身体也健康,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是有规律的作息。晚上她九点钟就准备睡觉,早上三点多、四点钟起床,『朝作暮息』,真的是很有规律。她这个规律按照《黄帝内经》里面说的,样样都有理论根据,传统文化。所以我们都很安乐,无后顾之忧。所以真正想自己父母健康快乐,介绍他们学佛,介绍他们学传统文化,你真实孝顺。

  【若衰老之父母。儿子便是手足。不在面前。手足欲举而不能。媳妇便是腹心。不在膝下。腹心有求而不遂。时而忿忿于内。时而戚戚于怀。为人子者。善体其情。能顷刻离左右也乎。】

  这里讲的是衰老的父母,甚至是多病的父母,要孝顺就不容易了。为什么?因为他没办法行动自如,他要有人帮助、有人照顾。自己的儿女就好像自己的手足一样,想拿什么自己拿不到,要靠儿女去拿,所以如果儿女不在旁边,就好像没了手足一样。自己的媳妇就像自己的女儿一样,女儿是嫁出去的,娶回来的是媳妇,要孝顺公公婆婆,好像公公婆婆的心腹一样。心腹是什么?还没说出来就想到。所以真正孝顺要学会体察父母的需要,父母有病了,可能中气都没有,说话说不出声音,你看见他一个眼色、一个神态,你要明白他需要什么。譬如说他看一下那杯水,你就知道他想要喝水,稍微一个动作,你就知道他需要什么。服侍起来要加倍的用心的去体贴老人家的需要,这个是做为老人家的『腹心』,这个是承侍于膝下,尽孝道。

  我们看到前几年在山东电视台播放的「天下父母」的节目,里面报道了一位大连的孝子王希海。王希海从二十三岁那时开始,他父亲就变成植物人,卧病在床,没有知觉,不能动,只有一口气。王希海当时有出国工作的机会,有找对象结婚的机会,为了父亲他统统放弃了,专心专意照顾自己的父亲。每天给他父亲喂六次饭,每半个小时帮他父亲翻一次身,二十四小时来照顾,每天换一次床单,每天给他擦身体。有时候他父亲有痰哽在喉咙里,说不出声,但是王希海知道他的困难,即刻用一根吸管,这一头伸进他父亲的喉咙里,另一头放在自己嘴里,把痰吸出来。这样做了多少年?做了二十五年,真真正正久病床前有孝子。二十多年之后,当王希海有一次带着他父亲到医院检查身体,有一位老医生不能够相信他父亲已经是一个卧床二十五年的人。为什么?因为他身上的皮肤非常完好,一点疮、一点癣都没有,护理得非常完美。这个老医生说,他看到这个病人二十多年的病历,他才肯相信。他说,王希海对他父亲照顾得这么细心,可以在医学院里面为四年级的护理系的学生讲课了,非常之难得。这个是真实的孝道。他们家里并不富裕,贫贱之家,王希海因为没有工作,靠社会救济金来生活。当时很多热心人士要捐助来赞助他,他都拒绝。甚至有一位富裕的女子仰慕他的德行,想嫁给他,要给他买一套房子、买一辆汽车,但是王希海都拒绝,说如果有家庭生活,就没办法全心全力照顾自己的父亲。完全将自己的父亲做为自己的生命一样,真的是叫做父亲的腹心、父亲的手足,一体。

  如果父母衰老、父母多病,身体不好受,心情也不好受,『时而忿忿于内,时而戚戚于怀』,这个我们经常有见到。父母经常会发发脾气,我们广东人说烦躁,为什么?因为身体的原因。我们『为人子者,善体其情』,要体谅到父母的这种难受,要多点安慰,不能够责备,多一点包容,不能够遗弃,怎么可以『顷刻离左右也乎?』我自己的父亲就是衰老多病,他在七年前曾经做过脑瘤手术,所以身体也不好,他又成立了家庭,我有一位庶母照顾他。当我走上学习圣贤的道路之后,真是佛菩萨加持,竟然有一个道场发心,这个是居士道场,发心把他接到道场里面来修学、来生活,很多热心的同修来照顾他,都是义务的,好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的照顾他,比我自己照顾得更好。真是我们恩师常常跟我们讲,只要我们发心为佛法、为众生,你的身、家都有佛菩萨照顾,你自己不需要担心,我们真正要相信。去年年初的时候,他旧病复发,脑瘤发作,手脚都不能动。那个时候我们鼓励他,因为医生说他这个脑瘤如果做手术,危险性很高,做得不好可能变成植物人,他自己也是学佛的,也都愿意求生净土,所以我们劝导他一心一意念佛:假如你有寿命,你的病就会好,佛力加持,你就会好起来;假如你的寿命真的到了,你必定能够蒙佛接引往生净土。他很合作,所以放弃治疗,去念佛,在道场里念,居士们给他一天读七部《地藏经》,跟他一起念佛,结果念到后来完全好了。原来是手脚都不能动的,现在他能够经行绕佛、能够拜佛,不可思议。

  所以我们真正相信,你真心真意为众生,你得到的利益不可思议,比你自己预料的好得多,不需要有顾虑。真是有一句话所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们不是为了「人人为我」才去为人人,是真正发出一种全心全意为众生的心,希望弘法利生、传承佛法,自然有佛菩萨来照顾你。假如我自己还有夹杂着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这个感应即刻就会退,非常快速。所以,学道之人念念都要想到上报四重恩、报答父母恩。下面一对是说具庆之父母和寡独之父母。这个是讲父母具庆(就是双全)这种情形,和父母只剩下孤单一人的时候的情形。经文上讲:

  【具庆之父母。日则有以作伴。夜则有以相温。昼无所事。相与论短谈长。夜不成眠。互为知寒道冷。故易事也。】

  如果父母双全,这个是君子之乐,孔子也是这么说,父母俱全,兄弟也全都在,这个是君子第一乐。如果我们的父母健在,他们白天作伴,互相安慰,很和谐,很幸福美满;晚上在一起,又可以互相照顾。白天没事就聊天或者是散心,感情很融洽;到了晚上如果睡不着,就互相关照,『知寒道冷』,问一声,你冷不冷?有没有盖好被子?这个是和谐之乐,天伦之乐。和谐是最令人温暖的,所谓家和万事兴,我们要使家人和谐,最重要的是向家人多介绍伦理道德的教育。如果大家都有一种公心、少了私心,自然家庭就和谐。家庭不和多半是因为利,争利就不会有和谐了。如果是父母有一方已经去世,叫做寡独之父母。现在的社会离婚率很高,可能是父母离异,到晚年也都成为寡独之父母。经文上讲:

  【若寡独之父母。儿女虽有团圆之乐。夫妻已成离别之悲。家庭之内。独行踽踽凉凉。形影之间。惟有凄凄楚楚。为人子者。善体其情。能顷刻离左右也乎。】

  如果父母一方不在,另一方孤独一人,虽然儿女也算孝顺,都能够团圆,但是夫妻已经成为『离别之悲』。特别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古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过去愈幸福、愈甜蜜,离别之后就愈悲痛愈凄凉,人世间就是这样。佛告诉我们,「观受是苦」,我们的感受只是一个苦字。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就是你喜欢的人偏偏离你而去,你讨厌的人天天都见到,人世间真的就是这些事情,不是冤家不聚头。这样的父母,在『家庭之内,独行踽踽凉凉』,这个「踽踽凉凉」是孤独的时候的样子。『形影之间,惟有凄凄楚楚』,「凄凄楚楚」是他心情很凄凉,真的叫做形单影只,孤独悲凉不好受。特别如果没学佛,精神空虚,不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老人家年纪愈大,见到自己过去的亲戚朋友一个一个都不在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自己,真是一天到晚是坐吃等死,那种心情是很凄凉的。

  『为人子者,善体其情』,要体谅到父母这种悲凉的心情,『能顷刻离左右也乎?』怎么可以离开他们,遗弃他们?对待他们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要照顾得周到,更要在精神生活上帮他丰富起来。最好的就是介绍他学佛,介绍他净土法门,帮助他生起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人有立志,精神就有力量,他就不会堕入这种悲凉、凄楚的心境里面,那些叫做烦恼,虚妄的烦恼。帮助父母从中解脱出来,这个是无畏布施,这个对父母是无畏布施、是法布施,物质上的供养是财布施,三种布施都要努力的去奉献,去尽孝。现在很多人将父母推给老人院,老人院的生活滋味不好受。我的爷爷奶奶曾经在老人院住过一段时间,这是他们自己想去住的,因为他自己的祖屋已经坏了,没办法住下去,他自己搬出来,他喜欢住老人院,不喜欢跟儿女一起住,那就住老人院。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不想再住了,没住过,很想住,一住过就不想住了。为什么?那滋味不好受。不是说物质生活上不好,是精神生活太空虚。可能见到邻居那个房间里面,今天有个人送出去火葬了,明天见到这边的邻居又送出去了殡仪馆,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我,那种心情很难受。

  我们师父提倡要建立什么?「老人乐园」,这个理念真正帮助老人家离苦得乐。老人乐园是个什么概念?是一个老人大学,不单在物质生活上能使老人家的生活无忧,更重要的是在精神生活上充实他。他可以学习宗教,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他天天都上课,他天天都修行,或者老人家他自己有什么技艺,希望能够传给后世的子孙,他也可以上课,可以教导别人,义务上课。每个人住一个房间,五星级的房间,有人照顾他的生活,好像酒店一样有服务员。而这些服务员对每一个老人如同对父母一样,所以这些服务人员必须要受到《弟子规》的教育、孝道的教育,他是发心来这里帮助老人家的。老人在晚年能够有这样的一个环境,很舒适、很充实、很快乐的这样度过晚年,他下一世会好;如果到晚年是忧郁、悲凉、痛苦这样走的,下一世必定不如这一世。所以我们都要善体其情,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待自己父母要孝顺,把你的孝心扩大,对待一切人、一切老人家如同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帮助他们,希望能够在全世界各地都有这样的老人乐园出现。我们师父曾经在早年提倡「弥陀村」的概念,老人家在「弥陀村」里面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是帮助老人家最后去到最好的世界。

  这里讲的是六种情形,富贵的父母、贫贱的父母,健康的母、衰老的父母,具庆的父母、寡独的父母,我们应该以什么心态去孝顺他们?无论自己父母是哪一种情形,总要全心全力去侍奉父母。难的,我们不可以畏难,容易的也不可以掉以轻心。最后一段是结叹,结尾的感叹、劝导。我们看经文:

  【呜呼。试问身从何来。亲为生我之本。孝为何事。人所自有之心。见我此章。而不动心者。非人也。见我此章。而不堕泪者。非人也。逆子忤媳。见我此章。而不化为孝子顺妇者。与禽兽何异。人人得而诛之者也。】

  这个『呜呼』就是感叹,文昌帝君真的叫做苦口婆心、呕心沥血,为我们讲出这一篇《劝孝文》,劝导我们知恩报恩、返本报始,孝顺自己的父母。他说『身从何来?』我们自己扪心自问,问一下自己身是从哪里来的?我想任何一个人都知道,身是从父母那里来的,如果没父母,怎么会有我们这个身体?『亲为生我之本』,「亲」是父母亲,生我们、养我们,是我们的根本,我们不论是有多大的成就,离不开这个根本,所以不能忘记根本。『孝为何事?』孝道是什么事?『人所自有之心』,人人本有的,孝心人人本有。《三字经》里面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人本来本善。佛法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叫做性德,本性自然流露出来的,人皆有之,这个不用人教,自己就懂得,孝心。

  问题是我们虽然有这个「自有之心」,但是从小到大受到社会的污染,这个污染最重的两个,一个是利,一个是欲,争利、纵欲把我们的自有之心污染了。其实不可以说是污染,为什么?因为自有之心是我们的本心、我们的自性,它不会受污染。就好像明珠上面有灰尘,灰尘污染了明珠,其实不是污染明珠,你把尘擦干净了,明珠还可以放光,没受到污染,所以只能说是覆盖,把我们的自有之心、我们的自性覆盖住,不能够显现,不能够起作用。圣人只不过是把我们的自有之心打开,使我们的自性宝藏开启、如来智慧德相显发出来。这个污染,佛经里面说是妄想、执着,我们说得粗一些,欲望和争利,把这些污染放下,我们孝心才可以生起来。要去除污染,必须要学习,所以学习《劝孝文》,帮我们启发我们的孝心。

  文昌帝君说,『见我此章,而不动心者,非人也』,看见这一篇文章不能够动心的人,动什么心?动我们的孝心,我们的自有之心不能够恢复的、不能够良心发现的,这个人不是人!虽然现在还有人的样子,穿着人的衣服,古人说得好,这个叫做衣冠禽兽,现在是衣冠禽兽,死了之后必定堕三恶道。『见我此章,而不堕泪者,非人也』,我们每次读这篇文章都流眼泪,为什么?良心的感动。孝道是最能够开启我们的善心,所谓「百善孝为先」,孝心一开,善心跟着就开了。『逆子忤媳,见我此章,而不化为孝子顺妇者,与禽兽何异?』过去我们曾经可能做过一些不孝父母的事情,包括我自己在内,常常都忏悔自己过去对不起父母的事情。我记得在一九九七年,我听我们师父讲经,学习这些孝道的文章,有一天真的是良心发现,痛哭不止,忏悔自己的业障,写下「九条孝愿」,发愿从今以后痛改前非,做一个孝子。这个是什么?受到圣贤教育之后,良心发显出来。

  人本来都是善人,没说本来是恶人的,这个世界上没有恶人、没有逆子、没有忤媳,没这些人,只是他的真心本性受到蒙蔽。被什么蒙蔽?一个欲望,一个争利,利益蒙蔽了他的本心,做出了些胡涂事,不知道有因果,不知道有报应。学习圣贤之道之后,他的本性本善就恢复了,就可以化为孝子顺妇,他能够孝顺父母、孝顺公公婆婆。极少极少的人不能够转化,不能够转化的人,佛经里面有一个名词,叫做「一阐提」,一阐提是断了善根的人。其实善根没断掉,只不过是他的污染太重太重了,他的良心很难发显出来,这种人「与禽兽何异?」禽兽里面也有孝顺父母的,我们都听过,小羊吃奶的时候是跪在那吃的,乌鸦长大之后都可以反哺,反哺之义,喂牠的父母,禽兽都懂得孝。如果人不孝顺父母,真的叫做禽兽不如,来世必定堕三恶道。

  『人人得而诛之者也』,是人间法律不能够容许他的存在,道德不能够容许他存在,天也都不能够留他。所以不孝的子女会遭到天谴,天打雷劈,死后必堕地狱。原因是他的污染太重,怎么办?不断的教化,相信人本性本善,人都能够教得好。从哪里教起?从教孝教起。所以今天我们元旦第一天学人间第一事,非常有意义。希望我们在新的一年里面,过去的过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努力做一个孝子,成就自己的德行,奠定自己成圣成贤的基础。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有不妥当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批评、指导,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准提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