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咒念诵网

佛陀智,菩提心,笑伴人生路

发布时间:2023-01-15 12:55:44作者:准提咒念诵网

佛陀智,菩提心,笑伴人生路

  人生就是一道“填空题”。生与死的端点都是既定的,中间的留白由个体自己去填写。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国王弥达斯抓住了精灵西勒诺斯,他问精灵:“对人来说,什么是最妙的东西?”精灵木然呆立,一声不吭。直到最后,在国王的强逼下,他发出了刺耳的笑声:“可怜的浮生啊,无常与苦难之子,你为什么要逼我说出你最好不要听到的话呢?最好的东西是你根本得不到的,那就是不要降生,不要存在,成为虚无。不过对于你来说,还有次好的东西——立刻就死。”尼采根据西勒诺斯的话,推导出了命题的反面。他说,对于那些能够感知到悲剧存在的夙慧之人而言,“最坏的是立即要死,其次坏的是迟早要死。”

  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正像尼采所说的一样呢?生死之道是人生的大苦,它不可以改变,那么我们所能做的,本来就已经很少。把握从生到死的过程,对于我们而言,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从降生开始,竞争就从来不曾消止。甚至在你投入母体的一刹那,就是因为你是十万亿个精子中最优秀的那一个,才得以与卵子结合,获得生的机会。及至走到今天,我们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残酷的竞争。我们如何找到一个道能够让我们立足于当下呢?这就需要我们从内在去进行反思。

  佛教的存在也和人生的存在一样,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非常曲折,从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体悟得道、创立佛教,到现在已有2554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佛教是怎样在竞争中发展、融合,存在至今的呢?释迦牟尼的理念,所追求的是什么呢?是“解脱”,这就是人生最终极的智慧。

  很多人认为佛教是一种迷信,认为佛教信仰的是有神论,甚至是多神论。他们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呢?就是因为寺庙中供奉着许多的佛像。其实在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供佛像的。佛教只是作为类似学派的组织而存在,以理性为传承的基础。如果有要纪念释迦牟尼的活动,也只是供奉一个空的莲花座而已。又经过好几百年的发展,到了公元一世纪,在马鸣论师的发展下,佛教才真正形成了宗教的规制。

  供奉佛像和诸菩萨像,也只是为了以有像的形式来纪念和缅怀这些具有大智慧、大慈悲的先人。佛和菩萨所行的功德,他们修行的法门、留下的典籍,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因此,供奉他们,能够使我们以像观己,对照出自己的不足,以他们作为修行的榜样来学习。很多僧人之所以顶礼佛陀,那是因为他们真的信仰佛陀所修行的方法,信仰佛陀所宣说的真理,所以将他作为上师来膜拜。至于很多人拜佛的动机是出于寻求保佑,这一点虽然我不很赞成,但是由于佛菩萨他们的行迹中包括度人,也包括救苦寻声,所以为了寻求保佑而礼拜他们,也是可以理解的。

  《五灯会元录》中有一则丹霞烧佛的故事:丹霞天然禅师到处游方,有一次到了洛阳慧林寺时,正遇上大寒天气。丹霞就在殿上砍了一尊木佛来烤火。寺院的院主看见了大发脾气,说:“你怎么能烧我们庙里的木雕佛像呢?”丹霞用拄杖在火灰里拨了拨,说:“我烧木佛,是为了取得舍利子呀。”这个院主说:“你糊涂了吧,木头雕的佛像里怎么会有舍利子呢!”丹霞说:“啊!既然没有,那我就再取两尊木佛来烧吧。”

  我把这个故事说给大家听,不是让大家去寺庙里面把佛像都烧光,而是为了说明佛教的思想注重于“理”,而不注重于“象”。“象”是指事物的外在,事物的表象。“象”只是一种表征,而不是事物本身。因此《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那什么是“理”呢?就是指释迦牟尼传授给我们的道理。这种道理使我们快乐,使我们明白是非,使我们得到彻底的解脱。这才能把我们的人生引向光明的正道。

  释迦牟尼放弃了王位,转而追求人生的至理,说明在理性的王国中,有形而上的追求要比尘世的权位、金钱要重要得多。但是他也不是一下子就了悟,一下子就得道的。释迦牟尼出家以后,先后在好几个地方隐居。他曾经追随过一个名叫阿罗陀的先人学习苦行术。但是苦行术的果报只在三界之内,并不是究竟的,于是他又另择名师。后来他又在密林中禅定数息,修行了好几年,也没有成道的迹象。于是他把习得的东西全部放下,观照自己内心的念头,才最终找到了宇宙最终极的智慧。那么,佛陀在菩提树下打坐七七四十九天,最终悟到的是什么?就是 “缘起论”的思想。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也就是“缘起论”与“性空论”的思想。

  “缘起性空”的思想可以譬喻为佛教思想大厦的基石,所以我今天来给各位就这一思想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缘起”就是指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因一定的条件组合而产生的(“因缘而起”),一旦条件起了变化或不复存在,那么该事物也不复存在。就像种子要发芽,需要有水、土壤、阳光等等外因作为辅助。种子是主因,而水、土壤等就是众缘。种子的发芽,需要依靠这些条件,才能够成立。

  但是种子发芽以后会开花,开花以后花朵会枯萎,会结果,果子也会成熟,种子形成的植株也终有一天会坏灭。这种迁流变化的过程,这个不能永恒存在的事实,就叫做“性空”。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至于结婚、事业,那更加是一个迁流变化的过程了。宇宙间的万物生来就有它们的自性。这个自性是什么?就是“空”。只有这个“空”才是根本的、究竟的,换句话说,它既是损毁万物的根本,也是生化万物的根本。

  有一个偈子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如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也就是说,只有依空法观物,这才是解脱人生苦痛的根本大法。

  既然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那么我们应当怎么样去对待我们的人生呢?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往什么地方去,应该做怎样的取舍呢?这就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将“缘起”的道理告诉大家,大家就可以去思考:我们日常做事情,要做成它,需要怎样的因缘;你想要阻止坏事的发生,就要用智慧去切断它发生的因缘。看待事情不要总是只见结果而不见因缘。比如你身边一个人成功了,不要去嫉妒他、中伤他;相反的,应该祝福他,向他学习取经,看看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一个人失败了,也不要去诋毁他、践踏他,而要去帮助他,帮他一起分析他失败的原因,鼓励他重新站起来。这样,你就为自己的人生种下了福田。

  至于“性空”的道理,不是要大家不再精进。如果认为反正这个世界的本性就是空的,从此就一蹶不振了,这是“邪道”,不是“性空”的本意。“性空”是要大家珍惜现在所拥有的,要惜福,要珍惜人生有限的过程;但是同时你也要清醒地知道这个“有”毕竟只是假有,所以不要贪恋,不要执着,不要挂碍。万物怎样去,任它随流去。这才是积极的态度。

  在这里我想推荐大家看一部印度电影,叫做《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作为父母,作为老师,作为孩子,都有值得看,值得吸取、学习的地方。我为什么要推荐这部电影呢?因为我觉得这其中宣扬了一种“人性”的思想。这种“人性”是精进向上的,而不是堕落于物质世界、臣服于理论权威的淫威之下的。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沿着自己喜欢的方向去努力,但是往往迫于社会、家庭的压力,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强迫自己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这就是大家感觉累、痛苦的原因。这部电影为我们构筑了一个追求理想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生存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与我们同样的压力,却给出了不同的人生答案。

  季羡林先生在《我的一生》当中提到,他在德国留学时,每天所在的地方,仅仅是宿舍、教室和实验室。星期天,实验室关门的时候,他就感到无处可去,不知道怎样打发这难过的星期天。为什么他能够在十几年间过着这样简单的生活?又是为什么他在今天能够成为一代大师而受到尊敬?这里的因缘,大家想过吗?这就是“信念”、“理想”,更简单地说,是出于他对于学术的“爱”,才能够做到这样的专注。即使他在实验室中加班到半夜两三点钟,他也会觉得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如果你不愿意做这些事情,那这种生活就是度日如年了。不喜欢,就没有热忱;没有热忱,就很难坚持;不能坚持,你就失败了。

  李开复先生在《世界因你而不同》一书中提到,他第一次到谷歌去应试高级主管的时候,本以为老板会很重视他,会西装革履,正襟危坐。但是当面试时间到的时候,总裁竟然踩着滑车从走廊一路滑进来。这样的童趣,令他大跌眼镜。而且在公司里,每一个桌子、每一面墙壁,都可以作为写字的白板随便写下讨论的创意和结果;甚至洗手间里都放着便笺纸。这是什么?这就是智慧的碰撞,灵感的捕捉。

  大家在管理企业时,不妨多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们的设计总是死气沉沉,为什么我们的业务就是局限在囹圄之中,为什么我们的管理让人无法开怀而感到死气沉沉呢?

  大家在工作中也可以问问自己,我们是不是每时每刻都在着意捕捉、积累自己思想的火花,是不是特别渴望得到知识呢?

  我总是认为,学习不需要什么特定的场合,只要心静下来,渴望学习了,即刻就学习。学习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我们每个人每天拥有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关键就在于你怎么安排、利用你的时间。如果总是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那时间的流逝就是值得悲哀的。到了五六十岁、七八十岁,回首过往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什么事情都没有做成。因此,对待时间、对待人生、对待自己,你都应该要有明确的定位。当你没有定位的时候,说的话都是人云亦云,做的事都是随波逐流,到头来也不过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活过,却不会留下痕迹。

  “缘起性空”的思想也就是要求大家正确地面对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存在规律,遵循着这种规律去做事,才能够心想事成。

  大家是做企业的,我推荐大家有空可以看看《三国演义》。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虽然是站在蜀汉的角度来品评一切,塑造了一系列平面人物,被历代学者诟病为“状诸葛多智而近妖”,但是其中所反映的“人性”的规律还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刘备这样一个寄人篱下,东奔西突的末代皇孙,凭借什么可以拥有三分天下,一壁江山呢?为什么他可以将卧龙、凤雏统统收归门下,为什么曹操曲意奉承而不成的关羽,却那么忠心于刘备呢?他求贤若渴,尊重人才的心是真诚的,行动是谦卑的,因而可以使人才彻底感服。

  古话说:“君子假借于物。”你想要办成事情,就要学会假借。假借什么呢?借你事业成功的因缘。借人才,借环境,借舆论,借市场等等。一个光杆司令是不能够成事的。就好像一堆乱石,一堆杂木,放在平地上是不会动的。那怎样才能使它们动呢?当你改变它们的外形,使它们变成圆石和圆木的时候,稍一推动,它们自然就滚起来了;又或者借助推车、汽车来运载它们,它们也就能够到达你所想要它们到达的地方了。具体到我们的公司,就应该要创立一种制度,制度背后是文化因素的推动,然后借由这种制度来使员工良好地实施起来,这就是“假借于物”的道理。

  联合国WHO组织曾经公布人类的健康准则,仅仅四点而已。分别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道德健康,但是我们常常只能理解到第一点。我们不妨问问自己,自己的心灵是否是真正快乐的呢?我们能够适应这个社会吗?我们是否具有健康、积极的道德准则,符合道德律令呢?试想,如果你周围的人,每天见面,就像是你欠他几千块钱一样,这种人能够与人和谐相处吗?这种人就属于心理不健康的范畴。心理不健康的人,很难处理好人际关系,观点往往比较偏激,做事情就很难成功。

  我在讲课的时候,佛法本身讲得很少,更多的是用生活中简单的例子来观照佛法。大家往往觉得佛法高深难解,但实际上,运用于生活中的佛法,却可以是非常简单的。看书就看书,写文章就写文章,一心一意,不起杂念,这就是修行。

  但是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受到名利的驱策,所思所行都充满了分别心。很多人都想成佛,可是又没有办法按照佛的智慧去思考。对待身边的朋友,人家有钱就去巴结,没有钱就瞧不起人家,这种分别心多么重啊!佛教常说:“众生平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佛性。”也就是说,在人性的角度上看,无论是董事长还是打扫厕所的清洁工,都是平等的。只不过是分工不同罢了。其实不用说人,就是山河树木也都是和我们一样平等的。一味去分别的时候,佛性就消失了。

  《华严经》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三千大千世界可以容纳在一粒芥子之中,一粒芥子也可以自成为一个华藏世界。宇宙中的“大”和“小”从来都只是对比的关系。

  我们来看一个活动的投影:运行的宇宙。让我们把距离一点一点地从现在的地方移开。一百米、一千米、一万米、一万万米……,我们慢慢消失,我们的城市慢慢消失,直到我们的地球都消失为一粒尘埃,在宇宙中只见到无数个光点,那个小小的就是地球。这个时候,你再来问问自己:“我是谁?”你还会用分别心来对待万物、对待众生吗?

  现在我们反过来做一个实验,不断地放大一片树叶:一厘米、一毫米、一微米……我们看到的是什么?细胞、细胞核、染色体……我们看到了核子和电子的运行。这副图景和宇宙中的星云图像不像呢?

  这就是目前的科学能够让我们见识到的华藏世界。

  你说,稍微有一点成就就值得我们骄傲吗?长相稍微庄严一点需要洋洋自得吗?生命是无法想象的。佛教有一部经叫做《阿弥陀经》,它说,从我们的世界到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要经过十万亿个国土。这既可以说是无量劫的时空,也可以说仅仅是一个指甲盖的距离。因为小和大都是相对于个体而不断变化的。

  因此,佛教不断地提请每一个个体注意“空性”,就是要求我们打破事物的表象探求它们的本质。

  前面我们讲到了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由此产生了佛教“缘起性空”的思想。在他成佛以后,就开始在鹿野苑向弟子说法,史上称为“初转*轮”,其内容主要是宣说“苦、集、灭、道”“四谛法”。接下来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道谛”中求得“慧解脱”的修行方法之一——“八正道”。

  这里的“道”是道路的意思,佛教中指的就是消除烦恼、求得解脱的方式方法。

  “八正道”指的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念”这八种修行方式。

  “八正道”既然是自我修证的法门,那么实践它就比知道它要重要得多。

  我们经常说,知道是没有力量的,相信并做到才有力量。否则就只是“所知障”而已。知道的越多,障碍就越大。我们做企业,与学者做学问不一样,要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简单的东西可操作化;也就是说,把所知道的东西通过一定的方式运用起来。

  先说“正见”。“正”就是不斜、不偏,中正平和。“见”就是认识,就是“知”(可训为“智”,亦即智慧)。所以,“正见”也就是正确的见解。如果我们的知见是正确的,那么就能够保持中正,正则通,通则达。如何确定一种见解是正确的呢?就是要看这种见解和宇宙长久运行的规则、事物长久存在的法则是否相一致。也就是说,这种见解一定是“正大光明”的。我上个月去日本时,考察了一个具有四百多年历史的香道企业。他的香道在世界上是最顶级的,日本皇室中使用的就是他的香。我有一个朋友想要代理他们的香,但是他们对此不屑一顾。在他的理念里,只是想着如何将这个品牌更好地、更长久地生存下去,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把他们的企业做得多大,要遍布多少地方,要销售多少的量。他只是跟我的朋友说:“既然我们现在已经认识了,你可以先试着在中国销售我们的香,如果市场好,那合作一段时间以后,你可以再考虑在中国的代理。”当我们想着要把企业做得多大时,就像一棵树的树冠长得非常大,但是它的根怎么样呢?只有根基牢固,它才可以经历风雨雷电而不衰。一棵树如果从小生长在这里,那一次台风一定是不会将它吹倒的,那些被台风吹倒的都是被移植过来的树。这些树看上去树冠已经很大,但是根系却不够深,因此风一吹就倒了。要创立一种企业文化,就要实实在在、一点一滴地积累,树立一个长远的目标,不要急功近利。

  我们的见识常常会陷入错误当中而不自知,比如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今天你一落座,是不是就在想“我”今天的位置好不好。大家在意的只是“我”的工作、“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等等。我们总是希望自己是永恒的、不灭的。其实,这就是最错误的见解。你仔细想一想,那些你认为是你的,实际上真的是你吗?你的头发、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四肢、身体理所当然都被认为是你自己吧?那么那一根掉下来的头发是你吗?不是的,甚至你都已经无法分辨它是不是曾经属于你。你的眼睛、鼻子、嘴巴,这些也都不是你啊!有一个故事说,古代有一个将军去参加君王的宴席。席上他说,今天演奏古琴的仕女的手真是非常漂亮啊!君王于是就把美人的那一双手砍了下来送给他。将军大骇!他不是喜欢那双手吗?其实不是的,他喜欢的是手演奏的状态,是一个过程,一个整体,而不是一双鲜血淋淋的手。这种砍手相赠的做法,我们都觉得很可笑,那么你现在那么宝爱你自己的面子,认为你自己永远不会坏灭的识见,不是也很可笑吗?佛学常说“我空”,就是从整体上、根本上来进行思考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这个道理。

  禅宗有一句偈语:“桥流水不流。”这是一种什么思想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这句话看上去是非常荒诞的,但是对比桥的坏灭过程和水的坏灭过程来说,一百年以后,木桥不再,而水流依依,你说谁的迁流变化更加快呢?外在世界的真和假、有和无引起了种种争辩,而将事物引入本质的识见、洞见空性的识见,才是究竟的、永恒的。

\

  二说“正思维”。佛教所说的正思维就是要离开世俗的主观分别,离开邪妄迷谬,用纯正、究竟的般若来思考问题。起心动念一旦错误,那结果将是不可想象的。商场上有很多造假的例子。前些年有的商人整天都在想着发财,想着上市,就用了违法的方式集资,最后企业上市了,自己也锒铛入狱。人爬得越高,他所受到的关注就越多,就越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正向的思维来要求自己,不合法、不合理的事情就不能够去做,想都不要去想。有句话说:“如果要让一个人毁灭,那首先就要让他发狂。”当他的思想产生了妄念、狂念的时候,他就离毁灭不远了。佛教要求我们有“正思维”,其实就是要从源头上来对治错误的行为。这也是“缘起”思想的一种体现。

  三说“正语”。这就是要求我们用合适、良好的语言来修口业,远离妄言、两舌、绮语、恶口。在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忍不住要去议论别人,说别人的坏话。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就像我们在《日诵警策文》当中读到的:赞美人时,要高声表达;批评人时,要咬住舌头。经常把时间花在说长道短上的人,还能有什么时间去思考,去实践呢?我们前面说过,人生非常的短暂,把时间花在无聊的事情上面,那么就不要再因为自己的一事无成而去责怪别人、责怪社会了。很多时候,暴力争端就是由一两句恶口而引起的。所以,想指责别人的时候,就一定要忍住,多念几句“阿弥陀佛”吧。

  四说“正业”。身、口、意三毒不染,言行清净,这就是“正业”。修正业,而不要造业,这就是佛教对于佛子和居士的要求。其实,这也是各位在家人力所能及的事情。身不造杀盗淫,口不作妄绮语,意不染贪嗔痴,这就是在修行“正业”。当我们要求自己做到以上的准则时,事业可能毫无起色吗?家庭可能鸡飞狗跳吗?不可能的!这样看来,其实你身边所有问题的起因还是在于你自己。我们应该多反思反思自己,而不要去指责别人。

  五说“正命”。正命指的是正当的生活和谋生手段,劝人远离不正当的职业。大家现在依靠自己的本事,安身立命,这就是在行“正命”。那么在佛教看来什么职业不是“正命”呢?比如抢劫、相命、自说功德等等,这些就不是正当的职业。很多人认为佛教徒会施行神通,会给人家相命消灾,这实在是一种误解。我们在佛教的历史上,不乏看到一些宣说神迹的故事。很多人就执迷于这些故事当中,认为只要按照什么神奇的法门,练个十年八年,就可以成佛。这是不可能的!我不否认有夙慧或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异象存在,但是古代神僧的故事,往往不是旨在宣说神通,而是为了说明僧宝心传衣钵的智慧或者潜心修行的果位。很多人看到六祖顿悟的故事以后纷纷效仿,觉得渐悟实在是很痴愚的修行方式。岂知世间一切的顿悟都是建立在渐悟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前面大量的积累和辛苦的参悟,就不可能凭空得到果位。佛教中,常常有凭借智慧来进行预言的故事,这是高僧大德建立在参悟基础之上所做出的推测,但是很多时候,他们都被神化了。“子不语怪力乱神”,站在迷信的角度上来看待佛教,这是我们所不主张的。

  六说“正精进”。不断鼓励自己断恶修善,努力修行,这就是“正精进”。在歌德《浮士德》的故事中,浮士德博士不断地追寻更好的自己,追求渐进的理想,最后荣升天堂。著名的学者冯至先生就把这一历程归纳为是“止于至善”。我们努力精进,这和追求名闻利养是非常不同的。策励精进的人无所求而终有大得,碌碌营求的人整日为了名利奔波而最终丧失了色身,一无所有。佛教教人正精进就是要让我们打开自己的心量,包容一切,奉献一切,付出一切,止恶向善来进行修行。

  七说“正念”。人往往很容易进入发呆的状态当中,一个人在一天里不知道要起多少念头,这其中,十之八九的念头都是荒唐的,不可能发生的,都是妄想纷飞。我们为什么看不住自己的念头呢?因为我们的心里还没有一个“正念”。当正念没有填满自己的心胸时,邪思妄念就会纷纷到来,扰乱我们的修行。佛教教人时时忆持佛法,可以抵制住正念,这实在是一个很好用的方法。当我们胡思乱想的时候,就念几句“阿弥陀佛”控制住自己的妄念吧。这样对于大家的学习、工作也都有好处。

  八说“正定”。这指的是依正确的禅定方式来修行。正身端坐,心注一境,捐弃一切纷零散乱的念头,向内觉察观照,用佛的智慧来观照自己,观照人生,观照世界,这就是正定。下午我会教大家禅修的具体入门方法。

  今天上午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准提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