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咒念诵网

略谈止观

发布时间:2023-02-13 15:51:03作者:准提咒念诵网

  略谈止观

  1996/11/2于加州闻思修居士林

  各位法友、各位居士:我们现在在这里共同地学习闻思修,这是非常重要、非常吉祥的事情。在我们佛教里边,学习佛法了以后,我们应该修行——解行相应的这件事。其中关于修行这件事来说,在流行的佛教里边,大多数还是念佛法门是最普遍的。至于学习禅、学习止观这样的法门还是少数,不是多数的。但是,在最近多少年来,因为多少位大德的提倡,所以学习禅的人、学习止观的人,也逐渐地增多了。可是从佛教史上看,从佛在世的时候修行人的情况看,修禅的人是特别多的,而且禅,从经论上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法门。我们现在的佛教徒,若是欢喜学禅,当然是符合佛意的;当然,净土法门就是又有一个理由。但是,在我个人来看,学习禅和念佛是一致的,并没有冲突。

  学习禅这件事,当然从我们中国佛教来说,有所谓禅宗的这件事。我们现在学习禅,和禅宗的关系,也很容易会联想到;但是我现在所要讲的是根据经论上说的,不是我们禅宗的话头禅,不是这种禅。

  修禅这件事,在《解深密经》上看,它是有先决条件的;在修习禅之前,另外要具足一个条件的。是什么呢?就是要发无上菩提心!你要发无上菩提心,才可以学习禅,在《解深密经》上,佛陀这样开示的。为什么要这样子规定呢?因为学习禅,你若不发无上菩提心,你和禅里面的事情不相应的,是不相顺的,是不合适的。如果明白一点说,就是我们若不发无上菩提心的话,你学习禅,似乎是没有这种需要!为什么要学习禅呢?你的目的何在呢?若发无上菩提心,就是我需要得圣道。我对于圣道,我要求能够成就,你要有这样的目的,你才可以修禅。禅是圣道,不是世间上的色声香味触的事情。所以,要发无上菩提心,才能够修禅;不然的话,你还愿意在色声香味触法上活动,那没有修禅的必要。

  当然,其中也有一件事,常常静坐的人,有可能会减少病痛,增加你的健康,「那我就为这件事修禅」,那当然也是可以,但是那不是佛法里面修禅的目的,不是这种事情。所以,应该发无上菩提心。

  我们平常的时候,出家的法师、或者是在家居士彼此见面,也都会提到这一句话——要发无上菩提心。在《显扬圣教论》上也有发无上菩提心的仪轨的,有一个方法的,不是就是「喔!发无上菩提心」,不是这样意思。我们通常念「众生无边誓愿度」那四句话,也有这种味道,也可以说那就是发无上菩提心。但是《显扬圣教论》上说

  的那个词句是有一点不同的,它那上是说,你要在一位法师的面前,要很恭敬地、很尊重地顶礼,然后你向这位法师说,应该是长跪、合掌,然后你说:「大德一心念!我弟子妙境」,当然都称自己的名字,「从今日始」,我从今天开始,从今日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从今以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静虑及慧,一切皆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我今与诸菩萨摩诃萨和合出家,愿尊证知,我是菩萨!」说三遍。这个文上说个「出家」,当然不出家也是可以,那就不要说这句话。最后一句:「愿尊证知,我是菩萨!」要说三遍,说了三遍以后,就结束了。这样子发无上菩提心。

  发无上菩提心,虽然是有这样的一个仪式,可以名之为发无上菩提心;但是我们在这上面再想一想,应该还不是这样简单的。一定是你这位或者是出家的法师、或者在家居士,要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佛法,你对于佛法的真理认同了,你欢喜接受佛法的真谛,佛教说的无上菩提、说众生的流转生死是苦,得无上菩提、广度众生这件事是有意义的,你同意了,而且是非常认真地做这件事。当然这应该是说,经过一个时期,在你内心要酝酿一个时期,应该是酝酿一个时期的,不是几天这件事就决定了,应该要有一个时期的酝酿,自己内心里面的抉择、观察、思惟、考量,然后决定了,「我要做菩萨」,「愿尊证知,我是菩萨!」那么再举行这个仪式,这就是菩萨了。

  「菩萨」这件事,在佛法里边的意义上看,应该说这个人是个大人!这个人的心量、智慧是非常广大的,不是一般的境界。心量的大小、智慧的大小,从日常生活里边就应该感觉到。这个菩萨的境界,我们若多读经论,自然会感觉到,不是一个平常的人。

  在《解深密经》上提出来,我们若是愿意学禅、愿意修学止观,先要发无上菩提心,这应该也是包括闻思修在内的,应该包括在内。闻,是听闻佛法,博学多闻,在这里就是多闻佛法,应该他对于佛法是通达了,究竟什么是佛法,在他内心一点也不犹豫的决定了,应该是达到了这个程度。这是第一个条件。

  发了无上菩提心,也可能要继续地学习佛法,也可能他已经学习很长一个时期了,他就可以修学止观的这个法门,这当然是因人而异,各有不同的因缘。

  刚才说发无上菩提心,就是他最高的目标,是想要得无上菩提。发无上菩提心,这个「心」是个愿的意思,愿望的意思,就是发无上菩提的愿,就是我愿得无上菩提。这个愿字前面加一个「誓」,誓愿,誓就是决定的意思,我决定要得无上菩提!

  发了无上菩提心之后,他就可以开始学习止观。佛法说学习,和我们一般文字上的运用有一点不同,我们一般运用的学习,我读书就是学习,或者是听别人讲解什么事情,来教授我,我注意地听闻,就算是我学习。但是佛法的学习,固然是包括这一

  层意思,但另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你修行也叫做学习。佛法的学习,这个「学」字的意思广了一点。但是通常为了容易明白,说学习、又说修行,是这样意思。

  修学止观的时候,我们最高的目的是得无上菩提,要广度众生。这样的意味是说,「我现在就可以度众生嘛,为什么要得无上菩提度众生呢?」这里又有一个问题。现在固然可以度众生,但实在是不能度众生的。圣人他要去广度众生的时候,我们看这些阿罗汉,阿罗汉他要去度众生的时候,他先入定,看一看所度化的人能不能接受,他先是这样子的。一看这个人没有善根,他就不去费这个精神了,不要费事了;一看这个人是可以度化、有善根,但是与我没有缘,他也不去度化了。那么他这样子,要有善根、与他也有因缘、时间也到了,他才去度化,阿罗汉是这样子的。我相信佛也是这样子,佛也是,度化众生的时候,他入甚深的三昧,广大智慧的观察,因缘具足了,他去度众生。我们凡夫没有这种力量,凡夫只是随他自己的分别心,想要说什么就说什么,对方是不是能接受,那都不管了;当然也可能会接受,这和佛菩萨是不同。佛菩萨圣人度化众生,是不空说法的!他要去说法,一定有可度的众生的。你从《阿含经》上看,佛这时候他不在这儿住、他要走了,他到另一个地方去了,就是那个地方有众生可度,不然他不去的。他的一动、一静,都是能度化众生的。说这个众生还是不可以度化,但是佛有其他无量方便去栽培他,栽培他的善根,叫它成熟。我们凡夫很多的时候都不及格,很多的地方都不及格,所以度化众生很少。但是还是应该努力,虽然是不及格,也应该努力,不要就放弃了。

  我们在凡夫的时候,因为从闻思修上感觉到佛法的重要,佛法是甘露、是长夜的明灯、苦海的慈航,是应该要做这件事,那么他就发无上菩提心,去学习佛法。为了能够有效地度化众生,所以自己要修行。要修什么行呢?就是修止观。止观,当然是有戒定慧。前面还有一个戒,止观就是定慧。

  修的时候,佛法论修行,第一个目的,刚才说发无上菩提心最高的目的——我要成佛!那当然是最圆满的,但是那是要循序渐进,不是一下子就成功了。所以按现在能办到的第一个目标,是要见到真理,要做这件事才行。怎么样去见真理?就是要止观。我们读《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这就是见真理。但是,见真理不是嘴说的,嘴说是不行的,要有止观的修行才可以。所以,他现在开始修止观,他现在的目的是要得圣道、要见到真理。那么禅宗的话,「明心见性」。若从《金刚经》上说,那就是「若见诸相非相」,应该是这么说;「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上是这样说。

  有这样的目的,见到圣道以后,有几种好处,就我们凡夫容易犯的错误来说,见到圣道,自己的烦恼可以控制了、可以不动。控制烦恼不动,不是说平常的时候,说我有很多烦恼,但是有的时候也心平气和,不是贪瞋痴,这个不算数;就是引起烦恼的因缘具足了,烦恼不动!这就不是平常人能办到的。但是若见到真理的圣人,也并不是一下子所有的烦恼完全清除了,只是一部分,一部分的烦恼排遣出去了,没有了,那么还有很多烦恼存在的,但是他能控制住、能调伏,使令他心不动,有这样的好处。你若去广度众生的时候,烦恼动了,这个事情怎么可以!所以,见到真理,烦恼能不动,这是第一个好处。第二,你说的佛法,决定能符合佛法的三法印,一实相印,你说的决定是佛法,而不会以非佛法当佛法去为人讲的,不会这样子,所以这是第二个好处。

  我们凡夫的人学习佛法,就是从这两方面容易犯错误,就是讲的佛法,讲得不是太对,但是就当佛法讲出去了;再就是自己本身容易有烦恼。但是若是见了圣道的人没有这个问题。所以,菩萨想要修学止观的目的是在这里,保证自己去度化众生的时候,不犯错误,所以要修学止观;说「我为了得无上菩提」,那是最高的目标。所以要修学止观,有这样的需要。

  当然,有人说有神通,有天眼通、有他心通、有神足通、又有宿命通,有很多很多的神通,我们也很羡慕,这个神通从那儿来呢?就是要从禅定里边来,没有禅定的人没有神通,就是有神通,那个神通也靠不住,有神通,神通也是靠不住的,有的时候也可能灵,有的时候就不灵了;如果没有禅定的话,那个神通靠不住。若有禅定的时候,有了神通,那个神通也多数是灵的,也不是百分之百灵的,也有时候是不灵。

  所以,为了得禅定、为了得神通而修学止观,也是可以,也不是不可以。有的人说:「你讲神通不对」,讲神通,我看也没有什么不对,若有神通就能度化众生,你没有神通,你度化众生,众生看你和我一样,我不接受你,我不听你话,你度化众生的条件不够,所以讲神通也是对的;当然其中先要见圣道,见到真理,第二再说有神通,得神通也是可以。那么,为什么要修止观?「我想要得神通!」我认为是可以,这个理由是对的,因为要度众生,没有神通不能度嘛!所以我还是同意这个说法,不过,就是不要搞错了就好,这是第二个理由。

  第一个要见到真理,第二个是想要得神通,第三个理由是什么呢?我们一般的人,我们没有修行的人,我们饿了的时候,吃饭吃得很可口,心里也欢喜;我身体健康没有病痛,我心里也欢喜;这样的感觉是正常、是对的。但是在佛法里面说,修禅定能得轻安乐,轻安乐也名为三昧乐,这个三昧乐和一般的我饿了要吃饭的快乐、我身体健康没有病痛的快乐,那要比那个高得不知多少倍了?是更高更高的!我们一般的人

  这种情形,当然有些人在社会上做种种的事业,当然我是出家人,我没有这个经验,但是我从报纸上看,从各位居士口头上的介绍来看,也都是很忙,明白一点说,也都是很辛苦。人世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管是向上、向下,都有些不愉快。为什么吃了这么多的苦头,要去做那个事呢?做什么?我认为就是为了享受。还是要享受,如果完全没有享受,他能受得了?还是要有享受,享受是什么?就是乐,还就是这么回事儿。但是这种乐,你去求得这种乐也很难,你想求这个乐很不容易;求到了以后,你还要保护,保护得不合适就失掉了,就会失掉。没有失掉,你还时常地心不安;失掉了,你心里很苦,很痛苦,我看任何人都一样。

  你若是修禅定、得三昧乐,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你要求这个三昧乐也不容易,也不是容易的。求得了以后,你若谨慎一点也不会失掉,会很安乐、很自在,有广大的神通作用。这个情形也不同,和一般的欲乐不同,一般的欲乐烦烦恼恼的,很多的问题。怎么知道有很多问题呢?因为有很多律师;有很多律师,就知道人世间的纠纷很多;有警察,就知道这个地方有问题,治安有问题;还有核子弹,所以这个世界不是可以长安住的,不可以长期在这儿住,这个地方不是一个久居之地。若是你能够修止观、得到三昧乐,这些问题都没有,和任何人没有纠纷,和任何人不起纠纷。我们人世间所争的这些事情,得禅定的人他没有看上眼,他不注意这些事情,他都放弃了,所以没有纠纷,他的安乐是一直地可以相续下去。所以在我们现实上人生的苦恼来说,为了得三昧乐,我要修止观,也是可以,我认为也很好,也是可以。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理由,其他的理由我们不说了。为什么要修止观,就说到这里。现在,我们就开始说怎么样修止观。

  修止观当然要有一个准备,准备什么呢?第一个,你对于止观的这个法门,你要完全通达。怎么样止、怎么样观,你要完全通达;你还不大懂,怎么可以修止观?这个事不能。先要把止观的法门学习,这是一个条件。

  第二,应该是在寂静的地方住,在吵闹的地方不太合适,要寂静的地方才可以,当然我们现在在这里我也感觉到很静,这也是可以,这也就是寂静的地方,也就是可以。要空气好的地方,当然在山野里面是最好,山野里边空气好,也比较寂静。空气好也能帮助身体健康,身体健康也能帮助你修止观。若说是虽然这个地方静,空气不好,这个地方潮湿得很厉害,你也不应该在那里住。所以这里面也有些应该注意的事情--在寂静的地方住,不要吵闹的地方。

  再就是欲的问题。我们人都有欲,而欲和止观是不能并存的,我们读孔明的《出师表》,「汉贼不两立!」这个欲和止观这种法门也是不能两立,你若有欲就不能去修禅,你若想修禅就不可以有欲。但是有欲,你轻一点也可以,你虽不能够断这个欲,

  但是轻,也没有大的妨碍;若是重的话,止观是修不来的,你修不来。修不来的话,就白辛苦了。所以,若愿意修止观,而又不能断欲的话,欲要减少;欲若减少,还可以,还可以修。这是一样。

  其次,应该有共同意愿的人,大家在一起修,也是比较好。说是只是我一个人修,当然也可以,如果你的意志特别强,那也不需要一定要有一个伴。可是,多数人不见得那么强。我坐那一会儿,腿子痛了,我就放,我就不坐了;我若疲倦了,我就去睡觉了,我不修了。若是旁边有几个人共同修,你可能不会这样,可能勉强一点,我不去睡觉,一定把这一小时坐下来,不然的话我不去。那么,无形中你能够精进,彼此互相能够帮助,精进、不懈怠,那么你就容易成功一点,也有这种事情。所以,有一个伴也是好。

  另外,若是有一个教授的善知识也是好,有什么难题、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去请教。因为修行这件事,我们是很平常的凡夫,若修行进步了,就从凡夫的境界向上进步了,向上进步的那个不是凡夫境界,不是一般的境界,是你从来没有经验过的事情,所以你若没有人教授,那也是一件事。若自己多读经论,多读《高僧传》,多读古人关于静坐的书,多读,也是有帮助。所以我们知道,从这些修行上的事情可以知道,我们不是出现在佛在世,没有遇见佛,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如果你拜一个大阿罗汉作师父,就没这个问题,拜个圣人作师父、或拜佛作师父,就是没这个问题。但是今天的佛教不是,不是那样子。所以,末法时代的苦恼,就是这个,这是其中的一样,其中的缺点之一。说现在是正法时代,这句话说的容易,你真实去做的时候,不是那么回事儿。「我用功修行就是正法!」不能和正法相比,正法时代有很多的圣人,我们现在没有圣人,所以这是困难的事情。

  这是想要修止观,预先应该准备的事情。这要看天台智者大师的二十五方便,《摩诃止观》里也有,《释禅波罗蜜》也有、《小止观》也是有。当然,「你说这么多的事情太麻烦了,我不修了!」这个事情是那样,你想得个博士学位,要学多少年?你要学多少年,然后才能得博士学位?现在要办生死大事、要转凡成圣,你想做圣人,这件事是个小事情啊?当然,你若怕麻烦,这件事只好不做了。那么,这一段我就说到这里,现在我们就开始讲修止观,看怎么样修止观。

  「止」这个字,就是停止,或者是息止,主要就是把自己的妄想停下来,不要虚妄分别,这是一个意思。我再重说一遍,要把自己的虚妄分别都停下来,这是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把这个心安住在真理上,这是第二个意思。我看这两个意思,要很久才能办好、才能做好,这是两个意思。

  怎么样才能把我们内心的妄想停下来?我们先讲这一点,怎么样才能停下来?我们从久远以来,我们的习惯,心里活动的习惯,就是非常自由的,我愿意想东就想东,愿意想西就想西,是没有限制的;现在忽然间叫它不要动,这是很难的事情,是很不容易。

  《大智度论》上有一句话,说这个「蛇行常曲」,蛇走路的时候是弯弯曲曲地向前走;「入竹筒中则直」,蛇若入在竹筒它就直了、它就不弯曲了。这是在《大智度论》上说这么一个譬喻;说我们这个心,从久远以来的活动就像蛇似的,老是弯弯曲曲的、东想西想的,现在若修止,叫它定下来,它就直了。

  佛陀慈悲的智慧告诉我们怎么样做呢?怎么样做,它才能够没有妄想呢?佛陀告诉我们方法,要有一个所缘境。明白一点说,就是选一个注意的地方。很多的地方都可以注意,但是现在从其中选择一个,你心就住在那里不要动。

  说是有的人静坐,他完全不管这个事,他也可能没学过,他没有所缘境,说心就能够静下来;这句话,我相信几分,不完全相信这句话。那么,现在佛告诉我们,叫这个心不要东想西想,安住在一个地方,在这里住下来。这个地方是那里呢?佛陀说也有很多的所缘境,最通常、最普遍、大家都可能容易这样做的所缘境,就是息。

  我们这一口气呼出去、又吸进来,这叫做息,就是用这个息作所缘境。我们这个息呼出去,「呼出去」这句话,不是你故意的,它自然的生理上自然是把这个息呼出去,它自然的又吸进来,不是你有意的,这个地方很多人都会误会了,就是你不要有意地去推动它,它自然的呼、自然的吸。

  为什么称之为「息」呢?因为呼出去以后,它不会无穷无尽的呼,到时候就停下来了,停下来的时候,但是也没有吸,这时候就叫做息,这叫做出息。息的时间当然是不长,然后这个气就吸、吸进来;吸进来,吸、吸就不吸了,又没有出,也有一个息。所以我们有两个息,其实是有四个息,出也叫做息,出、出又不出了,一个息,这是两个息;往里面吸,这是一个息,吸、吸又不吸了,也没出,这又是一个息,所以是四个息。这四个息,不静坐的人不大感觉有这么多的息,但是你常常静坐,这四个息就出来了,就有四个息。

  以「息」为所缘境,就是用这四个息作你的所缘境。那么,这四个息作所缘境,怎么样作法呢?佛告诉我们,这个方法就是知,你知道这个息出、知道这个息入,知道这四个息的差别,你就是知,就可以了,这件事就成功了,只是知就好。怎么样办法呢?就是刚才说,你在空气新鲜、又寂静的地方,要把这个座位预先准备好,这个座位要弄得舒服一点,或者单跏趺坐、或者双跏趺坐都可以。如果是初开始坐,可以随便坐;坐久了,你就单跏趺坐;单跏趺坐久了,就可以双跏趺坐。但是我们佛法的

  书里面说,女人不要双跏趺坐,男人双跏趺坐。女人双跏趺坐坐久了,对身体不好,对身体的健康有点事情,你少少坐半小时也无所谓,坐久了,有点事情,所以应该是单跏趺坐,男人可以双跏趺坐。

  这样坐下来之后,初开始坐也不感觉到有什么需要,久了的时候,这个腿会感觉到凉,所以你应该用个大毛巾包起来,包起来它就不凉。包和盖还有点不同的,因为你常常坐,你就会感觉到,包起来比盖好。你若只是盖,有的时候还有问题,这个风有时候吹到你,你腿会痛,膝盖痛,你就不能坐了,有困难。所以若包起来,就可能会避免这些事情。

  还有一样事情,就是穿的衣服宽大一点,不要太瘦。穿得宽大、轻松,轻松的时候,这个身体的感觉好一点;如果很瘦、很紧,对于静坐还不是太好。所以应该穿宽松的衣服,坐在那里。

  完全都坐好了,应该当然是端正而坐,这个眼睛应该还是合起来,眼睛还是合起来好。若是你感觉到有点昏沉,可以把眼睛睁开;如果没有昏沉,还是合起来好。牙齿合起来也可以、不合也可以,但是口应该合起来,口应该合起来。

  舌抵上颚,这件事也有好处,舌抵上颚容易有口水。口水有什么好处呢?有口水也是能帮助身体健康的。我们说返老还童,口水多容易返老还童。但是你若注意,年轻人口水多,年纪大的人口水就少;如果年纪大、口水还多,这个人一定是长寿的。你若能够舌抵上颚,使令口水无形中加多,那不也是好吗?若是故意地鼓弄舌头,叫这口水多,也有可能,也是可以,不过那就是另一回事了。现在说修止观,你只是舌抵上颚就好了。

  坐下来的时候,这两个手,左手在右手的上边,放在腿上,靠近肚子。靠近肚子比较好,若和肚子远,也是可以,但是久了,可能会感觉有一点疲倦,靠近肚子就轻松一点,不过这都是小事情。

  这样完全坐好了以后,你心里面念两句话,舌头不要动,默念两句话:「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长、知息短」。我知道这个息出了、呼出去,知道息入进来,知道息长、知道息短,因为这个息有时候长、有时候短,也是不一样的。或者是小孩子,或是中年人,或老年人,这个息的长短都有不同。修止观的人修久了,它也有变化,这个息长短有变化的。你坐的时候,你先念这两句话:「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长、知息短」,然后就坐下来,然后心就不要动,你就是知,知道这息在出、知道息在入,知道息是长、知息短,你就负责这一件事,就是知!它是出、是入、是长、是短,它自己安排,你不要管它,你只负责知,知道。

  《清净道论》上说,两夫妻去玩秋千,太太坐在秋千上,她先生坐在地面上用手一推这个秋千,这个秋千就荡过去、也荡过来。经过中间的时候,那边也不看、这边也不看,就看中间,从这里过去了又回来、过去又回来。这就譬喻你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长、知息短,譬喻这个知,你只是负责知。你不可以不知,出也知、入也知,长也知、短也知。一直是知,就没有妄想,所有的妄想都没有,心就是寂静住下来,寂静地安住在那里不动。这就是把所有的杂念都排除了,心里面寂静住,这就可以说是知了。

  我相信各位也会有这种经验,什么经验呢?不要多分别,你不要多分别。很多的烦恼,由多分别来的。你若不分别,心里面很平静,没有事;一多分别,就有事情了,很多的问题都来了,我相信各位能有这种经验。你有了这个经验,你的智慧就来了,「我不要去想!」这些苦恼的事情,令人心里面不安的事情,你愈分别、愈苦恼,你心里面不想,心里没有事。这是一个很现实的、很真实的、每一个人应该都有这种经验,我不知你们同意不同意这个说法。的确是这么回事!

  你若是在静坐的时候,心里面寂静住,假设你坐一个钟头,你有半小时心里面寂静住,然后放腿的时候,你身体感觉到很舒服,身里面就会很舒服。

  《大毗婆沙论》上说一句话,你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长、知息短,你能寂静住的话,比你吃补药还更好!比吃补药对身体的健康有更大的帮助。所以,心里面不要去分别,那些苦恼的事情,你分别它使令自己很不好,对自己有很大的伤害。但是,「我停不下来,我非想不可;某人对我对不住、怎么怎么,一直地非想不可!」你多静坐练习,多练习心寂静住,就可以,就有能力,就是不想,就可以不想!不想,你身体很安乐,因为心里面没有这些烦恼的分别,心里面很自在,身体也比较好一点;你常常思惟、忧愁、烦恼,对身体健康有伤害。

  所以,「我念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啊!我苦啊,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这就是救苦救难!你就是心里面不要去想那件事。你想老半天,问题还不能解决,只是对自己苦恼。假设你练习静坐修止的话,立刻这问题解决了,你不要去想。等到你功夫成就了,想也没有问题,因为想的时候,心里面没有苦恼,那时候可以;我们现在不可以,我们现在心里面很多的贪、瞋、痴、慢、疑,各式各样的烦恼,一有因缘贪瞋痴就出来了,出来了就苦恼。所以现在用止的方法,叫心不要想。

  但是,你要肯拿出来时间训练自己才可以,你不肯拿出来时间,「我没有时间!」人家打禅七的时候,「不行,我没有时间,我不能去参加!」当然了,好,你不参加,你没有这个训练,到时候这苦恼事情来了的时候,你只好苦恼了,只好这样子,没有办法,谁也救不了。当然,相信佛法的人,「我念观世音菩萨」也可以、「我念大悲

  咒」也可以、「我念《金刚经》」也可以;但是,到那时候没有心思念咒、也没有心思念经,就是老想这苦恼的事情。所以,人要有几个知心的朋友,也好一点,他来和你共同地念大悲咒、共同地念《阿弥陀经》、念《金刚经》、共同地静坐,因为自己也学过,这时候有可能会这样做;若是你完全没有训练,不行,做不来,想要做、做不来。

  所以,我们学习止观,观先不说,学习止有很多很多的好处。另外一个好处,「我念佛,我不修止观,我念佛」,念佛,你修止也有好处,使令你念佛的时候一心不乱,你容易一心不乱、你容易心不颠倒,对于念佛不是有帮助吗?所以我认为,多静坐对于念佛也有帮助。所以念佛的时候,你也可以把佛号停下来,心里面寂静住,也是好。

\

  念阿弥陀佛一心不乱,应该包括两个意思:一个念阿弥陀佛名号的时候,没有杂念,叫做一心不乱;一个是不念佛的时候,也是一心不乱。你不念佛的时候一心不乱,念佛的时候当然也一心不乱。你能一心不乱,心就不颠倒,这种功夫你修成了,你临命终的时候,也是心不颠倒、也是一心不乱,那么就容易往生阿弥陀佛国了,所以也应该这样学习,也是应该的。这是学习止。

  我刚才说这个方法,当然是可以这样子锻炼。但是事实上,你锻炼、你这样学一学、你试一试,也可能有效、也可能还是无效,就是妄想还是来了。我是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长、知息短,但是妄想来了,就不知了,不知道息出、入、长、短了,就是打妄想去了,还是有这种情形,那怎么办呢?加上一点事情,加上什么事情呢?就是数数,数一、二、三、四、五的这个数,这个息的出、息的入,你在出入这个地方计数,出的时候数一,再出的时候数二,再出就数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样也可以,数数。

  但是数数这个地方又有一个问题,因为我们这个息的一出、一入,我们的注意力,容易在鼻子这里,容易在鼻端这里;你一天只静坐半小时、或者一小时,也可能没什么问题;若是你一天坐八小时的话,那就有问题,时间久了就是有问题。那么怎么办呢?不要再注意鼻端,注意肚脐这里。

  息的一出、一入,肚脐这里就会一起、一落。息入进来的时候,肚子就膨胀起来,就起;息呼出去了,肚子就落下来了。所以你注意腹部的起落,就是息的一出一入,是一件事。所以,若数息的时候,数这个起落,也就是数息,一起、一落,你或者数落、不要数起,若数起、就不要数落。如果起也数、落也数,也可以,就是忙了一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直地数,数很多的数。若只数落、而不数起,你就空闲一点,有一点空闲,也是可以。或者是经过三个起落(三次的起落)再数一,再经过三个起落数二,就这样一、二、三、四、五、六数,也是可以的。

  只要你常常数,你熟悉了,熟能生巧,你就会有个方法出来,你自然会出来一些方法,就使令这个心安住在这里不动,安住不动。

  但是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男女的问题,男人似乎这个修行的事情和女人不同,我注意肚脐的起落没有关系,但是女人不一定。若是出家的女人也好一点,在家女人还是有点问题。所以注意肚脐起落、和注意丹田,在家的女居士,年纪大的人也可以,年轻的人就有问题,所以那只好这个方法也不能用,你还是不能用这个方法。

  不能用这个方法,就得想别的方法,注意脚趾也可以,注意这个大脚趾。这五个脚趾头,大脚趾大一点,这个目标显著一点,你的注意力容易集中,也是可以。或者注意脚底、脚心也可以。你叫这个目标显著,你心就容易住在那里。

  或者是你的座位,不要坐在地面上,若长期地愿意静坐的话,(不是坐这种椅子)用木头做这个方凳,稍微高一点,这个椅子下面有个空。空那个地方,你若会画,可以画一个莲花,把这莲花的颜色弄得显著一点,应该白莲花比较好,就是放在这个空这里。你坐在座位上,你心里面就注意这个莲花,也是很好,也是可以这样做;那么就避免有其他的问题。这样子使令这个心不要动,这是一个方法。

  说不要动,当然我们若有恒心、有毅力,也应该能够成功多少,会做到的;但是也不一定,人的因缘就是不一,不一定。有的人能做到,有的人也有困难,还是做不来,也是有困难。刚才说数数,数数使令心能够安住在那里,也是好。但是也有的人,我听一位法师讲,在纽约有个天主教的神父,有兴趣学习佛法的数息观,他数这一、二、三、四、五,他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数不完,怎么也数不到十,心里就乱了,就是困难。所以,事非经过不知难!我们有的人可能不感觉什么,一下就数到十,数到几百、几千都可以,但是他就是数不完,数不到十,数到三心就乱了,最多数到五、六、七,心就乱了,总是数不到十,就会有这个困难。

  论修行的事情,年轻人应该是好一点,年轻人有几种好处:这个身体各部分的机能正常,眼耳鼻舌身意各部分都很正常,修行也好一点;如果各部分有一点退化,就会困难一点。所以人年轻的时候开始修行好,「莫待老来方学道!」年轻的时候要修行,这是一。第二件事,年轻人当然在社会上的熏染轻一点,也是好;轻一点,心也就洁白一点,心里面光明一点,心里面清净一点。心清净一点,你在数这一、二、三、四、五的时候,它就没有各式各样的杂念进来;你熏习得太深了,不行,心里静下来了,突然间那件事出来了、那件事出来了,心里头乱,也有这个问题。

  我们刚才说这个欲的问题,欲能扰乱你的定、扰乱你修止观,所以没有欲也比较好,有欲就是有困难。这是说修止有这样的事情。

  若实在有困难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修止有困难,我只能够修五分钟的止,五分钟我能够没有一切妄想、没有杂念,也很好。五分钟,你真常常静坐的人,你会知道,有五分钟心里面没有杂念,也是很好很好,已经不错了。但是过五分钟就支持不下去了,就乱,那怎么办呢?

  还有一个办法。到这个时候,当然不需要看钟、看表,五分钟了,也不必;你酌量,这个力量只能到达这里,就不要继续止了,就改变一个题目。改变什么题目呢?你会念大悲咒,你念大悲咒;如果你能把《金刚般若经》背下来了,你这时候就背《金刚经》,背它一遍以后再修止,再继续修止,也是可以。说《金刚经》那么长,其实《金刚经》不算长,如果你嫌长,不愿意背,背其中一段也可以,背几段也是可以;背《心经》也可以;背《法华经》里面一段、《华严经》里面一段,也都可以,当然要是佛法,一定是要佛法。你背一段,然后你再修止,也可以,也是可以的。那么这样子,你止它一会儿,再去背一段经,或者是念一个咒,或者是怎么地,也是可以。这样子慢慢地练习,你这个止就进步了。如果你不这样做,过了五分钟、六分钟以后心就乱了,一直打妄想;打妄想多了,你这五分钟止都止不来了,就破坏自己的止。所以一定要这样办法,这样子办。

  另外,就是什么呢?就是我刚才说这个欲的问题,欲若是重了、印象太深刻了的时候,你止不来,你一静下来的时候,很多不清净的妄想都来了,就扰乱自己,那怎么办呢?也有一个办法,就是修不净观。修不净观,在《法句经》上有个偈子:「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疾病多思惟,绝非常存者」。你就把这个偈子念一遍,念它一遍,心里就按这个偈子想。我把这个偈讲一遍。

  「观此粉饰身」,观察这个身体,用种种的庄严来装饰这个身体,我穿一个好衣服,戴一个好的帽子,或者是怎么样来装饰这个身体,刮刮胡须,或者理理发怎么地,来装饰这个身体。「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这个身体就是一堆骨头,一个髑髅骨、颈骨、肩骨、脊骨、肋骨,乃至到大腿的腿骨、膝骨,乃至到脚趾骨,这骨头一节、一节的连起来,包上一层皮,他会走路、会说话、会骂人,就是这样子。你就这样子,「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观它是一堆骨头。

  而这个「疮」怎么讲呢?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地方都是疮。譬如眼这个疮,眼怎么是疮呢?这个疮,我们人若是长疮了,那个疮都肿起来了、溃烂了,会流脓、流血,这就是疮。我们的眼睛不是疮吗?眼睛也是疮。眼睛看见这一切的色相的时候,这贪瞋痴就来了,贪瞋痴就是血,就是脓、是血。从眼睛看到可意的颜色、或者不可意的颜色,就会流出来贪瞋痴的脓血,所以眼睛也是疮,眼睛譬之为疮。耳也是,眼

  耳鼻舌身意都是,它遇见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的时候,不是贪、就是瞋、再就是痴、慢、疑。所以这六个疮,往外流贪瞋痴的脓血,这不是可爱的境界。

  「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疮就是伤,看这身体是这样子,这身体可爱吗?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

  「疾病多思惟,绝非常存者」,这个身体还有一种毛病,常好有病,还要看医生,很多很多的病痛,不是这个病,就是那个病,去看医生。看医生,说是医生好,把我病治好了,过几天又有病了。「疾病多思惟」,另外一个毛病,就是妄想很多。心里面东想西想,疾病多思惟。「绝非常存者」,这个身体决定是,不是长久存在的、要死掉的、要老病死,观察这个身体要老病死,观察这个身体就是疮、是一堆骨、很多的病痛、妄想很多、一定还是要死掉的,没有什么可爱的。

  就是用这个颂,你多念它几遍。你多思惟它几遍,这个欲心就没有了,欲心就停下来了;停下来的时候,你这时候心里就可以止,就可以修止了。你如果愿意修止观有成就、希望有成就的话,也可以拿出来一部分时间,多修不净观,把欲破除去;欲破除去,就容易得禅定,容易成就止观,就不是太难。

  我们欲界的人修学佛法,其中这个欲是最大的一个障碍。所以,假设用这个方法修止有困难,可以修不净观,再加上我们也可以念大悲咒、也可以念《金刚经》、可以念《般若经》,这样子来调,来调这一念心。你常常这样做、常常这样做,这个心慢慢就会停下来,这个止就有可能会成就了。假设你坐一个钟头,最多有一个妄想,这六十分钟坐下来有一个妄想,这已经很不错了。这个时候,最少你可以坐四个钟头、五个钟头,能坐。就是连续地、不断地可以坐它五个钟头、七个钟头、八个钟头都是可能的,都能坐的。到这时候,不见得有神通,但是可能会有灵感,你可能会有点灵感,什么灵感呢?今天天空一点云没有,但是你知道今天要下雨,你知道;今天也没有谁来电话,但是知道这王居士今天要来,就会知道,就是有这个灵感。但是灵感不完全是灵的,有时候也不灵。这不是神通,就是你心静下来,对方的事情,他心一动你就有感觉,是那么回事。

  你止若能修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很不错了!你可能思想会有变化。以前我一天拿出一个钟头,我可以静坐;其他的时间,你可以把别的事情减少,这件事可以放更多的时间做,你的思想会转变、会有变化,你会感觉到静坐修止的意义强过去赚钱,比赚钱的意义更大,你从你自己的修行上会感觉到这里;如果你没这个修行的时候,不行,「这没什么意思嘛!腿又疼、腰又酸」,就不欢喜;但是你若到这个程度,思想会有点变化、会有转变,就不同了。这是修止。

  修止和修观这两件事,当然是不一样,可是在修止观的人来看,多数人欢喜修止、而不欢喜修观,多数人有这种情形。这情形是什么呢?因为修止若有一点相应了,舒服!身体感觉到舒服,并没有轻安乐,还没有,但是感觉到舒服,心里就生欢喜心,就是我坐了一个钟头,还欢喜再坐一个钟头,坐一个钟头还欢喜坐,会有这种情形。

  修观的时候,初开始修观,没有什么好,所以对于修观的欢喜心,不如修止来得强,人是这样子。当然,这也没有关系,可是自己应该知道,知道有这件事。而在佛法的立场来看,修观是重要过修止,修观是更重要的事情。可是,修观又需要假借止的帮助,观才能够有作用。这两个,修止也需要、修观也需要,而不能够单修一种,不行的。但是初开始多修止也是对的,因为初开始,我们身体上的感觉,都是平平的这样子,没有什么值得那么重视要这样做,所以你多修止容易生欢喜心,使令你自动地愿意继续修下去,所以先修止是对的。所以,虽然修观是重要的,但是先修止,这个问题是在这里。

  修止的时候,在《瑜伽师地论》上有「九心住」的分别,有九心住的差别,就是前后有九个次第,这九个次第你成功了,这时候叫做「欲界定」。有欲界定、有色界定、无色界定,这个时候是欲界定。这九个次第,我简单说一下,你们也可能会看见过,这在《成佛之道》上也是有,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上也是有,但是这都是出在《瑜伽师地论》上面。

  第一个是「内住」:内住就是,我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长、知息短,一开始这样子把这个心收回来,不在外面的境界攀缘了,心安住在这个息上面。其中就是两个相貌:一个是明、一个是静。就是我们睡着觉了,心里面什么也不知道,昏;现在你安住在息上,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长、知息短的时候,心里面很明了,这是一个相貌。第二个相貌就是静,心里面没有其他的杂念,有杂念就是动,就是散乱了;现在是心里面没有杂念,心里面是寂静的,心里面没有昏沉,是明了的,这是你安住在所缘境上的一个相貌,就是明静。等你修成功了才有乐,明静乐;没成功的时候,乐没有,只有明静。心里面不攀缘外面的境界,在息上安住下来,明静而住,这叫做内住。

  「等住」:这个「等」怎么讲呢?是前后相等,我前一念心明静而住、我后一念心也明静而住,前后相等、继续不断地明静而住,这叫等住;有的地方也叫做续住。你最初一静坐的时候,你就要求自己这一念心让它继续不断地安住,叫做内住、等住。

  「安住」:安住怎么讲呢?安住这个地方是说,心跑了,再把它收回来,安住在这里。

  第四个是「近住」:近住是什么意思呢?近是亲近的意思,我同你接近,我同你亲近。这样意思是什么呢?是表示愿望的意思,希望的意思。就是我一开始学习静坐

  的时候,我心里面一直地希望我能够得到定,我与定的境界,逐渐地向前接近,逐渐地同它接近,所以近住也有一个进步的「进」的意思,向前进的意思。我现在心里面散乱,继续向前进,不散乱,一直地、一直地向前进步,进步到禅定的境界。当然,事实是这样子,也是表示内心的愿望,我一直地不要散乱!坐下来的时候,我一直地要注意,不要去打妄想,希望内心一直地能够寂静住,能达到禅定的境界,这叫做近住。

  第五个是「调顺」:调顺怎么讲呢?这个地方倒是很重要。调顺,是说你长时期地静坐以后,你会知道自己的毛病在那里。这个毛病有两个情况:第一个,不静坐的时候,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接触色声香味触,这是一个情况;第二个情况,我静坐的时候,我的眼耳鼻舌身意,不去接触外面的色声香味触,但是内心里面有色声香味触。我不静坐的时候,我接触色声香味触的时候,我心里面要注意,注意我的心不要贪瞋痴;在这色声香味触上,我要保护自己的心念清净,不要贪瞋痴。如果我心里面动了,立刻地要把它制伏住,要诃斥自己:「我久远以来,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一直地为贪瞋痴的烦恼所伤害,我今天不要这样子,再不要被你伤害了!」诃斥自己。这是在色声香味触,不静坐的时候,你要这样对付自己,这叫做调顺。

  第六个是「寂静」:寂静,就是静坐了,腿子盘起来静坐的时候;静坐的时候,心里面还打妄想:「这个色声香味触怎么怎么好;哎呀!我为什么这么小、年纪这样轻我就出家了呢?我现在年纪不大,在社会上多发点财也好嘛,为什么在这儿盘腿要修行呢?」就是很多的妄想。总而言之,这些妄想都是退道心的妄想,退失正念的妄想。这个时候要诃斥自己:「我应该发道心,我应该知道世间上的事情都是苦恼的事情,不管你得意、或者是失意,不管你是做总统也好、做老百姓也好,只有一个字,就是苦!按佛法的道理来说,就是苦;实在深一层来说,没有快乐。不如意的事情常八九,如意的事情很少很少的。有些人有多少福报,有一些如意的事情,而那个如意的事情会引起很多的苦恼的事情;我们就从历史上看、从现代的一些大人物来看,很明显的知道他心里都是不安的,所以并不是快乐,还不如做个老百姓好,我看;做老百姓,我感觉心还稍微可以安一点。

  所以,世界上不是一个可爱恋、留恋的事情,都是苦恼,你能认清这一点,把它放下了,妄想自然会少,你静坐的时候妄想自然会减少,你就容易成就止、成就观的。所以,就是要这样诃斥自己,你这样诃斥自己,这妄想就减少了,妄想会减少;妄想减少的时候,你心就寂静下来。

  「最极寂静」:最极寂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刚才我说的,假设你一坐,坐四个钟头;坐四个小时,最多有一个妄想、两个妄想,一生起就灭了,还不是很长的时间,所以这个时候已经很寂静了。

  「专注一趣」是第八个,专注一趣什么意思呢?就是完全没有妄想了。我一坐十二个小时,一个妄想也没有,心里面就是明静而住,只是明和静,就是静而明、明而静,另外没有其他的杂念,有这种境界,这是第八个「专注一趣」。

  第九个是「等持」:第九个等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需要特别的注意,而自然的能够明静而住。前面专注一趣还是要注意的,心里面要注意,不然的话,又有妄想了,而这个等持第九住,不需要特别注意,他心里面就没有杂念,也不昏沉、也不掉举、也不散乱,心里面明静而住,可以坐几天都可以,不要说十二个钟头。这个时候,还是明静两个字,没有乐,这个三昧乐还没有得到。这个时候这个人已经很不错了,在我们初学的人来说,已经很难了,达到这个境界很不容易了。

  达到了这个境界的时候,当然他是可以继续坐,继续修行,最好是继续努力地修行,不要在这个时候生起其他的妄想,「我现在可以做大菩萨了!」就搞错了!如果你这时候去做这件事,你这个成就立刻失掉了,立刻会失掉,所以应该继续努力地修奢摩他止才好。

  我刚才讲到九心住,九心住是我们学习止,由浅而深进步的次第,但是这样的寂静住,并不是很牢固的。虽然我们用功修行的时候,要很大的努力才成就,但是很容易就失掉了,就是这样的定力不牢固的关系。所以,若想要有大的成就,要继续地努力才可以。继续地努力,要怎么样办法呢?

  欲界定,就是我们欲界的人所能成就的定,能够使令心明静而住,但是这里边有什么问题呢?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呢?第一个就是定力浅,很容易失掉了,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这里边还有欲;虽然他能够明静而住,一入定可以住几天都可以,他有可能没有欲的事情,但是心里还是有欲,还是有这样的烦恼的。他还是有贪、瞋、痴、慢、疑的,而高慢心可能比一般人来得更厉害,因为他有这样的成就了,轻视别人,轻视我们没有修行的人,他有修行,所以高慢心可能很强,他有这样的烦恼,还有这个问题。在我们没有修行的人,他对我们轻视,我们也同意,因为是他的修行好嘛;但是在他本人来说,就是个伤害,因为他有这个烦恼,使令他的定力浅。

  所以,他本身若是没有其他的恶知识的障碍,他应该继续努力地修行;他应该息诸缘务,停止一切的杂事,不能够在社会上还要有一个职业的,不可以,就得要所有都停下来,专心地继续静坐。继续静坐,时间可能要一个时期,当然人与人可能也不一样,可能要很长的时间、也可能很短的时间他就进步了。进步了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呢?就是忽然间有轻安乐来了!身体感觉到非常的快乐,有喜乐;这个乐,周遍全身都是快乐的。你一直地入定,这个乐一直地存在,而不会中间没有了,这是一个相貌。

  第二个相貌,你继续这样静坐,就感觉身体没有了,这个座位没有了,或者这个房子也没有了,就等于是在虚空里面,你这一念心、灵明的这一念心,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境界。就是所有的境界都空了,只有这一念心还在,这一念心当然不是妄想,就是明静而住的这种境界。实在来说,身体还是有,这个房子也是有,这个座位也是有,都是有,但是在他的感觉是没有了,身体也没有了,房子、什么都没有了,只有这一念心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有这个境界。

  这个时候,有这样的境界,再加上轻安乐,这个时候就是超过了欲界定,这时候叫做未到地定;还没有到色界定,可是又超过欲界定了,是欲界定和色界定之间的一个境界。达到了这个境界的时候,他的烦恼轻了,他的贪、瞋、痴、慢、疑这些烦恼都轻微,还是有,他还是有欲心的,欲心还是有,但是轻微,他正念一提起来,烦恼就没有了。当然有的时候一失念了,烦恼又起来,还是有这种事情。他要继续地努力再修行,还是要继续静坐。从《瑜伽师地论》上的开示,就是要修不净观,破心里面的欲,心里面这个妄想欲,要破它。

  我刚才想要读一个颂读不来,现在可以读起来:「是身属老死,众病之所归,薄皮覆不净,愚惑为所欺」,这四句话。「是身属老死」,和前面有相同的意思,这个身体不管你怎么样健康,它总是要老、要死的,是身属老死。「众病之所归」,很多的病痛都到这里来了;是身属老死,众病之所归。「薄皮覆不净」,就是很薄的一层皮包起来,里边都是不净。里边的心、肝、脾、肺、肾,一切的血、流的血,这个血的味道不是好味道,很腥臭的,这个血的味道,腥臊,就是很臭秽的,这个身体。但是一层皮把它包起来,就感觉到很清净、感觉到很美。「薄皮覆不净,愚惑为所欺」,我们这些愚痴、迷惑的人,就被这一层皮欺骗了。「是身属老死,众病之所归,薄皮覆不净,愚惑为所欺」。

  「今日营此事,明日营彼事,乐着不观苦,不觉死贼至」,这还有四句。今天做这件事,明天做那件事,一直地做下去,「今日营此事,明日营彼事,乐着不观苦」,一直地做这些事情,爱着色声香味触,不知道这都是苦。「不觉死贼至」,不知不觉的,死亡像贼似的、突然间就来了,不会预先同你约会一下,我明天来,不是的,随时这个死亡就来了。

  这是观察这个身体、修不净观的一个资料,可以念这个颂。你常常这么念,这个欲心逐渐、逐渐就没有了。我们内心没有定的人,我们就是念这个偈,念这几句话,加上一点思惟,我们也能调伏这个欲,调伏内心欲的烦恼;但是有多少定力的人,他

  若念这个偈去思惟,他的力量更大,能把欲破除去,和我们散乱的分别心不一样,不是一样的。所以得到了未至定(未到定,未至定,至和到意思是一样),得到了这个定以后,要修不净观;修不净观,把内心的欲破除去了,就得初禅了,得色界定的初禅。

  欲界定和未至定,不是特别的牢固,容易被破坏,但是若得了初禅就不是了,不容易破坏,也是可以破坏,但是不容易。得到了初禅以后,这个时候可以修神通,修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都可以,就能得神通。若是在欲界定和未至定,不可以修神通,因为这定的力量浅,修神通不行,不够力。到了初禅的时候就是可以修神通,就可以得到神通。

  这个时候有什么不同呢?得到了初禅有什么不同呢?没有欲了。他心里面没有欲的这一切烦恼,对于我们欲界里面一切的事情,他心里面不爱着了、不染着,他完全是放下了,这是一个不同。第二个,他可以修神通、可以得神通。第三个,他可以修佛法的四念处,可以得圣道。在未至定也可以修四念处得圣道,但是要辛苦一点,得到初禅以上的定力,修四念处得圣道的力量大。在欲界定里边修四念处还是差一点。最好是初禅,未到地定也是可以,初禅以上就容易得圣道,得圣道是比较容易的,不是太难。

  在《菩提道次第略论》上面,宗喀巴大师说了几句话,他说,现在的佛教徒得未至定的人都很少,得到未到地定的人不多,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人是更少了,宗喀巴大师说这种话。所以他在《菩提道次第略论》里面,到初禅以上他就不讲了,他没讲,也就不说了。但是这在《瑜伽师地论》里面是完全都讲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十遍处、八胜处,很多很多的法门通通都讲了,那又不同。

  所以我们若是想要得神通,你要有点恒心,由欲界定、未至定,到初禅以上,你就可以成功了。若想要得圣道,那一定要得到初禅以后修四念处,未至定也是可以。想要得轻安乐,一定要到未至定才能得轻安乐,欲界定还是没有轻安乐的。得轻安乐也好、得神通也好、得圣道也好,就是要把世间上的事情放下多少,这件事才可以办成功,不然的话这件事办不成。

  说是我们世间上的事情,我们一直抓得很牢、不肯放下,那这件事不能办,欲界定也得不到,不要说未到地定了。若是自己算一算这个帐,如果你想要得到殊胜的功德,那还就是得要修行才行,不修行这件事不能成功、不能成就。而刚才也说过,修行这件事,年纪愈轻愈好,年纪愈大就是愈辛苦,你想要修行就是辛苦。因为生理就是这样子,年纪大了,它就逐渐退化。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脑,脑若是衰弱、脑神经衰

  弱了,这希望就不大了;脑若是很正常的人,修行是可以的,修行是有希望的。脑若是机能衰退、神经衰弱了,很困难。

  这个止的事情也很多,我们就讲到这里,我们现在开始讲观。

  观是什么事情呢?在佛法里面也有很多种观,当然最重要的观就是观察诸法的真理。我们是凡夫,他是圣人,凡圣的分别在那里呢?就是见真理的是圣人,不见真理的是凡夫,很简单,只此而已。所以,我们想转凡成圣,就是要修见真理的观,要修这种观。其他的,佛也说到一些观,譬如说我们观佛像,这也是观,当然也可以转凡成圣,也不是不能,就是人的根性的问题。「我愿意修这个观、我不愿意修这个观」,当然都随自己意,都是可以的。

  现在我想说一种观,现在时间的问题,暂时先说修两种观。修两种观,其实应该是三种观,前面有个不净观,在修止的时候我们说了,现在就不说不净观,说无我观。我想,说一个无我观,应该说个无常观,再说空观。但是现在我看时间多少,我先说无我观。

  无我观,「我」这个字怎么讲法呢?我今天要到三藩市去;我要到纽约去;我要去纽约,我就可以去;我要去三藩市,我就要去。所以,我这个字里面有个含义,就是自在的意思,有个主宰的意思,能说了算,有这样的含义。说我要去三藩市、不能去,说了不算,那就没有主的意思,没有主宰的意思。我要站起来就站起来,我要走路就走路,我要写字就写字,我要睡觉就睡觉,一切的活动都能自主,这叫做「我」。

  我们通常一般人的想法,应该是这叫做我;但是佛法里边所说的无我观,不只于此,另外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印度的外道;我们佛教的立场,称其他的宗教,是佛法以外的道,所以叫做外道,可能有轻视的意思。我们用分别心来说,我们轻视他,说他是外道,但是也不必一定这样讲,就是另外的宗教,我们名之为外道。这外道他们也不是平常人,也有很多有四禅八定功夫的人、有神通道力的人。但是他们的思想,因为没有见到真理,所以还都不是正知正见,所以就是有问题。

  他们主张有我论,佛法是主张无我论;佛法是无我论,他们这外道是有我论,也很分明地这样说出来。他们说的我是什么意思呢?是在我们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身体——刚才说修不净观,这就是个臭皮囊——这个臭皮囊里边有一个我。这个我是什么呢?这个臭皮囊是有老病死,我是没有老病死的,它是不老、不病、不死,是永久地存在,我的定义有这样的意思,永久地存在、没有老病死的;再加上一个自主的意思,就是自己可以决定,我要到那儿去就到那儿去,我要怎么地就怎么地。所以是,常恒住、不变易、有主宰的作用的,名之为我,「我」的定义是这样意思。这是其他

  的有我论的这些外道这样执着;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否认这件事,无我!没有这个我,这个身体里面没有这个常恒住、不变易的、有主宰的我,没有这个我。

  我们观察这个身体,不管是属于精神性的、属于生理的、物质的,都是有变化的,都是生住异灭的变化,而没有一个不生住异灭的东西存在的。观察这眼耳鼻舌身,这个生理的这一部分,都是地水火风组成的,就是要老病死;另外,有感觉的这个分别心,它也是由因缘才能出现的。譬如说眼识,要有眼根,还要有一个所缘境,还要有作意心所,眼识才能动。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属于精神性的东西。这个精神性的活动,它也要有因缘;没有因缘,譬如眼根坏了,眼识就不能生起,就没有了;譬如耳根坏了,耳识也不能生起,就是不能听了;意根若有问题,第六意识也有问题了。所以可以知道,这个识(我们的心)这个精神性的东西,也是有变化的,而不是常恒住、不变易的,不能常住的,都是有变化的,所以没有那个常恒住、不变易的我。这是修无我观。

  修无我观,就是要在定里边修。假设你在欲界定、或者未到地定、或者是初禅,在定里面,已经入了这个定,你心里面静它一个钟头,寂静一个钟头,然后心里面就观察,观察这个眼耳鼻舌身意、观察色受想行识,都是剎那剎那生住异灭变化的,这里面没有常恒住、不变易的我,这样观察。

  其中你可以这样子想,就是,我们这个身体最初由父母的帮助,我们得到这个身体,身体得到了以后,出了娘胎以后,我们还要吃饭,还要有空气,继续地来滋养这个身体,这个身体才能继续地存在;假设父母帮助的一部分归还于父母,从饮食来的属于饮食,这身体就是没有了,这有形相的身体就是没有了,没有你自己本有的东西存在,在生理的这一部分可以这样观察,是没有我,没有这个常恒住、不变易的我。

  第二,精神性的呢,是由学习来的,家庭的背景也有关系,你父母有学问,你就不读书,你说话也说得文明了一点,也有关系。到学校读书,你可以学医生、学工程师,这些知识都是从学习来的。所以这一部分归还于父母,引起心识作用的因缘也归还他们;另外那有一个心可得呢?另外没有。离开了生起识的因缘,识本身是不可得的,所以常恒住、不变易的识也是不可得,也是没有;所以没有我可得。

  你若常常这样观察、思惟,我们现在因为是散乱的分别心,如果在禅定里这样思惟,就是毕竟空的境界了。当然这身体还是存在,你还会见闻觉知、也会说话;可是,你观察真实的时候,就是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修无我观等于是修空观了。你常常这样修,常常这样思惟、观察,就可以得圣道!

  我想讲一个故事,好不好?我讲修无我观的故事。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小军比丘,是个出家人。他原来是在家人,不是一开始就是出家人。他有个哥哥,两兄弟在一起生活。一起生活的时候,他哥哥订婚了,但是这未婚妻年纪小,就是还没结婚,他哥哥就走了,到远方、很远的地方去做生意,很多年都不回来,什么原因不回来就不必问。

  但是,这未婚妻的父亲着急了;女孩子年纪大了就是要结婚,但是这个未婚夫不回来。他这个父亲就打主意,就去见他的弟弟,说是「你哥哥很久不回来,现在我把这女儿许给你,和你结婚好不好?」弟弟说:「不可以,这是我哥哥的未婚妻,我怎么可以结婚?不可以!」就拒绝。但是她的父亲不变,一次又一次地向弟弟讲这个事,他弟弟还是不同意,拒绝这件事。但是,这个未婚妻的父亲还是要打这个主意,左想右想,想出一个主意来,什么主意呢?

  有一天从远方来一个做生意的人,拿着一封信,交给他这个弟弟,弟弟一看,他哥哥死了!哎呀!这心里很惊,总是兄弟嘛,兄弟如手足,就是心里痛。过几天,这个未婚妻的父亲来了:「你哥哥死了,现在这个女孩子,你结婚不结婚?你若不结婚,我就去找别的男孩子!」这样逼迫他。他左想右想就同意了,同意了就结婚了。过了多久,就怀孕了。怀孕了以后,哦!他哥哥回来了。

  这个弟弟心里面又惭愧、又害怕,就跑了。跑到什么地方去呢?现在跑到舍卫国,到了祇树给孤独园,拜释迦牟尼佛:「我要出家!」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好!」就收他做徒弟。当然,他就很用功修行,没有经过多久,得阿罗汉!三明六通都具足了。这真是殊胜!这个事先不说。

  他哥哥回来了,这些亲友就知道这件事,就把他这个……就堕胎,就是这样做了这件事。但是哥哥非常地愤怒,愤怒、愤怒,就是愈想愈愤怒,就想要杀他的弟弟,就这地方问、那里追,说他跑到舍卫国去了,在什么什么地方。然后出五百两黄金,请人去杀他弟弟。当然,就有人做这种事,就同意了;这个哥哥和这个应募,要去杀的这个人,一同到舍卫国来,到祇树给孤独园来。这不要说那么详细了。就看见他弟弟在那儿静坐。当然这五百两黄金已经给他了,已经给要杀人的这个人。这个人拿着箭就对着这个比丘要射;要射的时候,心里想:这个比丘在这里端坐、入定,这是可恭敬、有道德的人,怎么可以杀他呢?不应该杀呀!但是我若不杀,这五百两黄金就被夺回去了,还是杀;就是拉这个箭就放,这个箭一松手,放箭;一放箭,箭回头了,把他哥哥射死了,没有射到这个比丘,把他哥哥射了。这当然不会立刻死,哥哥这个愤怒加了多少倍的愤怒,所以很快就死掉了。你看有这种事情。

  阿罗汉这个圣人怎么可以射呢?不可以射的!那么这个时候,他哥哥死了,就变成一条毒蛇(死的时候这个愤怒是很恶的,所以变成了毒蛇)。毒蛇就在他弟弟住的

  那个地方的门,在那里住,就是想要找机会,要害他这个弟弟。但这个门开来开去的,就把这个蛇挤死了。

  挤死了以后,这个蛇又还是变成一条蛇,小的一条蛇,还是在他弟弟住的这个地方。这是在《杂阿含经》载小军比丘死的这个情形,《杂阿含经》这一段文不全。这个地方不是在舍卫国,是在王舍城,在灵鹫山,灵鹫山上面有一个……大概是一个洞,石洞,在那里住。那么,死了以后又变成一个蛇,是小了一点,在那上面住,在他的洞上住。那么这一天这个小军比丘在那里静坐的时候,这个蛇就掉下来,掉到他头上。那么小军比丘就知道了,他就招呼舍利弗尊者,招呼尊者舍利弗,他在离这里不太远,就招呼他。他说:「我现在被蛇毒了,你们赶快扶我的身体拿到外面去,不要把这个洞污秽了;如果是你不把我抬出去,我这身体如糠糟,像糠、像糟似的就碎了。」这个毒到这么一个程度。

  那么舍利弗尊者听见他招呼,就从他住处到这儿来看他,就问他,说:「我看你还是很正常」,若是中毒了,人的面色都变了,「我看你还是很正常,不像有中毒,为什么你说中毒呢?」这个比丘说:「色是我、我所不?受想行识是我、我所不?」舍利弗尊者说:「不是!色也是无我、无我所的,受想行识也是无我、无我所的。」这话是什么意思?就是小军比丘阿罗汉,他观察这个身体是无我的,这个时候,这个心——他这无我的智慧——住在那个无我的空,在那里住,而不是在色受想行识上住。这样有什么不同呢?这个中毒了的色受想行识是很痛苦的,这个四大的冲突,被这毒的伤害是很痛苦的;他的心住在我空的真理上的时候,他没有痛可得。在我空的时候,无色、无受想行识。你读《心经》:「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无色、无受想行识,「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所以他住在那个圣人的境界上,没有这些凡夫的分别心,没有这种分别心,所以他还是照常的清净自在;但是身是中毒了,身体就坏了。修无我观到阿罗汉的境界,是这样子。得到阿罗汉,这个身体也是有老病死,但是他的心没有老病死,在圣境上没有这老病死的事情,修无我观有这种事情。

  所以要修无我观,不要说是你已经得阿罗汉,就是你现在在欲界定里面、在未到地定、在初禅里面修,还没得阿罗汉,你已经感觉到没有老病死可得!那有老病死呢?说了生死,没有老病死可了!这个圣人的境界,是这样的意思。不像我们凡夫一大堆的烦恼,老来了也是苦、病来了也是苦、死来是更苦,心里受不了,圣人没有这件事。圣人在这一切的老病死的境界,他心里没有老病死,清净自在,有这种不同。

  我刚才说,就虽然没得阿罗汉,乃至初果都没得到,你若在禅定里面修,你心里也是自在的,人与人之间所有的这些烦恼,这个问题立刻都可以解决。你心里面正念

  一提起来,所有的烦恼都没有了,所有的苦恼也都没有了,不要说得圣道。所以,我们学习佛法是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不是说空话的,但是你若不修就不行。你不修,说「我都能怎么怎么、讲经说法,我是怎么怎么地,还有神通」,都不行,你没有修这我空观、法空观,一切的问题都没能解决,因为你心里面还有贪瞋痴,所有的苦恼你都得要受,苦恼来了,你非受不可,不受也得受。你若得了阿罗汉,不受一切法!所有的境界来,他可以不受,他有这种道力。像刚才这小军比丘,这种苦恼的境界,他心里面能不受。

  所以,修无我观有这样的好处,能解决一切的苦恼,能得圣道。如果你不修无我观,心里老有个我,那个私心还是在的,贪瞋痴也是在的,所有苦恼的境界你都是有的,一切的问题不能解决,不能解决的。

  现在到点了,我想要再讲一个空观、也讲无常观,我们就不讲了,我们就说到修无我观。止也讲了一部分,观也讲了一部分,但是也可以、也够了。能这样用功修行,但是我的意思,加上一点净土法门,一方面修四念处、修无我观,修奢摩他的止、修无我观的观,再加上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有什么好处呢?因为你未必能得阿罗汉嘛,你不能够出家、全部的精神、时间修止观,你还要到社会上Office去做工,时间没那么多,你未必能得阿罗汉、未必能得初果,那么老病死来了以后,到那儿去啊?还是到阿弥陀佛国好。所以,你一方面修点止观,一方面念阿弥陀佛,求生阿弥陀佛国。到了阿弥陀佛国,听阿弥陀佛给你讲无我观,听阿弥陀佛给你讲止观,你继续地修,就可以得圣道、得无生法忍了。得无生法忍再回来,再回到这个世界来,我的父亲、我的母亲还在这里,我的好朋友也在这里,可以帮助他们相信佛法,这样子比较好。

  如果只是修止观、而不念佛,死了以后到那儿去呢?随业流转。当然,常常修止观,临命终的时候有可能会心不颠倒,也不会到三恶道去;不会到三恶道,到那儿去呢?可能再来人间,或者生到天上去。来到人间也很苦,我看将来这个世界要苦一段,可能要更苦一段时间,这个世界不是好地方。到天上去,问题还是很大,因为天福太厉害了。因为没得到禅定,你得到欲界定、未到地定,你不能到色界天去,只有在欲界。欲界天这个天福太大了,因为天上的人他们寿命长,身体健康,没有老病死,这个衣食住都是自然的,而且还是特别丰富,那么一天做什么?就是玩乐,天上的人,就是游玩快乐。天上的人也是有男女,色界天以上没有男女的问题,欲界天的人有男、也有女,所以他们就是不断地在那里天天的玩乐。天天玩乐有什么不好呢?不知道修行了。就算是以前信佛,来到天上,也没有时间修行,因为太忙了,安排了很多的节目,你一天就去玩、去各式各样的快乐,就是不想修行,不想修行就迷惑了。不过天

  上有弥勒菩萨,弥勒菩萨这个事情也很难说了。所以不如念阿弥陀佛,到阿弥陀佛的世界,到阿弥陀佛世界也是非常好,那个地方也不需要找工作,到阿弥陀佛国衣食住也都是自然的,那么听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说法是最好了,能修行。你这个时候,也随时可以回到娑婆世界来,但是这是临时来,还要回去;因为阿弥陀佛国那个身体,你到这里不能生存,临时来一来就回去,这样可以,临时你也可以到弥勒菩萨那儿去也可以。

  我们从《高僧传》上看,也有很多大德在弥勒菩萨那里,像天台智者大师和他的弟子章安尊者他们,也都在弥勒菩萨那里,玄奘大师也在弥勒菩萨那里。你若是在阿弥陀佛国那里,这一天,不要说心血来潮,我愿意去拜见玄奘大师,就可以乘着神通到那里,到弥勒菩萨那里见见玄奘大师,见见天台智者大师都可以,拜弥勒菩萨,听弥勒菩萨说法,然后再回去,也都是可以的。

  所以一个人愿生阿弥陀佛国,也等于是往生到弥勒内院了,并没有冲突。所以,我主张也修止观,也念阿弥陀佛,求生阿弥陀佛国,这样子我看是比较圆满一点,我就讲到这里。

  问:数、随、止、观、还、净,数、随、止,你没有提到观、还、净。

  答:观、还、净,解释也是很多种,我就说出来一种就好了。数、随、止,都属于止。「观」,止没修成的时候也可以修观,修成了的时候是必需要修观。修观,当然你观佛像也可以,修无常观、无我观、空观,乃至修唯识观、修一心三观,所有都是可以修。我想我们还是简单一点好,就修无我观、修无常观很好。观,你应该有一定的文句,所以修止观的人也应该读经的,应该读经,你不能够光是坐在那里不读经也不对,读经是帮助你修止观。修观,当然各有不同,我们姑且这样说,顶多三分钟修完了,最多五分钟修完了,假设修无我观,或者修空观,最多三分钟修完了,修完了以后怎么办呢?「还」,就再修止,还就是回到止那里,再修止;再修止,你止了三个钟头,或者止了一个钟头,然后再修观,就是观而后止、止而后观,这叫做还。你一直地这样修的时候,终究有一天得无生法忍了,那叫做「净」。止、观、还、净,这个净是清净的净。清净是什么?就是圣人,得无生法忍是圣人了,叫做净。这个观、还、净也有其他的解释,我现在就说这么一种就好了。

  问:第二个问题,请问师父如何止观双运?

  答:止观双运,是说你这个止修成功了,当然是有轻安乐,从未到地定以上就有轻安乐,这个心一收摄回来、寂静住的时候,这个轻安乐就来了,这是止的相貌。但是你现在在定里面初开始修观的时候,由观再发起轻安乐,这是观成功的现象。也还是要努力的。那么,止也能够得轻安乐、观也能得轻安乐,这样观而后止、止而后观,这叫做止观双运。这个人,这不是平常的境界,这是要得圣道了,就算是没得圣道,也不远了,他就要得圣道了。

  问:法师提及:数息日久,则熟能生巧;但我却愈熟,愈心口不一。怎么办呢?

  答:我有一天在飞机场,我好象是去台湾,遇上一个外国人,他说他静坐八年了,一点没有成就,什么原因?问我。我说:你有没有离欲?我问他。他一听我说这个话,他就走了。你若想要真实有成就,你非要多用时间,时间多增加、增加、增加,那才可以。我不知道你用多少时间修这个数息观?非要时间多才行!时间少是不行的。你说怎么办呢?我的意思,要增加时间;另外,把这个数息观的法门的书要多看一看。

  问:法师说:止观得乐比上班赚钱快乐,但不上班赚钱又无以维生,那么怎能修习止观呢?

  答:我们佛法里面说是障,业障。有烦恼障、业障、报障,我看你这就是业障,这个业障你,你非要去做这件事不可,不做就不行,就障碍你修学圣道,所以就是有这个问题。不修,又想修;修吧,又有其他的问题。

  我在什么上看见有一个修行人说出来一句话:「你若想修行,你要低头!」我一开始看,不大懂,后来我再继续看、继续想,有道理。你若想修行,非要低头才行,非要低头。这句话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想?修行人,你要低头;你若不低头,是不能修行的。这句话你们听懂吧?这句话我认为有道理。因为佛法说,你若出家修行,就是自己不能生产;自己不能生产,但是也要吃饭,就是要低头。你懂我这个意思了。

  说是「我要什么条件才能出家?」就是你对于佛法要有信心,你能把世间上的事放下,那么就可以出家。没有说「你带来两百万美钞」,没有这句话,没有这个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是这样就可以。当然,你若不是这样子,不出家,你在社会上,那就是你自己要有职业,你要有正当的职业维持你的生存;或者你有好朋友愿意支持你,那也可以。

  问:这位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平常人如何去区分一个真已开悟的善知识,与宋七力那种……?

  答:你若想要去分别这件事,你要认真地学习佛法就知道了,你就会知道这个人开悟、没开悟;你若不学习,你不知道,你没有办法知道,不知道怎么样来鉴别这个人是开悟、是没开悟。就是你自己要开悟才行!

  问:人全无欲望,会不会变成消极、悲观?

  答:这话不是这样说。我没有这个望,我有另外一个望,那他就不会消极。任何人都有个望,都有欲望,我愿意做医生,我愿意做工程师,我愿意出家当和尚,人各有各的欲望,所以不是消极。除非是太懒的人,太懒的人他也有欲望,但是因为懒,他就不做那件事,这种人当然可能是颓废,什么事情都不做,那这是一种人。若是一个正常的人,他一定有一个欲望的,不是这个欲望、就是那个欲望,不会没有欲望的。因为会感觉到自己有所不足,他就是要动,那就是要有希望,不会说一点希望没有。

  问:两小时双跏趺是否如法,或仍是以单跏趺为宜?

  答:还是单跏趺比较好,安全一点。这是我们出家人的戒律上,佛是说这件事,女众不要双跏趺,佛再不说了,什么原因佛也不说,佛不再说,佛不说女众不可以双跏趺。当时是有发生了一件事,佛就说不要双跏趺;就是没有这件事,也不要双跏趺。为什么?佛没有说。但是如果你不听佛的话,你非要双跏趺不可,久了你就明白了。

  问:又双跏趺时,在家女众的缺点何在?

  答:这是一个问题,缺点何在?你若不相信,你自己经验一下好了,我还是不说好。

  问:天台止观法门与儒家《大学》上的定、静、安、虑、得,于方法或步骤上有何异同?

  答:天台止观有般若波罗蜜多这种殊胜的佛法,《大学》也好、老庄也好,所有的世间上的学问都没有般若波罗蜜,所以那不能相比。《大学》里面那个「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你看看《朱注》他的解释,并不是修止观,看朱熹那个注解,不是修止观,那完全不可以相比的。

  问:天台止观法门与禅宗(南顿北渐)北宗所标榜「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有何异同?

  答:「南宗」,若看《六祖坛经》慧能禅师和永嘉玄觉大师那一段的因缘——〈机缘品〉,看那一段文,那他是如来禅,是如来禅,也就是修我空观、法空观的。

  若说六祖大师是五祖为他讲《金刚般若经》开悟的,这《六祖坛经》上有这一段;但是在《高僧传》上,没有说五祖给六祖讲《金刚经》,在《高僧传》上没有这句话。但是《坛经》上有,说是讲《金刚经》的时候,用被子蒙起来,不可以有别人听见,你相信这件事吗?不过这话我们不多说。

  六祖是闻经听了《金刚经》,心里面有点悟入,然后到五祖那儿去学习佛法,开悟了;然后离开了五祖,到南方来,是这样的次第。那么这样呢,他是如来禅。他有提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这个《六祖坛经》上。因为四祖道信禅师,在天台宗的寺院里边住了十年,而天台宗是重视《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所以四祖念《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来却贼,有贼来,念《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把他退,退贼的侵略。那么,六祖又提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又是听《金刚经》开悟,所以六祖还是如来禅,是如来禅。

  「北宗」,就是神秀大师这一派的人,是《楞伽经》,是学习《楞伽经》修止观的。《楞伽经》的止观,止是一样的,观有点不同。《楞伽经》的观是唯识观,和《金刚经》的观有一点不同,是有点不同的。「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北宗是这样子,北宗它是完全按照如来禅的次第,要修止、也要修观,观而后止、止而后观,这样次第。

  这个时候,玄奘大师的《瑜伽师地论》已经翻出来,但是六祖可能没有看见,可能他没看见。所以,六祖大师,我承认他是有修行的人,有可能得无生法忍。他也是接引了很多人修行,功德非常的大;但是事实上他怎么样地、有没有读这些经论,这事不得而知,不知道。

  我们从经论上看十地菩萨,初欢喜地、二离垢地乃至法云地,这十地菩萨,乃至到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些修行人前后深浅的次第,我们知道一件事,就是圣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准提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