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讲记
目录
前言
释经题
本经大意
本品大意
牒释品题-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流通因缘
译者简介
正文-壹
普门品讲记.一
普门品讲记.二
普门品讲记.三
普门品讲记.四
普门品讲记.五
普门品讲记.六
普门品讲记.七
普门品讲记.八
普门品讲记.九
普门品讲记.十
正文-贰
普门品讲记.十一
普门品讲记.十二
普门品讲记.十三
普门品讲记.十四
普门品讲记.十五
普门品讲记.十六
普门品讲记.十七
普门品讲记.十八
普门品讲记.十九
普门品讲记.二十
正文-参
普门品讲记.二十一
普门品讲记.二十二
普门品讲记.二十三
附录
上玅下境老和尚生平简介
出版后记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壹、释经题
檀禅长老、惟严上人、诸山长老、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法友:
今天是非常吉祥的日子,我们大家在檀禅长老、惟严上人的慈悲护念之中,在这里集会共同学习《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因为,今天的世界多灾多难、多诸苦恼,我们如果不向观世音菩萨求救护,要向谁求救护呢?所以,学习〈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很适合的。
首先,解释经的题目及大意,其次解释品的大意及题目,再解释流通因缘和翻译的人,最后解释正文。
经的题目是《妙法莲华经》。我先解释「法」字,然后再解释「妙」字。「法」有摄持之「持」的意思。持,就是保持不变,抓得住、不失掉。失掉,就是变化了的意思,所以持是「不变不失」之意。
这样解释「法」字,是按什么意思说的呢?我们归依三宝时说: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里所说的法,就是归依法的法,指一切圣人、一切佛所证悟的涅槃。而证悟了涅槃的不生不灭的真理之后,是不会再失掉的,是永久保持不变的,这正好是持的意思。
世间人追求荣华富贵,即使成功了也会改变、会失掉,不能不变不失。就算生到天上享天福,或者是成就了高深的禅定,生到色界、无色界天去,那也是会改变,是靠不住的。唯有佛菩萨所成就的涅槃有持的意思,它能保持不变不失。所以,法就是涅槃,就是一切佛、一切圣人所安住的地方。
「妙」是赞叹这个法很好,非常地微妙的意思。究竟有什么微妙、有什么好呢?因为到达涅槃的人是永久安乐自在的,没有老病死等苦恼,所以,涅槃非常地妙、非常地好。
「妙法」是一切佛教徒的归依处,佛已经契证了,其余的圣人还没有圆满;我们尚未成就圣道的人希望能到那里去,所以叫做归依法。这是我们希望成就的大安乐处,故称「妙法」。妙,简单解释到此,现在并不是讲全部的《法华经》,所以不多作解说。
「莲华」是用来譬喻「妙法」的。莲华的含义很多,在此我们取两种意思来解说。第一是出水义,第二是开敷义。莲华是从泥浊的水里生出来的,故曰「出水」。长出来之后,逐渐地开花,这是「开敷」义。本文就取这二个意思来表示妙法的道理。
第一、出水义:如何以出水来譬喻妙法呢?刚才说涅槃即是妙法,涅槃是十方一切佛所证悟的真理。此涅槃的真理,在我们尚未证悟者的色受想行识生命体中,也是具有的,但是需要经过修行。所以,我们遇见佛、法、僧三宝,听闻佛法,有信乐心、有欢喜心,愿意修学圣道——有信、有愿,还能够修行,慢慢地得入圣道,就是从这个虚妄分别心、从色受想行识的无量无边的烦恼里解脱出来、成为圣人。初开始是得无生法忍,逐渐地圆满成佛;也就是能够从无量无边的污秽烦恼中,显示出涅槃的真理,得成圣道。出水即是譬喻这个意思,可以分两部分说:一部分是从凡夫的一切烦恼中解脱出来;另一部分是从圣人的烦恼中解脱出来,都可以叫出水。等到成佛的时候,究竟圆满地出水了,称之为「离垢清净」,就是「妙法」。
第二、开敷义:就是莲华从水里长出来、开花了。花一开,里边的莲子就显现出来。如何以此来譬喻妙法呢?这是譬喻得无生法忍或者成佛的一切圣人,在得悟圣道以后,发大悲心,开导众生涅槃真理的语言,用这样的语言来显示涅槃的真理,就叫做开敷义。
「出水」,是一切佛教徒自己修行得到成就的意思;「开敷」是自己成就圣道以后,又能开示一切众生,因此,出水是自利、开敷就是利他,二者合起来,称之为妙法。
综合上面的解释,「妙法」里面含藏二义:
第一、出水义,有两个意思:一是果,得到涅槃果;二是行,是修行的意思。为什么能出水呢?因为能够随顺佛教,如法修行,所以能够从烦恼的污浊水中出来,显示出真理、显示出涅槃。一个是行、一个是果。
第二、开敷义:诸佛菩萨的法语是教,以胜教言开显真理,所显示的就是真理。一个是教、一个是理。
用莲华譬喻出水义与开敷义,两个义合起来就是教、理、行、果,而教、理、行、果即是「妙法」。
对于归依法,在我们还是凡夫的阶段时,究竟有多少信心愿意到涅槃那里去呢?到达涅槃是我们的一个愿望,要如何才能去呢?那就非要有佛菩萨的法语(教)才可以!因为诸佛菩萨的言教能显示涅槃的真理;有教、有理,然后再修行,才能得到涅槃果。所以,加起来正好是教、理、行、果。因此,我们也可以问:「何谓妙法?」教、理、行、果就是妙法。真实的妙法,是佛菩萨所证悟的涅槃(果);其余的教、理、行,是证悟涅槃的方便。当然,这是指成佛的法门,不是指其它的方便法门说的。
「妙法莲华」,简单介绍至此。
贰、本经大意
现在说明《法华经》中佛法的大意。
嘉祥大师在《法华经》的注疏有「三引」的说法:第一是引邪归正,第二是引异归同,第三是引因归果;用这三引来表示《法华经》中一切佛法的大意。
第一、引邪归正:「邪」,是指佛世时,印度有很多其它的宗教,他们的思想行为,在佛法的态度来看,都是不正确的,所以称之为邪。其次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在世间上的苦恼境界中活动,也没有得到正知正见,因此称之为邪。佛出现世间,就是教导这两类人来到佛法中,学习正知正见,叫做「引邪归正」。
佛法中的正知正见,大概分类约有五种:
一、人乘,二、天乘的法门:我们若能受持三归五戒、修学十善法,就不会到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的世界去。我们保持了人、或是天的果报,生活比三恶道的苦恼是好得多了!三、声闻乘,就是成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声闻人。四、辟支佛乘。五、菩萨乘,就是发无上菩提心,想要得无上菩提的人。
刚才说到能够学习五戒十善,就可保持人天的资格;若能学习苦、集、灭、道及十二因缘等法门,可得声闻、辟支佛的境界;如果发无上菩提心,修六波罗蜜,广度众生,那就是菩萨的法门了。这五种在佛法中都是正,故曰「引邪归正」。
第二、引异归同:这是指引导在佛法中不同思想的人,归于《法华经》中一佛乘的思想,故谓之同。在《法华经》之前,佛教徒里面是大小分流;学习大乘佛法的、学习小乘佛法的,各自学习自己这一部分的佛法,没能够像《法华经》这样汇合,大家都同圆种智。站在《法华经》的立场而言,无论是人、是天,或是阿罗汉、辟支佛也好,都和菩萨一般,大家都发无上菩提心,齐证佛道,所以是「引异归同」。
但是,这里面也有难易的问题。我们人、或者天,若是见佛闻法,劝发无上菩提心,可能还容易;唯独劝阿罗汉发无上菩提心,是很难很难的!我们研读全部的《法华经》,或读〈方便品〉、〈譬喻品〉、〈化城喻品〉时,就会感觉到这是很不容易的。这「引异归同」,也是《法华经》前十四品的大意。
第三、引因归果:就是所有的人、天、阿罗汉都发无上菩提心,希望能得无上菩提,但是还没得无上菩提,还是在因的地位,尚未得果。于是佛又说〈如来寿量品〉,引导这些人修学无上道,得无上菩提,故曰「引因归果」。这是《法华经》后十四品的大意。
这三引包括了佛所说的全部佛法大意在内,也是全部《法华经》的大意,我简单解释至此。
《妙法莲华经》的「经」,梵语是「修多罗」,中文是「契经」,意指经中所言,能契合真理、又能契合众生根性,所以叫「契经」。
前面说「妙法莲华」是教、理、行、果,而此《妙法莲华经》的「经」,其实也是「教」——表达这样道理、这样法门的语言文字。而这个「教」,是佛以大悲心、大智慧,为一切众生开示的时候,能够非常契机,很合乎众生的心情、众生的根性,所以众生能接受、能发信乐心、能发心修行。前面说的「妙法莲华」,是所诠显的;而这个「经」就是「教」,是指能诠显的、能开示的。
《妙法莲华经》题目里的含意是很广很广的,但是现在仅介绍到此。
参、本品大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是我们现在所学习的这一品的题目,是《法华经》的第二十五品。有人希望在这二十五品中,特别提出最重要的四品,把这四品的大意联合起来说明一下。第一是第二品〈方便品〉;第二是第十四〈安乐行品〉;第三是第十六〈如来寿量品〉;第四即是第二十五〈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一、〈方便品〉:舍利弗尊者原是小乘佛法中的大阿罗汉,听佛说〈方便品〉后,回小向大,发无上菩提心。这是他初开始改变对小乘佛法的思想,转变成大乘佛法的思想,愿意成为一位大乘佛教的弟子。所以,〈方便品〉是表示初发无上菩提心的意思。
第二、〈安乐行品〉:是开导在佛法中已发无上菩提心及欢喜《法华经》的人,必须按照〈安乐行品〉所说的方法去修学圣道。尤其是凡夫发无上菩提心者,若不修行,这个无上菩提心是没有用的。而舍利弗尊者听了〈方便品〉就发无上菩提心,他的程度是很高的,这地方和凡夫有一点不同。
第三、〈如来寿量品〉:此品是说佛在无量劫以前已经成佛、得无上菩提。一般所说:「世尊离开了净饭王宫,出家修学苦行六年,后来在菩提树下,思惟甚深的缘起法,得成无上菩提」,这只是一种方便的说法,事实上在久远久远以前,释迦牟尼佛早已成佛了。因此,〈安乐行品〉说修行;〈如来寿量品〉说得证无上菩提,也就是修行成功了。
第四、〈普门品〉:是表示得证无上菩提的人,进一步发大悲心,广度众生。
方才说《妙法莲华经》的「法」是涅槃的意思,也就是归依法的法。涅槃,在佛法中有所谓的「无住涅槃」。阿罗汉入无余涅槃的时候,就安住在涅槃中不动,全面地休息了;他不教化众生,所以称之为小乘。但是,佛、菩萨有大悲心,就像观世音菩萨,他觉悟了妙法、契证了涅槃,却不住在涅槃里,还来广度一切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所以叫做无住涅槃。
由此可知,〈方便品〉是初发菩提心、〈安乐行品〉是修行、〈如来寿量品〉是得成无上菩提的意思。而现在要学习的〈普门品〉,是得成圣道以后又发大悲心,于无住涅槃广度众生的意思。这是得成佛道之后,不同于小乘阿罗汉的情形,正好能表示大乘佛法的精神。我们多少可以从这样的意义中,明白〈普门品〉的大意了。
这是在讲〈普门品〉的正文之前,先说明大意。接着解释〈普门品〉的题目。
肆、牒释品题——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一、总标人法立名
「观世音菩萨」是人的名称;「普门」,是观世音菩萨修学圣道所证悟之法门名称。观世音菩萨是能证悟的人,普门是他所证悟的法,人、法合起来,作为这一品的名称。
二、观世音的译名
「观世音菩萨」,竺法护尊者译为「光世音」。「光」是光明。这个世界上有太阳、有月亮的光明,还有灯的光明;但是,现在「光世音」的光明不是这三种光明,而是佛菩萨内心的大慈悲光明、大智慧光明。这种光明是一切众生所缺少的,也是最需要的。观世音菩萨具有这样的大慈悲、大智慧光明,来利益我们这个世间,这样的翻译意义很好。
唐三藏玄奘法师译为「观自在菩萨」(也有译为「观世自在」的)。「观」就是大智慧。如果你常常欢喜静坐,就会感觉「自在」二字是很好的。修行的境界,初开始的时候是不自在的,不是那么顺利;想要让自己这一念心「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是很难很难的。但是,经过长期的用功,慢慢地这一念心就调柔了,也就能安住不动,就会感觉到自在一点了。但这只是一个很粗浅的小境界!
佛菩萨修学无量无边的法门时,都是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修这样高深法门的时候,也有这个问题,也都是初开始时不那么自在,一旦成功了,大自在的境界就现前了。所以,这个「观自在」,若按照观世音菩萨自己修行的境界来说,就是修行成功、得大自在了。不管是观第一义谛,或是观无量无边的法门,都是无障碍的境界,故曰「观自在」。
约观世音菩萨以大悲心广度众生这方面说,也可以解释「观自在」。观世音菩萨度化一切众生的时候,虽然众生刚强难度,而观世音菩萨还是很自在的。因为,观世音菩萨虽然来到众生的世界,但是众生的世界却不能染污他,也不能影响他,他还能保持大自在的境界。
这是从观世音菩萨自己修行成功、或发大悲心广度众生这二方面,来赞叹观世音菩萨的大自在,所以尊称为「观自在菩萨」。
鸠摩罗什法师译为「观世音菩萨」,用字与竺法护尊者、玄奘法师不一样,这在〈普门品〉中有很好的诠释,说明观世音菩萨何以名为「观世音」,在此我们就不加以重复,等到正文时再说明。
三、释菩萨名义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中国人欢喜简略,因此简称为「菩萨」。
什么是「菩提」?菩提是三乘圣人无漏、清净无分别的智慧,通于声闻、缘觉、佛,因此有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
「萨埵」就是「有情」,鸠摩罗什法师译为「众生」,是指希求圣道、希求菩提的有情;如果以人的立场来说,就是希求菩提的人。「萨埵」或者译为「勇猛」,勇猛精进的希求菩提;未得菩提即是凡夫,已得菩提就是入圣位了。若是加上「摩诃萨」,即「菩提萨埵摩诃萨埵」,那就包含特别的意思在内,是单指发无上菩提心的大乘菩萨境界,而不通于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了。现在说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他在过去已经成佛,名为正法明如来,正是倒驾慈航的意思,当然这是大菩萨的境界。
我们读《佛说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或读《观世音菩萨授记经》,会知道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二位大弟子之一,也是阿弥陀佛国的大菩萨,不是住在我们这个世界的。然而,观世音菩萨有大悲心,虽在阿弥陀佛国帮助阿弥陀佛弘扬佛法,但是他也会到他方世界去广度众生。所以,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例如中国的普陀山,那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有很多人去礼拜,能够见到观世音菩萨的相好光明。但是在《华严经》中,叙述印度南方的海边有补怛洛迦山,观世音菩萨就住在那里。在《大唐西域记》里提到:如果有人不怕艰难,到那里是会见到观世音菩萨的。不过,这都是观世音菩萨化身,到别的世界去度化众生的地点。
然而,我们这个世界与观世音菩萨的因缘,的确是特别殊胜!尤其是大乘佛教弘传的地区,没有不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没有不礼拜观世音菩萨的。可见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众生,和观世音菩萨的因缘之殊胜,也可以知道观世音菩萨对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也是特别慈悲!
四、释普门名义
其次解释「普门」。前面说过,观世音菩萨是能证悟普门的大圣人。「普门」是他所证悟的,也就是他修行成就的一个法门。「普」是普遍;「门」是通达无碍,就像房子有门,我们可以由此出入,没有门就不能出入了。「普门」,就是普遍的都是门,亦即普遍的都是无障碍的境界。这句话如何解释呢?
《法华经‧方便品》的开端说道:「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诸佛有高深的智慧,能觉悟真理,而我们凡夫还未能觉悟。我们若想觉悟,该怎么办呢?就是要有一个门径,有了门径,我们也可以觉悟佛所觉悟的真理。
那么,这个智慧的门是什么呢?天亲菩萨的《法华论》里解释「门」就是言教,也就是「以胜教言,开真理故」。意指以语言文字作门,显示佛所觉悟的真理,我们由此门入,就可以明白佛法。这句话是为我们而说的,因为我们初学佛法的人,处处都是障碍,诸佛所证悟的真理是怎么回事,我们是无法见闻觉知的。现在,佛菩萨给我们一个门,我们从这个门可以通过去,就无障碍了。所以,文字般若是不能废掉的,还是很有需要的。
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门」的意思。譬如:我今生做人感到很不快乐,希望能够生到天上,怎么办呢?佛菩萨开导我们,也给我们一个门。那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能诚心诚意的受持五戒十善,即是生天之门。若不修五戒十善,则被罪业障碍而生天无门,想到天上也去不了。我们若修五戒十善,即开生天之门,可以生天无障碍——这是一扇门。
一个人如果想到地狱、饿鬼、畜生的世界去,也有一扇门,那就是你不受持五戒、也不修学十善,随时可以杀害生命、偷盗、说谎骗人,做一切恶事,这就是三恶道的门。但是若能修学五戒、十善,就是关闭了三恶道的门,即使想去也去不了。然而这都只是一件事的门,不是普门,不能够处处通达无碍。
若是我们想得阿罗汉果,也有个门;或是想得禅定、想修智慧,都是有方法的,也就是都有门,但这些都是一一的、特别的门。而观世音菩萨的普门,就不是这个意思,他修普门行成功了,一切都是门,要到地狱去也可以,愿意到天上去也可以,一切都是无障碍的。我们凡夫若做了五逆十恶、不孝顺父母等许多伤天害理的事,开启了三恶道的门,就必须到三恶道去受苦,想出来都出不来,因为罪业没有完,想解脱是不可能的,所以是有障碍。若是生到天上享天福,这是生天之门开了,但在天上迷惑颠倒,其实还是一种障碍!
观世音菩萨到一切境界、一切世界去,无论是到地狱、或到天堂,不管怎么样的快乐或苦恼,都无法动摇观世音菩萨的大自在境界,一切皆是无障碍的,故曰「普门」。我们读《华严经.入法界品》,其实「入法界」就是普门的意思,表示佛及观世音菩萨等,都能无障碍地入一切法界,什么地方都能去,所以普遍地都是门。但这一定要到第八地菩萨以上那种大解脱的境界才可以办得到,初得无生法忍的菩萨还是办不到的。
现在,我们所学习的〈普门品〉,内容是叙述观世音菩萨救度一切众生的境界。
在〈普门品〉中,一共分两大段。第一段、说明观世音菩萨救护一切众生令脱七难,能解三毒破除贪瞋痴的烦恼,并能满足二求。这是救护众生这些不如意的事,把世间上苦恼的事情解脱了,得到多少的满足。第二段、说明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依天台智者大师的解释:第一段是约观世音菩萨说的,第二段是约普门说的;合此以解释普门之意,就是观世音菩萨普为一切众生开示一切解脱门的意思。
在第二段中,观世音菩萨为一切众生说出世间的解脱法门,和前面的救护众生、解脱灾难不同。前面救灾脱难,不是根本地得大解脱;而后面观世音菩萨为众生演说佛法,使令众生修学圣道,若能成就,就是究竟的得大解脱了。所以,这个普门是有很深的意思在里面的。
「品」者类也,一类一类的。〈方便品〉是一类,〈譬喻品〉是一类,〈化城喻品〉也是一类,〈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又是一类,故曰「品」。
伍、流通因缘
值得一提的是,〈普门品〉是《法华经》里面的一品,但是我们把它从经中提出来特别地流通,这在中国佛教史上是有一段因缘的。
在南北朝时代,大约是在五胡十六国的末年,有一个名曰北凉的小国,国王沮渠蒙逊生病,病得很严重。当时有位翻译《涅槃经》的三藏法师昙无谶,对佛教徒说:「你们的国王得的是业障病,不是医药能奏效的。你们应该念《妙法莲华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为他回向,会有效的。」因为沮渠蒙逊病的很严重,看了很多医生都无效,大家都认为没有希望了。现在忽然间,昙无谶尊者有这样的好办法,北凉的大臣就报告沮渠蒙逊,于是大家一齐念〈普门品〉为他回向。果然,他的病痛好了!所以,国王与当时的人都愿意念〈普门品〉,从此以后就特别把〈普门品〉流通出来。有很多很多人都欢喜念诵,原因在此。
很多人欢喜念观世音菩萨、礼拜观世音菩萨、求观世音菩萨,就是因为读〈普门品〉的关系。又因为读了〈普门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得了很多的灵验,所以愈流传愈广,这也是〈普门品〉特别流通的原因。
陆、译者简介
「姚秦」,是中国南北朝时代的一个国名。在这里提到姚秦,是表示翻译经典的时期。鸠摩罗什法师是姚秦弘始三年十二月二十日来到长安的。在佛教史上看,很多梵僧到中国来翻译经典都比较容易,不需要派军队,只有鸠摩罗什法师来到中国是很难很难的。最初是苻秦的国王苻坚,听说鸠摩罗什法师的大名,生欢喜心,派遣将军吕光,带着七万大军到龟兹国去请他来。吕光请他来到凉州时(今之兰州),苻坚已经被人杀死,所以吕光就在凉州独立了。
苻坚是被部下姚苌所杀,因为苻坚组织百万大军,讨伐东晋失败,部下姚苌造反杀死苻坚,并在长安独立。姚苌死后,儿子姚兴继承帝位,派兵到凉州,也是经过战争,才把鸠摩罗什法师再请到中国来。所以,鸠摩罗什法师到中国来翻译经典,似乎比其它的三藏法师困难。
「龟兹国」,位于现在中国新疆省的库车县,是鸠摩罗什法师的祖国。
「三藏法师」,是对译经法师的尊称。从《高僧传》上看,凡是翻译经典的人都称之为三藏法师。「三藏」就是经律论。经,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佛法;律,是佛组织僧团所制定的戒律。这两部分都是佛说的。论,是佛弟子解释经、律写出来的著作,合起来叫做三藏。「藏」,就是文中有义,文句里含藏着道理;义中也有文,故名为「藏」。
「法师」,法,是指经律论的法;以法为师,所以称之为法师。或者以佛法来教导人,也称之为法师。这里是赞叹鸠摩罗什这位大德,故称他为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他的父亲叫鸠摩罗炎,母亲叫耆婆;他出生之后,就把父亲和母亲的名字合起来作名,所以是「鸠摩罗什耆婆」,也叫「鸠摩罗什婆」,略去婆字,就叫做鸠摩罗什。「鸠摩罗」翻成中文是「童」,「耆婆」译为「寿」,合称「童寿」。这部《法华经‧普门品》是他翻译的,所以叫做「鸠摩罗什译」。
据古人的考察,鸠摩罗什是根据龟兹文翻译这部《法华经》的。因为印度梵文的《法华经》传到龟兹国去,译成龟兹文,罗什法师就根据龟兹文翻译成中国的汉文。另外还有两种汉文的《法华经》,依古人的考察,说那是根据梵本翻译的。
鸠摩罗什的父亲是中印度人。中印度的国君想聘他为相,但他不愿为相,便离开中印度而到龟兹国。龟兹国王感觉此人不好名利很难得,所以非常欢迎他。龟兹国王的妹妹耆婆,看见鸠摩罗炎也很欢喜,于是就嫁给他,生下了鸠摩罗什。
耆婆生了鸠摩罗什以后,想要出家做比丘尼,但是鸠摩罗炎反对,所以就没有出家,后来又生了一个弟弟。等生了弟弟以后,耆婆决定要出家,鸠摩罗炎还是反对,她就绝食七天。鸠摩罗炎见她这么坚定,就同意了。耆婆出家的时候,鸠摩罗什年纪有七岁,也随着母亲一起出家。
出家以后,鸠摩罗什是学习阿毗昙论与《阿含经》的。有一次,他母亲带他从罽宾国回到娑罗国(位于今之新疆)。这时娑罗国正好有一位大乘佛教的学者,原来是一位王子,后出家为比丘,叫须利耶苏摩,才华非常高。当时,鸠摩罗什年纪很轻,约十一、二岁左右。他对鸠摩罗什讲大乘佛法的道理,罗什法师不能接受,常与他辩论。最后,鸠摩罗什法师感到大乘佛法是究竟圆满的,于是回小向大,成为大乘佛教的一名菩萨行者。他说:「我以前学习小乘佛法,譬如人不认识黄金,而认为鋀石很微妙,是最好的!」
回小向大之后,鸠摩罗什法师开始研读大乘经论,他的智慧更加增长,有了很高深的境界。当他回到祖国以后,常常讲解大乘经论,名望愈来愈高。而他的母亲出家以后得了初果,后来得到二果,就离开了龟兹国到印度去;最后有消息传回来,说她已经成为三果圣人了。
姚兴把鸠摩罗什请到长安后,就开始翻译大乘经论,合计共三百多卷,对当时中国佛教影响非常大。因为,在罗什法师以前,翻译经论的人汉文造诣不太好,所以翻译得词不达意,读起来不容易明白。在西晋的时候,道安法师常常讲《放光般若经》,但是有的地方看不懂,只好念念文就算了,于是他发愿要求生弥勒内院,去请问弥勒菩萨。鸠摩罗什法师来了之后,他所翻译的经论,文义非常流畅,令当时的佛教徒皆大欢喜。他翻译的《维摩诘经》、《法华经》、《阿弥陀经》,虽然后来都有其它的译经大德又重新翻译过,但是直到现在,我们汉文佛教徒大部份还是读诵受持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经论,可见他是非常地受我们中国人的欢迎,他对于中国佛教的贡献真是非常大!现在这部《法华经‧普门品》也是他翻译的,所以说是「鸠摩罗什译」。
普门品讲记.一
柒、正释经文二
前面说过,〈普门品〉分两大段:第一段问答,是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第二段问答,是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也就是「普门」的意思。
甲一、两番问答二 乙一、长行二 丙一、观音得名所以二 丁一、无尽意问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第一段一开始,先是无尽意菩萨请问。
「尔时」,就是那个时候。是什么时候呢?〈普门品〉是《法华经》的第二十五品,第二十四品是〈妙音菩萨来往品〉,所以「尔时」应该是指佛说〈妙音菩萨来往品〉结束的时候。或者,也可以说是〈普门品〉利益当时和后世佛教徒的时机到了,所以就有因缘来发起这件事。
妙音菩萨是东方世界的菩萨;而观世音菩萨住在阿弥陀佛国,位于娑婆世界的西方,是西方世界的菩萨。前面听〈妙音菩萨来往品〉的人得无生法忍、得法华三昧、得大利益,那是东方世界的菩萨,来利益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这个法门说完了。现在,西方世界的菩萨,来利益我们这个世界的因缘成熟了,所以说「尔时」。
「无尽意菩萨」是一位菩萨的名称。有一部经叫《无尽意菩萨经》,又翻译成《无尽慧菩萨经》。在经上说:娑婆世界的东方有不眴世界,那个世界有佛名普贤如来,无尽意菩萨是普贤如来的大弟子。「无尽意」是什么意思呢?《无尽意菩萨经》云,由于菩萨的慈悲心无穷无尽,所以叫做无尽意。就是他有大悲心,能够以六波罗蜜、四摄法门去广度一切众生;如果一切众生没有度尽、没有得大解脱的话,他的慈悲心是不能尽的,故曰「无尽意」。当然,慈悲心无穷无尽,智慧也是无穷无尽。
「即从座起」,无尽意菩萨从东方不眴世界,到娑婆世界来听释迦牟尼佛说《法华经》。现在,说完了〈妙音菩萨来往品〉,他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提出一个问题。
「即从座起」,依字面上来说,就是原来是坐着听释迦牟尼佛说法,现在因为有问题请问佛,就从座位站起来。这很容易明白。但是,我们中国的古德常常用佛法的深义去解释,那么这就另有意思了。
《法华经》的〈法师品〉,说到以「诸法空为座」,实在就是说一切佛教徒的内心,应该安住在一切法空上,好像我们坐在座位似的。这正好和《金刚经》说的意思一样:「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现在这位菩萨即从座起,意思就是不着于诸法空。如果着于空就不能广度众生,不着于空才能从空出假;不着于空、也不着于有,这样才能去度化一切众生,有这样的意味在里面。
「偏袒右肩」,这是印度人的一种礼貌。当他坐在那里,还没有起座的时候,左肩、右肩都是有衣服覆盖的,站起来以后,就把右肩袒露出来,这是表示恭敬的意思。
如果深一层解释:菩萨的左肩没有袒露,你看不见;右肩袒露,你能看得见,这表示菩萨的两种智慧。左肩没有袒露,表示真实的智慧。真实的智慧同第一义谛是相应的,与第一义谛相应的境界是没有名言相的,是不可以见、闻、觉、知的境界。右肩袒露,表示菩萨方便的智慧。指菩萨化导众生时,一定要有名——有言语、有名字,演说、表示佛法的真理,这样才能与所教导的众生连系起来,众生也才能明白什么是佛法。所以,袒露右肩是这样的意思。
「合掌向佛」,不合掌时,表示一个人心里面散乱,东想西想,不是一心不乱的境界;手掌合在一起,则表示一心不乱。也有人解释:我们的掌一共有十个指头,合拢在一起放在胸前,十指就是表示十法界;而合掌当胸,则表示十法界在一念心里、十法界不离一念心,因为十法界都是由心创造的。这样解释也是很好!
「而作是言」,前边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都是身体上表示出来的一种礼貌;「而作是言」是口业──他说话了。
「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世尊」是无尽意菩萨对佛的尊称。佛是有道德的人,为世、出世间一切圣人所尊敬,所以叫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他提出这么一个问题: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理由名之为观世音的呢?
无尽意菩萨是得了圣位的大菩萨,应该知道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但是,他还要提出这个问题,是为不明白的人请问的。在法会大众中还有人不知道,借着请问这个问题,由佛的回答,能利益当时和后代无量无边的众生。这样说来,他是为利益众生而请问的。
其次,菩萨欢喜赞叹人家的功德,所以,请问这个问题,表示是要赞叹观世音菩萨的功德。我们世间的人,也有些人是隐恶而扬善,对于他人有什么优点,愿意提出来加以赞叹,他人有任何缺点,把它隐藏起。但是,也有人专挑别人的毛病:你有什么缺点,我就说出来羞辱你;你有什么道德,则隐藏起来。然而,这些大菩萨不如此!他们都是欢喜赞叹佛、菩萨的功德的。所以,无尽意菩萨向佛请问:「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经上说,在无量劫前,有宝藏佛出现世间。当时转轮圣王的长子,供养宝藏佛及宝藏佛的弟子三个月。然后,太子向宝藏佛发愿说:「我要行菩萨道,广度众生,若有众生能念我的名号,为我的天眼所见、天耳所闻,我若不能令他解脱苦难的话,我不成佛!」宝藏佛觉得这真是非常难得的大愿,因此为他取名为「观世音」。但是,在〈普门品〉文中没有说到过去的事,只说现在的种种救护众生的因缘与功德,名为「观世音」。
丁二、佛答三 戊一、总答寻声救苦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实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这是释迦牟尼佛回答无尽意菩萨的问题。这一段是总答,总说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寻声救苦。下文是别答,就是一一地、详细地回答无尽意菩萨所问的问题。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释迦牟尼佛称无尽意菩萨为「善男子」。通常我们称一个人为善人时,就是赞叹他是好人。怎么样叫做好人呢?他爱护一切人、不害人,那就可以称之为善。但是,这样说还不太明白;因为,当我们心平气和的时候,都是没有害人之心的,应该都是很良善的,那么都可以称之为善男子、善女人了。然而,这里所说的善,不应该只是这样解释。该怎么说呢?就是在利害冲突、对这个人有伤害的时候,他仍然有善良的慈悲心。你伤害他、毁辱他,他对你还是有好心肠,那就可以名之为善了。
譬如,在家的佛教徒受持三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戒是什么意思呢?在佛法里面说,就是对一切人要有慈悲心──我不去杀害他、也不偷盗他的财物,我要爱护他、不伤害他。孔子也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欢喜的事情,我不能把它送给别人。我不欢喜别人把我的财富夺走、偷走,那我也不要去偷、不要去抢夺别人的财富。我爱惜自己的生命,别人也是爱他的生命的,所以我不欢喜别人杀害我,我也不应该杀害别人。这与五戒的含义相同。所以,不只是在平常的时候不杀生、不偷盗,而是对我有利、或对我有害的时候,我一直能保持好心肠,那才可以名之为善男子了。
现在,佛称赞无尽意菩萨为善男子。当然,无尽意菩萨的程度是非常高的,还不止于刚才说的这种善,而是更高深的境界了。
「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这是观世音菩萨救护的对象,有无量百千万亿这么多的众生。「众」就是多,很多的「生」。这是什么意思?无始劫以来(在佛法里面说,就是没有开始的一天,向前推溯总是推求不到开端,所以叫做无始),从久远久远以来,我们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命一次又一次在六道里面轮回,有很多的生、同时也有很多的死,所以叫做众生,但是不说「众死」。
其实,有生就有死,但说生而不说死,这里面是有原因的。如果死了以后不再生,那只有阿罗汉才可以。因为,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以后,他在六道中不会再有生命,不再轮回于六道,也就是死了而不再生。若死了还生,那是凡夫的事情,凡夫是死了还要再生的。因为,我们有很多很多的烦恼,这烦恼使令很多很多的罪业发生作用,死了以后还要再生,因此称之为众生。说得明白一点,一切的凡夫,也就是一切的苦恼人。这些苦恼人有多少呢?有无量百千万亿那么多!
「受诸苦恼」,是遭遇到很多苦恼的事情。佛法说,三恶道众生的苦恼是很多很多的,他们很难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原因是什么?因为地狱、饿鬼、畜生世界的众生,他们的身体有很大的问题与苦恼,他那一念灵明的心被苦所困扰,所以很难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念不来!
我们可以想一想:若有严重病痛的时候,我们还能不能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以人的境界来说,如果有严重的病痛,这个病痛扰乱你的心,你要念观世音菩萨,是很难念上来的!除非平时没有病痛的时候,就能常常地静坐,有戒、定、慧的功德,重病来时,还能心有余力、很从容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或者是念经、念咒。若平常的修行不够,有严重的病痛时,念菩萨名号是有困难的。所以,这地狱、饿鬼、畜生的境界,很难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
天上的人呢?天人的快乐太厉害!欲界天的五欲乐胜过人间,特别地迷惑人,他们总是享受欲乐,很难拿出时间修学佛法。色界天以上的众生有高深的禅定,他们感觉到这样就很好了,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做什么?因此,也是不容易!所以,释迦牟尼佛来到人间成佛,就是因为人容易接受佛的教化。如果在人间的人,信佛而能够栽培多少善根,他生到天上时,也还可以信佛、接受佛法的教化。倘若是不信佛的人,生到天上去就不容易信佛。
所以,「受诸苦恼」应该是普遍一切众生说,但这里主要还是指人说的。人世间的苦恼是很多很多的;人衰老了,或者有病痛,或者死亡,或是爱别离、怨憎会苦等,都是苦恼!
「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我们人世间的人,如果平常完全不信佛,等到苦恼来时,虽然也可能有善知识、有好朋友来告诉你要念观世音菩萨,但这是少数。如果,能在平常听善知识的宣扬,或者是从经书上看见,知道有一位观世音菩萨,他的广大灵感能寻声救苦,于是你就一心称名——或者受诸苦恼的时候一心称名,或者没有受诸苦恼时一心称名。那么,当你受诸苦恼时,也能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苦恼问题就解决了。
「一心称名」就是专一其心,心不散乱的意思。你心里面能够很诚恳、一心不乱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前念后念相续不断、没有其它的妄想掺杂在里边。
「观世音菩萨,实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能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而观世音菩萨实时地在你称念名号的时候,观你称名的音声,使你所受的苦恼「皆得解脱」,就免离了一切的苦恼,得大安乐!
我们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发生作用的范围是很小的;太遥远的,我们看不见也听不见。而观世音菩萨是法性身,他和一切众生没有远近的分别(这在后文可以看出来),十方世界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众生对观世音菩萨有所求的时候,观世音菩萨能同时救护一切众生,这是不可思议境界,不是我们凡夫所能想象的。
然而,也有些人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向观世音菩萨有所求,但是没能得解脱。这应该怎么解释呢?那是你没能一心称名、没能一心不乱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关系。如果你能够一心不乱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会皆得解脱。
《瑜伽师地论》上说,我们受诸苦恼,是因为我们有罪业,造了杀害生命、说谎骗人等杀、盗、淫、妄各式各样的罪过,或者说是十种恶业、种种的恶事。我们的罪业大概地说,分成两类:
一是定业。我们在造罪时,明明白白地去做这件事,做成功了,心里还很欢喜,那这件罪过就是定业。是决定要受果报的!
二是不定业。如果造罪业的时候,心里不欢喜,但还是勉勉强强地做完了,又生后悔,这个罪业就不一定得果报,称为不定业。
若造的是不定业,虽不一定得果报,可是也不一定不得果报;当得果报的时候,能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容易得解脱!若造的是定业,当定业发生作用、受诸苦恼的时候,念观世音菩萨就难一点,也就是不容易得解脱!所谓不容易得解脱,就是你不容易一心称名;既不容易一心称名,也就不容易得解脱,可以这么解释。
这件事我们说得浅一点,不要说得太深。譬如我们信佛的人,买花、买生果供养佛菩萨,向佛菩萨祈求平安,保护我的儿、我的女怎么怎么好……。我们想一想,这种情形如同我们有了困难,就送红封、送礼物给正在政府做官的朋友,对他说:「请你帮帮我的忙!」这意思差不多是相同的。而我们人世间的凡夫有贪心、有瞋心,他得到利益的时候,就可能随顺你做这些事情,满你的愿。但是,佛、观世音菩萨是圣人,不会因为你买个生果给他,心里欢喜了就帮你忙,和我们凡夫不同。这样说,当我们向菩萨有所求时,既不用上香,也不要买花、果供养,就这么向菩萨有所求,这样好吗?其实,也不是这么说。
这其中的道理,可以分两方面说。一方面是我们凡夫的内心污浊,这个灵明的心,在色、声、香、味、触、法上活动,不是贪,就是瞋、痴,乃至疑惑、高慢,种种的烦恼缠扰其心。当我们想拜菩萨、拜佛,去见佛菩萨时,我们的心还是很污浊、很污秽,和佛菩萨距离很远很远的。这样的情形,你想求佛菩萨帮忙,转变你受诸苦恼的遭遇,很不容易啊!
第二、我们是因为有罪而受诸苦恼,这是有因就有果。佛菩萨难道不讲究因果吗?你有罪而叫你不受报,佛菩萨有这种力量吗?「好!你做很多恶,不要紧!我能教你不受报。到时候,你给我买点生果、香花,我就让你不受苦!」佛菩萨会说这种话吗?若是观世音菩萨这样讲话,就等于叫我们造罪了,那么这个恶人会说:「好啊!那我就造罪,反正到时候我一念观世音菩萨就不受报了!」可以这样吗?
所以,我们要想一想,经文是说:我们念观世音菩萨,能使诸苦恼皆得解脱;但是,这里面不是那么简单的!那应该怎么说呢?
佛菩萨有大悲心,愿意救护一切众生,使令一切众生受诸苦恼的时候,皆得解脱,但是不容易做到。经论上说,众生造罪以后,若是属于定业,就一定要去受报,佛菩萨也无可奈何,无法救护你的。这是其一。其二、众生要造罪,佛菩萨也阻碍不了你。说:「你不要造罪!」众生不会听的啊!他还是要造罪。他随时要开枪,佛菩萨也无可奈何!
现在这里说: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观世音菩萨观其音声,即得解脱。为什么能得解脱呢?到底还有没有因果呢?这个问题怎么讲?我姑且解释一下。
刚才说,买花、买生果供养佛,或者向佛菩萨礼拜、磕头,这里边有什么事情呢?就是当我们的内心受诸苦恼的时候,心就不清净,就有种种的烦恼、业障污染这个清净心。但是,当我们向佛菩萨供奉——有花供养、或果供养、或者礼拜佛,这个时候我们的思想有变化。有什么变化?就是能发出来清净心!你若买了花,把它清清净净、整整齐齐地插好供佛,这时候你心里也很诚恳地拜佛,清净心就发出来了!
清净心如果能发的长一点比较好。譬如我们拜佛一百零八拜,拜观世音菩萨一百零八拜,或者念观世音菩萨十万声、念大悲咒十万遍,这表示你发出清净心、诚恳心的时间长一点。这里面有什么事情呢?你这清净心一出现的时候,对于那个使令你受诸苦恼的罪业,就有点障碍了,二者是不相顺的。在这个时候,佛菩萨的神通道力,能从这个地方把罪业回转一下,你受诸苦恼的果报就皆得解脱了。如果,我们的清净心、诚恳心发不出来,佛菩萨无可奈何!
我另外说一句话:佛菩萨不等你念佛、拜佛,也不等你买花、买果,也不需要你念大悲咒,就有慈悲心愿意来救护你,但是不能救护!非要你由礼拜、供养佛,或者是念经、念咒,或是念佛菩萨名号,你的清净心发出来了,这时候佛菩萨的大悲心与神通力才有用武之地,才能回转你的业力,使你「受诸苦恼,皆得解脱」。如果,我们心不清净,拜佛时心也散乱、念观世音菩萨心也散乱,佛菩萨是很难救护我们的。
所以,这个地方说:「一心称名,皆得解脱!」我们是可以向佛菩萨有所求的,但是我们本身应该要「一心称名」,要做到这一点才可以,心散乱就不行!
在这里的经文中,没有分别是定业或不定业。但是,从中国佛教念观世音菩萨求救护的事实上看,有的人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时间不久就得解脱,向菩萨有所求的事情就满愿了;而有的人需要念很久才可以,时间的长短有差别。所以,前面解释「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名号」的时候说过,平常要多训练念观世音菩萨,受诸苦恼的时候才能念观世音菩萨。因为,平常有这个训练,当你受诸苦恼的时候,念观世音菩萨就容易一点。如果平常完全不训练,等到有苦恼的时候才念观世音菩萨,是很困难的!
我讲一个念观世音菩萨的故事。《观世音菩萨灵验记》上说:在中国浙江上虞这个地方,有一位做卖米生意的人,家中供养观世音菩萨像,常常礼拜、念观世音菩萨。
有一天,他梦见观世音菩萨来对他说:「你不久有灾难!」
他回答:「那怎么办呢?」
观世音菩萨说:「我给你四句话,你要记住!逢桥莫停舟,遇油即抹头,斗谷三升米,苍蝇捧笔头!」
「逢桥莫停舟」,就是遇见桥的时候,船不要停在桥底下。「遇油即抹头」,若是看见油,赶快地把油抹在头上。「斗谷三升米」,一斗谷可以碾出三升米。「苍蝇捧笔头」,苍蝇捧着毛笔头(注:古人用毛笔写字)。
说完了,梦就醒了。他想:「这个梦很奇怪!观世音菩萨来同我说这四句话,一定是有事情!」他就把四句话背下来。
他是个米商,所以常用船载米到各地出售。有一天,船载着米行进的时候,遇见了大雨。前面有一座桥,船夫预备把船停在桥下避雨。但是,这位念观世音菩萨的老板忽然想起:「逢桥莫停舟!」他马上叫船夫:「不可以停!赶快开出去!」开出去以后,桥就塌下来了。如果停在那里,正好砸在船上,他就危险了,所以他躲过这个灾难。他想:「这四句话,第一句话是灵验了。」
过了一些时候,他在家中拜观世音菩萨、念观世音菩萨。忽然间,他家里吊着的油灯掉下来,油流了满地。他突然想起「遇油即抹头」,因为第一句话灵验了,第二句也不能马虎,于是他就把油抹在头上。
现代的在家人留头发,清朝的男人也是留头发的。这位米商抹了头以后就睡觉了。到了夜间,忽然醒来,他闻到屋子里有很腥的味道,觉得很奇怪!点灯一看,他的太太被人杀死了,把头斩断了!他心里很惊讶!怎么会有这种事情呢?
第二天,他就去向他的岳父报告。他岳父来一看,就问他:「你和太太感情好不好?」
他说:「我和太太感情没什么不好,很正常。」但是,他的岳父忽然想起来,说:「我的女儿是不信佛的啊!你是拜观世音菩萨、是相信佛教的,你们的感情可能有问题!」
他说:「没有问题!」
「你是不是和邻居有什么仇恨呢?」
「也没有!」
「那你家里有没有财物丢掉了呢?」
「我检查了,什么东西也没丢。」
「可见这不是仇恨来杀的,也不是劫财来杀的,那就是你杀的嘛!没有别人了。」
于是,他的岳父就到官府里控告他。官府来检查、审问他。审问来、审问去,也疑惑是他,就拿起笔来判他死刑!正当此时,很多的苍蝇飞来,捧着笔头。这位念观世音菩萨的人就念:「苍蝇捧笔头!」
县官问:「你怎么说出这一句话呢?」他就把他的梦说了一遍。
县官一想:「头一句、第二句、第四句,都灵验了。就是第三句:『斗谷三升米』,这句话里面有事情。」
于是,县官和周围的人商议,怎么叫「斗谷三升米」呢?想来想去:斗谷去了三,应该还有七;除去了米,就剩下了糠(「康」同音),应该就是「康七」,或者是「七康」。县官就派人调查。果然,有个叫康七的人。县官逮捕了这个人,一审问,他就坦白了。
原来康七和米商的太太有染,所以想把这个念观世音菩萨的男人杀死。晚间来行凶时,看见这个有油的头,他认为那是女人,所以就把没有油的头砍了。当然,官府就判了康七死刑。而这个念观世音菩萨的人,经过这一次的刺激,感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在太坏了,于是有所觉悟,就出家了。
在这个故事里,常礼拜观世音菩萨、常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人,会受到观世音菩萨的照顾,所以受诸苦恼的时候皆得解脱!因此,我们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应该一心地、诚心地念,会得大利益,这不是虚妄的!
普门品讲记.二
戊二、别答仰荷冥益三 己一、救七难二 庚一、标释救难七 辛一、救火烧难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
以下这一大段文,一一说出观世音菩萨慈悲救护众生的事迹:救七难、解三毒、应二求,这是解释观世音菩萨得此名号的缘由。这些或者是水难,或者盗贼难……,只是感觉灾难解决了,并没有看见观世音菩萨。
第一是观世音菩萨解救众生火的灾难。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假使有人能够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前面说「一心称名」,这里说「执持观世音菩萨名号」,文字虽然不一样,但含义是相同的,都是一心不乱的意思。如果是散乱地称观世音菩萨名号,那不能算是「持」。
一心不乱地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有什么好处呢?「设入大火,火不能烧」,假设有人意外的陷入大火中,火是不能烧害他的。为什么不能烧他呢?「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这是由于有观世音菩萨威德神力加持的原故,所以火不能烧他。
凡夫的内心有很多烦恼与苦恼,常是散散乱乱的,所以我们的心一点力量也没有。若是修学佛法有了禅定,或是达到大菩萨境界的时候,那神通威力是非常大的!所以,他能够转变外面的境界。假使你入了大火里边,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一注意,这火就不能烧害你,这是他的心力特别强的关系。
在《高僧传》里,也有记载一些念观世音菩萨不为火所烧的事情。南北朝时代,有一位精苦修行的法师,叫做法力法师。他想造一座庙,让大家在那里用功修行。寺庙尚未完工,他到别的地方化缘,化了些麻,用车载回来。回程时,走到山谷里边,正好山谷中有大火,远远地烧了过来。
这时候,法力法师特别地疲倦,精神振作不起来,就睡着了。等到醒过来,火已经烧到眼前了。因为他是个出家的修行人,他立刻就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当念出「观」字,「世音」两个字都还没念出来,忽然间就有风把大火吹灭了。于是,他便安然地回到他的住处。
所以,「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感应的迅速。观世音菩萨知道了,立刻就能发出作用来灭火,使令它不能烧。这里说得很明白:「由是菩萨威神力故」,是菩萨的威德、神通的力量,使令火不能够烧他。
刚才提到,没有禅定、内心散乱的人,心的力量不大,心随境转,不能转变外面的境界。但是,有色界定以上的人,或入圣位的大菩萨,他的力量非常大!他能转变一切境界,所以火不能烧,能有这种作用。但是,若要随时随地都能有这样的感应,那要八地以上的大菩萨才可以,不是小菩萨能办到的。
辛二、救水漂难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这一段说到观世音菩萨救护众生水的灾难。
「若为大水所漂」,这不是指小水,小水没有危险;水若太大,为水所漂动,就会有生命的危险。
我们现在的世界上有很多地方缺水,但是有些地方却还有水灾。所以,我们这个世界不是那么好,有很多过犹不及的问题。为大水所漂时,「称其名号,即得浅处」,你能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就能够漂流到浅的地方去,也就没有危险了。
在《法华经持验记》中提到一件事:有一个人常常受持读诵〈普门品〉,有一次他同时与很多人坐船,忽然间船翻了,很多人都溺在水中。可是,这位受持读诵〈普门品〉的人,听见有人连续说了三声:「读〈普门品〉的人不会有水的灾难!」而后,他不自觉地逐渐漂移到水边,平安地上了岸。这就是念观世音菩萨、受持〈普门品〉的关系,因此而即得浅处。
观世音菩萨能救护水、火等灾难。从佛法看来,前面所说的大火,即可分为三种。
一、果报火:果报的火是肉眼可见、能杀害我们的;人间常有这种火,乃至天上也有火,在这个世界坏的时候,色界的初禅天也会为大火所烧。
在佛法来说,这个世界有成、住、坏、空;我们现在是属于住劫。当这个世界成就以后(成劫),就有人、动物在这里生存,称为住劫。根据经论上说,一增一减是一小劫,但也有说是一中劫;经过二十个增减,就是二十个中劫,二十个中劫以后,世界就要坏了。当坏劫开始的时候,世界上会出来两个太阳;过了不久,又出现第三个太阳;一直到最后,出现七个太阳,地球就起火了,乃至欲界天宫、初禅天也都起火了,这就是果报的火。
虽然,坏劫的劫火能够燃烧这个世界,但是到那个时候,这世界上的人已经都走了、没有人住了,这是一个空的地方。所以有人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其实这个时候地狱也是空的,里面没有人了。地狱、饿鬼、畜生,乃至欲界天的人完全都走了。这是果报之火,能烧到初禅天。
二、罪业火:罪业的火,三界都有。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众生,都有罪业。这种火是普遍于三界的。
三、烦恼火:众生的贪心是火、瞋心也是火,种种的烦恼都可以名之为火,这种火能伤害我们。烦恼火有轻、有重,一直到等觉菩萨也还小小有一点,唯有佛才究竟清净、没有烦恼。所以,烦恼火的范围是很大的。
现在说,念观世音菩萨,「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主要是指果报火,也就是指意外地为大火所烧这类事情说的。但是,我们若能诚心地念观世音菩萨,也可以解除烦恼火的伤害。
刚才说贪心是火、瞋心也是火,但多数是用火来譬喻瞋心的。我们若发起瞋心,就像起火似的,能伤害自己。此时若是能念观世音菩萨,也会逐渐地减少瞋恨的火。
有的人瞋心很大,一有不如意的事情,瞋心就起来了。有的人也知道自己不对,不该发脾气、动瞋心,但是不能自主。这应该要想办法纠正,不要放纵自己。有什么办法呢?就是念观世音菩萨,由观世音菩萨的威神力故,使这个瞋恨心逐渐地减轻,逐渐地就不起瞋恨心了。下文会提到这件事。
「大水」,多数用来譬喻凡夫的爱欲心。爱欲心像大水似的,也能够伤害我们。尤其是我们欲界的众生(地狱、饿鬼、畜生、人、天、阿修罗),都有爱欲心;到了色界天以上的人才没有欲心,因为他们有三昧乐,欲心就不起了。色界天的人原来也是欲界的人,当他在欲界的时候,能够放下欲的事情,专心修学禅定,又有长远心,慢慢地禅定修成功了,就得到色界定,得到色界定以后,就没有欲心了。但是,他在未死之前,还没有生到色界天以前,还是欲界的人,如果他不谨慎而放纵自己的话,还会再有欲的,还有可能为大水——也就是为爱欲之水所漂动。
我讲一则相关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于《大智度论》。
在释迦牟尼佛成道六年之后,回到他的祖国探望父亲净饭王。当他回到迦毗罗卫国时,净饭王请佛陀吃饭,佛陀在家时的妻子耶输陀罗,也请佛及佛的弟子吃饭,但却预先准备了用药制成的欢喜丸来供养佛,意思是希望佛陀能回家。
佛陀吃完饭,讲一段佛法之后,便率领着诸比丘回到精舍去了。耶输陀罗当时认为,若是欢喜丸的作用发动了,佛陀就会回家来。但是,佛一直安然无恙。
第二天,因为无人供僧,于是诸比丘就到聚落托钵乞食。他们在街上听见众人议论纷纷,说耶输陀罗用欢喜丸来迷惑佛。诸比丘回到精舍,就将此事禀告佛陀。佛陀说:「我以前没有修行的时候,她能迷惑我,现在不可以了!」
比丘问佛:「以前是什么情形呢?」
在久远久远以前,山中有一位仙人(即神仙)。这位神仙能够放下人间的五欲之乐,专心修学禅定,成功以后,得到四禅八定,也就有了神通。他便在山中生活,不再到人间来。
但是,他在山里面生活,也时常会看见雌鹿、雄鹿交合。见到的时候,心也会动,所以在小解的时候,随之流出不净。这些排出的不净物,被一只母鹿所吞食,业力的不可思议,母鹿怀孕了,后来牠就在仙人住处的旁边生产,产下了一个人。这个人是鹿足、人身,头上有一只角,因此称之为「一角仙人」。仙人知道这是他的孩子,便抚养了他。小孩儿慢慢地长大了,就教他读书、修禅定,也得到五种神通。
有一天下大雨,满地泥泞,路特别滑。由于他的双脚是鹿足,上山坡的时候站不稳,不小心滑倒了,他的足受了伤,于是愤怒地咒愿十二年不要下雨!
我们平常人这样咒愿是没有用的,但是神仙、有禅定的人,他的咒愿有效。于是,天就真的不下雨。天不下雨,时间久了,大家的生活受到影响。国王为这件事很忧心,便召集众人开会,设法解决这件事。
有人报告说:「山里有仙人,发了这个恶愿,要十二年不下雨。」
国王说:「一年不下雨就受不了,若十二年还了得!怎么办呢?谁有办法能破除这个恶愿的力量,让天下雨呢?」
这时候,城里有一位名女人,来到国王面前说:「我有办法!」
「妳有什么办法?」国王问。
「这个仙人,他是人呢?还是天神呢?」
「他是一个仙人生的人。」
「只要是人,就有办法!」
「好!希望妳能把这件事做成功!」
她召集了五百名美女,制造了很多欢喜丸,也收集了很多酒,用车把她们送到山里去,就在仙人的住处旁搭茅蓬住下来。
一角仙人有时候也会出来,看见有很多女人在这里,大家见了面就打招呼,接着问她们:
「妳们的身体为什么长得这么肥满,皮肤为什么这么细致呢?」
「因为我们善事做太多了,上天给我们好的东西吃,所以身体是这样子。」
「有什么好东西吃呢?」
「有欢喜丸、有很多很多吃的东西。」
「我可不可以吃?」
「你也可以吃!」
于是,就请一角仙人到屋里,给他受用食物,又是饮酒、又吃欢喜丸,彼此互相谈话,慢慢地他的欲心动了,也就有了淫欲的行为。这样一来,禅定就破坏了!禅定一破坏,就连续下了七天的大雨,立刻解除了旱灾。旱灾解除后,一角仙人和这些女人又继续住了七天,把好东西全吃光了。
仙人说:「吃完了,怎么办呢?」
「有办法!城市里还有。我们一同回到城市去!」于是就回到城市去见了国王。国王也很恭敬这位仙人,便给他一个住处,请他做大臣。但是,不多久,他的内心便感到闷闷不乐。
国王问他:「为什么不快乐呢?」
仙人答:「我还是欢喜回到山里面过寂静的生活,不愿意在人间受这种五欲的境界。」国王于是随顺他,把他送回山中。当他回到山里面,又继续地修禅定,不久又得到禅定、神通了。
释迦牟尼佛说这个故事给诸比丘听,最后佛说:「那个仙人就是我。」也就是释迦牟尼佛还是凡夫的时候。「那位名女人是谁呢?就是耶输陀罗!那个时候,她用欢喜丸来迷惑我可以行得通,现在就行不通了。」
由此可见,不但是我们凡夫,即使是仙人也会为大水所漂!但是,有禅定的人在人间死后,生到色界天以上,人间的欲是不能迷惑他的。不过,生到色界天以上的人也还是会死亡,死了以后又回到人间来,他还是会有欲,只是比一般人轻一些。
经文说:「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所以,我们若能称念观世音菩萨,也就能灭这烦恼的大水,使令我们得到大解脱!
普门品讲记.三
辛三、救黑风难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车磲、玛瑙、珊瑚、虎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剎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剎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这是第三段,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能免除风灾。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这是很多的人。「为求金银、琉璃、车磲、玛瑙、珊瑚、虎珀、真珠等宝」,这是七宝,大海中有很多很多的宝。「入于大海」,这么多人为了贪求众多的珍宝,而到大海里去,这不是容易的事!
「假使黑风吹其船舫」,到大海里求宝,有的人能很顺利地求到宝回来了,可是有的时候也会有灾难。什么灾难呢?「假使黑风」,在台湾称为台风,香港则称为飓风,就是天空只有云、没有阳光,天地都是昏黑的,风也是黑的。「吹其船舫」,这黑风可不得了啊!能吹他的船舫。「飘堕罗剎鬼国」,就是使船飘到罗剎鬼的世界去了,罗剎鬼居住的地方是海里面的岛。
罗剎,翻译成中文是可畏,就是很可恐怖地,称为可畏鬼;或翻译成暴恶鬼。有女罗剎鬼、有男罗剎鬼,这种鬼非常凶恶!无论是男罗剎鬼或是女罗剎鬼,都是吃人的,就像我们人会杀猪宰羊,要吃禽兽的肉,而罗剎鬼认为人的肉很香,所以他们要吃人肉。
男罗剎鬼的相貌很恶,人看见了感到很恐怖!但是女罗剎鬼不同,女罗剎鬼是非常美的。在经论上提到,有些人到大海去求宝,遇见女罗剎鬼就留在那里,不想回家了。经论上说:男罗剎鬼非常丑陋、可畏,而南阎浮提男人的相貌,比罗剎鬼美一点,所以女罗剎鬼也欢喜。但是住一个时期,最后她还是会把这个人吃得只剩下骨头了。所以,求宝的人到了大海里,为风所吹,飘堕到罗剎鬼国去,那就等于没命了,这是特别危险的事情!
「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百千万亿的众生,其中若有一个人是相信佛教,而且能够称扬、忆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剎之难」,那么,这些人都会解脱罗剎鬼的灾难了。这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威神力,才可以解脱罗剎鬼的灾难!
有个故事,提到五百位商人遇见罗剎鬼。这五百人之中,只有一个人不相信佛教,其余四百九十九人都信佛教。大家都念观世音菩萨,罗剎鬼就看不见这四百九十九人。而那位不相信佛教、也不念观世音菩萨的人说:「这是迷信!罗剎鬼若要吃我们,观世音菩萨有什么办法呢?」他既不相信观世音菩萨,也不念观世音菩萨,因此罗剎鬼能看见他,把他抓去,准备吃他。这时候,他也害怕了,于是念观世音菩萨,罗剎鬼就不敢吃他,也看不见他了,因此「皆得解脱罗剎之难」。
另外,有一个故事说到,有个国家与罗剎鬼相邻,而罗剎鬼常到这个国家捉人吃。老百姓有这样的苦恼,就报告国王。国王于是想了一个办法和罗剎鬼商议:「我们每天送一个人给你吃,你不要过来捉人!」罗剎鬼同意了。这样一来就必需排出一个次第,先后送人给罗剎鬼吃。
有一天,排到一户人家,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如果将他们的儿子送去,他们就没有儿子了,所以就向国王要求,改派别人去。「这是不可能的,一定是你的儿子要去!」国王说。
这一家人是相信佛法的,当父亲把儿子送到罗剎鬼那里时,就告诉儿子要念观世音菩萨。果然!第二天,父亲去看,他的儿还在那里没有事。于是,这位父亲将儿子领回来,并报告国王。国王就通知全国,大家都念观世音菩萨,罗剎鬼就不敢来了,所以,皆得解脱罗剎之难。
前面曾经说过,我们内心里面有烦恼——有贪心、瞋心、高慢心、疑惑心、嫉妒心等种种的心。因为内心有烦恼,所以就会做错事、就会造罪;有了罪就会受果报,凡夫无量劫来都是如此。而观世音菩萨慈悲,怜愍我们,当我们受果报时,菩萨尽可能地想办法来救护,使令我们不受苦。这在全面的佛法来看,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佛菩萨的慈悲心是很深的,看见我们受苦,同情我们、救护我们。可是,以佛菩萨的心情来看,救护你这次的灾难,并不保证你以后不再有灾难,因为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罪业!所以,佛菩萨就得另想办法。那就是下文的意思——要为我们演说佛法,使令我们修学佛法,断除一切烦恼,不要再造罪,才能根本地解决一切的苦难。如果我们不修学佛法,不进一步的修学戒、定、慧,那么,一个苦难接着一个苦难,没个完的。所以,在佛菩萨这方面,一定要宣扬深一层的佛法,才能根本地救护一切众生。
我们佛教徒相信佛法以后,也应明白这个意思:我们应该努力修学解脱生死的法门;如果不修学深一层的佛法,只是做一点散乱的功德,还是不行的,问题还是不能解决!
经文说:「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剎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前面无尽意菩萨向佛请问:
版权所有:准提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