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芜湖市弋江区东南边缘、火龙岗镇的东北部,有一片宽阔的水域,它有一个美妙的名字——天成湖,又称天圣湖。当地老百姓称之为外河,即通往外界的大河。据民国《芜湖县志》记载,天成湖与易泰湖、欧阳湖水盛时则合二为一,“昔人又名为芜湖水”,“芜湖”地名也因此而来。
远古时期,芜湖水是丹阳湖的一部分,沧海桑田,伴随着河流的改道和芜湖先人的生产、生活性活动,芜湖水独立成三大湖。天成湖水与欧阳湖相连,经荆岹港流入靑弋江。天成湖一如其名,辽阔的湖面、丰富的水量,犹如天降,嵌入芜湖南部冈丘边缘的水泽之间,千百年来,它成为附近诸多圩田的储水之所、水产基地,哺育着、造福着世世代代的芜湖百姓。
就在天成湖月牙般地环抱之中,有一座突兀而起的小山。它孤独而又倔强地矗立在天成湖边,犹如天成湖的天圣,观水涨水落、浪起浪涌,护卫着这里的百姓。这里的人们赋予它一个具有禅意的名字——孤山。孤山高约60米,山上巨石嶙峋、杂树丛生;山下碧波荡漾、阡陌纵横。
在孤山下有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寺庙孤山寺,它的前身是仁知庵,据史志记载:“仁知庵,在县东南二十里孤山前。”(民国《芜湖县志》卷四十一)当地人称之为孤山庵。关于仁知庵有着一段动人的故事。
明末清初一个夕阳如血的黄昏,一位身着青灰袈裟、手捧木钵的僧人,从靑弋江边的南街沿着曲折的田间小道上,向着南乡走来。他风尘仆仆、脸露疲惫之色。他走到天成湖边俯身舀一钵湖水驻足稍息,这时,远处一块巨石在夕阳的照射下发出刺目的金光,直映他的眼睑。一阵目眩,恍惚间,他隐隐约约看见,巨石上空的金光中,观世音菩萨正向他微笑
。僧人似乎感觉到观音菩萨在示意他,应在此处住锡。于是,他精神一振,大步向着巨石的方向走去,这就是孤山。这僧人法号无痴,乃是不愿降清遁入空门的明末举人。从此,释无痴便在这孤山脚下结茅为庐,诵经念佛。就在这一年的六月间,芜湖一带暴雨连连,雨水如注。孤山边的天成湖、南塘湖泛滥成灾,山下一片汪洋,百姓避灾于孤山,财产化为乌有,衣食俱无。释无痴以山木为舟,冒雨出行,募捐乞食于南街、关道等处,孤山灾民得以活命。百姓感其仁德,集众力在孤山前建庵堂一座,名仁知庵。
当年,大水退了之后,释无痴登山顶观天成湖、南塘湖之形势,发现两湖之间水势无法调节,一旦大水,南塘湖水无法排泄,必然泛滥成灾。而天成湖湖面辽阔临近靑弋江,水可排入靑弋江。如果,在南塘湖与天成湖之间筑上水坝,调节水势,开垦圩田;两湖之间辟为良田,以湖水灌溉;水大时,可开坝将水注入天成湖排入靑弋江。于是,在释无痴的建议下,当地开凿了孤山坝,缓解了南塘湖的水患。
随着释无痴德行的远播,仁知庵香火日旺。周边乡民纷纷捐资,扩建了庙堂。释无痴虔诚礼佛,广种佛缘,以他的智慧在那个充满愚昧与贫穷的时代,抚慰、指导、帮助了现实中的苦难大众。人们铭记着他的恩德。释无痴圆寂后,人们将他的肉身坐缸瘗于孤山之阳。
国民党统治后期,战争频发,经济凋敝,仁知庵也渐渐废弛。解放后,庙庵已经塌废,佛像及纪念碑文也被毁。1984年,国家恢复宗教信仰自由后,虔诚的信众又在原址上,重建起了庙堂,并以孤山命名孤山寺。近年来,在当家师圣平法师的住持下,孤山寺新建了大雄宝殿,寺庙焕然一新。
今天的孤山,距繁华的芜湖市区仅十余里。这里绿水环绕、道路蜿蜒,民宅依山势而建,田园傍碧水开垦,鱼虾戏水,荷叶飘香,晨钟暮鼓、香烛梵音,衬托着一片静谧与安详。
(文中故事均为传闻,不可为据。)
金卫东
版权所有:准提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