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咒念诵网

参禅悟道,超越对待,回归本心

发布时间:2024-07-18 05:00:27作者:准提咒念诵网
参禅悟道,超越对待,回归本心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这首偈是北宋时期的法演禅师所作。法演(1024-1104),北宋临济宗杨岐派僧人,绵州(现在的四川绵阳)人。

五祖寺

三十五岁的时候出家受具足戒,起初在成都学习《百法》、《唯识》诸论,既而参学诸方。后来浮山法远禅师指点他,前往白云山参“白云守端”禅师,终于廓然彻悟。

五祖寺

于是作偈以明其见地:“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泞问祖翁

。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白云守端禅师为其印可,并领白云禅师法旨开始分座说法,开示来众。

五祖寺

晚年住蕲州(现在的湖北)五祖山,大力弘扬杨岐派宗风,故后世称他为“五祖法演”。五祖法演禅师的法嗣弟子共有22人,其中佛眼清远、佛果克勤、佛鉴慧勤最为有名,有“三佛”别号之称。

五祖寺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一片田地”,是禅宗的典型的意象,它象征人人本具的自心、佛性,如:“大凡穷生死根源,直须明取自家一片田地。”(《五灯会元》)

五祖寺

“闲”,形容本心的湛然清净。学人不知道这片“闲田地”是人人生来就具有的,却气宇轩昂地叉着手向老祖先打听它的来历。这两句暗含着法演本人的参学经历。

五祖寺

白云守端(1025—1072)。宋代的僧人。俗家姓葛。衡阳(现在的湖南)人。幼年的时候喜欢文辞,不喜欢做世俗的各种事物,眅依茶陵郁山主出家。具足戒以后,游杨方会禅师门下,获得其心印,成为其法嗣。

五祖寺

28岁时,就住江州(现在的江西九江)承天寺,又迁舒州(现在的安徽潜山)白云寺。有胆有识,能任艰难,学人敬服之。每次说列祖的法乳之恩,从来不敢忘记,于是追叙其事,请人画其影像而供奉。后世丛林都按照他的方法执行。北宋熙宁五年(1072)秋圆寂。

五祖寺

《五灯会元》记载,法演禅师在成都时,一天,读玄奘的著作,当读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时,不明白“自知”究竟是指什么。法师建议他到南方去参问传扬佛心宗的禅师。于是,他来到南方参访浮山法远禅师。

五祖寺

说明来意以后,法远禅师说:“我有个譬喻,说似你。你一似个三家村里卖柴汉子,把个匾担向十字街头,立地问人,中书堂今日商量什么事?”卖柴郎不想着如何把柴卖出去,却关心中书堂的衙门公事,这个比喻是说法演不明白自心是佛,却怀宝行乞,骑驴觅驴,十分形象、生动。

五祖寺

法演禅师被浮山法远的点化后,似有所悟,但仍不能明心见性。又在法远的指点下去参访“白云守端”禅师。他列举南泉普愿摩尼珠的话头向白云禅师请教。白云禅师突然大喝一声,法演禅师豁然大悟,作了这则偈。

五祖寺

了解了法演禅师的参学经历后,“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泞问祖翁”两句的含义就不言自明了。“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卖”,指本心的失去。本心是澄明圆润、不落有无、不涉语默的,而随着相对意识的产生,被外界的情尘欲垢遮蔽了它的圆明。

五祖寺

“自买”,指通过参禅悟道,超越对待,回归本心,这是禅宗的终极关怀,如《圆悟录》记载:“须知诸佛出世,唯证明此一片田地。祖师西来,亦提持此一片田地。”

五祖寺

“为怜松竹引清风”,这一句交待“买”回那块“闲田地”的原因,在于爱惜松竹引清风的高雅情致。“松竹引清风”,形容本心的纯洁、优雅。这则偈颂的语句虽然浅白,却意蕴丰满,境界雅致。

五祖寺

元代僧人野翁炳有一则偈颂与本则在意旨上是相近的:“秦不耕兮汉不耕,锄头边事杳无闻。年来也有收成望,半合清风半合云。”

五祖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准提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