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咒念诵网

佛教文化-药师佛的形象意涵(2)

发布时间:2024-01-20 05:03:22作者:准提咒念诵网
佛教文化:药师佛的形象意涵(2)

安西榆林25窟与新疆阿艾1窟的比较

阿艾石窟位于新疆库车北部天山大峡谷内,于1999年被发现,从1号窟内壁画与题记之文字风格,可推断为它是由盛唐时期居住在龟兹的汉人群体所开凿。石窟内壁面绘画大都已剥落(窟内布局简示如图)。

窟内图像结构分为:正壁观无量寿经变的主尊阿弥陀佛与两侧壁的说法佛构成三佛的布局;两侧壁罗列着尊像。将诸尊像与榆林窟25窟对照,会发现二者在尊像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变化。

榆林25窟主室中央也有一方坛,正壁(复原后)为中央一铺卢舍那与八菩萨曼荼罗,两侧各有一尊立像,分别为药师佛与地藏菩萨,两侧壁分别为观无量寿经变与弥勒经变,中央也有一方坛(如图)。

榆林25窟与阿艾1窟的图像结构比较

一是两窟主尊均与侧壁形成基本的三佛布局,但阿艾石窟以正壁观无量寿经变之西方净土为其中心思想,榆林25窟则是以卢舍那佛为正壁主尊,净土位于两侧壁。

二是两窟都有卢舍那佛,阿艾石窟的卢舍那佛在侧壁,为法界人中像;榆林25窟的卢舍那佛为正壁主尊,是密教大日如来形象。

三是两窟都有药师佛与地藏菩萨立像,且与卢舍那佛位于同一壁面,其配置亦有关联:阿艾石窟有两尊药师佛,分别在卢舍那佛两侧,一与文殊菩萨搭配,一与地藏菩萨并列;榆林25窟的药师佛则与地藏菩萨分列两侧。换言之,阿艾石窟卢舍那佛一侧并列的药师佛与地藏菩萨在榆林25窟转移成两侧对应的关系

四是阿艾石窟中与药师佛搭配的文殊菩萨为密教形象,采坐姿,和窟内其他立姿菩萨有所区别,菩萨间亦未形成曼荼罗形式,而榆林25窟的密教八菩萨则与卢舍那佛组成曼荼罗形式。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首先是阿艾石窟有两尊药师佛,一与卢舍那佛搭配,一与地藏菩萨搭配,与前述敦煌石窟中药师佛与卢舍那佛、地藏菩萨分别对应的情况一致;其次是阿艾石窟密教文殊与药师佛的关联,在榆林25窟发展为密教八菩萨与卢舍那佛的关系。

药师佛对于卢舍那佛与八菩萨结合的意义

药师佛对于卢舍那佛与密教八菩萨的结合具有特殊意义,即八菩萨搭配佛尊的改变。

八菩萨最早见于后汉支娄迦谶译《般舟三昧经》,未涉及密法,但此经对十方佛观的开展,成为之后八菩萨结合十方佛以作为密法主尊的契机。早期密咒经典主尊或为佛、菩萨,或为神王,佛尊又以十方佛或三世佛为主,八菩萨的组合亦未定型。东晋《灌顶神咒经》卷12收有《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此经则定于东方一佛——药师佛,经名透露出药师佛“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的信仰内涵,借由八菩萨亦可入西方净土乃至十方净土。

随着华严十方三世佛思想的成熟,卢舍那佛以周遍含容十方三世的般若体性成为十方三世法界之至尊,榆林25窟卢舍那佛即是以此法界体性来表征两侧壁的十方(弥陀)净土与三世(弥勒)净土,并且成为正壁八菩萨曼荼罗的主尊。在华严十方三世法界结构下,原本属于早期密法的药师佛退至侧壁,并与地藏菩萨对应,借由二者除病、解厄、破三恶道苦之信仰内涵强调卢舍那佛对法界众生的慈悲心,亦符合前文所论药师佛持药钵、执锡杖形象的意义。

药师法门是早期汉地流行的密法之一,药师佛具密法性质的特性在卢舍那佛与八菩萨结合的发展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赖文英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准提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