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二○一一修订本)
—道源长老民国七十四年四月讲于台北净宗莲舍—
侯月琴敬记
张素贞成文
今天发给你们的本子,是《佛遗教三经》合订本,为什么要把这三部经合订起来,先跟诸位讲一讲。
世界上其他宗教,我们都称为外道,各种外道都苦于经典太少,我们佛教反而苦于经典太多。佛教传入中国,到了宋朝第一次刻藏经版,就有五千零四十八卷之多,一直增加,到现在已有二万多卷,所以初学的人不知道要从哪一部经看起。古时候诸大祖师觉察到,为了要便利初学佛法的人,在一切经中选择出来《佛遗教经》、《佛说四十二章经》、《佛说八大人觉经》,合订成一本。经文虽然很短,文义却很丰富,初学者很容易了解,并且包含一切经的义理,过去的祖师们,为令初学的人了解这三部经的道理,都是三部经一起作注解,今天发给大家的本子是蕅益大师着的,叫《佛遗教三经解》。
希望诸位要研究这三部经,研究以后懂得佛的道理,再看其他的经典,能把三藏十二部都看完最好,最少要把这三部经研究懂,不然你对佛教的道理,就太不了解了。
这三部经,第一部是《佛遗教经》,也叫《小本涅槃经》,是佛临涅槃的时候说的,等于佛的遗嘱,经文的义理非常恳切,容易启发我们的道心,所以一定要研究。第二部是《佛说四十二章经》,佛法传进中国,经典不容易了解,由印度请来两位高僧,在一切经中摘录出来四十二章,简称《四十二章经》。第三部是《佛说八大人觉经》,是印度来的祖师感觉到佛经太多,不利于初学者,所以在一切经中摘录出来八章,简称《八大人觉经》。《四十二章经》与《八大人觉经》,等于是佛学大纲,你看了这二部经,就了解一切经的纲要。
最近有人嫌《佛遗教三经》的名字太专门,怕初学的人不容易了解,建议改名为佛教圣经,因为耶稣教的新旧约叫《圣经》,依本人的意思不可以改,因为《圣经》是耶稣教外道的名字,我们不要仿学外道。最近还有人提议,四月初八的浴佛节,改名为圣诞节,我也不赞成,因为圣诞节是耶稣教的名称,我们不要模仿外道的名称,我们的《佛遗教三经》,就叫做《佛遗教三经》;我们的浴佛节,就叫做浴佛节。
佛说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经的题目一共七个字,先讲「佛」字,佛就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梵语叫做「佛陀耶」,把尾音略掉,叫「佛陀」,过去翻译经典的大祖师,观察到中国人的根性喜爱简略,简略翻译为「佛」。要解释字义,还是得用「佛陀」来解释,梵语「佛陀」翻成中国话叫「觉者」,「觉」是觉悟,「者」是指人之词。觉悟的人,叫做觉者,等于社会上有学问的人,我们称他为学者一样。佛是大觉大悟的人,所以称他为觉者。为什么不翻成觉者呢?因为梵语「佛陀」含有三觉的意思,中国话觉者没有三觉的意思,这叫含多义不翻,所以保存它的梵音。
梵语「佛陀」,具有三觉的意思: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己觉悟,叫自觉。自己觉悟了实相妙理,讲给众生听,令众生也觉悟,叫觉他。觉行圆满,行是功行,他自觉的功行圆满,觉他的功行也圆满。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才叫做「佛陀」。
希望诸位要研究佛经,你越研究佛教的教理,越感觉好,不但教理好,每一个名相都好,名相现代叫做名词,每一个名词都好。「佛陀」是佛的德号,只要是佛的德号,都是超九界以独尊。
佛经上讲,一切凡夫、圣人总共有十个法界,三界以内有六道凡夫,叫三善道、三恶道。三善道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三恶道是:地狱道、饿鬼道、畜牲道。六道都叫做凡夫,因为超不出三界,不了生死,在六道里轮回不息。佛经上讲,小乘圣人有二种:声闻、缘觉。大乘圣人有二种:菩萨、佛。注意佛教讲的圣人,和其他宗教讲的圣人不同,佛教讲的圣人,一定要超出三界,才能称为圣人。
佛的德号,一、自觉,超出六道凡夫,因为六道凡夫都是迷而不觉。佛觉悟了,就超出六凡法界。二、觉他,超出二乘法界,二乘圣人∥声闻乘、缘觉乘,只能自觉不能觉他,只能自利不能利他。佛既能自觉又能觉他,就超出二乘法界。三、觉行圆满,菩萨能自觉,也能觉他,但是他的觉还不圆满。佛的觉行很圆满,超出菩萨法界,所以佛一个德号具足三觉,超出六道凡夫、二乘圣人、菩萨,超九界以独尊。
再讲佛的为人,佛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他生于北印度迦毗罗卫国,印度在佛出世的时候,国家很多,到了佛涅槃的时候,来分舍利子,有十六个大国。他的父亲是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释迦牟尼佛十九岁的时候出家,是什么因缘出家?他是个太子,将来要当国王,在公案上讲,他游四门,第一天游东门,看见一位老人很苦。第二天游南门,看见一位病人很苦。第三天游西门,看见一位死人更苦。太子想:为什么人要老、要病、要死呢?虽然贵为国王,也免不了老、病、死苦,心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解决不了。第四天游北门,看见一位出家人,他的服装和平常人不一样,手里拿一根锡杖,于是向前问他是什么人?他说:「我是沙门。」沙门就是出家人,又问:「沙门做什么事呢?」「我们要修行用功。」再问:「修行用功为什么呢?」「要了脱生、老、病、死苦。」这一句话正说到太子心里,他问:「我这三天看见老苦、病苦、死苦,没有看见生苦?」沙门告诉他:「老、病、死苦,都由生苦而来,要是你不出生,哪来老、病、死呢?」这一听更高深了,「那么你了脱生、老、病、死吗?」沙门说:「我了脱了。」太子问:「你用什么证明呢?」沙门把手上的锡杖一振,即腾空而去,不见了。「喔!这个人真的得道了,我非出家不可,不出家,不能了脱生、老、病、死苦。」所以太子十九岁就出家了,出家以后先去参学仙人。印度的仙人,就是我们中国的神仙,有一位仙人道行最高,会修四禅定,太子去亲近他,把四禅定学会了,觉得不是究竟法。于是再亲近另一位仙人,这位仙人道行更高,他得到非想非非想定,太子又学会了,也觉得不是究竟法。于是再到雪山修苦行,每天一麻一麦,修了六年,感觉苦行也不是究竟法。于是由雪山下来,到尼连禅河去洗澡,洗了澡上来,遇见一位牧羊的女子,供养他一碗乳糜,乳是牛奶,糜是稀饭,他吃了以后,身体有了力气,于是走到菩提树下打坐。坐了七天七夜,到腊月初八,天快亮的时候,忽然间,看见东方出现一颗明亮的星星,照亮自己的心光,一下子大彻大悟,成了佛道,这叫夜睹明星成正觉,由太子成为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就说法度众生,说法四十九年,到八十岁涅槃。释迦牟尼佛涅槃以后,诸大弟子把他所说的法,结集成经藏,流传后世。现在我们研究的佛经,都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妙法。
我们研究:佛成道是示现的,他过去修行三大阿僧祇劫,把成佛的功夫都修圆满,就等着有缘见佛得度的众生,众生根机成熟,佛就来到人间度化他们。那么我们再研究:佛为什么不示现在天国,而示现在人间呢?这个道理很重要。《圆觉经略疏序》有一句话:「诸天正乐,修罗方瞋,三恶道苦无间断,可以整心虑,趣菩提者,惟人道为能耳。」「诸天正乐」,三界以内的六道凡夫,诸天乐事太多,天上的五欲之乐,叫做妙五欲,跟人间的五欲不同,他享受妙五欲之乐,不肯修行。「修罗方瞋」,阿修罗,有天之福,无天之德,动不动就发脾气,不能修行用功。「三恶道苦无间断」,三恶道众生受苦没有休息,没有时间修行。地狱道的众生,刀山剑树,镬汤炉炭,无间地狱万死万生,苦无间断,哪有时间修行?饿鬼道,常受饥饿之苦,不能修行用功。畜生道,苦少一点,但是愚痴成性,也不能修行用功。比方我们家里养的狗,很通人性,你叫它,它就来,你天天给它吃东西,它跟你很好,但是你给它说佛、法、僧三宝的名字,它都听不懂,怎么能明白佛理,修行了生死?所以生到畜生道受愚痴之苦,不能修行。
六道凡夫,其他五道都不能修行,「可以整心虑」,可以调整我们的思想。我们人的思想就是贪图五欲之乐,但是人间的五欲之乐,粗而不妙,而且苦多乐少,容易觉悟。觉悟了,可以调整自己的思想,不趣向于五欲之乐。「趣菩提者」,而趣向于菩提之道。「惟人道为能耳」,只有人道的众生,才可以修行,因此释迦牟尼佛不在其他五道成佛,而在人间示现成佛。
讲到这里奉劝诸位:我们都是人道众生,我们有资格可以修行,可以了生死、成佛道,要是不修行,实在对不起自己,因为人身难得易失。得人身很不容易,必须前生不犯杀盗淫妄,才能得到人身。可是人身很容易失掉,人的生命短促,最多不过活到一百二十岁,转眼之间,人身就没有了。在短促的人生中,应该好好地精进用功,不要辜负这个人身,这样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释迦牟尼佛。
再讲释迦牟尼佛示现在人间,为什么示现在皇宫里呢?这有二种意思,一、表示尊贵。皇太子出家,以他的身份,大家都对他心生景仰。二、为令众生警觉人间没有快乐。释迦牟尼佛示现做太子,他若不出家,以后虽然当了国王,也不能免除人间生、老、病、死苦。所以叫一切人要提高警觉,赶快修行,了脱生死之苦。
讲完「佛」字,再讲「说」字,悦所怀也。悦是欢悦,佛以度众生为心怀,众生的根机不成熟,佛不能说法,心怀不悦。众生根机成熟,佛可以应机说法,畅达度众生的心怀,所以大生欢悦。
「四十二章」,「章」是节、段,一节、一段,叫做一章。《四十二章经》不是释迦牟尼佛说的经,是印度来的两位高僧,在一切佛经当中摘录出来四十二段。为什么冠上「佛说」二字呢?因为没有哪一章不是佛说的,所以冠上「佛说」二字。
再讲「经」字,梵语「修多罗」,翻成中国话叫「契经」,契者合也,上合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所以叫契经,简单翻译为经。
再把经题七个字合起来讲,「经」字是一切经的通名,只要是佛说的教法都叫经,譬如《华严经》、《法华经》。「佛说四十二章」是此经的别名,叫通别一对。再讲别名,「佛」是能说的人,「四十二章」是所说的法,叫能所一对。
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
佛教是在东汉时传入中国,东汉的京都,在河南省洛阳。东汉孝明帝,在永平三年作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个金人,颈项上有日光,飞到他的殿庭里来。皇帝早朝就问文武百官,这是什么梦?太史傅毅回答:皇帝梦见的金人,是西域的佛。永平七年,孝明帝就派蔡愔、秦景和王遵等十八人,到印度去求佛法。古时候交通不便,一往一返,花了三年的时间,到永平十年才回到洛阳,请回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位高僧,还用白马驮回佛的舍利、佛经、佛像。孝明帝非常欢喜,就造白马寺,给二位高僧住在那里翻译经典,这是中国第一座寺院。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位高僧,在一切经典之中,摘译出《四十二章经》,这是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一部经,流传到全中国各地。
中国有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座大山,这五岳上面都有道士的道场,有个道行最高深的道士叫褚善信,认为道教是中国的宗教,教理很高,而皇帝却信仰外国宗教,很不高兴。于是褚善信等在永平十四年,向孝明帝上一道奏本,要跟佛教比赛,要用火烧经,孝明帝批准许。于是在正月十五日大众集合于白马寺南门,褚善信等道士在东边建筑一个道坛,把道教的经典摆在上面。佛教的经典、佛像、舍利,都摆在西边皇帝的行殿里面。决定用旃檀柴等来烧经典,道士褚善信等,一面绕着道坛,一面恳切地启请他们崇拜的天尊,希望道教的经,火烧不了,没想到道教的经一烧,统统变成灰烬。以前道教使用的升天、入火、履水、隐形等法术,都不灵验了。
可是佛的舍利用火一烧,现出五色光,直上天空,像一个宝盖,旋转在空中,使来参观的大众都在宝盖之下。舍利放出五色光,把太阳都障蔽住。这时候迦叶摩腾以神足通,在虚空之中行、住、坐、卧,变化自在。同时天空降下天花,还听见奏天乐,这时来参观的大众都赞叹从来没看见过,这就是佛法进入中国的开始。
用火烧经,道士出这个主意,违背世间法。因为无论是真经、假经,纸没有不怕火烧的,道士为什么出这个主意呢?因为道教有避火咒,拿纸点火,念避火咒,纸就点不着,很灵验。佛教这二位高僧,怎么敢答应这样的比赛呢?佛教的经典也是纸写的,哪有不怕火烧?因为二位高僧是阿罗汉,都有神通,他们以神通力观察到,用火烧经的时候,会有天龙八部来护法,火烧不坏,还有佛的真身舍利,更不会烧坏,所以他们才敢答应参加比赛。用火烧经的时候,天龙八部都来到烧经的地方,那些道教的小鬼、小神都不敢来,所以道士念避火咒不灵验,用火一烧,把道教的经都烧掉了。佛教的经不但没有烧掉,而且还放光。二位高僧到中国已有四年之久,没有显过神通,因为佛教不许显神通,要在降伏外道的时候,才能显神通,所以迦叶摩腾就飞到虚空里,现种种神通变化。
道教念避火咒不灵验,把道教的经烧掉了,他们最高首领褚善信当场气死。看见佛教的经烧不坏,迦叶摩腾飞到虚空里显神通,五岳的道士,当时愿意出家的就有六、七百位,还有当时来参观的男女,有好几千位都要出家。于是孝明帝在洛阳城内,建了三座寺院,安顿女众出家人。另外在洛阳城外建了七座寺院,安顿男众出家人。
「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汉朝分为西汉、东汉。「后汉」就是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这二位高僧都是中印度人。「译」是翻译,这部《四十二章经》是他们二位高僧翻译的。
以上把经题和翻译的人都讲完,下面开始讲经文,在尚未讲解经文之前,先奉告诸位几句话,请诸位留心听到。
这部《四十二章经》多半是对出家人说法,在家弟子或者认为这一部经不必听。你要是这样想是大大的错误,所以我要先跟诸位讲明白。
释迦牟尼佛出世,为度众生了生死、成佛道,需要真实的修行用功,就必须要出家,所以佛以身作则,给我们作一个榜样。佛出了家,把全家人除了净饭王以外,都度出家。他的养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出家,同父异母的弟弟难陀也出家,太太耶输陀罗也出家,儿子罗睺罗也出家,净饭王因为国家大事没人接手,不能出家,所以给净饭王授三皈五戒,当在家弟子。
众生要了生死、成佛道,就要断烦恼,断烦恼一定要出家,不出家烦恼难断,所以释迦牟尼佛示现出家相,把全家人都度出家,才是真实的修行。净饭王的因缘不能出家,释迦牟尼佛才开方便法门,作在家弟子。要知道,在家弟子是开方便法门,不是真实的法门。有人说: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不是一样吗?如果在家与出家修行一样,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呢?所以话不可以如此说,说了会错解。我们修净土法门的人,出家弟子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在家弟子也是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结果不是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两样?你要晓得,事实上不一样。按《十六观经》上说,往生极乐世界分为九品,上三品全是出家人。在家弟子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最高是中三品,所以都是生极乐世界,品位高下不同。《阿弥陀经》上说,念阿弥陀佛名号,若一日、若二日……乃至若七日,能念到一心不乱,都能往生极乐世界。那么出家人念七天佛,往生极乐世界;在家人念七天佛,也往生极乐世界,哪有两样呢?但是要注意,你要念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极乐世界,出家弟子和在家弟子的因缘大不相同。《在家菩萨戒本》最后,释迦牟尼佛有一句话警策在家弟子:「出家菩萨持出家戒,是为不难,在家菩萨持在家戒,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出家持菩萨戒很容易,在家持菩萨戒很难,因为在家多恶因缘所缠绕,易生烦恼,很多恶因缘缠绕着你,持戒不容易持清净,念佛怎么能念到一心不乱?念不到一心不乱,怎么能往生极乐世界呢?
在家菩萨持戒为何困难?出家菩萨持戒为何容易?就拿吃素来说,出家自然吃素,因为寺院全吃素,根本不能吃荤。出家你不要烦恼不能吃素,出家住在寺院,吃素有什么困难呢?可是在家弟子就困难了,因为你的家庭不见得全家吃素,你一个人吃素可真困难!尤其是家庭主妇,你吃素,他们要吃荤,你得去买肉,还得切肉、煮肉,可真是烦恼!
这几句话是奉劝诸位,切不可以说:出家人与在家人修行一样,实际不一样。释迦牟尼佛出世,为度众生了生死、成佛道,一定要出家,现在讲《四十二章经》,我们是学佛说法,希望诸位在家弟子都发心出家。听《四十二章经》,先把出家的道理听明白,假若你没有听明白,糊里糊涂就出家,出了家应该做什么事?也不知道,这样辜负了自己出家的善根。不见得在家弟子都能出家,像净饭王就不能出家,在家弟子因缘不具足,不能出家,先发个出家心,叫「心出家而身不出家」,身体虽然没有出家,你的心已经出家了。那么出家的心是什么样子呢?你得听《四十二章经》,听明白了,才好发出家的心。《四十二章经》我讲出家的道理,让在家弟子不能出家的,「取法乎上,适得乎中。」取法取最上等的法,我们修行用功,恰好得到中等的果,不会得到下等的果。所以希望诸位在家弟子,不能出家的也要好好听,切不可误会,这是为出家人讲的经,不要听,那是大大的错误!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于鹿野苑中,转四谛*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讲解经文,「世尊」就是释迦牟尼佛,前面讲过,佛的德号,超九界以独尊,具足三觉的义理。世尊,也是佛的德号,「世尊者,为世出世间之所尊」,世是世间,世间的六道凡夫,都尊敬释迦牟尼佛。出世间,三乘圣人也都尊敬释迦牟尼佛。超过六凡法界、三乘圣人法界,超九界以独尊,所以称为「世尊」。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道,就是成佛,要说法度众生。「思惟」,平常讲的观想,怎样观想呢?「离欲寂静,是最为胜。」释迦牟尼佛是过来人,他追念成佛以前的功夫,想成道必须「离欲」,就是远离五欲,心才能寂静下来。我们的心就是被五欲所扰乱,白天不寂静,夜晚睡觉还梦想颠倒,所以苦恼。要是远离五欲,就能够得到寂静之乐,这是最超胜的境界。
「住大禅定」,离欲寂静也是禅定,但是禅定有小乘禅定、大乘禅定之别,恐怕你误解离欲寂静是小乘禅定,所以加一个大字。「住」是安住,安住在大禅定的境界之中,这叫出世间的上上禅定。「降诸魔道」,「降」是降伏,「诸」,不只一种,大别来说有四种魔道:一、烦恼魔,二、五阴魔,三、死魔,四、天魔,把这四种魔道都降伏了。
一、烦恼魔,就是贪图五欲之乐的贪烦恼,贪不到就动瞋恨,叫瞋烦恼。不应当贪的去贪,不应当瞋的去瞋,叫愚痴烦恼。被贪瞋痴烦恼扰害,无法用功修行,叫做烦恼魔。
二、五阴魔,五阴《心经》叫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色阴,就是我们的身体,受、想、行、识是我们的妄想心。不是身体魔,就是妄想心在魔。身体魔,比方你不修行用功,不生病;一旦你修行用功,不是这个病,就是那个病,使你不能用功。受、想、行、识是妄想心,你不用功,妄想还少一点;你越是用功,妄想越多,扰乱你不能用功,色、受、想、行、识,合起来叫五阴魔。
三、死魔,有生必有死,尤其我们人命短促,活不到一百年,就算你活到一百二十岁,也是转眼就到。年轻的时候没有闻到佛法,闻到佛法已经中年以后了。你觉得道心真正发起来,一定要了生死、成佛道,认真修行,生命到了,死了!来生来世不晓得转到哪一道?就算你转到人道,修行也间断了。我们前生前世都曾经修行,要是不曾修行,今生今世不会坐到讲堂里来听佛经,那前生曾经修行,是不是今生出了娘胎就接着修呢?不会,一入娘胎就迷糊,间断了,不能接续修行。刚发道心,要认真修行,结果生命到了尽头,要死了,这叫死魔。
四、天魔,天魔是到你成佛的时候才下来,就是欲界第六层天的天主,叫魔王。他把欲界的众生,都当成自己的儿孙,要是有一个人成佛,他认为儿孙就少了一个,一定要下来魔你。像释迦牟尼佛要成佛的时候,魔王派他三个女儿来魔,魔不了,于是他自己带着天兵、天将,下来要杀佛,这都属于天魔。
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作这个观想,要是众生能远离五欲之境,是最超胜的境界,要是住在大禅定,能降伏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不是太好了吗?希望众生都得到这个利益。
「于鹿野苑中」,释迦牟尼佛从菩提场起来,走到鹿野苑去度五比丘,「转四谛*轮」,真实不虚之理曰「谛」,有四种,叫「四谛*轮」,就是苦、集、灭、道。苦、集二法是俗谛,是世间的真谛。一、苦谛,「苦是逼迫性」,众生得了这种果报,逼迫身心,使你的身心难受,所以叫苦。二、集谛,「集是招感性」,烦恼能招感苦果,所以叫集谛。苦谛、集谛,是世间真实不虚之理。出世间的真谛也有二种:一、灭谛,「灭是可证性」,灭谛是出世间的果,灭是寂灭,梵语叫涅槃,翻成中国话叫寂灭,寂灭者不生不灭,了脱生死证得涅槃。出世间果怎么能证得呢?二、道谛,「道是可修性」,要修道才能够证得灭谛。灭谛、道谛是出世间真实不虚之理。
应该先因后果,四谛法为什么先说果,后说因呢?因为众生对于果报法容易明白,对于因法很难明白,所以世尊转四谛*轮,先说果法,后说因法,让众生容易了解。众生不知道苦,先告诉众生,除了苦还是苦,苦是由集的烦恼招感来的,烦恼是因,苦是果,先说果后说因。要想证得出世间寂灭的乐果,你得修道,也是先说果,后说因。这叫「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你知道苦,要断集、断烦恼。仰慕寂灭之法,要去修道法。
「度憍陈如等五人」,度五比丘,一、阿湿婆,二、跋提,三、摩诃男,四、憍陈如,五、十力迦叶。首先说憍陈如,因为他是第一个开悟证果的人。「而证道果」,证得寂灭的道果。憍陈如的前生,就是《金刚经》上的歌利王,释迦牟尼佛那时候是忍辱仙人,歌利王节节支解他的身体,忍辱仙人就发愿:我要是没有瞋恨心,你给我节节支解的身体马上复原,结果他发了愿,身体就复原了。他就告诉歌利王:我要是成道,最先度你。因为憍陈如是歌利王转世,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了佛,最先度他得道。
「复有比丘」,度了这五个人以后,再度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还有其他无量数比丘。「所说诸疑」,这些比丘没有得道之前,都有疑惑,不解佛理。「求佛进止」,求佛开示哪一个法是对的,就精进;哪一个法是不对的,就停止,就是应作则作,应止则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世尊能观机逗教,应机说法,跟名医看病一样,他知道你的病源,因病与药,应众生的根机说法,一个一个都开悟了。
「合掌敬诺」,这些比丘在尚未开悟之前,他们来请法时,要合掌、恭敬。「诺」是承诺、答应,世尊说什么就听什么。「而顺尊敕」,「尊」是世尊,「敕」是敕命。顺从世尊的敕命,世尊叫他精进就精进,叫他停止就停止。
这一段是序分,叙述三宝出现世间,「世尊成道已」,说明佛宝出世。「转四谛*轮」,就是法宝出世。度五比丘以及诸比丘,就是僧宝出世,这个时候世间就有佛、法、僧三宝了。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生七死,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四十二章开头都是「佛言」二字,因为诸比丘请求佛为他们说法。「辞亲出家」,「辞」是辞别,你辞别父母亲来出家,就要学佛法。「识心达本」,众生的心是妄想心,本来的真心,被妄想心盖覆住了。众生要先认识妄想心,不是本来的真心,把妄想心破除,就了达本来的真心。
「解无为法」,「解」字要念「谢」,就是开悟,开悟无为法。无为法是无所作为之法,就是真心之法,也就是实相妙理。真心、实相本来就有,不是我们修行成功作为出来的。
「名曰沙门。」「沙门」是梵语,翻成中国话叫「勤息」,勤是精勤,息是息灭,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是出家人的通称,出了家都叫沙门,沙门应该勤修戒定慧,可以息灭贪瞋痴三个根本烦恼。你开悟人人有一个真心,有一个实相理体,就叫做沙门,才是真正的出家人。
学佛法有四个次第:信、解、行、证。「辞亲出家」,是信,你发了信心,要学佛的道理。「识心达本,解无为法」,是解,进一步解悟、开悟。「常行二百五十戒」,是行,修行要持戒,持戒不是今天持,明天不持。出家二众: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进止清净」,应进则进,应止则止,戒律清净要修行,修什么行呢?「为四真道行」,就是前面说的苦、集、灭、道四谛法。「成阿罗汉」,是证,修行了证果,证得了阿罗汉。声闻乘有四圣果,阿罗汉是声闻乘最高的果位,第四果。「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阿罗汉得了神通,能在空中飞行,能现种种变化。「旷劫寿命」,证得阿罗汉,能了生脱死,可以随意住世,能久远劫住在世间,寿命长远得很。「住动天地」,有二种解释:一、阿罗汉住的地方,能惊动天神、地神来护法。二、阿罗汉的威神不可思议,他住的地方,能震动天地。
「阿罗汉」是梵语,含三种义理:一、杀贼,烦恼等于害人的贼,他把烦恼贼杀死,就是把烦恼断尽。二、应供,他应受人天的供养。三、无生,他了脱生死,再不受生死。前面说的「比丘」,也有三种意义:一、怖魔,一个人出了家,要受比丘戒的时候,魔宫震动,魔王生大恐怖。二、乞士,释迦牟尼佛订的规定,出家弟子应把家里的资财都舍掉,但是出了家还是要生活,去托钵化饭吃。三、破恶,出了家破除烦恼恶法。
比丘的三义与阿罗汉的三义,因果一对,比丘的三义,是因位中的三义;阿罗汉的三义,是果位上的三义。在比丘因位是「破恶」,破除烦恼恶法,证得阿罗汉的果位,把烦恼贼杀死,叫「杀贼」。比丘因位是「乞士」,托钵化饭吃,证得阿罗汉的果位,不用托钵化饭,人天都来供养他,叫「应供」。比丘因位是「怖魔」,比丘出家时,魔王恐怖;出家后精进修行,证得阿罗汉的果位,了脱生死,叫「无生」。出世间的圣人有四种,小乘二种:声闻、缘觉。大乘二种:佛、菩萨。佛是极果的圣人,声闻、缘觉、菩萨合起来叫三乘圣人。声闻乘所证圣人的果位有四种,叫四圣果: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四十二章经》,先从四果说起,是令众生起敬仰之心,证得四果阿罗汉。
「次为阿那含」,这是三果。「阿那含」翻成中国话叫不来果,也叫不还果,他超出欲界,再不还来欲界受生。「寿终灵神」,阿那含证了三果,欲界的寿命终了,他的灵神就超出欲界。「上十九天」,「上」是超上,超越十九天之上。三界以内一共二十八天,欲界有六层天。色界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每一禅有三天,共十二天。四禅之间有一个外道的无想天,共有十九天。上面有五层天,是三果圣人住的地方,叫五不还天。再加上无色界有四天,一共有二十八天。三果圣人是超越十九天之上,住在五不还天中,便证得阿罗汉。
「次为斯陀含」,这是二果。「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一上」就是一上欲界天。「一还」还来人间受一次生死。「斯陀含」翻成中国话叫「一来果」,就是一来天上,一还人间,即证得阿罗汉。
「次为须陀洹」,这是初果圣人。「须陀洹者」,翻成中国话叫「入流」,已经入于圣人之流,就是超出凡夫的境界,证得圣人之流,称为初果圣人。「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凡夫的生死无限量,有无穷的生死。初果圣人虽然还有七番生死,但是生死已经有了限量,七番生死之后,就证得阿罗汉。
《四十二章经》说初果、二果、三果都是即证阿罗汉,是一种超越的翻译。按次第,初果、二果、三果,到四果才证阿罗汉。三界以内的烦恼,叫做惑,有见惑、思惑。
见惑是迷理之惑,三界的理只有一种,要是开悟,一下子就转过来,三界的见惑,一断一切断,所以断了三界的见惑,即证初果。思惑是迷事之惑,理是明白,对事还迷。思惑分九地,每一地分九品,一共八十一品,欲界的九品思惑最难断,初果圣人断欲界思惑的前六品,就证得二果。二果圣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证得三果,就超出欲界,住在五不还天。上二界色界、无色界,虽然有八地七十二品思惑,但是断起来很容易,一下子断掉,就证得四果,超出三界,了脱生死。(按:四果之断证,欲详研究,可参阅蕅益大师作的《佛说四十二章解》,续法大师作的《佛说四十二章经疏钞》)
「爱欲断者」,见惑思惑变一个名字,叫「爱欲」。爱欲是生死的根本,把爱欲的烦恼,就是将三界以内的见惑、思惑都断掉,证得四果阿罗汉,生死就了脱。接着说个譬喻,「如四肢断,不复用之。」等于人的四肢,两只手和两只脚断掉,不能再用了。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佛言:出家沙门者」,佛说:出家修行是真实的修行,出家做什么呢?「断欲去爱」,第一章叫爱欲,这里分成「欲」和「爱」二个,欲是心外五欲的境界,爱是内心贪爱之心。要修行用功,先断除外面五欲之境,五欲之境不贪了,再把内心贪爱之心断掉。「识自心源」,把欲爱都断除,就认识自己的真心本源。前面讲过「识心达本」,我们的心是妄想心,没有本体自性,它的本体自性是真心,真心才是心的本源。我们为什么没有认识自己的心源呢?因为被爱欲蔽覆住了,把欲断掉,爱也断掉,真心就现前。
「达佛深理,悟无为法。」了达佛甚深的道理,就能开悟,悟到无为法。学大乘法,要先求开悟,悟到无为法之理,依着无为法之理,再去修行。我们的佛性是无所作为之法,本来具足,因为被烦恼蔽覆住了,必须修行用功,把烦恼断掉,佛性才能现前。佛性现前,不是作为出来的。我们为什么要修行?不修不能断烦恼,悟不了无为法。懂得这一章的道理,在没有开悟之前,我们天天修行用功,不是修佛性,是断烦恼、破无明。
下面所讲的,都是大乘甚深之理。没有了达甚深的佛理,我们求自己的修行有所得。「内无所得」,我们的心内无所得,因为佛性不从外面来,是内心本来具有的,《法华经》譬喻为「宅内的宝藏」,我们家里有金、银、琉璃七宝之类的宝藏,过去埋在地下不知道。现在把土搬开,七宝现前,只能说发现,不是从外面得到,不能说得。所以证得佛性的时候,是发现本来有的佛性。
「外无所求」,我们求佛道,要在自己心里去求,不要在心外去求。其他的宗教,我们取名叫外道,因为是心外求道,不明白道在内心,都在心外去求道。我们学佛的人,要明白佛的深理,心外无法。
「心不系道」,拿绳子绑上叫「系」。我们修行,对于佛道起了执着,叫法执。《金刚经》上说:「知我说法,如筏喻者」,释迦牟尼佛说的法,就像过河用的船筏,古人说:「过河需用船,登岸不需舟。」我们要渡过生死大河,需要修佛的法,但是登岸了,还背着船筏走吗?因此对于佛道不要起执着。
「亦不结业」,「结」是结缚。修行的菩萨,把烦恼的种子都破掉,不会结缚新的业,生新的业出来。「心不系道」,不执着法,是破法执。「亦不结业」,是破我执,没有我,怎么生新的业呢?
「无念无作」,内无所念,外无所作。我们学大乘法,先要求悟得根本智,就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按体用上讲分二个:一、真智,二、权智。真智又叫「无分别根本智」,不起分别,才能大彻大悟。既然不起分别,内心无所念,就证得真实的智慧。得了智慧的本体,再生起一种妙用,就是证得根本智以后得到的智慧,叫做「后得智」。后得智是权智,对着真实的智慧,叫权巧方便之智。用权巧方便之智度众生,怎么度呢?要讲经说法,你天天讲经说法,无法可说;天天度众生,无众生可度,叫做「外无所作」。《金刚经》上说:「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你要是执着说法之相,不叫说法;要说法而无法可说,才是真说法。度众生要是着了度众生之相,你度不了众生。所以《金刚经》上说:「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槃,度一切众生皆成佛,实实在在没有众生可度,才是真正度众生。
「非修非证」,要修行才能证果,但是按大乘深理讲,为什么修行叫「非修」呢?「称性之修,修即无修。」依着本具的佛性起的修行,佛性没有相,所以没有修行之相。证得佛果,为什么叫「非证」呢?「全性作证,证无别证。」证得了佛果,是证得本具的本性,本性本来有,哪有所证呢?
佛法分渐法和顿法,前面讲的是渐次悟理、渐次修行,慢慢一步一步地来。这里解释到顿法、顿超,「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小乘声闻乘,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四个果位。大乘的阶级更多,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共有五十一个因位,才能成佛,这是渐次的教法。讲到顿超的法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用经历这么多阶级的因位,才是最崇高殊胜。「名之为道」,本来没有名,众生不了解,所以勉强命名为道。在尚未了达佛甚深之理时,慢慢渐次地悟,有不同的因位。要是能了达佛的深理,一下子悟到无为法,哪有什么阶级次第?《永嘉禅师证道歌》:「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作梦的时候明明有三善道、三恶道,六道流转生死。梦醒了以后,三千大千世界都空了,哪还有阶级次第呢?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比丘剃除掉胡须、头发,作为一个出家人。「受道法者」,来接受佛的道法的人,得脚踏实地修行。
第二章虽然悟到佛的深理,悟后要起修,不是开悟就成佛,还要脚踏实地修行。修行从哪里下手呢?「去世资财」,把世间资养生命的财物,都舍掉才出家。「乞求取足」,出了家还要生活,去托钵化饭吃,要求知足常乐,只要可以修行就满足。
「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这叫头陀行,梵语「头陀」,翻成中国话叫「抖擞」,就是振作精神来断除烦恼。不吃饭不能活着,日中吃一顿饭就可以了。睡觉是果报法,不睡觉不行,在树底下睡一觉就可以了。「慎勿再矣!」不要再贪图多吃多睡,就是「取足」。
最高修行的方法头陀行,是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我们取法乎上,适得乎中。现在已经出家,「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的比丘,不是没有,实在太少!我们学了这个道理,要发惭愧心,现在早上起来吃稀饭,快到中午再吃点心,已经吃太多,不可以再多吃了。我们现在住的房屋,有床,已经够享受,不可以再贪睡了。
「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为什么要行苦行呢?因为使人愚痴蔽覆,就是「爱与欲」。爱是内心里面的贪爱之心,欲是外面贪图五欲之境:贪财、贪色、贪名、贪食、贪睡。「去世资财」,不要贪财;「日中一食」,不要贪吃;「树下一宿」,不要贪睡,就是除五欲。因为你贪爱五欲,就把本来具有的智慧蔽覆住,永远不会开悟。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众生就是凡夫,以十事为善法,也以十事为恶法。「何等为十?」哪十种呢?「身三、口四、意三。」我们修行用功,就是修身业、口业、意业。身业有三种、口业有四种、意业有三种,合起来十种。
「身三者」,恶业,身业有三种:「杀、盗、淫。」杀,杀生害命,杀害众生的生命,叫杀业。盗,不予而取曰盗,众生没有给你财物,你把它拿来了,叫盗。偷窃或强盗,都属于盗。淫,二身交合叫淫,就是色。杀生、偷盗、行淫是身体做的三种恶业。
「口四者」,说话有四种恶业:「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口业最重的是「两舌」,两舌是个形容人斗构两头,见甲方,说乙方不好;见乙方,说甲方不好,等于一个人生两个舌头。离间恩爱,譬如:他见到哥哥,就说你弟弟怎么说你不好!见到弟弟,又说你哥哥怎么说你不好!本来兄弟感情很好,经他一说,感情变坏了,都是两舌造成的。第二种口业叫「恶口」,凡是说出的话会令人难过、伤心,出口骂人,都属于恶口。第三种口业叫「妄言」,口与心违,就是讲谎话,他心里知道是这样,口里说不是这样。第四种口业叫「绮语」,说不正当的话,就是浮言蜜语。
「意三者」,意是我们的心,意有三种恶业,《四十二章经》翻译成「嫉、恚、痴」,嫉是嫉妒,恚是瞋恚,痴是愚痴,以后的佛经都翻译成贪、瞋、痴。嫉,嫉妒是贪心的一种,嫉妒心是不耐他荣。别人有光荣的事情,他心理耐不得,要去障碍人家。恚,是瞋恚,就是发脾气、发怒。痴,是愚痴,不明白因果报应之理。
「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身三:杀、盗、淫。口四: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三:嫉、恚、痴。这十种事,不顺佛道,名字叫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上面十种恶行,假若能停止下来不做,就是十种善行。去恶修善易如反掌,譬如我们的手掌,是十种恶业,你把它翻过来就是十种善业,很容易!
学佛法要理事无碍,理要解得圆,事要行得方,要理不碍事,事不碍理,才不会偏差。第二章是解理,解理要解得圆融无碍。第三章和第四章,要我们脚踏实地修行。第三章叫我们断欲去爱,第四章,要断除十种恶法,要修行十种善法,属于事相修行,一步都不能走错,一定要按部就班去做。你解理解得圆融无碍,如果不修行,十种恶法不能断,十种善行不能修,你生死不能了脱,所以你了解佛的深理,理不碍事,一定要脚踏实地修行。
那么说来说去,还是要修行,我修行就好了,何必听经?可是你不听经,怎么知道圆融无碍之理呢?不知道圆融无碍之理,你怎么修行?所以你要晓得圆融无碍之理,再脚踏实地修行,这叫理不碍事,事不碍理,理事无碍,才不会有偏差。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第五章是跟着第四章来的,第四章叫我们按部就班,脚踏实地修行,要断除身口意十种恶业,行十种善业。第五章要我们求忏悔,修行就好了,为什么要求忏悔呢?因为我们是凡夫,身口意三业不清净,今天发心要修行,以前身口意造了很多罪,叫罪障,它发生障碍,叫你不能修行。还有前生前世、多生多劫造的罪,都要生障碍。你不发心修行,还不知道有业障;你发心修行,业障全现前,叫你不能修行,所以必须要忏罪,要忏悔。《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我们在佛的面前先要顶礼,叫礼敬诸佛;再唱香赞,叫称赞如来;点蜡烛、点灯、献花、献香、献水果等,都是广修供养。拜佛拜好了,香赞唱好了,供养也供好了,要修行先忏悔业障,你不把业障忏悔清净,它会障碍你,使你不能修行,所以第四大愿,先要忏悔业障。《地藏经》说:「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不学佛、不修行,不知道什么叫业力?等你学佛要修行,才知道业的力量很大,多么大呢?比须弥山还高,比大海还深,能够障碍佛道,叫你佛道修不来,给你生障碍,所以业力太大了。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前面讲身口意三业,分开来有十种恶业,身业:杀、盗、淫。口业: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业:嫉、恚、痴。这十种恶业是总纲,详细分析是无量无边的罪业,所以人有很多很多的罪过,自己却不知道忏悔、改过。
要忏悔、改过,罪从哪儿造的?所谓「罪从心起,将心忏」,罪是由身口意三业造的,但是身业、口业,是由意业妄想心推动的。你现在知道错误,不能再造罪,造了罪就生障碍,不能修行用功。「顿息其心」,「顿」是马上,「息」是息灭、断除。马上断除你造恶业的心,这在忏悔法上叫断相续心。你若继续造恶业,永远不能修行,忏悔要断相续心,就是造恶的心,把它顿时息灭下来。要是忏悔不断相续心,不成忏悔。说一个例证,譬如:你喜欢喝酒,现在要修行,知道喝酒是一种罪过,决定不再喝酒,但是不能断相续心,今天喝了酒,今天忏悔;明天还是要喝酒,喝了酒,自觉不对,还要再忏悔;忏悔之后过一天,还再喝酒。这种忏悔变成恶习,简直是跟自己开玩笑,在佛祖面前打妄语,所以知道喝酒不对,顿时把它息灭下来,从今天起,永远不喝酒,把饮酒的相续心断掉,才称忏悔。
「人有众过,而不自悔」,不能「顿息其心」,有何不好呢?你造业造成了罪,「罪来赴身」,罪业赴到你的身上。「如水归海」,像水归到大海里,「渐成深广」,本来是条小水,归到大海里变成深水,变成广大的水,罪业越来越大,变成深广之罪。
佛接着告诉我们,消灭罪业的方法。「若人有过,自解知非」,假若人有罪过,自己知道是不对的。「改恶行善」,你把恶法改正过来,行十种善法,恶业就变成善业。「罪自消灭」,这是消灭罪过的妙法,造罪的业力甚大,忏悔的力量更大,所以千般罪业抵不过一个「悔」字。你只要真心忏悔,过去所造的罪业,自然就消灭了。
下面说一个譬喻,「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渐」是逐渐,「痊」是痊愈,「损」是损减。比如我们生病,虽然不能一下子完全好,但是吃了药流了汗,病情一天一天减轻,逐渐痊愈了。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瞋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你行善法,恶人会来扰乱你。他为什么要来扰乱你呢?因为他是个恶人,见不得你做好事,所以你越行善,他越来扰乱你,要不然他怎么叫恶人呢?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对治恶人的方法。你看见恶人来扰乱,要是动瞋恨心,责备他,认为我在行善法,你为什么要来扰乱我?想报复他,你就上了恶人的当,你旧的罪业刚刚忏悔,又要造新的业了。
「汝自禁息,当无瞋责」,你想要动瞋恨心,责备恶人时,要禁止住,把它息灭下来,瞋恨心不能发起来。你用不着责备恶人,因为恶人作恶,你责备他,他还是作恶,所以你应该禁止息灭瞋责之心。
「彼来恶者,而自恶之」,你不要责备他,他来扰乱你,他作恶法,一定得恶的果报,恶到他自己,恶不到你。对待恶人,有一个妙诀,就是「不理他」,因为恶人理不得。他来扰乱你,或者骂你,让你忍不住,跟他对骂,本来他骂你一句就好,你跟他对骂的结果,他就多骂你二句、三句,格外骂得多,如此你上了恶人的当,所以你只要不理他,他自有因果报应。弥勒菩萨告诉我们,如果有人骂你、打你、欺侮你,你要忍让,你忍让不是吃亏,因果报应会替你报复,你再过几年看看,他非遭恶报不可。因果报应有三种:现世报、来生报、多生报。你看见那些作恶的人,他今生作恶,没有遭到果报,来生就会遭到恶报。来生没有遭到果报,多生报,早晚总是会报。今生你就能看到,再过几年他就遭恶报,叫现世报。他为何得现世报呢?因为他太恶了。你是行善的人,他故意来扰乱你,他的恶力种子太强,发现行很快,他恶因造得厉害,恶果也快,得现世报。现代人不相信来生报、多生报,结果造恶业都变成现世报,所以他造的恶业,过不了几年,就要遭报应。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佛拿自己现身说法,佛怎么对待恶人?我们是佛的弟子,我们学习佛就对了。「佛言:有人闻吾守道」,有个恶人,听说我在修行,守持菩提道。「行大仁慈」,要教化一切众生,改恶向善,了生死、成佛道。「故致骂佛」,他应该恭敬才对,他非但不恭敬,还故意来骂我。我如何对待他呢?「佛默不对」,「默」是默然、不说话。对方骂佛,但佛沈默不说话。「骂止」,对方就不骂了,他骂得没劲了。
「问曰:子以礼从人」,「子」是你的客气称呼。「以」是用。「从人」是送人。佛问:你用礼品送人,比方买些糖果饼干要送人。「其人不纳」,对方不接受你的礼品。「礼归子乎?」礼品是不是要归你自己呢?「对曰:归矣!」对方回答:当然礼品归我自己!「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佛说:你现在骂我,我不接受,你这骂人的罪祸,终究归到你自己身上。
「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犹如回响应声。比方有个地方,这里叫一声,对方就应一声,你发出声音,它就回响。又如影子随形,你有身形,就有影子。终究无法免离罪祸,所以你要谨慎,从此以后要改过自新,不要再作恶,你作了恶,结果恶你自己。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再说二个比喻,一方面劝我们要忍辱,他害不了我们,他害他自己。一方面劝那个恶人,不要再作恶了。
「佛言:恶人害贤者」,「贤者」就是贤善的人。恶人看见贤善的人,就要加害他。「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犹如仰着脸吐口水,想吐到天上去,可是你吐的口水,不但不会吐到天上,反而吐到自己的脸上、身上。
「逆风扬尘,尘不至彼」,你抓一把尘土,要洒到对方身上,可是逆着风,尘土没有洒到对方身上,「还坌己身」,「坌」念「笨」,指尘土。尘土反而落在自己身上,污染自己的身体。
「贤不可毁」,恳切地劝恶人不要加害贤人,贤人你不可以毁,你毁他毁不了,犹如「仰天而唾,逆风扬尘」。「祸必灭己」,你造的罪业,必定毁灭自己。
佛言: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想要修行用功,被罪业障碍住了,必须先忏悔罪业。罪业忏悔了,要修行用功,恶人来扰乱,忍辱不理他,把恶人对付好了。那么可以开始修行了,佛接着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用功不要用错了。
「佛言:博闻爱道」,学佛法,要广学多闻,多看经,多听经,要随着经文观想义理。你过去没有看过经,也没有听过经,不懂佛教的名相,现在看多、听多,一讲起来,知道得很多,比方过去不知道什么叫做六度?现在知道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些名相记得很熟,没有随文作观想,依着六度法门修行,尽记些名相,以为自己学到佛法,就错误了。「爱道」,是爱好佛道,修行用功,你心外求道,就不能开悟。
「道必难会」,博闻是求解,爱道是修行,一走错了路,想会悟佛道悟不了。所以博闻求解是对的,但要随文作观,不可以专记名相。爱道修行是对的,但不可以心外求道。
怎样才正确呢?「守志奉道,其道甚大。」守持着你发的菩提志愿,不要妄失菩提心,奉行菩萨道,你的菩萨道就大了。
佛言:覩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第十章劝我们要随喜功德,《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五者随喜功德,见人家做功德,你发随喜心,就是大修行。
「佛言:覩人施道,助之欢喜」,「覩」是看见。你看见人家在行布施之道,或者施财,或者施法,你看见很欢喜,并尽你的力量去帮助他,使行布施之道的那个人生欢喜。比方人家要行财布施,你看见了,也参加一份,把这个功德做圆满,对方一定很欢喜。比方对方要发心行法布施,讲经说法,但没有讲堂,你有个房子很大,可以给他作讲堂;或者人家有了讲堂,你帮忙搬桌椅,方便大家来听法,帮助他行法布施。「得福甚大」,《法华经》上有明文,有人在讲《法华经》,大家都来听,最后来了一个人,找不到座位要走了,你把座位让出来一半,给他坐下来听,你得福甚大。为什么得福甚大呢?因为他到讲堂来,找不到座位,经听不下去,要走了。你给他找一个座位,让他坐下来听,他虽然第一次来听经,但是他的善根发现得很快,勇猛精进,办道进步得很快,不是你成就的吗?
「沙门问曰:」一位比丘问佛:「此福尽乎?」人家在做功德,帮助的人得的福很大,是否把作功德那人的福占去了?为什么问这问题呢?因为初发心做功德的人,怕别人抢了他的功德,人家要帮助他,反而不欢喜,所以才起疑惑问佛。
佛就说一个譬喻,「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譬如你有一支火把,数千百人,每人拿一支火把,来分取你火把的火,作什么呢?「熟食除冥」,「熟食」是作饭。「除冥」,晚上点灯照明,除黑暗之冥。你的火把被分过去,依然如故,不会因此灭掉。「福亦如之」,福也是如此,你所修的福,别人分不了,你的福还是你的福。
《维摩诘经》上有个无尽灯的法门,比如你有一盏灯火,别人到你这里来点灯,他把灯火点着了,你的灯火不会受损。《维摩诘经》要我们发心,叫大家来点灯,大家有了灯火,再希望别人来点。就如你一个人在讲经说法,希望大家都来听,听了法都去弘法,各人再各开一个讲堂。比方我们现在讲堂有一百多人,以后成了一百多个法师,在一百多个讲堂讲经,再变成几千个法师、几千个讲堂,这叫无尽灯。一盏灯能够分成无尽盏的灯,叫无尽灯法门,这个功德无量。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第十章讲到看见人家行布施之道,要随喜功德,第十一章就讲行布施之道,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施,这章讲的是财布施。财布施有上施、下施,上施是对上位的人行布施,下施是对下位的人行布施。现在佛门上施叫供养,下施叫结缘。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开示我们,叫我们行供养、结缘呢?是叫我们种福田。种福田,一种是要我们发心,二种是要分别福田。《四十二章经》是分别福田,你种福种在不好的田里,收的福很少;种的福田好,得的福就很多。较量福田不同,下面一共有九番比较。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财布施叫打斋,平常叫打斋供众,要是你打斋供养佛菩萨,福报大了!这章说世间的恶人,我们也应该与他结缘,但是你供养恶人,他的田地不好,你得的福很少。要是供养善人,就得福多。你供养世间的恶人一百位,不如供养一位善人。你供养善人一千位,不如供养一位持五戒的居士。这三种较量都是凡夫,不应该说供养,应该说跟他们打斋结缘。
下面的比较都是上施,供养圣人,供养的圣人不同,得的福报也不同。「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须陀洹」是初果圣人,你供养一万个持五戒的人,不如供养一个初果圣人。「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斯陀含是二果圣人,你供养一百万个初果圣人,不如供养一个二果圣人。「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阿那含是三果圣人,你供养一千万个二果圣人,不如供养一个三果圣人。「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阿罗汉是四果圣人,你供养一亿个三果圣人,不如供养一个四果圣人。「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辟支佛」翻成中国话叫「缘觉」,他观十二因缘而觉悟。你供养十亿个阿罗汉,不如供养一个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佛是最高的果位,你供养一百亿个辟支佛,不如供养一位三世诸佛。三世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你只要供养一位佛,就远超过供养一百亿个辟支佛的功德。
「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前面有八番比较,最后再加上一番,变成九番比较。你供养一千亿个三世诸佛,不如供养一位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先消文,再释义。「无念」,内无心念。「无住」,外不住境。《金刚经》上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叫我们行菩萨道,行布施要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就是你行布施,不住于六尘境界。「无念无住」,就是内心无念,心外无境。「无修无证之者」,他是称性起修,修即无修,全修作证,证无别证,以上是消文。
我们学佛,知道佛果最高无上,怎么又来一个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比佛还要高,这是什么人?要解释这个道理,就得研究教义。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法身没有相,报身、化身有相。报身应该翻成「卢舍那佛」,但是《华严经》翻译成「毗卢遮那佛」。报身佛是修了无量功行,得到功德之报,所以叫报身。
《梵网经》说:我们住的这个世界叫华藏世界,华藏世界像一朵大莲花,教化华藏世界的报身佛,叫毗卢遮那佛,这朵莲花有一千片莲花叶,每一片莲花叶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由报身佛变化出来一千尊释迦牟尼佛,每一尊释迦牟尼佛,教化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有一百亿个小世界,每一个小世界有一尊释迦牟尼佛。由一千尊释迦牟尼佛,每一尊再变化出一百亿尊释迦牟尼佛。教化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的叫胜应身,是殊胜的应化身,是大化身佛;教化一个小世界,叫做劣应身,是小化身佛。
我们念释迦牟尼佛的德号,是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叫千百亿呢?因为由报身佛先变化出来一千尊大化身佛,由一千尊大化身佛,每一尊再变化出一百亿小化身佛。经上所指的三世诸佛,就是指小化身佛,因为小化身佛,是小乘教的佛,比辟支佛高一级。在圆教菩萨来说,他连十信位都还没有修圆满,小化身佛只是第九信的菩萨。
再讲最后这个比较,「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是什么人呢?是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初住叫做「发心住」。圆教的菩萨,证到初住以后,能分身百界作佛,分化自己的身,在一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作佛。再比较数目,这位圆教初住菩萨,能在一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作佛,超过千亿三世诸佛十倍,所以供养千亿三世诸佛,不如供养一位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
中国大乘有八个宗派,佛经很多,有的经谈「有」,有的经谈「空」,有的说「不有不空」,有的说「亦有亦空」,这些道理很难分别。天台宗智者大师,把一切佛经分为藏、通、别、圆四个教。藏教是小乘教,通教是初步的大乘,通于小乘又通于大乘。小乘教等于现在的小学,通教等于初中。别教是别为菩萨说的教,等于高中。圆教等于大学,佛经由浅入深,分成四个教。到了唐朝贤首国师,因为那时候顿教禅宗大兴,把顿教禅宗搜罗到教典里面,分为五个教,叫小、始、终、顿、圆。一、小教。二、始教,是大乘初门。三、终教,大乘的道理讲到究竟之处。四、顿教,顿教禅宗。五、圆教。天台的藏教就是贤首的小教,通教就是始教,别教就是终教,圆教和贤首的圆教一样,就是少一个顿教。因为天台智者大师是隋朝人,那时候还没有顿教禅宗,顿教禅宗是由六祖大师,在唐朝才兴盛起来。
「三世诸佛」,是指小乘教的佛,「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是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小乘教的佛,在圆教菩萨来说,十信没有修圆满,是第九信的菩萨,十信修圆满才入初住位,所以无念无住无修无证这个菩萨,超过小乘教的佛。
希望诸位用功研究教义,我为诸位介绍两部书,一部是《天台四教仪集注》,一部是《贤首五教仪开蒙增注》。研究教义,不看注解不行,这两部书在台北佛教书局都有流通,可以请回来研究。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覩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瞋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覩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佛言:人有二十难。」前面是要我们去种福田,种到无念无住无修无证的圆教菩萨,得福最多。但是我们想修行用功,要透过二十个难关,一个难等于一个关,把你关住了,要透过去这二十难,你才能修学佛道。人有二十难,众生以差别为性,或者你有这一种难,或者他有那一种难。
「贫穷布施难」,贫穷的人行布施最难,因为他衣食住行不具足,生活都顾不来,怎么能行布施呢?但是佛经上很多公案,都是贫穷人行布施,得的感应很大,所以要透过这个难关,省吃俭用,去行布施,得的福报最大。
「豪贵学道难」,大富大贵的人,受持佛道最难,像持戒、修定、求智慧,都是佛的道法。富贵的人都是前世修来的,因为有善根,所以和佛教容易接近,但是闻了戒定慧的佛道,不能受持。因为富贵的人,五欲之乐太多,所以持戒持不好,修禅定也修不好,求智慧也难,被五欲之乐障碍了。要把难关透过去,大富大贵的人,一定要守持佛道。释迦牟尼佛就是以身作则,他不是个大富大贵的人吗?怎么能出家修道?
「弃命必死难」,古人说:千古艰难唯一死。什么都容易舍掉,生命舍不掉,因为命只有一条,到了大灾大难,要逃命的时候,平常舍不掉的都能舍。比方家财能舍,眷属能舍,但是命不能舍。要想把命舍弃,说死就死,这是很难的。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说这一个难呢?因为释迦牟尼佛定的戒律,要受持这个戒律,宁舍生命不犯戒,乃至于失命因缘戒律不犯,尤其是重戒,出家戒、在家菩萨戒,六条重戒都是这样,到了要我的命的时候,我还是不犯戒。这样才能把戒受持住,所以弃命必死的难关,我要透过去。
「得覩佛经难」,佛经是文字般若,有了文字般若,能够学会修行,再起观照般若,才能证得实相般若,所以佛经是成佛的根本,可是如果我们没有善根,是看不到佛经的。有的人没有善根,看到佛经,把佛经当废纸,不但无法得到佛经的利益,反而造业。唐大圆居士对于唯识宗研究得很好,作了一部《唯识三字经》,可以令初学的人很容易学习唯识宗。最初他不懂佛法,有一次他到一个大寺院去参观,参观到后面藏经楼,藏的是清朝的《龙藏》,很大的折子本,一个楼上就是一部藏经。他看见有一个士兵,拿着藏经练大字,因为大陆上军队都住在寺庙里,出家人不敢惹他们,唐大圆居士就问他:这位先生,怎么拿佛经来练字?他说:佛经有什么用?我正好废物利用,利用它来练大字。唐大圆居士一看藏经,有几部唯识宗的经很好,藏经楼上没有人管,于是他拿了几部唯识宗的经回家看,一看就入门,以后就着《唯识三字经》,所以佛经有善根的人才能看到。没善根的人看到,像那士兵拿佛经来练大字,反而造业。现在诸位看佛经不难,而且不用拿钱买,送人的经很多,就怕你不看。你要是前生前世没有种善根,你看不到佛经,所以能看到佛经,就把「得覩佛经难」,这个难关透过去了,千万不要辜负你的善根,要好好研究佛经,好好依着经义修行。
「生值佛世难」,你出世为人,正好遇到佛出世,这个很难。你遇到佛出世,佛能观机逗教,他知道你是什么根机,说的法正应你的机,一说法你就得道,等于名医治病,应病与药,给你开一个药方,吃了药,你的病就好了。「生值佛世难」,这一个难关,我们透不过去,因为我们的善根太浅薄,出世为人的时候,佛已经涅槃三千年。佛法能住世间,等于佛还住世一样,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中国佛教史有三千零一十四年,就是正法一千、像法一千年过去了,末法一万年才过了一千年,还有九千年,我们这个难关算透过去了,但是你要好好修行,你不修行不能了生死,如果这九千年过去了,那才是真正遇不到佛世。
「忍色忍欲难」,「欲」就是五欲:贪财、贪色、贪名、贪食、贪睡。为什么要贪呢?它是一种欲乐。五欲之乐最重的是色欲,男女之色是生死的根本,所以把色欲特别提出来。我们是凡夫烦恼没断,见了五欲之境就动心。佛开示我们,遇到五欲的境界要忍耐,叫贪欲之心不要动,你就把这个难关透过去了。
「见好不求难」,「好」就是外面的五欲境界。上面讲的是粗重的五欲:财、色、名、食、睡。广泛的五欲是色、声、香、味、触。色,是物色,不是男女之色,眼睛所看到的都叫色。声,是耳朵所听到的声音。香,是鼻子所闻的香气。味,是舌头所尝的味道。触,是身体所接触的感觉。色、声、香、味、触,都令人容易生起贪爱心,见到好的你就求。要是不求,这个难关就透过去了。
上面「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是要去贪烦恼。「被辱不瞋难」,是要去瞋烦恼。被人家侮辱、欺侮,或者骂你,或者打你,或者杀你,不动瞋恨心,你要忍受,这是很难的。《金刚经》上说佛过去当忍辱仙人时,遇见歌利王,节节肢解他的身体,他不动瞋念。这是很难很难的一个难关,你要透过去,不然一动瞋恨心,比动贪心来得厉害,叫做「瞋火能烧功德林」,你过去修了多少功德,一动瞋恨,等于一把火把功德林都烧掉了。
「有势不临难」,「有势」就是富贵的人,富人有财势,贵人有官势。「不临」,临是加临,不加临于人,现在说不压迫人。不用自己的财势、官势来压迫人,这也是很难的,要能透过这个难关。
「触事无心难」,「触」是接触,我们天天都要接触事情,遇到顺境的事,就动贪心。遇见逆境的事,就动瞋恨。接触事情只管接触,不动心,这是很难的。
「广学博究难」,「广学」广学一切文字。「博究」博究其义理。广学包括闻,多听讲;包括看,多看经。广学多闻,增长智慧。但是还要博究经义,多研究经的义理。广学属于闻慧,博究属于思慧。第九章佛言:「博闻爱道,道必难会。」这章叫众生「广学」,怎么前后文不一样呢?第九章是说:你要是博闻,执著名相,不深究义理,就成文字障,不能开悟,所以叫你不要执着文字相,不要生文字障。这章不但要你多闻,还要多研究义理,才不会障碍。
「除灭我慢难」,「我慢」是自己觉得了不起。五种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慢是第四种根本烦恼,有我慢,生了障碍,学道不会学下去,所以把我慢贡高除灭,也是很难,这难关要透过去。
「不轻未学难」,「轻」是轻视,这是对着我慢说的,你有我慢烦恼,对于没有学的人,一定轻视他。比方你学佛法多年,认为自己了不起,这一个人还没有学佛法,你就轻视他。不轻视没有学佛法的人,这个心理很难发起来。
「心行平等难」,「心行」就是心念,生心动念,不起差别,管你是久学的,管你是未学的,都有佛性,佛性是平等平等,我的心也应该平等平等,这也是很难的。因为我们一生心动念,即起分别。不起我慢、不轻未学、心行平等,讲的都是意业。
「不说是非难」,这是修口业,一开口说话,不是「是」就是「非」,尤其我们佛弟子,无论出家弟子或在家弟子,都是学佛法的,讲佛法讲不好,讲是非却讲得头头是道,那是造口业,也是大的难关。
「会善知识难」,「善知识」就是良师益友,最好的师长,最好的道友。如何好呢?佛法了解,能讲能说,修行也修得很好,解行并重的师长、朋友,都是善知识。要遇到这样的善知识,很难很难!如果难关透过去,遇到了要久久亲近;不久久亲近,遇到也等于没有遇到。
我们中国大乘佛法有八大宗派,其中有一宗是净土宗,开山祖师是慧远大师,他在东晋时,亲近善知识道安法师二十五年之久,不离开。后来前秦苻坚带兵要攻打湖北省襄阳,兵灾来了,道安法师散众,说你们各人逃难去,打仗很危险!这时候慧远法师才离开道安法师,以后到庐山才开净土宗,成为净土宗初祖。
「见性学道难」,学佛法先求明心见性,开悟佛理,以后再学道,就是悟后起修,这是很难的。开悟不容易,开了悟,他以为就成了佛,不要再学道了,所以开了悟见了性,再修道,很难很难!
「随化度人难」,教化众生,众生以差别为性,随着众生的根机教化他,也是很难很难的难关。
「覩境不动难」,遇到任何境界都不动心,遇见好的境界,不动贪心;遇见不好的境界,不动瞋心,这是很难很难的。
「善解方便难」,这是第二十难,教化众生要随化度人,但人不是好度的,直来直去跟他讲佛法不能接受,要善解方便,应机说法。我们打念佛七,念大回向文最后两句:「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你要度众生,不知道方便法门,度不了众生。方便法门是「巧把尘劳为佛事」,六尘境界你都能拿来利用,就是把众生烦恼的境界,拿来作佛事。比方我们要度这个人,他喜欢画画,你就要善知方便,告诉他:你喜欢画画,不如画佛菩萨像,能种善根。他接受你的方便法门,你就度了一个众生。比方这个人喜欢插花,告诉他:你会插花很好,不如插花供佛有功德,这都是巧把尘劳为佛事。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沙门问佛」,出家人来请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过去的事都知道,叫宿命通。阿罗汉有六种神通,一、他心通,二、天眼通,三、天耳通,四、宿命通,五、神足通,六、漏尽通,佛当然也有这六种神通。没有得神通的出家人很羡慕,也想得到神通,尤其更羡慕知道过去的事,于是请问佛:以何因缘,能得宿命通?接着又问:「会其至道?」「会」,就是会悟、开悟。「至道」,就是佛道,佛道至高无上,所以叫至道。
「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净心」是清净其心,就是前面说的,我们每一个众生有十种恶业:身三、口四、意三,把恶业不做,再做十种善业。恶业不顺佛道,一定要戒之。善业与佛道相顺,应尽量去做,但是不可以着相,着了相,你想得善的果报,还是贪心。所以先把身、口七种恶业去掉,再把意业的贪、瞋、痴去掉,修十种善业,也不要着相,心就清净了。有十种恶业,心被染污就不净。修十种善业,着了相,也被善业染污。所以学佛法要细心,越听越精细,恶业不能做,善业也不可执着,这样子心就清净了。
「守志」,守持着你的菩提志愿,不要退了菩提心,不要忘失菩提心。你学佛法发过菩提心,这就是你的志愿。「依愿引行,以行填愿。」依着菩提大愿,引起来行菩萨道,以菩萨道的行门,把你的菩提愿填满。你要是发了菩提心,不行菩萨道,发了愿等于没有发。所以守持着你的菩提志愿,一定要行菩萨道去度众生,叫众生修十善业。
我们的心体譬如镜子,本来是清清净净的,被黑墨染污了,把黑墨磨掉,等于把恶业禁止了。修善业,你一着相,等于镜子被白粉染污了,那镜子还是不清净,所以修善业不可执着,才能清净其心。
我们听佛法不细心听,听了一半,忘了一半,等到修行的时候,修了一半,忘了一半。要去恶业记住了,把恶业去掉了,善业没有做。这在禅宗叫做落于无事家中,没有事做,恶事不做,好事也不做,这样能会至道,能成佛吗?所以听佛法要细心听,修行要细心修,恶业要完全去掉,善业要做得越多越好,但是不可以着相,不然,怎么能成佛呢?「可会至道」,在佛那一方面说,可以会悟到佛道。在我们本份上说,可以开悟到自己的佛性。
「譬如磨镜」,说个譬喻,心等于一个大明镜,明镜现在不明,因为上面有尘垢。「垢去」,你把镜子上面的尘垢磨掉。「明存」,镜子本来具有的光明存在,不会看不见了。这个譬喻很好,修行不是修佛性,佛性本来有,被无明烦恼盖覆住了,所以修行是破无明、去烦恼,等于磨镜子,镜子的光明本来就有,不是你磨出来的。你去磨木板,能磨出光明吗?它没有光明,你怎么磨也磨不出来。镜子本来有光明,被尘垢盖覆住了,所以需要磨,把尘垢磨掉,光明就现出来,一现出来光明就永远存在,不会再失掉,所以只要开悟,悟到自己的佛性,不会再失掉。
再答复他怎么知道宿命?「断欲无求,当得宿命。」「欲」是爱欲,「求」是求得。你贪图五欲之乐:财、色、名、食、睡,这是粗重的五欲,要不得。色、声、香、味、触,是广泛的五欲之境,也要不得,也要断除。世间凡夫的五欲,都去掉了,你爱佛法,爱宿命通,还不是爱欲吗?你不求五欲,求宿命通,还不是求得吗?所以你有爱欲之心,有求得之心,宿命通显不出来。要把你的爱欲断得干干净净,世间法的五欲,不要爱,也不要求,这样你的心才能清净。神通是真心的妙用,只要你的心净,光明现出来,六种神通都具足,不是单有一个宿命通。你有欲望之心,有求得神通的心,决定不会得到神通。
出家人问佛,先问如何才能得宿命通?再问如何会到佛道?佛先答复他如何得到佛道,再答复他宿命通,前后顺序颠倒,因为学佛法决不能求神通,要先断烦恼,心里清净了,光明现出来就是神通。神通不要求自然得到,你有个求得之心,决定得不到神通,你不依着佛的开示下功夫,不去断烦恼,要求神通,非着魔不可。因为魔是过去的冤家对头,落到鬼神道,鬼神也有五种神通,他看见你烦恼不断,要求神通,他正好要找你报仇,就趁隙而入。你门关起来,他进不来,如果你开了一个缝,他就进来了。他看你不断烦恼,在求神通,就来加被你,让你得了小小神通,你就执着得厉害,以为真得神通了,就越魔越厉害!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得了精神病。所谓:「不怕千生不悟,就怕一生着魔。」你没有开悟不要紧,慢慢修,还知道修。着了魔,颠倒错乱,不知道修,就糟糕了!
鬼神若加被你,你就超出平常人的境界,最近几年发现有一个出家人,他很多天不吃饭也不饿,他师父吓得不得了,把他送到台大医院检查。不吃饭不饿,可能胃生病了,作了七天检查,胃一点毛病也没有。还有一个人能吃十几个人的饭量,庙里的人把饭煮好,问他能把这些饭都吃下肚吗?他真的把十几个人的饭量,都吃下去了,你想想看:这不是着魔吗?不吃饭能成佛吗?吃十几个人的饭能成佛吗?这不是颠倒错乱吗?
要是真正得了神通,不可以说,也不可以随便显神通,要在降伏外道的时候,才可以显神通。前面讲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迦叶摩腾显神通,他到中国四年之久,没有显神通,因为没有显神通的因缘,到了和道士比赛,要降伏外道时才显神通。若你有神通,有人问你,不能说。若开口就说:我得了什么神通,这个人决定是着魔了。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这个「善」,不是世间善,是出世间善。「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佛答复他:你去行菩萨道,守持着你的真心、菩提心,就是最善。你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要是你的菩提志愿和菩萨道相合,就是最大。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什么法的力量最多?什么法最光明?「佛言」,佛答复他,「忍辱多力」,忍辱的力量最多,为什么?「不怀恶故」,他能忍辱,不动瞋恨,心中不怀恶念。「兼加安健」,他心里没有恶念,加上安定坚强,生出来一种最大的力量。前面叫我们要忍辱,有人骂我们,我们不要报复他,要安忍不动。他骂我,我不接受,他把骂的恶业,还至自己身上。这章再假藉一位出家人请问,佛再讲,忍辱能发生一种最大的力量。忍辱有三种:一、生忍,就是忍于众生,也叫耐怨害忍,忍是忍耐,有冤家对头来加害我,我能忍耐。加害于我的冤家对头是个众生,叫做生忍,也叫做众生忍。二、法忍,就是心外之法,要是境界逼迫你的身心,你受了苦,能够安受,不动其心,叫做法忍,也叫做安受苦忍。三、无生法忍,这是最高的一种忍。能够对无生法,安忍不动,叫做无生法忍。能够谛察无生法,也叫做谛察法忍。这个意义最高,也叫做第一义忍。
举一个例证,虚云老和尚发愿要朝五台山,报答母亲的恩,从南海普陀山起拜,三步一拜,拜到五台山,拜了三年之久,刮风下雨他能够忍苦,夏天再热,他还是坚持要拜。冬天再冷,北方会下雪,他还是要拜,这都是安受苦忍。有土匪找他要钱,他没有钱,就把他打了一顿。后来估计他有钱再打,这一回打得更厉害,把他打死了!七天之后,他竟然又醒过来,但是对于打他的土匪,他不动瞋恨心,这就是耐怨害忍,也叫众生忍。他既能安受苦忍,又能够耐怨害忍,自然证得无生法忍。但是他没有讲给我们听,他活到一百二十岁,成为德高望重的大和尚。
还有《金刚经》上释迦牟尼佛现身说法,他前生前世当忍辱仙人时,遇见歌利王割截他的身体,节节肢解,他不动瞋恨心,才显出他的力量大。他对于歌利王不但恶念不起,还发了愿,得了道要先度他。前面讲五比丘时讲过,第一个开悟的憍陈如,就是那时候的歌利王,佛成佛之后就先度他,这都是忍辱的功夫。
以上举虚云老和尚,和释迦牟尼佛过去当忍辱仙人时,忍辱的力量,给我们作榜样,我们遇到逆境,要忍辱。比方你想要来听经,这种机会很难得,但天气太热,你不想来;下点雨,你也不想来,一点忍力都没有!到这里来,出家众或者在家信众,说了不如你的意的话就不来,这都是没有忍辱的力量。一点天热,一点下雨,这是法忍。出家众或在家信众,对你说不如你意的话,这是众生忍,所以要学着忍辱。
再看经文,「忍者无恶,必为人尊。」你为什么不能忍呢?你怕不如人,要跟人争强胜,不晓得越争,人家越看不起你。你能忍辱,不怀恶念,自然不做恶事,不说恶话,人家会更加尊敬你。
再答复第二个问题,什么法最光明?「心垢灭尽」,你的真心最光明,真心现在怎么现不出光明呢?被无明烦恼染垢了。你用功修行,断无明烦恼,把染垢灭尽。「瑕」是玉石有了裂缝。「秽」是清净的镜子,被尘土所染。「净无瑕秽」,就是真心清清净净,等于玉石无瑕,明镜无秽一样。「是为最明」,这时候最光明了。这是讲把心垢灭尽,真心之体最光明,因为真心之体起了妙用,就得一切智。
「未有天地,逮于今日。」从没有天地之前,一直到今天,讲的是时间。「十方所有」,「十方」是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讲的是空间。一切所有,「无有不见」,眼睛起了智慧,没有看不见的。「无有不知」,心里起了智慧,没有不知道的。「无有不闻」,耳朵起了智慧,没有听不见的。「得一切智,可谓明矣!」为什么眼睛、心、耳朵都起妙用呢?因为证得一切智,真心之体起了光明,所以能够看见一切法,能够知道一切法,能够听见一切法,可以说是最光明了。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覩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第二章讲「断欲去爱」,第三章讲「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第十六章,「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爱欲」叫你愚痴,叫你蔽覆,你真心具有的光明现不出来,就是爱欲害的,所以你要是怀念爱欲,不肯断欲去爱,你是见不到佛道的。「譬如澄水」,「澄水」指清水,比方我们赞叹佛的偈子:「绀目澄清四大海」,佛的眼睛没有尘垢,叫做澄清。这里念「瞪」,是指有泥沙的水,把它澄清了,但泥沙还在下面。「致手搅之」,「致」是「用」。你不去爱欲,等于用手搅一盆澄清的水,把沉底的泥沙搅起来,清水搅成浊水。
「众人共临,无有覩其影者。」你把一盆清水搅成浑浊的水,不要说一个人来看他的影子看不到,众人想从这一盆水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都找不到,因为水被搅浊了。
「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交错」是交互错乱。爱欲心是一个妄想,接着一个妄想,交互错乱。我们的心本来是清净的,爱欲心生起来,把你的清净心搅成浑浊的心,所以你想见佛道见不到。
「汝等沙门,当舍爱欲」,《四十二章经》是对着比丘说法,实际包括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不过以比丘作当机者。你要修行办道,应当要舍弃爱欲,爱欲是染垢之法。「爱欲垢尽,道可见矣!」把爱欲断尽,佛道就可以见到了。
你听懂这个道理,再研究经典,随文作观,心里觉得非常的清净,你研究的道理,会记得很清楚。但是当你正在研究经典的时候,忽然打了一个妄想,或者想到贪钱财,或者想到贪男女之色,这时心中的浑浊生起来,你看经看了半天,一句也不记得,怎么能见到道呢?你打坐时,忽然打起妄想,或者贪财,或者贪色,浑浊一生起来,心中乱糟糟的。你平常每次坐一小时,坐得很好。今天坐一小时,坐得身心不安,就是自己把心搅浑浊了。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
「夫见道者」,「见道」,就是见到至高无上的佛道,也就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怎样能大彻大悟呢?就是去除爱欲,断了无明烦恼。这里起了二个疑惑?一、不知道开悟是什么样子?二、恐怕无明烦恼不容易断掉,因为是无始劫就带来的,怎样能把它断尽呢?这一章就告诉我们。
「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譬如你拿火把,进入一间黑暗的房间之中,黑暗立即灭掉。「而明独存」,黑暗的房间,变成光明的房间,只有光明独自存在。这就是:「千年暗室,一灯即破。」你不要怕无明烦恼破不了,因为无明烦恼没有本体、自性。譬如这一间房子,暗了一千年,你今天点个灯,那一千年的黑暗,瞬间就破了。就怕你的智慧不现前,智慧一现前,无明烦恼都断掉。
「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学佛的道,见到真谛之理,智慧现前,无明就灭了,你真心的光明常存不灭。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佛言:吾法」,「吾」是释迦牟尼佛自称,「吾法」就是佛的法,佛的法是甚深之法,所以下面四句文很难懂!
「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这四句就是佛的深法,前面讲,你先要依文解义,了解佛的深理,才能够开悟。诸位静下心来听,决定会叫你听得懂。依文解义,是把文字之中所含的义理,解释清楚。开悟很难,依文解义很容易,我们看这四句,文字不容易了解,道理好像很深,这都是听经太少的缘故。要是你常常听经,常常看经,多闻熏习,名相熟了,义理熟了,就很容易了解。因为佛法是心法,是人人本具的真心、佛性,这些道理是我们本来具有的,一听就会了解。不过佛经上释迦牟尼佛的开示,你要谛听谛听!谛是详实为义,你要详详细细地听,实实在在地听,这个时候,切不可以打妄想,哪怕你是第一次听到,也可以听得懂。
这四句经文我作三番解释,第一番先就经文解释,就是叫我们修行用功,不可以起分别心,心里头不可以动妄念,动一个念头就有能、有所,由两个念头再起来很多念头。能是能念之心,所是所念之法,你一动念头,里面有个能念之心,心外有个所念之法,这样起了分别就不是佛法。所以一定要不起分别,能所双亡,亡就是把它空掉,能念之心与所念之法,都把它空掉,这个时候就与佛法相应。懂得这原则,这四句经文,就好消通。
先解释第一句,「吾法念无念念」,佛的法,不是断灭空,没有了的空,也不是虚空的空。佛法是真空,真空不空,还是有个心念,但是不起分别。顺着文解释,虽有心念,但没有能念、所念,不起分别,没有能所,能所双亡。下面两个念字,就是能念、所念,没有能念、所念的分别,所以叫做「念无念念」。
再说一个譬喻,把第一句解释明白,我们的心念不起分别,就是真心之体现前,真心之体的灵知灵觉有妙用!真心之体,等于镜子的体,镜子有照的功能,起照的妙用,人来照人,物来照物。镜子没有分别,它没有说:我是能照的,人、物是所照的,它能所双亡,能所皆空,但是它有体有用。我们人人本具真心,本具妙用,但不是分别出来的,跟镜子有本体,能够照人照物,而不起分别一样。
懂得「念无念念」的解释,下面三句就好懂了。第二句,「行无行行」,「行」是行菩萨道,你发了菩提心,要行菩萨道,不要起分别,一起分别就着相,菩萨道就行不好。所以虽然行菩萨道,但没有能行所行的分别,才是真正的行菩萨道。要是在修行菩萨道的时候,起了分别,你的菩萨道不能普遍实行。因为我们度众生,要冤亲平等,不管他是我的冤家,还是我的亲人,我平等的度脱。你要是一起分别,亲人跟我有缘,我才度他。冤家跟我有冤仇,我怎么肯度他呢?这样你的菩提心就不普遍,你的菩萨道也不能普遍,被分别心障碍住了。所以行菩萨道的时候,不要起分别,不可以有能行、所行之念。
第三句,「言无言言」,「言」是说法,不是闲言闲语。说法时,你只管说法,不能起分别。虽然你言,无能言所言,才是平等说法。说法不能着说法的相,我能说法,法是我所说的,有能、有所,起了分别。起了分别有什么不好呢?一、用分别心讲出来的法,与佛的深理不能相契合。二、增长我慢的烦恼,以为别人都不会讲经说法,只有自己会讲经说法,我慢增长起来,你以为天天在讲经说法,天天在转*轮,却不知天天在养无明。你讲得时间越久,无明增长得越大,所以有一句土话:「法师的架子大!」就是法师难款待,这样款待也不好,那样款待也不好,因为法师容易发脾气,无明太大了。哪来的无明呢?自己天天讲经养起来的,所以你以为你在转*轮,实际在养无明。
第四句,「修无修修」,修行用功,修的是大乘行门,不是自己断烦恼、了生死的小乘行门。大乘行门要修一切善法,度一切众生,但是不许起分别心。修善法尽管修,度众生尽管度,天天在修行,但是不许起能修、所修,叫「修无修修」。以上是第一番解释,依着经文来解释义理。
第二番解释,依着《金刚经》来解释,第一句,「念无念念」,就是《金刚经》上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起一个心,就是生起一个念,但是无所住,不住一切法,就无能无所,没有能念所念。虽然生其心,而无所住,这样才是「念无念念」。
第二句,「行无行行」,「行」是行菩萨道,就是《金刚经》上的「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为什么要行布施呢?行菩萨道。布施分财施、法施、无畏施,但是行布施不住于六尘,要内无能布施之我,外无所布施之人,中间自然没有所布施的财物,叫三轮体空。终日行布施,终日行菩萨道,而没有能行所行。
第三句,「言无言言」,就是《金刚经》上的「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不许执着说法之相,终日说法而不起执着,这样才是真正的说法。虽然说法,没有能言所言,叫「言无言言」。
第四句,「修无修修」,大乘菩萨的修行,就是修善法度众生,就是《金刚经》上的「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法。」你要修善法,切不可以着相,要离一切相,虽然修行善法,没有能修所修。行善法要度众生,而不着度众生之相,《金刚经》上讲「度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槃,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就是把一切众生都度成佛,而没有一个众生是我度的。因为你根本不着度众生的相,叫「修无修修」。
第三番解释,回应前面经文来解释,《四十二章经》第一章讲「有」,我们出家要持戒,要修苦、集、灭、道四真道行,证得阿罗汉,飞行变化,旷劫寿命,能得神通,能得长寿,都说「有」,没有说「无」。为什么第一章讲「有」呢?因为众生把五欲都当成实「有」,才去贪着。你告诉他五欲不可贪,要跟他说「空」,接受不来,先跟他说「有」,拿佛法的「有」,换他世间的「有」。再告诉他世间五欲之乐:财、色、名、食、睡,是地狱五条根,贪了五欲之乐,将来要堕地狱,不如把五欲舍掉,来出家持戒,修四真道行,证得阿罗汉之后,可以神通变化,旷劫长寿多好呢!所以度众生要有方便,拿佛法之「有」,换取世间之「有」,众生就容易接受。
第二章讲「无」,也就是空,讲「内无所得,外无所求」,你想得到阿罗汉,想求得神通变化,那是错误的。「无念无作」,内无能念之心,外无所作之境。「非修非证」,依着性来起修,修即无修,全修作证,证得的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不需要修。第二章用「无」字,把第一章佛法之「有」空掉。
第十八章透过「有」、「无」两关,会归中道,要修菩萨道,要修中道。「有」,偏到有一边;「无」,偏到无一边,各有所偏,把「有」「无」两关都透过去,才能会归中道。
这四句经文会归中道。「念无念念」,念,不是无,不是有,没有能念所念。「行无行行」,行菩萨道,不是无,但不许着相,也不是有,没有能行所行。「言无言言」,言,要讲经说法,不是无,但是讲经说法,无法可说,没有能言所言,不属于有。「修无修修」,要修行,不是无,但不许执着,不是有,没有能修所修。
「会者近尔」,「会」是会悟、开悟,这四句你一定要依着文义,会悟到自己本性上,这个法与你很近,因为是你的心法、本性。「迷者远乎!」你要是一迷,这个法与你不相干,离你太远了。
「言语道断」,言语之道断灭了,因为佛法不是你讲得出来的,我们能讲的,都是对待的假名言相。你说有,不是;你说无,也不是;你说亦有亦无,也不是;你说非有非无,也不是,乃至于你把这四句,再分成一百句,都不是,这叫「离四句,绝百非」。要把这些对待的假名言相离开。
《楞严经》上说:「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你天天讲经说法,是为使众生了解佛理,依文解义明白了,必须会悟到自己的本心自性。你说的那些语言相,都不是自己的本心自性,说得再玄妙、再高深,还是言语相,不是真实之义。那么佛的法,不是说出来的言语相,怎么能够得到佛的法呢?「唯证相应」,你要开悟,依你所悟的再起修,才能够证得,证得就与佛的法相应了。你开悟,悟得了;你修行,证得了,是什么样子呢?不是言语能说出来的。
古人有一个譬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喝水,喝的是冷的、暖的,自己知道。你用言语怎么形容,都无法形容水的冷、暖。比方我们饮的是热水,要告诉对方,这水热到什么程度?你怎样解释都不是热水的本来面目,因为你解释不太热,不太热是什么样子?不烫口,不烫口又是什么样子?有人说:现在有温度计,用温度计一量就知道了,比方不太热的水,拿温度计一量,四十度,这温度还是不容易了解。叫对方亲自喝一口,你用不着解释,也不用讲几度,他马上了解了,这叫以心印心。佛法不是言语说出来的,到了言语道断的时候,唯证相应。
「非物所拘」,「物」包括有情之物、无情之物。「拘」是拘碍,把你系缚、障碍住。有情是众生,无情是一切山河大地等身外之物,都能够拘束人、障碍人。等你开悟之后,它系缚不住你,对你不能生障碍。
「差之毫厘,失之须臾。」佛再警告我们,你会悟佛法要细心,不能粗心大意。刚才讲的那四句深奥之理,你听懂就以为开悟了,那是打自己的闲岔。你听懂了那是佛的理,你自己并没有开悟,还是凡夫。你的本性什么样子?你自己不知道,所以你「差之毫厘」,就「失之须臾」,还没有开悟,你执着文字相,这叫语言相。心里在那儿想,想这个样子是开悟了,想那个样子是开悟了,这叫心缘相。言语之相不对,你心里攀缘思虑,还是起分别。前面说没有能、没有所,要能所双亡,你说的想的全是错,叫做「开口即错,动念即乖。」你开口讲这样是佛法,那样是佛法,全错!你心里动念头,这样是佛法,那样是佛法,都是错误。
第十八章是解理,理要解得圆,解释得深,不容易懂。懂得深奥之理,要依着所了解的理来起修,所以第十九章以后,要脚踏实地修行,属于事相之法,反而好了解。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先修无常观,观念「惯」,「观」是观想,观察一切法皆无常,最大的法莫过于天地,莫过于世界。天地,不是常住之法;世界,也不是常住之法,要观想到无常,你才能够修行佛道。世界无常,我们住的地球,你以为长远住世,那是大大的错误。它是无常之法,有成、住、坏、空。从没有地球,到形成地球叫成。暂时有,叫住。慢慢坏了,就没有、空掉了。我们现在住的地球还没坏,但是将来还是要坏、要空。这个世界以外虚空之中,像地球这样的星球很多,都是在成、住、坏、空。我们有时看见虚空之中,忽然划过一道亮光,那叫流星,到达地球上是一块石头,取名叫殒石。殒石就是虚空之中,别个星球爆炸之后,飞到地球,和空气摩擦,放了光落下来。科学家现在可以在太空中,观察到殒石雨,那些碎石头,像下雨的雨点那么多,虚空之中的星球,坏了很多,这是科学家证明的。《圆觉经》上说虚空之内,世界无边,「犹如空华,乱起乱灭」,生出的世界很多,坏的世界也很多。
「观灵觉,即菩提。」世间法都是无常的,回光返照,照自己灵知灵觉的心,即是菩提。梵语「菩提」,中国话翻成觉道,就是佛的道。成了佛就证得菩提果,最初发成佛的心,叫发菩提心。我灵知灵觉的心,就是佛的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你能这样观照佛的菩提道就在我心里,不向外求,很快就能得到菩提道。
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这章更好懂了,要脚踏实地修行,观一切皆是无常,先要破除我执,我执是外面有一个身体,里面有个妄想心,合起来叫我。但是凡夫执着身体,身见重得很,人人都执着有我,以为身体就是我,所以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为求衣、食、住、行、育、乐,不了解这个身体是假合的。
「佛言:当念身中四大」,破除身见怎么破呢?「当念」,就是观察自己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组合而成。一、地是坚硬之性,我们身体上有骨头,属于地大。二、水是湿润为性,我们身体上有水分、血液,属于水大。三、火是热燥为性,身体上有暖气,属于火大。四、风大是流动为性,我们能呼吸,身体会活动,属于风大。这四大种「各自有名,都无我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没有哪一个是我,找个我,找不到。假若每一个都是我,变成四个我。「我既都无,其如幻耳!」既然在四大中都找不到有个我,那么我这个身体是幻化,不是真实的,叫四大假我,像变幻术变出来一样,这样就把身见破掉,身见一破掉,我执很容易破掉。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这章劝我们不要贪名。「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世间的人为什么要贪名呢?随他情欲之心起的执着。他要贪图声名,但是不容易得到。他今天贪名,明天贪名,「声名显著」,等到社会上都知道他的大名。「身已故矣」,他的寿命也到了,人也该死了。
「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世间的声名,是平常的声名,你要去贪;佛道才是真实的,你不去学。你要贪世间的名,世间的名很不容易贪到,要用一番功夫。就算让你贪到了,也是平常的声名,可是你的生命已经尽了。「枉功」,你用这些功都是冤枉的。「劳形」,求声名,奔波劳碌,劳累你的身形,也是冤枉的,得到虚名有何好处呢?所以应该学道。
「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譬如烧香,虽然人家可以闻见香气,但是香已经烧完了。下面再警策我们,「危身之火,而在其后。」你贪图虚名,名声虽然得到了,你的寿命也尽了,像香烧完了一样。危害你身体的火,就在贪名的后面,平常讲「树大招风,名大招祸。」台风来了,把大树先吹倒,因为树大,招的风也大。你的声名大,招来的灾祸也大。危害你身体的火,是在你求声名之后跟着来的,你要注意:不要贪名。
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
「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五欲之乐:财、色、名、食、睡,前面劝我们不要贪名,这里再劝我们不要贪财、贪色。众生为什么要贪财、贪色,不肯舍离呢?好像刀刃上有点蜂蜜。「不足一餐之美」,不能当一顿饭吃饱。「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舐」是用舌头舔取东西。小孩子不知道刀刃危险,看见刀刃有蜜,就用舌头舔,把舌头割破了。「小儿」,就是譬喻没有智慧,贪图财色,结果把自己贪图到地狱里去的人。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人」指凡夫,「系」是系缚,「舍宅」,指家产。佛说:凡夫被妻子、家产系缚,「甚于牢狱」,比牢狱还厉害,为什么呢?「牢狱有散释之期」,因为坐监牢有坐满的一天,可以把你放出来。「妻子无远离之念」,妻子永远系缚你,不能远离。
「情爱于色」,这是对男性说法,就是爱女色。「岂惮驱驰」,「岂」是哪里,「惮」是害怕。「驱驰」,是骑马奔驰,形容奔波劳碌。他贪爱女色,哪里害怕奔波劳碌呢?「虽有虎口之患」,虽然前面有只老虎,走过去,老虎就会吃他,他不怕!「心存甘伏」,为贪图女色,他甘心降伏,被老虎吃了,也不在乎。
「投泥自溺,故曰凡夫。」自己投到污泥里面,把自己溺死。这不是投水之溺,因为投到水里面,还有浮起来的机会,投到污泥里面,浮不起来,一定要溺死,所以叫做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把妻子、舍宅这一关透过去,你就是超出凡尘的阿罗汉了。
此经是对男众说法,所以以妻子作对象。你要是女性,把它反过来,女性贪爱丈夫儿女,不怕奔波劳碌,辛苦一辈子,甘心作奴隶。你自己观照:我为什么要为丈夫儿女作奴隶呢?自己要觉悟,女性贪爱丈夫、贪爱儿女,一样等于投泥自溺,一样是个凡夫。把此关透过去,你也是个阿罗汉。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下面讲的都是事相修行,没有玄妙之理,玄妙之理已讲过了,依着玄妙之理脚踏实地修行,不必再谈玄说妙了。因为修行要断烦恼,断烦恼就要断欲去爱,你不能断欲去爱,尽谈玄说妙,不是说空话吗?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爱欲」就是五欲:财、色、名、食、睡,但是五欲比较起来,以色欲最甚。「色之为欲」,色欲甚大,多么大呢?「其大无外」,没有比它再大的。「赖有一矣」,五欲幸好只有色欲最大。「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假若五欲里面,还有一个像色欲这么大。有二个欲都是其大无外,那么糟了!普天下没有一个人可以修道了。
色欲,就是男女之色,男女之色是生死的根本,释迦牟尼佛示现八相成道,成了道以后,他就现出家相,要度弟子出家,所以把家里的人,除了净饭王,国家大事没人接手不能出家,其他家人都度出家。为什么要出家呢?因为出了家,男女不结婚,就断爱欲。爱欲是生死的根本,爱欲不断,生死不能了,三界超不出去,证阿罗汉都证不到,怎么能成佛道呢?所以要成佛,必须了生死;要了生死,必须断爱欲;要断爱欲,必须要出家。
《四十二章经》都是对出家人说法,但是佛教有四众弟子,有出家二众,也有在家二众,那么在家二众不要学《四十二章经》吗?《四十二章经》谈的全是佛法,不学《四十二章经》,就是你不愿意学佛法,那么在家二众没有出家,不能断爱欲,学了《四十二章经》有什么用呢?一、在家二众弟子,听了《四十二章经》,希望你发心出家。二、知道你的因缘不能出家,释迦牟尼佛才开方便,度在家弟子。在家弟子受五戒,不邪淫。不邪淫者,除了正式夫妻以外,不可以再干犯一切男女,你要好好受持五戒,不能出家就够惭愧了,除了夫妻以外,再去找其他的男女,实在太对不起释迦牟尼佛了。再进一步,在家菩萨戒,每一个月有六斋日,这六天过出家人的生活,受八关斋戒,前面八条叫关,第九条不非时食,叫做斋。由前面八条戒关闭邪恶之门,作成不非时食的斋法,就是这六天做临时的出家人,受的八关斋戒是连正淫都不许做。你要好好持六斋日的戒,因为因缘不成熟,不能出家,一个月持六天出家戒,也是种出家的善根,将来因缘成熟,还是希望你们出家。
佛言: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佛言,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释迦牟尼佛要我们断爱欲,你不听释迦牟尼佛的开示,不断爱欲,就好像手里拿着火把,逆着风走。「必有烧手之患」,一定有烧到手的祸患,爱欲是害人的,一定会遭爱欲的灾祸。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天神」是欲界第六天的天主魔王。魔王把女儿献给佛,他的女儿相貌美丽,所以叫玉女,把自己的玉女献给佛作什么?「欲坏佛意」,想破坏佛的道心。佛不会让她扰乱,因为佛知道人的身体,只是一具臭皮囊,五脏六腑都是污秽的东西。若依佛经上说,身体内有三十六种不净之物,叫「革囊众秽」。「尔来何为?」佛说:你来做什么呢?「去!吾不用」,去!我不要用你。
「天神愈敬」,魔王看见佛不接受玉女,更加尊敬他。「因问道意」,就请佛开示佛道的意义。「佛为解说」,佛就跟他应机说法,「即得须陀洹果」,魔王就证得初果,入于圣人之流,这就是佛降魔,把魔王度脱了。
《四十二章经》是对比丘说法,因为佛示现的是比丘身,所以他要观想女人身体是个臭皮囊,说这个法,就是给我们这些比丘、优婆塞听。我们观想女人的身体是个臭皮囊,就远离爱欲了。那么比丘尼、优婆夷,女众不要去除爱欲吗?把它反过来观想就对了,观想男众的身体是臭皮囊,爱男人作什么呢?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佛言:」佛先说一个譬喻,下面再说法来合譬喻。「夫为道者」,要修学佛道的人。「犹木在水」,好像一块木材在水里面。「寻流而行」,顺着流水往前走,「不触两岸」,这块木材要流到大海里,得顺着中间走,要是触到此岸,流不到大海;触到彼岸,也流不到大海,要不触到两岸才可以。「两岸」,指此岸、彼岸,此岸是生死,彼岸是涅槃。你触到此岸,就是触到凡夫的生死,你贪爱烦恼不断,流转生死。彼岸是二乘人证得的涅槃,叫做偏空涅槃,不发菩提心,不度众生。那么触到此岸,流转生死。触到彼岸,了生死,不去度众生,这块木材不会再往前流走。
两岸中间是流水,表示菩萨的中道,你不留恋生死,也不贪着二乘的涅槃。你修菩萨的中道法门,既不触此岸,也不触彼岸。「不为人取」,人怎么取呢?用情爱来取。你在修行用功行菩萨道,想入佛法的大海,你情爱心不断,不能断欲去爱,等于一个人把你这块木材取去了,流不到大海里。「不为鬼神所遮」,「鬼神」譬喻一切外道。「遮」是遮挡。你学道,要学佛的正道,你要是学外道,等于鬼神把这块木材遮挡住了,要再往前流,流不过去了,怎么能入佛法的大海呢?现在外道很猖獗,众生真是可怜愍者,他想修道,不修佛法的正道,去修那些鬼神的外道,等于被鬼神遮挡住了,永远流不到佛法的大海。
「不为洄流所住」,有一种洄流,水打圈转,木材要是流到那里,尽转圈出不去。这譬喻我们要行菩萨道,要直心正念真如,要悟无为法。自己的心不直,不能直心正念真如,想要这么修、那么修,等于掉到洄水的漩涡里面,转来转去,流不到大海里。
「腐败」是木材本身烂掉了,譬喻道心退失了。最初发道心,想修菩萨道,想要成佛,这时候把道心退失了,等于木材本身烂掉了一样。「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木材本身没有腐败,譬喻菩萨没有退失道心,上面这些障碍都没有障碍住,我保证木材一定可以流到大海里去。
「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下面讲佛法,来合前面的「不为人取」,你这木材怎么被人取去?你动了情欲心,被情欲所迷惑。学道的人一定要严守自己的道心,不被情欲所迷惑。「不为众邪所娆」,合到前面「不为鬼神所遮」。你学道,直心正念真如,要悟无为法。你不要弯弯曲曲,学这个道,学那个道,被众多邪知邪见所扰乱。「精进无为」,精进办道,悟无为法,修无为法,证无为法。无为法,前面解释过,无为者,无所作为,不是我们作为出来的法,是本来具有的,就是我们的真心、佛性。「吾保此人必得道矣」,我保证这个人,决定能证得佛道。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此章佛警策我们:你是初学佛道的凡夫,切不可粗心大意,要谨慎小心,慎勿放逸。「慎勿信汝意」,佛先警告你,不要信你的心意。你的心意是凡夫的妄想心,妄想心是有情感的,情感发生,你自己作不了主。「汝意不可信」,你的心不可以相信,因为你的心是妄想心,会动感情,会生烦恼,动了感情,生了烦恼,你控制不住。
「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这是对男众说法,「色」是女色,你一定要跟女色远离,不可以接近,要是会在一起,一定要生祸害。前面说「慎勿信汝意」,先警策我们凡夫,不要粗心大意,以为自己的道心很坚定,跟女色相会,不会动爱欲心。我要度众生,要度女众,不跟女色相会,怎么度她呢?不晓得爱欲是生死的根本,到了跟女色相会的时候,就迷惑了,感情一冲动,控制不住自己,所以生了祸害。
「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你修行办道,证得四果阿罗汉,你的心才可以相信。因为证得四果阿罗汉,把三界以内的烦恼贼都杀死了,见了女色,不会打妄想,不会生烦恼。烦恼断尽,了脱生死,所以再不会生祸害。你证得阿罗汉果以后,才可以信你的心意。你是女众,是个比丘尼,当然要度男众,你也要注意保持距离。一、不要跟比丘接近,二、不要跟男居士接近,因为彼此都是凡夫,要保持距离。比丘尼也可以证阿罗汉,你证得阿罗汉,才可以度男众。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这里越说越详细,脚踏实地用功,一步一步走,开步怎么走?远离女色。怎么远离?要把你的眼睛守好,不可以看女色。你眼睛不看女色,就不会打妄想。不要跟女人说话,就不会发生感情。「若与语者」,假若比丘,不能不跟比丘尼讲话,也不能不跟女居士讲话。「正心思念」,讲话的时候,把自己的道心把持好,要端正心念,去除邪念,才可以跟女众说话。
「正心思念」,就是要起正当的观想,怎样观想呢?「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我出家当比丘,住在五浊恶世,可是我现在要修清净法门,要与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为污泥所染。你要是位女众,是位比丘尼,把经文反过来,你要把眼睛守好,不要看男众,也不要跟男众多说话。如果一定要说话,要想到我虽然出了家,我是住在五浊恶世,要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被污泥所染污,不要跟男众多接近、多说话。不得已要说,要正心息念。
比丘跟女众讲话,要正心观想,观想这些女众都是我的家亲眷属,就不会起淫欲之念。「想其老者如母」,遇见年老的女众,想她是我母亲。「长者如姊」,比我年纪大的,想她是我的姊姊。「少者如妹」,比我年纪小的,想她是我的妹妹。「稚者如子」,年纪很小的女众,想她是我的女儿。如此观想,「生度脱心」,你对于女众不得不说话,把她观想成你的家亲眷属,我要度脱女众。「息灭恶念」,就能息灭淫欲念。你对你的家亲眷属,能生淫心吗?不能。你要度脱你的家亲眷属,能生恶念吗?不能。这样叫做「正心思念」,才可以跟女众讲话。
你要是女众或是比丘尼,在不得不跟男众讲话时,要正心思念,观想年老的男众,像你的父亲。比你年纪大的,像你的兄长。比你年纪小的,像你的弟弟。再小的,像你的儿子一样。那么你对于家亲眷属,应该生起度脱心,要息灭淫欲的恶念,才能跟男众说话。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夫为道者,如被干草」,学道的人,好像身上披着干草。「火来须避」,遇见火,得赶快避开。火能够烧草,你身上的草是干草,遇到火就燃烧,会烧坏你的身体。「道人见欲,必当远之。」所以学道的人,要是见到欲境现前,一定要远离,不可以接近。接近,等于披着干草接近火一样,一定会烧坏你的身体。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我们是凡夫,烦恼各有偏重,有的人偏重于淫欲,道心虽有,但淫欲烦恼太重,怕控制不住,自己发了狠心,想要断其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佛告诉他说:你患淫不止,与其断阴,不如把你的心断掉。为什么要断心呢?「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功曹」就是官长。心就如官长,「阴」等于随从的人,他是听官长的命令。你把淫欲心断掉,等于官长息止了,随从的人也跟着都息止了。「邪心不止,断阴何益?」「邪心」就是淫欲心。病根在你的淫欲心,淫欲心不停止下来,还是在打妄想,断阴有什么利益呢?
「佛为说偈」,佛为想断阴的人,前面讲了一段开示,再说个偈颂,这就是佛的大慈悲心。因为这个人虽然淫欲烦恼偏重,但他的道心很可取,所以他才会发狠要断阴,佛就开示要他断心,这个人还是个可教之才,所以佛再跟他说个偈颂,教导他。「欲生于汝意」,淫欲是由你的淫欲心生起来的。「意以思想生」,淫欲心是由思想分别心生起来的,你因为思想分别,这是男人,那是女人;女人又分这是老女人,那是年轻女人;年轻女人又分这个长得美,那个长得丑,淫欲心因此生起。「二心各寂静」,你把两个心寂静下来,先要寂静你的思想心,不要起分别,因为你打妄想才起分别。妄想心没有本体自性,你不起分别,就不起思想心,思想心寂静下来,就不会起淫欲心,淫欲心也寂静下来。分别心不起分别,淫欲心自然不生。「非色」,你见了女色,她不是女色,等于镜子照影子一样。「亦非行」,「行」是行动、行为,你把女色看作不是可爱、真实的女色,你自然不会有淫欲的行为。
「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佛佛相传,释迦牟尼佛的上一代是迦叶佛,迦叶佛把这个偈颂传给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又传给我们。谈玄说妙,再玄再妙,不能够停止你的分别心,不能停止你的淫欲心,所以如果你能把分别心寂静下来,淫欲心寂静下来,这就是妙法,佛佛相传,也不过传你这四句偈颂。如果是女众,你把这偈颂反过来用到自己心里,对于男众不起分别心,就不起淫欲念。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凡夫都是本来没有烦恼找烦恼,爱欲虽有爱欲之乐,不过爱欲之乐会生出来忧愁恐怖的苦恼。怎么由爱欲而生忧忧愁恐怖的苦恼呢?譬如:你特别爱财,得不到就生起忧愁,想如何才能得到财呢?等你得到了以后,又害怕你得到的财丢掉,或者被贼偷去,或者被土匪抢去,或者被人骗去,生起恐怖之心,患得患失,忧愁恐怖,都是由于爱欲钱财引起来的。「若离于爱,何忧何怖?」假若没有爱心,不会患得患失,哪有忧愁恐怖呢?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鬪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烦恼多得很,等于一万个敌人,我们要修道,等于一个人与一万个敌人作战。「挂铠出门」,「挂铠」是披上铠甲。一个人要跟一万人打仗要打起精神,披上铠甲作战。「意或怯弱」,心里或者胆怯懦弱,害怕打不过他们。「或半路而退」,或者半路就退下来。「或格鬪而死」,或者失败被打死了。「或得胜而还」,或者打胜仗回来。
「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我们凡夫想学佛道,心一定要坚持,用戒、定、慧三种力量,决定可以战胜诸魔。前面讲打仗,要披挂铠甲,等于严持戒律。你想要降伏诸魔,先要严持戒律,不能令心意动摇。心要是坚持起来,就不会有怯弱之意,这是譬如持戒的力量。「精进勇锐」,心坚持不会动摇,精进之力、勇锐之气发出来,只有往前精进,不会半路而退,这是譬喻定力的力量。「不畏前境」,想打胜仗,不可畏惧前面的境界,假如你把一万人不当一回事,决定不会战败,这是譬喻智慧的力量。
「破灭众魔」,烦恼各式各样,根本烦恼是贪、瞋、痴、慢、疑五个。枝末烦恼无量无边,烦恼魔,加五阴魔:色、受、想、行、识,再加天魔、死魔,叫做「众魔」。众魔虽然很多,等于一万个敌人,你用戒、定、慧三种力量,结果把众魔破灭了。「而得道果」,证得佛道之果,就是合着戒、定、慧三种力量,结果打胜仗回来了。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有一个比丘深夜用功,诵迦叶佛的《佛遗教经》,迦叶佛是过去佛,是释迦牟尼佛前面一尊佛。这里有一个疑问:每一尊佛出世都讲经说法,说的法叫经,这一尊佛涅槃了以后,佛经就流传后世,有正法时代、像法时代、末法时代,等到末法时代过去,佛经都没有了。过了很久的时间,另一尊佛又出世,再重新说法。如上面讲的,迦叶佛涅槃之后,他说的经不是都没有了,怎么这位比丘会诵到迦叶佛的《佛遗教经》呢?这是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叫「佛佛相传」。第三十一章有一个人要断阴,佛跟他说你断阴不如断心,说了一个偈颂,那个偈颂也是迦叶佛说的,释迦牟尼佛流传下来的。
现在《佛遗教三经合订本》,其中《佛遗教经》,是释迦牟尼佛临涅槃的时候说的,文义非常恳切。这个比丘深夜在诵迦叶佛的《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越诵心里越觉得悲痛、紧张,心想出了家,一定要破无明、断烦恼、了生死、成佛道,想到自己做不来,产生后悔之心,想退道还俗。比丘都受过比丘戒,想退道还俗,就得舍戒还俗,这个比丘就跟佛说,他要舍戒还俗。佛就问他:你为什么要舍戒还俗呢?他说:我诵迦叶佛的《佛遗教经》,感觉悲痛紧张得厉害,因为断烦恼、了生死,做不到,想要还俗。「佛问之曰」,佛知道他诵迦叶佛的《佛遗教经》紧张过度,要舍戒还俗,但是佛有大智慧,善解方便,不问他要还俗的事。而是问他:「汝昔在家,曾为何业?」「昔」是从前。你从前在家的时候,曾经做过什么事呢?「对曰:爱弹琴。」他回答:我在家的时候喜爱弹琴,佛就依着弹琴给他说法,这叫一切法皆是佛法。「佛言:弦缓如何?」「弦」是丝线做的,「缓」是松的意思。佛就问他:琴上面的弦太松会怎样?「对曰:不鸣矣!」他回答:弹不出声音来。「弦急如何?」佛问他:弦太紧会怎样?「对曰:声绝矣!」一弹,弦就断了,声音断绝了。
佛再问他:「急缓得中如何?」弦调得很适中,不太松、不太紧,会怎样呢?「对曰:诸音普矣!」什么音声都可以弹得出来。「佛言:沙门学道亦然」,佛说:出家人修学佛道跟调弦一样。「心若调适,道可得矣!」假若把你的心调好,不要太急,不要太缓,再去修学佛道,一定可以得到佛道!
「于道若暴,暴即身疲。」「暴」是急躁。修道要精进,不杂谓之精,不退谓之进。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可入道,你不能一下子修八万四千法门,一次只能修一个法门,看哪一个法门应你的机,就修那一个。你不要太急躁,保持着修行的功夫,慢慢往前进步,只要不退,就叫做进。要是你精进过度,太急躁,身体受不了,会产生疲倦。「其身若疲,意即生恼。」你身体一疲倦,心意上就生起忧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心意一生忧恼,想这佛道难行,就退道修不下去了。退了道,有什么不好呢?「其行既退,罪必加矣!」退了道不得了,你一退下来,要增加罪过。我们凡夫只有精进办道,才有了生死、成佛道的希望,你退下来到哪儿去?诸位想想看,退到凡夫位上,只有造业造罪,所以你不能退下来。「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你用功修行,应当绵绵密密往前进,修得你的心清净安乐,道就不会退失!
大家听了经要学着修行,我们不发心修行则已,一发心修行,功夫慢慢增加,不要太急躁,太急躁身体受不了,身体一疲倦,道心要退下来。所以前面提到调心,要先调身,身体要调好,我们是凡夫,身体要负担得了。譬如你发心拜佛,起先不要拜太多,然后慢慢增加。有的人拜佛精进用功,今天拜三千拜,明天一拜都不拜了,因为身体受不了,心意自然生起忧恼,不想再拜了。所以你要会用功,慢慢精进,只要不退步就是进步,身心清净安乐,你一定可以得道。
拿道源作例证,我民国十九年腊月初八,在湖北省武昌洪山宝通寺闭关,要精进修行,自己不会调适,一进关,用功太急,没有三个月就得了吐血病,大口吐!一吐就吐了半个痰盂,我在关房里没有镜子,这时脸是什么颜色,我不知道。但是我看见自己的手,像黄纸那样黄,差不多身上都没血了。三宝加被我、怜愍我,后来血不吐了,慢慢又活过来。要不是三宝加被,那次闭关三个月就死了,这就是自己不会用功的关系。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我们修行用功,好像用火锻炼铁一样。因为铁里面含有杂质,要用火来烧,用铁锤来打。把铁里面的杂质去掉,就可以做成器具。「器即精好」,去了杂质的器具,非常精妙。「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我们修行佛道跟锻铁一样,把心里面垢染的烦恼去除,行门就清净了。
前面释迦牟尼佛开示我们,要断欲去爱,欲有五种:财、色、名、食、睡,都要去除得干干净净,才能够修道。拿我们现在说,大家都在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五欲不断除,一方面贪念五欲,一方面念阿弥陀佛……,你阿弥陀佛能念得清净吗?我们修净土法门,《阿弥陀经》上说,念七天,念到一心不乱,决定可以生极乐世界。《十六观经》上说,念十念,就是念十声,可以生极乐世界。《无量寿经》上也说,念十念就可以生极乐世界。那么念佛很简单,结果念佛的人很多,为什么生极乐世界的人很少,是什么道理呢?就是我们念佛的心不清净。现在念佛决不会只念一念,或念十念,或念七天,是天天在念,而且念的佛号很多,可能一天念三千遍,或五千遍,甚至一万遍、二万遍都有,结果还是没有念到一心不乱,为什么?因为不管念多少声,都是在那儿数念珠,心里并不清净。为什么念那么多佛号,心里还不清净呢?因为五欲没有办法断除干净,等于铁没锻炼,里面有杂质,打出来的铁决定不精妙。你的心不清净,就是五欲打的闲岔,一定要把五欲断除得干干净净,你念佛决定能够念到一心不乱,临命终一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第十二章说人有二十难,等于二十个难关,要是把一个一个难关透过去,决定得道。这章有九种难关,要把它都透过去,决定可以得道。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这是第一种难,人生难得。佛经上讲要得人身,转生为一个相貌庄严,富贵、长寿的人,一定要没有造杀、盗、淫、妄的罪业。如果有做一种,就会转生为贫穷下贱,或者诸根不具的人。「恶道」是三恶道:地狱道、恶鬼道、畜牲道。你造了恶业,才堕落到三恶道里面。你到三恶道把罪受满,等于监牢的罪犯服完刑,把你放出来。所以一定要没有造杀、盗、淫、妄的恶业,才能转世为人,这很难很难!
这里有一个疑问,杀、盗、淫、妄是我们受的五戒,全是净戒,是不是现在世间的人,都是前生前世的五戒弟子转生的呢?不是这样讲,因为杀、盗、淫、妄本性是恶法,叫性罪。佛叫我们修行,先要把这四种重的恶法戒掉,所以无论你是出家弟子、在家弟子,都要断除杀、盗、淫、妄这四种性罪。你不是佛弟子,没有受五戒,造了杀、盗、淫、妄的恶业,一样会堕地狱。你不是佛弟子,没有造杀、盗、淫、妄的恶业,一样能转为人。
「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人分男女,既得为人,不转女人,转为男人,这也是很难的。看见这一句,有人认为释迦牟尼佛重男轻女,这样你就误解了。释迦牟尼佛是就事实阐述,女人的果报比男人不好,在生理上赶不上男人,心理上也赶不上男人,所以佛男众排在前面,不是重男轻女,而是就果报应该这样。
「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转为男人身很好,但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要完具才好。六根不完具,你是个男人还是苦苦恼恼,所以要六根完具很难。
「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有佛法的国家叫中国,没有佛法的地方叫边地。中国不要解释为中华民国,印度也称为中国。六根完具,生到有佛法的国家,实在很难很难!
「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然生到有佛法的国家,与佛同时出世,这更难了,我们不是生在佛前,就是生在佛后,佛前佛后是八难之一。我们生在释迦牟尼佛涅槃之后,弥勒菩萨尚未下生之前,所以要与佛同时出世,这是很难的。
前面二十种难里面,也有这一种,我们既然生在释迦牟尼佛之后,这一个难关过不去。那么要方便解释,「佛世」,就是佛的法运还在世间,我们中国佛教历史才三千年,就是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过去了,末法一万年才过了一千年,还有九千年的法运,这样算,我们还是生在佛世。
「既值佛世,遇道者难。」「道者」是二十种难里面的善知识,是修学佛道的人。你遇见修学佛道的人很难,那是善知识,解行并重,佛经解释得很好,而且依着佛理修行,也修得很好,这叫良师善友。你不懂佛理,他可以讲给你听,让你了解佛理;你不会修行,他能告诉你怎么修行,要遇到这样的修道者,这样的善知识,很难很难!
「既得遇道,兴信心难。」已经遇到这样的善知识,兴起信仰心很难,就是佛经听了,修行也修了,但是信心很难发起来。
「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已经兴起信心,相信佛道,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很难!
「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无修无证」,修即无修,证即无证,这是大乘圆教的道理。修,不着修的相,证,不着证的相,这个心很难发。一般学佛道的人,发了菩提心,又着发菩提心的相,不能无修无证,所以要无修无证很难!
这九种难,以最后一种最难,你把最后一关透过去,前面八种难,都不算难关了。你一定要无修无证,假若不能无修无证,发了菩提心等于没有发。菩提心没有发,等于没有生信心,这九种难关要一个一个回复。
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三十六章讲有九种难,第八种发菩提心难,第九种发了菩提心以后,无修无证难。无修无证前面已经讲过两次,恐怕你落入偏空,怕你着相,才说了再说。但是你不要会错意思,以为持戒就是着相,那你大错特错,所以此章特别告诉我们,要注意持戒。
「佛言:佛子」,「佛子」指大乘弟子,因为大乘弟子能够担荷佛法,等于佛的孩子。「离吾数千里」,「吾」是佛自称。你离开我数千里之远,「忆念吾戒」,你跟我出家,我传给你的戒法,你心里要常常忆念不忘。「必得道果」,虽然你离我很远,没有关系,一定会得道的。
大乘佛法难学就在这里,听了后面忘了前面,这就是我们听经的毛病。你听说这也空、那也空,因为持戒修定太麻烦,你不愿意持戒修定,所以听见谈空理,特别合你的心意。《四十二章经》第二章:「内无所得,外无所求,……非修非证。」就是谈空理,不能着相。第十八章:「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说不要着相,着相就错。第三十六章,说要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还要无修无证,就是不着相。要了解不着相,是要你脚踏实地持戒修定,而不可以着相,不是不持戒修定是不着相,如果不持戒修定是不着相,社会上不学佛的人,不都成了佛吗?
《金刚经》专讲空,我也空、法也空、空也空,但是你要是错会了经意,落了个「豁达空」,就是一切都空,结果你什么也不修,这样学佛法,一定会学到三恶道里去。因为你不脚踏实地修行,不持戒修定,顺着你的烦恼天天造恶业,一定堕三恶道。《永嘉禅师证道歌》说得好:「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遭殃祸!」豁达空,也叫做恶取空,一切不在, 乎,什么因?什么果?一切皆空嘛!不晓得因果是天然的法律,你空不掉因果,造如是因,一定得如是果;你造了恶业,一定会得恶果。莽莽荡荡叫做莽荡汉,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冒失鬼,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敢做。莽莽荡荡造些恶业,你还能比阎罗王厉害吗?最后你逃不出阎罗王的势力,阎罗王一定抓你下地狱。
你说一空一切空,什么都不着相,你这个道理从哪里学的呢?你说从《金刚经》学的,这样你连《金刚经》都毁谤,《金刚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不要着相呢?因为一切相都是虚妄之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诸相」就是那些虚妄之相。在那虚妄之相之中,你能够见到「非相」,见到不是虚妄的真实之相。「即见如来」,你就见到法身如来。须菩提尊者听到这里就大彻大悟,但是他关心其他的众生,恐怕领略不到这甚深的道理,所以须菩提问:「颇有众生,闻是章句,得生信否?」「颇有」是轻疑之词,须菩提替众生担心,有没有众生,闻到「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个章句,能生起信心来呢?释迦牟尼佛当下就制止他,佛对须菩提说:「莫作是说!」你不要讲这样的话,「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不要说我在世,就是我涅槃以后,正法时代、像法时代,乃至于末法时代,一万年过了九千五百年,到了最后五百年。就是佛法的法运快结束的时候,要是有一个佛子能够持戒修福,对于这个章句,还是能生信心。
《金刚经》上「持戒修福」四个字,你怎么没有注意到呢?你不持戒、不修福,《金刚经》上的空理,你根本不会悟到,所以修行,你得脚踏实地修,得先戒律持清净。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到了临入涅槃的时候,问诸大弟子还有什么疑惑要赶快问。阿难尊者趋前请问:世尊在世的时候,我们依世尊为师,世尊涅槃以后,我们以谁为师?佛开示他:「以戒为师」。我在世的时候,以我为师,得顺守我的戒法。我涅槃以后,你必须以戒为师,要是你不持戒,就是无师之徒,是没有师父的徒弟,如何能修得好呢?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只说三无漏学:戒学、定学、慧学,这是释迦牟尼佛说法的三大纲要。佛弟子分出家弟子、在家弟子,定学、慧学不分出家、在家弟子,一样修定,一样开智慧。但是戒律则不同,受了在家戒,成为在家弟子;受了出家戒,成为出家弟子。按戒学分为四众弟子,要是你不持戒,要修定、修慧,根本得不到定,也得不到慧。《楞严经》上讲得很明白:「依戒生定,因定发慧。」三无漏学,以戒学为基本,依戒才能生定,因定才能发慧。你不持戒,根本不会生定发慧,因为你不持戒,身、口、意不清净,一天到晚为非作恶,怎么能得到无上的禅定呢?得不到无上的禅定,如何能开般若智慧?所以定慧二学,以戒学为基本,你不持戒,想要修定得智慧,是自己在作梦。要把第三十七章记清楚,如果不持戒,你给佛当侍者也没有用。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此章要作无常观。「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佛问出家弟子,人的生命在几何之间?人的生命在几十年左右,也有活到一百多岁的,但是佛问这话,一定不是说人的生命在几十年之中。「对曰:数日间。」有一位出家人回答:寿命很短,只有几天的时间,因为几天前我还见到这个人,几天后这个人不在了,可见人命很短促,这就是作无常观。「佛言:子未知道。」佛说:你不知道我的道法。
「复问一沙门」,佛又问一个出家人,「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第二个出家人听见第一个出家人,受到佛的呵斥,所以回答:人的寿命,在一顿饭的时间,因为吃饭以前还活着,吃饭以后就去世了,可以说真的无常,但是还是遭佛的呵斥!「佛言:子未知道。」佛说:我的道法,你还是不知道。
「复问一沙门」,佛再问另外一个出家人,「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问到第三人,第三人回答人命在呼吸间,人的生命非常脆弱,一口气呼出去,吸不进来,这个人就去世了,所以人的生命无常到了极点。「佛言:善哉!」佛大加赞叹说:你讲得太好了!「子知道矣!」你知道我说的无常之道。
第十九章,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时间,念非常。」「非常」就是无常,一切都是无常,都不是常住之法,剎那剎那都在生灭。这章专讲无常观,你要观到人命,念到无常,讲这个作什么呢?修行用功要了生死,生死是个大事,其他都是小事。你怎么好拖延时间呢?有人说:说实在的,佛学太好了,生死一定要了,不过我现在事情还没有办好,过几年再说。生命能等你几年吗?一口气不来,你就来生来世再说了。你今生今世不了生死,要等到哪一生才了生死呢?
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你学佛道,佛说的经,你都应该信仰、顺受。「譬如食蜜,中边皆甜。」等于吃蜂蜜,吃到第一口是甜的,吃到第二口、第三口,甚至最后一口还是甜的。中间是甜的,两边也是甜的,因为蜂蜜本来就是甜的。「吾经亦尔」,我所说的经,也是如此,中间、两边皆甜。
这就是佛说法四十九年,没有哪一个时间说的法,不是善法,因为都是佛说的法,所以你学佛法,只要是佛说的经都应该信受。不过佛说的法,有时候说「空」,有时候说「有」,他是应机说的。佛涅槃了,你自己看哪一部经应你的机,你就学哪一部经。但是除此以外的经,还是要信受,因为都是佛说的。一部经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你以为正宗分才是重要的道理,序分不要信,流通分更不必信,那你就大错特错。食蜜中边皆甜,正宗分中间是甜的,序分、流通分两边也是甜的。所以你学佛说的法,要完全接受、信受。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在机器做面粉之前,都用石磨磨面粉,当时麦子如何磨成面粉呢?必须用牛来拉石磨。「磨牛」,就是拉石磨的牛,它不走,磨就不会转动,就不能磨面粉。所以拉磨的牛,身体在行道,心可没有行道。佛说:我们出家人要行道,不要学磨牛,身体虽然行道,心里不行道。「心道若行,何用行道。」佛道在哪儿?佛道在心里,你心里要是与佛道相应,何必用身体行道呢?
这两句话不要错会了意,以为我要修「心道」,身体不必行道,不要修行用功。我们现在要身心相应,晓得佛道不在外,在心内,不只身体行道,心里也要行道。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佛言:夫为道者」,修行佛道的人。「如牛负重,行深泥中」,好像一头牛,背负很重的东西,走在深泥中间。「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它的身体疲乏到了极点,但是不敢左右张望,只能努力一直往前走。「出离淤泥,乃可苏息。」等到离开淤泥,才可以休息。
「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出家人修学佛道,应当观想断除情欲,要是情欲不断,比牛陷入淤泥里面还可怕。「直心念道,可免苦矣!」你不要打妄想到情欲上面,直心念着佛道,像那头牛不敢左右张望,一直努力往前走,才能免除堕落恶道之苦。
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如须弥柱。视涅槃,如昼夕寤。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
这是本经最后一章,「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过隙尘」就是浮尘。门窗有一个隙缝,阳光从隙缝射进来,在一道光线之中,你能看见很多的尘土飞扬,这叫浮尘。它的份量轻于空气,不会沉落下来,要是没有缝隙,阳光透不进来,还看不见浮尘。
我们凡夫有二种执着:我执、法执。前面告诉我们破我执,要先破身见,观想我的身体是地、水、火、风四大种假合而成,四大种把它分开,身体没有了,当体就空了,等于变化的假东西,不要执着。把身体观空了以后,再观察我们的妄想心,不过是受、想、行、识四个法,把这四个法分开,妄想心没有本体、自性。妄想心一空,外面身体也空了,我执就空了。我执空了,还要晓得一切法都是空的,连地、水、火、风都是空的,连受、想、行、识也是空的,叫做破法执,要观想法空。
我们念《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皆空」,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蕴都把它观空,阿罗汉只把五蕴里面的假我观空,五蕴里面没有我,但是他认为五蕴是实在的。大乘菩萨把五蕴再观空,所以观自在菩萨是大乘菩萨,他照见五蕴皆空,我也空,法也空。第四十二章是观法空、破法执,前面先观空世间法,后面连佛法都要观空。
先破世间法,「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国王、诸侯是人间最富贵的人,你想得却得不到。你把它观空,不要起执着,王侯之位,没什么了不得,都是世间法幻化不实在。所以佛说:我把王侯之位观照到像浮尘一样,有什么可以执着呢?
「视金玉之宝,如瓦砾。」前面是把功名看空,这里再把金银财宝观空。「瓦」是瓦片,「砾」是沙子。金银七宝之类,在佛眼看来像瓦片、沙子一样。
「视纨素之服,如敝帛。」「纨素」是绸缎之类。「敝帛」是破布。看见绸缎的衣服,好像破布一样。
「视大千界,如一诃子。」大千世界很大,一诃子很小,诃子的样子不常见,像一个桂圆。这就是要破房舍、财产这些执着。一栋房子,你放不下,看大千世界好像一诃子,你还有什么可以执着呢?
「视阿耨池水」,「阿耨池水」,也叫阿耨大池,翻成中国话叫无恼热,按文义上的意思,叫清凉水。阿耨大池,在大雪山上面,周围八百里,很大。「如涂足油」,印度的比丘出去托钵,不许穿袜子、鞋子,要赤脚走路。托钵化饭回来,用完饭要打坐,脚上有尘土,一定要先洗脚,洗了脚,得抹油,叫「涂足油」。因为印度是热带地方,赤脚走路,很容易受热,洗了脚,把涂足油抹一抹,就不会受热。涂足油,只用一个小杯子装着,很小。我把很大的阿耨大池,看成像涂足油般很小。
讲到这里,世间法不起执着,都观空了。下面的佛法也不能执着,也要观空。
「视方便门,如化宝聚。」度众生要善解方便,方便法门才能度一切众生,但是你一起执着,变成法执。「化宝聚」,一大堆的七宝,都是变化出来的,不是真实的。你要观方便的法门,如变化出来的七宝一样,不要起执着。
「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超过权教的大乘,叫一乘,或者叫「无上乘」,或者叫佛乘,就是最高的佛法。众生没有成佛,需要用无上乘,等你成了佛,无上乘等于你作梦,梦到的金帛一样。因为众生本来是佛,用不着无上乘。所以众生在还没有成佛之前,无上乘是最高的佛法,等你成了佛,佛法本来具足,不是从心外来的,等于作梦,梦到了金帛一样。
「视佛道,如眼前华。」我们尚未成佛之前,要求佛道,等到成佛以后,佛道本来现现成成,不是你修来的,佛道好像眼前的空中花,不是常住的。你看见空中有花,空中本来没有花,所以在众生没有成佛之前,你看到有一个佛道;等你成了佛,哪有佛道可成呢?
「视禅定,如须弥柱。」我们这一个小世界,东、西、南、北四大部洲,中间有一个中心点,叫须弥山,翻成中国话叫妙高山,有八万四千由旬那么高。这一个小世界,都由须弥山支撑着,等于一根柱子一样,叫「须弥柱」。须弥山很重要,但是须弥山是金、银、琉璃……七宝所成,也是无常之法,须弥山也有空的一天。我们现在要降伏自己的烦恼妄想,需要禅定,等烦恼妄想息灭以后,禅定也是空的,像须弥柱一样。
「视涅槃,如昼夕寤。」梵语「涅槃」,翻成中国话叫寂灭,就是把无明烦恼都灭除,湛寂不动,证得圣果,就证得涅槃。「昼夕寤」,「昼」是白天,「夕」是晚上,「寤」是睡醒。你尚未证得涅槃之前,无明用事,感觉白天是醒着,实际白天还在睡觉,晚上也睡觉。等到你把无明破了,证得涅槃,不睡觉了,白天醒着,晚上也醒着。
「视倒正,如六龙舞。」凡夫法叫「倒」法,圣人法叫「正」法。凡夫六根「背觉合尘」,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背了自己的觉性,合了尘劳烦恼,就起了颠倒,叫做「倒」法。等到听到佛法,不起颠倒,六根「背尘合觉」,背了尘劳妄想,合了自己的灵知灵觉,叫做「正」法。实际上还是那六根,等于六条龙在那跳舞,只是头跟尾巴互换而已。
「视平等,如一真地。」「平等」是对着「次第」说的,不执着次第,一切法完全都平等。对着次第讲平等,还不是真平等。平等不要对着次第讲,才是真平等。「如一真地」,如真如实地一样,真如不是离开一切法,另外有一个真如。一切法皆以真如为本体,所以平等就在次第之中显平等,好像在一切法上显真如实地。
「视兴化,如四时木。」我们教化众生,要兴起佛法,教化众生不要执着,像四时的花木一样。到了春天,它就发芽生出树叶;到了夏天,它就开花;到了秋天,它就结果,它是顺着时间走的。我们去度众生,也是应众生之机说法,众生的善根成熟,你一说他就得度,并不是你逼他得度,是他的善根成熟,好像树要开花结果,是时间到了,所以用不着执着。
佛法难学就在这里,你没有破我执之前,先破我执。破我执,得用佛法来破,但是佛法也不能执着,执着就起了法执。所以一切法都要观空,世间法观空,佛法也得观空。你把世间法观空,执着佛法,还不是法执吗?所以要把我执、法执都破掉,一切法都要观空。
《四十二章经》说听圆满。
版权所有:准提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