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咒念诵网

慧思「法华三昧」之「大乘顿觉法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8 19:14:39作者:准提咒念诵网

  慧思「法华三昧」之「大乘顿觉法门」研究(上)

  性广法师──发表于100.8.16「慧思大师与南岳佛教」学术研讨会

  中国大乘佛教的法义与修行,向来有「偏圆之辨」与「顿渐之争」的论诤,此中之圆教宗义,以依本法华一乘实相的天台圆教最为包罗完备;而顿契行法,则属强调直下悟入的禅宗顿悟法门,广为后世所知。然而,早在南北朝时期的慧思禅师(515-577),对此「圆」、「顿」二义,无论是在教理的思想开创与禅法的实修体证,皆有深入而独到的成就。

  慧思禅师的三观三智与法华圆教的思想,由其高弟智顗大师踵其后而光大之,在圆教义理的部份,后人累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而其所高度赞扬并实修有得的「大乘顿觉」法门──「法华三昧」,则学界殊少从止观实修的面向加以讨论。本文拟从法门特性的角度,剖析慧思所提倡「法华三昧」的意涵,并对此号称玄妙高深,「一切世间难信法门」的「大乘顿觉法门」,探究其在实修上所需具备的条件为何?

  分析的角度从四个面向进行:一、慧思个人的实修经历,二、经典文献的依据,三、慧思「法华三昧」的修行要件,四、从修行理论到实修成果的具体内容,总结慧思所倡之大乘顿觉法门的特色。论述脉络的考虑是:佛教宗门中的功夫论,皆源于立教祖师亲身行证的体验,故探究慧思「法华三昧」的止观思想,自当从其本身的修行经历开始考察;而其慧思的修行思想,又有不废经教的学风,故再从经论的依据,剖析其中的思想根源。最后,并回归到法门实践的角度,讨论慧思之修行成果,除了检视其修行理论与实践成果之间的密合度,并总结此一「大乘顿觉法门」之特色。

  有关慧思禅修的经历与证量,在其自述一生行道事迹与发愿内容之《立誓愿文》中,并无详述。惟将智顗、荆溪等天台门人所说,以及道宣在《续高僧传》「慧思传」中之记载,再征诸慧思所著禅籍,如《法华安乐行义》与《诸法无诤三昧》等之内容,其中之修行过程与思想则若合符节,故在此据以为讨论的文献依据。

  传中记载:慧思少时即以「弘恕慈育」而知名闾里,因梦梵僧劝慰而舍俗。出家以来,戒行清净且持诵精勤,并于数年间,持诵法华经,累积千遍,故感得瑞相多方现前。至于慧思全心投入禅修的主缘,乃是阅读《妙胜定经》中赞叹修禅功德,故尔发心学禅。

  慧思禅修的经历与成就,在此分为四个阶段:一、修得色、无色界之禅定力;二、证入法华三昧,旁通声闻禅法;三、以大小乘定慧方法,用为自修与教学之依据;四、六根清净,证铁轮位。以下分别说明:

  (一)得色无色定,调心治禅病

  慧思在第一阶段的修学经历与成果,是获得甚深禅定力,并能善巧调心,以除身患。

  据文献记载:慧思初时虽亦精勤办道,然于初二夏中,并未多有所得。然而这段时间的修行,仍有两个成就可堪叙述:一是获得色、无色禅定境界,二是善巧调心,以治禅病。于此再细分为三个过程。如云:

  始三七日,发少静观,见一生来善恶业相;因此惊嗟,倍复勇猛,遂动八触,发本初禅。自此禅障忽起,四肢缓弱,不胜行步,身不随心。即自观察:「我今病者,皆从业生,业由心起,本无外境。反见心源,业非可得,身如云影,相有体空。」如是观已,颠倒想灭,心性清净,所苦消除。又发空定,心境廓然。

  1、发八触得初禅力

  慧思开始修学禅修时,曾于二十一日的用功之后,生起八触之相,并开发出静定觉照之力,而得以观见己身一生以来所造之种种善恶业行相状。在惊讶感喟之余,乃益加勇猛进道,并引动八触,证入初禅境界。

  引文中所说慧思「发本初禅」之定力,湛然记曰:「遂动八触,发根本禅。」再对照智顗所云:「从根本初禅,而修乃至超越禅。方得阿罗汉果。」故此时慧思所得之定力,是色界的初禅力。

  「初禅」,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定心的分类中,属于色界四禅定的第一阶──初禅。这是远离贪、瞋、疑、惛眠、掉悔等「五盖」──五种欲界麤弊的心理状态,而升进到光明净洁之色界禅心的境界。其中的第一阶──初禅,因生起觉、观、喜、乐、心一境性等净心五禅支的功德,故称为「离生喜乐」──脱「离」麤弊五盖的欲界浊苦,而得「生」发身心静净之「喜乐」的初禅定乐。在佛教的禅修过程中,得入初禅,是修习定学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表示当人的心志,已能专念调柔,静定安止,对于进修高深定力与开启觉观智慧的可能,将大为提高。

  2、善调心治禅定障

  慧思初学禅时,虽然在廿一日的短时间中,就能证入初禅定力;唯因尚未能熟谙修行正理,遂因禅起障,导致「身不随心,四肢缓弱,不胜行步。」也就是心色不通,意不持身,致使肌力迟滞羸弱,不堪举止行动。

  于此情状,慧思则能善巧择法,思惟对策,即自观察:己身所有行为造作──行业,其实皆是心为主导,不干外境;若能返溯心源意本,则知业相幻假之本质;此身如云似影,乃境相缘生幻有而体性真际本空。

  3、除身苦入于空定

  慧思因以如上善巧返观造业心源,故能灭除意念之颠倒想,觉心性清净,进以消除众多身苦病患。至此,进一步证得「空定」。此境之实义为何?笔者推断为是「空无边处定」之定力。理由如下:

  (1)符合修定次第进境。首先,从修定的次第升进以观,若能入于色界禅心,又能不为净色所执,则将能有进一步升进的可能。依此理以观慧思禅修经历,其已入于(色界)初禅,而又能善巧观察心意之运转,不为净色所惑而能去除禅病,则将能超越色界禅力对于微细净色的执持,故能升入无色界之「空定」禅境,体会身心廓然无欲无(净色)执之境界。

  「空定」可以泛指无色界之四空定,如经中所云:「吾见四禅及诸空定,靡不照达。」然而一般多专指四无色界的第一阶──空无边定力,若从上下文意判断,慧思此时所得,应为「空无边处定力」──空定。

  (2)从僧传之记载可知。原来,慧思一生学行乃能定慧等持,「因读《妙胜定经》叹禅功德,便尔发心,修寻定友」而发心修禅,一生所有慧观悟境与安处横逆,应有得力于早年修学禅定有成。僧传中云:「又发空定,心境廓然。夏竟受岁,慨无所获,自伤昏沈,生为空过,深怀惭愧。放身倚壁,背未至间,霍尔开悟,……」慧思虽然得「空定」,然而仍惭愧于结夏期间,不能有所成就,此乃是不满足于禅定之所得,故发勇猛,进求慧悟,而终能悟入法华三昧。故可知此时慧思所得之「空定」,应为定境,而尚非观诸法实相之「空观」。

  (3)智顗对此名义之解说。再征诸智顗对此「空定」境界之说明,是禅者在色界定的基础上,进而思维色法之粗浊、系缚,将心念从取(净)色转向系意于「无色」、「空」──「空间」的无碍、无限,以去除念想对于色法之取执与感知的修定方法。当定力纯熟增上,则能得入此超越色法质碍所产生的定止无染、虚空静寂之精神境界──空定。故云:「缘空得定,不复见色;心得脱色,如鸟出笼,是名空定。」也就是心缘「空(间)」而得空定,则心就能脱离对于色法的执取,也就去除了色法的负累,有如牢鸟脱笼而得自由。又如:「触发之时,都不见身,谓证空定。」亦即发起空定之时,感觉有如脱落色身般轻松悦意。

  总之,在第一阶段,慧思禅修所获得的成果,是达到无色界的空定力,期间并曾引发静定,觉观一生以来善恶行业之相;并于稍罹禅病时,能善观心源,伏想去患。

  (二)证法华三昧,通声闻禅境

  第二阶段的禅修成就是证入「法华三昧」,并以此证量基础,旁通畅达诸多禅修法门境界。如云:

  夏竟受岁,慨无所获,自伤昏沈,生为空过,深怀惭愧;放身倚壁,背未至间,霍尔开悟,法华三昧,大乘法门,一念明达,十六特胜,背舍、阴、入,便自通彻,不由他悟。

  引文中叙述,慧思虽修得入禅之定力,并曾以空观溯本心源而去除病障,惟于此夏中,无再有进境。值此境况,慧思慨叹因己身之昏沉而空度光阴,故深感惭愧。可知此时慧思不以曾得无色界之甚深禅定而自满,仍一心勤求佛法不共世间之智观进境;终于在一日禅修过后,于放身倚壁而未至之间,于一念之顷,证得「法华三昧」之殊胜大乘三昧境界,并能自然旁通畅达诸多禅法。

  「法华三昧」是大乘经中所载诸多大乘三昧法门之一,有关于慧思所证之「法华三昧」的内容与意涵,将于第四节中详述。引文中记述慧思在修得甚深禅定的基础上,进证大乘三昧境界,并能通达诸多声闻禅法。引文中所述之四项禅修所缘境,皆是《阿含经》以来声闻乘重要的禅修法门与观智所缘,如:「十六特胜」是以持息念(安般念)为基础,进修定慧二学的禅修法门。「背舍」,即「八背舍」,这是依于色、无色界之八种禅定力道,进而「背」弃清净五欲境,而「舍」离染着贪执的禅法,故名之。「阴」,新译为「蕴」,是聚合、积集之义,意为众多物事聚集一起之有为法,主要有色、受、想、行、识等五蕴。「入」,新译为「处」,由根与境相涉入而生识,称之为入,如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之十二入(十二处)。「阴」、「入」是从心理活动与感官组合的角度,觉观有情生命状态之缘生缘灭,无有实体,是破除我执的重要禅修法门。

  总结此阶段思禅师之修证成就,可以分为两项:一、是证入「法华三昧」,二、是以此大乘三昧力而能无师自悟地旁通畅达诸多声闻禅法。若依后来智顗所分之藏、通、别、圆四教行法内容,亦即是藏、通二教重要之基本禅修法门。

  (三)谒名德印证,传三乘禅法

  第三阶段是慧思在习禅有成之后,以一己修行心得访谒谘禀当时的大德名匠,并得到他们的认可与随喜。尔后更数数修习,用以纯熟增益先前所得之禅境,因此声名远扬,前来求法之生徒众多,故慧思参酌经教所说之大小乘诸多定慧法门,以为自修与授徒之经典依据。如云:

  后往鉴最等师,述己所证,皆蒙随喜。研练逾久,前观转增,名行远闻,四方钦德。学徒日盛,机悟寔繁,乃以大小乘中,定慧等法,敷扬引喻,用摄自他。

  慧思所参访之大德,说有「鉴、最」等二师;其中「鉴师」之事迹不详,而「最师」则《佛祖统纪》中载为「九师传法说」之第二师。有关慧思咨禀禅德时贤之举,志盘指出当时之修禅者,常有相互咨参之举,而所修法门内容,则诸师各有不同。

  在取得重要修行成果后的阶段,慧思安住于所得,而更以数习久炼之功,以增上稳固一己观智体证之力;因慧思修禅有得,使声名远扬而来学者众。值得注意的是,慧思自学与教他,皆立本于经教中所载之大小乘定慧法门,用以为自修与度人之根据。此一依经教以传禅法,重圆顿而不废基础(即声闻禅法)的学风,在后来智顗所开展的法华圆教止观中,亦被完整地继承与全面地发扬开来。

  (四)信力根清净,证入铁轮位

  慧思一生修行勤谨,深入法华三昧而兼通大小二乘定慧之学,不但禅境高迈,观智深远,且果证不凡;在《高僧传》中记载,其自述所得证量为「十信铁轮位」。如云:

  吾是十信铁轮位耳!时以事验,解行高明,根识清净。

  天台圆教之修行道次,依经论所说,立有五十二阶,并配以「六即佛位」;其中「十信位」即是入最初十位所应修之十种心念内容。此十种心称为「十信」,乃取其十心内容能助成行者深信之愿力,故称之。行者入于十信位时,能断三界之见思二惑,得六根清净,三观圆融,智觉益明,能发相似初住以上真证智慧,故又称「十信相似道」。

  后来由智顗发展完成之圆教六即位中,判定此位乃从「观行即」中历五品弟子位,圆理成事有得,进而发诸陀罗尼三昧力,而得六根清净,相似佛位之圆净,故称「相似位」。如云:

  由观行故,得有相似,发得初品,止是圆信;二品读诵,扶助信心;三品说法,亦助信心,此三皆乘急戒缓;四品少戒急;五品事理俱急,进发诸三昧陀罗尼,得六根清净,入铁轮位也。

  有关慧思所证「十信铁轮位」之证量,为圆教之「清净六根」,入此位能发相似于佛之三身功德;唯因仍具烦恼性,未断无明,只是「相似即」佛。然准此与藏教论究行位高低,则「三藏菩萨全不断惑,望圆教五品,……三藏佛位,断见思尽,望六根清净位。」再者,圆教相似即位相当于「藏、通二教之佛位,别教之菩萨位;其中更胜于别教十信位,而同于其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三贤位。」

  《高僧传》中云,慧思于长期苦修之后,「霍尔开悟」,证得「法华三昧」。此法门之名目出自《法华经》,经中说这是菩萨所证的种种三昧境界之一,属于大乘菩萨所修得的殊胜功德。然而对此三昧法门的具体修行方法,以及所证得境界的内容,经中并无特别说明。

  对照慧思所著《法华安乐行义》以及智顗所著《法华三昧忏仪》二书内容,发现「法华三昧」行法的内容与意涵,经过慧思师徒二人的努力,将之从众多大乘三昧法门之一,提显其重要性,并扩大增广成为包罗而具全的天台圆教主要修行法门。在分析慧思所说「法华三昧」之内容与特色之前,先讨论大乘三昧行法的精神与特色,以了解经典所说「法华三昧」之原初意涵。兹说明如下:

  (一)道品心要:定慧二行以利生为主

  佛陀的教法可以大分为戒定慧三类,此三学总摄弟子的修学纲领,其中的戒学是道德理则与伦理规范;在良善行为的基础上,再修习摄念专一,增上心力的定学;以此辅佐觉观力,以开发洞彻诸法实相的甚深智慧,如此方能断烦恼,破我执,解除因无明所造成的轮回生死与无边忧苦。

  此一三学纲领贯通三乘,为声闻与大乘行人所共学;故以利他为先的菩萨道,同样必须学此「三学」科目;亦即度化众生必须有清净的身口、专志的心力与洞彻的智慧。此一原则,具体呈现在菩萨「六波罗蜜」道品中的「戒波罗蜜」、「禅波罗蜜」与「般若波罗蜜」学门之中。

  须注意的是,大乘学行的特德与重心,是利济众生的无边悲愿,故其三学内容更蕴涵了利他的精神。如「禅波罗蜜」――大乘定学,就不是重视「少事、少业、少希望住」的自修,也不再局限于得到色、无色界禅的寂止定境,而是重视增上心力以增强帮助众生的能力,故云:「依住堪能性,为一切事成。」又如:「云何菩萨摩诃萨随其所应而化众生?……悉知一切三昧境界,渐具诸佛智慧之地,是名清净禅波罗蜜。」

  再如「般若波罗蜜」――大乘慧学,就不止是证入无常、空、无我的解脱观智,而更要习学一切利生的法门。如云:「知贪欲增、知瞋恚增、知愚痴增,又知等分分别学地,于一念中,悉知众生心心所行,能知众生诸所希望,能知一切诸法真实,解达诸佛深智慧力,普知一切诸法界门;是名清净智波罗蜜。」由以上的引文可知,菩萨行者所修之慧学,主要在向外观察,洞觉众生之烦恼与业习,进而帮助彼等清除尽净,以离苦得乐。

  (二)法门数量:众生无边故法门无量

  以出离心为主的声闻法之定慧二学的内容,如其代表典籍《清净道论》中所整理,定学有四十业处,观智之阶次则为五清净十六阶智。而发菩提心以利益众生之大乘佛法,其所应修学之「三昧法门」,其数则为「无量」。如云:「略说则有一百八三昧——初名首楞严三昧,乃至虚空不着不染三昧;广说则无量三昧。以是故说诸菩萨得诸三昧。」略说有一百零八种,广说则三昧法门无量数。

  大乘三昧法门众多,这是依于菩萨道需有甚深广大的智慧,投入种种利生方法的实际需要,所以在大乘佛教的流传中,结集出了众多以「三昧法门」立名的经典与法门。因众生无边且苦恼无数,故所需之利生法门亦无量,如云:「初发菩萨心,充满法界,无量大悲摄取众生;发诸菩萨无量大愿,究竟十方法界,无量大悲普覆众生。于一切剎、一切劫中,修习菩萨无量诸行,无量三昧力,不舍不转菩萨正道。」又如:「复有无央数不可计三昧,菩萨所应学。」行菩萨道所发之广大心愿,充遍法界,所关怀之环境乃无边国土(剎),其所投入之时间(劫)亦为无量,于修学无量利生行时,能以三昧力平等持心,并且不舍弃、不转变菩萨的正道。

  有关菩萨所修学之无量三昧法门的特色,是以智觉与悲心为主,并且学习世间有益之学问,如说:「……菩萨……善能分别二谛真理,断除二障,通达五明。……以是因缘,即得名为般若波罗蜜。」亦即善了分别世法与胜义之真俗二谛理,断除烦恼惯习与邪见妄执等二种障碍,并能娴熟语言、工技、逻辑、医药与正法等五种有益众生的学问,如此涵盖世出世间的学识与智慧,并能通达无碍,方为般若波罗蜜──大乘慧学的特德。

  菩萨行者为了利济众生而学无量法门,当能掌握一一法门的诀窍与精髓时,也就体证了与善巧方便相应的智慧;然而此能力是藉由定力的辅助而成就的,亦即在持续修学中,以专念摄心于所缘而得等持心──三昧力具足,是为修此三昧法门而得成就,这就是菩萨道融利生于定慧二学的精神,而所应修之学门,则是不厌其多,凡是对众生有益者,皆所当学。

  (三)修证判准:世智通达为三昧成就

  如上所说,大乘三昧法门的数目,经中说有无量,如前云:「略说则有一百八三昧──初名首楞严三昧,乃至虚空不着不染三昧;广说则无量三昧。以是故说诸菩萨得诸三昧。」以具体的定慧学门来说,则是以出世智觉的空、无相、无愿之「三三昧」为根本,而以慈悲为怀的利济众生的法门为主。以「必入辩才三昧」为例,此三昧法门之名称中,「必入辩才」是接引众生所需的口才,「三昧」是指称深得语言运用与造句遣词之法的等持定力。故利生之法门无量,修学无量法门必须入于心意专念等持念──得三昧力时,法门方得成就;亦即:投入利济众生之事,本身即具足了智能与禅定的修学,这即是大乘定慧二学的特色。

  大乘利生法门的修习中,心意所缘的对象是种种利生的情境,数数增上其技巧的运用,直到方便成就,三昧力现前,也就是成就智力与定力时,称为修此三昧法门而得成就。然而需要进一步分析的是,验证修行成就的判准为何?也就是说,应以何为「判准」?也就是以甚么标准来判定修行成就?

  仍以「必入辩才三昧」为例,经中说:「必入辩才三昧者,四无碍中,辞、辩相应三昧;菩萨得是三昧,悉知众生语言次第,及经书名字等,悉能分别无碍。」也就是在法无碍、义无碍、词无碍与辩无碍的四种说法无碍能力中,能巧妙遣词用字,并且乐说、善说法要,引起学习者之悦意与理解。菩萨修学而入此法之三昧时,对于众生所说语言与经文义理,都能明了分别,没有障碍。

  从以上之说明可知,认定大乘利生三昧法门的修行成就,在定力方面,是能摄心其境,并得平等持心的三昧力现前;在智慧方面,则是精微熟练度生方法之重点与诀窍,并达到实际的成效。

  初期大乘佛教兴起,在菩萨道修行的三昧法中,是以能彻观缘起无我的空性智慧的空、无相、无愿之「三三昧」为根本,并修行百八三昧,乃至无量三昧,以慈愍度众的利生法门为基础的大乘三昧。大乘教法在后来的流传中,又因应信心增上的根机,而有依于念佛功德与相好的信愿三昧法门的产生。依于修法内容的特性来区分,则可分为依智觉、慈悲与信愿行而入的三类大乘三昧法门。

  慧思「法华三昧」之「大乘顿觉法门」研究(下)

  性广法师

  (一)「法华三昧」原初内容

  做为众多大乘三昧法门之一的「法华三昧」,典出于《法华经》,然并无特别说明具体的修行方法;而在鸠摩罗什所译之《思维略要法》一书中,曾略说此「法华三昧观法」。所说内容是引导初学藉由持诵《法华经》文句而体解经义,并且透过净心摄念,以得三昧力现前;文中并以感召「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现身前来护持」之胜相现前,做为修行此三昧成就的印证。

  依于大乘三昧法门的原始立义,是菩萨行者投入一种法门,并得一种法门的「三昧」──纯熟此法,定心成就;因众生无边,故法门无量。依于此义以论「法华三昧」之修行,笔者认为,应是藉由持诵《法华经》经文以增长信心,开发义解的方法。

  此一论断,亦可证诸慧思所说。如云:「复次有相行。此是〈普贤劝发品〉中,诵法华经散心精进。知是等人不修禅定,不入三昧。若坐若立若行,一心专念法华文字,精进不卧,如救头然,是名文字有相行。此行者不顾身命,若行成就,即见普贤金刚色身,乘六牙象王住其人前。」慧思据《法华经》〈普贤劝发品〉中所说内容,提出持诵经文的「文字有相」之修行方法;这不是摄念专一,修习禅定以得三昧,而是以心口忆持念诵经文为修行的方法。此一散心位上持诵经句的修行方法,是以得到普贤菩萨现前的胜相,做为修行成就的判准;也就是依于信愿行门而修,以感召胜相做为修行成就的大乘三昧法门。

  (二)慧思「法华三昧」思想

  相对于《法华经》中对于「法华三昧」的略提名目,与《思维略要法》之简述「法华三昧观法」,慧思在《法华安乐行义》中对于「法华三昧」修行方法的阐述,则完整演绎了大乘菩萨所应具足修学的道品与学行;也为后来智顗完具天台圆教之根本行法──「法华三昧」,奠定了学理基础与主要内容。

  其重点及所含寓意,以下分别说明:

  1、利根所修:舍「次第方便」修「不次第法」

  慧思强调《法华经》所说,此乃「大乘顿觉,无师自悟,疾成佛道」之法门,故劝发勤学「法华三昧」。此法门不似「二乘声闻及钝根菩萨,方便道中,次第修学。」而是演绎「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经文之义,故学行法华之利根菩萨的修行方法,是:「正直舍方便,不修次第行,若证法华三昧,众果悉具足。」而且在过程中,「亦不断烦恼,若证法华经,毕竟成佛道。」

  佛教传统的修行,讲求循序渐进,次第增上,善巧引导众生依序学法,从初浅以至于高深,次第断除种种粗细无明,以登至圆满解脱之境;此一原则,无论在声闻法,还是菩萨道,都是如此。如《杂阿含经》云:

\

  如佛世尊,次第说法:说布施、持戒、生天功德。爱、欲、味、患,烦恼清净,出要、远离,诸清净分。

  解脱道中,佛陀先开示喜舍财货、净身口意以感召天福之人天善法,在此基础上,进修彻知染着五欲过患的危险与过失,并指引远离尘患,净除烦恼的清净道法。

  在菩萨行中,则说:

  「世尊!何因缘故,宣说六种波罗蜜多,如是次第?」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能为后后,引发依故,谓诸菩萨,若于身财,无所顾悋,便能受持清净禁戒;为护禁戒,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发精进;发精进已,能办静虑;具静虑已,便能获得出世间慧。是故我说波罗蜜多,如是次第。」

  经文中阐述菩萨依次进修六波罗蜜的原则,是具足前一波罗蜜,为发起后一波罗蜜的有力因依,也就是从布施开始,修于舍心,进以修持净戒;为护戒德,须能忍辱;以忍辱法,生精进力;依于勤行不懈,修持禅定,以正定力,开发真慧,如此次第生起六波罗蜜菩萨道品。

  除了指出次第学法的重要,并且强调不重次第修行的过失,如云:

  行者能如佛所说,次第修行,无不得报;如病人随良医教,将和治法,病无不差。若不随佛教,不次第行,破戒乱心,故无所得,非法不良也!

  经中以遵照良医方法以有效治病之例,喻说次第修行之益。并提醒若有不随佛法教,不次第修行,将有修道无成之弊;而此一过失,并非道法的本身,而是因为坏乱法次所导致的恶果。

  依于佛法修行必需循序渐进,依次而学的原则,则慧思所说此一「不次第行」的「法华三昧」法门,又当如何理解?笔者认为,可以从「根性分别」来加以讨论。原来,此一法门是「利根菩萨」所修,并非声闻与大乘钝根人所能预闻。以下分析之:

  慧思指出:

  从一地至一地者,是二乘声闻及钝根菩萨,方便道中次第修学。不从一地至一地者,是利根菩萨,正直舍方便,不修次第行;若证法华三昧,众果悉具足。

  引文中所说:「方便道」中的「方便」,又作善巧、权变,意为巧妙地因应、施设与安排。佛教经论中常用此一概念,意涵有多种,在教法施设中的「方便道」,是指因应众生各种不同根性,故有各类教化方法之善权安立。对于因声闻行人与钝根菩萨所施设的「方便道」教法,慧思援引「正直舍方便」经文,提倡「利根」之「法华菩萨」,「不修次第行」,待得「法华三昧」成就,则「众果悉具足」。

  亦即,慧思依因应学人钝、利根性之不同,分有「次第行」与「不次第行」,前者是二乘声闻与钝根菩萨所修,于此是依于道品,次第修学升进。后者之「不次第行」是善德深厚,根性猛利之「利根菩萨」,乃舍去为权巧接引钝根之方便教法,而直接「修法华行,不行二乘路」,径取于真实,「毕竟成佛道」。

  2、智觉为首:从有相法到无相行

  慧思指出,《法华经》之「法华三昧」,为《普贤劝发品》中所说之「有相行」。其方法并不专修禅定,亦不得等持──三昧力,而是于或行或住中,精勤勇猛,专心受持法华经文;并且以得见普贤菩萨乘六牙象王立于其前之胜相,做为修法成就的判准。在此基础上,得眼根清净,见十方诸佛,并依次入于三种陀罗尼,具足菩萨一切种慧,得佛眼清净。此法门或一生得,至迟则极三生而入。以其依于经典文字,故称「(文字)有相行」。

  慧思另外提出「法华三昧」的「无相行」修法,题为「安乐行」。此中:「安」是于一切法中,心意稳固不动摇;「乐」是历一切顺逆境皆能安忍,而不为五蕴苦乐觉受所侵扰;「行」是自利利他之行。并指出「安乐行」即是「无相行」,此乃「三昧」法之真义,因其能于「一切法中,心相寂灭,毕竟不生也。」

  此「法华三昧」无相行,并分有四种安乐行法,此四法的核心,围绕在成就生忍、法忍与无生法忍等三忍之修行。「忍」有忍耐、安忍与忍(认)可之意,是对于外在好坏环境,身心强弱状况与甚深法义,无论顺逆境界,苦乐觉受,学法迟速,皆能平心悦意,安住受持,行止得宜,并能入于甚深中道智慧,于诸神通圣境,心住不动。

  须特别指出的是,有关于慈悲忍辱之义,慧思认为:菩萨秉于慈心,谦行软语,护念众生,都无打骂之行;然为调伏刚恶众生,或以粗言责骂,乃为令彼惭愧得发善心故,亦为成就忍德。故特别说明:

  诸菩萨但观众生有利益处,即使调伏,为护大乘正法故,不必一切慈言软语。……不得专执世俗忍,……将护恶人,不能治罚,令其长恶,恼乱善人,败坏正法。

  在此菩萨忍辱地中,于法无所行,而观五蕴、十八界、十二因缘等诸法如实相,皆真如本性,无本末生灭,无烦恼解脱……。

  从大乘三昧修法的特性以观,「法华三昧」之「有相行」,是依于信愿行而修的法门,其成就之时程,虽云或一生得具,至迟三生,然以得见普贤菩萨胜相做为入此三昧前方便的印证,其判准门坎亦为不低。此一内容应是《法华经》之「法华三昧」的原初义。至于「无相行」,则以深观诸法实相,无所住而能发一切神通,这是以智觉行而修之三昧法门。

  此一以智觉为主的法门,是利根人所修;利根行者因善德深广,资粮厚植,其修「有相行」,则能感得胜相现前,其修「无相行」,则慧眼无碍,触处皆得。

  3、三昧成就:以一三昧通达无量三昧

  依大乘三昧法门之利生本义,其法门之所以有无量数,是因应众生无边与烦恼无尽,故有利生之无量三昧的演化。然而慧思于此「法华三昧无相行」中,则以观诸法实相所生之力用,总摄所有道品德目,以入于此三昧之中。如云:

  菩萨住此无名三昧,虽无所住而能发一切神通,不假方便,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

  此一思想,亦有经典之依据,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云:

  一切法中得无碍智见,即得无量三昧门现在前。

  亦即,若能有空性平等之中道实智,广观诸法无碍,则能善入诸境,而得无量三昧现前。

  又如《华严经》中云:

  舍一切欲,离生喜乐清净次第,入于正受而无所染;烧灭烦恼,生无量定具大神通;次第超越,入于无量诸三昧门,于一三昧门入无量三昧,悉知一切三昧境界,渐具诸佛智慧之地;是名清净禅波罗蜜。

  大乘禅波罗蜜境界,是以无执之平等舍心,以一三昧门为基,待得修行成就,自然能以同等之三昧力,而善入于无量数之三昧法门。

  笔者认为,从利生法门的学习来说,定慧力羸弱之初学者,入门之时当需全心投入,以求一门精纯熟练;而待此法成就时,即能以此三昧力而畅达旁通诸门。故「于一三昧门入无量三昧」之经文本意,应是从学人长养定力之角度,而言以成就一(三昧)力而通达入于诸多三昧法,亦即:「事缘不同而三昧力等同」之义。然而若从具体内容以观,则利生方法与项目实有多样,不能以一法而代替所有;比如成就精神上的法布施,并不等同于完成了物质上的财布施;娴熟某一语文而得其「三昧」;亦不能在毫无学习的情况下,就能通达另一种语言。故所谓「于一三昧门入无量三昧」,其意应是:修一事缘而得三昧,则运用此三昧力再旁通它法,将能快速旁通。

  笔者认为,慧思应是注意到了大乘经中所说:「以一三昧力入于诸多三昧,而非以一事缘等同于无量法缘」之理,故云「安乐行义者,众多非一。」

  4、证量判准:得「六根清净」为成就

  慧思指出「法华三昧」是「利根菩萨」所修,并根据《法华经》义,提出「六根清净」做为修行「法华三昧」成就的判准。如云:

  诵持法华经,散心精进,……不修禅定,不入三昧,……或一生修行得具足,或二生得,极大迟者,三生即得。

  六种相者,即是六根。有人求道,受持法华,读诵修行,观法性空,知十八界,无所有性,得深禅定,具足四种妙安乐行,得六神通,父母所生清净常眼。……故名眼种相妙;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首先,修行此一殊胜法门,以持诵《法华经》文为主,不专修禅定,亦不入于三昧,而是在散心中持续精进;在时间上,速则一生,至迟三生,即得具足。再者,行者诵持法华,读诵勤修;并能彻观法性空寂,知六根、六境与六识等十八界法,一切缘生、无自性;以其为宿植善德之利根行者,故虽「不修禅定,不入三昧」,然亦能于智觉空观之慧力中,并有甚深禅定力生起,能具足四种法华无相安乐行法,得六神通。此一段文,对照慧思一生行道经历,亦颇有夫子自道之况味。

  此中,所谓「父母所生常眼(等六根)」,据《法华经》义中说,如云:

  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亦见其中一切众生,及业因缘、果报生处,悉见悉知。……以是清净耳,闻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其中内外种种语言音声。……以是清净鼻根,闻于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内外种种诸香。……又闻诸天身香,……及余天等男女身香,皆悉遥闻。如是展转乃至梵世,上至有顶诸天身香,亦皆闻之,并闻诸天所烧之香。及声闻香、辟支佛香、菩萨香、诸佛身香,亦皆遥闻,知其所在。……得千二百舌功德。若好、若丑,若美、不美,及诸苦涩物,在其舌根,皆变成上味,如天甘露,无不美者。若以舌根于大众中有所演说,出深妙声,能入其心,皆令欢喜快乐。……得八百身功德。得清净身、如净琉璃,众生喜见。其身净故,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生时、死时,上下、好丑,生善处、恶处,悉于中现。……得千二百意功德。以是清净意根,乃至闻一偈一句,通达无量无边之义,解是义已,能演说一句一偈……,诸所说法,随其义趣,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三千大千世界六趣众生,心之所行、心所动作、心所戏论,皆悉知之。……是人有所思惟、筹量、言说,皆是佛法,无不真实,亦是先佛经中所说。

  所谓「六根清净」,其内容是:一、得清净眼根时,下至地狱,上至色究竟天三千大千世界之河海山林,其中所有众生之行业因缘,果报生处,皆能得见;二、得清净耳根时,能听闻三千大千世界中种种语言音声;三、得清净鼻根时,能嗅闻三千世界种种香气;四、得清净舌根时,种种诸苦涩物,入其舌根,皆成上味,并能善演妙法音声,令大众欢喜;五、得清净身根时,身如净琉璃,众生欢喜见之,……;六、得清净意根时,从闻一偈,乃至百千万句法音,皆与实相不相违背,所有思惟言说,皆契真实,无不入法。必需特别指出的是,此洞彻幽微,鉴照十方的感知觉观能力,并非藉由禅定之力,而是秉此「父母所生」之清净六根,而于见闻觉知中,自然彻知三千世界诸相与众生种种业报因缘。

  以上所说,乃单纯分析慧思禅师之修行证量,而天台圆教之证果品秩,则待智顗提出「六即佛位」理论,才告完成。智顗所列圆教五十二阶位修道品秩,其果位名号虽与通、别教所说者相同,然其名虽同而其境有别。据智顗所判,慧思所证之「六根清净位」,等同藏、通教之佛位,别教之圣位菩萨,故云位列「相似」于无上庄严佛果之位也。

  (一)慧思以修道成就,印证己身言教

  以慧思一生修证之经历与所得,对照其修行思想,则内容若合符节;如僧传中载慧思与智顗言:「吾既身证,不劳致疑」。再检视《法华安乐行义》所云:「《法华经》者,大乘顿觉,无师自悟,疾成佛道,一切世间难信法门。凡是一切新学菩萨,欲求大乘……,须持戒、忍辱、精进,勤修禅定,专心勤学『法华三昧』。」对照慧思一生行道历程,则戒行清净(僧传言其:「奉持守素,梵行清慎」),修忍辱行(如数遇恶众毒害,而能平心安忍),精进不懈(一生修道度众,稍无懈怠),修学禅定,深入三昧,通达三乘诸多禅境;一生勤诵法华,唱讲般若,演绎大乘圆顿义理与止观行法;得证「六根清净」,入铁轮位。

  由此可知,佛教义理与一般哲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思想论述多立足于功夫实践之所得,其后乃发而为言教者;纵观慧思禅师一生之学行与著述,亦为最佳之例证与典范。

  (二)慧思所说「大乘顿觉」法门修行要件与成就证量

  修学慧思所说「大乘顿觉」法门之「法华三昧」,其所具备之要件与内容为:

  1、此乃大乘利根行人所修,非声闻与钝根菩萨所能企及。

  从实际应用以观,则所产生之问题是:后世学人如何判定一己根性,以为选择法门之依据?如果说声闻解脱道是发出离心,大乘菩萨道是发菩提心,可从其发心动机与内容来加以断定;则同是发大乘心者,又如何正确判定其钝根、利根?就修行后之成果,用以判断根性之方法,并无益于事前之断定,也无法避免因错误评量根性,修错法门,而导致有钝根行者,因错修「不次第行,破戒乱心,故无所得,非法不良!」之可能!

  此一问题,后来智顗在其《圆顿止观》中提出解决方法,也就是提出圆教「方便法门」,为钝根者说「五悔方便」,依于念佛之清净信愿起修;更以「廿五方便」助成禅定力道,以洁净三业,为进道资粮。而这所有的准备,当然以「十乘观法」中的「观不思议境」为圆教「观心法门」的正修方便,以此大开圆解,入于圆佛果位。

  2、以清净信愿修「有相行」,持诵《法华经》;更需以智觉观十八界、一切法空,精勤向道,耐怨安忍,以修「无相行」之四安乐行义。

  3、成就甚深禅定力道,以入于「法华三昧」,能自然开发旁通声闻诸禅定境。相对于慧思本人之禅境高深,慧思曾评其高弟智顗云:「此吾之义儿,恨其定力少耳」笔者曾据此推断,此一考语,亦是后来智顗大师勤修禅定,并撰着《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的原由之一。

  4、以「六根清净」为成就「法华三昧」之证量。

  衡量慧思与智顗之根性与修道成就,则知二位大德,皆为利根菩萨,且同入此六根清净圣量。其中:慧思自述得六根清净,入铁轮位;而智顗虽自谦位居五品弟子,然以其生前行谊与入寂瑞相,知彼亦同得此一成就。

  (三)总结

  在佛教的修行系统中,净除烦恼业习,并体悟诸法实相的修行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而证入净妙圆满佛果的瞬间、当下,则是实时、顿现的不可思议境界。「成佛」与「觉悟」,做为不经努力,漫无经心的意外成果,在「因果法则」的佛法正见中,是绝无可能,须要丢弃的邪思;所有圣者「顿悟」的故事,都例示着世人:在觉证之前,已然经历了长久精勤修行的积功累德。如果了知「顿觉」之说,是对登入圣境时,不与前同,迥脱尘俗的一种境界上的表述,而不把它误解为是「不经努力」或「无须修因」就可以获得成果的特异法门;则在论究通往圣境的修行过程中,强调或区分法门的「顿」与「渐」,是没有任何实用意义的。这在思禅师自述前时三生出家行道,此世苦心孤诣以深修禅法,用以为说法利生资粮的表述中,得到了最佳的印证。

  再者,「顿觉」也并不表示其所获得的修证体验是不依经教,随意的,自由心证的。「法华三昧」做为「一切世间难信」的「大乘顿觉」法门,思禅师将它的禅悟境界,严谨地对照传统禅修法门的修行系统知识,尤其是《阿含经》以来声闻经教的各类禅法;并融入自己对大乘法义全面而独到的体会,使「法华三昧」成为深具特色而又能沟通二乘禅境义解的大乘三昧法门。

  最后,对于勾勒禅法的修行步骤与次第,分类禅修所缘与解析定慧特性等,属于禅修知见的探讨与学习;某些标榜「顿觉」的法门,不是将之视为葛藤、糟粕,就是讥此为「拾人牙慧」的无益之举而将之忽略或抛弃。然而慧思禅师则在深悟禅法有得中,以其高迈幽遂之禅境证量,分别利钝根人之门径,而以「诸法无诤」之原则,对举次、不次第,也就是渐修与顿觉二门,在禅修所缘与证量上的互转、印证,以及「禅定」做为一切慧悟基础的重要性。慧思在此一面向的讨论,则以《诸法无诤三昧法门》一书为代表,限于篇幅,本文只能略述「以一三昧通无量三昧门」之意涵,至于其中禅修所缘转向的问题,将另外撰文讨论。

  天台宗做为中国佛教首创宗门,思禅师所有努力与成果,无论是圆教义理的涵摄该备,止观实修法门的系统知识与智思推理的讨论工具,都为后来智顗大师建构天台圆教止观,做了重要的学理与实修的奠基工作。

  参考书目(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准提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