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庵大师
佛教中的智慧很多,通过念佛可以让获得不少智慧。但是念佛并不容易,想要念佛的效果好,那么可以看看省庵大师的念佛故事,这样师兄在念佛时不但效果好,过程也会顺利。只是想要了解省庵大师的念佛故事,需要先对省庵大师有一个了解,这样在看他的念佛故事时能学到更多。那接下来一起看看省庵大师的简介吧!
清省庵、思齐、实贤大师,莲宗十一祖也。姓时,常熟人。少不茹荤,七岁出家,二十四圆具,严习毗尼,胁不沾席。寻入讲筵,明性相之学。后参究有省,曰:“吾梦觉矣。”掩关三年,昼览藏经,晚课佛号。礼育王塔,于佛涅盘日,大合道俗,广修供养,燃指佛前,发四十八大愿,感舍利放光。撰涅盘忏,及劝发菩提心文,激励四众,诵多泪下。晚居杭州仙林寺,结莲社,专修净业,为文誓众,以毕命为期。三根普摄,法化洋溢。雍正十一年冬,预示明年四月四日西归,遂掩关一室,日课佛名十万声。至期曰:“月朔以来,再见西方三圣,其将往生乎?”即辞众,具沐更衣,面西寂然。送者麋至,忽张目曰:“我去即来。生死事大,各自净心念佛可也。”合掌念佛而逝,年四十九。
省庵大师(1686-1734) 清代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俗姓时,名实贤,字思齐,江苏常熟人。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八月初八日出生于世代书香门第,生来即不沾荤食,少时显其聪慧醇和之本性,仿佛与生俱来便脱俗离尘。父亲早亡,母亲张氏知其与佛有缘,便成就其出家志愿。省庵七岁时,母亲领他往清凉庵礼容选和尚为师。从其受学佛典教规,兼习世典儒书,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十五岁,正式剃度进受具戒,此时业已博通佛儒,能诗善赋,且精于书法。
上述就是省庵大师的简介,希望对师兄有帮助!佛教中关于省庵大师的故事很多,但无论是哪方面的故事其中都有一定深意,所以师兄在看省庵大师的故事时,也要用心去领悟其中的意思。
...查看更多省庵大师作为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他在佛教中的地位是很高的,而且省庵大师一生的著作也不少,其中劝发菩提心文这一著作就深受修行之人的欢迎。虽然劝发菩提心文流传很广,但也有一些师兄对这方面不了解,所以想知道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内容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来看看下面的回答吧!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等,惟愿慈悲,少加听察。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颠。如是发心,名之为真。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如是发心,名之为伪。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如是发心,名之为偏。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知此八种差别,则知审察;知审察,则知去取;知去取,则可发心。云何审察?谓我所发心,于此八中,为邪、为正?为真、为伪?为大、为小?为偏、为圆?云何去取?所谓去邪、去伪、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圆;如此发心,方得名为真正发菩提心也。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
云何念佛重恩?谓我释迦如来最初发心,为我等故,行菩萨道,经无量劫,备受诸苦。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业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种善根,世世生生,随逐于我,心无暂舍。佛初出世,我尚沉沦;今得人身,佛已灭度。何罪而生末法?何福而预出家?何障而不见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如是思惟,向使不种善根,何以得闻佛法?不闻佛法,焉知常受佛恩?此恩此德,丘山难喻。自非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纵使粉身碎骨,岂能酬答?是为发菩提心第一因缘也。
云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干去湿,咽苦吐甘,才得成人。指望绍继门风,供承祭祀。今我等既已出家,滥称释子,忝号沙门。甘旨不供,祭扫不给;生不能养其口体,死不能导其神灵。于世间则为大损,于出世又无实益;两途既失,重罪难逃。如是思惟,惟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世,普度众生。则不惟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俱蒙拔济;不惟一人父母,人人父母,尽可超升。是为发菩提心第二因缘也。
云何念师长恩?父母虽能生育我身,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今我等粗知礼义,略解佛法,袈裟被体,戒品沾身;此之重恩,从师长得。若求小果,仅能自利;今为大乘,普愿利人,则世出世间二种师长,俱蒙利益。是为发菩提心第三因缘也。
云何念施主恩?谓我等今者,日用所资,并非己有。二时粥饭,四季衣裳,疾病所需,身口所费,此皆出自他力,将为我用。彼则竭力躬耕,尚难糊口;我则安坐受食,犹不称心。彼则纺织不已,犹自艰难;我则安服有余,宁知爱惜?彼则荜门蓬户,扰攘终身;我则广宇闲庭,悠游卒岁。以彼劳而供我逸,于心安乎?将他利而润己身,于理顺乎?自非悲智双运,福慧二严,檀信沾恩,众生受赐,则粒米寸丝,酬偿有分,恶报难逃。是为发菩提心第四因缘也。
云何念众生恩?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今虽隔世昏迷,互不相识;以理推之,岂无报效?今之披毛带角,安知非昔为其子乎?今之蠕动蜎飞,安知不曾为我父乎?每见幼离父母,长而容貌都忘;何况宿世亲缘,今则张王难记。彼其号呼于地狱之下,宛转于饿鬼之中,苦痛谁知?饥虚安诉?我虽不见不闻,彼必求拯求济。非经不能陈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彼邪见人,何足以知此?是故菩萨观于蝼蚁,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常思利益,念报其恩。是为发菩提心第五因缘也。
...查看更多长时间念佛的师兄对省庵大师应该会有一定认识,他是佛教中高僧之一,一生都在为众生讲解念佛的好处,也在教导众生怎样去念佛。而且省庵大师在佛教中的影响力也很深,所以修行的师兄对省庵大师要有一定认识。为了对省庵大师有个了解,接下来一起看看关于省庵大师的故事吧!
省庵大师并不耽于别业,而于生死大事未尝忘怀。他知书达理,忠厚孝顺,在母亲逝世后,曾跪于佛前诵《大方便报恩经》四十九日。并于每年母亡忌日,设像修供,诵经济度。
偶有一日,省庵入于善仁寺,忽然一僧扑地而死,大师顿然感悟生命之无常,因而警策自身应精勤修行。他严持戒律,不离衣钵,日中一食,胁不着席。后云游四方,参善知识,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二十五岁时,依止渠成法师与绍昙法师学习教理,专志研究大乘性相,小乘方等经典等。恒历三年,终于三观十乘之旨,性相二宗之学,无不融会贯通。因省庵学有所得,绍昙法师传法给他,授其为天台正宗灵峰四世。
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师二十九岁,前往崇福寺求学于灵鹫和尚座下,参"念佛是谁"的话头,禅修精进,操持严密,历时百二十日,豁然开悟,作言:"我梦醒矣"。自此之后,应机自在,辩才无碍,灵鹫和尚知省庵为佛门法器,欲传法嗣,大师婉辞拒之,作礼而去。
次年,在真寂寺闭关修行,日间阅读三藏经典,夜晚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如是夜以继日地精进用功三年,于此期间得念佛三昧,并抽时注解了莲池大师的"西方发愿文"。期满出关后,真寂寺的僧众恭请省庵大师讲《法华经》,大师升座讲经,以无碍之辩才与精辟的理论,博得在场僧俗大众由衷的赞许。后又曾应绍昙法师之命,于杭州隆兴寺代为宣讲经律,与会人等无不称善。从此之后省庵大师盛名远扬。
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往诣四明阿育王塔瞻礼佛陀舍利。师于塔前先后五次燃指供佛,因一心想往生西方净土,是以发四十八大愿,感得佛陀舍利大放瑞光。而作诗云:"迦文灭度二千年,舍利于今尚灿然。自庆宿生何善利,得瞻光相塔门前。一颗如珠缀小钟,青黄赤白现何穷。自心还见自心相,不是如来色不同。殿含宝塔塔含空,尘尘刹刹本自融。八万非多一非少,毫端应现宝王宫。医王虽去药还留,惭愧痴儿病未疗。读罢涅盘遗教品,伤心不觉泪长流。"是以每年佛涅盘日,省庵大师都会广集僧俗大众,讽诵经典,礼佛作供。并对大众宣讲《遗教经》和《佛说阿弥陀经》,与禅宗教旨是心是佛的奥旨相结合,以使所讲遍益大众,达到三根普摄,利钝全收之目的。
清朝世宗雍正二年(公元1724)已近不惑之年的省庵大师,移锡杭州梵天寺,其著名作品《劝发菩提心文》便是在此时写成的。文中字字珠玑,内容恳切感人。自从问世以来,不知激励了多少学佛修行者发心向上,精勤修持。由于省庵的身教言传,名声远扬,影响四方,江苏浙江一带乃至邻近省份的四众弟子,仰慕大师之盛名,投其门下求学从教者日渐增长。其后他虽曾转居几所丛林,然跟随左右者仍不在少数。如是盛景历时几近十年,其后他又应永福寺、普庆寺、海业寺、仙林寺等禅宇之邀,主持寺务,以清规戒律规范道场。宣讲天台禅净诸宗经教以利群机。四方僧俗,参方求学者云集。每每能使道场兴旺,海众安和。
省庵后来退隐于杭州仙林寺,净心念佛,足不出户,摒绝诸缘,专修净业。同时也领众熏修,策励同修深信心,发坚固愿,专志念佛,以期得以往生西方净土。是时人皆称谓师乃"永明延寿禅师"乘愿再来。
晚年的省庵大师受信众之请回到杭州凤山的梵天寺居住,为能更广泛地弘传净土法门,普济群萌,利乐有情,他于清朝世宗雍正七年(公元1729)创立了专弘专修弥陀净土的团体--莲社,集有志净土,信愿念佛者,为文立誓,以尽形寿为期限,将每日的功课定为二十分,十分持名念佛,九分作观想,一分礼拜忏悔,如是夜以继日地精进不已。
在大师的影响下,与会众等,同修共行,得益匪浅,得度者凡数百众。到清世宗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腊八佛成道日,大师普告众弟子言:"吾于明年四月十四日将长往矣"。自此以后,于寸香斋室掩关静修,规定昼夜持念佛号十万声,恒常不变,乃至次年四月二日出关,越十日,遍告大众说:"吾十日前见西方三圣降临虚空,今再见矣,吾其生净土乎。"遂后嘱咐寺院事务,再往城中遍辞诸护法居士等。侍者请大师留下遗训,大师以偈书云:"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书讫又告现前大众说:"吾十四日决定往生了。尔等为我集众念佛。"十三日停饮食,闭目静坐,十四日五更时沐浴更衣,于室中面西趺坐。到了已时,远近缁素围聚,悲涕作礼恳切请愿大师住世度人。是时省庵大师复又睁眼环视大众说:"吾去即来,生死事大,各自净心念佛可矣。"言毕合掌称佛名号安然而寂。是年腊月八日,众弟子奉师灵骨于常熟琴川拂水岩之西。
于乾隆七年二月十五日,杭州一带大师的弟子等奉迎遗骨重建塔于阿育王寺之右,其旧塔则改为衣钵塔。省庵于清朝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八月初八日,圆寂于清朝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四月十四日,住世四十九年,僧腊二十五载,住世间虽不算长久,但对净土宗所作的贡献却深广无比。
...查看更多-
省庵大师的佛学思想有什么影响
省庵大师一生都在念佛,弘法,所以在佛学方面省庵大师的地位很高,而且省庵大师的佛学思想影响...
-
省庵大师的佛学思想是什么
佛教的发展离不开省庵大师所做的贡献,省庵大师一生都在弘法,讲法,让世间众生都能知道念佛的...
-
省庵大师:念佛为何招魔事
念佛是修行的一种方式,通过念佛可以让修行过程变得更顺利,也能让自身修到无量功德。虽然念佛...
-
省庵大师的详细介绍
省庵大师的一生都在念佛,也在教导众生去念佛,所以他在佛教中所占地位很重要。此外,省庵大师...
-
省庵大师解答发愿的重要性
念佛能修功德,修福慧,也是可以发愿的。发愿是很重要的,通过发愿可以把自己的愿望告诉诸佛,...
-
省庵大师解答集体念佛需遵守什么
在念佛时,有的师兄自己单独念,也有的师兄会集体一起念,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只要师兄能虔诚,...
-
省庵大师开示:人生有哪八苦
念佛是脱离苦海,得到解脱的一种方式,这样一生会变得清静,没有任何烦恼,为此念佛的人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