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
圣印法师 著
一 绪言
佛教的兴盛不是在于形式,主要是在把佛的精神推广到世上。末法之世的今日,一切易流于形式,这是修持佛法的人切忌的毛病。要知道佛灭后不久,佛法正兴盛之时,是正法时代,无论「教」「行」「证」三者皆备,就是说了解了教理还要如法去实行,因为能实行才能体会出是非曲直,才能求(证)得觉悟。证得了觉悟的法体是永恒不坏的,所谓「法身常在」这是人生最大的光芒。然如无「行」(实践)又如何证得?如无「教」(教理)又如何去实行?三者牵连互为因果,不可或缺。
佛在世所说的教理而传之后世的,叫做「经」。经有多种,佛教统称为经藏,「藏」就是多的意思。「经」这个字印度话是修多罗,意指「结纽」,所谓「结纽」,原来从前印度妇女往往发辫上装饰了各色各样的草花,草花上面又结成一种花纽,这是形喻后世对佛说的教理使之传于后世,好像是用纽带来束花一般把各种花结缠于发际,是一脉相传的含义。经是宗教的理论,宗教不能离经而存在,佛教的经,有其永恒的价值。
经既是属于理论,惟徒有理论仍是不足,必须要加以实行,就是说把所学的教义一一配合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这就叫「律」,是日常生活的规则。日常生活的规则有条不紊,起居动作都能符合佛教的要求──存正去邪,防恶行善,才是无愧为一个佛弟子的身份。要做到「律己」的功夫,比如孔子所说「非礼勿言、非礼无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就是一例。作为一个世上的君子,起码应该是起居有节,饮食有时,行之有序,用心诚良,而且无论事的大小,一切循规蹈矩的做去,原则上不能违背理论的法则。佛说的「戒」就是人生的金科玉律,如果依著奉行,等于受到导师光明的指引而不致沉沦,所以通常说「戒律」,实则戒即是律,律亦是戒。经、律都是佛说的,至于「论」就不同,是后来的人对佛说的经律所加的阐述或说明,大体上都是学者潜心致力而成,佛教由印度传到中国以及日本,有了不少的翻译文字,这些翻译的论著自然都可归纳于「论」内。以上所述,佛制定的戒律是很多的,故律称律藏,有关经律研究的论著也是很多的,故论称论藏,连同前面说过的经藏,那就是经藏、律藏、论藏合称为三藏。任何一位法师倘精通经、律、论的就可称之为三藏法师。许多人都以为唐朝玄奘法师西天取经是唐三藏,三藏这两字就是专指人名而言,便是一种不明佛法的见解。
现在就佛经来说,有极其简单的经,也有极其复杂的经,经文所说的道理有十分通俗的事,也有甚为高深的理,可说千差万别各有不同。大别可分为「大乘」经和「小乘」经两种。「乘」的意思是乘物,也就是载的意思。譬喻我们渡海过河,浅处不妨游泳涉水而过,一旦到了深处远处就不得不乘船了。又如走路近处不妨步行而达,但到远地则必须仰赖乘车了。佛教就好比车和船,人生有许多困难的问题不是光靠人力可以解决,是以要想安全通过多事多难的人生的路途,就得坐上可靠的车船,佛教是最安全可靠,将之譬喻「乘」的意义即在于此。
「乘」的大小区别若何?凡是以除却个人自心的苦恼为目的而学佛,这纯粹是求自了,即「小乘」。凡是自己解脱了苦恼,同时也要使他人解脱苦恼因之学佛,即是目的在于自度度他,便是「大乘」。于此,我们断定地说,「小乘」实在是利己主义,个人色彩浓厚;「大乘」充满了利群主义,全然为了大众。
在大乘教中根本殊胜的经典所说的教义全是积极的社会的利众的,闪烁著自觉觉他的不朽光辉。就中最重要的经典,莫过于法华经。法华经说的是佛教的深义,粗览一读,不惟不能窥其堂奥,更不可能马上觉悟,所以必须一字一句细心去读,才能领略其中一字有一字的含义,一句有一句的价值,抱了这样审慎的态度去读,就不难登堂入室,获取精华,现在所讲的这个普门品,就是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的一品。
二 妙法莲华经
原本的法华经在当初佛教起源地印度有数种,译成汉文的前后共有六种之多,其中三种散失,现祗余三种了,此三种中又以妙法莲华经最为殊胜。惜其梵文原本已无存,至于中国所有的三种:一、西晋武帝太康七年(公元二八六年)月支国三藏竺法护译的法华经叫做正法华经,共十卷二十七品。二、东晋安帝隆安六年(公元四○二年)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名妙法莲华经,共七卷二十八品。三、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六○一年)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与达摩笈多共译,名添品妙法莲华经,共七卷二十七品。上面三种译本除了品位次序有先后之别以及内容稍有出入,但经文意义大致雷同。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前五字是经题,后八字是品题,容依次先释经题。
妙法莲华这四字是别题,后一字「经」则是通题,通于一切佛经,凡佛所说的都称为经,「妙法莲华经」是一经的总题,包含了广大甚深的真理。
本经的梵名是「萨达摩奔荼利迦」,萨是正妙之义,达摩是法,奔荼利迦是指白连华。
妙法莲华是指的什么呢?妙法属法,莲花属喻,这是因为所说的经理不是一般凡天俗子轻易理解,即出世二乘圣人也是领悟不易,所以借用连华譬喻,以显妙法的超然。
「妙」是指不可思议和无与比伦的意思。分析起来约有四义,即巧妙、胜妙、微妙、绝妙。此经巧开方便之门,故名巧妙,此经宣扬一切佛法,故名胜妙;此经穷一切义理,故名微妙;此经事理无碍,故名绝妙。
法,含有轨生物解,任持自性二义,是摄宇宙万有一切,可说包罗万象。俱舍光记:「释法名有二:一、能持自性,谓一切法各守自性,如色等性,常不改变。二、轨生胜解,如无常等生人无常等解」。法相宗将形形色色的差别法,分为五位百法,以性宗来说广则三千,然概则不外以下三法──一、心法:即正因理心佛性,了因慧心佛性,缘同善心佛性之三因佛性。二、众生法:即惑业善三道。三、佛法:即般若、解脱,法身三德,佛是由于证正因理心而成法身德,证了因慧心而成般若德,证缘因善心而成解脱德。众生法、佛法都不离心法,是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莲华在印度的当时本有四种,一名媪钵罗,是青色;二名拘集陀母,是黄色;三名钵特摩,是赤色;四名奔茶利,是白色。然而白色是一切颜色的根本,因此以一乘作其余诸乘之宗。取喻叫奔荼利。奔荼利迦(白莲华)有四种意义──一、鲜白分明,花开莲现。譬喻此经了了分明,有开权显实的巧妙。二、含苞未吐的叫屈摩罗,开过将落的叫迦摩罗,正在盛开的叫奔荼利迦。譬喻此经在正法之时宣说而大显胜妙。三、莲花是在污泥之中,可是却入污泥而不染,因其本质是香洁圆美,譬喻此经所说有众德圆满至为微妙。四、莲花荷叶润茎深长,开花则芬芳洁白不著水滴,不染尘垢,譬喻此经所说一乘的法门广大,道理睿深,有离言绝虑的绝妙。
莲花出水,清净庄严。莲花是拿来作譬喻的,因此经在显理、实践、证果、位次、利益各方面,都是精妙幽微,甚深甚深,用莲华为喻,法妙喻也妙,法喻皆妙,犹之果中有因,因中有果,像莲花的花果同时生出,超然妙谛,故名妙法莲华。
经是佛说的亘古不易的宝贵真理,梵语叫做「修多罗」,即是契合诸佛所说的真理,下又能契合众生不同的根机。同时,经有贯穿之义,如来说法是一贯不移。经有摄持之义,即摄化众生百无一漏。古大德说:「经者为常为法,是摄是贯,常则道轨百生,法乃德模千乘,摄则集斯妙理,贯则御彼庸生,庶令毕离苦津,终登觉岸」。
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观世音」是罗什译的,称为旧译。到了唐朝玄奘时,又译为「观自在」称为新译。
观音的梵音本是「阿黎即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
「阿黎即」是圣者,尊称的意思。「阿缚卢枳多」是观照或注意的意思,所以简称为观。「伊湿伐罗」是堪能之义。
罗什法师把这位菩萨译作「观世音」,是因为这位菩萨秉其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观九法界众生称念和求救的音声,而来教化援救众生,有求必应的缘故。
玄奘法师把这位菩萨译作「观自在」,是因为这位大心菩萨时时刻刻欲令众生观察诸法而得自在的缘故。
观世音菩萨在诸经中还有许多称号,如普门品中又称施无畏或净圣。悲华经中称正法明如来或遍一切功德山王如来。观音授记经中称大悲圣者或救护苦难者或普光功德山王佛。又观音经中称大悲施无畏。真言仪轨中称大慈大悲主。金刚界曼陀罗中称金刚菩萨。
本品开姶释尊便说:「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观世音」的名词便是从这段音声的文字而来。
至于「菩萨」二字是菩提萨埵的简称,旧译为「大道心众生」,新译为「觉有情」。
大论释说:「菩提名佛道,萨埵名成就众生,以诸佛道成就众生,故名菩提萨埵。」又说:「菩提是自行,萨埵是化他,直修佛道以化他故,名为菩萨」。菩萨是已觉悟了的人,他对世上任何事理莫不透澈明了,而有正确的认识,可是,不是为了自己觉悟就算了事,而是不断激发内在的悲心(同情心弘愿心)以之赐予人间温暖,拔除他人苦难。所以最切实的解释是:菩萨能上求佛道以自利,下化有情以利他。他是得大自在,以高度的悲心观察世间众生苦难,随时施以救济,悲智双运的人。
其次谈到「普门」两个字义。
普是普遍,门是通达,就是说不论何人不论何时不论何地都能通达的意思。观世音菩萨悲心特长,权巧方便,随时示现,普应群机,这就是说,他是普具大悲救济之光,而拔济众生时有种种不同的类门。尽管众生千差万别,观世音菩萨都有方法度化他。观世音菩萨化现三十三身普门示现,真是使人叹为稀有。
我们不妨这样说:菩萨拔救我们的真理大道,平等遍满在我们的眼前。观世音菩萨是何等的慈悲啊!华严经入法界品说:「观自在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我住此大悲行门,常在一切诸如来所,普现一切众生之前』」。
什么叫做「品」呢?法华文句一曰:「品者,中阿含云跋渠,此翻为品。品者,义类同者聚在一段,故名品也」意思是说,品是品类,在同一部经中虽区分几类,但归纳意义仍然为一,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如妙音菩萨有妙音菩萨品,药王菩萨有药王菩萨品。
总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五品,合其意义是本品说明观世音菩萨如何自觉觉他以及平等普遍示现种种不可思议的妙迹功德。换而言之,观世音是人,普门是法,品是同样不同类的意思,也就是说,观世音这人所显的普遍的微妙的法的功德篇。
四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是佛教四大翻译家之一。四大翻译家就是罗什、真谛、玄奘、不空四位法师。
罗什出生在龟兹国(即今新疆省库车沙雅两县),谈到他的出生经过是这样的:罗什的父亲名叫鸠摩罗炎,是印度国人,因其父祖达多(罗什的祖父)名闻全国,所以罗炎也将继承相位,可是他却淡泊名利宁愿避位出家,东渡到龟兹国来。国王对他欢喜敬慕聘为国师。又因王妹耆婆年华二十慧贤天生,国王便逼罗炎还俗娶之为妻,因之怀孕了罗什。怀孕之时,耆婆感到此以前更为智慧,这时阿罗汉达摩瞿对她说:「你怀孕智子,和舍利弗在胎中的征候相同。」由是耆婆顿萌出家之念。罗什生下以后,耆婆要去出家,但被罗炎阻止了。以后耆婆又生一子名弗沙提婆。有一次耆婆出外,看到冢墓枯骨纵横觉悟身是苦本,誓愿离俗,绝食七日,罗炎不得已就让她出家。那时罗什祗有七岁,便也随母出家了。每日跟著他的师父诵经千遍达三万二千字之多,师父稍作讲解,他便豁然通达。
罗什九岁时,随母参访名师。在迦湿弥罗国向大德盘头达多学习杂藏,中长两阿含经四百万言。迦湿弥罗国王请他到宫中,集合了不少外道论师与之攻难。罗什舌辩群雄,出言锋厉,遂使外道心折,国王敬佩不已。十二岁时,其母耆婆又带他同到龟兹,西域各国都争相礼聘罗什高官勋爵,罗什却一概辞谢了。为了不断精进研学佛法,就告别了母亲和故乡,独自出外去求道了。他终于亲近了善知识须犁耶苏摩,最初他学的是小乘,后来专学方等,而后又各方面广求大乘佛法,研习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等。有一日,须犁耶苏摩对他说:「你学的差不多了,可到世间各处宏法利生。」于是罗什拜别其师。临行苏摩送了许多经典给他,妙法莲华的珍贵原本便是这许多经中的一部。
罗什在万分感激的心情下受了经,返回故里。其母耆婆对他的学成归来喜欢极了,就博览他的经书,又请他讲解方等的精义。耆婆听毕,立即证得斯陀含果。罗什二十岁时在宫中受戒,从卑摩罗义学十诵律,耆婆那时向他辞行到印度去修学,后来印证阿那含果。罗什留住龟兹国三年,广论大乘经论,日益充实自已,其时在中国是五胡乱华时代。前秦苻坚建元十八年九月苻坚就派遣了骁骑将军吕光陵江将军羌飞率大兵四万征讨西域各国。其实苻坚早慕罗什大名,希望得为国之瑰宝。吕光兵临城下,一战即告功成,灭龟兹,得罗什,遂令班师还期。罗什已知天数,所以愿效忠中国。罗什在吕光扎营山下,曾说:「不可在此停留」,吕光见他年轻不信他话,果然睌间倾盆大雨,洪水暴发淹死数千兵士,由是吕光才相信他同到凉州,可是那时苻坚已被姚苌所害,于是吕光下令三军编素吊祭,而后自封为帝,称年号为太安元年。罗什在凉州住了六年,因吕光与其子吕隆均不甚信仰佛法,也就不能如愿大转法论。这时姚苌僭位关中(长安)一度向吕光约请迎接罗什入关,吕光鉴于罗什智慧高深,一旦做了姚苌心腹谋士将于己不利,不准所请。姚苌死后,姚兴继位,又遣使臣敦请罗什入关,那时吕光已死其子吕隆即位,可是他不加理会。姚兴遂于弘始三年讨伐吕隆,吕隆败而归降。崇仰佛法的姚兴便派人隆重迎请罗什进入长安,特以朝廷的西明阁为其居所,并待以国师之礼。第二年下诏广集沙门大德八百余人,恭请罗什以逍遥国为译经道场,担任翻译佛经总裁职务。自此为中国佛教史上放一异彩。
罗什的学识渊博德孚众望,加上姚兴的护法心切,于是皈入罗什门下的学者越来越多,而后他的门生竟有三千多人。译法华经的时候参加的有二千余人,可说盛极一时。法华经是罗什来长安后于弘始八年时译出的。弘始十一年(东晋安帝的义熙五年)八月二十日伟大的罗什端祥直寂于长安。
临终之时,罗什誓言:「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不违佛旨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他的誓言灵验了,火化之后,薪灭而舌不成灰。
综计罗什九年间致力于翻译经典工作,共译出经典七十四部,合为三百九十余卷,在文字方面因学有根基十分流畅,人皆喜读。堪称中国佛经翻译界的泰斗。
罗什示寂以后,到了隋朝时代,又出了一位伟大的法师便是天台大师,他对法华经的阐释与推广,不让罗什专美于前,且以法华经为中心弘扬佛道。
法华经在佛教任何一宗的立场上看都作有重要无比的地位。法华经一共分有二十八品,前十四品是释尊垂迹的一切,叫做「迹门」;后十四品是依释尊本地而说的叫做「本门」。比方说天空的月亮本是一个,可是照到了山有山的月影,照到了海有海的月影,月影不一,月亮还是一个并无两样。人的走路也是一样,足迹何止千千万万,其人则是一人,足迹是迹,其人是本;一物可作出许多不同动作,而根本上仍为一物,这就是迹与本的说明。僧肇法师说得好:「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而不思议一也」。
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有成佛的本体。但因人不去注意,不去自觉,只顾眼前的利害得失,贻误了根本的人生大事。本佛见芸芸众生的痛苦心有不忍,就取就人身,生于和我们同一世界的印度国土之上,为一国的王子,却舍王位弃富贵。甘心修行,示我们以修行之道。这可说释迦牟尼佛乃是有绝对力量的根本佛一部份之化身,成为肉体之身的印度王子,由修行至觉悟,因觉悟而说法,他以身教口教作为示范,要我们如法修行,向真理的大道前进,必有转迷开悟的一日而致成佛。
五 本文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释义:这时候无尽意菩萨,即从他的座位上立起,袒露著右肩,双手合掌向佛顶礼说了以下的一段话:「世尊!观世音菩萨由于什历因缘,叫做观世音呢?。」
注解:「尔时」就是佛已经说完了妙音来往品,将要开始说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时候,所以叫做「尔时」。
「无尽意」梵语叫阿差末底,世界无边,众生无量,菩萨抱著无限的悲愿,以度生为务,倘有一众生未度尽,菩萨救济众生之意就没有穷尽,所以叫做「无尽意」。
「偏袒右肩」,我国向以袒露肉体为失礼,印度则相反,以袒露为恭敬,偏袒右肩是表示弟子奉师之礼,充役执奉之仪,系极度的恭敬的态度。现相沿成风蔚为印度佛教的装束。
「合掌」我国以拱手躬身为恭敬,印度则以合掌当胸为恭敬,是表示专心一致,不敢散诞,一心相当,信解相合。
「向佛」以一念之诚,向万佛之尊。
「世尊」佛的十种称号的一种。梵语叫做「路迦那他」,或者叫做「婆伽婆」。成实论说:「如是九种功德具足,于十方世界三世中尊,故名世尊。」菩萨善戒经说:「坏波旬故,能得如来身故,名婆伽婆。」
「观世音」略称观音。法华经说:「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以是名观世音」。
「菩萨」全名菩提萨埵。旧译为大道心众生,道众生等。新译为大觉有情,觉有情等。求道的大心人,故称之道心众生,求道大觉的人,故称道众生,大觉有情。萨埵是勇猛的意思,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萨埵」。又译作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总名求佛果之大乘众。
「因缘」梵语尼陀那。一物之生,亲切和强力的为因,疏添或弱力的为缘。例如种子为因,露水、农夫便是缘。佛教以因缘为宗,说一切法都不出因缘二字。
讲话: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大别为两类,即是长行与偈颂。长行是指的前一半散文体,偈颂是指的后一半五个字一句的韵文体。而长行中的问答又可分作两部份:前部份是关于观世音菩萨(人)的问答,后部份是关于观世音菩萨活动(法)的问答。
「尔时」这一句是继续以前的第二十四品妙音品而来。佛对妙音菩萨的话讲完之后,无尽意菩萨接著对佛顶礼发言,尔时即是指的这个时候。这一解释是按法华经二十八品的顺序,不妨叫做事释,也就是世相上的解释。另一种观心释的解释方法是以精神为主的印证心灵的解释方法。所以现在用两种的方说来加以解释说明。
站在观心释的立场解释「尔时」两个字是什么意义?按从前的学者,往往有很多艰涩难解的解释,有的说「尔时」是转迷开悟的时候,有的说是离苦得乐的时候,有的说是止恶修善的时候等等说法。如照字面解释转迷开悟即自迷惘中曰转到觉悟的时候,离苦得乐即脱离了苦恼即得到了快乐的时候,止恶行善即不作恶业而作好事的时候,这一切的解释还不如说:「开始讲话的时候」来得普通、明白,和恰当。无论是说话、听讲、书写、读念、彼此的心合而为一的时候,尔时可说即是「这个时候」。
其次要讲「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无尽意菩萨是东方不眴国的教主叫做普坚如来,他是继如来之后的一位补处菩萨。无尽意菩萨不远千里前来参加佛会,为了娑婆世界施行教化。在他前面已经有很多的佛参加世尊的会座,无尽意菩萨是第二十五位,这是事实上的解释。但从观心释的立点看,「无尽意」这名词是代表著真理的无有穷尽。要知道无尽意菩萨也是和观世音菩萨一样的为世为人,持著拔众生苦与众生乐的宏愿活动著,公而忘私的精神,毋宁说是与观音菩萨同为一体。他是可以随时随地出现在众生的里面,如果我们能持著正信净念,并且去勤行化他,没有男女老幼的区别之心,那么我们也可说是无尽意菩萨的化身活现。所以,凡是于人有益,救人救世的心愿与行为的人,可以说便是菩萨。不仅佛教的学理如此,其他宗教的学理根本上亦并无不同。像孔子颜回,默罕默德、甘地、林肯、耶稣都可说是大菩萨。总之,菩萨是不论身份的贵贱,金钱的有无,只要有济世利民之大志,孜孜不息依著努力笃行的便是菩萨。
「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这一段是无尽意菩萨以印度的最敬礼向佛顶礼参拜以表内心的崇敬。大体来说对人教化有用言语也有用身教的场合。无尽意菩萨是以身教表示出礼仪,所以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致最敬礼。用观心释来说,右肩是表现智慧,左肩是表现禅定,左右两肩代表了禅定与智慧,其偏袒右肩便是说发出了智慧的光芒,要利益一般众生,使人依著本份守著岗位工作。我们穿戴袈裟时也是袒露右肩,佛像更多为如此。在当时的印度,向对方表示崇敬,以表自己谦虚求教之心时,必须这样的礼貌作法。无尽意菩萨对娑婆教主佛陀发问,自然要这样表示出最敬的礼节来。
「即从座起」的座位是指的心的座位。「大论」第五有言:「菩萨以诸法不生不灭,知性皆空,人若能悟此,则他人若骂若打若杀皆应思为如梦之幻化,对人亦无嗔骂怨恨。」这种说法是说围绕著世人的森罗万象,这一切的姿态都是空而不实,原不过是依因缘和合而表现吧了,能明白这个道理,一切都归于空了。
但是如按人间事物现象说「即从座起」是指菩萨立刻从蒲团的座垫上站立了起来。反过来说,依观心释的看法完全不是这样,菩萨坐著的蒲团(座垫)是一切皆空的,无尽意菩萨是自空的座位上起立,即离开了一切我执我见的意义,惟有如此,才能完全实行菩萨无我的大活动以及利他的大行为,也惟有是空的,自在自如,故才能济度众生。
反观凡夫的我们,终日庸庸碌碌,迷于金钱名利的束缚,不能离开执著的座位,实在是愚痴得可怜!如果我们能从我执的座位站立起来,那么我们岂不是也能安住在菩萨的空的境界?只有菩萨的空的座位,才是无有执著物的境界,无尽意菩萨既能从为了济度众生从执著的座位中立起,离开「执著」的思想,灭除心中的妄念,然后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在法界中活动。「彼既丈夫,我亦尔」,我们又为什么不能学无尽意菩萨的榜样呢?
「合掌向佛而作是言」。在我们幼年之时,受父母的教导,往往无意识地两手合拢向人拜拜,而合掌确是宗教上给予我人一种信念上诱导作用的力量。合掌,是有著精神上的统一作用的,也是适合于大自然理法的身心合一,不可思议的作法。我们的手掌左掌五指右掌也五指,合起两掌共十个手指,在佛教上譬喻为十法界。什么是十法界呢?那就是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修罗界、人间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佛界。这十法界不仅是现实的存在,以精神世界看,一心之上就有十法界。最上充满光明的是佛的世界,最下可怜的是饿鬼、畜生、地狱的世界。这种种世界并不是在目前世界地理上得见,却全在我们的心上显露了出来。祗要扪心反省一下,就可以清清楚楚的。每一个心中有佛,有饿鬼、有畜生,所以有时是佛心,有时是鬼畜之心,比如我们常听说某人一时兽性大发,情欲冲动,造出乱淫的罪过,这兽性便是畜生之心。所以一念之差,可以升天堂,也可以下地狱,人们依持各自心念可上升可下堕,一心十法界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我们向佛菩萨合掌祈祷的时候,应该兴起一种油然欢喜报恩的心情,以极诚之心作报恩奉献之念,这样,虽是凡夫之心,也可发挥佛菩萨的作用。由心的动作自然可生佛心,无论升入佛境堕入鬼道毕竟都是由一己之心而出。所以真正信奉观音菩萨的人,都该牢记著时时在培养佛心方面去努力。
既然我们用十指来比喻十法界,以此十指相合,就是表示十法界的合一,十法界如能合一就成为一心,十指分开则又成为原来的十法界。这是件奇妙的事情,十指的开合,要自由自在,都基于自己的一心而已。
再说,两手有左右之分,比喻代表生和死两方面,那么合起两手就是生死一如,生和死也决不是有什么隔阂,在我们自己的一心来看,生死是一如的。或者,把右边看作佛,左边看作众生;或可把两手分为凡夫或圣者;或代表迷和悟的两途。尽管各种分别,同样都归于一如。以手合起掌来是自然而然的事,不但不会有一些些的牵强不适,而且有身心合一作用,使我们顿觉清凉。无尽意菩萨向佛,是以身显示,此时尚未说出任何的言语。
「佛」是印度话的简称,具足的称谓是「佛陀」。中国话叫「觉者」或说「如来」。依人们世俗的看法,常常认为有人死后到西方成佛去了,故常说死后成佛。可是佛这一名称,并不是指亡者而言。佛的意义,是转迷开悟,澄清了一切色相的人,是以觉悟后的心去度世,要他人也觉悟。所以并不是生前得了戒名,死后就可成佛。一般世人的看法也不算完全不对,因为生前有了相当的修持,死后往生西方亦未可知。不过倘若死者在生前是个恶逆无道的人,则死后决不会立即成佛,是可以断言的。
中国人一向崇拜祖先,说死者成佛本来不是坏事,可是只认死去了的人才能成佛,对活著的人无形中就是一种低贬与不详的感觉,于是就发生认为佛教是不吉利或不愉快,不值得深信的观念。连带认为寺庙只是一种死亡缘起的场所吧了,这就是一种极大错误的观念了。要而言之,寺院的本身是转迷开悟的清净道场,进去以后应使人感到十分清凉十分愉快,一种解脱似的悦趣。佛菩萨更是喜悦庆幸的吉祥者。我们认清这点,从此万不可再存有丝毫不吉不详的错误思想才好。
其次说到世尊,世尊所居住的世界,是指的这一娑婆世界,这娑婆世界贯通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释尊是三世中最尊贵的一位。原来佛的品位是与俗世的官爵位阶等级不同,佛有十种的尊称,那就是如来、应供、正遍智、明行足、善逝、世间解、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尊便是其中的一个尊称。例如今日开会,其中有一位议员起而发言,首先要称呼「主席」的名,无尽意菩萨称佛为「世尊」其理相同。
「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这是询问观世音的意义。观世音是观察世间的音声,是和世间众生结缘的人。无论在中国也好,日本也好,韩国也好,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是东方国家)的任伺家庭里面,观世音菩萨都是大众崇拜的一位菩萨,所谓「家家观世音」便是。
楞严经里特地举出观音的音声,有三种真实,那便是:一、通真实──以「通」字来说,无论任何物体如能相通就能人于心中。比如用眼来看物体,中间如果有窗门或其他障碍物的阻隔,就不能看见了,可是,如果是通真实,无论相隔了一村或两村,一百里或两百里的遥远,其形象物体都能到入我的心中。二、圆真实──以「圆」字来说,用人眼能看见物体的表面,但同时看里面就看不见了,看见前面同时也就看不见背后了。看见左面也就看不清右面了。但如用「音」。来观察,就没有表里前后左右的一切区别。可以闻辨分别,入于心中。不偏不漏的把真实的物体都掌握到心里面去。三、常真实──即是听闻的事情,无论是昨天或是一月,一年以前的都可以全部记得。倘用眼睛所见的物体在心中来表现是很难,所以听闻的声音在心上遗留,其痕迹是颇为真实而悠远的。因此观察一切的事物事理,比较以听闻音声的说法是妥当的。
无尽意菩萨在八万四千大众会座当中代表起立发言,向释尊顶礼讯问「观世音」是怎么样的人呢?不用说无尽意菩萨自己本来了解观世音的意义,然在法华会座当中集合了许多会众,无尽意却是为了代表大众特别向佛发问,目的在于解决众多的人的疑义,其动机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大众。
「以何因缘」的「因」字,是原因之因,种子之因。「缘」是助缘,即等于是培养种子发芽的日光水份。
「观世音菩萨是因为什么原因,什么助缘,叫做观世音,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此一讯问观世音的由来是先以名号。来讯问,是以名配实,名的里面即含有一切具足之义,所谓「名为实之宾」。
无尽意菩萨问了以后,次段便是佛陀回答无尽意菩萨,说明为什么要称名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以及称名后所得的好处。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释义:佛陀告诉无尽意菩萨说:「善男子!如果有无量百千万亿的众生,受了诸般的苦恼,只要他们听到了观世音菩萨的名字,而能一心一意去称念他的名字,那么观世音菩萨会立刻观察到他们的音声,使他们获得了解脱痛苦的安乐。
注解:「佛」梵语佛陀的简称,释作中国文字是觉的意思。就是指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是对凡夫而言,因为凡夫多数不知自觉;觉他是对二乘声闻学者而言,因为二乘虽能自觉,却没有觉他的行为;觉行圆满是对菩萨而言,因为菩萨虽然自他两觉,但依然尚未达到全然圆满的地步。「佛地论」说:「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醒,如莲华开,故名佛。」
「善男子」赞美之辞:「所行利他,符理清升,感乐之义,目之为善;」「纲干之能,称之为男。」「有绍继义,故名为子。」善男子形容男子的俊美完善。
「众生」梵语是萨埵,是说:「众缘和合,历劫相续数数受报,故曰众生。」众生有无量数,大别分为四种,就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
「苦恼」三界生死,贪嗔痴慢,苦患无底,逼恼身心,故称苦恼。
「一心」一心有事和理的区别,事一心是历历分明称名不乱,理一心是了知音声性空,惟心所现。
「观其音声」即是观众生称念菩萨圣号的音声。众生被苦恼所迫,就会下意识地去称念菩萨的名字,倘如一心不乱自性而发地去称念,那么菩萨的观智圆照十方,就能寻声救苦,有求必应的。
「解脱」梵语木底(又名木叉)即是脱离生死的束缚,排除苦恼的纠缠,自在自如,一切无碍,不论任何惑业障得的牵累都不能羁绊,故名解脱。大乘菩萨宝五经说:「若复有人念是观自在菩萨(即观音菩萨)名者,是人当来远离一切轮回之苦」。
讲话: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这善男子的称呼是包含著所有众生连同无尽意菩萨在内,也就是佛对大众的称呼。换句话说,即是:「各位」的意思。这时无尽意菩萨问的是「利益有情」方面的问题,其实他自己是很明白的,祗不过为著代表大多数人询问。此外还有「不解问」「试验问」等,「不解问」是在了解之前要多以提出来资问。「试验问」是试验对方的理解程度而发问。
佛的回答:「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百千万亿众生是形容众生数量之多,而冠以无量的述语。并且不单是指世上所有的人,同时凡宇宙内有生命之物莫不包括在内,称为「众生」,以人来论现全世界的人口,据美国华盛顿人口资料局的报告,一九六三年年中,世界人口为数约三十一亿八千万人,可是依据著众缘和合而生的生物就不止是百千亿万的数目了。这些无量的众生全然受著各种各样痛苦的煎熬,因为娑婆世界是一个堪忍世界,又叫忍土,一切事情都要尽最大的忍耐。而苦恼的种类很多,本经后面说明人间有七难、三毒、二怖等苦,大别之则分为肉体的和精神的苦恼两种。肉体上在日晒雨淋下耕耘的农夫或流血汗的劳动者反而心灵(精神)上安乐的人不少;可是物质上十分丰盈富足的达官贵人反而心灵(精神)上有各种说不出的苦恼的很多,细究其因,实在是耐人寻味。不过,这个世界,原是相互的世界,决不是一个人的天下,是以必须要人与人间互相尊重,彼此敬爱,倘能舍弃小我,容忍互助,有此认识,便是真理解本经的人,惟有这样,这一娑婆世界的苦恼,可望中止。
在痛苦里感觉出来的乐趣才是真正的乐趣,也才真正能体会到光明的可贵。能给予人们真正乐趣和无上光明的就是观世音菩萨。人人能够一心一意的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精神生活就能安定向上,逢著困难来临而有往前迈进的勇气。然而必须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名时要集中精神,专心一致,这样观世音菩萨就会现身来解脱我们种种的烦恼或困难。这种观念是把持信念之道,也就是佛教的可贵之处。人的精神生活有了依据,勇气就百倍千倍地增加了出来,当大难临头的时候,也就能处之泰然。反过来说,那些没有走上精神信仰道路的人,每每都是受不了人生的挫折,因而颓丧因而悲观,就那么失败了一蹶不振!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生不要怕难,任何忧患困难都是我人力量的试金石。倘人人有大勇猛心,就是处于苦难的世界亦无往而不可行。可是毕竟世人有大勇猛心的太少,故此埋入痛苦的深渊里。「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怜愍世间众生,所以凡是称念他的名字,又能真正专注凝神一心不乱的,菩萨就立刻观察到他的痛苦的音声而使他得到解脱的安乐!。
所谓「一心称名」的一心,说起来是容易,实行起来就很难了。换而言之,一心就是精神的统一。普通的人心中有种种的迷惑和执著交错存在著,要统一这个心是不简单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发愿心,首先把正信和迷信的分野辨识清楚,然后趋于正信的一途。常言说得好:「精神一到何事不可为」,我人的精神集注一处,使起确信之心,那么心神相通,又哪来什么迷惑或困恼?
所以,当我人全心全意举行祈祷的时候,是必定能感应道交的。这就是说无论做什么这诚心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诚心就根本谈不上「信仰」两字。一个诚心的人往往可以感化顽强的敌人,是以认真的祈祷一心的祈求,决没有求不到观音菩萨心动的道理。这「一心」就是「诚心」啊!
总之,我人肉体的或精神上一切痛苦烦恼都可以依据观音菩萨智慧之力使得解脱,祗要我们一心一意去称念他的圣号。常常不断称念观音菩萨的圣号,不仅可以启迪未来精神的往生,实在更可以使现世的肉身得到全然的解脱!。
科学昌明的时代的今日,心理学这一门课程是太重要了。法国学者伯格森曾经谈到笑的问题,他说:「究竟是认为可笑才笑呢?或者是笑的可笑呢?这问题很不容易明了。」诚然是认为可笑的才笑,而笑起来也确实的可笑。这真是一个奇妙的问题。我们不妨对著镜子看看自己的面貌,如果自己露出了笑脸,自然就会感到可笑了。如果表现的是一付苦相,自然也就感到精神的懊丧了。从前有一个做木偶戏的人,他的手艺很好,在他制做一种偶像的形态,必先面对镜子试验一番,比如作儿童的面形,就把嘴巴缩小,眼睛闭细,表现出一种纯洁和气的面孔,那么作出的样子就像儿童。比如作车夫的面形,就把眼睛睁大嘴巴闭紧,因而形成横眉怒目的鲁莽的样子,十足像一个车夫。他的妻子曾对人说:「老林作一个坏人的面形时,自己心里也感到十分不快,因为对著镜子作出一付难看的模样,自己看了也觉得讨厌啊!」。诚然,作出一付讨厌的面孔任谁看了都感到讨厌。可是作出一付和善的面孔,心里自然而然也觉得和善了起来。所以现形和发声都是很重要而不能疏忽的。
基于以上所说的心理因素,也就是心灵感应的原理,所以谈到称名的大事,我们若一心一意称佛的名字,佛的面容就自然而然浮到心上来。佛的面容始终浮到心上,就引起接近佛的心情。因此,我们称念「观世音菩萨」之名,实在并非光是口头称念而已,而是为了要靠著称名使慈悲无量的观世音菩萨浮到我们心上来,那么自己的精神得到了改正,和以前的境遇完全不相同了。
这样看来,宗教不外是处理心的问题,舍去了心的问题来考虑事物就不成功了。比方说我们想锄平庭前的草,那么用镰刀把茎叶逐一地割掉,草地当时便锄平了,然而经过一场两落过之后,残根劫又萌芽,终于又生出了草来。如果当时我们既锄草且拔根,就虽是落了雨,也不会再萌生出草来的。同样的道理,帮助穷人给他钱,安慰忧虑的人使他暂离忧虑,就仿佛是刚才说的锄草的茎叶而不曾拔根,不是根本的办法。如果能使那人的心从根本上去改变,那虽然再遇到了以前的困难,他也就不以为苦,以前所受的苦恼和恐怖也就不感到什么了。
所以仅仅锄了茎叶是不澈底的,必须要连根拔了起来方为成功。因此之故除去苦恼不说是除苦,而说是拔苦,拔苦就是要拔除苦根,苦根原生长在心里,只要是心的作用改变,其苦自然得以拔除。明显地说,从前著迷的时候,是充满了困惑,感觉上是苦的;一朝除去了苦根,转迷开悟,则再起苦恼也不觉其苦了。称念观世音菩萨是除去苦恼的根本。称念了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浮现在心头这时菩萨在我心,我心有菩萨,清渠如月,一片光明,苦恼可以连根拔掉,和平安乐油然而生!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
释义:如果要有持念观世音菩萨名字的人,假设是投入到大火之中,而火劫不能烧毁了他,这是由于观世音菩萨的威力神力保护了他的缘故。
注解:「持」疏云:「持者,口为诵持,心为秉持,秉持为理不失,虽非口持,觉观亦得是口行,故通属口业机摄。」火性炎热,入之必烧,持名行人本不应遭遇,但缘因差忽,一旦入于大火之中,如能忆持菩萨之名,则火不能烧。
「威神」胜鬘宝窟说:「外使物畏,目之为感,内难测度,称之为神。」楞严经说:「如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知见犹如清凉之水,知见明耀而灭火,此火既灭,何火能烧!概是持名众生,由于菩萨威神之力所收获、果报、恶业、烦恼大火均不能烧。果报火上烧初禅,恶业火通于三界,烦恼火遍及九界,苟能灭劫九界妄火,则可证佛果清凉。
讲话:灾难有七种,七难第一是火难,其次是水难、风难、剑难、恶鬼难、囚难和怨贼难。先以火难来说吧,比如八一大地震而引起的一场嘉义大火,当时真是可怕到了极顶,在猛烈的大火当中,父母找寻儿女,妻子找寻丈夫,一片呼天抢地的求救声,哭泣声加以火星爆裂的逼迫声,诚然是鬼哭神号,说不出有多么凄惨的景象,那时的嘉义市区简直成了阿鼻叫唤大地狱,现在回忆起来尚且谈虎色变呢。这是从可怕的事实来解释「火难」。如依观心释来说,我们精神上昼夜二十四小时内每分钟里面都有火难。法华经说:「三界犹如火宅」。所谓三界即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个世界,在这三界里面,经常炽燃著炎热的大火,稍一不慎就要被火包围因而送掉性命,就是幸而不死,最低限度也会成为精神上的废人。这火炎有三毒、五欲等火熊熊的燃烧著。所谓「三毒」是「贪欲」、「嗔恚」、「愚痴」。所谓「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五种。其实严格的说火难不仅限于三毒五欲,推广计算有八万四千种之多啊!
俗语说:「嗔恚之火能烧毁功德之林」,又说:「忧愁火来伤我身」嗔恚和忧愁都可以烧毁我们的身心,对此我们岂能等闲视之呢?单是物质上的火灾尚不足以恐怖,这怎样说?因为我们可以谨慎处处防火例如烟蒂不随便乱丢,不让小孩随便玩火,时刻注意用煤油炉的安全,靠近易燃物之处绝对不吸烟不点火等等。然而精神上的火焰就防不胜防了,祗要偶然的疏忽,火就冲上了头脑。一个无法统御(控制)自心的人来说,一旦动怒,心火冲上,则百日之说法,尽付之于流水。生物之中人的颜面是最易表现出来,往往对于无聊的事情也能引起心头之火。这一动怒心火炽炎,就生出嫉妒之心,萌动了怨叹之念,由于嫉妒形成了离间中伤谗诬构陷种种恶行。
一个平素修养的人待人是不说任何刺激的话语,处理一切事情也都有抑制自己的功夫,心中的猛火燃不起来,口头上也决不会有狂妄的言词了。常常称念「观世音菩萨」而有真诚深信之心的人就是如此。
当我们发怒的时候最好是调息数呼吸的数目,在出息与入息之间,仅仅很短的时间里,最好不说一句有损害的话,不做一件有损害的事。有时候因为对方的无礼或无理引起了我们的肝火动怒了,有时候下意识地无故迁怒于人,这都是平日的修养功夫太差所致,本来是可以等待时机说服对方,祗是当时忍耐不住便发了怒火,事后想想总难免觉得惭愧和内疚,然而,在平常对于观世音菩萨有认识,有信仰、有尊敬的人处于这种场合,心中不断的浮现起菩萨的慈容,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心肠也就化成了他的心肠,观世音菩萨的大智慧也就感染了他的智慧,那么他就能自省、自制,不会嗔恚他人反而同情他人,这时的行为就会做到了「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了。这种能够抑制愤怒之心而化愤怒为力量的表现才是强者的表现!
我人能专心一致称念观世音菩萨,心中就会豁然开朗,展开在面前的就是无限的光明,而能切断所有争斗的妄想和烦恼,在这样的境界时,假使遭遇著大火,也不能烧著,这就是由于菩萨的神威法力,藉以解脱了妄执,把持住自己,得到无碍无挂的自由的快活。这样的任运无碍快活自由不妨这样说明:在熊熊的大火中注以冷水,终能灭劫了迷惘之火转而生智慧的火光!菩萨的尊像在画图里显现往往背后也燃烧著火焰,然而解决不是迷惘之火,而是大智慧之光。这也是表现灭劫迷火露出了悟火之意。
所以我们应该凡事保持充份的沉默和深思,从沉默中维持冷静的头脑,从深思中成熟自己的思想,进而显露出智慧的火力,照破黑暗的世路风籍和艰难。
灭却了心头之火,则寒热是不能侵犯。心境也就悠然安适,一切妄想不起,一切烦恼化除,真是清凉无比了。如果一经开悟,那么一切即因悟火的光明,把不洁、不净、执迷、困恼轻易地自心底抹去,痛苦自是不复存在了。是以只须心中时时燃起热烈信仰之火,必能发挥佛的威神力量。
冥祥记有以下的一段记载:在晋朝时代,有一位叫做法智的沙门在他未曾出家以前,有一次一个人孤单单地走到了一个大湖沼的地方,忽然间猛烈的野火四面包围地燃烧了起来,使他走头无路,这时的他因有信仰之故,并不心慌意乱,他专心一致地礼诵起观世音菩萨的名字,不久,火过去了湖沼周围草木一切全被燃烧光尽,可是法智所立的地方竟然无恙,由于这样的神迹更加强了他对佛菩萨的信心,于是他终于皈依了佛法,削发为僧。
唐朝高僧传也有以下的记载:「魏朝末年鲁郡沙门释法力是个志气坚定的勤苦修道者,他想在鲁郡的地方建造一座精舍,可是深感财力的不足,于是他偕同沙弥明深一同前往上谷地方取麻,一年以后在归途上,走到了干塘的地方,忽然遇见野火,他们坐的车子在水的下风头上,而法力又因十分疲倦之故不曾注意到,等到睡醒火已烧到了眼前,这时如果一般人会慌得六神无主失去主意,可是法力却高声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由于虔诚之至,刚念出一个「观」字,火势竟应风而转,接著火焰也灭掉了,法力他们安然回到了寺里。
辨正论里也有一段记载:「晋朝僧人竺长舒平生专心诵念观音经,有一天邻居失火,而他住的房子正当著下风头的地方,于是他一心一意称念起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来,等到火焰将要烧到的时候,奇迹就此发生,忽然风向转了回去,火也就跟著熄灭,全城的人听闻了都非常惊异赞叹。惟有一个恶少年不信他有那样的神力,就故意地趁那晚夜深风急在草靶上点著了火投到竺长舒的住屋里去,结果是连扔了四次火都自然灭掉,恶少年至此惊异神力,向竺长舒叩头请罪。竺长舒对他说:这是我平日时时诵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从来没有懈怠和间断过,所以才会显示出这样不可思议的灵异事述啊!」
现果随录里面也记载著:「明朝的时候有一位姓汪的人住在昆山,他吃了三年的斋,打算到普陀山进香朝佛。那一年元旦那天他带了行李上了船,忽然有人跑来告诉他说他店旁邻居失火了,请他立刻回去。他答道:「我已经诚心吃了三年的素食,现在一心一意要去朝山拜菩萨,不能因为店里的事情而变更我向道的初衷,就算我的店铺全部被烧光我也决心不回去的」说罢扬帆而去。后来汪某进香完毕乘船返回故里,但见店铺四周房屋全成为一片不忍卒睹的焦土,可是惟独他的店铺居然安好如旧的存在著。
观世音菩萨的感应事迹,遍及十方世界,显应灵异的事迹实在太多了,不可胜数,以上几段的故事都是真实的,使人赞叹的,我们持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始终不懈,日久天长,必有应验的一天!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释义:如果有人被大水所淹没的时候,一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马上可以得到水浅的地方,安全脱离了水难。
注解:「漂」流也,没也。因流动的水使之淹没的可能,叫做漂。「浅处」浅是深的反义,可作近解。一般说「浅显」「浅近」是形容词。浅处就是浅而且近的地方。
讲话:水难可就事实上和理论上两种来作解释。事实上的解释,观世音菩萨感应灵异的事迹很多,留待后面再讲。现在先从理论上的解释说起。
大水也不是什么特殊现象,仍然指的是我人迷失了心的方向。前节曾经说过大火烧坏了辽阔的原野,可是大水实在也不比火弱。所谓水火无情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的。大水可以淹没田野树木乡镇城市,使一切家屋倒坏财产流失,好比我心有八万四千种妄想都如同大水一般奔流不息,归根结底不外是一点心的迷惘。所谓爱欲之水,贪欲之水,在凡夫的心中,这许多的迷妄之水泛滥成为巨波成为洪流。可说是爱河滚滚欲海茫茫!古语曾说:「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这是值得思考的。又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是警惕我们及早醒悟!诚然,我们被迷惘的水溺陷了整个心智的活动,于是乎身败而名裂。世人往往沉缅于爱河之中,殊不知仅仅迷于一点即如洪流猛烈之爱执的水势,就会排山倒海而来,使我们漂入大水的灾难中!不要以为少量的水不足重视,要知道涓滴之水可成洪流。那么一个想抵抗庞大水难的人,应当持有一种杀灭水势的涵养功夫。那就是要用我们心头灵智之光了。
什么是我们心头灵智之光呢?那就是要不断的称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观世音菩萨的神威力量,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抗衡的。祗要念到观世音菩萨的名字,就可以把可怕的水势杀灭殆尽。这种力量就是灵智之光,这种六智慧的光芒,亦即大勇猛的体现。
因此说假设身入大水将被淹没,一经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必定能够得到浅近的地方,来度脱迷梦而登醒悟的境域!醒悟后水难全无,反而成为爱护之水和慈悲之水了。世间一切纵横自在流转无穷的洪流,都化作了大慈悲水,这真是应感谢观世音菩萨神奇的法力,救度了无数执迷不悟的人!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之雨,使旱天的人们如大旱之得云霓沾到了最大的恩泽。我们耳闻目见无不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之水所化,这时我们原是卑怯的内心,因仰仗菩萨的力量而加强了勇气,我们相信由于信仰充实了我们的力量,我们的自身即是观音的体现,于是我们就有自救而且救人的伟大心胸!我们再不作无聊的举动,我们再不畏缩世路的崎岖!这就是信仰的伟大力量,换句话说也就是观世音菩萨的伟大力量。
现从事实上的解释说水难,举出下例作为证实:
梁高僧传记载:「宋朝京师南涧寺有一道同和尚,俗姓马,扶风人。最初出家皈为道懿门下。道懿有病打发道同等四人到河南霍山去采钟乳。四人到了山穴之中,在渡水过山涧时,除了道同,三个人都落入涧里淹死了。道同手上的火把也灭了,一片黑暗伸手不见五指,道同想今番决不会活了。但是道同诵念法华经有年,所以临难尚能镇定而开始诵念起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来。这样诵念不绝于口,过了一些时顿见一线光明透入,道同善而随之,慢慢循著光芒渡出洞穴的外面。自此回寺后努力习禅,道心日进。后来南游和同学数人上京在夜里踏冰渡河,中途冰破,又有几位同学被水淹死,道同便又诚心持诵观音菩萨名号,但觉脚下仿佛有什么东西蠕动著。前面又看见了红光,于是循著红光渡过河岸,遂又免于水难。
法华感通记载的一段文字:「唐朝中书令岑文本,江陵人,年少时信佛。常常诵念法华经普门品,有一次他坐船在吴江里,船坏沉没,一船的人都被淹死,文本在水里依稀听见有人说话,叫他念普门品可以免难,这声音一直在他耳边告诉了三次之多,于是他心中默念普门品不停,忽然之间,好像被人推出了水面,看见前面离岸不远,遂得以不死。」
冥祥记里面记载:「晋朝栾荀,年少时敬奉佛法,他曾做过富平令,有一次随著朝廷兵马去征伐贼寇,江中船被贼人纵火焚烧将沉,这时风浪很大,贼人又围迫了上来,他自忖必死,但口中不住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忽见江中水面站有一人,他急忙跃入水中尽力向那人的方向泳去,竟然不知不觉中游到了对岸,这时大军也赶来援救,娈荀就被救而免于难。
沧粟庵随笔里面说:「清朝普洱太守陈廷堉虔诚奉念观音,天天念大悲咒。道光癸巳年间,他由汉江到京城里去,坐在船上一时失足竟掉入江中,这时船遇顺风一转眼已远去,他在水中被大浪撞击著,昏迷之中预料必死无疑,这时心想念佛或可得救,于是默念起观音圣号,顿时觉得水浅只到膝部,两足好像有物夹持著不复下沉,就这样飘流到很远地方,遇见一艘渔船,幸而脱难。」
慈林集载:「清朝沈国璋,广东人,一天回家,到三水地方,遇风翻了船,他一心称念观音名号,觉得朦胧中直达水底,阔步而进,不久却通到了岸上,而且所带的路费仍然不少一文在囊中,由此更加信仰大士了。」
以上的例证说明了观世音菩萨的灵验真是不可思议,如果仍然有人加以怀疑,那就是因为他对普门品没有心得的缘故。理论是在于理解信仰,如果不能理解,睁著眼也不会感觉出什么灵验。观世音的灵验是明明白白的,世间的人不开他信仰之眼,以灵验看作迷信真是太可怜了。从真理的大道迳入,由理论的解释上著眼,我们会感到观世音菩萨的灵验和力量!我们能有这样的澈悟时,就能自然融化于菩萨的慧光中,与菩萨的慈心相契,无复过去愚痴的黑暗!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释义:如果有百千万亿的众生,为了寻求金、银、琉璃、砗磔、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等的宝物,坐船进入大海里面,假使被一阵黑风把他们的船舶吹飘落入到罗刹鬼国。其中如果有人或祗有一个人,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这些个人就能够解脱了罗刹的灾难。观世音菩萨因为有这样的因缘,所以才叫做观世音。
注解:「琉璃」即琉璃,就是用扁青石(铝与钠之硅酸化合物)为药料而烧成之物。亦即是宫殿的琉璃瓦。琉璃可烧成五彩五色,世称七宝之一。
「砗磲」本作车渠,属软体动物,瓣鳃类,壳厚而大,长径约有三尺,略呈三角形,左右壳片相等,壳顶弯曲,壳表有放射肋五条,即世间所谓的龙文,壳缘如锯齿状,壳表灰白色或暗褐色,内面色白而有光泽,栖热带海中,印度方面所产特多,称为七宝之一。
「玛瑙」又名文石,是结晶石英玉髓及蛋白石的混合物,在岩石的空隙中渐次沉淀而成。其中玉髓有由红、黄、白、灰各种颜色累层形成,故常呈种种美丽色彩。文理镂磨雕琢可以作成杯盘及装饰品等物。
「珊瑚」是腔肠动物珊瑚类,产于热带深海之中。群体相结成树枝状,故人常误认是植物,世所称之珊瑚乃是珊瑚的骨骷,色泽美丽呈朱红色,供装饰赏玩之用。
「琥珀」是有脂肪的矿物,光泽作蜡黄色或赤褐色,体透明至不透明,断口如介壳状,质脆,入火则燃烧,原是一种树脂的化石,其中往往包含有木皮,昆虫等物,颇呈奇观,可做烟嘴及女人首饰装饰。
「真珠」是珠母及蚌等壳内所生之球状粒,通名珍珠。形圆如豆,色白如银,清丽可爱,为珍贵之装饰品。并也可以当药使用。
「黑风」即暴风之意。长阿含经说:「有大黑风,暴起吹海水。」仁王经说:「风有黑、赤、青、天、地、火六种。」
「罗刹鬼」男名罗刹婆女名罗刹私,恶鬼的总名。译为暴恶,可畏等。罗刹鬼以人为食物,人尸若臭能用咒语养之使再新鲜。所谓一人称名众皆得脱者,即是忧戚相关,休否相共之意。虽口不同唱,然心助获福。因此一人持名,多人皆得恩泽。楞严经说:「断除妄想,心无杀害,令谐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妄想即是鬼思,所以戕法身而伤慧命,能灭这样的鬼,则他鬼都不能为害。鬼以阴隐妄想为因,以杀害为随缘。菩萨已内灭妄想,外除杀业,则全超鬼类心行,以全超威力,令称名众生,入诸鬼国,因此鬼不能害。
讲话:现在所说的是风难。无论是古代近代乃至现代,没有一个人不想得宝的,为了得宝,就要冒著很大的危险,想去寻宝,因此佛才说:「若有百千亿众生,欲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在释尊的当时,一般人为了得宝而到海里去,是以经文上才有入于大海的文字。这是由事物上的解释。
从理论上来解释即以观心释的眼光来看,这七宝即譬喻的「七圣财」。什么是「七圣财」呢?那就是信财、进财、闻财、惭财、戒财、舍财、定慧财,而这七种都是精神之宝。现逐一详细的分析其意义。
(一)「信财」就是信仰之宝。如果我们没有信仰之宝,则在广大的佛法之中一步也难入。大论上说:「佛法如大海,以信能入,以智能度。」实际说来一个人能不能把持信仰与否,则在生活感情与处世态度而有云泥之差。凡是没有信仰的人心中是动摇不定,很容易流入盲从附和的一途,是十分危险的。有信仰的人则不同,他的一生都有一贯的绝大作用力量。这样的信仰之力不但在现世之中发生很强的作用力量,即在未来的永劫之中也是必须依赖的东西。「信是一切功德之本」信仰坚固的人常常能把生死置于度外而毅然行动。」是以我们应坚定自己的信心,永远保持自己的信心。
天台智者大师说得有理:「我人如以疑心来观诸法则即不能获得信心。在佛法中不能有何等之获得亦由于无信心之故。此等人正如在宝山之前空手而不能取得是同样的。」
(二)「进财」,就是精进努力的根源。譬如我们进入了宝山,却一无所得空手而回,那是因我们精进努力的不够了。无论对任何事只要肯精进努力的做,就可以达到收获的目的。比方说对于气候与时间的如何支配,如何争取是丝毫不可怠惰的,一有怠惰则任何事情都不能成功。所以不论早睌和寒暑要不受那些束缚,否则就不会有什么成就了。不要过醉生梦死的生活,应当善自精进努力,使自己的事业能得成功。
(三)「闻财」是以听闻为宝之意。为了开知见必须要多听多闻,孔子说得好:「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一个我见特强的傲慢者,往往认为向他人听闻学习是一种可耻的事,真是错误的看法。要知道开智慧一定要多闻多问,不然的话,就是枯萎了广大智慧的根本。发心皈依三宝所修的道路,也正是从听闻佛法得来。佛教的「闻、思、修」谓之三慧。可见「闻」是如何的重要。
(四)「惭财」,这惭心就是宝。为什么说惭心也是精神上的一种财产呢?比方说,一个很愚痴很迟钝的无思想之人,他在众目炯炯之下可以作出不伦不类的事,那些不德的行为的表现,皆是因为他羞恶之心薄弱所致,因此任意地做了出来而恬不知耻。这样没有惭耻的心理,他的罪行祗有一天天的增多,而不可能减少或消灭。假如有惭耻心的人就完全不同,在惭愧与羞恶的思维下永远是理智为善的,而决不致作奸犯科。「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这便是克服私欲的方向。
(五)「戒财」,所谓「戒财」是防非止恶,佛的戒法就是存有这种趣旨。戒是道德的规律,遵守人生道德律最基本的就是佛说的五戒。故佛法不仅是在人类生存的时期存在,即如经过了百千万年的时代,人类灭后而此法的生命仍然是存在。因为止恶为善的戒法就是树立正命的根本,佛说:「戒是正顺解脱之道。」换而言之,戒就是人生生命之宝。
(六)「舍财」,即是施舍的意义。就是布施财物的慈悲善舍心,有了这样的心,就不会存有执著的观念,而这苦恼的人心里,充满了待救济的困苦著,施舍的意义是助人,真是很大的功德。施舍的时候不能有分别心,比如自己需要之物悉入私囊,只把不需要不喜爱之物布施他人这就不是什么施舍,而且施舍不能有望施他人的报答,才符合施舍的真趣。如果能这样作去即成为精神之富有者,是真正的大财产家。如果人人有布施之心,肯服务造福社会,这个社会就是安宁的社会,这世界也就成为和平的世界。
(七)「定慧财」,定是不动心,慧是智慧,由禅定而起的定慧。由定而生的智慧才是真实的智慧,佛法便是重慧的宗教。有真实的智慧,才能显出佛教的特色,如无智慧即不能领悟佛法,所以说也是人生的一种财宝。要知道定与慧是形影不离互相扶翼的相合之物,就好像眼和足一样,没有眼,可能落入断崖绝壁,有了眼选择了光明的道路,但依然要靠足的行动,才能达到心中的理想。简单的说,定慧就是生命中的智慧之光,是我人不可缺少的财产。
上述七种精神的财产是无尽藏的财宝,在我人心中屹立著,可是一般人对于这心中的大财产却不加注意甚而完全忘怀了,这样的人就是精神贫乏的人,这样精神贫乏的人在物质上有钱的人是很多的,相反地,物质上贫乏的人倒是精神的财产家。
因此我们为了求此金银琉璃砗磲等等一般的七圣财,才使我们入于大海,这大海虽是迷海而也是悟海,祗要持了诚心为精神上的财产,就能化人生的苦海为乐海,同时也就能安然渡过这一怒涛般的娑婆世界,渡过这一人生的大海!
我们乘船正要渡过茫茫的大海时,假如起了一阵对面不见人的黑风狂暴的袭向我们,那么船便像一片树叶一样,飘流到吃人的鬼所居住的罗刹鬼国。这时候船里面如果有若干人或者仅仅只有一个人称念观音的圣号,依此功德几千几万的同船的人就可以一概免于危难。这是就看经文的事释上来说。
再从理论解释上来说,黑风是代表我嗔恚、贪欲、愚痴。这样猛烈的黑风吹来,我们所乘的船不要说是飘流随时翻覆而葬于海底的可能。我人所乘的船在精神上来说就是「六波罗密之船」,六波罗密就是指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所飘流的罗刹鬼国,依事实来解释是吃人的未开化的野人国,依精神上的剖析是如同我们目前的社会里是人挤人、人吃人的现象很多,试看今日报纸上的新闻记述的多是杀人、强奸、暗杀,恐怖等不祥事件,日有数起之多,文明开化的昌明世界,实际上却有那么多吃人的活鬼,究其原因,也都是由于我们自身心中所潜伏的杀生、偷盗、妄语、邪淫、绮语、恶口、两舌、嗔恚、愚痴等等业报而表现出来的境涯,一经堕入此种境涯,和飘到了罗刹鬼国有何不同呢?
我人生在世上就像乘船过海一样,偶一不慎,就堕落到可怕的深渊;又像是暗夜里行路,百鬼在后面跟著。在渡海当中遇到了暴风狂雨之时,在束手无策的时候,就应当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这个时候,好比有一条救命的绳索从室中坠下。这救命的绳索也就是悔悟之念。我们若能生出悔悟之念,那么一切的迷执之云消散,心如晴空霁月,现示出明朗赫然的人生大道!
我们生来人人都是有著佛性,在事实上社会一面是罗刹鬼国,另一面就是佛所集合的场所,我们凡事要求之于我们的内心,以之唤醒心中的佛性,用心灵的活动显示出遍满于宇宙间的佛性的光明,那么罗刹鬼国的黑暗世界可一变而为佛菩萨常住的光明世界!
入海求宝是印度古时航海到其他国家贸易的一种习俗,并不是说到海底去探海底宝藏而言。以上的一切说法,乍听起来,会令人感到那么不可思议,但我心时常保持平和,即令遇到了不平和的时候,也可以脱离了苦恼。举例来说遇到猛兽袭击时,如果能够保持一种若无其事的平和心,那么由于自己的镇静,猛兽也绝不会一下子向你扑了过来。反之,心中不平和不镇静,显露出惊慌的样子,猛兽就会认为你是易欺可伤的目标,而即刻向你扑害。所以我们能平心静气的话,遇到了虎豹熊狼也就不能对你有一丝一毫的损害。马戏团的驯兽时能把人手随便伸入狮子的口里,有人问是什么原故,驯兽师说首先要听动物的呼吸,至于如何使其驯服自然有很多细微方法,但最重要的是不要使他动怒,而是要笑容满面的对著它,仿佛和动物是朋友一样。这个例子是很好的启示!如果我们处世时能优容对方,自然坏人不能加害;假使不是这样,表现出骚乱、憎恨、恐惧种种敌意的气氛,对方也就会以仇敌相杀的心理而逼进了。因此类推,万物莫不如是,心的锁定而不慌乱,是解脱苦恼的根本。换句话说,心的散乱与迷惑,则是增添苦恼的根本。所以,真正的解脱全看自己心的作法而定。
我们一经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自然心即得到平和。心中就没有苦闷,没有烦恼,那么就是堕落于魔魅的鬼蜮亦仿如无事一般,鬼怪妖魔都不能加害的。
这里不妨举出称念观音圣号而解脱风难的实例:
高僧传记载:「晋朝时候有沙门竺法纯是山阴显义寺的住持,在元兴年间「为了修建寺墙,到上兰诸去买木材,中途经过了湖水之道;木材主人是一个妇人,同他一起去堆积木材的场所论议木价,因此同船而行。可是船到了大湖当中,天时已经晚了,又起了很大的风,风骤然加急,波浪就如山一样高的排山倒海而来,他们坐的小船破漏了,水源源的泄进船里生命危急万分,法纯认为此行不利且又和妇人同船,心中更加恐惧。迫不得已一心称诵起观音经来,这样专诚的口诵不绝,忽然看见水面上飘来了一只大船。这样深夜的时候别无行之人,何处来这么一只大船呢,实在是不可思议,于是两人共同上了大船,眼看小船沉没,然大船随波飘荡,不一会就载了他们到达了对岸。」
应验传上说:「有外国人百余人,从师子国(今锡兰国)泛海坐船到抉南(今暹罗东部)去。忽然中途遇到了恶风,于是飘流到了鬼国。罗刹鬼众想把一船的人全部吃掉。那时大家畏怖万分,畏怖之中一同称诵观世音菩萨名号,于是奇异灵验,鬼原想吃人的念头居然熄灭。不幸其中有一小乘沙门。不信观世音菩萨不肯称诵菩萨圣号,鬼就来拘索他上岸,他害怕极了,便赶快跟别人学习称诵,结果也就得到脱除灾害的好处。」
「以是因缘,名观世音。」这是总结以上的所述,为有著上面的种种原因,所以叫做观世音的缘故。九界众生都难免水火风三种灾难,那么我们万一受到了水灾、火灾、风灾危害的时候,要全神一致称念观音圣号,观世音菩萨一定观其音声觉察到我们的苦难,而慈悲的来接济我们渡出苦海。以一个人称名的力量,可以庇荫了大众,这是说观世音菩萨的神威广被,救济众生的心永远平等和真诚,既可显示观音之名,又解无尽意菩萨之疑。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
释义:如果再要是有人屈遭法网,临到遭受处刑的时候,能够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那么下手杀他的人手上所拿的刀,就会折成了几段,使他因而得救。
注解:「被害」即是受形被戳,临命终时。
「寻段段坏」,「寻」,「旋也」,是立即的意思。
「段段坏」就是坏成为好几段。
讲话:这里所说的「刀杖难」也就是前章所讲的七难中之一。从事实上论,人如遇到了刀枪剑戟的灾难,轻的话受伤重的话便死,是够危险和恐怖的。但依精神上解释,这刀枪剑戟是指的害人之心,毕竟是潜伏于人内心的骄慢嗔恚心。有了这样的心理变成损人利己,赞自己,谤他人。心里便充满了悭贪、邪恶和愚痴。要想根绝这样的心念,毕竟是很难的。如果我能将这犯罪的母胎即烦恼之心转成菩提之心,则当下即可成为确立所有善根功德的契机。若把杀人的刀枪剑戟运用得宜,这些危险的武器就可以化作有用的恩物来防卫自己,坚强自己。同样的道理,烦恼如能加以适当的控制和运用,未尝不可成为促进我人向上的活力。佛法的本义即是要不断的向上进步,「烦恼」在某种意味上,是人生必须具有的一种力量,如能使它朝善的方面转向,就能利用烦恼而成为进展的根源。佛经里有一句话「烦恼即菩提」是包含了此种意义。
祗要仔细的观察一下,就能憬悟到我心是善恶不绝的在交战著,像葛藤似的相互纠缠不已。现在我们想到这里,转眼又想到那里,风去云来,变化万千。一日之中,有时善心制胜恶念,有时恶心盖过善思。良心和黑心,慈悲和执著,正义和愚味都在不断的彼此战斗著。
我人倘能把他人看作兄弟姊妹,彼此和合亲爱,则由一家进而一社会以至一国家得到和平与安宁。佛说世界众生一切平等,应该没有隔阂的存在,是何等广阔的胸襟!
可是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人心是多变的,有美的半面,也有丑的半面;今日表亲出佛的姿容,而明日就变成了狰狞的鬼面。这样多端的变化,却是了无止境。那么对于善恶两面的出没变幻,以恶的一面来说就可称之为刀杖之难。这恶的方面之心,全是由骄慢嗔恚促成。诚然,往往心中恶念一起,行为上即可以挥舞刀杖去杀人伤人,给予人莫大的困恼与恐怖,是因为恶魔栖住在我的心头的缘故。那么,不但对于外人,就是对自己的家人妻子,也会相互攻讦反目,这时家庭里就等于有了魔鬼,于是感觉到这人生真是个苦恼不已的世界,也就会起厌世憎恶的念头。是以心一绝望,刀杖之难就立即现前了。
世间本是障碍重重,不平不满之事很多,所谓「世事不如意者常八九」,因此被魔障所系遂沉没在苦海中,未知何日得而超脱,此时倘能一念之诚,悔悟自身罪业,一心一意诵念观音,正是开始脱离苦海,踏入解脱大道之第一阶段。
现谨录持念观音因而刀刃折段幸免于难之古德记载事迹如下:
高僧传记载:「宋永明延寿禅师,未出家前,任钱塘江地方的税务司,性情慈善,善好放生,常常默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而见到生命即救。不幸被奸人诬害控以亏空库银,上面查办治以死罪,命许自新监斩,许自新知道他向来乐善好施这番全是冤枉的,心想救他苦无方法,只得用言语安慰,禅师说:「我以一命救无量生命,虽被杀亦无怨。」临刑的时候,他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面不改色。刽子手一刀下去但听铿锵之声,大刀折成三段。许自新因此奏明上方报免他的死罪,上方探悉原委并命他同复原来官职,他婉转辞谢不受,从此出家修行,最后终成佛道。」
宣验记有云:「吴郡沈甲被系监狱判处死刑,临刑之时,虔诚诵念观音名号,刀刃自断,官府遂不杀他并予赦免。」
持验记里面说:明朝和尚释行仁,字指一,河南光山人,俗姓张氏,幼年读书在白鹿洞遇到了高僧告诫他说:「你将有大难,如能持诵大悲圣号可以解脱。」师即立志受持。崇祯辛巳年,张献忠破光山,屠杀人民很多,师亦被捕,贼人以刀斩师,作段段坏,贼人惊异,遂得不死。于是师立志剃发为僧。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释义:如果在三千大千世界诸种国土里面,其中充满了夜叉、罗刹种种恶鬼前来困扰,使我们苦恼不堪,可是一旦当他们听到了称念观世音名号的时候,这些鬼就不能用祂的恶眼看你,何况加害于你呢?
注解:「三千大千国土」乃是一个佛的化境。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围绕一座须弥山腰游行,须弥山外有香水海,再外边有七金山,每一金山中间,隔一道香水海,须弥山的四面是四洲,须弥山上面是六欲天,如是一须弥山,一日,一月,一四洲,一六欲天,是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叫小千世界,为色界初禅天所盖覆,再一千个小千世界,叫中千世界,为色界二禅天所盖覆,又一千个中千世界,上边有色界三禅天所盖覆,叫做大千世界。因有小中大三个千,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
「夜叉」梵语。译成中文是能啖、捷疾、勇健。
「罗刹」,如上面所说。
讲话:所谓三千大千国土即是指大的宇宙而言。根据事实上的解释,地球也是其中的一个,地球的周围是被一千倍大的太阳炽热地照耀著,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是有许多的游星围饶著它旋转的一颗恒星。除太阳以外,还有无数无限的星座闪闪发光,这些星光利达太阳系里面来,需要经过几千万年的岁月,这些光的速度,一瞬间即走过几千里路。所以佛经指这些无限的空间广大的天体叫做三千大千国土。
根据理论的解释也就是观心释,这三千大千国土也就是我们无量无边的精神界。在这一无际限的精神界里,那些夜叉啦罗刹啦等等鬼来使我们烦恼不已,实则是这全是我人心的作用。夜叉是瞬息间飞行几千万里的疾捷鬼,而罗刹是吃人啖人的鬼,可是这疾捷鬼也好吃人鬼也好,是常常住在我们的心中,而不是住在别处。我们无量的精神中却藏有如许可怕的鬼,即是所谓烦恼、妄想、贪欲、嗔恚和愚痴便是。外面如菩萨而内心如夜叉,无论他的容面是怎样的优美,而他的内心实在是非常残酷的怪物,即世所谓人面兽心的人,所以光从人的外表很难测知一个人的内心。
我人心中世界,诚然是一个坏主意的巢穴。不过,当我们善心甫一萌芽,那么恶念也就立刻受到压制,因此人的心中总是被某些事物占有著而又热中于这些事物的时候,全心全力倾注,就没有余暇思想做其他恶事了。比方说我们全神凝注研究学问探讨某种科学的奥理,心情是紧张的,当然不再顾及其他;可是等到研讨告一段落,心中便又朦胧呆息了起来。所以人还是忙碌一点的好,不然一旦闲暇恶心恶念随时会动作起来。恶心虽是一点,却像波水的纹逐渐扩展,恶性逐日向恶的方面蔓延。同样的,如果起了一点善念,也可向善的方面日渐伸张。因此无论顺境或逆境,都不外是心的如何想法而言,可见心的作用是何等的重要!
我们平日应该统御著这颗不定的心,使之趋向善的一途。这一修养我心的导师就是观世音菩萨。我们心中虔诚参拜观音菩萨的慈祥面貌,同时要把内心深处的污垢全然洗净,那么我心即化为大慈大悲、大智慧、大无畏之心,而将一切恶心化为乌有,内心的夜叉罗刹等鬼自然也就灭迹了。
关于心的作用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有夫妻二人感情很好,不幸妻子难产而亡,丈夫悲痛得不得了,由于日思夜想之故,每当夜间睡眠朦胧时,就看见妻的亡魂出现,心中乃起恐怖,想是妻死后没有去处,白日虚空游荡,晚上就来到家中。因此在白天时他到庙里向和尚陈明原委并请求设法不使鬼魂再来家中。和尚却抓了一把豆子交给他说:「我明白了,你把这些豆子拿回去,俟晚上你妻之魂出现,撒一把豆子问她这是什么,她一定回答是豆子,再问她一共有多少粒?她答不上来就自然消灭不再回来了。」
他将信将疑的拿著豆子回家,当晚女鬼来了,他按著和尚教他的方法一一问她,最后他妻答不上来从此就消灭不再来了」。这男人又到庙里请教和尚这不可思议的道理安在?和尚说:「这并没有什么法术,主要的是你内心的思念所致,你对你妻难产而亡觉得凄楚可怜,如此思念不已入了魔道,自然形为一个女人的形体不时出现,这也就是心的作用,所谓「心生暗鬼」。你才拿著豆子你知道鬼也知道,而豆子到底多少粒你不知道,鬼也不知道,可见一切唯心造,你自己的性根如能确实把握,则心空到处皆空,心邪到处皆邪,你明白了吧?」
以上一段话仔细看来也是很平凡的,但越是平凡的事世人越不了解。由于凡事执著,便得到了无穷的烦恼。所谓夜叉罗刹都是内心一念之迷而生的,此时若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那么这一念之迷也会无形消灭的。总之,如果我们心中怀著对观世音菩萨的信心,观世音菩萨就常常守护著我们。而自己本身也就会现出有如观世音的大慈大悲大勇大猛大智慧心的自觉,这时一切恶鬼虽想窥伺空隙,也就窥伺不到了。心中默念观音名号,就能得允心外的观音,这是以心传心的一种感应道交,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如此的感应道交,全在乎我们的自觉。
世间有一种人好对人施以讽刺侮辱,但如遇到对方泰然自若处之,那么他的恶言相加并不能发生什么效用,即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了。所以一心称念菩萨名号,心中自然无世间俗事之牵累,虽有魔鬼睨视怒鸣,对我们是不发生丝毫作用,确确实实的是心诚专一,神鬼远避了。我们知道只要心能坚固,则魔王不能生。而坚固这个心,就是要具有平等慈悲的思维,通达诸法实相的智慧,不再执著因缘和合的假我为实有。这个道理明白了,以此意义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人,不论什么恶鬼都不能以恶眼正望他,又哪里谈得上加害于他呢?
现在举出称诵观音菩萨圣号鬼不能害的事迹:
高僧记说:「梁朝道融,游化江陵,拆毁邪神祠,回来夜宿旅馆,见鬼兵很多,其中有一鬼带甲挟刃,坐于床上。责备道融说:「你真小看鬼神无灵,把他给我拖到地下去打。」这些鬼兵要下手,道融默念观世音的名号,应声即见有一位天将,身长丈余,以金刚杵赶打众鬼,鬼使惊散。
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绝中云:「佛告阿难,王舍大城,有一女人,恶鬼相持,名称陀利,彼鬼昼夜作丈夫形来缠绕此女,鬼精著身,生五百鬼子。汝忆是事不?我于尔时,教化此女人,称观世音菩萨,善心相续,人善境界。阿难当知:如此菩萨威神之力,恶鬼消伏,得见我身无此色相。我于尔时,一一毛孔,现宝莲华,无数化佛,异口同音,称赞大悲施无畏者。」
【「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释义:假使有的人,因事犯了罪或是无罪受了冤枉,手脚带上铐镣,身上披带枷锁,这时候如果他称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这一切的杻械枷锁,通通都断成两截,因此他立刻就得到了解脱获得自由。
注解:「杻械枷锁」,这都是刑具的名称。杻,手铐。械,脚铐。枷,套在顶上的木架。锁,缚在身上的锁。
「检系」检是禁制的意思,系是囚拘的意思。楞严经说:「音性圆锁,睹听返入,离诸妄尘。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著」。这是说众生被诸尘牵累,六根桎梏,菩萨视听一如,根尘两锁,故内无所系,外无所缚,以此威力,加被众生,故能令称名者,枷锁不能羁系。」
讲话:首先是「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一段话,按著本文的字义来解释,是很平易简单。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在表面上任何人都好像是无罪的,依现实的考察有的人以为在以前并未受过何等的刑罚,这是青白之身无罪的了。可是按精神上来说,就不能说我们都是无罪之身!
我们不妨反躬自问,在日常不知不觉之间,给予他人以恶感造成人与人相互之间隔膜,以及往往明知是一件坏事偏偏要去做,养成了恶习而不知纠正,且给予人以很大损害的结果。比方说有酒瘾的人,他也知道多喝酒的不好,可是一当他闻到了酒香,就会情不自禁的沉入醉乡,以致演出了多少的丑态,带给别人困扰。这便是被一种烦恼所迷惑之故。能明乎此,心中暗云消失而明月自现。但是道理上虽明白了烦恼的道理,而实际上断除这烦恼却很难,即所谓感情上的迷惑,人生不论大小事多被色与欲两道所迷惑,由此二欲造成了感情上和实际上多少的烦恼,这些烦恼在佛教上叫做情欲和思欲。这种因情思之欲所生出来的罪恶,是人生最易犯的,也即是所谓精神上的罪恶。如果任由这种罪恶日益加重,那么人简直也就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了。
其次是说:「杻械枷锁检系其身」,按事理来说,我们自身都认为是清净无垢的身体,手和脚都未受任何身体上的束缚,可是由于精神上的考虑,那么我们自心的状态,无论是头首手脚一点儿都不自由,换句话说,这些杻械枷锁,也就是我人心中执著的贪欲、嗔恚、愚痴,所谓八万四千种妄想烦恼,都是这个杻械枷锁。
例如世间的富豪的身份看来是很高贵,然而精神上却是相当的痛苦。夫妇之间感情虽然不错但是为了儿女也许就会发生很多的不幸。更甚可能因为财产的争夺使兄弟姊妹间在法庭对簿。一般人们是以儿女为至宝,但穷人有了很多的儿女,感觉负担的痛苦,或是有了不孝的儿女,也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有钱能使鬼推磨」,其实也不尽然,钱可使人快乐,钱也能使人苦恼。经里说:「妻儿子女是枷锁,金钱财产是牢狱」由此看金钱却是世间的敌人了。
今以杻为愚痴,械为懈怠,枷是执著,锁是放肆,人就是被这些杻械枷锁紧紧的束缚著。我们应当如何脱除这些系缚呢?只有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外别无他法。当我们一心称念观世音名号时,这些扭械枷锁就都断坏了。这一种可感的威力只是依据著宗教信仰的有无,才能使恶念妄想有所浮沉,使心的次第变化成为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如果我们能够热心信仰观音菩萨,由内心深处的主愿履行,上述苦恼立即化为安乐,这就是转迷开悟,也即所谓解脱之味。因此倘我们不为金钱财产所囚系而能善为运用,则扭械枷锁反而化为保身利己的武器。如此想法,一切皆是生机,一切万物的生机也不外由此而入。因此无论对任何事都要以积极的态度来思考,一切消极的想法都适足以束缚手脚的啊!所以我们应不著诸法,而是善用诸法,才能体得人生的真义,才能在道德上物质上树立一个完全的人格。
所以对于任何事物不加执著是最重要了,因为既不执著,那么就没有什么地位名誉财产等等的系缚,心中常常快乐,生活也就目由自在了。所以经文说:「一称观世音菩萨之名,悉皆断坏,即得解脱。」其义即在此。这也就是说有了对真理的信仰之念,就不会执著事物。
还有,心的作用太重要了,举例来说,文天祥作正气歌说:「鼎镬甘如饴」这是什么境界呢?这就是在我一旦入于监牢里倘不以为这就是牢房,那么就和未入监牢一样的自在,再者,如我被枷锁所系而不以为苦,那么和未系缚前也没有什么不同,因此能持有真实正确的信仰,不论监牢或枷锁也都不存在了。
现在,记载有关持念观音名号枷锁自得解脱的灵异如下:
辨正论记载:「晋郭宣,文处茂和杨牧敬是他的朋友,杨牧敬得罪,郭、文二人同受牵连。二人在狱中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十日以后,梦见菩萨告诉说:『汝等大命人,不必忧虑』。醒来果见锁脱落,狱卒再系缚之又再脱落;于是他们三个人全都发愿:『若得免罪,愿各出钱十万作功德。』不久以后,果然都被赦免了。
冥祥记里面说:「晋窦传,是河内人。永和年间,荆州刺史高昌、冀州刺史吕护两人不和,各拥重兵,互相攻伐。传是高昌的官长,被护用铁骑抄袭而被俘,和同伴六七人一道关在一所监狱里。眼看锁械重重,不久就要处死。那时有一沙门名叫道山原和窦传相识,听说他被俘,就利用在吕护处随营办事之便往狱室看他。隔著狱窗和窦传说话,窦传便问:『我遭困厄命在旦夕,你有什么方法救我呢?』,道山答:『你如果能诚心归依,必有感应。』窦传以前也曾诵念过观世音菩萨名号,听了道山的话后,就此昼夜不绝诵念起来,这样经过了三天三夜,他手脚所戴的枷锁好像松动了一点,稍加用力,立即豁然解脱落地。传便诚心祷告说:『今蒙菩萨庇估,我的械锁已脱,但同伴还多,我不想一人独走,求菩萨神力保佑,使其余同伴都能免于灾难!』他说完了去拉挽其余人的锁械,依次都得到了解脱,仿佛有人开锁一般。于是一同开门逃出,共同隐藏到一处荒草堆中。吕护发觉囚犯逃脱,立刻派人马四处搜捕,什么地方都搜遍了,单单漏了他们隐藏之处不曾寻找,遂免大难。后来,他们还乡后都皈依了佛门。」
应验传记载:「刘宋时韩徽居住在技江,他的叔叔韩幼宗做了湘州府中军。升明元年,荆州刺史沈攸之举兵东下,湘府长史庾佩玉拥兵自守,因幼宗欲投沈部,遂被杀,并将其全家处斩,韩徽因被叔父所牵累,也被关在牢狱里,将被处刑。徽此时除了等死,惶恐无计可想。因徽平素奉佛,所以在狱中无事就诵念起观音经来。这样昼夜诵经数百遍,有一天白天时候,身上的锁忽然自鸣出声,好像燃炮爆炸那样,再看锁械已经自行摧毁。微恐怕狱司说他弄断的加罪于他,就忙禀告狱司,狱司重行加上钉镣。他照旧诵经了一天,第二天锁又自鸣而解,狱司就向庚佩玉禀明原委,经过庚佩玉亲自细察惊异于他的灵感应验,就此赦免了他。」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释义:在这三千大千国土。到处充满了伤人性命夺人财物的贼人。有一队商人在商主领导之下,带著金银财物,经过崎岖危险的山路,其中如果有一个人作这样的安慰说:「诸位善男子,不要害怕,你们应该一心一意地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那么菩萨就能够布施我们以「无畏施」了,你们凡是能称念菩萨名号的人,也都一定能得到了恐怖的解脱。」众商人听了就都发出持诵的声音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因为这个缘故,果然也都得到了恐怖的解脱。
注解:「怨贼」伤命流血的叫「怨」明抢暗窃的叫「贼」;伤害了人家的身体又却夺去他人的财物这叫「怨贼」。
「满中」国土旷荡而怨贼众多,故说是满中怨贼。虽然如此,圣力还是能加以救济的,这正显出菩萨功德的不可思议。
「商主」寻求货利以维生的是商人,善识货物贵贱,巧判利润盈虚,财智特具堪为众商之领导者的,名商主。
「赍持」赍亦作赍。赍持,即携带之意。
「险路」旷野险隘之地,贼人出入之区,叫「险路」。
「恐怖」世人对于劫夺杀害之事,生出了非常畏惧的心,故名恐怖。
「无畏施」,菩萨以无所畏惧的佛法施于众生,叫「无畏施」。大乘义章说:「化心不怯,名为无畏。」无量寿经上也说:「善学无畏之网,晓了幻化之法。」
「南无」译作归命,是众生向佛菩萨至心归命信顺的话语。
讲话:前节说过了枷锁之难,现在这段说的是怨贼之难。按事理说:世间的盗贼是除之不尽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试看世上不用说是人,就是猫和狗都是不断地在偷东西吃。如果以人来说,只有用宗教或教育的力量,使人不去偷盗,即使如此也不是绝对的有效。因为世间的有情,大都是有著偷盗的习性。因此说宇宙间充满了怨贼。现在不妨以精神上的说明来分析:三千大千世界在我一心,一心之中又充满了贼。王怨阳明说过:「除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日本管原道实也说:「心中之贼无有逃路。」心中的贼真是神通广大,要想制服也是很不容易,但你如任由他作乱放肆,后果就不堪设想。所以要制服这无形的心中之贼,惟有诵念观音,体会到观音的平等悲心,要捉这个贼就不难了。
从前有一个名叫空也的和尚,某日走到山中,突然遇到一个身材高大的强盗,向他大喝:「有多少钱拿出来!」上人眼中落泪,镇静地说:「看你身体比他人强大得多,假如你去作工,依你的体力,也不至于就到这一种抢掠为生的地步,可望有很好的过日,何不趁你血气方刚之时多作一点善事,而做那些烦扰他人的罪恶行径呢?我希望你能改过向善,要知道未来的因果是很可怕的,我是不忍你坠落,所以流下眼泪来!」上人的话不是口头说说而已,是以大同情冒了心舍生忘死的危险来劝诫这强盗的,俗语说「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强盗听了不作一语隐没树林之中。过了两三天,强盗竟找到和尚的住所地说:「和尚!前几天在山林里的行为太对不住了,我曾经思索您的话,觉得以前所作所为都是不对的,心情非常的痛苦,难得和尚化导我这大概是缘份吧,就请您慈悲收留我作您的弟子!」强盗表现出觉悟的真心,和尚便欢悦地说:「佛教本旨是憎罪不憎人,既然你忏悔了,知道过去的不对要重新做人,好吧,我就收留了你!」
佛道奖励改过的人,佛法的宽大更是不问人的老少贵贱,只问一片真如之心。如果表现出大慈大悲的精神,则心中之贼自然容易除去了。
其次是「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商人组了队伍远去他国,自然带著各色各样珍贵如钻石珍珠、金银等物,去换取他国的商品或钱币,这时所经过的地方是崎岖不平,不但难行,而且常常有土匪出入的路径,心中自不免害怕,其中如果有一个人称念观音名号,那么必然能顺利的通过险阻和困难的。
古时交通不似现在发达,即使天大的危险也不容易安全通过,试想如横过阿拉伯沙漠地带,在骆驼的背上经过几个月的行径,是多么苦恼的事,何况其间遇到狂风的来袭或是缺乏了水源或是遭遇到强人的抢劫呢?所以古时商人贸易都是成群结队,就是为了防止这些困难。即所谓「队商」。商人的首领便叫商主,领导著商人们带了财宝去穿越很长的险路。这是事实上的解释。如按精神的观察,这些重宝可解释作大慈悲,大智慧和大勇猛心。
当队商在旅途之上,盗贼时常出没的险路,人心自然不免都存著恐怖的心理,甚或起了退缩转返之心。这时行列中如果有一个人挺身而出,大声说:「各位不要害怕!你们应该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那么菩萨就会以无畏心施给你们,你们就不会害怕。你们如果不断诵念观音菩萨名号,这贼人的灾难相信必得解脱」。这是说明了无论何人身临恐怖的场合,只要一心凝集一处,就好像有一种东西连系住,这种东西就是信仰,信仰就产生了力量。要知道不管物质文明是如何的进步,科学思想是如何的发达,可是在我们人类精神生活当中,到底不是这些物质可以保障我们使我们得到安心,因此人们不期然而然地要对宗教发生了信仰。这就是宗教所以存在的依据。
我们所以要一心不乱的诵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这一心不乱是太要紧,一心向佛来祈祷即是净化此一世界的原动力。我们平常不论头、口、手都是散乱的而不是统一的,所以表现出的行为是愚痴是错误,如果要把这些散乱统一起来,就只有专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有了这样澈底的自觉和信仰,心里便不会任何恐怖和不安的存在了。
有些人尽管天天满嘴的仁义道德,但如果不是站在为多数人的幸福利益上著想,那么一切也都是空论吧了。于是那些人就流于轻佻浮薄的一途,这都是没有精神基础的缘故,我们必须按著经文的指示:「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便是为了建立精神的基础。
「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这是说在队商当中如有一人一心不乱,称念观音名号同时其他的人也都同声附和,那么观音菩萨观察到他们的音声,立刻给了大众心众中的各种影向,就因为这样,大家便能逃脱了怨贼的灾难。上面说的怨贼,实在是盘踞在心内的心中之贼。我们持念观音名号到了一心不乱的境界时,那么无论心内心外乃至宇宙间都弥漫著观世音菩萨的圣容与威神,由于观世音菩萨的显现,心中就没有什么恐惧的了,怨贼之难也立刻克服了。
凡事如一人能平心静气,周围的人也能平心静气,人是合群的动物,相互生活相互影响,故古时有句话:「一人向隅,满座不欢」,天下事都是如此,一人镇静,周围就都镇静;一人惊慌,周围也跟著惊慌。譬如一个小孩不肯睡,母亲越叫他睡他越不愿睡,后来母亲不胜其烦由于心里困倦便沉沉睡著,小孩也不知什么时候跟著睡著了。这就是说一个人率先领导以身作则,旁边的人也就会起而仿效,所谓「上行下效」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之故,一人诵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大家便跟著他诵念起来。一人不怕怨贼,大家也就不怕怨贼。无畏施的含义也在此。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释义:无尽意菩萨!这如此大有情的观世音菩萨才有如此广大无边的威神力量,菩萨的愿力是如此的伟大啊!
注解:「摩诃萨」梵语全文是摩诃萨埵。「摩译」汉译是「大」的意思。「萨埵」译为众生,或译为有情。大有三种即愿大、行、度众生大。智论云:「摩诃名大,萨埵名众生。或名勇心,此人心能为大事,不退不还勇心故……多众生中起大慈大悲,成立大乘,能行大道,得最大处故,名摩河萨埵……复次必能说法,破一切众生及己身大邪见,大爱慢大我心等,诸烦恼故,名摩诃萨埵……如佛语无尽意菩萨:譬如十方一切世界,乃至虚空边际!合为一水,令无量无边众生,共持一发,取一谛去。更有无数众生,如前共持一发,取一谛而去。如是令彼大水。悉令无余。故众生不尽。以是众生等无边无尽不可数不可思议,尽能救济,尽离苦恼,著于无为安隐乐中。有此大心欲度多众生故,名摩诃萨埵。」
「巍巍」高大之称。菩萨愿力弘深,悲智广大,度生为怀,济世为务。尽虚空遍法界,寻声救苦,靡所不及,岂须弥之所能形容,巨海之可比喻。
讲话:菩萨以这样赫赫广大的威神力,以无畏施于众生。施无畏,即是和我国儒教所说的智仁勇三达德相当。观世音菩萨的和平的一面是施无畏,而另一面则具有如太阳一般炽热的智慧光明与大勇猛心去制御恶鬼罗刹的威神大力,此处即是说:「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
如果我人一心称名,那么烦恼妄想立刻消散。中间有一个人这么说的话,即是给他人以忠告,大家必须一心唱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唱念到身心一如,便可澈底解脱。
其次是释尊更进一步向无尽意菩萨说: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这一段是总结上文。摩诃萨是梵语摩诃萨埵的略音,译为大有情。这是释尊对观世音菩萨特别尊重的称呼。菩萨一词,除释尊佛之外,在一切众生之中,已经是最尊敬的称呼了。菩萨原名菩提萨埵,他的修行是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今对观世音菩萨特又加上摩诃萨的称呼,是表示特别的敬重。
观世音菩萨的威神之力有如巍峨的高山,真是令人无限景仰,所以我们要想灭除实际上的困难,解脱无尽的灾害,建立起精神的堡垒,使身心均得解脱,便应一心一意持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仰仗菩萨的大雄力了。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释义:如果有的人们,多近女色纵放淫欲,只要他们能够恭恭敬敬诵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就可以离开女色淫欲的诱惑而不去贪恋。如果有的人们,多起嗔恚之心念,只要他们能恭恭敬敬诵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就可以离开嗔恚的念头,而不致恼怒。如果有的人们,多迷于事理而愚昧无知,只要他们能够恭恭敬敬的诵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就可以离开愚痴的行为,而不起邪见。
注解:「淫欲」女色的恩爱淫行,包括在贪欲之中、唯识论说:「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广五蕴论说:「云何贪?谓于五取蕴,染爱耽著为性。谓此缠缚,轮回三界,生苦为业。由爱力故,生五取蕴。」大乘义章云:「染爱尘境,名之为欲。譬喻品说:「诸苦为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欲气是粗浊不堪,能染污妙明;欲习是狂迷不已,便易失正受,因此相续生死,丧失真常,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了。故圆觉经说:「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又说:「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智论说:「菩萨观欲种种不净,于诸衰中女衰最重。刀火雷电霹雳毒蛇之属犹可暂近,淫欲女人悭妒嗔谄妖秽斗诤贪嫉,不可亲近。女子小人,心浅智薄,唯欲是亲,不观富贵,智德名闻,专行欲恶,破人善根,桎梏枷锁,闭系囹圄,虽曰难解,犹是易开。女锁系人,染因根深,无智没之,难可得脱。众病之中,女病最重。」诃欲经说:「女色者,世间枷锁,凡夫恋者,不能自拔。女色者,世间重患,凡夫因之,至死不免。女色者,世间衰祸,凡夫遭之,无厄不至。行者既得离之,若复顾念,是从地狱出,还复思入!」资持纪云;「心行微细,粗情不觉,纵欲违戒,制御犹难。岂况悠悠,终无清脱?请临现境,自审狂心!或宛转回头,或殷勤举眼,或闻声对语,或吸气缘根,虽未身交,已成秽业。大圣深制,信不徒然!谅是众苦之源,障道之本。是以拖腥臊而为体,全欲念以为心,漂流于生死海中,焉能知返?交结于根尘网里,实为难逃!」楞严经说:「君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
「嗔恚」梵语讫罗驮,是说于苦中具憎恚,使身心热恼,而起诸恶业。唯识论说:「云何嗔?于苦苦具憎恚为性……淫必令身心热恼,起诸恶业。」广五蕴论说;「云何嗔?谓于群生,损害为性。住不安隐,及恶行所依为业。不安隐者,谓损害他,自住苦故。」佛遗教经说:「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华严经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万善同归集说:「以嗔恚故,焚烧功德,遮障菩提,开恶趣门,闭人天路。」
「愚痴」梵语慕何,又曰无明;心性闇昧,迷于事理,一切烦恼由之而起。唯识论说:「于诸事理,迷闇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法界次第说:「迷惑之性,立之为痴。若迷一切事理,无明不了,迷惑妄取,起诸邪行,即是痴毒,亦名无明。」广五蕴论说:「云何无明?谓于业、果、谛、宝、无智为性。此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此复俱生不俱生分别所起,俱生者,谓禽兽等;不俱生者,谓贪等相应;分别者,谓诸见相应与虚妄决定,疑,烦恼所依为业。」智论说:「有利益我者生贪欲,违逆我者而生嗔恚,此结使不从智生,从狂惑生,故是名为痴,三毒为一切烦恼之根本。」释门归敬仪说:「下凡烦恼,微细难知,粗而易见,勿过三毒,自毒毒他,深可厌患!」大乘义章说:「此三毒通摄三界一切烦恼:一切烦恼能害众生,其犹毒蛇,亦如毒龙。」
讲话:前章所说的七难,主要的都是外来的灾祸。本章所说的三毒,却都是自内而生的灾祸。也就是说,贪欲、嗔恚和愚痴正是我人心内涌出的三毒,这三毒厉害非凡可以毁灭我们的身心。
首先释尊举出三毒之一的淫欲,率直地说便即是俗所谓性欲和生殖欲。经文中也说得很明白。但是这男女间的淫欲邪行,留给人间是许多的污秽和可怕的恶浊,可说是后患无穷,因此佛陀的恳切的告诫,是要以禁欲为戒。淫欲是人间最易犯的罪之根本,因为具有极易犯罪的本质,这可以从古语:「英雄好色」得以证明。不过,真正的英雄虽然爱慕女人,却有适当的自制力决不轻易犯邪淫,所以好色英雄实在是似是而非的英雄,这好比勇者在千万人中有,可是真勇的人并不多。
易经里说:「有天地而有万物,有万物而有男女,有男女而有夫妇,有夫妇而有父子,有父子而有君臣,有君臣而有上下,有上下而有礼仪,夫妇之道不可不久。」可见不陷于淫欲和邪淫的,是天地人伦的大道。诗经里也说:「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故此夫妇之道是天生自然,琴瑟和谐,更是繁荣子孙的根干,夫妇的关系应是审慎而重要的,但绝对不可犯了邪淫,这点佛陀的指示是:非时、非处、非支、非量、即不合于时间、场所、逾越范围和不适当等等的交合,都是要禁戒的,这见解在卫生学上来说亦有重大的价值,因最要紧的交合要有节度。佛的四非说明是扼要且中肯,是夫妇之道的宝鉴。
近人因多倾向享乐方面,就忽视了一夫一妻制的人伦之道,舍正途而走僻径,耽于邪淫流于放纵了。历史上诸如罗马的凯撤,法国的拿破仑,日本的丰臣秀吉都是为了闺门不贞引起烦恼。相反的,西洋的大科学家和哲学家独身的很多如牛顿、哥贝尔、爱克斯那等在坠性生活里求其精神解脱因而无烦无恼。释尊对于淫欲未曾说要断绝,但须辨别道理节制之。戒淫的问题不外存乎一心,欲断淫必先断心。
我们心里该有一个观念是淫欲是可怕的,魏文帝过欲文说:「首恶莫如色欲,易犯多是邪淫」。男子对于女人应该存什么样的想法?四十二章经昭示我们:「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所以要常念观世音菩萨,就不会忘记菩萨的慈悲心,就会兴起和菩萨一般无二的智慧心,把长上的看作父母兄姊,下属的看作弟妹子女,淫心自然而然如水泼在火之上而消灭了。
其次,谈到「嗔恚」之戒。
「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
狰狞忿怒的样子叫做「嗔」,心中有在的忿恨埋怨叫做「恚」。嗔心的不除,实是人间的弱点。论语说:「一朝嗔而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乎」,是说明「嗔」正是一种迷惑的根本。
所有的嗔心都是由反慈悲之心而来。例如身为一家之长过于专制剥夺了子女全盘的自由或是官署中的长官滥用权力对下级作威作福,这不但不是有办法的管理,而且很可能因之滋生祸端,这便是不能统制自心的嗔心所制。因此我人应时时先自反省,能如此就化嗔心为一种鞭策自己的原动力。
从前有一位南阳太守刘宽,是一位资质仁厚心地谨直的人,每晨早起斋戒沐浴,祈祷国泰民安,在上朝之前通常是要吃一顿早餐的,有一次侍婢端上汤菜,一不小心失手把汤酒倒了刘宽的朝衣上,侍婢害怕万分,可是刘宽一点都不动怒,祗是慢慢地说:「谁也是免不了大意失手的,你不必惊慌,是不是烫了手啊?请你另外拿一件衣服来给我换吧。」污损了朝衣而一点不介意,对于下人反用温和的言语安慰,这是一般人所作不到的,刘宽的美德便是转变嗔恚化为内心的一种至高的修养境界。
日本德川时代一个著名的故事:某日外面下著大雪,真壁平四郎陪同他的主人伊达候到外面去,他看见主人穿的鞋一定是塞冷,想拿这鞋用自己的肌肉来把它温暖一下再给主人穿用,可是主人伊达候误会了,以为他要把鞋子拿去穿,一怒之下拿起鞋子向平四郎打去。本来是对主人的一片忠心,结果反遭到委屈,真是满心冤枉无处可诉,当时平四即极力忍耐,到了睌上便不辞而别了。平四郎想:「以俗缘的名分,我是他的臣下,今天的怨恨自然不能报复,祗有自己出了家才有报复的机会,因为尽管他身为宰相,还要比高尚僧位略逊一筹啊!他日我要在他面前,好好教化他一番。」于是平四郎下了决心就出了家做了和尚。
他把嗔恚怒火向自己身上发展,刻苦自励修持佛道,果然后来赢得了禅师的荣位。他被任命到伊达候菩提寺和松岛瑞严寺去当住持。有一天伊达候到寺里去参拜,问和尚寺中可有什么宝物?那和尚便拿出了一只鞋子给他看,他真是一头雾水莫明其妙,和尚也就是平四郎便缓缓地说:「这一宝物正是殿下的鞋子!记得我在俗时,是殿下的一位家臣,殿下可记得吗?我就是真壁平四郎!某日天下大雪,我怀揣著这只鞋目的是要为殿下取暖,不想殿下误会了我,我受殿下以鞋打我的责罚以后,感到自惭不已无地自容,所以才出了家做了和尚。昼夜不息的精进修业的结果,才有了今天的这番荣誉。说起来还是由于殿下打我的因缘,造成了我发愤向上的动机,故此我把这只鞋作为我的恩人,看作寺宝的收藏起来啊!」伊达候听了满面羞愧,便当面向和尚谢罪不止。
从这故事看,平四郎一时的嗔恚,并未使他内心盲目,并且深深的自觉而把嗔心内敛,作为激励自己的资料,实在是有很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嗔心一起,就要在观世音菩萨像前虔诚参拜,诵念圣号,转而鞭策自己,以大勇猛心代替嗔心而向前精进不息!
现在说到三毒中的第三种,就是「愚痴」。
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愚痴就是不智慧,不明白道理,也就是昧于因果。要知我人的生活,常有一种用肉眼所观察不到的宿命和运命的作用。愚昧的人对于过去之因和现在之果不能有所觉悟,所以耽于安逸,迷于欢乐,这是安心立命上的大障碍。本来人们的因果是并不相同的,人人不能是同一个因果,因此产生对他人有什么因果报应和我完全无关的心理,这样不自觉悟的人是世间的愚痴凡夫。比方某人做了科长,我也想做科长别人有美丽衣服我也想做一件新的,这都是人的愚痴行为。我们被虚荣心所驱使,毕竟是未能把握住实在的人生观。
诚然,人是容易被那颗意马心猿的心所驱使的。人若有了愚痴之心,就不能看透三世的因果,像天空有了阴云遮蔽了阳光,自然不了解报应的道理。既是如此,便完全忽视了佛道,对人时生嫉妒,对事恣意放肆。古人说:「唯君子能畏天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人如对事无有敬畏,皆因昧于因果,即陷入了放肆邪癖的思想之中。因此圣凡之间的分别,完全基于愚痴与否。
总之人间的邪见正如浓密的阴云遮住了明朗的天日,所以在贪嗔痴种种我执和我见的束缚下,人往往不明因果,愚昧向矛盾的痛苦中打转,而丧失了本性。所以必须要破除我执情识的牵累,自己的心丝毫不起波澜,悠悠地走向真如的境界。那便不会作名利的刍狗,更不为愚痴而失意,而以自觉洞见万有的实相,渡过浩翰的人生苦海。
我们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以观音的智慧可勘破一切执著和迷惑,使我们远离愚痴,避免毒害,而能保持洁白的人生,做个堂堂皇皇的大丈夫。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释义:无尽意菩萨!观世音菩萨有这样广大的威神力量,给予人们以莫大的利益,因此众生应当常常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
注解:「饶益」利益一切众生,使之丰盈满足。
「心念」对于所处之境遇,专注不忘,忆持不失。广五蕴论说:「云何念?谓于惯习事,心不忘失,明记为性。惯习事者,谓曾所习事,兴不散乱,所依为业。」唯识论说:「云何为念?于曾习境,念心明记为性。」遗教经说:「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是知持名须恒,勿稍间断,念久功纯,不念而念,就可以和菩萨念众生的心互为相应。
讲话:这一段是总结以上所说的三毒而说的。以前说过的外面来的七难是小难,现在说的内在生起的三毒才是大难。
观世音菩萨饶益一切众生,有那样伟大的力量,能使众生远离淫欲、嗔恚、愚痴,把这个「三毒」的大难化为人间的三德,即是将淫欲转化为慈悲,嗔恚转化作勇猛,愚痴转成了智慧。而以这个慈悲、勇猛、智慧的力量去饶益更多的众生,这就是菩萨对我们的恩惠和感化,我们切不可忘记,我们要朝这个目标去努力!
如果人人做到了化三毒为三德,自然这世界也就化为了佛的光明境界。我们不但对已死的佛要恭敬礼拜,更应对现世的活佛高僧恭敬礼拜。「观音经」不仅说明了未来的往生与死后的幸福,更著重的是现世生活如何改善而符合真理!所以这经文的特色是要使我人离却现世的痛苦,享得未来的佛果。我们怎能不心诚悦服衷心感激呢?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
释义:如果有女人,想要生男孩子,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许下了心愿,就会生出很有福气道德并且聪明智慧的男孩子来。想要生女孩子的话,同样向观世音菩萨礼拜供养许下了心愿,就会生下了一个端正貌好的女孩子来。由于种植宿世的善根,所以能得受众人的敬爱啊!无尽意菩萨!观世音菩萨是有如此的力量啊!
注解:「礼拜」梵语和南,或作那模悉羯罗,是恭敬之意,表现于身相。西域记说:「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手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据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礼拜是指的五体投地。
「供养」是进供资养之义。以华、香、灯、涂、果实、饮食、资财等奉献三尊,是为财供养。依大圣的言教,如教行持,以三藏的真诠,利乐群生,是为法供养。
「福德智慧」财宝充溢,善法化世,故曰福德。善知世谛,抉择事理,故曰智慧。有智而无福,则位卑而财贫;有福而无智,则识庸而见浅。智与福弥合则财位高深,名闻远播。求子众生,一定是望诞生贵子,菩萨以往昔所得福智余荫加被,故能令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便生福德智慧之男。又菩萨以福智二德庄严法身,初发心时,修六度万行,具足福德,能显法身,谓之福德庄严。修习正智,净尽无明,能显法身,谓之智慧庄严。涅槃经说:「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种庄严者,则知佛性。」
「端正有相」内政立身,幽娴贞静,曰端正;外形柔顺,和霭庄重,曰有相。
「宿植德本」宿世所植之功德善根。
「爱敬」羡慕尊敬之义。楞严经说:「十二者融形后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令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讲话:我们在念唱观世音菩萨的时候,决不可混入丝毫的邪念。有些人吝于布施而志愿发财,杀了人希望免罪,作了贼怕警察发觉或是其他如通奸、伪造、诬告、伤害、贪污、渎职、恐吓等等罪恶,为了防止他人发觉而去到观音菩萨像前请愿,这样的做法菩萨是不会保佑他赐以利益的。我们企图和观音菩萨感通连系,先须使我人之心直接与之感通连系方可。设若我们真心乞愿,一片至诚,那么即使过去犯了罪过,观世音菩萨也会给与救助的。所谓真心感动天地,三毒的烦恼可以化为三德的光明。在这种光明笼罩之下,即可满足以下两种的乞求,这就是二求愿的一章。
最先是说,若有女人的一段,是先以女人为中心,妇人的第一任务即是生育子女,关于这一章是完全讲的胎教。子女的教育实在也先该注意在胎中的教育。
在表面上的解释观世音菩萨可以随意送与福德圆满端正美貌的男女小孩,而实际上子女的好与坏,完全是由于自己的一心。须知宗教不仅仅是智慧的一方面,在与智慧的同时还要注重慈悲。情意兼备的女人在治理家庭方面非常得体,对于胎教也很完善。还有些没有子女的妇人,是因为因缘所限,感觉异常寂寞,取来亲戚的子弟养育,以尽到作母亲的最高义务。但有时与子女的关系好坏,也是为因缘所限,不能尽如自己的理想;于是也要依赖信仰观音菩萨来治心,以防止邪见的侵入。
儿童往往是多变的,故日本人有一句俗话:「三个小孩有一百个灵魂」就是这个意思。母亲养育儿童,首先要为儿童打定基础,当儿童尚未出世在胎内之时做母亲的就要特别注意。儿童的教育有先天后天之分,真正的根本教育是在母亲的本身教育,这也就是先天教育;以后上学校读书的学校教育是在知识上的补充给与,属于后天教育。因此可见母亲对子女的感化力是非常重大。古时候孟母三迁,目的是要转移环境,使孟子能专心读书,而不流于嬉逸,这是孟母要把孟子教育好的苦心,一共迁居了三次才找到了合适居住的环境,母亲的心是多么伟大!其实何止孟母如此,天下的父母莫不如此,谁不希望儿女好,儿女快些长大,能得成功?即使是不成样的父母都希望生育出像样的儿女,这正是人的天性和至情。也就是人的伟大地方。凡是人就应当发挥人的本性,做母亲的就应当为教育子女而努力。所以儿女在母胎里怀胎十月的事,一点都不可疏忽。
母亲在生育子女之前,乞祷生出一个好的子女,这是人的感情自然底流露。这一种感情日夜不断的希望与祈求,渐渐醇化了起来而不是一种呆板的存在了,那时便开始与佛菩萨互为相结连系起来,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感应。观世音菩萨可以直接听到孕妇心灵醇化的乞求,因此就授与了福德智慧兼备的男孩,这现象若以另一面考察其因,实即自己的心发挥了真诚的母性爱的最高极致。由此便知在胎内时就下了一番注意教养的准备功夫,当然可以生出良好可爱的儿童,是至为明显的道理。
女性的贤和不贤,不但是和教育子弟的成就有关,同时也是在一家之中引起圆满的或不和的因素。一休和尚曾说:「女人是世上最尊贵的,释迦孔子都是女人所生。」释尊也说出了推崇妇人的话语:「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按整段经文解释,观音菩萨应众人的请求,求男得男求女得女,但在另一面的解释,仍然不外是依据了信仰观音菩萨得到身心调和,使夫妇男女得以安心立命,开始和天地大道和合,而得以生男育女,但有时求男反而得女,求女反而得男,这也是天地自然的应报,却不是人力所能强求的。无论如何菩萨既授我们以子女,总是合于我们希望的结晶,也应当以慈悲心肠去接受。
本段经文亦可解释为我人依从观世音菩萨,先须调养美好的心性使身体壮健,使无子的得子无女的得女,那么若是生下男孩一定是福德智慧全然皆备,女孩一定是容貌秀丽心地和善,因为这都是宿世所种下了的德行才受到如此的福报,赢得众人的赞美和敬爱。
结语是「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力有多种,在此所指的是菩萨的妙智之力,这大慈大悲的妙智之力,即是观世音菩萨所具有的力量,世上一切之物在此一金刚不坏之力下没有不被屈服的,这和孟子所说的「仁者无敌」是同一的道理。观世音菩萨用了这样的伟大誓愿力量来摄持众生,又如何不使我人尊敬和感动啊!
至于德本,乃是善根功德的母胎;宿植德本,归宿于一个「信」字。我们倘能一心建立信仰,那么一切善根功德都由此发生。因此妇人的第一个责任,就是要注意到胎教的健全。可见生活的根干是包含在这一个「信」字当中。做母亲的相信她的责任,注意到胎教的重要,在怀孕的时候,决不可和邻居吵架,或是随便发怒,不然的话,儿童在胎里受了不良的影响,生出来就不会是好的儿童。反过来说,儿童在胎里不曾受到一点刺激,做母亲的也每日在愉快的气氛下过活,那么生出来的儿童一定是善良和平的。所以儿童的善恶多半由母亲的秉性决定,母亲的心情自然会给儿童以相当的感应。
根据这一意义,当然这中间还要看父母前世的因果,而有今生子女好坏的报应。宿植德本是宿世的善业,显现于现世成为德本而能使人起爱敬之心。换句话说,「宿植德本」是从生前的过去善因,成为现在的善果。所以做母亲的心理正常行为端正,不单是胎内之教而已,根据遗传学的说法,他日所生的小孩肉体和精神上都有重大的影响。故能生出有福德智慧的男孩,端正有相的女孩了。因为女孩子姿容方面比较男的来得重要,故在男的方面略去端正有相,只说是福德智慧;女的方面略去福德智慧,只说是端正有相,其实福德智慧是指的心,端正有相是指的身,两者是同等的重要,也是男女都应齐备而后方为理想的。
福是有形的幸事,德是无形的心行。在世间上,有的是有福而少德的人,虽然有很多金的钱,但还是令人讨厌,有德而无福的人,虽然是很正直,但还是有很多的不幸。现在希望固然是有福有德,但同时还要有智慧,就是有钱有德还要加上有人望。端正有相,端正是指端庄娴淑,这是说行为上的限制,有优良的表现,有相是说美好可爱的姿容。玉耶经说:「女人容貌端正者不名美人,唯心行端正,受人爱敬者,名为美人」,因此真正的美人,最重要的是求心术的端正,有著良好的心行。
这里,举出几个求观音菩萨而得子女的实际事述:
转劫论说:「宋朝时有名翟楫的人,时常绘画大士圣缘,虔诚向大士祈祷乞求子息,有一天,他的妻子梦见了一个穿白衣服的老婆婆,送给她一个男孩,她欢喜地要用手去接,忽然有一匹牛横隔在当中。醒来以后生下了一个小孩,但不久就夭折了。翟楫便去到庙中向和尚求教,和尚告诉他说:「你应当禁食牛肉」。于是他起誓合家戒食牛肉。并且在乡里修建了一座桥。后来她的妻子有了孕,又梦见以前的老婆婆给他送了一个男孩,她接过了手,一醒立即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叫桥。翟楫寿享九十三岁,他孩子登枓及第的时候,他还活著。
柳崖外编说:「冯京如做了西宁地方观察使的官位,那时刚好四民作乱,政府便派军队去讨伐。当时官兵获得全胜,带兵的官长正准备杀尽所有随同作乱的人,冯京如却请求不要乱杀无辜,愿以全家性命财产作保,于是后来仅杀了为首作乱的几个人。一天晚上冯京如梦见观音大士莅临,用锦绣包一男孩说:『把他赐给你吧!』冯京士想接过来时,发现有一匹牛在当中阻隔著。大士说:『你们全家应当戒食牛肉』,自此冯京如一家不吃牛肉,后来果然获一麟儿名冯云骕,日后作到了给谏的官职。」
冥祥记说:「晋时孙道德,是益州地方的人。信奉道教。年已过了五十还没有儿女,他的住宅接近佛堂精舍,某日有一个沙门对他说:『你要想求得儿女,应常以主心礼诵观世音经,就可以有显应的希望。』从此孙道德就停止信奉道教,而专心归依观世音菩萨。过了几天,即有梦兆感应。他的妻子遂有了身孕,后来果然生下一个福德俱备的男孩。」
又载:「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居士叫卞悦之,是济阴地方的人。他向朝廷请求到潮沟地方去住。到了五十岁的时候,膝下尚无子息,他的妻子就怂恿他纳了一个妾侍,可是还是没有生育。正是失望的时候,有人指点他应恭敬诵念观音经可望感应,于是他不但持诵观音经还印了观音经送传流通一千次之多,他的妾侍后来怀了孕,生下一个极为可爱的男孩子。」
灵应经说:「有一个叫华敦的人,他妻十九年没有生育,便向观音大士哭泣哀祷,因为十分虔诚的缘故,就梦见大士手上抱了一男一女给她,对她说;『我怜悯你的虔诚,所以始你一男一女。』第二年她果生下了一个男孩,再隔一年又生下了一个女孩。」
又载:「逊清福建泉州地方,有一个知府萧玉堂,是湖南湘乡人。年龄已超逾四十大关。还是没有半个子女,他便一心向观音大士祷告。到了一天睌上,他和他的夫人都作了一个相同的梦,梦见有一位长须的,穿著青袍的官人,头顶上顶著观音骑著一只老虎,跃登到他们的床上,一下子梦惊醒了,就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不是别人,就是全国知名道行高超,不久之前在大陆圆寂的虚云老和尚。」
【「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释义:如果有任何人,能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的话,他的功劳不会白费的。所以众生,都应该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
注解:「福不唐捐」若能敬礼,必得其福,无有虚费之意。
「受持」受,领受之意,持是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是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法华经法师品所说:「一、受持法师,忆持而不忘者。二、读经法师,正心端坐,目睹经口宣句读者。三、诵经法师,习读既熟,不对文自然能诵者。四、解说法师,解说文句而授人者。五、书写法师,书写经文而广流布于世者。」
讲话:这里所指示的是转祸为福的人生大道。把前面所说的七难转为七福,三毒化为三德,满足二求之愿,都是依赖著自己的信力,确立生出如许功德的自觉。
所有生育善或子恶子以及自己所生的善根功德或者与之相反,一切都是心的作用。如果众生能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的话,决不会白白化费了功夫,即是所谓「福不唐捐」了。唐字是空的意思,捐字是舍弃的意思,按字义「唐捐」是指的空舍妄费的意思。
在身、口、意三业的功德来说,唱名是口业,念心是身、口、意三业的总持。恭敬礼拜就是身体力行,即是念心,口唱以及用身体作恭敬的礼拜。礼拜在佛教上分为七种,此处指的是平等实相的礼拜。平等是一视同仁,实相是真实的姿态,就是说对佛菩萨要一心崇向的礼拜,也就是要超越了彼我观念的礼拜,那么便是愿望和信心合为一体的心情,不妨说是愿心一如。简单的说,就是精神与肉体的合而为一。
往往有人认为佛教是偶像崇拜,横加轻蔑,可是如果彻底了解真正平等实相的礼拜,就不会说那是在崇拜偶像。纵令所崇拜的佛是石头作的还是金属雕塑,短少了手抑或缺少了鼻都没有什么关系的,因为站在平等实相的见地看,一切无不是佛。即或面前不过一张纸像,也可以认为是绝灭了彼我和对象的活著的佛──亦即观世音菩萨的显现。因此说,佛教中的礼拜是神圣而微妙,但却是以身实行的礼拜,而非崇拜偶像的礼拜。
我人倘如做到以身礼拜,以口称名,以意念观世音菩萨,那么三业具足,必然能够感应观世音菩萨授予许多的利益和功德;这种道理,并不限于佛,即在人与人间,如果对方是诚心诚意地来求我们帮忙,我们自不便加以无理的拒绝,这个诚心的力量是太重要了。这一种发酵的酵母之力,即是观世音菩萨,这一力量包括了宇宙法界一切的伟大力量,我们若以诚心与之相结,自然享有到无穷无尽的大利益了。释尊要众生率先受持观音菩萨的名号,意义便在于此。下面录的是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的福报灵异:
福报录说:「杭州徐文敬公,身居台鼎,福慧双修。平时喜欢和人讲三教圣贤事迹。刊刻敬信录等书,教人为善。太夫人每日诵念观世音圣号千声,喜欢谈论因果报应等故事。家里的人环绕听讲而不倦怠。她并翻印玉历钞传,劝人改过向善。每遇到了荒年,捐款周济亲族,并不望报谢。因此他的大公子徐本官拜东阁大学士,二公子杞官至甘肃巡抚。长孙以恒官为侍郎,二孙景熹,官盐法道。还有曾孙们都中了科举。
高僧传说:「晋中山地方有一个姓名帛法桥的人,年少时喜欢诵经,可是声音不畅似有阻塞,于是他绝食忏悔达七日七夜之久,其间虔诚敬向观世音菩萨礼拜祈求,希望显应庇佑他。同学们看他不吃不睡实在太苦了,都苦苦加以相劝,可是他发誓不改初衷,这样到了第七日时候内觉得松快了起来,于是用水漱口,他说:「菩萨终于佑护我了。」便又诵念三契经,声达三里之远,远近的人都很惊讶,人畜都来观听,以后他又诵经五十多万言,昼夜不停,声音哀婉通神,一直到了九十岁,声音都不改变。」
【「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否?」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释义:「无尽意菩萨!如果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的名号,一直到他死的时候都那么热心的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那么依你的眼光看来,这个善男子或是善女人的功德是多呢?还是少呢?」
无尽意恭敬回答说:「那个功德太多了!世尊!」
释尊随后又问:「如果再有人,一生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来礼拜供养,或者不是这样,只是一时的礼拜供养而已,那么这前后两个人──一生受持礼拜供养和一时礼拜供养的人和先前所说终身礼拜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的功德完全相等,没有一点两样。这种功德,在百千万亿劫的漫长时间中,是没有穷尽的。无尽意菩萨!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是有著这样无量无边的福德的啊!」
注解:「亿恒河沙」亿有四种:一、十万为亿。二、百万为亿。三、千万为亿。四、万万为亿。智论十万为亿。瑜珈显扬百万为亿。华严千万为亿。恒河沙,喻数之多也。智论说:「问曰:如阎浮提中种种大河,亦有过于恒河者,何以常言恒河等等?答曰:恒河沙多,余河不尔。复次恒河是佛生处,游行处,弟子眼见,故以为喻……是四河中,恒河最大。四远诸人经书,皆以恒河为福德吉河,若入中洗者,诸罪垢恶,皆悉除尽,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识知,故以恒河沙为喻。复次余河名字屡转,此恒河世世不转,以是故以恒河为喻,不取余河。」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东南流入孟加拉湾,全长一六八○哩。河口水道分歧,形成一大三角洲。言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者,举福田之多也。
「尽形」即是尽形寿之意,极言时节之长。尽形供养是终一生供养,四事供养,咸皆具足,极言种子之多。四事供养,即是饮食、衣服、卧具、医药。
「正等无异」昔有阿那律陀以一稗米饭供养辟支佛陀,获九十劫如意之报,况恒河沙菩萨尽形以四事供养,当然功德甚多。但何以持一名能胜多名,一时恭敬而胜于尽寿,些须供养,而胜于四事供养?因六十二亿法王子,以权、实、智教化众生,虽各各不同,皆不离法界海慧。持名祗是音声,声音即是一真法界。当我人未达一真,即妄存一多的分别,既达一真,则一亦法界,多亦法界,一不为少,多不为多。我人当由闻性圆明,不由声而起知见。观音既得圆通本根,则其身心微妙,周遍法界,一身能现无量身,无量身能以一身摄。于是一多互融,自他平等,所以能令持一名号,与彼众多无异,其所得之福亦是正等无异。玄赞引论谓;「彼福德平等有二义:一者信力,二者毕竟力。信力亦有二义!一求我身如观音,毕竟信故;谓求我六十二亿恒河沙佛(佛都是等觉地菩萨)身与观音,信心无异。所求圣数虽有多少,但功德无别,因心等故。二者于彼生恭敬心,如彼功德,我亦毕竟得故;谓如彼观音,久已成佛,故智慧功德,我六十二亿恒沙佛毕竟得此诸佛功德;信佛菩萨功德不异故,第二毕竟知者,决定知法界故,此由观音已得毕竟知法界故与佛无异。能证法界平等无二,故成福等。法界即法性,入初地菩萨能证一切佛菩萨等平等身故。平等身者,谓真如法身。况十地满?是故受持观世音名,与六十二亿恒河沙佛功德无别。」楞严经说:「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世尊!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故。」
「劫」,梵语劫簸汉译「大时」,表示时间以通常年月不能计算。大论云:「佛以譬喻说劫义:四十里石山,有长寿人,百岁以来,以细软衣拂拭,此大石尽,而劫未尽。」
「无量无边」,无量是无有方法可以譬类得知其数之多也,无边是广大无有边际。
讲话:这一条是说明了一多不二,念劫融即色心一如的原理。明显地说就是以多和少作为比较,归结是说明多少一如的原理。古谚说:「贫者一盏灯,富者万盏灯。」就是这个道理。
按经文来说:「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其中六字是代表地、水、火、风、空、识的六大。二亿是代表身体与心,因此举出来六十二亿这个数目。
由事实来解释,在印度恒河的沙数有六十二亿之多的菩萨名号,如地藏、普贤、势至、弥勒等诸菩萨很多很多,佛问无尽意菩萨:「像这许多的菩萨,你如果称诵他们的名号,并且要尽你的形寿来供养他们饮食、衣服、卧具和医药等物,终生不渝的去作,你的意思是怎么样呢?像这样施行供养的善男子和善女人的功德是不是多呢?他们的结果又将如何?」这是事实上的解释──佛陀这般盘问无尽意菩萨。
然而理论上的解释,祗要虚心向道真诚归依观世音菩萨,即使是没有一文,其体念观, 音菩萨的心,尤其念念精进的精神是非常宝贵了。但如果拿来和百万长者对诸菩萨供养百万元之多作一比较,谁为可贵呢?不用说贫者的一盏灯的功德只要出于至诚,那么也就和百万元的施舍,其功德并没有什么不同。
无尽意菩萨明了佛意,只要归依观世音菩萨,发心供养,即使是一文的供养,其功德是很大的。所以无尽意菩萨回答说:「甚多!」
佛陀又说:「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劫,不可穷尽。」
前面所说四事供养功德很大,可是现在有人并未持有何物,只要他是专心称名礼拜,那么两者的功德完全相等,按时间来说前者是尽形寿终其生命供养诸位菩萨,后者则是一时或一念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而其福报却并没有什么两样,不仅这样,其时间且可继续到百千亿劫不可穷尽,这是说称诵观世音菩萨名号有这么样无尽的功德和无限的好处。可见观世音菩萨的威神力量的广大,以及其名号中所含的力量的圆满,可以回向我们使我们因而得救。
所谓六十二亿,极言福田功德之多,前所述之尽形寿由时间上讲是意味著时间之长。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四事具足,是意味著供养内容的多种多样。
约而言之,对于众多菩萨奉献了众多的物品,长期供养所得的功德,和在一时一瞬之间单独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所得功德,都是全然相等,此即是比较上的对照;因此说明之礼拜供养功德是不分多或少,更者,即此一点的礼拜供养,亦足以证明了观音菩萨是如何值得我人感激和供奉!
观世音菩萨可说是法界全体普遍的觉体,在此法界内万有一切的现象,都是自观世音菩萨的本体发射出来的。不妨肯定作一断语:六十二亿恒河沙数菩萨乃至几千万亿兆的佛菩萨都是观音菩萨的化身。
不论信仰的是什么,一切的信仰都是专念向一,如果心念四散,这也信那也信,就不是真正的信仰,也不成为信仰,其结果更将一事无成。
从前有两人,一人信仰多神,袋子里装满了各种神仙的名号以及光怪陵离的符咒;一人却只是恭敬信仰观世音菩萨,他的袋子里也单单放著观音的名号。有一天两人一起出外经商,到了山里,黄昏日落,冷不防跳出了一个强盗,迫令他们把包袱行李全部留下,他们哪里肯依,便向前逃走,强盗大怒提刀追赶,两人不管山路崎岖拼了命的逃呀逃的,渐渐逃出了强盗的圈子,走到了人烟稠密的地方,于是放下心来,留神检查一下,那位信多神的人却被砍伤了,而只信观音的人一点伤痕都没有。信多神的人不服气地自言自语说:「我的信心不亚于他,且看我袋子里的神仙也比他多还有各种的符咒,怎么众多的神一点也不给我保护啊!」
正是满腹牢骚之际,他袋子里的神仙忽然说起话来:「真对不起!不是不想帮你的忙,但你袋子里神仙太多了,如果哪一位神仙在其他神仙之前来保护你,那对其他的神仙是失礼的事?所以当你危难之时,我们请天帝来救你,他却推请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又推请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又转请北斗星君,这样彼此推让的时候,你就被强盗砍伤了。至于那个没有受伤的人,因为他袋子里祗有一尊观世音菩萨,所以菩萨很快就救了他。」
以上一段趣话,寓意即是要我们的信仰专一,而后方得所求。
世间上有许多人犯了信了这个又信那个的毛病,比如信了福德正神,又去拜观音地藏,结果是信心不专,一切都不灵应。信心不是和买东西一样,这家商店的货物太贵,再到另外一家商店。信仰佛菩萨,是应由内心里以诚心去相信,一经归依,就要终生守护不变,决不可把心移向各方。所以说信多菩萨不如信一观世音菩萨。因此只要我们有真正不移的信心,则其善果虽是经过了百千万亿的长久年月也是不能穷尽的。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释意:无尽意菩萨对佛说:「世尊!请问观世音菩萨是怎样来到这个娑婆世界?是怎样现身而为众生演说妙法的?他度众生的方便之力,究竟又是怎么样的?」
注解:「娑婆世界」娑婆,唐译索诃,堪忍之义。悲华经说:「云何名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名忍土。」法华玄赞云:「梵云索诃此云堪忍。诸菩萨等行利乐时,多诸怨嫉众苦逼恼,堪劳倦而忍受故,因以为名。」
「方便」梵语伛和,应物施权,观机设教,以巧妙之言辞,随类之身形,度脱一切众生也。法华文句说:「方者方法也,便者用也。法有方圆,用有美会;三权是矩是方,一实是规是圆。若智诣于矩,则善用偏法,迳会众生;若智诣于规,则善用圆法,迳会众生。」大集云:「能调众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
讲话:这一章是无尽意菩萨当此机会向佛陀请示菩萨游化娑婆世界的根由。他请问的三件事:第一云何游此属于身业,其次为众生说法属于口业,第三方便之力属于意业。
无尽意菩萨质问的便是观世音菩萨身口意三业的方便。释尊就此普门示现的三十三身回答最初的三身应现。
现在,就观世音菩萨应众生的种种境遇使之引入正途而来到这难住的娑婆世界一游的事来说,这是「身业」。「娑婆」国土是一种互相忍耐的世界,是必须舍弃我慢我执才能生存的世界。大家都知道只要我人能彻底除去我慢我执,那么当下娑婆就会成为净土的。现世即是净土,极乐净土不必定是在西方十万亿土的彼岸而存在。只要是佛心净化,则此世界化为佛土即成为极乐。
孔子说:「七十从心所欲不逾距」这便是一种使娑婆世界成为寂光净土的境涯。可是世间的诸多众生大都不能达到这种境涯。很多的人以此世为苦之世界,所谓四苦八苦的可厌世界。观世音菩萨的现身,是为的拔苦与乐,如以下所说的三十三种身的业报,应当以何种方法为众生说法,这是「口业」说法。无尽意菩萨于此也一并加以质问。
所谓四苦即是生老病死;八苦即是在四苦之上再加上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盛苦和求不得苦四种。
第一是「生苦」从母胎呱呱堕地以后,在世间生活一切的痛苦。第二是「老苦」经过风霜雨露,由于岁月无情以致黑发变白、眼力衰退、腰酸背痛,老态龙钟。第三是「病苦」人生都免不了病,俗语说人是四百四种的病机器,病是任何人都讨厌的。第四是「死苦」任何达官贵人以及富甲天下最后都逃不了这恐怖的一关!是凡夫最感痛苦的一种。
「八苦」在四苦以外先说「爱别离苦」,一个人和自己敬爱的父母兄姊或爱妻爱子或亲朋好友分别都是十分痛苦的事,所谓「生离常戚戚」便是。其次「怨憎会苦」,和不喜欢的人或仇人见面,自然也是令心里痛苦的事。第三「五阴盛苦」五阴是肉体上精神上所盛行活动的痛苦,如口说多了话说错了便招来是非的痛苦招致失败,所谓祸从口出。第四「求不得苦」所希求的诸如财产、地位、名誉、学问、健康种种都不能如愿以偿,便会感到无比的痛苦。试看人生是充满了如此繁多的痛苦,是多么的需要安慰,需要解脱!
观世音菩萨究竟是如何来到娑婆世界救度呢?无尽意菩萨是以代表八万会座的大众向佛请问,请佛说明观世音菩萨的身口意三业实际活动的情形。
方便在法华文句中有三种意义:第一、方是法,便是用,随顺众生的心意用种种的方法来教示他。第二、方便是门,以这个方便而能引入佛门之义,或是随众生意,或是随自己意,以种种方便示教众生。第三、方是秘,便是妙,不敢猜测他意,照自己的意思说法而令他人得到益处,随他的意,随自己的意,或是两者兼用,用这样的方法济度众生,皆是方便之力。观世音菩萨是用了什么样的方便法门到世界上来度化众生的?释尊的答覆是:「观世音菩萨以现三十三身,十九说法的方便法门,来教示众生。这十九说法即是包括在三十三身之内。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释义:佛对无尽意菩萨说:「善男子!如果在娑婆世界上,有众生应该由佛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显现佛身来为他说法。
注解:「国土」焚语富罗,为一切有情所居之处;有四种不同国土。一、凡圣同居土,为人、天、声闻、缘觉等同居之国土。此土有净秽二种:如极乐世界,其中众生具有三毒之思,但无三恶之名,果报严净,名同居净土。如娑婆世界,三恶四趣,荆棘丘陵,名同居秽土。二、方便有余土,为断见思惑,证偏空理,脱离三界生死之人所居之国土。以善权法,断见思惑,故曰方便;尘沙无明之惑未尽,故曰有余。三、实报无障碍土,为断一分无明,证一分中道的菩萨所居之国土。行真实之法,感得胜报,色心不相妨碍,故曰实报无障碍土。四、常寂光土,为诸佛如来所居之国土。常者法身,本在常位之体,寂者解脱,一切诸相永寂;光者般若,乃是诸相之智慧。今所指之国土即是凡圣同居之娑婆秽土。菩萨修因,志在成佛,故观音菩萨现出极果之身,随其所应,而为之说法。楞严云:「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佛身」可以分三种说法:一、法身。二、报身。三、应化身。这里所说的佛身,是指为众生的根机而应现的应身。先说明法身,是把宇宙真理的人格化,普及于无穷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没有地方不遍,没有时间所限,即是毗庐遮那佛的法身。毗庐遮那是遍一切处之义,因取喻太阳光除闇遍明,所以又称大日如来。其次说报身,是体得宇宙的真理者,与宇宙的真理是一而非二,立于大觉之境。从空间来讲,遍满十方,称为无碍光;从时间来讲,证得永恒的生命,是为无量寿。具有无量光和无量寿的,即和阿弥陀如来同体。最后说应身,是为了悲愍浊世的众生,应现到这个娑婆世界上来,像降诞,出家,修行,成道,说法的释迦如来一样。无论那一尊佛,佛具有此三身,三身即一,是不可以区别的。
讲话:佛身乃是三种圣身的一种,即是在佛身、缘觉身、声闻身中的佛身。如果有的人应以佛身得度的场合,那么观世音菩萨就现出佛身来为他说法使他得度。我们不妨这样看,在我们的世界说法度化众生的释尊,也是观世音菩萨的示现。我们以观世音菩萨作为宇宙的真理,慈悲的权化,而释尊的出现是显现宇宙的真理,慈悲的权化。关于这一点我们说释迦是观世音,观世音即是释迦,是没有什么妨碍的。
所谓佛身实在并非指已死的人说的,而是指的那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佛身既然是分为法身、报身、应化身三身,如此法身而论就叫做觉行圆满的本体,报身就是智德圆满的身体,应身就是自在应用的表现,合起来即是理、智、用;也就是法身即是理体,报身即是智德,应身即是作用,这是佛的三身。归结起来不外是一身多彩的显现,其根干原本为一。三身即是一身。或者把它看为本体与现象,平等与差别。一般不明此理的人常把佛身解释成为与死人同一意义。
观世音菩萨是根据众生智慧的高下,现出种种之身而为说法,即是应其身而来济度,我们可解释为应身。举例说:释尊即是观世音菩萨以显现为应身佛而来济度众生的,也可以说释尊是观音的活现了。因此释迦牟尼佛告无尽意菩萨说:「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成佛是最上乘,如果对方的人诚心信仰,其心改变为佛心,那么观世音菩萨就现出佛身而教化使他成佛。佛以下有许多低段程度的形象,不论是那一种形象,观世音菩萨都一一按照对方的对象之不同,依次给与适当的教化。观世音菩萨以教化众生为最大的宏愿,自佛身以下应现三十三种之身,以显示对于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的教化。这是何等的威仪,何等的慈悲!其实所谓三十与四十等原不必限定数字,总之,用了种种方便法门,应对方的不同,而给与极易或极难、极深或极浅的说法,务求契合其机;但菩萨应乎说法的现场身份是有种种不同,教化的方法也是因人而异,可是所持的慈悲教化之心则只有一个。别无另外的心。
【应以辟支佛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
释义:如果有众生应该由辟支佛身才能得度,观世音菩萨就显现辟支佛身来为他说法。
注解:「辟支佛」全名是辟支迦佛陀,又作钵罗旃迦佛陀,旧译缘觉,新译独觉。楞严三十二应将此分为独觉缘觉二种。在佛未出世以前或在佛未传教的地方,厌喧乐静,独处深山,修加行满,无师友教,因观生死因缘的道理而悟这的人叫做独觉。独觉有麟角喻与部行二种:独身而无伴侣,如麟只有一角,叫麟角喻;有伴侣而同一独悟者为部行。其次是秉承佛十二因缘,观缘悟道的人,是为缘觉。在独觉中能够体得部份的宇宙真理,如希腊的哲人,中国的圣人都可以算在辟支佛位中。现在所说的辟支佛当然是指缘觉。可是缘觉当中,也有缘觉的缘觉,缘觉的声闻两种分别。缘觉的缘觉,是没有受释尊之教,而能观察生死因缘的道理而悟入的。至于缘觉的声闻,就必须是遇释尊的出世,听闻生死十二因缘才能悟入的。
十二因缘,亦名十二缘起,即众生涉三世而轮回六道之次弟缘起。1、无明,迷内外之愚痴,谓于本性无所了明,非梦然无明,乃是违理强觉之谓。是谓无始之烦恼。2、行,依过去无明之惑;而作的善恶等行业。以上二种是过去的因。3、识,谓依过去惑业而受现世胞胎之六识身。4、名色,谓在胎中身心渐发育。名即受想行识,色即色蕴。5、六入,即六根具足,将出胎之位。6、触,触即六触,是人在二三岁时,六根能照了事物,而尚未识别苦乐,但欲触物之位。7、受,是人在六七岁以后,渐渐能受事物的苦乐欣戚。以上五种都是现在果。8、爱,是人在十四五岁以后,生出种种强盛的爱欲,而尚未知道追求之位。9、取,是成人以后,爱欲愈盛,驰驱诸种境遇,取求其所欲之位。10、有,是依爱取的烦恼,作出种种之业,受当来之果。以上三种是现在因。11、生,是依现在惑业之因,到未来受生之位。12、老死,因为有生,故渐渐到了衰变终殁,老死之果。以上二种是未来果。这十二因缘在六道轮回中世世相续,如环无的,生死死生,终无穷尽。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是故证灭谛理,永出三界,常乐真净,处于涅槃,号缘觉乘,即是辟支佛境。楞严经说:「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独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若诸有学,断十二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讲话:辟支佛译成独觉或是缘觉。依字义来讲独觉是说单独一己的觉悟,禅宗里观看飞花落叶而了悟人生无常观者即是辟支佛境。缘觉是指的以十二因缘观察自己的心,除去我执,成为一个开悟的人。
十二因缘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种的因果。这些原因和结果是彼此互相关联,依次而生出来种种之法。现在大概的就字义解释一下:
「无明」乃是精神上的黑暗昏淖,使心迷而生烦恼。「行」是在过去世中根据烦恼而造出种种业的身心之行为。「识」就是根据烦恼业宿于母胎中的意识,而把他由过去移转到现在。「名色」就是在母胎的宿识化为身体手足之六根。「六入」就是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完备之后,到降生出产期间的总称。「触」就是自母胎内降生到两三岁之前,混混噩噩还不知道苦乐的年代。「受」就是由四五岁到十四五岁的期间单纯的欲望发育时期。「爱」是爱恋异性和财产等的青年时代总称。「取」是由二十五六岁到五十岁的壮年时代,也就是欲望最旺盛的时代,是进取的同时又是危险的一个时期。「有」是对于以前自己所积的诸种之业,而有未来的果报。「生」是以现在业的结果,而得未来之生。「老死」是在未来世之生以后,仍然又经过了前述由一至十一相同的过程,直到衰老和死灭。
以上是十二因缘的大要,我们轮回生死的状态都是根据这十二个因果法则而来的,也就是人生因果的关系。
谛观这十二因缘的道理,也就可体验到此一世界的苦,实在是重重叠叠。欲想脱离此一苦界去精进修业,即是缘觉。凡是听闻了这缘觉说法而得到开悟的人,就是到了辟支佛境。
本段的大要是观世音菩萨对于以上的诸人现辟支佛身而为之说法。禅宗说过下面的话:
青青翠竹悉是真如,郁郁黄花莫非般若。
绿柳是观音微妙之相,吹松乃说法度生之声。
观世音菩萨是依对象不同而说不同之法。所以,我们如果能够以觉悟的心眼来纵观宇宙一切,那么,宇宙一切无不是作为观音说法度生之用的。
佛教中的特长独到地方,就是佛教中并没有非受释尊之教不能解脱的那种偏狭的思想。西方或中国的古代哲人贤者如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大思想家柏拉图,宗教家老子、孔子、耶苏,穆罕默德等,都是未曾受过释尊教法而能自身独觉,也可以说他们就是辟支佛了。甚至也可以看作是观世音菩萨的应现。
无疑的,观世音菩萨仿佛是高悬于天际的一轮明月,是不论江、河、洋、海到处都可以浮现出明皓的月影。这就是说,宇宙真理只有一个,体现宇宙真理,则各有不同,所以适应不同的时代或地土而现身教化众生,这是佛教的特色,是应该加以发挥的。
【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释义:如果有众生应该由声闻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显现声闻身来为他说法。
注解:「声闻」梵语舍罗婆迦,乃是闻佛所说四谛声教,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勇猛精进,断见思惑,证四谛理,趋向偏真涅槃的人。
四谛又叫四圣谛。一、苦谛,逼迫为性,三界六趣的苦报,是迷之果。二、集谛,招感为性,是贪嗔等烦恼聚集诸恶业,以招感苦果,是迷之因。三、灭谛,可证为性,是灭除惑业而离生死,是悟之果。四、道谛,可修为性,即八正道。(1、正见,2、正思惟,3、正语,4、正业,5、正命,6、正精进,7、正念,8、正定。)此二重因果,前一流转,属世间摄,后一还灭,出世间摄。所以皆前果后因,是因为果易见而因难知的缘故,故先示苦果令其厌恶而断集因;举涅槃妙果,使其欣乐而思修证。因此若有众生应以声闻身而得度者,菩萨即现声闻之形,为其说法,令其速证,然后诱之不滞化城,令进大果。楞严经说:「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我于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讲话:所谓「声闻」即是听闻佛的说法而开悟的人。当释尊在世的当时,诸大弟子听闻佛的声音演说由此得以开悟,所以他们都是声闻身。
声闻身和前章所说的辟支佛都是自利的人,尚不能说到是菩萨之位。声闻身的人是观四谛法而后开悟的。四谛之道就是「苦、集、灭、道」。集是原因,而苦是结果;道是原因,而灭是结果。照理应是「集、苦、灭、道」的顺序才对。但是声闻身位的人往往是先看结果再找出原因,为了使这一果位的人易于了解起见,所以把顺序颠到一下,这也是佛因人说法的方便法门。
执迷的世间红尘,人生是有著生、老、病、死四种苦的作用,因此而产生了生、住、异、灭。世上一切没有常住不变的,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地流转而变动著。所以。无论是怎样的利益,如何的幸福,可是背后却附著各样的苦痛。喜悦的背后潜伏著悲哀,快乐的背后潜伏著痛苦,这样相对看来,人生实在太苦了。
然而。所谓苦是由何处发生,推其原因就叫做集谛。苦是由此而来。我人集聚了种种的烦恼妄想──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由于五欲(色、声、香、味、触)与三毒(贪、嗔、痴)而起了种种的迷惘。如见惑的八十八使(小乘俱舍立见惑品数八十八)思惑的八十一品(小乘俱舍立思惑品数八十一)大迷与小迷的结集,而成为如是多种之苦,成为我人苦恼的由来。
现在就开悟方面来看,则观察因果法则的叫做灭。灭是佛法最终的目的。也就是灭道,即断尽烦恼之业,达到了悟真理的境界,依照大乘的说法,就是不生不灭的境界。
灭道的境界可以分成有余无余两种涅槃。「有余涅槃」就是声闻身的开悟之人,叫做阿罗汉。阿罗汉是已经断尽了成为此世生来原因的烦恼业,但是对于由过去世烦恼业所得身心苦果却依然残存著。至于无余涅槃是以前的身心俱已灭尽,他是将不再转来此世而已得真实的境界。
凡是成为阿罗汉声闻身的人,依照释尊的教化,是灭尽了烦恼之业,入于悟的境界,得到了真正的大安心,这叫做灭谛。为了要得到灭谛之安心的结果,就必先修道多造善因。
道即是道谛,就是由迷到开悟的通路。也就是断尽了烦恼,达到一种如皎皎明月的真理一般的道程。这必须有赖于我人的修业,修养之力,这叫做,「三学正道」。分别来说即是「戒」「定」「慧」三者。「戒」是止恶,「定」是使心住于一处,不使散乱,「慧」是有分别善恶正邪的能力。此三学是鼎足而立,缺一不可。
要而言之,去恶就善,一心安住于一种境界,精励业务,不失于分别善恶,步入人生之大道,这就是释尊的「三学正道」的大意。
以上是开四谛的法门,佛教的根本思想,就在这四谛。从原始佛教到后期佛教,也即是从小乘到大乘,一切的教典,都从这四谛的开展而来。所以闻佛身,并不一定要生在佛世,亲闻见佛声。佛在世时固然有佛说法,但佛灭后,是有佛法流传,也是一样。
因此声闻,不一定生在佛陀住世之时,如印度的马鸣、龙树、及达摩祖师,中国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华严宗的贤首国师,净土宗的慧远大师、善导大师,日本的传教大师、弘法大师、日莲上人均以出家之身而为众生说法,可称为现声闻身的大乘菩萨。
观世音菩萨恰如演木偶(傀儡戏,台湾称布袋戏)的人,用佛身的时候取佛身,用辟支佛身的时候取辟支佛身,用声闻身的时候取声闻身而为众生说法,真是无所不能。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
释义:如果有众生应当由梵王之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显现梵王身来为他说法。如果有众生应当由帝释之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显现帝释身来为他说法。
注解:「梵王」即是色界,初禅大梵天王,初禅有三天,一、梵众天,梵世的普通庶民。二、梵辅天,梵王的臣佐。三、大梵天,王的名字叫尸弃,统摄梵众,为初禅之王,娑婆之主。梵是净义是离欲染。欲界天是以十善感生,而梵天则须兼有禅定。如果有众生,了知欲界是苦、是粗、是障,色界是净、是妙、是离,厌欲故禅,所以菩萨现身为说四禅出入定法,令他决定离欲生于梵世。楞严经云:「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我于彼前,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帝释」忉利天之主也,居须弥山之顶喜见城,统领他之三十二天(忉利天译三十三天)梵名释迦提桓因陀罗,略方释提桓因。新译之梵名,释迦提婆因达罗。释迦译能,天帝之姓,提桓者天,因陀罗者帝,即能天帝也。今反转梵语而谓为帝释,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之一众也。大日经一日「初方释天王,安住妙高山。宝冠被璎珞,持跋折罗,及余诸眷属,谓舍指夫人,及六欲天等,是如图中所示也。」法华义疏二曰「释提桓因者,具足外国语应云释迦提桓因陀罗,释迦为能,提桓为天,因陀罗为主,以其在善法堂治化称会天心,故为能天主。」法华玄赞二曰「梵云释迦提婆因达罗,释迦姓也,此翻为能,提婆,天也。因达罗,帝也。正云能天帝。释提桓因,云天帝释,俱讹倒也。此在妙高山顶而住,三十三天之帝主也。过去字憍尸迦,此云玺儿,各阿摩揭陀,此云无毒害,即摩揭陀国过去帝释修因之处用为国名。」
讲话:我们讲完了以上的三圣身,在下面就开始讲六种天身。即是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和毗沙门天王身。
梵王乃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中的色界天部初禅之王,色界的色,其意义是形态。换言之就是有形的世界。梵是清净之义,欲界的众生都有淫欲和食欲,而脱离了这些欲望仅只统摄著形态的世界就是梵王身。我人先须悟解此一境涯。我人的心日夜被贪欲、愚痴,嗔恚所迷漫,所以如镜子蒙上了污垢一般。如果能修养身心导致光明后现,即是得梵王身。也即是达到了转迷开悟离欲清净的境界。神秀和尚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这是何等中肯的话!
如果能做到清心寡欲,不执著于淫欲食欲,即可得度为梵王身了。观世音菩萨对于此等以梵王身得度的众生,即座现梵王身而亲自对他们说法。
以前所说三界中的欲界,按其字义即是为欲望囚系著的众生世界。无色界乃是离形唯心的世界,即是天人的世界,当我人的心与佛菩萨契当一如的时候,也就是入于无色的境界。
其次是「以帝释身得度者。」所谓「帝释」本来是婆罗门的尊神,但是因为帝释天很早就皈依了佛教,遂成了佛教的天部护法。帝释不但在印度有名就是在日本各地也一样有名。根据须弥山的说法,在三界的天部之中有四天王,四天王之次位是忉利天,忉利天分为三十三天,在中央地方就是帝释天。这是从事实上来解释,但另一面从理论上解释,这帝释天却有很切实的意义存在。帝释天对人来说,就是勉人要兴叠十善。世人被物欲所束缚,对于为善确是很难。如果我们能常念十善,远离恶行那么必然得到佛果。十善分身三、口四、意三的三方面。现在把他列记如下:
身业三善:
一、不杀生:生命的可贵,人与众生是没有分别的,自己既知尊重生命,同时也要尊重其他的生命。
二、不偷盗:应当承认他人的所有而不可夺取。
三、不邪淫:夫妻以外不得对他人行淫。
口业四善:
四、不恶口:无论在人前或是背后,都不可说他人坏话,因为我人都有佛性说他人坏话即等于说佛的坏话。
五、不两舌:不说两面的话,说两面的话即是著迷自寻苦恼。
六、不妄语:不说谎话。谎话是给与他人苦恼。
七、不绮语:不用修饰的甜言密语,不欺骗正直的人。
意业三善:
八、不贪欲:不贪物欲,有贪欲心的人其心永远贫穷。
九、不嗔恚:嗔心是无慈悲心。心中满怀慈悲,则不生嗔恨,心常柔软安乐。
十、不邪见:一心信仰佛教。心不起任何邪见,愚痴的人因不明佛法致心生邪见。
上面所述十善看起来很容易,实行起来却一点也不容易。帝释天则专行此十善,并亦使人行此十善。因此信仰帝释天的人应当先能完全行此十善并应对它加以守护。如此则能受人爱敬,死后也就生到善处,至子孙后代且都能蒙受他的德润,这便是信仰帝释天的利益。
维摩经里说:「十善即是菩萨的净土」。由此可见体行十善是多么的重要,只要积久行之,就可发见真心,而现出帝释身来。所以观世音菩萨对于应以帝释身得度的人,即现帝释身来为他说法。这不妨喻之为映射明镜,或是如音应响了。
观世音菩萨既可显现在一切宇宙之间,是以无论任何的帝释天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我们要作如此肯定的信仰;这便是信仰帝释天能得安心立命,犹之乎信仰观世音菩萨同样的道理。
【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
释义:如果有众生应当由自在天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显现自在天身来为他说法。如果有众生应当由大自在天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显现大自在天身来为他说法。
注解:「自在天」即欲界最高的一层,又名他化自在天。梵语做「婆罗维摩婆奢跋提」意思是假他所作,以成己乐,故名他化自在。俱舍颂疏世间品卷一说:「他化自在天,于他化中得自在故」。慈恩云:「得异熟果,随意所念,胜下二天。下二天果,依树而得,今随欲得,故名自在。」楞严经说:「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我于彼前,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大自在天」梵语摩醯湿伐涅,译言大自在,在色界顶,为三千界之主。此大自在天有二种,一为外道所事的大自在天,即智论所谓三目八臂骑白牛执白拂者,名毗舍阇摩醯首罗。在印度叫他是世界创造的本体,万物造化之主,所以受人崇拜。二、第十地之菩萨,将成佛时在色界顶,净居天之上,现大自在天之胜报,以胜妙之天形,绍继佛位,行灌顶礼,名净居摩醯首罗。设有众生,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菩萨即现同类之形,为说四禅及四无量法,令其成就。楞严经说:「若有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我于彼前,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讲话: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进入天界以妙法度化,自在天是欲界最顶的第六天,是大恶神,大自在天是色界的最顶天,也是大恶神,观世音菩萨是要济邪令入佛道。
前章所说帝释天喜欢十善,现在所说自在天身的魔王却是喜欢十恶,当年释尊菩提树下成道,曾受这些天部的魔王种种作祟和诱惑而终不为所动。自在天常常夺取比自己低的天部的快乐归己享用,所以才有他化自在天的称呼。魔的作用是不义、密通、虚言、恶口,所作所为完全和十善倒反。释尊在世时便以无限威力降伏自在天的恶业。释尊不仅是对于善人施以教化,对于大魔王释尊也现魔王之身而为他说法,这也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之力。
以世俗言,父亲的严厉以及母亲的慈爱,无非为了教子成名望子成龙。父母爱的表现容或不同,但其恳挚之心却完全一致。父亲的严厉好比是释尊降伏魔王的观念,这和母亲的慈悲仍然一脉柤通。是以,观世音菩萨要现出自在天身警戒众生,然其内心却是无限温柔,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是多方面的,我们似应视以这是父亲的严厉的面目,大自在天和自在天同是魔王,但不是远居于天下,可说是在我们的心中。只要自己能用了悟的法眼去理解降伏就行。
观世音菩萨是在世界各处无处不到,任何地方都充满了他的慈悲和智慧,道德和勇气。如果在某地有魔王的出现,观世音菩萨也就以魔王之身来说法降伏他。为了济度有情,不能不身入魔境,这便是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所以观世音菩萨对大自在天身也现出大自在天身来为他说法,这是要降伏魔王使修正果。相反地,倘若被魔王降伏就流于外道了。
举例而言,我们在少年时期青春时期伊始,就往往遇到诱惑的恶魔在向我们招手。侵袭我们的恶魔可分两种,就是逆魔和顺魔。
逆魔就是父母师长的话我一概不服不听,越是忠言越觉厌倦,任意孤行自掘坟墓,如果不知悔改,势必遗憾终生。顺魔就是被引诱后令己身心崩溃,比方多贪美味,爱好华服,嗜宴乐好美女,一旦坠入谷中,就泥足而不堪自拔。
如果有上述的魔王侵入我心,这时要猛然默诵观世音菩萨,思维「我即是观音的化身」自己便能坚持智慧的慈悲的道心而不舍,那么任何邪道自不能入。换句话说,观世音菩萨在内心显现,和恶魔在战斗,终于会克服恶魔的。故此不可无信仰观世音菩萨的心念。
我们倘能经人生的多端磨炼,在战斗中琢磨自己,那么就可现此身于佛的境涯,便即身即佛,这是不难体味的。
观世音菩萨有著广大无边的神通力,当魔王无论出现何处,观世音菩萨都显现魔王之身来应接,说服或制服他。菩萨为了济度众生,就进入魔境与他和合了,所以恶魔鬼怪也都是观世音菩萨方便对付的对手。
试以昔年释尊降魔的奇迹说,释尊在菩提树下结跏趺坐,专心辩道时,突然色魔现出婀娜娇娆的体态欲以情欲的勾引,破坏释尊禅定的道心。但释尊大喝:「好这秽污的臭皮囊,来此又有何作用?」实际上女人是包藏粪尿的不洁之物,装饰得再好看,无法脱除其内在的污秽。由于释尊斥破恶魔的异形,恶魔又改为张牙舞爪,穷凶极恶向释尊当头罩来,那时恶魔纷纷持多射箭,迫害释尊。但释尊已入三昧,泰然自若,既不害怕,也不恚嗔,于是在释尊精进佛道的刹那,恶魔放射出来的毒矢都变成了莲花的花瓣,纷纷降落。这固然是佛陀成道过程中的奇迹,但也是我们处世时可能遇到的实迹。如果有人恶意伤我,我便善意解脱,对于恶人种种的奸计陷害,都以善意容受,这种容忍承受的功力是不平的,是上上策。以此心境可以克服周围任何恶劣的环境,毒矢便也能变为莲花。现在说一个恶魔对于我们的心未成坚定时是一种试炼的有趣故事。
从前有一个和尚,正在坐禅入定的当儿,忽然来了一个女人,披头散发,狂喊著说:
「你这个和尚多么的怕人!你把我可爱的孩子的生命夺了去,你要还我的儿子!还我的儿子!」
这样狂喊狂哭,闹个不已。
和尚从入定中醒来,觉得好生奇怪,但转而一想,知道这是恶魔展开了引诱。于是他站了起来,到库房里迅即拿出一把刀,蓦地向那狂喊中的女人刺了过去,喝声道:
「你这恶魔,故意装作这模样来搔乱我的禅定,可恶可恶!」
一这样呼喝了一声后,和尚由恶梦中惊醒,心境也完全清醒了,但感左膝有些疼痛,用手一摸,觉得冰冷湿润,用灯察看,照见膝下正流涌出许多鲜血。恶魔退散了,可是自己膝部也受了创伤。所以说恶魔不在于外而在自己的心。所谓恶魔妖女,都是表现出自己的心未成熟,自己捣乱了自己的心,只要不动心,那么一切的妄想杂念就都失去了凭障。
以精神病的人来说吧,患精神病的人是因为精神欠缺而发生精神失常的征象。精神病严重的人往往都是疑心生鬼,没有失火地以为失火,没有人害他以为有人迫害他。是以无端狂笑,无做哭泣,撕裂衣裳,打破窗户,甚至用刀砍伤自己不一而足。这些自然是不寻常的病能,究其原因,仍然由于一念妄想而发生的。现在再讲一般对幽冥说法的故事。
有一个和尚出外,在回寺的归途,遇见了一个怪物,手很长腿却很短,而且没有肚腹,颜面更是丑陋得可怕。睌间碰到这样的鬼怪,谁也会吓破胆子的,可是这个和尚修道多年,已经知道「定」的功夫,所以他不但不起惊怕之心,反而两眼注视怪物,镇定地说:
「你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没有肚腹是很不自由的,可是,就不必担心吃饭的问题了!这也不坏!哈哈哈!」
经他一阵笑声,怪物就消声敛迹了,这可说是对怪物作了一次有趣而简便的说法。
观世音菩萨的本愿是济度众生,他不放弃任何一个对象,纵令可怕如自在天,大自在天等大魔王,都是他说法的对象。我们仰念观世音菩萨的伟大精神,就要找出克服魔障的真象,尤其应如何降伏无形的心魔,较对付面对面的实身的敌人是更为辣手的。
【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
释义:如果有众生应当由天大将军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显现天大将军身来为他说法。如果有众生应当由毗沙门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显现毗沙门身来为他说法。
注解:「天大将军」是帝释天的家将,帝释与阿修罗战争时,那个出阵的先锋大力士,就是天大将军,又名「那罗延将军」、「坚固力士」、「露形神」、「金刚力士」。寺院的山门有二王,左边的是那罗延坚因力士,右边的是那密遮金刚力士,都叫天大将军。楞严经说:「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我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毗沙门」亦名「毗沙门天」梵语的正音是「舍罗拏」译为「遍闻」、「普闻」、「多闻」。婆罗门的教徒,把他称为财神,是金银财宝的守护神。此神镇座在须弥第四层九水精宫。因为管理夜叉罗刹,所以又叫北方多闻天。这是已经皈奉佛教的神,毗沙门天王经中,说他们很有福德名闻:「为此天王者,得有十种福。这十种福是;一、无尽福,二、长命福。三、眷属福,以上是布施的德果。四、善识福,这是持戒的德果。五、敬爱福,这是忍辱的德果。六、是胜军福。七、是田[白/田]福。八、是蚕食福,这是精进的德果。九、是佛果福,这是禅定的德果。十、是智慧福,这是从禅定而放出的智慧之光。
毗沙门的福,是依六波罗密而修的菩萨大行,自然应得的果报,所以我们只要修六度之行,就能给你这十种福。所谓无尽福又称知足福,乃常知足之福,一个人知足是最重要的。毗沙门王居须弥山腰北,为欲界之初天,以五戒十善得生。若有众生欲生彼天,菩萨即现同类之身,为说五戒十善之法,上来色界单举初禅,欲界未提兜率夜摩,四王独言北方者非余不应,举一而代表其余了。
讲话:天大将军是梵王的臣下帝释天的家将,经文中虽然如此的记载著。然事实上如按观心释的解释,就是考察我人精神意志之力,表示出勇猛精进排除万难的心意。天大将军无疑比喻勇气百倍即使四面皆敌也毫不畏怯,且堂堂进入以行佛事。在社会生活里,作事要有像天大将军那样不退转不气馁的意志力量,发挥本身的才智和功用,如此人格化便可说是现天大将军之身。
我们知道观世音菩萨实在是一名施无畏者。是以真诚信仰观世音菩萨,必然能无所畏惧而堂堂正正渡过人生的险途,而观音的勇猛精锐之心,正是以天大将军之身来表现出来。换句话说,凡有勇猛精进之心,观世音菩萨即现天大将军之身以保护之。这便是所谓「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
回想释尊最初说法的时候,也是以天大将军的精神出现的。释尊最初说法的场所鹿野苑,是既无有寺院也没有天幕,仅仅是在青天的广场下进行说法。不但场所简陋,且恶魔外道横行施暴,可是释尊却能毅然现天大将军之身进行说法转佛的正法之轮。
翻阅古来的历史,有勇猛精神的人固不限于宗教家,古代多少客将功臣全都是凭赤手空拳努力出来的,事实上这便是将军的精神,亦就是天大将军的意志或魄力,和观世音菩萨的大勇猛心有同一意义。「列子」的「汤问第五」有愚公移山的一段故事:
「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有太行王屋二山,方圆七百里,山高万仞。北山有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而北山塞其出入,愚公聚室谋曰,毕吾与汝之力,平险,指通豫南,可达汉阴,虽然相许。其妻疑,献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太行王屋如何能及,且焉直土石……向曲之智叟,笑止之曰:汝甚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如何其土石。北山之愚公长息曰……我虽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匮穷尽。而山不增加,何患不平。」
愚公这一篇道理,说明了自己远大的志愿与坚强的勇气。终于使智叟也无言答对垂头而去。
以上是列子假托愚公移山赞扬人生不可磨灭的精神意志,倘如我们作事能如此勇猛精进,刻苦自励,不息不懈的话,当必有成功之日。所以坚强的意志和勇气,把这种精神人格化起来,就是天大将军的化身。
毗沙门原是四天王中之一的北方多闻天王,因为他的福德无量无边,名誉遍于四方,且统御著无数的夜叉鬼卒的福德武神,所以叫做多闻天。
在福神之中毗沙门天是助善退恶,是天部中的神祗。按著观心释来说,退祸给与幸福,助贫给与财福,他是持有非常善力的神祗。故此观世音菩萨对于以毗沙门身得度的就显现出毗沙门身来为他说法。
原来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即是由自己来化导他人,就是以化他行为为根干。这一种为他人祈福的结果,对于自己也有利益。诚然是可贵的宗教精神。毗沙门的功德也是与此同一轨道。
又因从古以来,毗沙门是福德的天部,是镇国护国的神祗,因为种种因缘便有了许多灵异的显应。
日本南北朝时代,南朝的大忠臣楠正成公的史话。因为他的双亲向毗沙门天祈愿才生出来楠正成公,是以把他乳名定为多闻丸。又因他的母亲怀孕期间信仰毗沙门天,所以生了他以后,怀育著这多闻天的灵念。后来楠正成公逐成了镇护国家的毗沙门天使者了。他的为国尽忠,莫名标榜在青史上,凑山河畔有水户烈公的碑文写著「忠臣楠氏之墓」功迹永远遗留后世,这种精神的发挥,恰如毗沙门天的化身。
我们想集聚毗沙门天的福德,用不著到大须弥山去祈求,只要平素好好的修养,涵养成金刚不退的信心,即是毗沙门身。无论长命、爱眷、将军之福,都可从现世中自已现身求得,也就是「有志者事竟成」,是值得我们自勉的。
【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
释义:如果有众生应当由小王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显现小王身来为他说法。如果有众生应当由长者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显现长者身来为他说法。
注解:「小王身」人王有二称:一转轮圣王(斫迦罗伐棘底昌罗阇。)具有三十二相,即王位时,由天感得轮宝,转其轮宝,而降伏四方,故曰转轮王。在增劫人寿二万岁以上则出世,在减劫人寿从无量岁至八万岁时乃出世。八万岁后,有情富乐,寿量损减,众恶渐盈,非大人器则无轮王。轮王有金、银、铜、铁之分。金轮王领四天下,银轮王领东南西三天下,铜轮王领东南二天下,铁轮王领南洲一天下。二、粟散王是说小王之多,多如粟散,或是小王统领的国土,名粟散国。即是轮王下领一州一地之邦国小王。设有众生,慈心化物,护念群盲,愿为国王,利乐一切,菩萨即现同类之形,为说五戒十善之法,令其成就。楞严经云;「若诸众生,乐为人王,我于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长者」梵语疑叻贺钵底,就是心性平等,语实行敦,福德俱隆,资财并盈的,谓之长者。长者具有十德:属身体的五德是姓贵、位高、大富、威猛、年耆;属心德的五德是智深、行净、礼备、上叹、下归。楞严经云;「若诸众生,爱主族姓,世间推让,我于彼前,现长者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讲话:「小王」是对以前所讲的梵天、帝释、毗沙门等诸天王加以分别的说明。这是人间之王,所以称为「小王」,又可称为「粟散王」或是小王统领的国土,名粟散国,因为与天部的大宇宙相此较,其小犹如大地上散的一粟,其王故名「粟散王」。
对天部的王称天王,人间的王称人王。在人王之中,大国的王称大王,小国的王称小王;或是大王又称父王,小王又称太子。总之无论是大王、小王,都是支配人民的统治者。他们是要以大勇猛和大智慧来教化人民的,照这意思看来,古来的圣主明君,都不妨说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所以有人赞叹说这些君王是活佛转世的,又有说是观世音菩萨的现身:「敬礼救世观世音,传灯东方粟散王,驾从西方来诞生,演说妙法度众生。」
如果说小王是圣主明君,像印度的阿育王,中国的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顺治帝,都是佛教忠实的护法者,都可以看作是观世音的现身。如果说小王是太子之义,正如中国梁朝的昭明太子,日本的圣德太子,弘扬佛法,不遗余力,亦可说是观世音菩萨的化现。
心地观经上说,国家的支配者,必须具有十德,这十德是:
一、能照:以智慧眼,照世界故。
二、庄严:以大福智,庄严国故。
三、与乐:与人民以安泰故。
四、伏怨:降伏一切想敌故。
五、离怖:能除灾难,离恐怖故。
六、任贤;集诸贤人,分任国事故。
七、安住:使人民安住于国土故。
八、管理:以法管理世间故。
九、业主:诸业归之国王故。
十、归主:一切人民以王为主故。
必须以这十德化民,方可称为观世音菩萨的示现。
其次是谈到「长者身」,现在一般人把地主富翁称之为长者,这还是不够的。真正的长者,必须地要具有十德,在这十德中属于身体的有五德,属于心理的有五德,即是:
一、姓贵 名声门第,显扬四方。
二、位高 位阶功勋,均皆崇高。
三、大富 资金产业,丰富众多。
四、威猛 具足威严,人皆敬畏。
五、年耆 年满五十,耆德不群。
六、智深 智虑过人,深谋远算。
七、行净 品行清净,可为模范。
八、礼备 礼仪具备,无一不周。
九、上叹 信用德望,上皆赞叹。
十、下归 下辈之人,望德归服。
能够具有以上十德,在精神上肉体上都完备了的人,方称长者。如果应当由长者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便显现长者身来为他说法。
世间一般人往往祗对现世的地位、名誉、金钱、财产等等关心注意,这是身富有而心却贫穷,为什么呢?因为虽然有钱又有地位,然而心起骄慢情感冷漠,忽视了精神生活和道德的规律,这便是很不幸了,可说是道德的贫乏,信仰的冻结。
财产家终日被金银财宝囚系了他们的心灵,一切都以物质金钱为第一。自然无暇顾及精神的财产,也就不会对任何宗教起而信仰,那么要想达到信仰的彼岸,实在是比登天还要困难了。
人没有信仰心就不得安心。白天夜晚始终担心著金钱、名誉、地位等等俗事,这是因为贪著欲求,所以在惶惧不安的情绪下,是谈不到有真正的快乐。
常见居住豪华富丽的大厦,四时享受美衣美食,一谈到他们的精神生活,却是和修罗饿鬼道无异,他们的心情是空虚的,没有归宿的,而且一切廉耻心道德心也宛如出母胎后忘得一干二净。精神生活的尊贵,宗教信仰的真理在他们来说,是完全置之度外。殊不知最难得的是精神的财产!以身贫的人说其心常富,因为他有精神信仰精神依靠,就能在贫中安住,这不是世上任何物资可以代替的,岂不是犹如优越的富者生活吗?宋儒家邵康节说:「为人能了自家身,千万人中有一人。」正是寓意在精神生活中安住了脱自己。
我人心须断除世俗的物欲,获得此心的财实,那只有坚持个人的信仰,一心诵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方能把握住这精神的财宝。
身为一国王子的释尊,而能把俗世尊荣的地位财势,甚至绝色佳丽弃如敝履,身体成了乞丐一般的境遇,向著无上的佛道精进,主要的便是因为把握住这精神的财宝,进而向世间开启了无尽无限大法藏之门,普遍而仁慈地将心的富贵施予一切众生。由此看来,释尊当年乞求精神的财产,比任何事物都感到重要,虽然他身处贫困境地,其心却享有无人能比的巨大之富有了。
精神财产是无有枯竭之时的。无论经过千年数千年仍然可以分给后世无限的人类。目前地球上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人是佛教的信徒,可见以佛教为基础的精神财产是如何的伟大与丰富。可说世界上最伟大的宗教是佛教,所以皈依信仰的人也最多。
反过来说,世间一切有形的财产,即如物质金钱等,它的生命实在是非常的短促。俗语有一句可作最好的说明:「买卖的钱财过不了三代。」这是怎么说呢?比如第一代第二代祖或父以血汗辛勤换来的财产,一到了第三代子孙时,不但财产倾荡殆尽,有的连住宅也一齐卖掉了。诚然在第一代第二代的时候,只是知道尽力去经营生意或殖利蓄财,往往疏忽了致力于学问之道。可是到了第三代,家产也丰足了,学问也修好了,却醉心于放肆享乐方面,不知好好经营生意努力积蓄,就把祖和父的两代血汗结晶轻易地挥霍掉了,以后家产全部落到他人手里,终于成为破座没落。
从前的时代是三代才没落,到了现代所谓超速度时代,不必到了三代,一代也就破产了,按现实情形来说,如失了火,祝融波及,一瞬间财产便化归乌有,又如遇到了水灾,连根都流净了。此外如可怕的地震,盗贼的威胁都是防不胜防,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事。
物质的财产是如此的不可靠,精神的财产就不同,谁也偷盗不去,也不必担心天灾地变的痛苦。所以我们应当努力建筑的是精神的财产,重视精神财产,却也并不抹煞物质财产,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啊!
因此观世音菩萨对于希求成为长者身的人,便显现出长者身来为他说法,这就是随心所欲而现其形,即是可以通达到任运无碍念虑十方,即佛教所谓「意生身」作用。
然而无宗教心的人,对这种微妙不可思议的心的作用全然疏忽,不发生意识作用。他们只想到有形身体的一切作用,把微妙心灵的动熊忘却,这是因为浅见的肉眼,尚未开启肉眼以上的心眼。眼光辽阔的人便不这样,对于天地万象认为无处不是观世音的意生身。
现就本章所谓长者身来说,还有种种的定义,此处举一个例子以供理解上的参考。
在印度一称长者人们马上就意会到「须达长者」,把他视为典型的长者人物。须达长者曾向释尊的十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弗尊者说:「释尊的法会如此盛大,假如我们再有比较广大一点的道场,能容纳更多的信者。这是最理想不过的,我想先选择一个适当的场所,在那地方建立起一所大的寺院。
两人谈了很多,甚是投机。舍利弗心中非常欢喜,同意和他一道去选定场所。
几天以后,两个人终于找到了一所理想的建筑土地,这地势颇高空气畅通,环境更是清静雅寂,实在是讲经修道最适宜的场所。可是这块地方是属于祇陀太子的大邸宅院。须达尊者和舍利弗去到太子宫邸拜访洽谈土地让渡的事。太子本不是有宗教信仰的人,况且这块土地又是自己心爱之物,自然不肯答允,两人仍然不屈不挠地向太子游说,希望能说动太子。但是太子执拗成性,就对二人不胜厌烦,出了一个难题对他们说:「你二人的热心很使我感动,如果你们能够把我的房子各处铺满了黄金,以这些黄金的代价,我便把我的房子让给你们,你们看这条件适当吗?」
在太子的私心以为他们无论如何是拿不出这一笔钜款的。谁知须达长者望了舍利弗一眼,亳不犹豫地回答:「这真是太好没有了,就遵照您的条件去办!纵令耗尽我全部的财产我也不会后悔的。」
须达长者满面喜色立刻回到了家里,集合起全家族的人,要拿出各人所有积存的黄金,然后果真运到了太子之庭,把黄金铺满了太子的房屋。
太子见了,不禁内心无限激动,心想:「这个人倾出所有的家产而成为一无所有了,可是他是为了信仰而精进而牺牲的啊!真可说是位有著崇高精神的长者了。」太子本来是没有什么信仰心,因为须达长者的做法感动他,就诱发了他一片真诚的菩提心。太子终于说:
「你坚固的信仰心确是令我敬服,我现在立刻答应你,把这所住宅让出来!并且除了这块土地和建筑物以外,我更愿意把周围生长的树木全部献给佛陀,这是我的心愿,盼你收纳!」
须达长者高兴万分地接受了太子的供献,于是合力建造出佛陀的道场,就是华丽无比庄严耸立的祇园精舍。祇园精舍又名敷舍精神,是就上述的缘故。祇园精舍的因缘完成之后,须达长者也就名符其实成为人所共仰的长者。
我人实在应当本著像当年须达长者那样护法的精神,为道场为弘法尽我们一己的心力才好!观世音菩萨对于有这样为法热忱大力布施的人就说:「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身家富有的人,应效法往昔长者的精进向道的悲愿。
【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
释义:如果有众生应当由居士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显现居士身来为他说法。如果有众生应当由宰官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显现宰官身来为他说法。
注解:「居士」梵语迦罗越,普通的习惯上,称在俗的佛教信徒为居士。祖庭事苑上说,居士必要具有四德:「一、不求仕官,二、寡欲蕴德,三、财居大富,四、守道自娱。」玄赞云:「守道自恬,寡欲蕴德名为居士。」楞严经云:「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宰官」古代中国有九品的官职,都是奉法理民的,这都可称为宰官。所以上至大臣下至村长,都可以算是宰官。一切的宰官,自己如果以为是观音的化身,则这一国就能大治了。楞严经说;「若诸众生,爱治国上,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讲话:「居士」是具备有四种的德行。第一是不就官途,第二是积德寡欲,多行善事,第三是财产富有,第四是守道自娱。必须能够完全体现了这四德,才算是真正的居士。可见作为一个居士的条件也是不容易的。历史上典型的代表人物,如印度的维摩居士,中国唐朝庞居士便是。
在中国从前的学者、缙绅、长者和士大夫是属于上流阶级,大都是智识份子。他们以佛法的外护者自任,称为居士,其中有许多都对佛法很有研究,并且为弘扬佛法而努力,基于他们的活动,给与了兴盛佛教不少的助力,且对佛学的研究颇著成果。
大体说来在最初居士中也有许多人对于佛教不太了解。打开居士传来看,当佛教传入中国的初期,有很多知识份子反对佛教,倡「无佛论」,专门修治个人所学,是个人的学问不过限于推理的文艺,终究是不能得到安心与满足,最后仍然是要寻求精神的解决方法,因此终归不能不皈依佛法进入佛道。唐代的韩文公韩愈和宋代的苏东坡居士都是这类的人。
苏东坡居士是北宋第一流的诗人,他的见识非常的高,是以对人不免傲慢。有一天,他到了浩禅师处,禅师问他:「请问尊姓大名?」
他很轻率的回答:「姓秤。」
中国虽然有百家姓诸姓之多,但还没有姓「秤」的姓氏。秤是量物的器具,拿它作为人的姓,当然是不可思议,于是浩禅师便说:
「这真是奇妙的姓了,但不知阁下用这个姓来量什么呢?」
东坡本来就存心要开浩禅师的玩笑,既然被这样一问正中下怀,于是笑吟吟地说:
「我这一杆秤,要量那些天下的长老,禅师、僧侣、有智识的人的身份的轻重及其价值的高低,所以禅师也就不能例外。」
东坡肆无忌惮说完了,浩禅师报突然大喝了一声。
「你说一说吧,我这一喝有多重?」
经此一喝,东坡一时反而答辩不上来,不禁哑口无言,于是东坡遂大感悟,立刻礼拜浩禅师,执弟子之礼。自此傲慢之心一扫而空,诚心参禅悟道,禅宗都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对于教理的内容并不加以详细的说明,而是用言外体得真义的手段来开迷转悟。如浩禅师与苏东坡的问答,在第三者看来,真是一点真理的影子也看不出来。所谓以心传心气冲气,用微妙的心理飞跃,使对方会得了言外的大义。
当时禅学非常的流行,对真正彻悟的人是一种甚好的机缘,不过如苏东坡之流也是平日修养到家,所以才能经浩禅师一喝,由内心气胆深生觉醒。
居士也有多种,一知半解当然不能算做居士。但是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就是用了毕生功力,实也难得参悟穷尽,越钻越研越深奥,法门广大无边。观世音菩萨因之对居士的说法,现居土身以应其身份而方便为说法。我们不论对佛学有没有深刻的研究,只要是一念不退,勇往精进,那么渡入此佛法的大海,必然能把握解脱得度的无上妙法。
木匠的建造房屋,泥水匠的以水合泥、铁工人的铸铁熔钢,各人尽各人努力,各人有各人的说法。观世音菩萨的说法也和他们的说法意义相通,是一种活的说法。世间万事万物莫非是活的说法的对象,诚如苏东坡所说的「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所以,我们如能尽我们的天职,励精前进,也即是说法的当体。在一心不乱的精励之中,就可把握住某种事物,把握住事物的一刹那,即呈现出观音「活说法」的真相。所谓观音之现身作用,亦即在于此点的理解。
其次谈到宰官身,是指的文武百官,公务人员而言。但这些人必须是具有虔诚的信仰而得开悟的人们。例如日本的德川家康幕府可算是大宰官身。他除了忙于军事军略,常常军中念佛,念十万遍之多。此外尚有北条时宗、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都是对佛教有虔诚的信仰,皈依了佛法的人。
又如欧美的大政治家如德国的俾斯麦和美国的格兰德斯顿都是信仰非常深厚的人。
德国之父俾斯麦是一代人杰,在历史上被称为「铁血宰相」,当他执理国政时,每日忙碌万分,但他决不为重大繁忙的事务屈服,左右的人都为他的健康担心,要他多加调养休息,俾斯麦却对他们说:。
「谢谢你的好意,我的工作本来是忙的,也无法给我休息的机会。可是我对未来抱有一种坚决的信仰,无论有什么困难的遭遇,我一向是不屈服的。所以我不论遇到怎样的艰难一点也不会失望!」
英国的格兰斯顿曾对人说:
「我感觉很荣幸的到了今天的地位,但我对于地位财产一向看得很淡泊,即使是身体,财产,妻子到了应当舍弃之时,我决不后悔地舍弃,惟独对于宗教的信仰,我一生都不能轻易舍弃,哪怕是国王的命令,武力的恫吓,也不能剥夺去我的信仰。
上述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官,欧美人士,是如何对个人的修养与信仰,不怠忽的精进。
观世音菩萨对于应当由宰官身得度的,就现出了宰官身来为他说法。身为宰官的人应该觉悟,要做到我即观音,不偏不倚的努力行宰官应尽之道,能如此,则不但具备了位阶,勋等、高官等等形式上的权威,并且能够有感化他人掖导他人的力量。所谓「以德服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佛教的信仰是权力的源泉,而真正的权力是从硕德中来。
信仰的力量,乃是由于虔诚诵念观世音菩萨而发生。我们要想建大业立大功,就应当加强信仰,涵养自己,消除刚情我慢的执拗。一切成功或失败,全然在于个己人格的修养如何而定。
【应以婆罗身门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
释义:如果有众生应当由婆罗门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显现婆罗门身来为他说法。
注解:「婆罗门」又云婆罗贺摩拏,译曰净行、净裔、外意等,事奉大梵天而修行者,为天竺四姓之一。四姓之中,婆罗门为最尊最贵,与余三姓,不相为伍。譬喻经云:「诸外人计梵王生四姓:口生婆罗门,臂生刹帝利(王种)胁生毗舍(商贾)足生首陀(农民及奴。)」寄归传云:「五天之地,皆以婆罗门当贵胜,凡有座席,并不与余三姓同行。」俱舍光宅记云:「婆罗门法:七岁以上在家学问。十五已去,学婆罗门法,游方学问。至年四十,恐家嗣断绝,归家娶妻,生子继嗣,年至五十,入山修道。」楞严经云:「若诸众生,受诸数术,摄卫自居,我于彼前,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讲话:婆罗门译作:「净行」原来是种族的名称。在印度四姓阶级当中,是最上一个种族。四姓是「婆罗门」、「刹帝利」、「毗舍」、「首陀」。世界上阶级观念最正的要算是印度人。这四姓类似我国的士农工商。第一等人婆罗门是秉性最好的人。这一阶级当中有一种支配民族信仰执掌教义的僧侣阶级,而供养的婆罗门神就是创造印度的尊神,是一般印度人尊崇的对象。
其次刹帝利即是帝王军人的种族,第三毗舍是农工商的种族,最后首陀却是贱民的种族。
依神话来说,婆罗门是世界创造之神,毗舍是建设之神,刹帝利是保护之神,而首陀则是破坏之神。这创造、建设、保护、破坏四姓阶级观念,在印人脑海里是非常深刻的。姓氏不同便不能互通婚嫁,亦不得庆吊。就算大家在一起劳动,到了用餐的时候就要分开来吃饭,也不能一道喝茶。
但这种阶级峻别的风尚,随著时势的推移,渐渐的施行杂婚,于是弄得对他人或对自己的阶级都分不清楚,结果生出了许多麻烦。
印度社会既然是被此四姓的束缚,无形中一切政事就读不到擢用人才和开展了。即令一个白痴下愚的人,只要他生在贵族家庭,就可以承龑祖先遗留的权力,这就是当时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大障碍。释尊为了打破这种陋习,就宣布了打破四姓分别的旗帜,他排除退步落后的思想,而鼓吹进步与文明。他主张四姓同归于佛。这就是说提倡平等主义。释尊本是印度的王族,信奉的宗教也是婆罗门教,然而基于他的大自觉,便把几千年来的铁则予以推翻,断然实施宗教改革。有了这样极大的自觉,高尚无边的人格力量,就在全印度佛教徒热烈拥护之下,创建了予人类福祉的高明的无上的教理。释尊在世至灭后七八百年之间,印度都是在佛教昌隆时期;过了七八百年后,在旧有的思想又渐抬头,佛教的势力便开始逆转,故又恢复了婆罗门教的局面,是以后来亡了国而成为英国的属国。假如印度民族能把释尊的伟大思想再形向前发展造化,恐怕今天印度是世界上第一等的强国了。
佛教称婆罗门为外道,观世音菩萨以大慈大悲的心肠,为欲婆罗门族皈化佛教,因此就显现了婆罗门身来为他说法,使他们也能得度。
【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
释义:如果有众生应当由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显现了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来为他们说法。
注解:「比丘」又名芯刍,或翻乞士、破烦恼,或翻除馑,能怖魔等。乞士的意义是上乞如来之法以养法身,下乞俗人之食以养色身。乞人有限之信施,以活色身,永离四种邪命;求佛无上之妙法以资慧命,恒舍一切邪法。言破烦恼者,以修戒定慧等圣道,而破贪嗔痴等烦恼。所谓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以破身口七支见思等惑。言除馑者,凡夫贪著六情,犹如饥饿贪饭,不知厌足;而圣人已经断除贪染六情饥馑,故曰除馑。又比丘清净持戒,为世人作福田,以清净法施,除众生无福无慧之两种饥馑也。言怖魔者世间众生均为魔眷;若正法时,有人出家,秉受具戒,入三宝数,诸天欢喜,同声赞善,魔王闻知,生大惊怖,又比丘必入涅槃,使诸天增盛,魔眷减少,能令魔王心生畏怖。
比丘有五种。一、名字比丘,二、自言比丘,三、乞求比丘,四,破烦恼比丘,五、羯磨圆具比丘。言名字比丘者,如人立名字曰比丘,或是世间共相推许,或是比丘种族,因此唤为比丘,是名名字比丘。言自言比丘者,其人实非比丘,自言我是比丘,或是贼主自称比丘,是名自言比丘。言乞求比丘者,若诸俗人,假比丘之名乞求以自活命,是名乞求比丘。言破烦恼比丘者,若人能断诸漏烦恼,所有集业诸苦异熟,未来生死,能善了知,永除根本,如断多罗树头,证不生法,是名破烦恼比丘。言羯磨圆具比丘者,谓身无障难,作法圆满是不应诃,是名羯磨圆具比丘。
「比丘尼」义如比丘;尼者显女之音也。
「优婆塞」新称邬波索迦,译为清信士,近事男等。清是离过之名,信为入道之本,士即男子之通称。是亲近奉事三宝之义,华严疏钞解释为亲近比丘而承事故。
「优婆夷」新称邬波斯迦,译清信女,近事女等。优婆塞和优婆夷,都是清净奉事三宝受持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的在家男女二众弟子。
以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统称为四众,计出家二众,在家二众。
讲话:这些应当得度成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的人们,统称为四众,又称做四部之众,或是四部的弟子。一般解释比丘就是出家的男子僧侣。僧侣本来是现三宝的奇相,说明三宝的功德,以期得到三宝的真谛,受人间的供养而不动尘心。上乞诸圣之法续佛慧命,下乞食于众生以养身心完成修行大事。
比丘又称为乞士,是为了守防非止恶之戒,精进完成善果。比丘应有如下六种意义:
一、怖魔 出家以后,确立菩提道心,则诸魔恐怖。
二、杀贼 以菩提心修道,能杀尽烦恼之贼。
三、乞士 上乞诸佛之法,下乞众生之食。
四、应供 上求菩提之士,应受在众四事供奉。
五、破恶 能守比丘的十重禁戒的出家道德,即可破心中的恶念。
六、无生 已破者不使再生之境界。
比丘尼就是出家的尼僧。尼僧比起男僧守戒还要庄重,不仅在形式上成为女僧而已。释尊最初是不主张度化女众,但在释尊成道以后依著他的姨母摩诃液阇波提的恳请才允许她出家。因此就有比丘尼了。
至于在家二众中的「优婆塞」,译为近事男,是指于清净环境中过活,所谓近善男,意思是受戒以后一心向善,多做善事,通常称为善男子或是某某大德善士。
「优婆夷」译为近事女又称近善女,是受了戒的在家女众的称谓。
上面所说的僧、尼僧、信士、信女受了高僧或善知识的教化或接引,而得到转迷开悟的人,可以说不是一般普通浅见无信仰者可比。因为在家二众对佛教的卫护献出很大力量,所以通常称优婆塞优婆夷为佛门护法。
观世音菩萨妙法契机,如果见在俗男子心厌尘劳,好学佛法,可以割爱出家,即现比丘身,为说戒定慧三无漏学以及清净梵行令其成就。如果见有女人厌弃红尘心想出家,有受持比丘尼具足戒的机敏,便现比丘尼身,为说离染清净,精修梵行了法。
若有居家之士喜欢受持五戒,观世音菩萨现优婆塞身,为说三皈五戒,使他虽不舍妻子能修梵行,不离红尘却可作佛事等法。同样地如见有居家妇女深信三宝,受持五戒广行善事,应该以优婆夷身得度,观世音菩萨便现出优婆夷身来度她。
【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
释义:如果有众生应当由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等妇女眷属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显现这些妇女身来为她们说法。
注解:「妇女身」即是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其中不说现王妃身而为王妃说法者,如疏云:「王家禁因,不得游散,化物为难,故不作。」若按楞严经则其中尚应加入小王之妇女身,如经云:「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我于彼前,现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而为说法,令其成就。」女主即天子之妃,国夫人即是诸候之妻。
妇女身不仅是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等等的妇女身。一切在俗的妇女,已做人妻的妇人,将要做人妻的妇人或一度为人妻现已守寡的妇人一概都可通称为妇人。若果她有大慈悲、大智慧、大勇猛的话就可以看作是观世音菩萨的示现说法。
玉耶经中说:「永离所生之家,而以夫家为家,与夫异体同心,事夫父母,加事所生父母,尊崇敬慎,无骄慢之心,善治家事,能接宾客,丰富家庭,扬家名声,此为妇人之道。」
讲话:往往有人误以为佛教是不尊重妇人的说法,其实这是十分错误的,佛教指示男人不要过份接近女人,是恐怕会妨碍了清修的关系,实在说来并没有一丝一毫轻视女人的意思。
诚然妇人一样可以修到佛菩萨的地位,在释尊住世的时候,如胜鬘夫人,是普光如来的化身,也可以看做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至今大藏经中还有胜鬘经。
妇女到了丈夫的家,始尽为妇之道,叫做归宁。那亲生父母的家乃是暂时的假家,一直要到了丈夫的家,才是返到真正终生的家里。
妇女之三德是慈悲、智慧、勇猛,而慈悲是德性中最重要的一种,观世音菩萨现女相,就是因为这个德性,是女性最能具有的代表德性,所以女性中应以此为第一。如果女性而缺乏此种德性的话,就失去女性的价值了。近来社会所表现的现象,一般女性大都缺乏慈悲德性,并且连贞操观念也不注意了。于是为了金钱物欲,不择手段。不顾一切,丧尽了廉耻而不惜。有人以为西洋的思想主张解放女性的性欲,这是堕落可耻的想法,且是危险不堪的。今后妇女为使他人敬重,应该养成谦贞的美德,要贤慧娴淑,这又关系于妇女教育方面是否打好了基础,如果教育不够,就影响了现代或下一代的子女,这是不可不注意的。观世音菩萨所以现妇女身来为妇女说法,正是说明女人在世间的地位是值得重视,妇女的教育尤其重要。
可是一般来说,妇女感情脆弱心性较男人软和,所以凡事无有主张,易于随波逐流,受人欺骗,如果没有适当的善知识予以指导,往堕落的一途,亦是意料中事,一经沉溺火坑苦海,便不能自拔,那时要想化导她就十分的不易了。但是相反的说如有善知识予以妥切的化导那么妇女正因感情脆弱心性软和的天性,也是会很快的接受的。所以观世音菩萨为妇女说法,一定要化身为妇女,始易为她们接受。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女人不容易了解男人的心理,男人又何尝了解女人的心理呢?就是人类学家如法国的巴斯卡儿,也是没有方法理解的,日本有一首民谣形容得恰到好处,「男人之心,如秋日的天空,女人之心,如风中的毛羽。」可是观世音菩萨因为有意生身的微妙潜力,是以男女两心在菩萨意生身的活动之前,就像明镜的反映万象,映射出来各种不同的面孔。因之观世音菩萨现长者、宰官、婆罗门等等诸妇女身来为她们说法,也就是这一伟大力量的表现。
对观世音菩萨,我们可从三面来观察:一面是大慈大悲的显现,一面是大智慧的显现,尚有一面是大勇猛心即是大意志的显现,这是分析观世音的三种的自觉,这种自觉在所有男女心内是相同而存在著的,并且此一内在的自觉,不分贵族平民,富豪穷人任何身份阶级的高下,一切是平等,一切是可被同化的性质。任何时代都存在这种同化性质,只要信仰心不丧失,那么所有人类相同地都是这自觉所有的当体。可见宗教对于人间关系来说是不问男女的差别。
因为如此,家庭事实的支配者──主妇,应养成宗教的信仰心非常的重要。换句话说,人生是社会的综合,社会是家庭的集合,而家庭却又是每个人的母体。社会与国家的善恶和家庭的善恶关系是非常之大,一个身为家庭主妇的人,其责任的重大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女性对于宗教心的有无,是对于人生对于社会的影响有很大的不同啊!
妇人日常所司的责任是太重要了,德国皇帝威廉便说过这样的话:「妇人在家庭中之天职有三,即是对子女,对教会和对饮食。」
先说养育子女,育儿乃是作母亲的大事。子女的健康和聪明都与母性教育有关,所以作母亲的决不可等闲视之。其次说到对教会,亦即宗教心的涵养,信仰心的建立,一个家庭倘没有宗教的气氛和信念,那么家庭间便失去了人情味,万一发生了事故就惟有诉诸理论或法律上的途径,任何事以四角四面的方式来处理,一切自然也不能和顺。反过来说,如果是一个充满了宗教信仰的家庭,在不言不语间就可使得家庭圆满而治。第三饮食在家庭来说关系也是极重要,饮食不调,烹饪无方,家庭的平和情绪便要被破坏,家人就会生出种种懊恼种种疾病来。妇人必定把这三种天职尽到了,才算是一位标准的贤良主妇。
新时代的新女性特别要重视妇德的培养,现代的人大都自由恋爱,由男女双方互悦以至结婚,这中间如果不知人格上修养,只图财物上的享受,那么就没有道义存在,这个组织成的家随时存著分裂的危机,试问这样的新又有什么好处?所谓新的意义与外来舶来思想是并不相同,新是基于不灭的精神和不变的真理,向新的文化方向去发展,才是新的当体。
观世音菩萨以新的意义来说,可以应新女性的趋向现出新女性的面目来说法来教化。所以信奉宗教的人,应当理解旧的思想,同时也要处处迎合潮流,吸收新世界的新思潮,才不致落伍,才能配合时代去导化众生。
观世音菩萨的灵应显现的圣迹不仅限于东方各国,即使在西洋各国亦有不少淑德的妇女,可说是观世音的意生身的表现。如法国圣女贞德,除具完整的淑德,兼备了大勇猛心,在其祖国危殆时,挺身起而挽救!
近代的新女性如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夫人,她帮助罗斯福入主白宫,使罗斯福成为美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顶尖人物。
有一次在白宫举行一年一度例行年会时,她准备了丰盛的菜肴,却没有预备酒。那时美国国家显然尚未实施禁酒的法令,于是来宾中有人问罗斯福为什么没有酒呢?罗斯福答:「我一切都嘱托我妻办里,请你问我妻好了。」
来宾便又请问罗期福夫人,夫人含笑说:
「诸位知道我是出身于农家,我家在新年宴会时从不用酒,因为这个习惯,我夫当州长时宴会上也从来没有用过酒,现在虽然到了白宫,按著以前的惯例,我便也没有准备酒招待诸位,请原谅吧!」
她这番答覆是很有勇气的。一般人往往随著环境的变化,忘记了原来的面目,渐渐走向崇尚奢侈的道路。像罗斯福夫人,竟断然地排除了享乐和安逸,尽力避免靡费和奢华,正因她具有如此的勇气,才能协助夫君成为美国的第一人物。至于她的辩才和贤能,也堪称杰出过一般妇女甚多。她的声誉也就被世人所推崇著。
【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释义:如果有众生应当由童男童女之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显现出童男童女之身来为他们说法。
注解:「童男」终生不为爱欲所染,男根不坏,不犯女色的称为童男。
「童女」保持处身,坚贞自守,称为童女。
楞严经说:「若有众生,不坏男根,我于彼前,现童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处女,爱乐处身,不求侵暴,我于彼前,现童女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讲话:儿童是接近纯粹的真理,往往在儿童的场合,使父母亲者得以唤醒他们的真实生命。日本的良宽和尚终日和儿童相处一起,一道游戏,是为了要恢复自己至纯的感情,涵养自己的道念。不论中日和儿童一起相处的出家人例子是不少。即令是个穷凶极恶之徒,有时也往往在天真的儿童前,回复到良心的境界。
日本古时候有一个大盗叫石川五右卫门,某晚到了京都的某一家去偷窃,那一家都睡著了,只有一个年仅二、三岁的婴儿坐在床上不哭也不闹,他那一种天真可爱的状态,逗得五右卫门忘其所以,便把小孩抱在膝上玩耍,不知不觉天已发亮,他一件东西也没有偷便回去了。这个故事充份说明了儿童纯真的力量,连强盗都受感动。
诚然儿童是人生至宝,童男童女是诱发人生纯一观念的根干。观世音菩萨有时也顺著说法的对象,显现出童男童女的身来济度众生。
爱护儿童的信念,纯粹是醇化人生与人心的契机,现在来叙一件颇有意义的故事。
中日甲午战争时,到了战争终了,中日缔结马关媾和条约,当时日本的全权大使是伊藤博文和号称剃刀大臣的著名外相陆奥宗光两个人。
当陆奥宗光向马关出发的时候,他的十六岁的爱女正染病在床,可是面临国家外交大事,虽然爱女有病也是不能顾及了,当他出发之前,他对家人说:「在媾和条约签字未完以前,无论姑娘如何病重都不要通知我。」
中日马关和约进行到将要签字的时候,伊藤博文看见陆奥宗光的面色很不正常,便关怀地问:
「我看您的面色不大好,是不是由于连日为国事奔走辛劳,有碍健康,以致您的政躬违和呢?」
陆奥宗光回答说:
「谢谢您的关怀,我的身体并没有不适,祗是在我临出发之际,正赶上我的女儿有病,但国家大计职责在身,使我不得为了女儿的病而有所耽搁。现在以方谈判终了就要签字,我却于今天接得家中电报说女儿的病况重得很,她希望临死之前能见我一面,因为这样我不免心中难过而忧形于色,引起阁下的关心了。」
伊藤听了很是感动,就劝陆奥宗光赶快回去一趟,因为外交谈判已经到了终了阶段,并没有什么重大关系,但是陆奥是个职责观念极强的人,终于不肯动身回去,一直到了签约完了以后才回到东京的家里。
他的女儿见到父亲回来,异常欢喜地说:
「父亲啊!我能在您公务完毕回来,见到您最后的一面,实在是高兴极了。医生说过不必害怕死,我对死也并不害怕的,不过死了以后,究竟我要到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去呢?您能够告诉我吗?」
陆奥宗光听了女儿说的话,不禁双眼落泪。在平常时他是一个手腕非凡的外交家,在国会议坛上应付那些议员如同对待儿童一般轻松,却想不到这次被女儿问得一时答不上来。他想了一回,然后缓缓地说:
「父亲对于你的疑问有一种确信。对于死后如果说完全不知道也觉得对你不住,但是我想你应当知道,当你得病以来,你妈每天都参拜观世音菩萨,把你的病拜托给观世音菩萨。所以你的生死都听凭观世音菩萨的感召,我相信这是一定不会错的。」
他女儿听了心里欢喜,便双手合掌一心唱名念诵「南无观世音菩萨」,就在不断念诵当中与世长辞了。
从此陆奥宗光虔诚皈依了佛教,对观世音菩萨有最高的信仰。
人生于世有生必然有死,人到了死期将至而惊惶失措,就不是一个健全的人,所以人们对生死的大事不能不有一个确切的观点和认识。陆奥宗光把最心爱的女儿交给了观世音,所以使他女儿能临危不乱,死得安心,他女儿能够知道感谢父亲的指示而视死如归,委实也可说是陆奥宗光对宗教信仰的一种契机。换句话说,他女儿深受观音的摄取达到了涅槃寂定,我们不妨说她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这是以童女之身,使得她父亲得度。
现在再举一个例子,德川时代有一位文豪名字叫泷泽马琴,是大文豪夏日漱石门下的英才,和小说家菊池宽、芥川龙之介三氏齐名,都是大正、昭和文坛上的佼佼者。在芥川龙之介氏所作的「戏作三昧」一书中有下面的记载说:
当泷泽马琴努力著作《八犬传》那篇文稿时,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开始执笔之前,一定要把昨天的稿子重新读上一遍,有一次他把许多张稿子从头细读一遍后,发现自己写得很糟,那些生涩的字句语气前后无法连贯,于是开始感觉自己文章的庸劣。
「我今天心情很坏,心里想要写完的地方,无论如何也写它不完。」他反复读念原稿,越念越觉得不通顺,心中真是说不出的烦恼。
「这比以前写过的又如何呢?」
于是他又翻出以前所写的稿子再读一遍,就越发感觉文章的杂乱合不到一起。于是他又把以前又以前的文章逐一读遍,找不出自己有什么成功的布局,心中说不出是如何的感预。于是想到多少日子所费的精力写就的稿件,现在看起来都是些无用的废话,连篇的赘言,这时候心中的苦痛难以言喻。
「惟有从头再写别无任何良策」他想。
他心中这样的想著,很不高兴地面对著一堆原稿,一手支肘俯伏在桌案上。他两眼不离他的著作《弓张月》《南柯梦》和尚未完稿的《八犬传》等书稿,再加上桌上摄设的砚台,印鉴,鳄形的铜水盆,雕刻了狮子和牡丹的砚盆框以及刻著兰花与孟宗根竹的笔筒等等文房用具,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和他朝夕不离,同他苦心创作熟炼岁月的相亲相近的东西,他一一望著,感到一生的劳作是一无可取,不禁对人生投下了一层暗影,也对自己写作的实力感到了怀疑。
「本来是打算写出一部辉煌的巨构,不料都成了空幻的泡影。」他心中越想越难过。
想到了他原是被一般人尊敬为和汉文章的天才文豪,时时无意中对无名的作家们傲慢轻视,此时同想起来是如何的不该,心中又是如何不安和落漠的情绪。现在自己的文章还不是和那些他瞧不起的青年作家们所写的同样不堪入目吗?此时心中的「悟」与强大的「我」交织成不可遇止的情热和冲突。仿佛一名落难的船长,他眼里望著那些失败的原稿,内心与绝望的威力交战著。
这时候,突然背后有人扯动了他的衫袖。
一种柔和的声音亮起了:
「祖父!我回来啦!」
然后,但觉有一双柔和的小手摊住了他的脖子。
马琴满怀的忧悒被他的孙儿率直的天真动作,一扫而空。他说:
「唔,很好,回来了很好!」
为了《八犬传》皱眉悒郁的这位老作家,脸上闪耀出喜悦的光芒。这时候厨房里妻的呼喊声和女婿、姑娘等谈话声一齐传入他的耳傍。
马琴的长孙太郎坐在祖父膝上,静听著外面的声音,他望著院子里的天井出神,两个小小的脸颊红润得像苹果一般。每当太郎要说话时,必然会掀动一下鼻孔,他习惯地掀动了鼻孔急促地问:
「祖父!你每天是不是很用功的呢?」
马琴被长孙这样突然的询问,忍不住笑了起来:
「唔,是的!我每天都在看书。」
「祖父要好好用心看书哪!」
马琴笑著说:
「还要怎样?」
「这要──不要生气,不要动怒才好!」
「还有没有?」
「还有……」
太郎说著摇动著小脑袋,自己也笑了起来。他昧起了眼,眼睛细小得变成一条缝,露出雪白的牙齿,腮边显出了酒涡,模样真是讨人喜欢。马琴看著心中喜悦,他又问:「还有什么啊?」
「还有许多哟!」
「许多什么呀?」
「现在要说的,是比较更要紧的话!」
「什么要紧的话呢?」
「就是你要好好忍耐哟!」
马琴心灵被这话著实刺了一下。只听孙儿真稚口吻:
「要忍耐,多多忍耐哟!」
「是谁教你说的?」马琴忍不住这样问。
「啊……」太却表现出一种顽皮的样子,欲言又止。
「到底是谁教你说的?谁?」
「是我今天到庙里听见和尚说的!」
「不对!你骗我!」
太郎不断摇著头两手摇动著马琴的膝盖,终于这样地说:
「祖父!这是浅草的观世音菩萨说的呀!」
大家听了都哄然大笑起来。可是马琴在笑的当中,心里下意识地起了警惕自己的念头。他把孙儿太郎放下地面,太郎也就连跑带跳地向客厅外面奔去玩耍了。
马琴心里像是被某一种东西充塞而闪动著,心情却是严肃的。
虽然此际唇边浮乏著微笑,可是同时双眼中充满了泪珠。马琴不断想著这话是出于太郎自己的想法?还是他母亲教的呢?这些也都不是问题的中心,奇怪的是在这个时候,心里恰好是颓唐不振,忧郁无比时,孙儿口里吐露出这样的话,实在是不可思议了。
「观世音菩萨说的!」「要用心!」「多多忍耐!」种种的音调又在耳里回荡响起来。
六十多岁的文学家的他,在笑容和眼泪中,仿彿小孩子一般天真了,他以天真的心情终于完成了历史上辉煌的名著《八犬传》。
这段故事,就是说的观世音菩萨现童男之身,使大文豪落寞不欢的心境得以改变,放出了一大光明。
所以观世音菩萨对于「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其实像以上的例子还多得很,只要我们潜心在周围观察,就不难发现观世音菩萨幻化了童男童女之相来点醒世人的迷梦。
【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释义:如果有众生,应当由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都一一显现这等身来为他们说法。
注解:「天」梵语提婆译为天,即欲界的六天,色界的四禅天,无色界的四空天。因为自然的果报殊妙,故名为天。
「龙」梵语那伽,译为能。有大神力,得一谛之水,能变化为滂沱之雨,为水属之王。龙身到处隐显自在,在法华经中列有八大龙王的名字。
「夜叉」这是勇健鬼,暴恶鬼,能飞行空中的鬼类。
「乾闼婆」梵语「彦闼縳」,译有「寻香」「食香」「嗅香」「香神」的多种不同,又译名为香阴,阴者五阴之色身也。彼于五阴,惟嗅香臭而长养,故名香阴,是侍奉帝释而司奏伎乐,常在须弥山之南,金刚窟中,能飞行虚空。
「阿修罗」正音应读为「阿素洛」,译为「非天」其果报似天而非天之义,又译为「无酒」因为宿世好酒,而不能随顺己意,故持不饮酒戒。阿修罗略称为修罗。在前世也修五戒十善,可是他有我慢胜他之心,猜忌之念甚盛,死了以后即是阿修罗,与忉利天互相憎嫉,常有战斗,所以他应受三时铜镬,创戟等苦。世俗容易发怒的人,称为燃烧修罗的嗔火,就是从这里来,修罗不一定住在天上,人间到处都有修罗。
阿修罗类,有四种不同之别。经云:「是三界中复有四种阿修罗类:若于鬼道,以护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罗,从卵而生,鬼趣所摄。若于天中,降德贬堕,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阿修罗,从胎而出,人趣所摄。有修罗王,执持世界,力洞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此阿修罗,因变化有,天趣所摄。阿难!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中,沉水穴口,旦游虚空,暮归水宿,此阿修罗,因湿气有,畜生趣摄。」
「迦楼罗」是印度神话中的怪鸟,梵音叫「揭路荼」译为「金翅鸟」或「妙翅鸟」;又称为「迦楼罗王」,即是一切鸟类之王。住在须弥山北方大铁树间,翅翼金色,两翼之端相距三百六十万里。日日巡视须弥四天下,捕龙而食。头上挂有如意殊,常从口中吐大火焰,所以又名「迦楼罗炎」华严经说:「譬如金翅鸟王,飞行虚空,以清净眼,观察大海龙王宫殿,奋勇猛力。以左右力,博开海水,悉令两辟,知龙男女有命尽者,而撮取之。」
「紧那罗」译为「疑人」或「疑神」,因人形而头上有一角,人见之常疑为似人或非人,故得此名。乃帝释的乐神,前乾闼婆为奏俗乐,此则为奏法乐,其形像稍似马首人身,亦有人首鸟身。
「摩睺罗伽」译为大蟒神,或译地龙,是人形蛇首。
「人非人」谓八部鬼神,本悉非人,变作人形而诣佛前,听说法故。八部之众,虽预佛会,而因宿业,感报斯类,苦乐相杂,形相丑陋,故乐出本伦,而欣慕人身。菩萨寻声救苦,无求不应,故一一应伦,现同类之身,为其说法,令其成就。楞严经说:「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讲话:这一段经文中,有人把「天」和「龙」分成两部份来读,普通一般人都是读成「天龙」。由天到摩睺罗伽总称为八部众,又称作八部身。
「天」原本是指的「毗沙门天」和「帝释天」以及一切诸天的善神。正如日人所谓八百万神一样。「龙」实在说是什么样的形象,人还没见过不得而知。此处所称能是指的动物或是神祗,也尚不能断言。按中国来说龙是灵异之物,善能变化,可大可小,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是指祂不可思议的神力。我们堆据十界众生皆具本来佛性的说法,即令是堕入地狱或是生为动物,可是佛性亦均未失,也都有日后成佛的可能。我们人由动物得度的为数亦不在少,人既然能够得度,何故又转生为动物呢?这就是因为前世的不修善不觉悟的劣报所致,就成了今生的鬼畜。但因佛性还是内潜存在,如果能修善的话,消除恶业,也就可以回复本来的面目,这也就是佛教常说的极恶的人一念为善未尝不可立地成佛的道理。
同样的道理,在我们的心中既能够住有诸天善神,也能够住有鬼畜邪神,我们的恶心炽盛,则立刻化为阿修罗的战场,同时就起了吞并四海的「迦楼罗」一般的野心和欲望,又如「摩睺罗伽」的狰狞执念,如毒蛇般的狂暴不仁,这时的内心完全充满了贪欲嗔恚等八万四千妄想烦恼,可说苦恼无已。但是反过来说,善心一动,则此心即始终遨游于天界,可听开动「乾闼婆」所奏的微妙的天乐,四时如春,住于光风霁月的境地。
观世音菩萨的度众是适应各人的情况,有时也要采用以毒攻毒的方法,为应有求出离天趣的天人,菩萨现天身来度他,有些善报深厚能觉前非,而求脱离龙耳的机感,菩萨就现龙身为说正直仁慈,布施持戒之法便能达到脱离能身的心愿,对于有地行、定行、飞行三种不同的夜叉,菩萨现同类身为他说法令就人伦;菩萨又现干婆闼身来说法要他们修五戒,中品十善等法,永离放逸庶免堕落:有天之福而无天之德,丑陋好战的阿修罗常受苦害,菩萨相机为说柔和慈忍之法,令其成就人伦;菩萨见了迦楼罗饿极凄惨,而有厌倦求法之意,菩萨便现迦楼罗身,为说仁慈爱物之法令其脱离畜道,而入胜道。如果紧那罗见佛斗法生厌离希脱离之心,菩萨也就现同类身,令脱离本伦。摩睺罗伽心多嗔感,菩萨悯之现同类身,为说忍辱修慈,柔顺修慧之法,使永舍嗔恚成就人伦;人身体得,菩萨经常现人身为说种种戒德善法,使永趣菩提更得佛道;对于非人精灵乃至无情金不等,菩萨都一一现出同类身来说法,令得成就。可见菩萨是不分阶级不分种类,一视同仁的度象,目的是要众生能脱离一切苦楚,获得解脱,得自在乐,修道得成永不退转。观世音菩萨的真恶悲真平等的精神实在是使有情万物一致尊崇和深深感念不忘的啊!
【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释义:如果有众生应当由执全刚神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显现执金刚神身来为他说法。
注解:「执金刚神」即护法神。梵语是「跋阇罗波腻」。「跋阇罗」译为「金刚」,「波腻」译为手。又名金刚夜义,金刚力士。因为他统领五百夜叉的缘故。执金刚神,手持金刚宝杵,降魔伏恶,曾护帝释宫门,遇佛出世,即降阎浮,卫护世尊,防守道场。大宝积经记载:「昔有转轮圣王第一夫人具足千子,俱发道意。父王欲知当来成佛次第,使千子探筹,初拘留孙佛,乃至最后,楼至如来。第二夫人生二子,其第一子发愿,誓为金刚力士,护千兄门,第二子发愿誓为梵王,劝清千兄,转妙*轮。」
讲话:「执金刚神」是手执金刚宝杵,表示最坚固的意思。如果我们的智慧和思想都像金刚一样坚固不屈,那么就不必愁不能断惑生善,精神到处,任何事都能成功,邪魔外道,也都会被摧毁打破了。
寺院山门两旁往往供奉著的左边是密迹力士,右边就是金刚神了。左是表示断惑,右是表示生善,所以右面的是开著口成为阿字,左面的是闭口成为吽字。这就叫做阿吽二将,其实是一王的变化,二者实是一体。
按著理论上的解释,执金刚神代表的是正义公道。其表现自然是爱国家爱民族。执金刚神本是佛法守护之神,为了折服强悍我慢难化的众生,必定要以威力降伏使入佛法。我们的社会生活,如果懒散萎靡,什么事都不会成功,不是假使像金刚一般坚固的意志力量,却定能达到胜利和成功。观世音菩萨对于那些难化的众生,即就是应当由「执金刚神」身得度的,就显现出「执金刚神」身来为他们说法,便能得到解脱和法益。
总括以上是观世音菩萨著名的三十三身、十九说法、到这里已经讲完。三十三身从第一现佛身,到最后现执金刚神身共有,三十三身,分为十九次说法。其实,照理讲并不限于三十三身,三十三身是指的无尽的意义,是指多数而言,我们不妨把它看作宇宙一切的事相,能启发我们生起大慈悲、大智慧、大勇猛心的,皆是观世音菩萨的示现。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
释义:无尽意菩萨!像观世音菩萨,能够成就这么许多的功德。而且又现出种种的形象,遍了诸方国土,来度化众生脱离苦难。因此之故你们应需要一心一意的供养观世音菩萨。
注解:「功德」功谓功能,德谓德本,以众生善有资润福利之功,万行为佛果庄严之德,故云功德。观世音功德巍巍,神力叵测,竖穷三际,横遍十方,逐类现形,何止三十二应,随机发现,岂局娑婆世界。
「以种种形」本来观世音菩萨的本地,早为正法明如来,法身遍满在三千大千世界之中。早已成佛的观世音,应众生之念,分身化现,因为是处处身,所以处处现。恰如天空一轮明月,万水万现。这即是说不光是三十三身,不光是十九说法,观世音菩萨可以现几千几百亿万的身,可以说几千几百亿万的法。金光明经中说:「佛之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这就叫做:「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以种种形言现身之众,游诸国土,言所化之广,度脱众生,言得益之多。大乘庄严宝积经云:「观自在菩萨摩诃萨随,彼有情应可度者,如是现身而为说法,救诸有情,皆令当证如来涅槃境地。」
「是故」是承上启下之词。观世音菩萨因为有如上种种功德,所以释尊劝众生应该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
「一心」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心。如果日常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意常思想观世音菩的慈悲,身常具有恭敬礼拜的诚意,则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和观世音菩萨的身口意三业一致,把潜在我们心里的观世音菩萨唤起来,我们的心和观世音菩萨的心合一,把这个心作为供养。如果不是一心,则精神散漫,不能够得到十分的功德。心若专意,则精神集中,所求无有不应。
「供养」供给资养之义。这里面包含有种种的法。现在要说的是三业供养。在法华文句中说:「身业供养是礼拜,口业供养是称赞,意业供养是观想相好。」在大日经中又分为理供养与事供养,会其理而证入的叫理供养,供香花果品等叫事供养。现与事,事与理,圆融无碍,如果心会其理,则身现其事,如果身现其事,则心会其理。理与事一致,心与身一如;方具恭敬诚意之义。
讲话:这一段是释尊的结语,无尽意菩萨是八万会座大众的代表者而来发问的,所以释尊先称无尽意的名。
上面所述观世音菩萨的功德成就三十三身等,均是为应众生的根机千变万化,所谓普门的意义,便是普遍开放所有门户,使所有众生皆得离苦得乐,趣入佛的慈怀。所以我们应当要一心一意的供养观世音菩萨,不要有一点迟疑。如我们真能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我们便得到了大慈大悲、大智慧、大勇猛心的观音无二的自觉,这样的自觉,可使我心不起一践的恶念,而愉快地渡此一生!」
现就观世音菩萨显应了三十三身作一叙说。西谚说:「女人是弱者之名」这话是不确的,到了现代应说成:「须者刚者,是女人之名。」现代的新女性,志气刚张的很多。但并非说是女子刚强,就成了女人的天下。古语说柔能克刚,就是要在柔软之中包藏著凛然不可犯的刚气,这样才称得上女性之刚。所谓刚即是「大勇」的意思。
日本古代北条家有一位出家的妙礼禅尼,俗名叫千代能,从佛光国师学道。她的父亲北条义时是当时六浦庄园的领主。文永六年在金泽地方建立一庭大寺叫称名寺,请审海上人为开山祖师,同时在寺中建立了金泽文库。她的哥哥员显和义时父子两人是文武皆通,堪称一时俊杰。他出身在这样的家庭,自然对于和汉文学很有根底。由于当时禅宗盛行,她倾注于禅学方面的造诣,善辩精进,在她著作中有如下一段有名的语录:「地狱亦非远,极乐在眼前,人生百岁古来稀,秦皇汉武亦长生,徒贻千载笑其痴。彭祖寿享八百岁,一掬菊水露之滴。东方朔种一枝桃,三千年间瞬时去。庐生邯郸一场梦,五十年岁不为巨,铁拐仙,伯牙琴,古圣先贤今何地。」
于此语录,不难看出她的辩道工夫和参禅之力实非泛泛。她又作了这样的一首偈语:
「千代能,拔桶底,水不存,月不缩。」
这正表示它的大澈大悟,四大皆空。她由此偈语中豁然得悟,像如此的精神力,不妨说是「执金刚神」的一种作用呢!女人的开悟,多半是在日常琐碎微末的事务之中。在平静中可发挥「执金刚神」的伟大力量。现在把观世音菩萨所称的三十三身列表如下:
三十三身:
一、三圣身:
1、佛身
2、辟支佛身
3、声闻身
二、六天身:
4、梵王身
5、帝释身
6、自在天身
7、大自在天身
8、天大将军身
9、毗沙门身
三、五人身
10、小王身
11、长者身
12、居士身
13、宰官身
14、婆罗门身
四、四众身
15、比丘身
16、比丘尼身
17、优婆塞身
18、优婆夷身
五、四女身
19、长者妇女身
20、居士妇女身
21、宰官妇女身
22、婆罗门妇女身
六、二童身
23、童男身
24、童女身
七、人非人,八部身
25、天身
26、龙身
27、夜叉身
28、乾闼婆身
29、阿修罗身
30、迦楼罗身
31、紧那罗身
32、摩睺罗伽身
八、执金刚一身
33、执金刚身
从上列表看来,观世音菩萨最高显现佛身,最低显现畜身,广大的化身,普遍的法门,这真是有最大的同情心,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了。
观世音菩萨显示的门户是无量无边,而且随时洞开著,任何人都可以进去的。所以观音的道路实在是四通八达,只要具有信仰观世音菩萨的心,也就是在观音普门的里面生活著。门里是自在、愉快、和平、幸福。门外却是危险、厄难、困恼、痛苦,这是不可不知的。
实际说来,观世音菩萨的显应和活动范围不止是三十三身,所谓三十三身祗是释尊举出的数字例证的大概来说明普门的诠义。观世音菩萨可以显现无量身来济度无量众生,森严宇宙莫不是他慈悲显化的道场。
菜根谭里有一段诗:「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这是说,夜平万籁俱寂,听见寺院的醒世钟声,自己感到是从如梦的人生中梦醒过来,望著澄清潭面的月亮的影子,仿佛月亮并不在天上,犹如我们这五尺渺小的身躯不单是这一身的存在,天地万象也都是我全身的类现。那么观世音菩萨的显应就同这首诗一样,同样是「身外之物」。静夜里的钟身也未尝不可看作我身的幻化。能开展了悟解法理的活眼,就能从慧眼中彻见一切真理,就可以忘了小我,而体认大我,甚至和天地浑然合为一体。
我们应全心备一念之诚,观世音菩萨的法身活在我们心底,除此别无他物。这种意念是悟的境界。惟有悟才不致遭受的烦恼、惑苦。
总而言之,观世音菩萨实在是大宇宙的本体的发现。能够有这样大澈大悟的自觉,就能体认宇宙间微妙的法则,人生的真理,就可去掉小我而确立大我,就能从道心的建立与发挥中成就自己的功德。因此,要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亦不外是使我身我心得以净化,从净化身心中去认识自己的真面目,这是心灵活动的高峰。
【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释义:因此观世音这位大菩萨,能够在人们恐怖惶急种种危险急难中,施无畏来济度苦海的众生,所以在这娑婆世界里的人们,都称他是「施无畏的人」。
注解:「摩诃」是大的意思。
「怖畏」非常的恐怖畏惧。
「急难」就是一种临时的不胜防备的最难应付的困难的事情。
「施无畏」佛教里说到布施有三种:一、财施──施有形的物质。二、法施──施无形的真理。三、无畏施──使令物质上精神上有所安心,没有恐怖。观世音菩萨能使我们安心立命,得到这样的安定,所以叫做施无畏。是以我们应一心供养。楞经说:「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础,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讲话:以前各段经说明了观世音萨现各种身的说法,本段则是说明有关观世音菩萨的名称。
「观世音菩萨摩诃萨」的意思是大觉有情。除了释尊以外,以济度众生来说菩萨的修业可说是最为尊贵的了,我们所住的这个娑婆世界,充满了怖畏和急难,要使得到安心的话,皆拜观世音菩萨所赐。大佛顶首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对世尊说:「世尊!我复以闻薰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方,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这十四种无畏,之中最重要的还是以大智慧、大慈悲、大勇猛之德,作一切事。若能如此,即可得到泰然不畏了。在智慧上,有体得诸法宝相的道理;在慈悲上,有自他平等的博爱,在勇猛上,有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有以上的觉悟,自然在世间上再没有什么可怖畏的了。观音菩萨能使众生得到这个安定,故称「施无畏」。
以一般来说,平日我人在外表上大都坦然自若,可是事实上心里面却多少怀恐惧怖畏的思想,因为我们一天到晚,不断不绝地受到了生、老、病、死四苦与八苦的威胁。如要克服这些痛苦,在自己的心里就不能不把握著绝的信心。只有一心专诚信仰并诵念观世音菩萨就可以判别正邪,明辨是非,从而不劳于心,不劳于心,不怖于心也不致瞻前顾后或畏首畏尾,任何外境力都不能威胁到我心上,就能涌起勇猛精进之心,养成大无畏的观念走,向堂堂正正的人生大道,开展灿烂辉煌的未来!这都是基于信仰的深入,信愿的功德,也只有观世音菩萨能有这样施无畏之心,所以观世音菩萨又叫「施无畏菩萨」。
佛教里面所说施舍有三种,一是财施,舍财济贫,这是指的有形质的施予:二是法施,说法度生,这是指的有形真理的布施;三是无畏施,救人厄难,以大无畏施予众生,使众生在物质与精神上都有所安心无有恐怖。伟大仁慈的观世音菩萨以此大无畏布施众生,使我们能够安心立命,所以我们应当要一心一意的供养才是。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释义:无尽意菩萨对佛说:「世尊!我现在应当供养观世音菩萨。」于是他解下了颈上所挂的镶著宝珠的璎珞,那是有著极珍贵价值的。拿来奉呈给观世音菩萨,用了这样的口吻说:「仁者!请您接受这珍宝璎珞的法施吧!」当时观世音菩萨,却不肯接受,无尽意菩萨就再对观世音菩萨说,「仁者!为了怜愍我们的缘故,还是请您接受下来吧!
注解:「宝珠」是指的珍宝珠玉,即如钻石砗磲、玛瑙、珍珠珠玉之类。并非仅指摩尼宝珠一种而言。
「璎珞」是印度的严身修饰品。颈上的叫璎,身上的叫珞。品质依身份而有种不同。根据这种风俗,佛菩萨也用这个来庄。但从这段经文的文理上看,并不是指有形的金银而镂刻的宝石,无尽意累劫聚集了无尽的功德,严饰无尽意身上的璎珞,不过取来譬喻罢了。
「仁者」是大悲万行者,即所谓菩萨,此处就是指的观世音。
讲话:无尽意菩萨听闻了这样广大无边的功德利益,当即向释尊说:「世尊!我现在应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可是无尽意菩萨把璎珞呈奉给观世音菩萨,并不是有形的财施,而是无形的法施。珍宝璎珞在佛经中常以之譬喻功德。本业璎珞经中说:「光为百万阿僧祗功德;璎珞为光,严饰佛身。」又说:「一切菩萨,以功德璎珞,庄严菩萨二种法身。」两种法身,即是理法身与智法身。是依修行之力,磨炼出来的觉悟。理法身是本来具有的真如的性德。真如性德虽人本具,若不修持,便不能证得。依性起修所得的是智法身。所以理法身本来是觉,即所谓本觉。本觉的光隐藏著,若以修行之力,即得始觉。智法身,即是始觉所得。然若证觉到姶本不二,理智一如,二种法身就合二为一了。现在无尽意代表无尽的智慧,观世音显示广大的慈悲,所以积聚了无尽智慧方便的功德,即显现供养给广大无边的慈悲,换句话说,就是以无尽意的智慧回向给大慈悲的观世音。
无尽意以璎珞供养的一节,维摩经与普门品完全一致。维摩的不思议解脱,就是观世音的妙智力,也就是说观世音菩萨现居士身来说法。这一节所说的璎珞供养,正和维摩经第四菩萨品终了时,善德长者以璎珞奉给维摩居士一样,维摩诘是长者善德的对手,有一次善德长者家中,设七施会供养一切沙门婆罗门以及诸外道贫穷下贱乞者寺人,这是财施。维摩那时便向善德长者开示法施的利益,善德长者听了心生清净,欢喜无量,立即解下了价值百千两金的宝珠璎珞供奉给维摩,表示以离财欲,喜乐法施的大利益。
在这普门品中,无尽意供养的一节,观世音菩萨开大悲门,以示大法施,因此无尽意遂生感谢的心,把自己有形的宝珠璎珞,供奉给观世音。这璎珞如前面所说,应看作累积的功德。
无尽意菩萨诚心诚意的把璎珞赠给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却不肯接受,是什么原因呢?一般人的希望是得到财宝和名誉,可是观世音菩萨的不肯接受,就是表示不贪不求,事实上菩萨也没有求这宝物的必要。从观世音菩萨方面来说,他已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那个璎珞的功德早已严饰其身了。以人身方面看,其实每一个人都特有了无价的佛性之宝,并没有什么受与可说,也就是说,在绝对平等一如的境界上看来,没有什么相对的憎爱取舍可说,就因为显示这道理,所以不肯接受。
因此无尽意菩萨又再度诚恳地说:「为了怜愍我等,请您慈悲接受吧!」为了怜愍一切众生观世音菩萨虽不需要也肯接受,这是无尽意菩萨能料想得到的事。
佛教的教义,是破除相对差别的有,是因缘所生的假谛。由假谛而进入绝对平等的空谛,再从空谛进入诸法实相的中谛。从有进到空是智慧门,从空入于有是慈悲门因智慧故不受,但为了众生恳请而受便是显示出慈悲的法门。菩萨慈悲的法门的永远洞开著的。
关于精神的财产,这里叙述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
在罗马帝国最隆盛的时代,有兄弟二人,他们这是儿童时期。有一天两兄弟在庭园里的花木之间互相追逐著,围绕著华丽的喷水池游戏。这时候他俩的母亲哥尼利亚和一位贵妇人友伴相偕自他们的面前走来。
弟弟向哥哥说:「哥哥!和母亲一起来的那位妇人多么美丽啊!好像一位女王似的。」
哥哥回答著说:「不错,确实是够美的了。但是我们母亲比她更美呢。她不过是穿得美丽,依靠的是化装,不像母亲有种自然高贵的气质。母亲实在比那妇人要美丽得多。
弟弟听了附和地说:
「是啊!哥哥说得一点不差。全罗马境内像我们母亲那样气质高贵的人,实在是不多见哪!」
罗马当时市风流行著身上装饰各种金器或宝玉,可是哥尼利亚却不曾染上这种风尚,她只是我行我素地穿著质楷的衣服,而颈项上也没有挂什么金玉的饰物。她有著金黄色而柔长的头发披肩,走起路来发浪起伏,确实有一种女王般的气象与说不出来的美的风姿。
两位妇人一同来到了两兄弟面前,哥尼利亚对著两位可爱的儿子,微笑著说:
「已经是正午的时分了,你们回家去吃午饭吧!这位夫人带来的首饰盒中有许多美丽的装饰品,你们不妨参观参观。」
两个好奇心重的兄弟遵从了母亲的话,吃过了午饭,就打开了贵妇人的首饰盒一看,但见里面装满了耀眼的珠宝金玉璎珞首饰,其中并有钻石、宝石、翡翠、珍珠、都是负重至极。兄弟二人不禁想:如果这些贵重的装饰品是属于我们的,那是多么的快乐啊!
贵妇人看见他们羡慕的神情,就后得意地对哥尼利亚说:
「宝石用首饰打动了小孩子的心了呢!你做母亲的怎么一点颈饰项炼指环手镯都没有?怎么贫乏得这样呢!」
哥尼利亚听了,随即正色地回答:
「你意思说我贫乏得什么都没有吗?不错,我没有任何美丽高贵的首饰,但也不致家苦得生活也过不去。
接著,她把两个男孩牵到贵妇人面前,很慎重地说:
「请看!我有著比金银宝石这强得多的宝贝。对不起!我的宝贝在你的首饰宝物前就使它们失去了光辉!」
贵妇人适才骄傲的气氛收敛了,而且红著脸不知应如何答覆才好。
后来,这兄弟二人在哥尼利亚正确的爱护和理智的教养下长大成人,又受了相当的教育,竟做了罗马的保民官,成为当代有名的人物受到一般人民的敬重。
所谓保民官是担当保护监督人民的责任,对于官吏的失职有弹劾的责任,是有著相当的,权力的而且那又是由大多数人民选举出来的官职。
以上这故事是说无形的财富和有形的物质财富相比,是如何显得高贵「世间所看重的物质财富可以被火烧、水淹,盗贼抢有和其他意想不到的灾祸的招致,因此不是真正有价值的财宝,惟有像哥尼利亚那样美好崇高的心灵,是真正有价值的财宝。所以说真实是无形的。
其次,还有一则故事,是我国战国时代齐王纳妃的逸事:
某次齐王巡回视察全国境内,沿途受到人民夹道欢迎。齐王猛抬头看见群众行列的道旁之外,有一个女子独自在桑树下采桑。齐王心想,旁人都来欢迎,惟独她竟不参加,迳自采桑恐怕是有什么原因?齐王一向是仁德的君王,对人民一举一动都很关怀的,于是他发布一个命令把那采桑的女子唤到跟前。这才看清那女子颈上生著一个很大的瘤,相貌也不美丽。女子忽然被王召见,心中自然恐怖不安了。齐王问她: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宿瘤,因为我长了瘤症,所以人家都这样称呼。」
齐王便又问她:
「别人见我过来都一致表示欢迎,何以你连正眼也不看一下,这点你又有什么理由可说呢?」
女子恭敬地回答:
「大王今日过境我是知道的,然而我今天离家出门时,母亲吩咐我要到桑园摘些桑叶子同去,母令不敢违背,就祗好对大王失礼了!」
齐王听了她这番话,很是敬佩她的孝道,于是便说:
「你年纪虽小却能听从母命不敢违背,为此不顾其他一心采桑,真是心美而不在貌丑,这样有著美心的女子若是做了我的妻,我的一生必然是非常幸福了。」
齐王就此找到了她的母亲,请求把她的人丑心却美的女儿嫁给他作妃子。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佳话。
以上两个故事都是充分发挥了真正的美好应是属于精神方面,而精神的财富远比物资的财富有价值。
无尽意菩萨解下来颈上的珍宝璎珞,献奉给观世音菩萨,按文字上的解释是身体上有形的饰物,但我以孝无尽意菩萨所献的应是精神上的珍宝,也就是法施而非财施。珍宝璎珞是心中最美的宝物,而观世音菩萨所以不肯接受,是因此宝人人皆有,不独观世音菩萨才有,自然也就没有接受的必要。
换而言之,无尽意菩萨所要供养的佛心,对观世音菩萨来说是具有同一个心,所以他不肯接受。
至于颈饰手镯种种首饰物,都是当时印度男人或女人的装饰品,原来是印度这个国家,四季都燠热异常,一般人都喜欢裸体而披,衣服的好坏尚在其次,主要的装饰品像项炼、手镯,指环等等都是贴身带挂著的。我人常见的画像,如观音、大势至、文殊、普贤等菩萨,莫不几乎都有著璎珞、颈炼、手镯、种种的首饰物。使人感到分外的庄严而令人起敬了。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此璎珞」。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与天龙、人、非人等,受此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
释义:这时候佛告诉观世音菩萨说:「应当怜愍这无尽意菩萨和四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受这璎珞啊!」于是观世音菩萨立即为了怜愍这么多的四众,和天龙人非人等八部众,接受了无尽意菩萨的璎珞,把它分作了两份:一份奉献给释迦牟尼佛,一份奉献给多宝佛塔。
注解:「四众」即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释迦牟尼」释迦,种族名,能仁之义,牟尼寂灭之义。周襄王三十年丁酉(公元前六二二年)四月初八日降生于中印度迦毗罗卫国(译妙德)岚毗尼园,名悉达多。父为迦毗罗卫国净饭王,母摩耶夫人,诞生后七日,摩耶逝世,赖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抚育之,跋陀罗尼教育之。纳耶输陀罗为妃,举一子,名罗睺罗。十九岁时,偶乘车出游,见生老病死,种种苦患,深悟世间无常遂决意出家,二月初八夜,出走断发为大沙门。曾就郁头蓝弗等问道,后于雪山习诸禅定,鹊巢顶,芦穿膝,六年苦行。不得究竟,乃舍前诸行,受牧女乳靡之供养,至尼链河畔,优楼频螺村毕钵罗树(菩提树也)下敷草,结跏趺坐,誓曰:「不成正觉终不起此座。」是夜忽观明星,朗然大悟,得一切种智,为人天之导师,四生之慈父,作大千之法王,娑婆之教主。时年三十岁(公元前五九二年十二月八日)于是周游十方,化导群盲,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周景王二年戊年(公元前五四三年)二月十五日,于拘尸那城,跋提河边,娑罗双树下,般涅槃那。大师示寂,人天掩望,鸟兽悲鸣,山川变色,草木忧愁。而其遗留之圣教将永垂不朽。
「多宝佛塔」如见宝塔品云:「乃往过去东方无量千万亿阿僧祗世界,国名宝净,彼中有佛,号曰多宝。其佛行菩萨道时,作大誓愿:『若我成佛,灭度之后,于十方国土,有说法华经处,我之塔庙为听是经故,诵现其前,为作证明,赞言善哉。』」
讲话:不为自利不受一物的观世音菩萨,为了利他的缘故,不便再加推辞,所只好承受无尽意菩萨的供奉然而,接过了璎却分了两份,一份奉献给释迦牟尼佛,一份奉献给多宝佛塔。
「这个多宝佛塔,是把宇宙本体,作为人格的法身佛,亦即是理体。释迦牟尼体得其理体。而现事相,所以是理佛一是事佛。关于证得的结果来看,一个是断灭:一切烦恼而进入涅槃一个是圆满一切种智而成就菩提。就著事理的二义来看,多宝佛塔是法身的理佛,即是本觉的理身。释迦牟尼佛是报身的事佛,即是始觉的智身。说的时候可以这样说,实际上是事理不可分为二的。这是因为在圆融诸法的宝相中道的道理。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了解宇宙的实象。
┌本体──无限──平等──空谛──理┐
宇宙┤ ├圆融(中谛)
└现象──有限──差别──假谛──事┘
以佛而言则是:
┌法身──理身──理佛──多宝佛塔 ┐
佛身┤ ├冥合
└报身──智身──事佛──释迦牟尼佛┘
以前说佛身分为三身,释迦牟尼佛是应身。现在又说释迦牟尼是报身,这是什么缘故?这是因为佛在娑婆世界的应现之故。现在依普门品的观世音菩萨而论,则应当把释迦牟尼看作是报身(即是相)而观世音菩萨则是应身(即是用)。现在指这三者关系列如下表:
体──法身──多宝佛塔
相──报身──释迦牟尼佛
用──应身──观世音菩萨
现在把璎珞分作了两份:一份奉献给多宝佛塔,一份奉献给释迦牟尼佛。这就是应身的观世音菩萨,把璎珞奉给法身的理佛和报身的事佛,以示三身一体的蕴义。
这里有一个疑问,观世音菩萨是为四象八部而受的,应该要分给四象八部才是,为什么要奉献给多宝佛塔和释迦牟尼佛呢?要知道为了要使四众八部统统悟入三身即一之理,所以才分成两份,从应身的观世音菩萨之手,而奉给法身的多宝佛塔和报身的释迦牟尼,此即三身一如,无分彼此。从这同一佛心来说,在我们的心上,就现有这个三身。
是以,临济大法师说:
「汝一念心上清净光,是汝屋里法身佛。
汝一念心上无差别光,是汝屋里报身佛。
汝一念心上差别光,是汝屋里化身佛。」
清净光,是本觉平等的理。我们众生因差别的妄执而昧于此理,不能证得那种境界。打破这种差别的平等之智,是无差别光。这无差别光,就在平等的心上,再观看众生的差别,而应机化益,是差别光。因此差别光是慈悲,无差别光是智慧,以能成就法身之德。
心好比是一面本来具有光明的镜子,这就是法身清净光,但因众生有无明烦恼的灰尘,把镜子原有的的光明的体遮蔽了。所以,须要用智慧的修行拭去那灰尘,直到没有一点污垢,即是报身的无差别光。但是,虽有光明而不去用,那么这镜子又有什么用!所以镜子是要用来映现森罗万象的差别才具有镜子的功用,这就是应身(又名化身)的差别光。在无差,别的真空之上,有差别的妙有,这叫做「真空妙有」。这个真空妙有,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智慧,也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
无尽意菩萨把很多的宝物,也就是尊贵的佛心,完全寄托给观世音菩萨的身上,而想使听众都能得到佛果。这也就是无尽意菩萨的慈悲。
以上释尊和无尽意菩萨前后问答,到此是已经终了,问答的前一部份是对观世音菩萨名号的问答,并对名字中所含的意义加以说明,以及证明观世音菩萨的功德利益,以表大众的心的归向。问答的后一部份是说明观世音菩萨的自在应用的说法度生情形。最后一段则是由多宝佛证明世尊观音经的说法乃是贯通古今不谬真实的宇宙一大真理。因此使得八万会座大众全部被包括到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光明之中,而显出无上法乐的一大妙境了。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释义:佛说:「无尽意菩萨!观世音菩萨有如此的自在神力,可以遨游在这个娑婆世界中呢。」
注解:「自在」自在者,纵任无碍,进退无滞也。据华严经言:一、寿命自在,谓菩萨成就法身慧命,了无生死寿夭之数,延万劫而不长,促一念而不短。为利有情,方便随机示现寿命延促故。二、心自在,谓菩萨智慧方便,入无量三昧,游戏神通,生死无染故。三、财自在,谓菩萨能以无量珍宝,严饰无量世界,随众生之所乐故。四、业自在,谓菩萨万行具足,悲智双运,或现神通,或说妙法,所作行业,俱为劝化众生故。五、生自在,谓菩萨以六悲心饶益众生,能随类受生,去住无碍故。六、愿自在谓菩萨能随愿乐成,于诸刹土中,成等正觉故。七、解自在,谓菩萨胜解成就,能示现种种色身,演说无边妙法故。八、如意自在,谓菩萨神通广大,威力难量,于世界中示现变化故。九、智自在,谓菩萨智慧具足,能于十方世界随言音慧,利乐众生故。十、法自在,谓菩萨得大辩才,于诸法中,乐说无碍故。
讲话:释尊在结语中说到观世音菩萨的自在神力,是指的拔除了七难三毒的苦恼,使大众离苦得乐的神力。
我们的心原本是自由的,并没有任何东西的束缚,但这纯洁真如的心,却因受到社会风浪的波及以及种种的障害,渐渐的就蒙上了污垢失去了净洁,就生出贪嗔痴种种烦恼和妄想,因此多遇这些火难、水难、盗难、刀兵之难。
可是人人既具本来清净的佛性当体,一旦打开了觉悟的活眼,就恢复了本来的面目,得到开迷转悟的境界。而其主要的关键,端赖于信仰观音的神力。为什么呢?因为信仰就是力量,能信才能得救。信仰是诱发人心恢复自由目标的,有了信仰就有自由,以为信仰是不自由实是荒唐的谬见。
一个人执迷就会被妄想缠缚,就要受不自由的痛苦,反过来说,若能把烦恼妄想斩断,心就恢复原有的光彩而得任运无得自由自在的作用。执迷是由于不信真理所致,斩断迷妄却要靠真心信仰!
观世音菩萨游此娑婆世界,开显众生本具的佛性。在此闻现出安心立命的乐土。
下面有一则故事,是日人清水谷恭顺氏在观音经讲话里面叙述到的,是说明了信可以得救的事实:
有一位律师田边邦秀来访问我,他大约有四十岁左右的年纪,是新泻市东仲街一位卖米商人的次子。据我所知,他是在二十一岁的时候和同县的名洲长泽龙子女子结婚。田边家里很穷,可是他年轻,又充满了求学的志愿,是以和妻子龙子商量两人一道到东京找事做,实行半工半读的办法:龙子是个贤惠且理智清晰的女子,故此极表赞成。两个人到了东京以后,龙子就进入了一所服装店的裁缝部工作,田边则整日埋案苦读准备考试,终于考上了中央大学法律系。于是小两夫妇安居了下来。想不到田边的弟弟义勇来找他哥哥,他羡慕哥哥在东京入学,他也要跑到这里来求学,要求哥哥的帮助,自然一切学费生活费都靠龙子来负担了。很凑巧的,龙子也有一位弟弟治一郎也从家里跑出来到他姐姐地方来寄住,住食也要靠龙子负担。这么一来薪俸自然不够开销。可怜的龙子,每日自店里工作同到家里还得在晚间做些替人剪裁制服的工作,必须如此日夜不息的做才能勉强维持一家的开销。好在义勇和治一郎这两个孩子看到龙子的苦劳,由衷的感激,就加倍用功发奋励学,所以义男考进了高等工业学校,治一郎也荣获外务省书记生试验及格。同时,田边也从中央大学毕业了。龙子真是说不出的欢喜。贤惠的她,虽是辛勤工作粗衣淡饭不以为苦。仍然每日欢欢喜喜的过著日子。
然而田边在毕业的这一年,参加考律师却不曾及格,而义勇由于过度用功得上了肺病,终于不治死亡,而治一郎奉派到马尼拉使馆服务也因患了肺病入院诊治,不久也就死去。
这一连串的灾祸和不幸,给予龙子莫大的打击,因为积郁成疾,突发了吐血之症。田边带她去诊断结果,医师证明她已是到了第三期的肺结核,无法治好了,各处诊所的说法都一样还有说等不到一个月恐怕就要命绝。田边真是无限的焦急悲痛,因为龙子不但是他恩爱的妻子,也可说是他生命史上的一大恩人。无论如何也得想法医好她的病,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想。穷困的他便四处找寻工作,好容易得到京桥某新闻社的工作,每月所得除了维持自己的伙食生活以外,都用来治疗妻子的病。有一天他出差到镰仓长谷,经过观音堂就在菩萨缘前,便一心为龙子的病虔诚的祈祷。回到了家中便把向观音菩萨祷告的情形告诉龙子。龙子在气力衰微的病况下,却用了充满自信的口吻喃喃说道:「谢谢你,相信在观音菩萨保佑之下,我的病能治得好的!」
第二天田边又到浅草观音堂前去祈祷,为爱妻的早日康痊而求救。回家后,龙子对他说:
「我一定会好的!我要等你做了律师后才死!我的病一定能被观音菩萨治好,一定的!我看不必再找医生,也不必再吃药了。静待菩萨的援救吧!我将自即日起每天虔诚拜观音菩萨!我必然是能得救!」
果然龙子自此每日诚心诚意在观音像前祈祷礼拜。原来医师说过她可能等不到一个月的光景的,谁知病入膏肓居然也会一天一天的好起来。如此经过三个月之后她就能离床落地,不到半年竟然霍然而愈了。于是到医师那边去检查,祗听医师愉快的说:「你的病完全康复,肺部也已经钙化,这真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龙子夫妇买了些礼物香蠋等到长谷观音堂还愿谢神,就在这一年,不但灾祸完全过了,幸福也接踵而来,田边考律师及格,就挂起了律师招牌,由于业务兴隆,成为一名, 颇负时誉的大律师了。
从以上这则故事,可见观世音菩萨的神力是如何的不可思议,连第三期无药可救的肺病不经科学的治疗而能霍然全愈,真是惟有信仰观音的妙智神力,才能有如此的显应。这不但是证明了理的观音,而且可观见了事的观音,即使对佛教从不发生兴趣与信仰的人也能明白。
关于田边夫妇因信心坚定而统一,才得到了观音菩萨的救助,这可以说是观世音菩萨现身为众生而说法。世间生活富裕的人们倘有了病,不妨一面延医诊治,一面再以宗教信仰求观音保佑,两两相成,就能克服病魔,得到了安心立命。这也就是心物两方面兼顾,岂非尽善尽美之道?我以为像田边夫妇的事,医师的诊断,长谷的圣像,莫不是观世音菩萨的点化,使田边的迷茫的心灵藉得正确的指引,可见观世音菩萨在无边法界里可以自由自在的活动与显现。因此用「游」字来形容观音菩萨的救化众生,真是最适当不过了。
要知道我人如在行善之时多多少少有一点勉强,不能说是悠然游此娑婆世界,可是菩萨就不同了,菩萨行慈悲,舍却一切报酬,只有欢喜,不含一丝勉强的。
观音经的散文体长行已经讲完了,其次要讲的便是韵文体的偈颂,大体上看来,偈颂都是长行的重复之说,以加深我人的印象。
【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问曰:「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释义:这时无尽意菩萨用了韵文的口调来问:「妙相具足的世尊啊!我现在又重问您一次关于观世音菩萨的事,观音佛子是有何因缘,才名叫观世音呢?」具足了一切妙相的世尊便也以韵文回答无尽意菩萨:「你且听我说观音菩萨的德行,善于应四方各地的求救者的要求,他发出宏大的誓愿深得如海一般,所历劫数之多是不可以思议。他服侍过多少千亿的佛,已经发过了极大誓清净的听愿。我现在为你简略说明,如果你身闻到他的名字以及见到了他的法身,能念念不忘而不空空错过了求法的机会,那么你就能够消灭掉所有的苦恼了。
注解:「妙相具」世尊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福慧俱满,万德庄严,故曰妙相具。
「我」无尽意之自称。然一切法,佛说无我,今称我者,凡有四种:(一)凡夫遍计(二)外道宗计(三)诸圣随世假立宾主(四)法身真我。今所指者,既非外道妄计之我,亦非凡夫妄执之我,乃深达八自在之我。非我非无我,而随世假名称为我也。
「佛子」指观世音菩萨而言。闻佛宣说胜义妙法,从教起行,由行入观,决定得无上觉道,绍继佛位,是名佛子。
「善应诸方所」菩萨悲智广大,誓愿宏深,寻声救苦,靡所不及,苟众生持名莫辍,必能感应通文也。善应诸方者乃是以不动真心垂形三土,感应群机,无刹不现也。
「弘誓深如海」广普之缘谓之宏,自制其心名曰誓,其愿广大,无有边际,故曰深如海。无量寿经云:「发斯弘誓,建此愿巳,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历劫不思议」历者经也。观音现化历尘沙劫,玄理深妙,事迹希奇,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故曰历劫不思议。以所历之时长,故所侍之佛亦多。而一一佛前,应发清净大愿,始得真智遍拔众苦,方能应身普度一切。闻名则称圣号,口业械也。见身则礼慈容,身业械也。心念不空过,意业械也。
「诸有苦」三业归依,六通垂化,有求必应,无感不通,所以十方世界,随类现形,六道之中,济诸有苦。诸有者,三界轮回因果之苦报也。三界,总谓之三有,九有,二十五有等。欲、色、无色是为三有。欲界五趣杂居地,及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是为九有。言二十五有者,开欲界为十四有,谓四恶趣,四洲,六欲天。闭色界为七有,谓四禅天,及初禅中之大梵天,并第四禅之净居天与无想天。无色界四有,即四空天。
讲话:普门品所以要列偈颂是为了对尚未彻底明了的人,或是在长行说了以后或是说的中闻赶来听讲的人而重复再说一遍。
「偈」在梵文中叫做「伽陀」。颂是译语,表示用偈语来赞叹之意。此处含有菩萨赞美佛德的歌颂之义。颂有讽颂和重颂两种,前者是讽赞,后者是重说,但前后均有照应。
首先是无尽意菩萨以偈向释尊发问。我们先来分析妙相的意义,按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三十二种变通的姿容,如加以细分就成为八十种类。
说起姿容重要性很大,从面相可判断人的善恶,依骨相可占卜人的运命。形像往往代表了人的心,心是人形像的本源。因之心中丑恶的人,形像上决不会表现出十足的美好;所谓形于内而必发于外。心中常存邪恶之念的人,其相貌也必定是丑恶。例如无论多美的美人或如何俊俏的男子,当他们发怒的时候,他们的容貌是决不会好看的。反过来说,心中清净的人纵令是贫穷,但其表现即必然是文雅。所以说形像是心的反映。
倘若人只有形体而无精神,那是所谓「行尸走肉」。表面上装饰美丽可贵的璎珞,却心不守舍,也就等于徒然。在这一世界中,人往往祗著重于一方面,却轻易地忽略了另一方面。
佛能具有此等妙相,决不是偶然的事。佛的心无论何时都如明镜一般。因为这样,佛的姿容便也时时呈现出无比美好的形像。换句话佛,佛是因为能慈悲忍辱,同情心深重,满怀像美无疵的心境,故此能表现出好相来。心美的人,不论经过何等的星霜,多久的岁月,他的美不会褪色,反可炼出美的光明的极致!
妙相之意就是说明释尊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证明释尊的功德圆满,愿行具足。
其次无尽意菩萨又向世尊发问,这佛子是以什么样的因缘名称为观世音的呢?
佛子的意思当然指的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本来是续佛慧命,继承佛位的。按佛子的字面来说凡是佛的种子成熟都称做佛子,因此只要我们能够持有净信,就可以被称为佛子。净心是指的佛心,佛心应是如何的呢?观音经说:「佛心是大慈悲。」不过,慈悲心也是有大小之分的,比如父子师弟夫妇的爱是属于小的范围,而佛的慈悲心则是包括一切的大慈悲心,可说是无限大。
佛以偈言答覆说:「观世音菩萨的行为是处处应各方人士的方便,是有求必应的!」这是说观音的行为,即是一心三观的妙智之力。三观是空假中三者,天地间一切的万象都是由这三方面来观察;空观、假观、中道观三者谓之一心三观。
认为一切都是无有的观法即是空观。一切的姿态形状,莫不都是由心观察的伪像而已,其实相乃是定的。其次由外面来观察的形像谓之假观,即是由因缘和合而现出来的假相,也即是一种假相的世界观。至于中道观即是心与形、物资与精神,有形与无形皆是不即不离一而不二的世界观。即是不编于任何一面的观法。
虽然有三种观法,但是从根本上说都是一心所现,不过是由一心而现出来空、假、中三者,此即所谓一心三观了。观世音菩萨就是用一心三观的观法来观察一切,所以一切都是融通自在。
凡夫常常被目见、鼻嗅、口利、耳闻等等的观念所系缚,于是凡耳目口鼻达不到的境地,就认为是假、是定、其实这只是顺著五官触物的习惯,被五官所囚了的心境,反而把真实放弃了。
因此我们不能仅凭肉眼,进一步应该要打开心眼,那就是要学观世音菩萨以一心三观的妙智力去观察世间。所谓「观」也就是悟,以冷静的心来观看而不是用肉体的眼来观看,这一层的认识关系是很重要的。
观世音菩萨以此妙智之力,在观察事物的同时,还要立即加以施行,也就是拔苦与乐,应病与药。使众生都能免除七难与三毒。这是观世音菩萨来到娑婆世界的本愿。
观音的行,是「善应诸方所」。方所可以看做是空间的场所,也可以看做是国土和方便土。观世音菩萨无论是娑婆、净土应乎任何处所表现出来他的本愿。高处即应乎高,低处即应乎低,应众生所求各种的愿心,而自由自在地显现和活动。至于活动的范围,如以地球来说,在伦敦也好、印尼也好、德国也好,大西洋也好,太平洋也好,印度洋也好,没有地域上的分别,任何的一角落都可以有观世音菩萨的影子。观世音菩萨的功德,可说是无处不照的了。
按照菩萨的意生身来说,是由心而生身,由念而生心,他能给予我们千变万化的善报功德。所以念心是非常重要的。念心是把心放下,即是要除了一心称名外其余什么思想都不可有,心只要能确切把握一点,灵与肉的状态没有丝毫的空隙,也就是心可以遍及于全身。
泽庵和尚的「不动智神妙录」中说:「系心如猫的眼目。满满无有余地。欲将我身置于静止之处,必先将我身为心所取。心放置于身内,使其不向余处而行。但身心不能统一,皆是修行不够。心是流动之眼,到处皆可达到。心如不收置于外处,则心处一方其余九方即感空虚不足。心如不置于一方则十方俱得说满。」这说明了心的「实的状态」非常的重要,万里「空是安的状态,也就是大乘的极致。寒山曾经有诗说:「一颗水晶绝瑕翳」,全心透彻如明镜止水,一点微尘晕昙皆无的空之状态。这就是禅的境地。
释迦牟尼佛的妙相在佛经中说得很详细,现在概要他列表说明如次:
(1)足掌安平。
(2)足底网文如千辐车轮状。
(3)手指织长(细长)。
(4)手足柔软。
(5)手足缦网(手指足指之闻有网如缦)。
(6)足跟满足不偏削。
(7)足背高美。
(8)[月+耑]如鹿王(腿肚子细纤美好)。
(9)双手过膝(手特别长)。
(10)马阴藏(阴部不外露,龟缩入内)。
(11)身纵广(身体纵横平均)。
(12)毛孔生青色(全身毛孔皆生青色之毛向右上旋)。
(13)身毛上靡(身体之毛向上生)。
(14)身金色(身发金色之光)。
(15)身光各一丈(身体光明发出周围及于一丈)。
(16)皮肤细滑。
(17)七处平满(两足足掌、两手掌、两肩、顶正中七处皆平满)。
(18)两腋满(左右两腋不凹)。
(19)身如狮子(身有威严)。
(20)身端严(容姿端庄完整)。
(21)眉平满(两眉之肉丰满平均)。
(22)四十齿(齿有四十枚,比普通人多)。
(23)齿白齐密(齿白而细)。
(24)四牙白净(当门上下齿牙特别白净)。
(25)颊颐如狮子(两颊肉丰满)。
(26)咽喉津液得上味(口中常有清香之味)。
(27)广长舌(舌广而长可以覆下颜)。
(28)梵音深远(声音优美而深远)。
(29)眼色如金睛(金色之眼)。
(30)眼睫如牛王。
(31)眉间白毫(眉间有白毫)。
(32)顶肉髻成(顶肉隆起)。
以上是说明释尊的三十二好相。释尊长行菩萨之道,所以才有成佛的结果。也就有和常人不同的好相。这就是孔子所谓「形于内而必发于外」。
任何人若据自己的进德修业,其人相也必自有变化。
精神生活丰富的人是体得了安心立命之道,也就会具备了使人起畏敬之念的好相。是以释尊有这些好相,是当然的道理。
因此我们要想示现出观音的妙相,惟一的办法是培养崇高的宗教生活,笃行如实的精神生活,从真实修养中去体现表显,这一志向便是自身观音妙妙方的开发,进而才可使观世音的木体和力用,当处即得以表现出来,才可使建立起平等无类信仰生活的契机!
如此自身内寸心得以开现观世音菩萨的体用,对森罗万象的宇宙一切,就当以无限的慈爱之心去对待,无论是一草一木一粒一滴,只要是存在于天地法界的东西,都认为为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务使合乎真生命的正当活用,然后始能发挥伟大仁慈的力量;果能这样的生活,就是真正的佛子,也就是真正的菩萨。
其次是说:「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所谓弘誓又可以说成是愿念,一切菩萨都有誓愿;而此誓愿并非单是坐禅修业或解明佛理,主要目的是以实际济度一切众生为著眼点。菩萨是为渡世而生,这就是誓愿的真义所在。
这个誓愿又分为「通愿」和「别愿」两种。通愿是共通的誓愿,别愿则是佛的一切誓愿。
比方说释尊有五百种誓愿,阿弥陀有四十八种誓愿。各有各的特色。又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种,药师如来有十二种,这都是个别誓愿的例证。
我们都是佛弟子,都是菩萨的化身,都有共同的誓愿,那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这是一般佛子皆时唱诵的四弘哲愿,就是通愿。不论参禅、公案、学问、业务等等莫不是以四宏誓愿为骨干。不然,佛教的精神是无法表彰出来。
众生数量之多诚然是无量无边,在这无量无边的众生当中,如不能尽数济度,则我的誓愿就不能算是达成。烦恼是由一点的无明滋生出五欲三毒的八万四千烦恼,这些存在著的无尽烦恼,如果不能断尽,就不能说是达成誓愿的目的。法门无量,是指宗教的学问是广阔而无边际,必须下一番功夫去深入,去研究,而后才能豁然通达,那么我就要立誓去深入。佛道是至高无上的实到,欲达到这真理的极致,必须以最大的决心最真恳的大愿去成就它。四宏誓愿换言之是为了要达到四种目的:度众生、断烦恼、入法门、成佛道。怫法如大海,愈入愈深,愈进愈广,真是历劫千万而不可思议。
欲使一切众生悉皆成佛,宛如人生是在渡海,由迷的此岸达到悟的彼岸一样。而这过渡时期的导师,正是观世音菩萨。菩萨为济度我们,牺牲了自己的佛位,而一心要教化众生使之成佛,这是观世音菩萨的誓愿。所以释尊曾赞颂观世音菩萨说:「侍多千亿愿,发大清净愿。」
以上是说明了观世音菩萨的行愿,下面却说明菩萨的功德利益。
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意,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这段大意是说,我再向何大略说一下,对于身口意三业的一致是一刻一刹也不能把心念空过,能这样才能灭却一切的苦恼。
心念要诚,所谓「至诚格天」,人和人交往,以至诚相待可感动对方。祈祷就是诱致诚心的重大关键。世事如祈祷,以清净祈祷的心来处置任何事情,没有行不通的。诚心是感通的道路。我们应抱至诚精神、一心不乱地去作事,就能显示出信仰的光辉;甚至火不能烧、水不能漂,一切灾厄远离,转危为安,可以高枕无忧,可以无挂无碍,度过人生的大海。是以我心必须要做到:
「朝念观世音,暮念观世音,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
这就是说要我们行住坐卧二六时中,随时体得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大智慧心、大勇猛心来实说身口意三业。我们能体得此等心,就可以活现出信仰是生活的微妙境来,正因如此,早睌都是以愉快的心情感谢的心里安然渡过漫长的人生岁月。一切宗教与信仰,若不能做到这一步,就不能称为有信仰力的宗教。关于这点,在现世中持有功德的观世音菩萨的面目,实在是发挥了赫赫摄人的光彩。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释义:假使有人对我兴起了陷害的念头,把我推落到大火坑里;只要我能诵念观音圣号,就能发出不可思议的力量,使反坑反而变成了水池。或者是被漂流在大海上,遭受到龙鱼诸鬼的魔难,只要诵念观音圣号,就能发出不可思议的力量,海浪也不能淹没我。或者站在须弥高峰的顶上,被人从后面推堕了下来,藉著一心诵念观音圣号的力量,就可以像太阳虚悬在空中那样被一种不可思议的神力托住在半空,而不致堕下摔死。
注解:「假使」设或之辞。
「巨海」即烦恼的大海。龙鱼诸鬼难,可比方做爱欲的波涛,爱欲的波浪起于烦恼的大海。所以若人沉沦在爱情的溪渊,必然招来许多的痛苦。
「须弥山」梵语正音曰苏迷卢,译曰妙高;于香水海中,上高三百二十万里;其峰巅,即帝释宫殿之处。虚无形资,空无障碍,故名虚空。此处是指的高山尖峰之意。
讲话:「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这一段是说假如有人兴起了害你之心,趁你不注意的时候,将你推落大火坑中,你的性命难保的时候,只要你能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就能仰仗菩萨的神力,刹那间化火坑为莲池,使你获救。
实在来说,有宗教信念的人对任何感受是与普通没有信仰心的人不一样。比方说有人对我起了害意,被我知道,却仍然能丝毫不动嗔念,于此可见我的谦让容忍的美德,这就是自他净化的大方便法。君子道人之长不道人之短,特别在用人行政方面,要注意到用其所长,补其所短的道理。世间的事不能只顾到一方面的解释,必须要双方兼顾才是。所以对人要顾虑到他的长处和短处,就不致有偏颇的心。就拿他人拟加害压迫于我说吧,他所以要加害是对我不明而起,也许彼此之间有了什么误会而引起,所以我不要以暴力来报复,要以怀柔政策来对付他,所谓「柔能克刚」是一种修养的力量。
什么事都能泰然处之不怀一点嗔念,这完全是信仰功夫的深到所致。从前有一位日本女诗人莲月尼,有一天睌间迷了路,不得已在某村的一家住户求借一宿,那儿知道那位主人看她是女流之辈,又是独身夜行,恐怕惹出什么是非,不敢留她。因而拒绝了她。她无奈祗得一个人在朦胧的夜色下像幽灵似的漫无目的前行,后来到了一株樱花树下,在那儿瑟缩著度过了寒露侵袭的一夜。她曾因此作了一首诗:「朦胧月夜花下卧,聊以偿我无宿情。」她虽是被人拒绝投宿而并不起苦恼,如不是户主的无情,她又怎能完成那风雅的诗句?像她那样的心境,就是宗教心的写实。
经文中的大火坑譬喻是人的嗔恨、嫉妒、憎恶、迫害的心的总和,然而观世音菩萨的法力像是洪炉能包容一切嗔火,菩萨能以性火真空的妙方来救度世人,使火坑化为池,免去火灾之厄。
「或漂流巨海」是说乘船在大海上忽然遇到了风灾,船翻人覆,跌进茫茫的大海中,这是何等可怕的一幅景象!其实,在精神方面来讲,巨海是比喻我心原是一个贪、嗔、痴烦恼无尽的大海,真是龙蛇混杂,痛苦不堪。就像是在汪洋大海之中遭受到毒龙、鳄鱼一切可怕的灾难,如果不能化痛苦为清凉一定要被折磨得失神、发疯、送命,试以今日社会有多少人在爱欲大海浮沉下自杀、他杀,命案层出不穷,足可佐证。一旦我们有了那样生命交关的灾厄时,只要能称念观音圣号,那么身口意三业就一齐被菩萨的神力摄引,世上一切风波必可安然渡过,纵令被卷到海底深处也可藉神力重浮出水面。这也就是说,凡夫贪恋迷执,沉堕爱欲深渊,菩萨洞明一切,破除爱执,为我们启示了生路,只要有信仰菩萨的真心,自然可舍死路而就生路了。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关于须弥之意,以前已解释过,这里再简单说明一下。
西域记中说:「苏迷卢山(即是须弥山)由四宝合成,在大海之中。所谓四宝一面是瑙璃,一面是黄金,一面是银子,一面是玻璃,是世界上无比之高山。」这是事释的说法。倘以理释的观点来说,须弥山峰即是心的顶点。换句话说,是精神的最高处。我心是迷,佛心是悟。因迷之故心中充满了强情自满,刚愎自用,但如果一旦良心发现,心一启悟,则我心就可处于须弥山的顶点,也就是达到佛的悟地。所以迷心和悟心都源于一心所生,只要以真心观察,用觉悟之眼去体解物的极致,就不致著迷。
如果我们本处于最高顶点的良心被人诱惑而堕落,这就仿佛人站在高峰被人从后推堕悬崖的一种譬喻,细究其因,仍然是因为未能识破悟的真谛,才会受诱而动心。人的心有善恶的两面,这善心和恶心并存而在内心的底里矛盾的斗争著,往往意志薄弱,禁不起外境的惑力,使善心隐没恶心生起,这就是把悟心转成了增长我慢的迷心,亦即俗语所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要使道心恒存悟心永在,这就要藉佛菩萨力量的辅助,犹如一个中学生的求学还要依靠父母经济上的济助扶持。因此,我们不难了解被恶人推堕到深渊不是无故的,仍然是为了自心有了恶心的根蒂,也就是有我慢心和我执心,才经不起恶魔的怂恿,意志不能坚定,感情显得脆弱,招致外来的失败。要把内在的恶心的根蒂全然摘去,这才是一劳永逸的上策;这就不得不朝真理的方向,称念观音圣号摄理我心,于是我心似午日当空,我身恒住在大妙光灿的虚空之中,光明如佛。这也就是「如日虚空住」这句偈语的精神意义的解释。
「爬得高跌得重」,这是一句俗话,这句话体味起来很有道理。一般人都有攀上的心理,可是一旦登上了高位,财高势大,就得意忘形,起了傲慢之心,把别人都看不在眼下,养成惟我独尊的意念。但骄必败是自古明训,这就是被人攻击遭人诬害的起因,一旦被人从高位上推落,那时的光景,是同情的人少,「打落水狗」的人多,所谓「锦上添花世上多,雪中送炭世间少」,越是成功的人越受不住失败,很多人在破产了失败了的时候百计无著,就祗得走上人生最后一条路──灭亡。一个人所以要想得远,想得长,不可近视,不要势利,要切切实实检讨自己的得失,时常保持明白世事而不执迷,洁身自爱,就可以脱离被人诱惑、诽议、谋害的危机,所谓「明哲保身」,有了事先的彻底觉悟,不必到后来悔之已晚的苦楚。
恒持诵观音圣号,相信佛法无边,回头是岸,心就有了著落,任它海啸山崩不能动摇此心,就可以断除所有的烦恼,而心可如太阳安住广大的虚空中,海阔天空任意畅游!
【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扭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
释义:或者被恶人追赶,因而堕落到金刚山下;如能称念观音圣号,就可仗了菩萨不可思议的神力,身体发肤甚至连丝毫的损伤都没有。或者被怨贼仇人围困住,各人拿著刀杖武器企图加害;如能称念观音圣号,就可仗了菩萨不可思议的神力,使他们忽然起了慈悲怜愍的心。或者遭遇到国王的苦难行将杀头生命完结的时候,如能称念观音圣号,就可仗了菩萨不可思议的神力,使刀能作一段一段的断作几截。或者不幸被关了起来,在牢狱里锁著,连手铐脚镣都加上了,如能称念观音圣号,就可以仗了菩萨不可思议的神力,解脱枷锁而得释放。如果有人用咒诅符药种种毒害方法要加害我的身体,只要我能称念观音圣号,就可以仰仗菩萨不可思议的神力,使害人者还报应在他自己的身上,我不受到丝毫伤害,他却食到自作自受的苦果。
注解:「金刚山」梵语斫迦罗,于须弥山外,高六百八十万由旬,纵广亦六百八十万由旬。弥密坚固,金刚所成,任何物不能破坏它。铁堕犹碎,人堕不损一毛,可见观音慈护的力量,真正不可思议。
「怨贼」可分为从外来的盗贼以及心中之贼。外来盗贼终是少数,而心中的怨贼却是长久盘据己心,其数有八万四千,各各持有利刃,欲夺我们清净心中的功德之宝。那怨贼的主人翁,就是我执我见。如把这我执我见打破住于平等的大慈悲,怨贼即会被慈悲心所感化。正如菜根谭一书上说的:「见闻觉知是内贼,情欲意炽是内贼,此主人翁惺惺不昧,则化贼为家人。」
「王难」在过去专制时代时,法律是国王的法律,触犯法律将要被杀,就叫王难。
「释然」是解脱的样子。
「解脱」就是得到自由自在的境地。
「咒诅」是要加害于人的行为,或是祈祷恶神降灾,或造稻草人射杀,或画符焚烧,这都是咒诅。
「诸毒药」凡是服而伤身的名为毒药。诸毒药,指其多数。离间他人,中伤他人,可以说比毒药还要利害。但其结果是自身受报的。咒诅人的结果,也是一样。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就算是有人嫉妒我,离间我,中伤我,而我自己安守在我应守的本份,一点也不为这种境界动摇,住于平等大悲的信念之上,积忍辱的功德,则决不会因此受累。
讲话:在高高的「金刚山」顶被恶人推落,金刚山是坚固无比,任何物不能破坏它但触之却要粉碎,而我只要诚心诵念观音圣号,竟然不会损及一毫,这自然是不可思议,可见菩萨的大威神力世上无可正敌了。但此处所说的恶人并不是忽然之间出现,仍然是存在我人的心中。这恶人就是指的心中八万四千烦恼。我们在社会上所得的地位名誉金钱以及一切财产,总是心忖不能安稳惟恐一旦失掉。所以说堕落,是比喻从高位推落了下来之意。要想保持地位财产,就要善持己身,善治己心,把财产灵活的使用,发挥财物的真价。
人生在世,免不了有冤家仇人,有的是无意中得罪而不自知,那么,当冤家贼人存著恶念要加害我时,如果自己有了恻隐之心,具备佛菩萨的慈悲心肠,用感化的方式,使对方幡然憬悟,这就是化敌为友,引入正道。恶人不是生而为恶一世为恶人,只要觉悟改过,可以变为好人,所以世间应无真正的恶人,也就没有绝对的恶,原来所谓「恶」是完全悬于自己的方寸心中。所以要确切把握住精神的力量,从称念菩萨圣号中去求取精神的自觉,那么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足令我恐怖,我就可泰然自在的生活,获得解放的逸趣。
这里介绍一则日本佛教的故事趣话:
以前日本的武将大都皈依佛道。武将伊达正宗便是云居禅师的皈依弟子。
云居禅师是当代无比的高僧,不但道德高尚,体力也胜过常人。当他云游到美浓国青野之原地方,遇到了强盗拦路抢劫。强盗们把他四面八方团团围住,头目便很不客气地向他喝道:
「喂!和尚!这是你的运气不好,没有什么可说的,快把衣服脱下来!」
虽然他那样威胁的口吻,禅师听了却微笑的作答:
「好吧!你们想要什么就请拿什么吧!要我的法衣吗?可以,要我的雨帽吗?可以,要我的钱袋子吗?可以,甚至要我的身体都可以。但是只有一样东西,你们是无法夺去的,也就是想拿也拿不走的,就是我的精神力量。当然你们人多势大,拿了刀剑武器想要霸占什么都可以,要索取我的性命也不难,可是我的心你们拿得去吗?如果你们明白这一点,来吧!请你们动手!请随便吧!」
禅师说完了以后,就坐在现场不动,这些穷凶极恶杀人不贬眼的强盗们说也奇怪,竟然被禅师的正气所摄服,因而没有一个人敢下手的,后来他们就向树林里隐没了。这就是禅师的精神力量,制服了强盗们的邪念。
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元朝时也有,如佛光国师在温州能仁寺驻锡时,遇到番兵来攻,那时所有寺众都逃得不见一个人影,惟独国师独自坐在堂上,番兵入来以后用大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国师却泰然自若作歌说:「乾坤无地卓孤节,喜得人空法空亦空,珍重大元三尺剑,电光影里斩春风。」番兵摄于他的气魄,也难于下手,就迳行引退。这都是说明了根据正确的信仰,把握住绝对的信仰境地,靠著信心的体现,发挥凛然正气的力量,这种作用在儒家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佛教来说,就是大雄、大力、大无畏的精神和观音的威神力量相等,有了如此的力量,自然可排除任何艰难危险,而不致损伤一根毫发。
由是可知,依据精神力能免除怨贼之难,是一点不假的。怨贼是在我们心里筑巢作祟,不论是如何的迫害,归究起来,是我们容受的一念的定力如何,是恐怖呢还是临事平静无所畏惧呢?
古时候,日本江州有一位叫慈门尼的尼姑,一天夜里忽然发现一个强盗闯进了她的禅房,就站在自己的床头。她并没有一丝害怕的表现,反而很泰然地,用了一种像是对邻人说话一般的口吻说:
「你到人家家里来偷东西,一定是为了生活所迫吧?天气是这样寒冷,你身上却穿的那样的单薄,肚子必然空著还不曾吃饭吧,空腹就会更觉塞冷了,我这就替你去弄点吃的给你,好吧?」
说完以后,她自自然然地进入厨房端出了饭菜放在强盗面前温和地说:
「吃吧,不必客气,你不要不好意思,等你吃完了,你要拿什么就请你拿去!你可知道出家人是身无长物,庵里的东西你需要的都可以拿去。不过──」她停顿了一下,加重语气继续说下去:「我奉劝你的,是你的年岁很轻,身体又那么壮,固然你是为了贫穷才出此下策,可是如果被官厅发觉了把你捕捉,不但你本身要受到囚禁刑罚的痛苦,你的家人也被你连累了,一念之差,心迷本性,弄得身败名裂,遗臭社会,值得吗?为你家人亲族著想,做了这一回后,切莫再做了。若是你能听我的话,无论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如果旁人问时,就说是我送你的好了。」
仿佛是父母教诫儿女,谆谆诱之导之,强盗呆呆地楞在那儿,不但不能发出一语来威胁她,反而被她的温情感动,流下了悔悟的眼泪,终于觉悟前非,恢复了人性的真面目。
云居禅师,慈门尼都是以佛心对付盗贼,却使盗贼的心感应道交,由嗔心转而为佛心,后来成为善人。故此,对于欲加害我身的人,我反以大慈悲心去接待,就显出了观音的妙智力,这就是:「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的意义。
说到「刀杖难」和「王难」,这是在长行里所说的第四难。现在举出一段故事以供参考。
由大圣释尊到达摩大师一共是二十八代祖师。其中有一位狮子尊者,他是因为罽宾国王而丧命的。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罽宾王是一位有名的暴君,有一天他问狮子尊者:
「听说你已得道,得到了一切真实未曾有的悟境,是真的吗?」
「诚如君言,我已得一切法。」狮子尊者回答。
「不错!这是很有趣的,你既然体得了一切真实未曾有之法,当然可以了脱生死,生死也就自由自在了,是吗?」
「是的,诚如君言!」
「好吧,你既然不怕死,那么我要你的脑袋,你没有什么异议吗!」
这实在是暴虐无道和没有知识到了极点的君王,然而他的话却并不使尊者吃惊。狮子尊者平心静气地说:
「这是很容易办到的事,我对生死问题并不介意,生而何欢死又何惧?况且我是一个无名之辈吧了,您既然要我的脑袋,请吧!」
说罢自动把头伸向王的面前。残暴的罽宾王起初犹豫了一下,接著,果然拔出腰佩的刀,一刀砍下了尊者的头颅。
这段惊心动魄的故事是狮子尊者的法难的记载,性根修持如玉的人自然置生死于度外,一切只按个人的信仰去做,他们是无所畏惧的。这也就是为真理而奋斗,不惜牺牲来贯澈自己的信仰,这样的果毅勇敢,就是金刚不坏的力量。
日莲上人在龙口将要被斩的时候说:「如果以法华经能够代替这个丑的头,实在可喜呢!」他走进了刑场,但因有信仰的力量支持他,一无所畏,利刀却不能伤害他。
精神一到何事无成?所以一心称名观音圣号,以观音的神力使我心充沛著无畏的勇气,可免厄难,又得到安心立命,这就是孟子所说大仁大勇的胸襟。
枷锁之难前面已解释过不再重复。以一般眼光,每个人的表面上是自由的,手和脚也不曾被绑住可自由随意活动,可是事实上我人的心,受了八万四千烦恼的羁绊,那里来的自由呢?烦恼妄想不断,痛苦层出不穷。要想获得真正自由,当然只有斩断烦恼的束缚,使我们能得任运自在的境涯,这就要对我心的当体好好下一番功夫。
我们反省一下,看是不是事实上是如此:一个有名誉的人,被名誉的扭械束缚住了;一个财主,日夜感觉财物把他的心系缚住了。同样地,贫穷的人被他困苦的生活绊住,恶人被他自己的罪行囚系住的痛苦……,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说明我人在世是何等的不得自由,因此人不但是受外界环境的牵制,更受内心执著事物被心囚系的痛苦,确实是很不快乐。
纵令是得到了开悟,而此时心却被悟所囚,仍不免受到悟的扭械枷锁。这便是去了迷却又背上了悟,仍然不是完全的自由。故此真正悟道的人,决不拘泥于悟。真正体认了佛的境界,心是不为任何外物执著,即使是内心也是一任自然,如风云野鹤,悠然自适,别有一番天地。
从前赵州和尚和某一僧人问答。某僧人说:
「一物不将时如何?」
和尚说:「放下著。」意即将一切舍弃。僧人又问;。「既是自己一物不将来,既无所持又何有舍?」
和尚不动颜色,忽地大喝一声:
「既放不下,就担起来。」
这意思说如果没有可舍之物,那么你就把那无可舍之物一并担回去吧!
所谓真理之极致,即是无语无说,即令是可以论判的性质也一并取消了。去我见,除执著,则一切归于寂静平和。学佛的人不执著于任何事物是得到安心的初步步骤。
扭械枷锁的所以发生,是因为心被物所缚,古圣有言;「能不凝滞于物而顺世之推移」这含义是要我们不可执著,悲观失望仍然是从执著中来,心要像水珠落在盘上不停滞于一处,才能任世间之推移而得自由自在的作用。无论学者、政治家、艺术家、科学家或任何行业,如果固执旧有的见解,蔑视新的学说,新的施政,新的艺术,新的原理以及一切新的处世做人方法,那一定是要落在时代的后面。
所以,我们求知,不能仅注意到文字上的解释,还得要切实把握内在的真实。这内在的真实是有依据的,依据什么呢?就是信仰。为了坚持信仰不变,体得大道,必须时时刻刻诵念观音圣号,体会其中三昧,这样就能完全地接受真理而获得真理。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当我礼拜供养佛时要起极度的敬心,并且要保持以佛之心为己心的态度。
当我们称念菩萨圣号时,一切行为,一切思考都要以观音菩萨的大器大根的规范为依据,使我心与之契合,以身实践力行,这样就构成免除厄难的因素,我心的扭械枷锁就都能悉数断除,使精神也好肉体也好都能得到真正自由和解脱,在生活上自然也就到达了安乐的境地了。这就是「释然得解脱」的真义所在。
现在说到「咒诅毒药难」的一段。
所谓咒诅,是自己的欲望不能达到,因而起了极大的嫉妒诅咒他人,想陷人于不幸,这就是不人的一种心的迷惘所致。但是诅咒不但是不灵光的事,而且是极度自损了人格。偏狭和自私的观念是造成诅咒的根由,但是仍然是受了心的束缚才会产生偏狭自私种种不正常的心理,如果没有执著心,就不会如此了。
用咒诅的方式去害人,实在是一种落伍的愚蠢行为。但这样的行为却很普遍,往往一不小心就会犯上这样的罪恶,以善恶来比喻,善好比是登山,上坡是吃力的,但恶犹如下坡,确是十分容易,这是要警戒的。
用恶口詈人谗谤是要受相当果报的,何况更以毒药害人,这样的罪恶是无可恕宥的。
如果有人以毒药害我,我便要一心称念菩萨圣号,如四十二章经说的:「恶人骂人如仰天而唾,唾不及天,还及其身」毒害人的是难逃法律的制裁因果的报应。因此深信观音菩萨的人,无论一举手一投足,都能与自然的妙理妙法契合,所以对我加害的人不但没有办法害到我,还害到己身。这是观音冥护显益的缘故。
观世音菩萨和我人利益关系大别有下列四种:
一、显护显益。是对观音菩萨的加护,信者立即感到利益。二、冥护显益。是虽然受了观音的很显然的利益,但是本人不曾觉悟。三、显护冥益。是并不知道观音菩萨的利益,只是一心信仰观音菩萨的加护。四、冥护冥益。是受观音菩萨的保护和利益,而自己不明白。不用说人人希望显护显益的第一种。
「还著于本人」这句话的用意是说,我们人不可以存有一丝一亳害人之心,否则害来害去,害到了自己的身上。
苏格拉底说:「知汝本心」。迪卡儿说;「我思故我在。」这都是谛观自己纯真之心及其作用。本心倘不能清彻,自然落入了种种的烦恼妄想,得不到平安。「还著于本人」的本人应解作本心,就是说同到本人真正的心地。
总之,勿存害人之心是最要紧的事。俗语说得好:「咒人有两穴」,咒诅他人必然受到他人的还击,于是孤立无援,不容于世,将来受到凄惨的下场。但如能悔改前非,恢复原来本性,就又可重新受到别人欢迎。思想家佐藤一齐说过的名言:「以春风接人,以秋霜自诫。」是晓喻世人要以善为作人的根底,不论处于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何环境,爱他人的心不可无,甚至人欲害我,我不恨他反而爱他,对于自己的行为要时时检讨和反省,惟恐有一点错失之处,能如此,就可化人生的丑德为善良,使我们快乐地共同生活在净化世界中。
【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燃,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释义:或者是遇见了凶恶的罗刹和毒龙恶鬼等等的魔难,如果诵念观音圣号,那么仗著菩萨不可思议的神力,那时他们全都不敢加害于我。倘使遭到凶恶的野兽包围住,露出了它们可怕的钢牙利爪,如果诵念观音圣号,那么仗著菩萨不可思议的神力,他们就很快的跑开到其他的地方去。倘使遇到了蚖蛇和蝮蝎等毒虫,它们吐出来的毒气像烟火一样的燃烧到我们身上,如果诵念观音圣号,那么仗著菩萨不可思议的神力,它们就会顺著声音自然地会回避他去。倘使遇到了大雷雨并且闪电,落下了冰雹以及不停的大雨,如果诵念观音圣号,仗著菩萨不可思议的神力,就会相应地即时云消雨散。
注解:「罗刹」解见前长行文中。
「鬼」是希求之义,希求是乞求的心,所以「贪」就叫做鬼。除了贪鬼之外,还有一种无明鬼,无明即是愚痴的心,又叫痴鬼。这都是妨碍我们善事的障害。
「毒龙」(本生)智度论十四曰「菩萨本身曾作大力毒龙。若众生在前,身力弱者,眼视便死,身力强者,气往而死。是龙受一日戒,出家求静,入林树开,思惟久坐,疲懈而睡。龙法睡时形状如蛇。身有文章,七宝杂色,猎者见之惊喜言曰,以步稀有难得之皮,献上国王,以为服饰不亦宜乎。便以杖按其头,以刀剥其皮。龙自念言,我力如意,倾覆此国,其如反掌,此小人物,岂能困我。我今以持戒故,不计此身。当从佛语,于是自忍,眼目不开,闭气不息。怜愍此人,为持戒故。一心受剥,不生悔意。既以失皮,赤肉在地,时日大热,宛转土中,欲趣大水,见诸小虫。来食其身,为持戒故,不敢复动。自思惟言,今我此身以施诸虫。为佛通故,今以肉食,以充其身,复成佛时,当以法施以益其心。如是誓已,身乾命终。即生第二忉利天上。尔时毒龙即释迦文佛是也。时猎者提婆达多等六师是也。诸小虫辈,释迦文佛初转*轮八万诸天得道者是也。
「恶兽」即是从我见我慢而生起的心理状态,在众生的心中,好像有锐利爪牙相争的情形。尤其我们处在今日所谓是一个生存竞争的时代,宛然像有众多的恶兽包围著,人类互相猜疑欺诈,有一点机会就要排挤他人自己占上那位置,假若这时有人能念观世音菩萨平等的大悲心,则四海之内,皆我同胞,如手如足,相亲相爱,一切心中的恶兽和身旁的恶兽都会消灭了。
「蚖蛇及蝮蝎」蚖、蛇、蝮、蝎,这可以看作是一切毒虫的总称。蚖,亦名虺,体长二八许,土色无文,有剧毒。蛇类甚多,有蟒蝮等。蝮,体长二尺余,头部三角形,颈细,鼻反钓,上颚两旁有毒牙,中空如管,其根部与毒腺相连,人被啮时,毒腺出毒液,由管牙而注入人体,体灰黑,有黑褐斑纹。蝎,蜘蛛类,形似蟹螯,体长五分许,色多黄褐,尾部有钩,甚毒。前面的恶兽,是譬喻的大烦恼,这里的毒蛇毒虫,譬喻的小烦恼。小烦恼若不注意,渐渐而成大烦恼,其害与毒蛇毒兽没有什么不同。因此法句经中说:「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大恶本非大,由小而积成,若不轻小恶,则不致遭殃。」
「气毒烟火然」这是说毒气如燃烧的火焰一般──是形容蚖蛇蝮蝎毒气的厉害,亦是形容人的嗔恚之火如气毒烟火一般。
「寻声自回去」是念观音而起心中本自清净的本性,把恶心一转时,一切可怕的罪恶,就好像在草叶上的露珠,遇到朝阳生起,自然的就会消灭了。
「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这是说一个明朗的晴空,忽然涌起了一堆乌云,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冰雹降落,大雨滂沱,那一种境界是多么可怕!我们的心和这个情形一样,本来心上是没有一点黑暗的,而光明朗照著,不料因一念迷云之生起,被你我他之念亦纷纷而来,则嗔恚的雷鸣,忿怒的电光,贪欲的冰雹,自暴自弃的大雨,都来苦我们了。但是只要在这紧要的关头,能持诵观音圣号,心机一转,云消雨散,朗朗心空,无不清净自在。
我们的力是相对的,观音的力是绝对的而且平等。故将把持著的差别这颗心,一转而向平等,即是把系縳于相对之心一转而向绝对的,这就是佛教的根本第一义。
讲话:首先讲到恶罗刹、毒龙、诸鬼之难。在长行里面已经说过罗刹是食人之鬼。所谓恶鬼,妨害善事,叫恶罗刹。
这一世界是猜嫉多端的社会,虽然是多行善事,但因世人魔难太深,亦难于补偿。比方说某甲努力精进,结果便得到了立身荣达。一般人因此说是长官是他的同乡才被提拔升迁,或说他的妻和某长官有姻戚关系,甚或说他平日是巧言令色收揽人心,对上应付的手段高明,才得到了这样的高官禄位,像如此之类的诽谤不一而足,却全然忽略了实际上他的精进奋勉,不但在我国如此,在世界各国亦是如此。这些个说人坏话破坏人的名誉的就是现实中的恶罗刹、诸鬼、毒龙,但若反省再三,这些又何尝不是自我们心中生长。按精神上分析,心的半面是丑恶的恶鬼之像。平常我们画鬼总是颈上有角、口耳破裂,毛发卷屈,毗牙暴出,手脚生长著,尖锐的长爪又腰间围著狰狞的虎皮。实在是难看得很,实在说这正是心的丑恶半面的表现。又如我们绘画地狱的景像时,有血池中受难的亡者,有上刀山的罪人,更有在油锅里熬煎以及剖腹穿肠,赤足火海种种恶者,一切可怕的形像都是反映出我们人的心理作用。所以人心可说是一种修罗之巷,充满了憎恶之念,嗔恚之火,嫉妒之涡。无论男女老少莫不卷入这旋涡中彼此牙咬角撞,是众生的真实当体,可怜得很的。即以街头或画坊挂悬著的美人像,或是刚刻店里的裸体人缘,也正是美的背面表现出人间的丑恶,祗不过我人因愚昧自欺,不知也不去思想那反面吧了。
人间社会正像一个鬼畜社会,有许多鬼畜之道的人,充满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表面上用文化的装饰与设备,骨子里却是见不得人的。社会的文化似乎更昌明,而人类嗔恚之心、嫉妒之情以及憎恨的思想更形扩张。也就是说,毒龙恶鬼到处都充塞著,毒龙恶鬼就是存在我们的自心。倘使在我心涌现出这样的毒龙恶鬼时,赶紧要「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即是我心现出了观音的正义,由于观世音菩萨即是代表正义的当体,是以内心邪念自然会消散于无形。就外界情况而言,无论如何妖怪变异,也都化作了我心之物,乃至抱有害心的人,也可以纳入我的掌中。这就是欲加害却又不敢下手的意思。这也就说明了鬼可以化为佛,毒龙可以化为天龙。于是一天四海悉成为佛的净土,都能得达弥陀的世界。
关于毒龙之说,是释尊在印度当时,猛兽毒蛇生息非常之多,每年加害于人数目是相当多。即以现代一九二六年的统计而论,被毒蛇咬死的人每年有一万八千人,被猛兽噬命的有一千九百七十四人。其中被虎所杀的约近千人,被狼熊豹象鳄鱼等猛兽所杀有九百七十四人。以英国统治的当时尚且如此,可见释尊在世当时被害者更不知道有多少了。因此经文中时时举出毒蛇猛兽的可怖,这决不是释尊架空之论,而是以实例来说法。
一个人,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的存在,表面上往往受到种种的迫害灾祸,如事象上的毒蛇恶龙等等出现,而内里来说仍然是因有恶念妄执,怯于精神修养所致。在这一种场合,最好是诵念观世音菩萨,既可防害于未然,亦可顺化危害我们的敌人;这就是转祸为福,改恶使善,化铁为金,转迷开悟的大道,一切的一切都是系于诵念观世音菩萨的诚心。
所以归究起来,倘若能够真正一心信仰观音之力,而诵念以恒,就可以断除一切迷执,化迫害为幸福,这就是人生幸福的大道。而这大道是以智慧、慈悲、光明,及大勇猛心之母胎为基础。实施此一基础,可体现彻见我之本身亦即观音菩萨之化身。所以念彼观音力而得灵异之感应,其妙智即在于此。
释尊弟子中的富楼那尊者,是一名素负盛誉的雄辩家。他经常把释尊的说法广向世间宣扬。有一天,他面对释尊说:「从今以后,我想到无宗教之国,无佛教之地去弘扬佛教,请释尊允准。」
释尊立刻回答说:
「很好很好!你的愿心很伟大!我十分赞成。但是有几个问题要问你,像你所要去的地方,既是无宗教无佛教的地方大多是落后地区,人民缺乏道德观念,多是凶恶浮懆之徒,你到那儿去传道,一旦蒙受种种的迫害,将何以处置呢?」
富楼那说:
「如果遇到那样的人,不论在何种情形下,我打算愈益精进的传道。」
「如果用石头瓦块来打你,用暴力对你,该如何呢?」
「虽然是以暴力加害我我并不害怕,如果用石头瓦块那还好,还没有拿刀杖,不过是一种恫吓,一种予我磨炼的良机,我将感谢地接受。」
「那么万一他们用的是刀杖来威胁,又将如何!」
「我还是高兴接受,因为还算好,威胁而已,并不是拿刀来杀我呀,我还是一样感谢接受。」
「再进一步,如是用刀来砍你的脑袋,那时怎办?」
「那我也不讨厌,原来立志修道的人们,就是不离这观察五欲肉身。有的人还要用刀子,饮毒药自杀或用绳自缢,或跳楼毙命,何况他们用凶器杀我,反而使我从五欲的系缚当中脱出,我惟有更加感激和欣喜,很高兴地去接受才是。」
释尊至此露出欣悦颜色说:
「善哉善哉!富楼那!你的修道的精神很好,知道了如何去忍辱。只要你有决心和大勇猛心,确切不移的保持著它,那么你一定可以充份的弘通佛法。你现在可以去化导那些地方的人们,使他们未安者得安,未救者得救,未入涅槃者得入于涅槃。」
富楼那得到了释尊的许可,心里非常欢喜。第二天他就向目的地出发了。在当年一夏之间就获得了信者五百人,并且还建立了五百座伽蓝。
我们须要仿效富楼那的精神和毅力去传道布教。富楼那尊者信仰观音的神力,笃念观世音菩萨,在这大信仰心之前,毒蛇诸鬼种种迫害都可转化为琢磨自己的基石,按信仰的观点来看,这样境地这种磨炼才是难能可贵的。
邪恶之念不是外来而是攀附我心,但若「念彼观音力」心中之贼自然可除,使我们得到完全的自由的解脱。
其次说:「或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
从前,有一个名叫昙无竭的,他自小便出家做了沙弥。长大之后到了罽宾国,得到了梵文本的观世音授记一卷。当时国内遇灾难必定要念「观音经」以求菩萨护持免难。
一日,他往舍卫国,在森林原野被象群袭击,他急忙在旷野拼命逃奔,口诵观音圣号不已,于是,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跑出了一头雄伟的狮子,把象群惊散了。可是当他渡过恒河时,又遇到野牛追逐,他又诵念观音圣号不停,这时候天上竟然飞下一只大鹫鸟,把野牛赶跑,使他幸免祸害。这就是被恶兽围绕念观音菩萨的神威引致,可以转危为安,以菩萨不可思议的力量使兽群疾走他去。
但若从精神上的理释,在我人心中每日不断发生诸如象、虎、豹,狼、狐、貉等等恶兽一般的情绪,各各是锐牙利爪使我脱身不得,可是只要愿力深宏信念坚定,无论外界内界的恶兽妄念不断来袭,还是能一一克服它们。
「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燃。」要知印度热带沙漠上赤足走路,往往会窜出毒虫啮人,在路傍被咬毙命的不知多少。有时委实也使人防不胜防。
南宋绍兴年间,余干地方有一个姓周的女人,当她出门在路途上见到了三条大蛇挡在路上,她便悄悄地从蛇上面跨过去,蛇怒追她,把她缠倒地上,这时候有乡人名叫龚黎臣的赶路过此见到巨蛇绕妇数匝卧在地上,他就高声合掌诵念观世音菩萨并持念大悲咒,奇怪的是蛇竟应声回头自行散去。以上都是事释上的说法。
在我们精神境界里,却不知蟠踞了多少的蛇蝎毒虫,试看像释尊那样的圣者,尚且要被提婆达多追逐狙击,譬如不论怎样的善人,但恶念却时常缠缚住他,可说是一种现实的讽刺。所谓心中的毒龙,全是由贪欲、嗔恚、愚痴而起,一不小心,就要被毒蛇之心完全吞噬掉。
净琉璃中有说:「此胸怀中,栖鬼栖神,非人、人非人。」人的心中不免有欲、惜、憎,爱等等之情,人被其囚缚,不但损人抑且祸身,结果是落得缠缚不自由和破身亡家的惨痛。
倘若我们见到人家做善事不由地嫉妒起来,我是看见别人显赫而心不自在,这时炎炎的嫉妒之火就不断在内心燃烧著,其势至为猛烈。这正是所说的:「气毒烟火燃」了。
要免除毒气,使人家不讨厌不憎恨我,我要有坚定不变的信仰心,那么虽然处在毒火烈焰之中,或者是山崩了海啸了,心却要镇定自若,安然不拔,任何外物亦不能侵犯,这是信仰的功效。
常常有些个人主义,大都流入了「利己主义」。这是说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大前提,别人如何可以不管。抱这样极端的自私的人可说和毒虫一类没有多大分别。这样的人怎么会信仰宗教的呢?原来他们多半为了谋求自己的福报才来拜菩萨拜佛。与其说拜菩萨拜佛,不如说他是在拜金。他的信仰内容全是站在功利方面,像这样表面也常到这间寺那间庙去参拜,内心完全以自利为出发点的人真是太多,信仰本来是最好的事,但是若拿出一元十元想要求得消灾安祥发财幸运等等莫大代价的话,一方面是证实欲望过大,一方面等于向佛菩萨行贿,而静等幸福的降临,这样的例子是不但不会有任何功德反应,更可说是愚痴到了极点。
真纯的信仰恒久的信仰是太重要了,纵令是一元一角的布施,只要出于报恩真诚的,即令不求,佛菩萨也定会赐他利益,因为他的行为实在是为除去自利的清净心为出发点,故此心中萌芽出的是清净因,当然佛菩萨也就会给予他福报和利益。
以无我精神去利益他人,则佛菩萨之道全然体现,这种自己证得的心境比什么都来得重要。
所以我们对日常的行为要时刻加以反省,一旦发现错误,马上正心正念,一心称名,使观音与我身合而为一。如此则外敌以及筑巢于心中的毒蛇妄念,宛如朝日之霜,会立刻融化掉。拜佛不代表信仰的全部,努力修养自己,务使自身修养与佛光加持两两相俟,就能确立圆满无缺的人格。就是说在他力念佛的同时,仍要注意到目力的精准。能够如此做到,方是合理的信仰生活。
信仰是人间生活的原动力。它立于文化的第一线,有著不屈的力量。倘能立脚于信仰的基础上,那么诸如国策大纲的确立,社会方向的决定,一家规准的建立和治身正行的参修等等莫不皆可达到顺序不乱以致圆满的地步。
现在再谈到「云雷雹雨」之难。从前科学未发达时,人们一直把雷电当作神来看待。传说中的雷公身背大鼓,用手敲击作响。现在科学家则证明是阴阳电在空中的中和现象,进一步人已充份懂得应用电气力量,造出电车、电灯、电话、电锅等等工具,服务于大众。这都是事释上的说明。
至于精神上的理释来说:我人的心本像那晴朗无云的碧空,突然遇到了某些事件,因而迷失了理性之光,由是阴云四布,迅雷烈风便自心头起舞,乱作一堆。比方说,在生气的时候,平素柔和的面孔就会一变而为凄厉的颜色,眼露凶光,正如心中鼓动了云雷。降下了冰雹大雨。于是互吵冲突相大,蔚成大波。社会上许多伤害凶杀案件,都因此而生,这真是愚蠢的悲剧,也说明了「小不忍则乱大谋」,从心上起了一朵迷云,招致了日后的失败。
其实,人是高级灵性的动物,实在应当是亲爱和谐平安和好的相处,必须要做到爱亲爱子爱夫妇爱朋友,这也就是人的本来之相,只要心中不起疑云迷云,无论何时都是碧空明朗,天气良好。我们切不可轻动迷惘的心,以致引起风暴波澜。人的心要澄澈除了靠自己,别无依凭,所谓靠自己,实是信仰一途,而无其他道路。信仰的力是破除迷云的宝剑,也是斩断烦恼的宝剑;迷云除,烦恼断,自然恢复人间本来的真相,保得天清日丽的心境,这样就是观音的光明显赫出现在我们的心上。
如果一心诵念观音圣号,乌云雷电消失无踪,天气回复光风霁月,因藉信仰之力,心如明月,不起烦恼,又如平静潭水,一波不兴,这是无论什么难事都解消了,无论什么困难都不存在了,于是我们回到安适自在的环境,渡著有意义有理想的人生。这就是「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的道理。以上所说的十二难即是水难、堕须弥山、堕金刚山、咒诅、毒药、恶兽围绕、蚖蛇、蝮蝎、云、雷、雹、雨难,到此已经讲完。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释义:众生堕入到困难灾厄的环境里,受著无量痛苦的压迫时,以观世音菩萨的妙智之力,即能拯救世间所有的苦恼。菩萨是具有充足的神通力量,广修智慧方便之门来度脱众生。所以可说无论在十方哪一个国土地方,没有任何时间菩萨不能现身的。像地狱、饿鬼、畜生等恶趣,以及生老病死种种苦恼,菩萨莫不运用他广大智慧和方便法门,渐渐地使之全然熄灭。
注解:「神通力」神是妙用莫测,通是自在无碍,具足灵妙融通之功能,故曰具足神通力,神通力,成所作之智也。
「方便」智是实智,方便是权智,权实双运,故能妙应群机,历诸刹土。
「恶趣」总标之解,地狱以下所指恶趣,缺少修罗道。
「地狱」梵语那落迦,泥犁。译为不可乐,可厌,苦具。此狱依各地地下而立,故曰地狱。有八寒八热,十六游增,一十八层,因此乃有五百地狱之别。
「鬼」梵语薛荔多,旧译饿鬼,新译为鬼。裟婆论云:「有说饥渴增故名鬼,由彼积集,感饥渴业,经百千岁,不闻水名;岂能得见,况复得触?有说被驱役故名鬼,恒为诸天处处驱役驰走故。有说多希望故名鬼,谓五趣中,从他有情,多希望者,无过此故。」饥虚渴热故名饿,恐法多畏故名鬼。由其所造之业不同,故果报亦有胜劣,胜者,则为山林冢庙之神,药叉,罗刹,有威德者。劣者,则居处不净,不得饮食,常受刀杖之苦。
「畜生」梵语底栗车,为世人所畜养。或译为傍生,为傍行之生类。娑婆论云:「生谓众生,畜谓畜养;谓彼横生禀性愚痴,不能自立,为他畜养,故名畜生。」立世阿毗昙云:「由宿谄曲业故,于中受生,复说此道众生,多覆身行,故名底栗车。」
讲话:人从降生以至死的一日,可说都是处身于苦恼之中。说到这苦的根源,就是三毒烦恼。(三毒在以前说了多次,即贪欲、嗔恚、愚痴。)人们为了解决生活困难,就都要劳动,以工作来换取代价。如果人人能安分守己,满足于自己所求的衣食住行,不计职位的高低、待遇的多寡,自然可安然渡世而不忧愁苦恼了。无如人心不足,多半是对现状不满,并且羡慕虚荣嫉妒他人,为了增加生活费用而不断诉苦,看见人家避暑心中也想去避暑,腰中没有钱也要硬充门面,等到享乐过后,凄凉随至,少壮一无所成,老大徒感悲伤。心中的不平不满与日俱增,这种虚荣生活和无理生活,起因都是由于一个贪字。我们如果不能克服这个「贪」字,终究不能安住于善良的社会生活。是以,人倘不能从心底实际改革,就是离世远遁山林幽隐,而心中仍被世间俗事缠累,被忧患之风吹袭,仍然不得安宁,古人有歌云:「隐身难得逃忧患,世间只有万重山。」
又如身体虽然居住在庄严宏伟的殿堂,享受四时的美衣美食,然其心里倘不能免除贪欲,则其生活也就绝对不会愉快。甚至,在一天二十四小时内,连坐著睡著都感到不平不满和不安。菜根潭说得好:「乐中乐非真乐,由苦中得来才是真乐」人世既然是苦的娑婆世界,当然有许多的不自由,只有获得心的满足,才能体见出真乐来。
因此我们先须认真思考,为了要离苦得乐,必须制住三毒,不要为贪嗔痴所迷而困惑,而苦恼、而奔命。我们应浸润于信仰生活之中,心中时时悬念著无量的醍醐味,天然的甘露水。我们倘能一心向著观世音菩萨膜拜信仰,贪嗔痴原来种种迷惑,一如霜逢太阳自必冰消瓦解。
在信仰当中不能存有疑念,信仰得真,心便清净,心若清净,观世音菩萨才能现前。
因信仰所得的赐予,是由于观世音菩萨的妙智力所致。所谓妙智力确是不可思议,即慈悲、智慧、勇猛,如以儒家的眼光看,亦即是所谓智、仁、勇三达德。把这妙智力适用到人生的环境,造成了成名成功的要素。世间最苦的是失败而不成功,成功不止是光荣,并且是幸福。但这种幸福还是从信仰得来。这就是「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的真义。
观世音菩萨如何为众生拔苦与乐,那就是: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世人对于观音神通力,也许会认为像奇妙的魔术一般,其实并不如此。
佛教里说神通力有六种,哪六种呢?一、天眼通,以自在无碍的智慧之眼,观察众生的方便,换言之,是了解他人的心。二、天耳通,不用眼看不用口说仅用耳听其音便察得其心。三、他心通,以我心感知他人之心。四、宿命通,是智通过去之事。五、漏尽通,是除尽烦恼之力,示现无量世界,使众生开悟。六、神境通,是向众生示现不可思议之力,得以自由自在地教化众生。
观世音菩萨依此六种神通之力与智慧方便,现身说法,济度众生。
这一段是在长行的后半问答中把普门示现再重颂一遍,本段就是总答案。这些神通力和佛菩萨力同是仙人婆罗门的行者们所欲求得的修业结果,所要把握到的力量。要之我们称其力为神力乃是在得究竟智慧之时,而自己不可探测得知的无碍的作用力,即是诸大佛菩萨的行为。所谓「通」乃是对任何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的通达,这彻是神通力的解释。
诚然,我们一念信仰彻见菩提妙智之力的时候,也就是我们持有我身即是观音的化身的自觉。人们都具有这些共通的神通之力,也都可依据这些神通力广修智慧方便。可惜不知或不肯去体现,未修得吧了。
所谓方便在经文中是常见的字句,要之不外是为了贯彻自己的目的讲求种种的方便之法。方便又叫做权宜,或是权便,佛经又叫权方便。在佛教上的立场说,就是佛为度众生以种种权智施行种种善巧工夫,断惑解疑,使众生得到真理,这是转迷开悟最上的方便。
观世音萨以此神通力与方便智运用在:
「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在全宇宙的法界里,没有一处不是菩萨现身之处和度众之所。因此我们断言:观世音菩萨不仅是在寺院道场被安奉供养著,可说是在十方国土任何地方都是菩萨现身说法之地。
照这样说观世音菩萨既是遍开慧眼,到处现身,众生总该安心而无有恐惧了吧?事实却不尽然,缺乏信心的人们,仍然是得不到安心。倘如对观世音菩萨信仰心切,我身可与观音合而为一,那么观音亦可以为我父母为我妻子为我朋友,给我们足够的爱护与温暖,我便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孤单,不会寂莫,不会凄凉。所以我心常常怀有我与观音同在的信心,不但现世中安心幸福,即就未来世甚至永劫亦可得到永远的安心!
「无刹」的「刹」字,在时间上是「刹那」即一霎眼间,形容时间极短。在空间上说是「刹土」在这里包含了时间和空间的两样意义。
其次说到:「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
这是说三恶道,即是在以前所说的十界乃是佛以下的世界,即所谓之恶趣。这地狱、恶鬼,畜生的三恶道,并不是到人间世界以外去找,而是在我们的周围与在我们的心中存在著。
这三恶道是最痛苦的境遇,无论是在金殿玉楼之中,无论是在银行公司里面,只要心的方向一有错误,就立刻坠到地狱、饿鬼、畜生的凄惨境内。人生一念之差,则仙凡路异。心常扫除尘垢,保持清净,则心如菩提清凉之月浮出。
从前的人往往认为是神的子女,佛教则主张如有坚定信仰心,我人可由人成佛。
反观现代文化昌明,流出了各种新的思潮,然而在现代服装上却有半人半兽的流行装束,犹之历史上各国宗教塑像有半人半兽的艺术像一样。这种现象以佛教观点看来,就是代表人的迷心与悟心两方面。在人的迷悟心以上就是佛心,故人如按著修养的程序去做,是可以得成圆满无上的佛。只是人的迷心太重,故以这半人半兽的塑像,衣装可看出人的机智如何,不能不说是进步中的文明社会的一大讽刺,这也就是符合了佛教所说的「人身难得」,人心真是难度!
如有人说我们是半人半兽,我们一定会气忿不平,然只要静心想想,有时我人的言语行动竟是和禽兽没有多大差别,理性消失之时代之即是兽性,岂不是一个活的畜生而已。如果不知觉悟,仍以此种心理度著兽性般的生活,这一世界自然也就等同地狱、饿鬼、畜生之道了。
「生老病死苦」在以前已经说过。人人都免不了受生、老、病、死四苦的压迫和痛苦。人的一生实在是太苦恼了,因为人的生理状态是随著时日而变化,忽老忽衰甚至忽死,谁能预料到明日的吉凶呢?然而人们却执著贪恋于现世的物欲,可说愚不可及。既然能明了有生必有老,有老必有病,有病必有死,就不可忽略任何一刻宝贵时间去追求免苦的方法以及除去心中对死亡的恐怖,要想解脱一切的苦难,只有把我心交给观世音菩萨,就可以达到「以渐悉令灭」的安心快乐的境地。比方来说,观世音菩萨是光明,我们若爱这光明的普照,则我们心内的地狱饿鬼畜生以及生老病死等等黑暗,都被明了地澈照了出来。而经常涵养光明的心境,天地法界一切的一切就无一不在佛法的光明中,使我们安乐自如地在生涯里,过著幸福的日子。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释义:观世音菩萨有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和慈观五观,我们要常常发愿学习和瞻仰他。他的无垢清净的光明,好像是慧日照破一切黑堷,能够息伏风火等等灾难,而发出普耀的光明照亮了这世界。他的慈悲的戒体,仿佛百雷的震动,他的慈悲的心肠犹如大云的张盖。降下了甘露和法雨,灭除了众生烦恼的火焰。
注解:「五观」即真观、清净观、广大的智慧观、悲观和慈观。此五观智也。观者,梵语毗婆舍那,体察妄惑,达观真理也。智者梵语阇若,了达一真法界,照彻无边众生之智慧。此五观智,前三观,显自利功德,后二观,显利他功德。真观,空也;观一切法,缘生无性,当体即空故。清净观,假也;现一切法,有而非实,随缘示现,尘劳不染故;又不思议假,三观具足,离三惑故。广大智慧观,中也;平等大慧,非假非空,即空即假,不即不离,而三而一,双遮双照,无偏无倚故。此之三观,或次第修,或不次修,无不皆以慈悲合运,故曰悲观及慈观。观音入甚深三观,观察众生,以同体大悲,拔众生苦,故名悲观。以无缘大悲,与众生乐,名为慈观。菩萨从初至于邻极,三观慈悲,未始离念,故令众生,常愿修此,常仰兹观,故曰常愿常瞻仰。
「灾风火」灾者小灾无量,大灾有三,所谓风火小也。火灾上烧初禅,以例无明火烧同居土。水灾上溺二禅,以例痴爱水溺方便土。风灾上吹三禅,以例妄业风吹实报土。今举其二而不言水灾,以其中例可推想而知之故。
「世间」世是迁留破坏之义。间是中隔界畔之义。世有两种,一是有情世间,即众生也;二是器世间,即有情所依之国土。
「悲体」说法之身名为悲体。此身先以戒德警人,如天震雷,无物不尔。故曰悲体戒雷震也。
「慈意」菩萨以无缘大慈之意,加被众生,妙应群机,物无不覆,故曰慈意妙大云也。
「甘露」梵语阿密哩多,味甘如密,天人所食,长生不死,故亦名不死之药。罗什法师云:「诸天以种种名药,著海中,以宝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药。」菩萨所说深妙之法,如天之甘露,众生受之,三惑焰灭,得证无生,故曰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讲话:这一段是意业普观的颂文。「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合起来是五观。即是分成五种观念。观的字义,如观察,但这是肉眼所不能见,是心灵的观察,能见而不能说。
是以,「观」是指的观世音菩萨一心向上,故此对无论宇宙人间的一切,都能一览无遗。在作用上来说,包含有闻的作用,味的作用,嗅的作用以及触的作用。我们的感觉是五感是器官的各别活动,但由以上「观」的作用来看,则五感总合为一个。即是「心观」。
关于五观,四明尊者知礼禅师有以下的解释:他说真观即是空观,清净观即是假观,广大智慧观即是中道观。天台宗旨即是以此为基础,谓之一心三观。一心有三种的觉法。更就五观作为教相家风来说,则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是自利的,而悲观和慈观则是利他的。
为了说明上的适宜,这里仿照天台的宗旨来说明五观。面先要说的是空观,即是以此宇宙世界是「空」的观法。可是真空并非是离开差别之姿的空。真空无相,简而言之,森罗万象瞬时而非常住,在不断变化是不论分秒年月。如此世界并无常住之物,而我人却以为是「有」,岂非是错误的想法。
其次说的是假观,此一世界虽然是任何物都在不断变化流转,然并非常住。我们用耳闻听,以鼻嗅香,拿舌尝味,身体感觉著寒冷热,意念思考无限的景象,以此六官六识来看事界,世界是确实存在为有,不过如进一步探讨,虽是存有但不永久,并非常住的存在,当然是假。
我们言空是平等的看法,言假是差别的看法。这好像盾的两面,是一体两面的东西;离平等即无差别,弃差别亦无平等。在空之上来看万象的姿态,虽有种种的不同,但这只是现象界为混杂纷乱状态,而其根本则真实不二。只不过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由佛教来说都是基于因缘而生。除去因缘,则一切都是真空。虽是如此的思考,把此世界只看为空则是偏向于一方,或只看为有则仍偏向于一向。实则即非是空亦非是有,所谓平等不离差别是宇宙的真髓。故看任何事物我们不妨持这样的看法:「有见为无,常为水中之月,无见为有,常为水中之月。」空亦非空,有亦非有,这种观法即中道观。换句话说,就是有即是空,空即是有的世界观。在此空假二观之上的观法,就是广大智慧,这就是中道观的解释。
空、假、中三谛所照的三观,现在我们心中存在著,不过是刹那间的作用,故称为一心三观,亦即最彻底的世界观。
人心是多方面的,譬如登山,到达顶峰的道路多条,登上山峰的人所站角度不同,对山的看法就各各不同,但山的本来面目是并未变更的。研究道理也是一样,在平等的立场来看,和差别的立场来看,则大异其趣;虽然真理只有一个。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是由差别方面来看的,而其各各之观,不过都是「悟」的境涯。至于慈观悲观则不过是把利他的慈悲分为二者而已。
慈观是与乐,悲观是拔苦,拔苦和与乐不是什么个别之物,自己得悟而及于他人,这就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以这慈悲之愿救渡世间众生,使之无有遗漏,这就是悲观与慈观。
五观实际也不能强把它限定为五个,扩而言之,可推广为无量无边,正如观音的三十三身,不过是方便的说法,观音菩萨可以有无量无边的化身。
我们常常发愿瞻仰菩萨的德行,菩萨的无所不包的慈怀与化身,应当也持有无念无想使心对空,从彻底的观想中使「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皆是自身之觉照,这样的自觉便是使观音与我合而为一。这就是古人说的:「我心如一面光明镜子,花来即现花,鸟来即现鸟。」真理是没有自性的,随缘而现出种种不同现象,这就是佛法的真髓。
复次说:「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慧日是智慧的日光,诸闇是各种的烦恼。风火是众生污秽之心所起的迷火罪恶火嗔恚火,被狂风吹动的风火之灾。
所谓「无垢清净光」是综合五观来说。人在婴孩之时,心中没有一点污秽的思维,可说完全是纯真的,但渐渐长大了心也就渐渐污秽了。虽是如此,但因人人都有纯真的本性,如能反省修养,仍然可以回复到原来清净纯洁的真面目。
礼拜观世音菩萨的最大目的,便是要使我们原有的佛性恢复,使彻悟的光辉映照起来,这就是慧日的光明。光明既出,一切黑暗自然遁迹。大智度论中说:「往昔有化者,为闇者所追出,朝夕追赶不去,但有人持炬火束,则闇者立即消去。」
所谓闇者,不但在物质上存在,并且也在我人精神界中存在,如前述的饿鬼、畜生等等境涯,都是由闇所生,一旦见到炬火电光,就会消灭于无形的。
更如迷火嗔火罪恶火等,不断地在我人心底燃烧著。于是产生焦灼不安烦恼不已的心理,加上狂风暴雨的进袭,这火水的威力,实在使人不堪忍受。佛教认为火是达于色界初禅天时的灾难,水是达于第二禅天时的灾难,风是达于第三禅天时的灾难。
禅天在三界之中的欲界共有六天,无色界四天,色界十八天,当达到色界第三禅天时,风火水的灾难是很猛烈而可怕的。
诚然,风火水的灾难,其力量适足殃毁灭人类的世界。当它在我们心中狂暴吹卷之时,一切善根功德都被破坏了。这些灾害的根干不外是贪欲、嗔恚、愚痴,我们欲折伏这些威猛可怕的灾难,除了求得清净之光别无他道。这清净之光是遍照于世间,同时也是不分昼夜映照在我们心内。太阳之光只能映照地球于昼间,但清净之光则昼夜无间,光辉恒照耀著。照明了一切障碍和事象。
物质之光所照耀的范围有著一定的界限,只有无垢清净之光是普这照破了物质与精神两界。按道理说,它是日夜不分畛域方位地普照,进一步说,却是要人人能依它返回原先纯真的面目。纯真的面目是光明而圆融,没有任何恐怖黑暗的余留,故说:「能伏风火灾,普明照世间。」如欲持有无垢清净之光,只有依靠真诚诵念观世音菩萨,从心的废墟中重建我们的堡垒,从无限自觉中使心之光辉重耀!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这一段所讲的悲体和慈意实是对照之诃,悲体是拔苦,慈意是与乐,但二者根本是一体,即就是把慈悲分成心与体二者来说明的。
这一慈悲的身体,按理说我人与观世音菩萨是共同持有的。纵令身体垢秽,敝衣破帽,但如有了观音慈悲的表现之自觉,则「我」实是庄严不过的。因此我们即使不装饰肉身,却必须要庄严宿于肉身中之精神。
慈悲之身应当怎样去装饰?那就是以佛的戒法,即所谓「悲体之戒」与「慈意之妙」。即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之体与慈悲之心。也就是说有身之心,有心之身,身心本合为一。在此一慈悲体之上,观世音菩萨以佛的戒法为装饰衣著。我人只有一心诵念他,使我们自身操持严戒,防非止恶!更进一步令他人也如此,就像是百雷的震动能摄伏万物,灭尽一切罪恶;同时心中的慈霭,是要除了自己能离苦得乐外,还要令人家也得到快乐而无烦恼,那种慈爱及于他人的心理,就像是天空布满了和霭的慈云一样。天上的云是无限的,数之不尽,我人慈爱的心也就无限无量。
密布了慈云,就降下法雨似的甘露了。
甘露是诸天不死的神药,可以滋润万物。因此「澍甘露法雨」来滋润世上有情万物,使灭一切烦恼,这里说的甘露是比喻菩萨所说教的真理,真是人间至宝,世上罕物,如果有了它,烦恼的火焰是一定能得熄灭。
前面说的「悲体戒雷震」是身的说法。「慈意妙大云」是意的说法。「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是口的说法。观世音菩萨的身口意业,是难以形喻的大慈悲大自在,是真正平等无差别心的要赐予一切众生以快乐以幸福,所以我们如果要打破妄想欲念,种种障碍道心的思想,应当立刻诚恳持诵「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当下烦恼的火焰随即熄灭于无形,而获得永恒的安心。
【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怒悉退散。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释义:如果有人因诉讼之事打起官司来,有了争执和麻烦;或者是在战场上打仗时遇到种种可怕的畏险,只要能持念观世音菩萨,那么藉菩萨的神力,无论任何结怨灾害都可以消散殆尽。观世音菩萨的音声美妙清净观世音应,其梵音如同海潮的音声,胜过世上任何音声。所以应该常常念菩萨名号连续不断,精勤不懈,不要有一丝一毫的怀疑。观世音菩萨确是一位清净无垢的大圣人,在众生苦恼死难之中,作众生的依靠。他具有一切无上的功德,用了慈悲的眼目观察众生的一切。众生获得菩萨的恩佑之福积聚至广,菩萨的恩德诚如海水那样无量,故此人人都应当发虔诚心一心一意来向他顶礼膜拜。
注解:「诤讼」犹言争讼,谓争辩曲直于官吏也。
「军阵」军中战斗,或长枪对击,或短刀相接,惊险万状;处核子时代的今日,武器犀利,一弹爆炸,万民遭殃,其惨更甚!倘称圣号,仗慈力加庇,则众怨应声退散也。
「妙音」菩萨说法,音声美妙,不偏空有,真俗圆融,故曰妙音。
「观世音」以妙观智,彻照世间,凡有称念,无不普应,名观世音。
「梵音」演无上法,音声清净,微妙难思,闻者欢喜,得净妙道,故曰梵音。
「海潮音」以无缘慈悲,应机说法,要不失时,名海潮音。
「胜世间音」所说妙法,遣九界情,照众生音,超二世相,是故名为胜世间音。
「净圣」观世音菩萨在久远的过去,已早成佛,名正法明如来。为了济度众生,才倒鴐慈航,是教化此娑婆世界的一位清净无垢的大圣人。
「依怙」依者倚也,怙者赖也。
讲话:自古以来,人与人间为了争权夺利,总是不能和谐相处,动不动就兴讼诉,打官司,引起无谓的争执,发生很多的不幸。官处是指的法庭,裁判所。
人与人相争,国也与国相争,世界不能和平,战争无法避免。军阵是指前线,前线自是尸骨遍野血染成河,想起来都会令人毛骨悚然。
俗语说:「官司十打九输」,告讼的事劳命伤财不过。至于到前线战争自亦凶多吉少。故此无论是打官司或是打仗,你倘能持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就可获得慈佑履险如夷,化凶为吉。
其实如果每个人能顾念到同胞之情平等之心,就无须闹上公庭,一切大小事情莫不可以和解的。两国交锋,都是因为双方利害冲突而起,如果彼此都有容忍的心胸,也可以用谈判方式和平解决,避免动用干戈致使生灵涂炭。所以世间上的事,并不是一定不能通融解决,事在人为,就是看彼此有没有信心诚意,是否能为他人著想,如果能想得远,有正确的信念,就可以消除双方的仇怨了。以上就是「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怒悉退散」的意义。
其次是「妙音观世音」以下诸句。这音声也分作五种,就是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和胜世间音。这都是形容观世音菩萨的说法清净和美妙。
凡是我们眼前所见耳里听得的一切,可说都是观世音菩萨的音声,如风吹松声,波击岸响,水流之声,雨落之音等等,莫不是观世音菩萨说法之声。苏东坡居士说过:「溪声即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以人。」溪川之音,满山红叶可说都是观世音菩萨说的八万四千偈的法门,也可看作是观世音菩萨的应现。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坐而观见观世音的智声妙音。这一音声也可以说我们心内的音声,能够窥见心声,即令是耳根不闻,也可以自内心观见其音声。明乎此,就能得到启悟,亦即可得安心。
所以,要了悟此观音的微妙之音声,亦即是对我人自己的心声闻得与否为依据,可因此判别是迷或俉。如果未得闻心声即是未能开心眼,故此只是见闇而不见明,沉沦在痛苦中摸索不到光明。反过来说,如果能观得观世音的微妙音声,人生的黑暗尽除,没有任何障碍或困难,身能无拘无束,心能快乐逍遥,这就是真正的人生的幸福!
「观世音」乃是听的世间之音声。观即是觉,觉即是佛。世音是境,境即是如来。所以大灯国师说用耳可以看,用目可以听,大灯国师称咏观世音菩萨的诗句:「耳见目闻无疑处,檐前玉水目成滴」,甚至连檐前的水珠可以自己成滴,这也没有什么不合理。
「梵音」是清净之音,一度得闻妙音观世音,则世间无论怎样淫猥之音,污浊之语以及爆鸣之响,都可以因自己信仰与修养之信心力量使之净化,也都可转而为大雅之音,这就是梵音之意。
「海潮音」海当满潮的时候,发出来的音响,是雄壮的,澎湃的。观世音菩萨说法是千变万化,一般众生依据这千变万化的说法,得以享受一分开悟的利益,踏入信仰的初步,进而蒙受种种利益,乃至可以了生死,得解脱大自在。
观世音菩萨的说法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所以有所谓三十三应身和十九种说法,他的功德实在如大海般的深远,所以被称为「胜彼世间音」,意即是世间一切音声之中最最殊胜,可以转所有俗音世音化为转迷开悟的妙音。
因为这种缘故,我们要持念精进,丝毫不生疑惑,所谓「是故须常念,念念勿生疑。」
人类多疑之心是与生俱来的,一般不明佛法的人,往往会怀疑观世音菩萨究在何处?他说法的声音如何听得见呢?存有这样怀疑心的人很多,这是因他们心中没有信仰,心胸狭隘起了分别心,就生出疑虑。可是倘若我们能打开心眼,就可以明白观音的音声形态遍布在法界之内,宇宙之间。故此如能时常诵念观世音菩萨,敬谨礼拜,纵令生死大事临头,也不会起惊慌狼狈,心中随时都平安著,遇任何急难皆能泰然处之。
再说到「观世音净圣」,净圣与佛是同义。观世音菩萨为何可称为佛呢?正如以前说过的,观世音菩萨早已成「正法明如来」,只是为了要济度群生,才宁愿降等为菩萨来观察这苦难的世界,故称他「观世音净圣」。
「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依怙就是依赖,这是说众生遭遇到大难时,观世音音菩萨就是众生最好的依靠,众生因观世音的救助而脱难,而得救。观世音菩萨是那样的慈悲,那样的伟大,他的功德是不可胜数,他对众生的关怀是无微不至,所以称他「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了。
诚如佛说:「三界皆我有,众生皆我子」观世音菩萨视众生也是那样,看作是自己的子女一般,他以慈悲的眼观待众生,众生也就如同子女依赖母亲一般依靠菩萨。观世音菩萨既具足一切功德,所以其功德是具有无限的幸福,众生受到的施与的福德就象海水的无量广大,把这作为穴定精神的基础,我们应当一心归命,向他顶礼,报谢菩萨的大恩大德。「是故应顶礼」是结语,即要我们因为上面听说种种的道理,崇拜供养观世音菩萨。
【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释义:这时候持地菩萨,就从座位上起立,向前躬身对佛陀说,「世尊!假如有众生,听闻了这观世音菩萨品,这令人能得自在的,且示现出神通显益的是伟大,闻法的人的功德也是不少吧!」佛在演说此一普门品时,听众中八万四千的众生,都由衷地发出了无等等无上正等正觉的心来。
注解:「持地菩萨」持地梵语犍陀罗,往昔平世界地,因了心地,遂持本悟圆悟藏心,故名持地。楞严经云:「我念往昔,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我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险隘,有不如法,妨损车马,我皆平填。或作桥梁,或负沙土,如是勤苦,经无量佛出现于世。或有众生,于阛阓处,要人擎物,我先为擎,至其所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毗舍浮佛现在世时,世多饥荒,我为负人,无问远近,唯取一钱。或有车牛,被于泥溺,我有神力,为其推轮,拔其苦恼。时国大王,延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开,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义疏记云:「宝云经云:菩萨有十法,名持地三昧,如世间地:一、者广大,二、众生依,三、无好恶,四、受大雨,五、生草木,六、种子所依,七、生众宝,八、生众药,九、风不动,十、狮子吼,亦不能惊,菩萨亦尔。」
「自在之业」观音为调伏十法界众生,示此三业,慈悲力润,随感受生,不为烦恼所累,故曰自在之业。
「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即指以上满二求,免八难,三十二应游法界,十四无畏济群生也。
「无等等」梵语阿娑摩娑摩,译最胜最上,无类可类故。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所得之智慧也。阿耨多罗,译为无上;三藐译为正等;三菩提,译为正觉。无法可过,故云无上;理事遍知,故名正等;杂妄照真,故名正觉。发是大心,愿成佛道,故云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讲话:「尔时」就是这时,也就是指释尊回答了无尽意菩萨的问话,作了应该崇拜供养观世音的结论后,持地菩萨却「即从座起」从大众的坐位中起座,走向佛前说话。这位持地菩萨就是地藏菩萨,在宝云经中说有持地菩萨的十法,叫做持地三昧。地藏菩萨具有此十法功德。
持地菩萨是这样向佛说的:
「释尊!如果有众生听闻了观世音菩萨所说的法,因观世音菩萨的殊胜功德以及他的神通而不可思议的力量,就可以免七难三毒,得到幸福满足了吧?这何尝不是源于菩萨自由自在活动之业,何等的伟大!闻得此法,功德莫大啊!」这是持地菩萨立于作证者的地位,证明观世音的慈悲及其威力,任何众生闻法得益。于是听闻此广大无边功德说法的八万四千众生,都发出大菩提心来。此即是:「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八万四千众生,是代表多数之意,其实是指人们心中的无穷无休的烦恼妄想,在我们烦恼心里,不知真如之心的可贵,只要我们领悟观音的微妙法门,就可以转烦恼妄想为慈悲智慧,而得开悟。
「无等等」是无上无比之义。换句话说是佛乃三界大导师,其上更无有别法,所以称为无等等。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为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是无上,「三藐」是正等,「三菩提」是正觉。这就是说再没有比这更上的正觉,也就是佛的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梵语,略称之为:「阿耨菩提」。般若心经幽赞卷下中说:「阿谓之『无』,耨多罗谓之『上』三谓之『正』菩提谓之『觉』。」翻译成中文便是无上正等正觉。
听闻了微妙可贵的观音普门品,大家都欢喜地发出无上正等正觉的心,过去任何心都隐没了,代替的是佛心,自然前进是一片佛的光明!
本经讲话到此完全终了,我们听闻了这样微妙的法音,览阅了如此宝贵的字义,领悟到的,研修得来的,希望也是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以佛心去洞悉一切咎失,使阴闇永离,痛苦永除,再没有执著,再没有烦恼,从佛法的光明中迈向康庄的大道!祝福各位!
版权所有:准提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