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咒念诵网

话说多不如少

发布时间:2023-04-06 10:30:10作者:准提咒念诵网

话说多不如少

  谨是一种态度,要落实在言语、行为当中,要求谨言慎行。假如言语不谨慎,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在团体里搞是非人我,很可能把团体破坏了。所谓言多必失,讲话不可以滔滔不绝,因为还没有思考清楚就说出去,说了就收不回来了。古人说:“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言。”《易经》云:“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吉祥的人言语少,急躁的人言语很多。一个人滔滔不绝,他的心一定很急躁,没有安全感。人处于这样的心境就容易说错话、得罪人,结果导致“祸不单行”。这都是心没有主宰,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过失。所以,心要能静得下来。当你言语少,心就比较平和,人心平和,对于所处的环境、所发生的事,就能清楚地观察、观照,就不容易出现差错。
  话说多,不如少。在不熟悉的场合下尽量先保持沉默,多看、多听、多付出,这一点很重要。但在企业团体当中,如果是为了决策、发展的一些问题,我们在开会讨论时可不可以“话说多,不如少”?不行!一定要就我们所观察了解到的情况,和大家一起畅所欲言,最后在决策方面取得共识。有些人是开会的时候一句话都没有,开完会后话很多,这就不对。如果我们的言谈能让人家欢喜,让人家生信心,讲的都是利益语、诚实语、欣慰语、智慧语,就是口吐莲花、舌灿莲花,这样的话可以多说,因为对人有益。
  当别人真正需要我们时,一定要尽心尽力去引导、规劝。但是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就不要讲得太多,以免令人烦恼。进退之间,缘分的成熟与否,也不是轻易就能掌控的,还要靠自己去累积经验。我们可以用孟子“观其眸子”的方法。比如说你跟他谈《弟子规》很重要,“置冠服,有定位”这句经文对于孩子今后做事的能力有直接的影响。如果听你这样讲,他的眼睛会放光、发亮,此时你不能说:“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如此就不是随缘。当缘分成熟了,我们可以顺势而为。假如与一个人讲了五分钟,他目光呆滞,这时再继续讲就是攀缘了。所以,时时刻刻要观察缘分的状态,缘分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要把握时机灵活运用。
  所以,多说不如少说,但只要开口讲话,就一定要讲利益别人的话。有一次,我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在电话里就听到她哭哭啼啼叙说她先生的诸多不是。等她讲完,情绪比较缓和了,我就跟她说:“你已经有小孩了,一定要把家庭经营好。在家庭生活当中要保持一个态度,无论对方对或错与否都与我无关,我对不对最重要。所以,先不要去看先生的不是,要先看自己,我当太太有没有当好?我当妈妈有没有当好?我当媳妇有没有尽力?假如我都没有做好,岂有资格生气说别人?现在有很多家庭的矛盾,都是愈来愈严重,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都是遇到事情意气用事,不但家庭毁了,孩子也遭殃,所以应当理智应对一切事。”
  后来我的朋友说:“蔡老师,我在打电话给你之前,已经打给我的几个女性朋友,她们的答案都跟你不一样,她们都说非常时期一定要用非常手段。”古语说:“宁拆十座桥,不破一桩婚。”桥断了还可以重建,婚姻破裂了,就很难重圆。所以,言语要谨慎。假如你给她建议,“这样的男人一定要跟他离婚”,到时候她意气用事真的离婚,后来又后悔了,她会指责你:“都是你害的!”她的小孩也会指责你:“都是你害的!”你这一辈子都得不到安宁,可能每晚都睡不好。
  我们与人交谈,一定要掌握原则,就是一定要让他自我反省,引导他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真正化解矛盾。而往往他在反省时,情绪就能平和下来,即使他没有立刻按照你的话去做,可能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会觉得你讲得很对。假如他真正照着你的话去做,他会感谢你。
  人往往很容易受情绪感染、影响,也往往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观察事物,因此切记不可只听一面之词,以免受到影响而产生先入为主的看法,这样就失去了客观性。所以,要会分辨哪些话是对的,哪些话是错的,然后向他解释,并告诉他,现在的情况是结果,原因在哪里?如此去引导,找出原因,他才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要以和为贵,绝对不可再制造矛盾、纷争。

\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准提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