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咒念诵网

太桥旦曾堪布:修行的六种错误(五)

发布时间:2024-09-17 05:03:23作者:准提咒念诵网
太桥旦曾堪布:修行的六种错误(五)

很多修行者之所以无法取得成就,皆是因为他们对四共加行的体会不够深刻,对财色名利、亲朋好友、五蕴等等此生的贪执都没有断除。由于他们内心还在追求某些此生的利益,因而无法生起出离心,所修的法与内心的追求背道而驰,就像油与水一样无法相融。

然而,修行一切法的根本,就是要抛弃对此生的所有执着,从而让佛法完全融入自心。如果越学佛就越远离佛法,成为“法油子”,是非常可怕的。

“法油子”借用西藏的比喻来说,就如同用水泡过的牛皮,越泡越硬,什么东西都无法让它变软。修行者的心一定要柔软,我们不能越学佛,心变得越硬。很多经典里说,修行得好不好,要看内心有没有像棉花一样柔软。如果有了柔软的心,说明佛法已经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接触佛法越久,心变得越硬,那就是因为自己修得不如法,已经“中毒”,最终将导致堕入恶道。通常来讲,修行有以下六种错误,我们可以一一对照自身进行检验:

第一,不以自身的烦恼是否得以减轻来判断自己的修行成绩,而以学佛时间的长短来衡量,是错误的。

第二,不观察自心、不反省自己,却去观察别人的不足和缺点,是错误的。

在没有修行之前,我们的眼睛是向外看的,习惯于观察别人的缺点过失,而学佛以后就应该反过来往内观察。佛教是内道,学佛之后知道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如法,什么不如法,要用所学的这些标准向内去观照自己,观察自己的身口意,发现自己不足和不如法的地方。而不是去观察他人的身口意,去发现他人不足和不如法的地方,更不要议论他人的是非功过。如果把佛法道理变成衡量别人的标准,那还不如不学佛。如果用佛法道理去对照他人的行为,批评他人由此产生,是非由此产生,诽谤由此产生,甚至邪见也由此产生,这对于修行者而言非常危险,一定要特别注意。

第三,修行或行善时,稍微有一点点功德就自满,是错误的。

第四,心容易散乱,念头容易丢失,是错误的。

比如在面对名闻利养的诱惑时,我们的心很容易会动摇,被它牵动,不自觉地就会去追求,这时候该怎么办呢?要反过来去观察妙欲的过患,想象这些有漏的快乐,最后只会导致痛苦,于是心就不易散乱了。

第五,毫无意义的闲聊,是错误的。

尽量避免接触一些无聊之人,尤其是恶人,因为他们所说的无聊话语,既会浪费我们修行的时间,又会障碍我们的解脱之路。

第六,世间事太过繁忙,对于修行者来说也不是好事。

有些人认为,世间事和佛法修行并不对立,可以结合起来,一起获得成功,做到两全其美,实际上这很不现实。

松赞干布和许多汉地的皇帝们,能够在佛法和世间法上都获得圆满成就,是因为这些圣者拥有强大的正见和超凡的智慧,而我们凡夫则无法拥有,所以切忌把世间事与佛法混在一起来做。

虽然我们目前暂时还摆脱不了世间俗事,譬如工作的责任、家庭的责任等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要学会渐渐放下世间之事,尽量在修行方面多用功,这样才能达到不错的效果。如果既想取得世间法的成功,做腰缠万贯的老板或位高权重的领导,还想同时获得如菩萨或阿罗汉一般的成就,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只不过难度是相当大的。对于我们凡夫而言,几乎不可能做得到。而有这种想法的人往往最后会赔了夫人又折兵——佛法无法成就,事业也毫无作为。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身为凡夫的我们,如果产生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是源自对于无常的体会还不够,若是不加以修正,最后很可能会成为法油子。

因而我们千万不能把佛法等同于世间的知识,虽然现在科技特别发达,资讯特别丰富,世间知识很容易学到,但佛法却一定要融入自心。就像吃东西一样,吃下后一定要渐渐消化,若不然就很可能变成法油子。一旦成了法油子,还不如不学佛的人。佛法不会加深刚强难化的程度,而是起到调伏的作用,所以不学佛的人还可以用佛法来调伏,但是法油子的修行,反而使佛法成为加深刚强难化的助缘。

成为法油子还不甚严重,若是成为魔鬼那就可怕多了。在西藏,有一些格西把所有的经典、五部大论等等都研究得很通透,佛学知识非常丰富、非常渊博,但却没有调伏自心,傲慢和忌妒愈加强烈,使得所学的佛法无法实修,佛法知识反而障碍了修证、增长了烦恼,以至于死后变成了魔鬼。这种魔鬼头上长着大耳朵,上肢像马蹄,依旧穿着僧人的衣衫,在举办大法会时也一样会参加,但是它会把袈裟披在头上,因为担心大耳朵会被人发现

。有时候我们修大白伞盖或狮面空行母法时,会双手击掌。然而对于魔鬼来说,这些法它都会背,所以也会跟着我们击掌,但它的双手是马蹄,所以击掌时会“咵咵”作响,异常明显。

蒋贡仁波切在《了义炬》中也告诫我们,若是不好好思维四共加行,就很可能成为法油子,甚至是魔鬼,后果不堪设想。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准提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