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咒念诵网

太桥旦曾堪布:一切都是因缘和合,那么成佛的因和缘是什么呢?

发布时间:2024-09-17 05:01:44作者:准提咒念诵网
太桥旦曾堪布:一切都是因缘和合,那么成佛的因和缘是什么呢?

文/太桥旦曾堪布

佛教中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近取因”和“俱生缘”。一切万法,不论是外器世界还是有情众生,都要依靠近取因和俱生缘才会出现、存在、最终结束。一切都离不开因、缘的和合,如《入行论》所说:

何故因生果?从昔因力故。……

缘聚则定生,不聚无生力

。……

缘合见诸物,无因则不见。

这里所说的“因”就是近取因,“缘”就是俱生缘。

“近取因”“俱生缘”(图源:网络)

我们以樱桃为例,樱桃从何而来?当然是从樱桃树而来。为什么樱桃树能结出美味的樱桃?因为它同时具备了近取因和俱生缘。近取因就是樱桃的种子,俱生缘就是种子生长过程中需要的阳光、空气、水分等条件。近取因虽然比俱生缘更为重要,但如果想要结出果实,

二者缺一不可。

不仅是樱桃,大地上千姿百态的草木,草原上五颜六色的鲜花,都是因为具备了近取因和俱生缘才会出现。在一片辽阔的草原上,无数鲜花之所以同时、同地竞相开放,是因为这些花朵具有同样的俱生缘;而每朵花的颜色、形状、大小、香气都不一样,则是因为它们具有各不相同的近取因。

再举个例子:一对父母养育了五个孩子,孩子们在同样的环境中幸福成长,得到父母平等的关爱和教育,这是他们的俱生缘。而每个孩子的相貌、观念、苦乐感受各不相同,这是因为他们各自的近取因不同。假如父母把家产平均分给了孩子们,每人都得到十万元。

那么,或许有的孩子会利用这笔钱投资经商,变得很富裕;或许有的孩子会坐吃山空;而还有的孩子则可能会用这笔钱去造恶业。每个孩子都得到十万元,这是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俱生缘;而每个孩子分到钱财后结局各异,则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近取因。

近取因(图源:网络)

在佛教历史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佛陀涅盘后九百年,印度的佛教遭到严重破坏,有一位妇女真诚地发愿:“我是个女人,很难以女身广兴教法,我愿生育儿子,让儿子来弘扬大乘佛法。”于是她先后生下了两个儿子,一个是无着菩萨,一个是世亲论师。兄弟两人从小笃信佛法。无着菩萨长大后对弥勒菩萨信心深固,闭关修持了十二年,历尽艰辛,终于亲见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问他:“你这么辛苦地修持,想求什么?”他回答说:“我只求弘扬大乘佛法。”于是弥勒菩萨让他抓住袈裟的一角,带他飞升到兜率天内院——弥勒菩萨的道场,让他学习了很多大乘佛法,并将弥勒五论带回人间,弥勒五论就是《现观庄严论》、《经庄严论》、《辩中边论》、《辩法法性论》和《宝性论》。

而世亲论师长大后依止了一位小乘佛教的大师,精通小乘佛法,但诽谤过大乘佛法。无着菩萨为了度化弟弟,就用各种方法启发他。最后世亲论师终于对大乘生起了无比的信心,并对自己以前诽谤大乘佛法的行为后悔不已,准备割掉舌头来赎罪。这时无着菩萨对他说:“以前你用舌头诽谤大乘,现在可以用舌头来赞叹大乘,这样就可以弥补了。”于是世亲论师用后半生著作了很多著名的论典,以此来弘扬大乘佛法。

俱生缘(图源:网络)

世亲论师皈依了大乘之后,还常常和哥哥进行辩经。两兄弟辩经时,世亲论师反应很快,无着菩萨则有点慢,于是世亲论师问哥哥为什么会这样,无着菩萨回答:“因为你以前曾经做过五百世大班智达,所以智慧敏锐,反应很快。我前世没有当过班智达,而且很多时候我是通过本尊来回答的,所以反应比较慢。”

世亲论师很好奇,也想亲见哥哥的本尊——弥勒菩萨。于是无着菩萨就为弟弟去祈求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却回答:“不行,因为你弟弟是凡夫,而且诽谤过大乘佛法,所以有障碍,这一世见不到我,要到下一世才可以。”

从无着菩萨和世亲论师这两兄弟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是俱生缘,什么是近取因。他们是同一个母亲所生,并且同样地修学和弘扬佛法,具有同样的俱生缘;但他们的近取因不同——哥哥是三地菩萨,弟弟是凡夫。所以他们会接触不同的法教,历经不同的修行过程,取得不同的成就。

哥哥无着菩萨一开始就对大乘特别有信心,他闭关十二年勤修弥勒法门,几经起伏终于因为生起了大悲心而得以亲见本尊弥勒菩萨。弟弟世亲论师则由于近取因没那么成熟,所以他在学佛之初接触的是小乘的大师,然后在学佛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碍,诽谤过大乘,所以这一世最后也没有见到本尊。等等这些,都是因为他们个人的近取因不同所造成。

近取因属于自力,俱生缘属于他力。对于初学者而言,首先要依靠的是他力。我们要用俱生缘来让近取因成熟,透过俱生缘来让自己的近取因发芽、成长、开花、结果。他力在修行的初、中、后阶段都至关重要。如果缺乏他力,自力的种子可能在刚刚发芽时干枯,可能在含苞待放时凋谢,也可能在即将结果时枯萎。

在藏传佛教噶举派的传承中,俱生缘可以说就是善知识,就是上师。冈波巴大师在《解脱庄严宝论》中所说的:“成佛之因如来藏,成佛之缘善知识。”这里的“因”就是近取因,“缘”就是俱生缘。可见,作为俱生缘的“善知识”有多么重要,缺乏这个缘,成佛就是不可能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准提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