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如《楞严经》中有说:“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 《维摩经》说:“心清净故,有情清净;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大般若经》也说:“于一切法,心为前导,若善知心,悉解众法,种种世法皆由心造。心不自见种种过失,若善若恶,皆由心起。”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六祖坛经。
《心地观经》说:“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可见,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由此可以知道,净化人心,提升人的品质,实为世界和平的源头活水。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心开始。
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六祖坛经,面对纷扰的世间,我们常常会发出“人心难测”的感叹。其实,不要说我们没有能力去揣度他人的心,即使是面对自己的心,我们又有几分真实的了解?又有几分确切的把握?我们常常在突如其来的情绪面前束手无策,心乱如麻,这正是因为我们对心缺乏认识。通常,我们所说的心就是指我们的肉团心,而佛教里对心所赋予的内涵是“积集义”,也就是能够积累种种经验。
六祖坛经,一切法不离自性,六祖慧能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在我们的人生过程中,我们所有的生命经验,以及曾经发生过的一切,都储存在我们的内心,由我们的心来聚集并保存。它像是一个容量无限大的仓库,正如一位作家所说的那样:“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心灵。”
六祖坛经,一切法不离自性,六祖慧能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我们知道,世间什么东西都不可怕,最可怕的却是人心。俗话说得好,山峰险,江湖险,人心更险,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认识一个人,却无法洞悉他的内心。人心可怕到什么程度?像毒蛇、猛兽一样。如果一个人心性含毒,心便像大火一样,一念之间,心火一起,烧起来就无法收拾,所有的功德便将前功尽弃。国家的混乱、社会的不安宁,都是人造出来,而人就是受“心”的主宰。
《坛经》说:“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从这些话里我们可以看出,佛就是由人而成,佛也就在人世,就在世俗生活之中,并不是离开人世即世间有佛的存在,这就把不可思议的佛具象到了人生、人间,使之大众化、平民化,世俗化、人生化了。佛教不再是远离人世,只是少数人的信仰,而是人人都可以修学得到解脱的了。
六祖坛经,一切法不离自性,六祖慧能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所以佛教经典中有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为法主,生一切法”“心如工画师,起种种业故”
。可知,外在世界的好坏,都是我们内心真实的反映。佛教认为世界是由人的内在完成的,外在的世界只是反映着过去内心的造作,因为业由心起而万法唯心所现,个人的小世界是自己个人业力所现,外在的世界是大家共业所感得的。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由无明烦恼为因,而有人生世界的结果,无始无明的烦恼使人产生心理及生理的行为,再由身心行为产生以后生命的结果,如此由因至果,从果生因,便形成相续不断的生命现象,这就是三世流转。而这个生命现象的起因是内心的无明烦恼。
六祖坛经,一切法不离自性,六祖慧能静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六祖说:“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五祖又问:“汝是岭南人,又是葛僚,若为堪作佛?”六祖答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葛僚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六祖慧能,正因为他已顿悟到了“一切法不离自性”“菩提自性,本自具足”,他才敢那么大胆的、理直气壮的、充满自信的对当时已名满天下的弘忍大师说出这样一番见性的“大”话来。因为在佛性上,人人都是一样的,平等的,没有差别的,都可以成佛。
六祖坛经,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 未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儿与不见。六祖慧能。
六祖坛经,一切法不离自性,六祖慧能六祖坛经,烦恼菩提不二,生死不二,等等等等,一切回归不二。这样,你要解脱,你要成佛,中间就没有那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了。这一点,不是禅宗故意指出来的,佛法的真理就是如此。若以教下来讲,戒是戒,定是定,慧是慧,各有各的一整套学习和修持的方法,到了一定阶段,才由戒生定,又由定生慧。六祖慧能。
六祖坛经,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六祖慧能。
版权所有:准提咒念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