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精神与特色(第七章)1
林世敏居士著 第七章 如何做个佛教徒 读完了这本书,或许有些同学对佛教产生了好感,希望能够做一个佛教徒。但心中难免会有点疑惑:怎样才算是佛教徒呢? 如何做个佛教徒呢?我想这个问题的解答,不必兜著圈子,简单地可以分成三点来谈: 第一 要了解佛教研究佛学 我们要做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得圆满、成功。同样的要想信仰宗教,就要先了解这个宗教的教理,是否可以满足人类的要求,它对宇宙人生问题的解释,是彻底呢?还是不彻底?能够令人心悦诚服呢?还是不能?所以要想做个佛教徒,一定要先了解佛教与研究佛学,如此才能基于理智的信仰,才不致于变成人云亦云,自欺欺人的盲信。
比如说了解了佛教是不杀生的,那么杀猪宰鸭拜拜的,就违背了佛教的精神;又一般所谓的‘神明’——诸如妈祖、城隍、土地公、天岁君、注生娘娘等,依佛教眼光看来,他们都还没有得到真正、彻底的觉悟和解脱,所以佛教不拜这些神明
。(但也不毁谤、轻视他们。)佛教拜佛、菩萨的目的,就是要以佛、菩萨为模范,勉励自己要做到像他们一样真正觉悟的地步。
佛教所尊敬崇拜的,不是那个‘神’名气大就拜他,而是以觉悟的彻底不彻底来做为取舍的标准。
比如说我们读书时,有疑问一定要找一个学问好的老师请问,绝不能糊里糊涂的随便在半路上找一个一知半解的人解答。因为一知半解的人不可能给你正确的答覆。 第二 要有广大的誓愿悲心 做一个佛教徒除了要具有高尚的品德,丰富的学识,健康的身体之外,还要加上有‘广大的誓愿悲心’。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而做一个佛教徒,‘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工作(也就是普度众生的任务),是自己的责任。佛不能离开人间、地狱而享福,他和众生是一体不可分的,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的。
古人说的‘人饥己饥’、‘人溺己溺’就是佛教徒慈悲的写照。因此做个佛教徒,要先抱著服务社会,救人救世的悲心,为了达到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的目的,不惜赴汤蹈火,牺牲生命。 而做一个佛教徒必须要立下四个誓愿: (一)众生无边誓愿度(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以智慧剑斩烦恼根)。
(三)法门无量誓愿学(学习救人救世的知识和技能)。
(四)佛道无上誓愿成(向最伟大、完美的人格学习、迈进)。
能够达到这四个目标,不但能独善其身,而且能兼善天下,这就是佛教徒的理想境地。 第三 受三归依 什么叫做三皈依呢?就是以‘佛、法、僧’做我们立身处世的准则。
‘佛’是个具有真知灼见,大觉大悟的人,他是我们人类最慈祥、伟大的导师,所以我们要向他学习。
‘法’是佛所觉悟的道理,是一盏不灭的明灯,能够引导我们走向幸福、快乐的境地,所以我们要深入研究。
‘僧’是严守戒律的出家人,他们抛弃人间富贵,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是我们在生活中,最亲近的、看得见的老师,我们要向他们请教。 ‘三皈依’有两种形式: (一)参加佛寺的宗教仪式,在佛前正式决定以‘佛、法、僧’做立身处世的准则。如此就是一个佛教徒。(就像天主教的‘洗礼’一样。)
(二)自己默默地以‘佛、法、僧’做我们立身处世的准则,这种人虽然没有参加‘归依’的宗教仪式,他当然也是佛教徒。 既然做个佛教徒不一定要经过‘三皈依’的宗教仪式,为什么现在的佛教徒还是要行‘三皈依’礼呢?大家都知道‘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吧?它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团结佛教徒们,使大家在同一个信仰之下,共同为社会服务,为人群造福。同时也有‘立志’自勉的意义在内,使自己警惕自己:从今以后我是佛教徒了,‘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一定要把往日的坏习惯、坏行为改过自新,一切以佛的教导为依归,爱国家、爱民族、爱社会、爱亲戚、爱朋友、爱父母、爱子女、爱丈夫、爱妻子,努力实践佛的教诲,自我完成伟大高尚的人格——人格的完成就是佛了。 综合以上所说的,要想做个佛教徒,努力实践佛的教诲,以达到成佛的目标,修行的途径是这样的: 信→解→行→证 用简单的话来说是这样的: 我做了佛教徒,信仰了佛教以后(信);就要努力去研读佛学,了解佛的教理(解),知道佛的真理以后,还要进一步地去实践,照著佛的教导去修行(行);如此精进不懈,贯彻始终,最后一定能够得到涅槃的快乐(涅槃就是没有疑惑、烦恼、超越了生死的意思),亲自证明佛所说的一切道理——众生都是未来的佛,终有一天都会成佛(证)。 ——文章来源于网络